第一篇:初中校本课程之《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计划
初中校本课程之《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计
划
心理健康教育旨在提高中学生心理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根据我校实际开设健康教育活动课是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为指导思想。
初中阶段是学生处于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飞速期,并且心理发展相对滞后于生理发展。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学生在学习、生活、人际关系以及思维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有些是困惑甚至问题,对于初一年级的学生而言,着重点在于帮助学生适应中学的学习和生活,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养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会了解自己,积极有效的和同学、老师、家长进行沟通,不断地克服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一、指导思想
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帮助学生更好的适应从小学到初中的适应过渡时期,培养良好的心理适应素质,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二、教学目标
总体上,帮助学生适应初中的学习、生活,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积极地对待考试问题;尝试与人相处,能有效的和同学老师家长进行沟通;可以意识到自身的发展变化,了解自己;逐步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
三、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初一学生刚从小学进入初中,还未能从小学的相对宽松的学习生活中转换出来,压力不断的开始增多,来到新学校遇到新同学新老师,一切都是相对陌生的环境,适应成了最大的挑战。
怎么才能迅速的适应到初中的学习生活,课程增多,作业量增大;陌生的环境中认识结交新朋友,让自己可以和同学们共同前行,不在孤独;还未能摆脱小学的宽松的学习习惯,现在如何养成,学习的重担时时在他们心头;课业压力增大的同时,如何兼顾他们的娱乐休闲等等共同形成了适应问题。
适应问题表现在学生身上的特点大致可以分为障碍性问题和发展性而难题。前者在学校中一般较少见,后者的主要表现为适应不良或者不适应。初一年级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
1.初一入学适应不良
刚进入初中,虽然经过一个学期的适应,但初中学习生活和小学时相比较有很大的不同,新环境新同学老师,一切都是很陌生的,在承受着课业压力增大的同时,人际相处从零开始,容易出现厌学情绪,不与人相处,或者孤傲的情绪。长期这样的话对他们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
2.朦胧的自我认识萌芽
初一阶段,有部分学生发展的较早些已经进入青春期了,青春期的特征开始明显起来,幼稚的成人感突出,对于我的思考开始出现,“我是谁”、“我是怎么了”开始在他们内心掀起波澜,困惑不已。
3.学习适应不良产生苦恼
学习课业好多,怎么学,方法好像总是不对路;别人怎么就成绩那么好,我这么差,有压力,出现自卑了;我为什么要学习,这么多,这么烦,没有目标和动力了;怎么天天都有考试啊,这无穷无尽的考试什么时候是个头,讨厌考试„„这些都是学习适应不良的表现,学生为此苦恼不已。
4.和家长或老师间的沟通不良而苦恼
家长们怎么这么唠叨,不断的碎碎念,动不动的私自翻我的东西,我的空间,我的秘密,什么时候能还给我;老师为什么都看不到我的存在啊?偏心还是对我有意见,还是我不行„„
5.不能恰当的控制休闲时间,自制力较弱,过分沉溺于网络、游戏。
四、教学内容
在初一阶段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学生对这一块的内容还是比较好奇,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正确是观念,因此需要在课堂上简单地渗透正确的心理观念,通过在活动中结合心理健康基本知识,对学生产生影响,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知识。
这学期的重点在于帮助学生适应初中的学习、生活,开始了解自己,学会与人相处以及学会学习等方面的内容。
帮助学生适应初中的学习生活,适应新环境,认识新同学老师;了解自己,认识自己,让自己更加自信;学会与人相处,有效合适的与人交往;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掌握正确的学习方面与技巧,正确的对待考试,能轻松应考。一切为了培养更好的适应能力,提高学生
自身良好的心理素质。
五、教学措施
1.在初一段每个班开始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间周一次。
2.个别一对一的咨询与辅导,根据学生的自愿预约以及各个科任老师的提醒。
3.针对某一相似类型情况进行团体咨询辅导,看具体情况而定。
4.加强同各科任的联系沟通来辅助各教学活动的开展,有必要的情况下也需要加强同家长的联系,进行必要的反馈。
第二篇:初中家庭教育案例之初中生逆反心理教育案例
初中家庭教育案例之初中生逆反心理教育案例
西樵中学初一级 郑庆欢
问题
最近一段时间,孩子的“脾气”越来越大,不愿跟家长聊天沟通,对老师和家长的教诲,要么沉默,要么出言顶撞。如何让青春期逆反期的孩子学会尊重和沟通呢?
案例分析
小亮,个子不很高,喜欢打乒乓球,比较有个性,有些与众不同的想法,脾气不太好,很冲,像他的名字,而且习惯很不好,迟到,经常不写作业(但成绩还可以班里20名左右),不打扫卫生,还喜欢跟女同学闹,无人愿意跟他同桌,有时会妨碍别人的学习。作为班主任他是我心头的一块心病,算是我工作中的问题学生。所以对他关注一直以来相对较多,但在他看来我这似乎是跟他过不去,不管我怎样做他的思想工作,怎样讨好他,他看起来好像从来不领我的情。坦率的说我们的师生关系不够和谐,他对我的抵抗情绪比轿严重,这样的状态一直持续着。与家长沟通过,也不愿意接受家长的教育,一意孤行。
原因分析
首先,小亮的逆反心理是一种正常的生命规律。从生理上讲,由于初中生生长迅速、身高体重接近成人、精力充沛,容易使他们产生成人感,希望于成年人平等相处,希望心理上的断乳。从社会学的角度看,现代社会的运转要求初中生更多的跟从成人、更多的接受成人的指导,这样初中生在生理上的需求愈益被社会所忽视或漠视,所以初中生的逆反心理自然容易滋生蔓延开来。其次,从小亮逆反心理的产生诱因分析主要有三种:
1、标新立异。为了追求心理上自我肯定的满足感,为了让社会认识到自己的力量和地位,他们往往表现出某种偏执,有意标新立异,以引起别人注意。小亮一方面存在如上所述的心理方面的正常需求,另一方面因为进入初中后任课老师更换,不能短期内得到老师的赏识,甚至逐渐产生偏见,所以标新立异心理越来越突出,直至发展成为一种强烈的逆反心理。
2、态度上的对立。很多学生的逆反不是针对于某件事本身,而是来自于老师安排这件事的态度和方法方法让学消费生逆反情绪,主要以“管、卡、压”的方法要求学生,对断乳期的初中生来说无疑是一种催化剂。由此可见,老师的责任何其之大。
3、挫折感。小亮的挫折感主要来自于小学到初中的过渡,小学的班主任老师很宠爱他,初中更换的新任课老师和我都不太欣赏他,甚至对他有偏见,导致来自老师的这种关注落差太大。所以他本能的做出反应,一方面为了获取老师更多的关注,另一方面为了掩饰心理上的不自信,便采取这种极端的方法和老师对话。
解决方案
1、引导学生认识逆反心理的客观性。让学生认识到初中时期出现逆反心理和行为是一种生命现象和声明规律,但是不要纵容自己,更不要过分责怪自己,要想方设法的超越这一生命局限。
2、勇于向学生承认自己的错误。此年龄段的学生迫切渴望于成年人平等相处,当老师于学生发生冲突时,不要一味的要求学生承认错误,老师也要反思自己的行为是否合理、公正、正确,并设法让自己静下来,坦诚的向学生承认错误,同时指出学生的问题,才干保证师生的正常沟通。
3、不要运用高压手段处理逆反心理和行为。学生的逆反行为发生正是出于对师长的不满和愤怒,压服和威胁虽然一时可以使反抗行为减少,但是却增加了学生的愤怒,使以后更容易再度产生逆反行为。
4、要爱护学生的自尊心。初中班主任在面对学生的逆反心理时,不要讽刺挖苦学生,因为学生在自尊心受损时,往往会采取反抗行为进行报复。
效果
小亮在得到各科老师的关注和逐日的相处了解中,能够很好地与家人和老师同学相处了。学习上有动力了,学习更积极,成绩也稳步上升。
应避免的误区 当孩子犯错时,父母老师应询问事情经过,少抱怨和责骂,以便减少孩子的心理负担。避免直接批评,不与孩子发生正面冲突,注意保护孩子的自尊心,采取以柔克刚的教育方式。避免在任何一方情绪激动时进行批评教育。如果一方处在一种不良的情绪状态下,如急躁,暴躁,烦恼等,就容易失去自控能力,无法理智地进行交流,从而产生对立情绪,引发冲突。
第三篇:校本课程《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
校本课程《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开发实施方案
福建省霞浦县第十中学
一、课程开发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新生事物纷至沓来,社会关系日趋复杂化,人们的思想呈现出多元化,素质教育、创新教育这一人类教育的永恒课题开始令人瞩目地凸现出来。良好的心理素质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对人的素质的基本要求之一。
学生的心理素质日益受到重视,而现实生活中学生的心理发展情况却令人担忧。心理健康的诸多问题,已严重地影响了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和交往,阻碍着他们的健康成长。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片面强调知识技能的传统应试型教育的结果。传统的普通课程,偏重于知识技能的传授,在普通课程中,虽然也包含了某些心理教育的成分或因素,但这种成分或因素没有明确的目的、方法不系统不科学,只是一种附带的、无意识的和经验式的心理教育,它不能满足学生的心理发展需要,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和阻碍了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而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可以从根本上改变长期以来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学阶段可搞可不搞的无合法地位、无明确要求、无具体措施的状况,保证心理健康教育应有的地位,明确的目标和相对固定的系统内容,固定的时间和相应的研究检测手段,使之进入合法、规范的轨道。
我校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深切地感受到良好的心理品质对个体终生发展的重要意义,以及将心理辅导纳入学校课程体系的现实意义,并在这方面也做了初步尝试,但是总有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觉,所以迫切需要找到适合我校的心理教育课程模式。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在小学可以以游戏和活动为主,营造乐学、合群的良好氛围;初中以活动和体验为主,在做好心理品质教育的同时,突出品格修养的教育;高中以体验和调适为主,并提倡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服务的紧密配合”。这正是对过去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不足的批评总结,也是今后工作的指导方向。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是学校“心育”的极为重要的载体,它的作用是其他各种“心育”载体所无法替代的。
二、课程开发的理论基础
(一)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库尔特·勒温创立的团体动力学理论
着重从本质上探索团体内各种潜力的交互作用,团体对个体行为的影响等内容。勒温的团体动力学的主要观点如下:团体并非是互不相干的单个个体的集合,而是一个由互相联系的个体所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由于团体成员对共同目标的追求和对团体内一定价值规范的认同和遵守,使得团体内具有个体所没有的动力特征及团体凝聚力,团体凝聚力的形成,有助于团体成员安全感的满足及对团体的认同感和归宿感的产生。在具有内聚力的团体中,团体个体成员将自己的动机、需要与团体目标紧密的连接在一起,自觉地为实现团体目标而努力工作,促使个体成员的思想、行为与其他团体成员趋于一致。可见,通过团体来改变其中个体成员的行为要比单个改变的行为更为容易,而在一个具有内聚力的班集体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要比单个教育学生的效果好。
(二)发生认识论
它认为活动是一切认识和心理产生的源泉。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将活动视作其整个理论的逻辑起点和中心范畴,并从心理学的角度论证了个体的认识产生于主体的活动,活动时主体认知结构不断形成、丰富和发展。他认为主客体的相互作用、主客体的分化都离不开活动这一中介物,借助于活动,主客体得以不断的互为建构,体现了主体的能动性和认识发展的无限性。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为当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活动的形式开展提供了较为科学的理论依据。
(三)人本主义心理学
它强调以人为本,认为人身上都有巨大的潜能,具有自我指导的能力,人人都具有自我实现、自我完善的倾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强调信任、尊重学生、重视发挥学生在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强调学生在适当的情境中,通过自我教育实现自己的潜能,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这些无一不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的体现。
此外,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建构主义、社会学习理论也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三、情境(学校背景情况)分析
霞浦十中是霞浦县的一所农村中学,学校以“求德从善,求知博学”为校风,以“教而有方,研而无止”为教风,以“学而有法,思而无界”为学风,注重和谐、纯洁的育人环境的建设。
但由于地处农村,人们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不到位,包括家长、学生以及绝大部分的老师。所以,我校虽然从2000年就开始尝试开设心理健康课,但由于后来的几任
校长对心理健康教育不重视,任课老师缺乏系统的培训,校园缺乏心理健康教育的氛围和基础等等原因,课程的开设、开发一直停滞不前。
现在大家慢慢地有了这种的意识,领导也较为重视,我校不仅在初一年开设心理健康活动课,还开设了心理辅导室,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校本课程进行开发,研究。
四、课程开发的目标
(一)总体目标: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生存能力、交往能力、创造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使学生成为一个健康活泼的人,一个幸福快乐的人,一个充满自信的人,一个善于学习的人,一个善于思考的人,一个善于创造的人,一个不断进步的人,一个热爱生活的人。从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良好、向上的个性心理品质,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二)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意识”,逐步提高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自重、自爱、自尊、自信的独立人格及对自我与对外界的评价能力;能以积极心态面对学习、生活压力和自我身心所出现的变化。
2、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情感,完善的意志品质,增强自觉性、果断性和自制力。
3、培养学生更为成熟的自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去面对学习、人际交往、情感世界及自我发展等问题。
4、帮助学生提高人际交往的认识和能力水平,进行交往角色辅导,以正常的心态参与人际交往,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5、帮助学生正确面对学习和升学的压力,进行学习方法与思维方式的辅导训练,开展考试心理调试和辅导,减少学习、升学和考试的心理负担。
五、课程的组织和实施
(一)课程的组织
1、课程组织的呈现形式:活动课
2、课程的内容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内容可以分为:学习、人格、生活和职业四个方面,这四项课程内容又有不同的要求。
(一)学会学习。学会学习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训练学生的思维、注意和记忆能力,学会学习的策略能做好自我意识的教育,使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
(二)做好人际交往的教育。学会与父母、教师和同学的交往,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乐观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生活习惯,让学生对自己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学会认识自我、欣赏自我,能正确调节情绪,面对挫折;
(三)学会与其他成人的沟通。侧重休闲、消费和生活适应,为适应未来的生活做好准备,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能力、特长、兴趣和社会的需求,学会自我计划、自我调控学习,使学生全面提升学习中的自主性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四)学会与他人间的交往的技巧。如宽容、倾听,克服嫉妒等;
(五)学会调节情绪。使自己的情绪处于健康状态;
初中一年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及专题目录(参考)
1、我是谁-自我认识
6、走近网络世界
2、“丑小鸭”与“白天鹅”
7、神奇的大脑
3、让我自己来
8、学会快乐
4、播撒友谊的种子
9、亲情无价
5、我来当家
10、如何制定学习计划
(二)课程的实施
1、课程的时间安排
每周一节课,排入正式课程表,此外,各班班主任及任课教师每月至少安排一课时的“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的教学活动。
2、教学方法
各种课程的教学方法可以分为五类,即以学习知识为主的教学方法,以培养能力为主的教学方法,以培养品质为主的教学方法,以参与社会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以满足学生需要和兴趣为主的教学方法。根据本校本课程的呈现方式,我们采用的教学方法:
①.角色扮演让学生在某种情境下,扮演各种不同的角色,使学生获得情感体验,影响他们的态度和价值观,从而增强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情境模拟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在某种模拟的情境下,进行某些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③.小组调查为了了解学生某些方面心理想法和看法,让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通过各种不同的调查方法从而获得第一手资料的教学方法。
④.讲座包括演说、谈话或其他形式的口头表达方式。
⑤.讨论对事先布置的题目或有关学习材料提出问题或作出回答。这是师生、生生之间的双向对话过程。
⑥.视听这是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向学生提供视听材料的一种教学方法。它形象生动、感染力强,易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3、课程实验和推广。
本校本课程大致按照先开发后实验推广的形式进行课程的实验和推广。主要按三个步骤进行。
一是组织科研力量,编写活动用书及辅导用书。
二是试点实验。以初一年各班作为实验班级,积累好相关的实验素材,作为进行课程评价的基础。
三是在实施课程评价的基础上,修订校本课程教材并推广到学校的所有班级。
六、课程的评价
下面从两个方面明确本课程评价的方法。
(一)学生的评价。
作为活动课程中学生学业的评价,我们采取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
1、前期和后期测试对比看学生变化。
一是就学生整体心理健康水平对实验班级在开展校本课程活动前后变化情况,通过问卷调查测试,分析变化数据,分析学生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程度变化。
二是对比实验课程的班级和普通班级的测试情况,分析评定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对学生的影响和变化。
2、观察记录学生活动表现定性分析。
注重学生在实施课程过程中的表现,采用观察法记录学生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的行为表现(情绪状态、活动表现、日记等),分析确定学生前后变化的情况和程度。
(二)课程本身的评价。
1、课程本身评价的范围。
校本课程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校本课程的预期目标是否有效; 校本课程是否适合学生和学校的需要;是否选择了恰当的教学方式;是否采用了恰当的评价方式。
2、课程本身评价的主体。
学生;教师;学生家长等。
3、课程本身评价的标准。
有效性。在信息与它描述的现象之间保持一致(内部效度);从某处归纳出的结论应适合其他类似的地方(外部效度)。
客观性。全体评价者的意见达到高度的统一,所采用的评价技术有助于消除偏差。及时性。过早实施评价或过迟评价会影响评价结论的准确程度和完整程度。
4、课程本身评价的方法。
根据校本课程的呈现方式,我们建议采用如下的评价方法:问卷调查法;观察法;面谈法;教师日记法等。
5、课程本身评价的过程。
制定计划:主要是成立评价组,确定评价目标,拟定详细的评价计划活动内容和要求。
收集信息:根据计划内容收集相关信息。
分析报告:运用数据统计的方法或描述性的方法分析所收集的信息,然后全面总结评价的各方面资料,撰写评价报告。
第四篇:《环境教育》校本课程教学计划
《环境教育》校本课程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21世纪祖国建设的接班人。
二、《环境教育》校本课程总体教学目的环境教育问题问题由来已久,我国早在春秋时期就有了保护环境方面的法令,到今天环保更是受到全世界广泛的重视。一个发展中国家要想较好的解决环保问题,一定要从现有的条件和国民文化素养出发,因此从娃娃抓起,从小学生抓起,势在必行。
环境教育不仅仅是治理环境污染的环保教育,人类与自然和谐共进才是人类追求的崇高境界。环境教育还要帮助学生学会区分人与自然关系中的是非、善恶,并对个人及社会行为作出正确的判断,从而选择自己的行为,成为“理性生态人”。
三、本学期教学任务
完成《环境教育》校本课程教学。
四、教材分析
环境是一个综合的概念,环境问题的产生有经济、政治、科技等方方面面的原因,具有一定的复杂性。环境教育涵盖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内容,是化学、生物、地理、物理、语文等学科的综合。
从意识态度、知识和能力三个层面确立了环境教育课程的基本目标。许多环境知识的教学不是小学教育所能达成的,但是高中阶段一定能达到。而良好的环境道德品质和自觉行为(环境意识的内化)的形成,环保能力的增强是高中阶段所需获得的也是可以获得的最重
要的环境素质。
五、具体措施
1、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针对学生实际情况,认真备好每一堂课,并写好教案。
2、认真上好每一堂课:运用生产和生活中 “案例”,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课文、插图、阅读材料、活动等内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3、布置适当的课外作业,并及时批阅、讲解作业。
4、要求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运用所学知识和基本技能去认识、分析、解决实际中的问题。
5、适当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上课,并补充课外知识。
第五篇:《初中英语口语交际》校本课程教学计划
《初中英语口语交际》校本课程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校本课程开发是以学生获得学习的利益为终极目的的。学校以学生为主体,课程本身亦是为学生的学习而存在的。我们开设《英语口语交际》校本课程,通过加强学生口语能力的训练,从而促进学生英语学科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使学生学以致用,具有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课程特点。
1、主体性。以学校为主体,自主开发和发展课程;以教师为主体,充分尊重教师的意见,开发和实施课程;以学生的实际需要为主体,开发和利用课程。2、基础性。基础教育要重视基础,这是教育规律和学生内心发展规律的要求,因此,《英语口语交际》校本课程开发要为每个学生打好基础服务。3、发展性。学校教育是为学生未来做准备的,因此,《英语口语交际》校本课程和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
4、全面性。学生的发展应是主动的、全面的发展,英语教学应当是使学生在有限的在校时间内,听说读写等方面得到最快最充分的发展,《英语口语交际》校本课程就是要服务于这一全面的发展。
5、实用性。通过《英语口语交际》校本课程的学习,体现面对全体学生的实用性。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主动性,使他们学有所获,学以致用,为提高我校的英语整体水平服务。
三.课程目标与内容。
课程的具体内容以新目标英语教材内容为本,即结合英语教学的特色,擅长口语交际的特点,以情景对话为主,为学生口语能力进一步发展提供更广阔,轻松的平台。在课程的开始我们着重对学生进行了英美文化背景知识介绍和英语语言特点的介绍。通过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英美国家的一些礼俗和对话表演的一些技巧,为以后的情景对话课打下了很好的伏笔。创设学生感兴趣的各种情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表演。另外还增加了常用英语口语若干句,以扩大学生英语口语知识面。以九年级新目标英语教学大纲中的学生应掌握的功能意念项目为依托,进行全面综合地训练,同时增加美国英语俚语、英语谚语、谚语名人名言、英语幽默与笑话欣赏等项目。
课程内容的情景对话紧密联系课文,但又高于课文,既是课文内容的复习巩固,又是课文知识的延伸和拓展。使学生的课内知识得到进一步的升华。设置的情景是学生熟悉并感兴趣的,如购物,问路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才会投入其中,尽情表达。同时,校本课程又渗透影响到课堂学习中,相辅相成,良性循环。
其次,长期有效的训练既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又锻炼了团队合作精神。情景对话需要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同时也比较小组之间哪个更有创意,表演的更精彩。因此在小组竞争与合作中使学生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探究等方式完成任务。在活动的过程中他们体验到合作的快乐,竞争的刺激和同学间互助的力量。在这较多的人际交往中培养与人相处的协调能力,培养良好的性格情感。同时注重实践。实践是培养语言交际能力的基础。口语教学中应激励学生主动地参加集体性、多样性、探索性的实践活动,并在活动中充分发挥潜能,获取新的知识,尽可能满足每一个学生的需要,最大限度地切合每一个学生的性格特点、生活经验与文化背景,这样才能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并将所学的知识迁移到其他的情境之中,成为真正有用的知识,进而内化为学生人格的一部分。
四.课程安排。
Topic 1 Making telephone calls.Topic 2 Seeing the doctor.Topic 3 Shopping.Topic 4 Asking the way.Topic 5 Vacation plans.Topic 6 Telling a story.Topic 7 Hobbies.Topic 8 Sing an English song.Topic 9 Vacation plans.Topic 10 Life goals.Topic 11 Telling a story.Topic 12 Your town..Topic 13 经典中英双语笑话一。Topic 14 常用英语谚语。Topic 15 People we admire.Topic 16 Telling a story.Topic 17 Sing an English song.Topic 18 Weekend Activities.Topic 19 中西方文化礼仪差异.《初中英语口语交际》校本课程教学计划
雷福君
2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