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嫦娥三号任务全过程将经历五个关键飞控阶段
嫦娥三号任务全过程将经历五个关键飞控阶段
嫦娥三号任务全过程主要经历5个关键飞控阶段:分别是发射及入轨段;地月转移段;环月段;动力下降段;月面工作段。
嫦娥三号是中国最新研制的月球探测器,将首次实现中国航天器在地外天体软着陆。
据知,探月工程按照“绕、落、回”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分三期实施,嫦娥三号任务实现的“落”是承前启后的关键一步。
“从今天起到12月14日,我们将组织实施嫦娥三号发射入轨、地月转移和环月段的飞控工作。”李剑说。
2日凌晨1时30分,嫦娥三号将由长征三号乙改二型(CZ-3B/G2)运载火箭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飞行约1130秒,探测器与火箭分离,进入近地点200公里,远地点38万公里地月转移轨道。北京飞控中心将在发射段厦门站跟踪期间,控制嫦娥三号探测器完成姿控管路排气,器箭分离后,在远望六号测量船跟踪期间,嫦娥三号建立稳定飞行姿态,随后展开着陆缓冲机构和太阳帆板。地月转移段,嫦娥三号将实施1至3次修正,飞行约112小时到达距离月面高度100公里的近月点。在地月转移期间,北京中心将择机组织深空干涉测量试验和三向测量精度验证试验。
探测器抵达近月点后,在北京中心控制下,计划于12月6日,使用7500牛变推力发动机,实施一次近月制动,进入高度为100公里的环月圆轨道;环月轨道运行4天后,计划于12月10日,地面控制探测器在月球背面完成减速制动,进入近月点高度15公里、远月点高度100公里的椭圆轨道;继续运行4天后,探测器到达动力下降段起始位置,开始实施动力下降。
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包括着陆器和巡视器。着陆器和巡视器在飞行过程中通过连接压紧机构固定在一起,探测器软着陆月面后,控制着陆器释放巡视器,巡视器和着陆器开始互拍成像,控制两器各自开展月面探测工作。
第二篇:嫦娥三号最新消息:成功完成最后变轨 登月将经历黑色750秒
嫦娥三号最新消息:成功完成最后变轨 登月将经历“黑色750秒” 嫦娥三号最新消息: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昨晚成功完成登陆月球前的最后一次变轨,从100公里×100公里的环月圆轨道,降至近月点约15公里、远月点约100公里的椭圆轨道。按照计划,3天后嫦娥三号将携“玉兔”从近月点尝试月面软着陆。着陆过程中,嫦娥三号将完全依靠程序导航,不受地面控制,被称为“黑色750秒”。
嫦娥三号变轨示意图 变轨至着陆准备轨道
记者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获悉,10日21时20分,嫦娥三号从100公里×100公里的环月圆轨道,降至近月点约15公里、远月点约100公里的椭圆轨道。这是嫦娥三号预定的月面着陆准备轨道。
据悉,此次轨道机动是在月球背面实施的。18时整,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向嫦娥三号注入调姿和变轨参数。20时37分,嫦娥三号进入月球背面区域。21时20分,嫦娥三号发动机成功点火,开始实施变轨控制。21时24分,嫦娥三号重新回到月球正面,根据地面测控站监视数据分析判断,嫦娥三号已由距月面平均高度约100公里的环月圆轨道,成功进入近月点高度约15公里、远月点高度约100公里的椭圆轨道。据悉,此次轨道机动是在月球背面实施的。月球背面怎么传输信号?据嫦娥三号任务官方微博@嫦娥三号介绍,为确保嫦娥三号成功绕月变轨,中科院佘山25米、天马65米、密云50米、昆明40米、南山25米射电望远镜组成的五个VLBI观测站在同一时刻观察同一个点,以获得延迟率和卫星的角位置,进而实现对卫星的精确定位。此次变轨后的近月点位于月球附近区域的上方,嫦娥三号就将从这里尝试登陆。三年前,嫦娥三号的先导星嫦娥二号也曾经从100公里×100公里的环月圆轨道降至100公里×15公里的椭圆轨道,为嫦娥三号拍摄预选着陆区虹湾的高分辨率“特写”。首次实现软着陆
嫦娥三号2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先后精确完成了两次轨道中途修正、近月制动和今天的降轨,为实施月面软着陆做好了准备。这将是我国航天器首次地外天体软着陆。按照计划,从起飞到月面软着陆,嫦娥三号大约要飞行14天。截至昨日,嫦娥三号已经飞行9天,也就是说,3天后“嫦娥”将携“玉兔”挑战月面软着陆。“嫦娥三号承载着中国航天器首次地外天体软着陆的重任。大家都知道嫦娥一号完成任务后撞月了,是硬着陆。应该说,只要嫦娥三号安全落下去,就是成功。如果两器顺利分离,巡视器行驶到距离着陆器一定位置,‘回望’着陆器,并进行两器互拍,则标志工程圆满成功。”嫦娥一号卫星副总设计师、嫦娥三号探测器系统总设计师孙泽洲说。
一旦实施月面软着陆,嫦娥三号将经历发射升空以来最“惊心动魄”的动力下降段。在动力下降段中,嫦娥三号要完全依靠自主导航控制,完成降低高度、确定着陆点、实施软着陆等一系列关键动作,地面测控和人为干预基本“无能为力”。探测器系统副总指挥谭梅甚至把这十几分钟称为“黑色750秒”。
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的全景相机,安装于巡视器即“玉兔”号月球车上。“玉兔”将与五星红旗合影
月面坑多,登陆前要看清楚才不至于“崴脚”。离得越近看的越清楚,可是离得太近观察范围小,怎么办?只能依靠相机的推扫成像技术。由于月球是自转,用相机拍出一个条状的像,然后由若干个条状的像,就能拼成一个完整的图像。这些前期工作,都已由嫦娥二号搭载的中科院西安光机所CCD立体相机完成了。
此次登月任务,嫦娥三号与玉兔号月球车又分别配备了两双“眼睛”——安装在嫦娥上的地形地貌相机和配备在玉兔上的全景相机。地形地貌相机和全景相机分别由中科院成都光电所和中科院西安光机所研制。除严格“瘦身”以减少运载火箭负荷外,它们还要经受月球300摄氏度以上昼夜温差的考验。
“地形地貌相机非常精确,比平时用的智能相机稍大些。”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中心主任、嫦娥三号有效载荷总指挥吴季说,“嫦娥‘三姑娘’着陆月面后的第一个白昼,地形地貌相机就开机工作。对着陆器周围进行360度成像,绘制着陆区地形、地貌图,用于研究月表的地形地貌特征。”
孙泽洲表示,嫦娥三号软着陆后,“玉兔”号将驶离“嫦娥”的怀抱———解锁、通过转移机构驶离着陆器抵达月面。此后着陆器就“不挪窝”了,在着陆区进行就位探测。巡视器则会“走”起来,开展巡视探测。
这时,地形地貌相机有一个关键的工程任务,就是在月面对载着五星红旗的“玉兔”号进行静态拍照与动态摄影。可拍彩色照片
与地形地貌相机配合的是“玉兔”号上的全景相机。“巡视器缓缓驶离着陆器后,全景相机就要开机工作了——拍摄着陆器上的五星红旗。作为嫦娥三号任务圆满成功的见证,这是全景相机主要的工程任务。此外,它还肩负着获取巡视器巡视月表区的三维光学图像的科学探测使命。”全景相机主任设计师杨建峰研究员说。
杨建峰表示,全景相机有两个,相当于人的两只眼睛。它安装在巡视器桅杆上,可360度旋转和90度俯仰拍摄周边图像。与嫦娥二号相机只拍黑白图像不同,全景相机可获得红绿蓝三个通道的影像信息,得到着陆器和五星红旗的彩色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