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家庭教育和社会美德问题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家庭教育和社会美德问题
随着流动和迁移,受城市文明和中国传统“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思想的双重影响,进城务工人员对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都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比上一代更重视对子女的教育,尽量把子女带在身边,并在一定程度上针对子女的特点进行教育。然而,受多重因素影响制约,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家庭教育依然存在诸多问题。
(一)缺乏必要的学习条件和氛围
由于自身文化素质不高,多数进城务工人员主要从事加工制造业、建筑业、采掘业及环卫、家政、餐饮服务业等以体力劳动为主的低层次工作,月薪较低。据国家统计局2006年的调查显示,农民工平均月收入为966元,一半以上农民工月收入在800元以下,其中月收入在500元以下的占19.67%。整体而言,收入偏低,经济水平相对低下。
受经济条件限制,他们能在城里买房的很少,多数都是租住简陋的平房,有的甚至只能找一些工厂、破旧建筑的角落作为安身之所。可想而知,许多孩子缺少自己独立的学习与活动空间、书桌、台灯之类必要的学习条件。除此,家庭还缺乏必要的文化氛围。没有电脑、学习机之类高科技的学习工具,没有丰富的阅读书籍,甚至许多进城务工人员家庭除了学校发的课本、练习册之外,再无别的书本。家庭也很少有健康的娱乐生活,孩子们的娱乐活动也主要是在家里,比如下棋、跳绳和伙伴玩耍等。父母很少与子女一起参加活动,甚至许多父母从没有带子女去过书店、公园。孩子的精神生活相当贫乏,缺乏有益于健康的家庭生活和家庭情趣。
(二)家庭教育内容和方法有失偏颇
进城务工人员饱受在外打工的艰辛,希望子女能够出人头地,故在家庭教育内容上非常重视知识教育,但知识教育往往局限在督促孩子不旷课逃学,监督孩子完成作业。低年级的、有能力的家长更加关注对孩子的学习辅导。关注的内容主要涉及孩子会不会做题目,而对做题的质量、方法,以及孩子逻辑思维、意志力、注意力的培养等关注不多。另外,在人际关系、行为习惯方面注重对子女行为表现的培养,期望他们能与城市人言行、举止保持一致。但是,对子女在城市生活中面临的情绪情感、人格、心态之类深层次的问题重视不够。调查发现不少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存在妒忌、猜疑、孤独、抑郁、自闭、狂躁等心理问题。而父母对这些与家庭背景、家庭教育有关的儿童问题并不一定有能力及早发现和提供帮助。
在教育方法上,存在简单说教,忽视身教的现象。进城务工人员多数文化程度低,在实施家庭教育时常以单调的唠唠叨叨的说教为主,说教也常常仅限于催促子女学习、读书之类;并且有些家长不注重自身修养,无视身教的重要性,在子女面前随意抽烟、喝酒、打牌赌博、夫妻吵架也不避开孩子,更别提说脏话骂人等等。这些家长的所作所为与其对子女举止文明、讲求素质的要求相违背,易使子女对父母产生不信任心理,并且潜移默化中逐渐沾染上家长的不良习气,小小年纪吸烟喝酒、打架斗殴,甚至抢劫犯罪。此外,仍然有些家长信奉“不打不成才”、“棍棒底下出孝子”的理念,用打骂体罚的方法“教育”子女。2005年,年仅3岁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郑博因为不肯多念一遍“1、2、3、4、5”这5个阿拉伯数字,被其亲生父母打死,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这种方法不仅使孩子身心健康受
到严重伤害,而且对孩子自尊、自信、个性、人生观形成发展都有负面影响。
(三)家庭教养态度不当
进城务工人员家庭教养态度不当主要表现在家长对子女的期望过高。期望代表着信任,一般情况下家长的期望越高,对孩子的激励越大,越有助于其学业成绩和思想道德水平的普遍提高。然而超出了一定范围、盲目的、高出子女实际水平的期望会带来消极作用,甚至会使子女“望而生畏”,丧失上进的勇气。
相关调查发现,进城务工人员中相当一部分人对子女的期望过高。其一学业期望过高。这种期望不是客观地建立在子女实际的水平能力基础之上,不是顾及子女智力的差异,基础的好坏,而是主观、想当然地对孩子施加考试分数、成绩、名次方面的要求,往往大大超过了孩子所能承受的限度。其二职业期望过于理想化。学者关颍的调查分析指出军人、警察,机关干部,专业技术人员在进城务工人员对子女未来的职业期望中所占比重最大,这三个职业具有工作相对稳定、工资收入高、比较体面等共同特征。一些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家长甚至说:“军人、警察连穿的衣服国家都管了,用不着爹妈操心了,多好啊!”“我们家祖祖辈辈就没有一个当官的,孩子在城里要是真的能出息了,不也是光宗耀祖嘛!”可知进城务工人员对子女的期望与认识多有理想化、盲目性的色彩。
(四)亲子互动效果欠佳
亲子关系,即父母子女关系,是家庭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影响儿童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研究发现,积极的亲子关系会使子女感受到爱与被尊重,对自己、他人和周围环境有积极、乐观的认识和期望。亲子关系差,父母与子女缺乏感情上的交流,双方就容易产生隔阂,情感破裂,甚至对抗,易导致子女对自己、他人和周围环境产生不良认识和消极体验。
调查发现,进城务工人员家庭亲子关系较差,尤其是沟通互动效果不佳。在沟通内容(或沟通话题)方面,主要是围绕子女做功课、课外活动、花钱等日常行为方面的问题,而对于理想、内心感受等深层次的问题双方很少交流。在沟通频率方面,大多数进城务工人员从事着劳动强度大,劳动时间长的工作。国家统计局调查报告声称农民工平均每周工作6.29天,平均每天工作8.93小时。很多家庭的父母待忙完了一天的事情,即便有心,也已经没有时间与精力详细过问孩子学校里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因
[2]
而,亲子沟通频率较低。如此,很多进城务工人员子女长期与父母缺少交流,处于孤独寂寞状态,感受不到父母的关爱,性格往往会向自卑、孤僻方向发展,更加剧了与父母的疏远。
第二篇: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工作总结
2015—2016学第一学期
关爱“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工作总结
一年级一班
为完善“社会、学校、家庭”三结合的网络教育模式,弥补务工人员子女及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家庭教育的空白,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撑起一片蓝天,让务工人员子女及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家长放心在外打工,我班在本期开展了大量的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摸清情况,确立工作目标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农民大量外出务工、经商,有许多成功人士已在经济发达地区购置房产安家落户,使大量生源外流,但仍有一部分的农民在外过着低收入的打工生活,无力支付高额的异地借读费用,只好将子女留在本乡由长辈或其他亲戚帮助看管。为此,我校完善“社会、学校、家庭”三结合的网络教育模式,弥补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家庭教育的空白,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撑起一片蓝天,让务工人员子女和留守学生及进程务工人员子女的家长放心在外打工。
二、采取的措施
1、建立健全领导负责制度。
成立了关爱工程领导小组,制订具体计划,实施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工作方案,真正地使班级成为了学生学知识,学文化,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的主阵地。
2、教师结对帮扶留守学生及进城务工人员子女。
帮扶教师经常找及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谈心,随时掌握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思想动态,定期家访、关心他们生活、指导他们学习,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3、建立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档案和联系卡。
我班对所有学生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摸清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情况,建立了每个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档案和联系卡。通过联系卡的建立,加强的了学校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
三、成绩和困难
经过近一学年来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我班关爱“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作为当前的一个社会问题,落实到学校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所需要的开支,学校这个大家庭也负担不起,经费不足,大大制约了“关爱工程”工作的进度和质量,学校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同时,缺乏心理教育的老师和相关人员也是制约“关爱工程”的问题之一,对相关人员进行专业的心理教育培训或由专业人员进行指导迫在眉睫。
总之,进城务工人员子女需要全社会共同关心、关爱、关注。
2015—2016学第一学期
关爱“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工作总结
五年级二班
为弥补务工人员子女及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家庭教育的空白,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撑起一片蓝天,让务工人员子女及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家长放心在外打工,我班在本期开展了大量的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摸清情况,确立工作目标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无力支付高额的异地借读费用,只好将子女留在本乡由长辈或其他亲戚帮助看管。为此,我校完善“社会、学校、家庭”三结合的网络教育模式,弥补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家庭教育的空白,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撑起一片蓝天,让务工人员子女和留守学生及进程务工人员子女的家长放心在外打工。
二、采取的措施
1、建立健全领导负责制度。
成立了关爱工程领导小组,制订具体计划,实施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工作方案,真正地使班级成为了学生学知识,学文化,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的主阵地。
2、教师结对帮扶留守学生及进城务工人员子女。
帮扶教师经常找及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谈心,随时掌握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思想动态,定期家访、关心他们生活、指导他们学习,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3、建立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档案和联系卡。
我班对所有学生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摸清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情况,建立了每个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档案和联系卡。通过联系卡的建立,加强的了学校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
三、成绩和困难
经过近一学年来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我班关爱“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作为当前的一个社会问题,落实到学校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所需要的开支,学校这个大家庭也负担不起,经费不足,大大制约了“关爱工程”工作的进度和质量,学校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同时,缺乏心理教育的老师和相关人员也是制约“关爱工程”的问题之一,对相关人员进行专业的心理教育培训或由专业人员进行指导迫在眉睫。
总之,进城务工人员子女需要全社会共同关心、关爱、关注。
第三篇: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
摘要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状况是不容忽视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面临受教育机会不均、受教育质量堪忧与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缺失的问题。其原因主要在于现行制度的制约和资源与环境的制约。其解决措施主要有:坚持全纳教育理念,建立全纳教育体系,实现制度性保障;创建欢迎所有学生的学校,承认并赞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差异,具体落实和发展全纳教育:重视合作精神,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合力。
关键词 学校;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全纳教育
中图分类号 G40-0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4808(2009)04-0026-03
全纳教育是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西班牙萨拉曼卡召开的“世界特殊需要教育大会”上首次提出的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它容纳所有学生,反对歧视排斥,促进积极参与,注重集体合作,满足不同需求”。在教育实践领域,它缘起于世界特殊教育改革,后扩展至普通教育领域,其价值取向是:关注所有儿童的教育需求,关注集体,关注合作。它所倡导的民主、平等和“零拒绝”的原则以及更多地关注和接纳被排斥的人的主张对我们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有深刻的启示。
一、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有人这样说过:你想了解中国的国情吗?请从走近一个农民工、走近一个农民工家庭开始吧!农民工一边连着乡村,一边连着城市;一边连着苦难,一边连着希望;一边连着昨天,一边连着明天……正是由于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如此沉重,以至于思索的心情一直难以轻松。
(一)学校教育机会不均,教育质量堪忧
作为全纳教育的核心理念,教育公平主要包括三层含义:第一,人人享有受教育权,即教育起点公平,这是教育公平的最基本要求;第二,为受教育者提供平等(即同一水平或同一待遇)接受教育的机会和条件,即教育过程公平;第三,受教育者的教育成功机会和教育效果相等或基本相等,即教育结果公平。“同在蓝天下,共同成长进步”,这是温家宝总理于2003年教师节视察北京市石景山区玉泉路打工子弟学校时的题词,充分体现了我国政府对教育公平问题的关切,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的重视。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数量与“可能就读”学校的数量不成比例,教育质量不容乐观,歧视性收费现象比较普遍,失学问题日趋严重。目前,接受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城市公立学校主要包括城市中基础薄弱的学校和城郊的乡镇学校。除此之外,便是打工子弟学校,这是存在于国家义务教育体制之外的一种办学形式。打工子弟学校的特点一般包括:私人办学,不少学校被完全置于追求利润的私人操控之下;许多学校不具备合法的办学手续;主要招收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收费低廉且方式灵活;教师流动性大,缺乏责任感;教学质量普遍不高;校舍简陋,教学器材缺乏;缺乏有力的监督和指导,学校突发性事件频发。许多城市公立学校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单独编班,这样人为地将城市与农村孩子分校或分班而治,无疑是将他们隔离了,这正是全纳教育理念所提到的显性排斥(身体上的)。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的一项调查显示,有58.3%的农民工子女不喜欢,甚至讨厌北京的孩子,其理由是“他们欺负人”的占26.2%;“看不起人”的占37.1%;有3.1%的来京农民工的子女甚至从来没和北京的孩子接触过。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一项名为《打工子弟择校意向》的调查发现,经济因素是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择校的重要因素,但却并非唯一的决定因素,他们还面临着与城市文化融合的难题。由于幼小的心灵承受着家庭经济的压力和来自社会的压力,地域差别与成绩不理想的现状,造成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学校里更多地选择沉默和独处。而
这则是全纳教育理念所提到的隐性排斥(情感上的)。
(二)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不力与缺失
在城市文明的熏陶下,进城务工人员对提高生活质量、改变社会境遇,特别是对改变下一代的命运,普遍持有较高的期望,对孩子们进行全面的、正确的教育,也是每一位家长的愿望。但是,大多数进城务工人员的文化素质较低,从事的主要是简单体力劳动,工作环境没有保障,工作时间也不固定,经济收入在整个城市生活中居于偏下水平,居住条件及环境普遍较差,这些因素导致他们的家庭教育不力甚至缺失,在配合学校教育上基本处于受动性位置,教育引导能力不足。尤其令人担忧的是,进城务工人员流动频繁,导致其子女变换学校也很频繁。
由于经济、心理、语言、文化、地域等方面的差异,进城务工人员与城市居民实际上处于近乎隔绝的状态,人际交往具有相对的封闭性,这就大大影响了他们在文化层面与城市文明的融合。城市居民的自我优越感和对进城务工人员的误解、偏见与歧视,势必引发进城务工人员对城市居民的不满与对立,从而加剧二者之间的隔阂与紧张,形成社会的不稳定因素。所以,今天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就是明天的社会问题,社会教育责无旁贷。
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归因分析
全纳教育的核心就是将教育视为个体和社会发展基础的一种承诺。2006年3月颁布的《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强调:城市公立学校不得向农民工子女加收任何费用,以流入地政府为主,负责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以全日制中小学为主,接受农民工子女人学。我国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规定: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在非户籍所在地工作或者居住的适龄儿童、少年,在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工作或者居住地接受义务教育的,当地人民政府应当为其提供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条件。中共十七大报告中也明确提出: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导致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的根本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现行制度的制约
全纳教育关注所有学习者,尤其是那些在传统上被排斥于教育机会之外,或是虽有入学机会却无法接受优质教育的边缘儿童,这种排斥现象导致许多儿童丧失了发展自身能力和改善生活的机会,进而阻碍他们合理参与社会、文化、经济和政治活动并作出必要贡献。户籍是享受义务教育的主要依据,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具有明显的居住地与户籍所在地相分离的特点,与义务教育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管理体制和资源配置方式产生矛盾。因为这种管理体制使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基本处于“无责任”境地,消解了政府管理、扶助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的积极性。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门槛最低的应该是公立学校,而现在一些城市公立学校却以收取高额的借读费或赞助费为名,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拒之门外。而对于他们能够上得起的打工子弟学校,有的流入地政府又往往采取两种极端措施:或是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政策,任其自生自灭;或是采取粗暴的全部取缔手段,致使打工子弟学校陷入一种畸形的生存状态。这就相当于政府放弃了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的责任,是政府公共职能的一种缺失。
(二)资源与环境的制约
英国全纳教育研究中心编写的《全纳教育指南》认为:“障碍是由学生与其所处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引起的,其根源在于对差异的无法忍受。”“《全纳教育指南》关注的是学校环
境的改善,而不是学生个人的鉴别。”由于城市公立学校的吸纳量有限,因此,在公立学校辐射不到的流动人口密集区域,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打工子弟学校,但是,打工子弟学校存在的悖论又始终困扰着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从可持续发展角度来看,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必须采取制度化措施,这种教育的财政责任不能仅仅由流入地政府负担,中央和省级财政也要负担相应的投入比例,对流动儿童较多的城市,中央政府应该实施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三、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的措施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实际上是劳动力流动衍生出的作为社会问题的第二代移民教育问题,是我国社会转型的必然结果。全纳教育引入中国已有十余年,全纳教育的理念也为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全纳教育:坚持全纳教育理念,建立全纳教育体系,实现制度性保障
全纳教育的基本理念是“拒绝排斥,强调参与”。尽管质量和效益对于教育而言不可或缺,但这绝对不应成为漠视甚至剥夺个人权利的借口。坚持全纳教育理念,首先必须创造一种全纳氛围,通过集体合作与相互帮助,促进所有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的学习和生活,满足他们的各种不同需求。并且应给予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同城待遇”,建立一个较为完善的、融合的全纳教育体系,使所有进城务工人员子女都能在就近的学校接受有效教育。
人口流动是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的标志之一,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然历史现象,只有打破教育二元结构,实行适应中国国情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户籍制度,人口的合理、自由流动才有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权利也才能得到真正实现。为了最终建立以纳税人身份为基础的享受义务教育权利的体制,目前可以建立学龄儿童义务教育登记卡制度作为过渡。登记卡由各地教育部门、公安部门和家长三方持有,当人口流动时,登记卡连同流动人口的“三证”(暂住证、身份证、计划生育证)一起经有关部门登记检查,并作为随时入学的依据。
同时,还要采取积极措施开通并强化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转入城市公立学校以及接受城市初中后教育的“绿色通道”,努力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融入城市主流教育,最终实现城市教育一体化,体现教育公平。
“教育机会均等的原则意味着任何自然的、经济的、社会的或文化方面的低下情况,都应尽可能从教育制度本身得到补偿。”因此,必须建立并完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扶助制度,对他们进行利益倾斜,逐步缩小其在受教育方面的差距。
(二)全纳学校:创建欢迎所有学生的学校,承认并赞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差异
作为一种新型教育模式和固定机构,全纳学校的目的旨在“让学校为所有学生服务”。各级政府应该在接受全纳理念、鼓励全纳的前提下,为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认真挑选实验学校,从宏观上给全纳实验提供计划支持,以确保学校接受全纳教育理念,切实执行全纳计划。由政府牵头,教育研究机构与各地教师培训机构合作,在各地组织培训小组指导实验学校的全纳计划实践。教师培训机构与实验学校密切合作,成为传播全纳实践的地方资源中心。由于全纳计划是在现实的非理想状况下推展,因此凡是赞同全纳教育理念、拥护全纳教育思想的公立学校都可以成为全纳实验学校。
在政府选定全纳学校之后,实验全面铺开。首先政府要在尊重学校自主性的前提下,推动学校进行系统改革,采用多样化的课程、教学和评价,通过让进城务工人员子女随班就渎的形式,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其次,要帮助教师树立全纳理念,并提供专业指导与培训,使他们能够承认并赞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差异,充分利用差异资源和学生的多样性自主开发教学策略。最后,要积极争取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家长的密切配合,通过家校合作,促进学
校不断调整全纳实践,成为真正的全纳学校。
同时,学校还应加强校际合作,包括实验学校之间的合作和以实力较强的城市公立学校为主要责任方,与打工子弟学校“结对子”组成城乡教育共同体,从而构建合作平台,实现共享,创造一定的规模效益,集中力量实现共同目标。
“实施此种全纳性方针的普通学校,是反对歧视、创造欢迎残疾人的社区、建立全纳性社会和实现人人受教育的最有效途径;进而言之,他们为绝大多数的儿童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教育,提高了整个教育体系的效益。”由此可见,建立全纳学校,对全面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意义重大。
(三)重视合作精神,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合力
从广泛的全纳社会观出发,全纳教育主张在学校(教师)、家庭(家长)、社会(社区)之间营造全纳氛围,通过全纳学校实践,最终实现全纳社会,即社会公正、机会均等和民主参与的社会。
在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中,社区不仅是一个社会空间概念,而且更是一个文化群体概念,应该建立、健全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所在社区的登记管理制度,由社区牵头为其家长开办家长学校或家庭教育指导中心,提高他们的家庭教育能力。
全纳社会观倡导学校发展要以学生为本,并强调家庭与社会的广泛参与,这是一个以信赖为基础的渐进过程,尤其需要边缘人群的加入,加强对教育排斥的监督。为此,我国必须改革当前封闭的学校管理模式,通过法律或法规的形式,保证家长和社会拥有对学校的监督管理权和参与决策权。
全纳社会观要求以更广阔的视野办教育,发动全社会积极承担教育责任。就我国国情而言,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尤其需要社会的多方面参与,建立多元有效的办学体制,拓宽他们的就学渠道,最终使学校、家庭、社会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的支持从物质、制度和意识等不同层次构成三维立体网络,形成全纳教育的生态化环境。
《政府工作报告》“今年要着重抓好”的工作中,有一项目是要“认真落实保障经济困难家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措施”。我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面对这样的现实:
一方面,目前的流动人口数量相当大,但大多数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目前还没有被纳入迁入地或定居地的义务教育体系,有的就读于“民工学校”,有的连这样的学校都进不了。有幸在当地接受义务教育,并读到初中毕业的学生,一般必须返回原籍上高中,甚至连付“择校费”入学也不可能。
另一方面,存在大量进城务工人员的城市不胜负担。如深圳,户籍人口只有二百多万,但实际常住人口有一千多万,大多数是外地务工人员。但他们子女的义务教育经费都留在户籍所在地,并没有随着他们的迁入而转拨到深圳来,上一级政府也没有因此而给予财政补贴。类似的情况在东部沿海大城市、发达地区的城市都存在。
接受义务教育是宪法赋予公民的受教育权的体现,不能因为迁移、进城、居住地变动而受到影响,更不能被剥夺。但要改变这种状况,还需要有具体的措施。其中之一就是要将国家用之于义务教育的经费,能随着学生实际流动而转移。其实早有人提出建议,给每位学龄儿童发一张“教育卡(券)”,不论迁移到哪里,是临时还是长久,都可以凭卡就学。
有人认为迁出地大多是贫困地区,而迁入地大多是富裕地区,何必斤斤计较这些数量有限的义务教育经费?其实这是性质不同的两回事,贫困地区本身教育经费的不足应该通过其他途径来解决,包括由上级政府和中央财政加大支持力度。而且这种经费转移也应该包括富裕地区之间、从富裕地区迁入贫困地区而产生的数量变动。
至于不同地区在义务教育人均经费上的差异,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还难以消除。即使中央政府拨发的经费完全一样,地方政府投入的经费也不会相同。所以在一般情况下,经济实力较强的地区,对迁入较差地区的学生应该与本地学生同样待遇,按同样的标准给予补贴。且不说这些学生今后能在当地发挥作用,即使看成对欠发达地区的支持也未尝不可。
在户籍制度尚未取消城乡、城镇、地区间迁移限制之前,应该允许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和其他户籍不在本地人员的子女进高中。这些学生大多在当地读完初中,有的就是在当地出生长大的,早已与本地学生融为一体。只是因为没有当地户籍,就一定要他们返回根本不熟悉的原籍地去上高中,实在是不合理,也不人道,应该根据不同情况,逐渐解决。
第四篇: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工作总结2016.6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工作总结
为完善“社会、学校、家庭”三结合的网络教育模式,弥补务工人员子女家庭教育的空白,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撑起一片蓝天,让务工人员子女的家长放心在外打工,我校在本期开展了大量的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摸清情况,确立工作目标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农民大量外出务工、经商,有许多成功人士已在经济发达地区购置房产安家落户,使大量生源外流,但仍有一部分的农民在外过着低收入的打工生活,无力支付高额的异地借读费用,只好将子女留在本乡由长辈或其他亲戚帮助看管。为此,我校完善“社会、学校、家庭”三结合的网络教育模式,弥补务工人员子女家庭教育的空白,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撑起一片蓝天,让务工人员子女的家长放心在外打工
二、我校采取的措施
1、建立健全领导负责制度。
学校成立了关爱工程领导小组,制订具体计划,实施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工作方案,真正地使学校成为了学生学知识,学文化,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的主阵地。
2、教师结对帮扶留守学生及进城务工人员子女。
每班推荐几名典型学生与我校在职教师结对,每位教师结对1—2名学生,帮扶教师经常找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谈心,随时掌握进城务工
人员子女的思想动态,定期家访、关心他们生活、指导他们学习,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3、建立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档案和联系卡。
我校对所有学生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摸清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情况,建立了每个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档案和联系卡。通过联系卡的建立,加强的了学校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
4、积极开展各种活动。
为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也能像普通孩子一样健康成长,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我校在周二至周四的下午课外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课外阅读、学习指导、体育活动、兴趣小组活动等。
5、形成关爱合力。
学校在原来的家访制度基础上,依据现有情况,实行不定期的家访,与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临时监护人进行深入的交流与沟通,与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远在外地的家长定期电话沟通,增进了解,寻求互助,并对农村的老年监护人(如学生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给予一定的家教指导,帮助他们正确地管教留进城务工人员子女。
7、给父母的一封信。
各班级还安排所有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给父母写了一封信,让学生将自己的学习情况,生活情况等等向父母进行汇报。
三、成绩和困难
经过近一年来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我校关爱“进城务工人员子女”
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作为当前的一个社会问题,落实到学校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所需要的开支,学校这个大家庭也负担不起,经费不足,大大制约了“关爱工程”工作的进度和质量,学校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同时,缺乏心理教育的老师和相关人员也是制约“关爱工程”的问题之一,对相关人员进行专业的心理教育培训或由专业人员进行指导迫在眉睫。
总之,进城务工人员子女需要全社会共同关心、关爱、关注。学校更应该站在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政治高度,扎实解决好进城务工人员子女问题,为社会培养出一代合格的接班人,学校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努力探索促使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健康发展的工作思路,对他们要严慈相济,使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享受到同其他学生一样的教育和关爱。锻炼他们的意志,培养坚韧、独立的个性,形成健全的人格。
2016.06
第五篇: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和留守子女工作制度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
及“留守学生”工作制度
由于缺乏父母的有效监护、家庭的亲情温暖和良好的家庭教育,务工人员子女和留守学生及进程务工人员子女的成长存在诸多问题,为完善“社会、学校、家庭”三结合的网络教育模式,弥补务工人员子女和留守学生及进程务工人员子女家庭教育的空白,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撑起一片蓝天,让务工人员子女和留守学生及进程务工人员子女的家长放心在外打工,我街道在本期开展了大量的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摸清情况,确立工作目标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农民大量外出务工、经商,有许多成功人士已在经济发达地区购置房产安家落户,使大量生源外流,但仍有一部分的农民在外过着低收入的打工生活,无力支付高额的异地借读费用,只好将子女留在本乡由长辈或其他亲戚帮助看管。为此,我校完善“社会、学校、家庭”三结合的网络教育模式,弥补务工人员子女和留守学生及进程务工人员子女家庭教育的空白,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撑起一片蓝天,让务工人员子女和留守学生及进程务工人员子女的家长放心在外打工
二、我校采取的措施
1.建立健全领导负责制度。
各学校成立了关爱工程领导小组,制订具体计划,实施了“留守学生及进程务工人员子女”教育工作方案,真正地使学校成为了学生
学知识,学文化,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的主阵地。
2.教师结对帮扶留守学生及进程务工人员子女。
每班推荐几名典型学生与我校在职教师结对,每位教师结对1—2名学生,帮扶教师经常找留守学生及进程务工人员子女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及进程务工人员子女的思想动态,定期家访、关心他们生活、指导他们学习,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3.建立留守学生及进程务工人员子女档案和联系卡。
各校对所有学生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摸清了留守学生及进程务工人员子女的情况,建立了每个留守学生及进程务工人员子女的档案和联系卡。通过联系卡的建立,加强的了学校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
4.积极开展各种活动。
为了“留守学生及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也能像普通孩子一样健康成长,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各校在周二至周四的下午课外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课外阅读、书法指导、体育活动、兴趣小组活动等。
5.形成关爱合力。
各校在原来的家访制度基础上,依据现有情况,实行不定期的家访,与留守学生及进程务工人员子女的临时监护人进行深入的交流与沟通,与留守学生及进程务工人员子女远在外地的家长定期电话沟通,增进了解,寻求互助,并对农村的老年监护人(如学生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给予一定的家教指导,帮助他们正确地管教留守学
生及进城务工人员子女。
7.给父母的一封信。
各班级还安排所有的留守学生及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给父母写了一封信,让学生将自己的学习情况,生活情况等等向父母进行汇报。
三、成绩和困难
经过近一年来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各校关爱“留守学生及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留守学生及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作为当前的一个社会问题,落实到学校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所需要的开支,学校这个大家庭也负担不起,经费不足,大大制约了“关爱工程”工作的进度和质量,学校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同时,缺乏心理教育的老师和相关人员也是制约“关爱工程”的问题之一,对相关人员进行专业的心理教育培训或由专业人员进行指导迫在眉睫。
总之,留守学生及进程务工人员子女需要全社会共同关心、关爱、关注。学校更应该站在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政治高度,扎实解决好留守学生及进程务工人员子女问题,为社会培养出一代合格的接班人,学校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努力探索促使留守学生及进程务工人员子女健康发展的工作思路,对他们要严慈相济,使留守学生及进程务工人员子女享受到同其他学生一样的教育和关爱。锻炼他们的意志,培养坚韧、独立的个性,形成健全的人格。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
及“留守学生”
工
作
制
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