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从社会层面切实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的几点建议
从社会层面切实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的几点建议
一、背景: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向城市(镇)、非农产业转移,并随之出现了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进城农民工子女。而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也就被提上了各级政府部门工作的重要日程,相应地,农民工子女教育政策经历了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是我国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重大问题,是一项影响范围广、设计方面多、解决难度大的工作,需要全社会和政府各部门的统一协调和齐心协力才能有效地解决。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所面临的问题:不能适龄入学及失学问题严重;入学、就学过程中的不公平问题明显;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的频繁流动打乱了学校既有的教育教学及管理秩序;不同地区教育内容的衔接问题日益突出;简陋的民工子弟学校与大量的低成本入学需求成为政府管理上的难题。
二、意义:
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是伴随着农民工进城数量规模化而产生的,是在农民到农民工的转变和农民工自身状况的变化过程中而逐步出现的。农民工子女教育存在问题表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将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任重而道远的问题。因此,研究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从长远目标出发,认真进行调研工作,采取多种手段综合治理,真正让农民工子女受益,真正实现教育公平。
三、建议:
解决外来务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是全社会的一项工作,不是单靠教育行政部门所能完全解决好的,为切实贯彻《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意见的通知》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就我市进一步做好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工作提出以下建议:
1、加强宣传引导,营造全社会关心和支持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良好氛围 做好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工作,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推动城市建设和发展、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以及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是体现对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做好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工作是各级政府的共同责任。全市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努力使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义务教育普及程度达到本地水平。要充分发挥各种宣传媒体的作用,宣传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制定的方针政策、工作规划、办法措施和实际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和经验。
2、制定规章,明确职责,协调各方力量做好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 教育行政部门要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纳入本市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工作范
畴和重要工作内容,指导和督促中小学认真做好接收就学和教育教学工作。公安部门要及时向教育行政部门提供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有关情况。发展改革部门要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纳入我市社会事业发展计划,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学校建设列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财政部门要安排必要的保障经费。机构编制部门要根据接收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数量,合理核定接收学校的教职工编制。劳动保障部门要加大对《禁止使用童工规定》贯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依法查处使用童工行为。价格主管部门要与教育行政部门等制订有关收费标准并检查学校收费情况。街道社区、乡镇人民政府负责动员、组织、督促本地区外来务工人员依法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对未按规定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父母或监护人进行批评教育,并责令其尽快送子女入学。
3、坚持以公办学校吸纳为主,让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接受良好的义务教育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要重视解决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以流入地区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采取多种形式,依法保障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教育行政部门要坚持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公办为主”的原则。督促公办中小学充分挖掘潜力,尽可能多地接收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发挥接收的主渠道作用。公办中小学要针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这部分群体的实际,完善教学管理办法,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在评优奖励、入队入团、课外活动等方面要做到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与本地学生一视同仁。
4、加强审批和管理,鼓励举办接受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机构
教育行政部门应根据《民办教育促进法》,加强对接受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机构的审批和管理。同时,根据这些学校起步较艰难的情况和民工经济承受能力低的实际,在确保安全和卫生的前提下,适当降低办学标准。
要加强对接受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机构的督导工作,规范其办学行为,促进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提高。教育、财政等部门要对这类学校给予关心和帮助,在办学场地、办学经费、师资培训、教育教学等方面予以支持和指导。对办学成绩显著的要予以表彰。
对不具备办学条件的个人或机构擅自举办的接受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机构,各有关部门应紧密配合,予以坚决查处和取缔。在取缔过程中,要做到有理有利有节,及时妥善地安置、分流学生,避免产生新的社会问题。
5、在改革中探索和形成新的管理模式,谋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的新发展 根据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来源广、流动性强,年龄跨度大,家庭教育环境较差等特点,接受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机构应从实际出发,勇于创新,逐步形成有利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发展的新的管理模式。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可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发放“流动入学证”,对这部分学生采取“特事特办”,对他们的学籍、升学考试等问题作特殊处理。经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各有关公办学校可以按本地学生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两个系列,建立“双轨制”学籍管理办法,提高公办学校招收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积极性。
6、采取措施,切实减轻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费用负担
财政部门要对接收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较多的公办学校给予一定的经费补助。民政部门应积极鼓励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公民个人捐款、捐物,资助家庭困难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教育部门要将闲置的教育资源调剂给接受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机构,要动员本地优质学校与接受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机构结对,动员经济条件好的学生积极捐物,资助外来务工人员子女。
教育行政部门要采取措施,减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有关费用,切实减轻外来务工人员负担,逐步做到收费与当地学生一视同仁。有关学校要根据学生家长务工就业不稳定、住所不固定的特点,制订分期收取费用的办法。通过设立助学金、减免费用、免费提供教科书等方式,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对违规收费的学校,教育行政部门等要及时予以查处。
7、努力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融入本地主流教育,最终实现教育的一体化
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鼓励优质学校与接受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机构联办或举办以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为对象的分校,通过输出管理、名师带徒、资源共享等形式,实现接受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机构在管理水平、师资队伍、教育质量等方面的跨越式提升,使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逐渐融入本地的教育体系。
教育行政部门要采取措施,开通并强化接受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机构学生向当地公办学校转学的“绿色通道”,鼓励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适应接受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机构环境后尽早进入本地学校,以促进教育一体化的尽早实现。1 1 农工民主党舟山市委员会 《切实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的几点建议》
第二篇:关于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近入学问题的建议(顾全)
关于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近入学问题的建议
提案人:顾全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人民齐心协力,我市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社会经济建设突飞猛进,大批务工农民涌入我市,为我市经济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但同时也带来了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难等问题。虽然市委、市政府高度关注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问题,让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同样享受到城区优质的教育资源,但要做到教育起点公平,还需进一步去研究和解决具体问题。
一、存在问题
(一)城区校舍严重不足,不能满足所有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近入学。
1、城区校舍不足,乡级校舍闲置。我市农村学校学生逐渐减少,逐步流向城市,城市学校带来很大的招生压力,同时也产生乡校闲置的现象。
2、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来务工人员剧增,务工人员子女就学人数急剧增加,小学初中生就学难尤其突出。大班额现象突出,有的学校班学生人数高达100人。
(二)学生人均用地、绿化面积等指标低下,未达到标准化学校标准
(三)学校专用教室严重不足,跟新课程背景下的素质教育不相符。
二、几点建议
解决好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基本要求,是推进城市化建设的迫切需要,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相关部门还须科学规划,整合资源,协调发展,统筹解决好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问题。
(一)统筹规划,合理利用,进一步优化学校布局
1、科学规划。根据经济发展行政区划调整的趋势和城市建设的需要,适时新建、扩建校舍,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2、充分利用闲置教育资源,缓解城区、集镇学校的招生压力。我市部分乡校校舍闲置,教育资源未能有效利用,建议将这些闲置学校可以由城区学校实行“一制多校,名校领办”的管理模式,如由内江六中,资中二中等领办几所乡镇初中,统一招生,统筹安排教师和学生,以达到教育资源的共享。
(二)规范管理,因材施教,让务工子女享受平等教育
1、规范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近入学工作。
2、民工子女评优考学与当地学生一视同仁,实行混合编班教学。混合编班是“和谐共进”的基础。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与本地学生朝夕相处,在生活和学习上相互照应,让其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三)加大投入,完善设施,努力改善学校办学条件
1、在发展工业的同时,有计划的预留标准化的学校教学用地,把学校标准化建设纳入到全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之中.2、加强校园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学校布局新的标准,加大资金投入,建设标准化校园。
随着我市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外来民工子女就读的人数将会越来越多,其义务教育问题将会日益突出,为此,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去解决好外来民工子女就学问题,确保教育优先发展,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再创内江教育新辉煌。
二〇一四年二月
第三篇:C关于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问题的建议
关于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问题的建议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健全教育投入保障机制,促进城乡、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放宽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落户条件。有计划有步骤地解决好农民工在城镇的就业和生活问题,逐步实现农民工在劳动报酬、子女就学、公共卫生、住房租购以及社会保障方面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
上世纪90年代后,第二轮“城市移民”呈现出新的发展动向,流动人口外出打工日渐出现“家庭化”趋势,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难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关注。我市是用工大市,外来建设者在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经过长期艰苦的努力,许多外来工子女已被城市接纳,实现了在城市就学的愿望,但仍存在不少问题。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难有以下几种状况:其一,流动人口子女上学难问题往往是受户籍制度、教育投入机制影响的结果,没有城市户籍或是离开户籍所在地的适龄儿童,在所居城市很难得到同等的受教育机会。其二,公办教育学校限制多,使得外来务工子女多在简易的民工学校就读。由于民工学校收费方式比较灵活,招生条件宽松,入学办理手续简单,而公办学校招生往往先满足本地生源,才会考虑外来民工子女,并且,公办学校在入学办理手续上要求民工子女要持有流入地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证明、暂住证、健康证等一系列证明,往往使得想让子女进入公办学校就读的家长奔
波、折腾一番,这让当初到城市务工人员积极性受损。其三,现行中、高考制度规定必须在户籍所在地参加中考高考,各省(区)教材、考试题目不同,给农民工子女考生造成了心理压力和很多不便。建议:
第一,建立平等教育机制,减少公办教育入学户籍限制,使外来务工子女能够得到同等的受教育机会。第二,减少公办教育限制条件,简化入学手续,平等对待不同生源的受教育者;探索制订农民工子女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办法。
第三,加大社会宣传,营造平等和谐的氛围,让社会、学校、家庭共同为下一代营造更加健康、宽松的成长和学习环境。
翁荣金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问题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外来建设者子女就学问题的关心。外来建设者子女入学问题关系着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教育局在市委市府领导下,历来重视外来建设者子女的入学问题。近年来,我市认真执行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工作的意见》精神,这几年教育局采取公办学校解决为主的方针,充分挖掘公办学校的招生潜力,尽最大可能招收外来建设者子女入学。严格执行省政府文件要求,我们将外来建设者子女入公办学校条件设为在户籍所在地无监护条件且父母在义乌有居住证(临时居住证),只要符合以上条件的,就可以在公办学校申请就读。近年来每年新增外来建设者子女在义就学人数都在5000人左右,目前在我市公民办学校就读的外来建设者子女就有5.5万人。从2008年开始,市政府把解决外来建设者子女入学问题列为政府十大实事,要求公办学校在原有基础上每年增加3000个学位接纳外来建设者子女入学。可以说,近年来新建的环中心城区的十余所学校,如前店小学、荷叶塘初中、黎明小学、东洲小学等等,外来建设者子女比例均在50%以上。从2007年起,利用学校撤并后的闲置校舍,创办了何宅小学、隔塘小学等6所公办处来建设子弟学校。2011年在连续两年增加的基础上再增加3000个学位。我们可以承诺,只要符合省人民政府相关规定的外来建设者子女,我市将可以全部予以接收。面对每年数千人的入学增量的压力,无论哪座城市都是困难的事,土地、经费、师资等要素筹措越来困难,且建设需要时间周期,短期完成如此数量的学校建设确非易事。因此,也需广大市民的充分理解并共同克服困难。在“十二五”规划中,我市已将企业中的员工包括企业家及外来建设者子女的教育纳入到我市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规划中,我们将在城郊及镇街新建小学二十余所,预计到时可以扩招三万余名学生,可以基本解决外来建设者子女在公办学校的就学问题。我们继续按照我市城市发展规划,统筹规划我市的教育事业,以满足全市人民(包括外来建设者)的教育需求。
同样,如果省政府制订出台外来建设者子女可以在本地参加中高考,我市将会按要求执行。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我市教育工作的关心、支持和理解。
第四篇:锦屏县大同小学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问题措施
锦屏县大同小学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
入学问题措施
一、入学程序
1、家长提出书面申请;
2、学生家长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户籍地乡镇以上政府外出务工、子女随同外出就学证明或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开具的《就学联系函》;
3、现工作单位证明或其他就业相关证明材料;
4、家庭户籍原本和监护人身份证;
5、父母及学生在本区内的有效《居住证》或《暂住证》;
6、适龄儿童的计划免疫接种(证)卡;
入学需持以上材料到我校联系入学
二、相关保障措施
1、学校建立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籍档案。要积极采取有关措施,增强提高外来务工人员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法制意识,督促家长配合学校做好子女的教育工作并遵守学校相关的学籍管理规定。
2、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转学一般以学年为期限。但根据外来务工人员的流动性大特点,对其子女转学可实行灵活管理原则。接受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读的学校对其转入应该进行登记,转出时的流向要进行统计。以保障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接受平等教育权益。
3、我校本着“以育人为本”的思想,维护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校的正当权益。要针对这部分学生的实际,改进教学管理办法,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在接受教育、参加团队活动、评优评先、参与文体等各项活动及实行奖惩等方面与我校儿童少年同等待遇。要加强与学生家庭的联系,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情况,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4、采取措施,切实减轻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教育费用负担。积极鼓励社会团体、企业单位、教师学生向学校捐款捐物,资助贫困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
2012年3月20日
第五篇:关于进一步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城市受教育问题的建议
关于进一步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城市受教育问题的建议
2011-03-04新华网
建议人:湖北代表团 王玉芬
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劳动力大规模向城市转移,农民工子女随迁进城就读的问题日益突出。“有想法,没办法”,这是大多数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在子女教育问题上所面对的现实境况。从内心来说,让子女脱离父母监护,缺失心理关怀,成为“生活上缺人照应、行为上缺人管教、学习上缺人辅导”的“留守儿童”,实非情愿。他们非常希望也一直努力着能让子女随同自己进城就读,与城市同龄孩子享受一样的教育,但他们却无力解决孩子进城就读所要面对的诸多现实问题,自身的条件、学校的门槛和政策的限制,每一项解决起来难度系数都很高。住房条件恶劣,收入水平较低,工作流动频繁,这是农民工生活的普遍现状。进入城市,他们大多选择以群租合住的方式来降低生活成本,而且其聚居的地点通常是在远离城市的“城乡结合部”。对他们来说,子女进城就读首先要面对的就是城市高物价水平下的“家庭单独租住”的房租和家庭基本生活消费的压力,还有城市学校较高的显性和隐性的求学成本。突破经济上的压力让子女进城已属不易,要让子女实现“就读”困难同样很大,如果要选择好一点的学校那更是难上加难。事实上,城市公办学校在资源配置、学校布点、教学内容,包括作息时间等等方面也没有太多考虑兼收农民工子女的需求。虽说国家在2003年就已经确立了解决流动儿童接受义务教育“以流入地为主,以公办学校为主”的政策,但这项政策的具体落实,离实际需要还有很大距离,并且各地很不平衡。优质学校资源稀缺,有些定点学校距离很远,打工子弟学校条件太差,招收农民工子女就读的学校总体数量严重不足,这依然是宏观政策颁布多年后的“冷现实”。当然,他们还要面对的是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制,城市高中阶段教育和以后的升学制度的“无情封锁”。
“没办法”是农民工的无奈,“想办法”是政府的职责。解决好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难题,这同样是和谐社会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现在紧要的不是制定政策,而是落实好政策,要认真检查和督促各级政府不折不扣地执行国家《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为此,提出建议如下:
(一)在宣传上,要加大对国家“两为主”政策的宣传力度,提高农民工对此政策的知晓率,让他们能够依法维护子女就读的权利。同时,加大对各级政府在落实这一政策上的督查和舆论监督,并将此列入对流入地政府的硬性考核指标。
(二)在数量上,一要严格要求公办学校向农民工子女敞开校门,依法保证居住在学校学区内的流动儿童接受义务教育,严禁违规收费,二要积极改善现有农民工子女学校的条件,加强规范管理与服务,帮助他们提高办学质量,同时要积极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在农民工流入较为集中的地域捐赠举办农民工子女学校,大力扶持、发展民办学校。
(三)在经费上,农民工子女本就在国家实施九年制免费义务教育的公共教育经费的补助范
围,不过当农民工子女离开流出地时,相应的教育经费并没有随之流转。流入地政府也没有将农民工子女教育经费纳入预算,接收学校因此也很难拿到对应的费用补助。为解决这一问题,建议尝试建立和完善农民工子女公共教育经费流转制度,当农民工子女离开流出地时,其相应的教育经费可参照社保资金的方式流转,为其在流入地就读提供保障,减轻流入地政府及学校的财政负担;此外,建议由中央和省级财政设立专项资金,给予接受农民工子女较多的流入地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多渠道减轻流入地政府的地方教育财政负担。
(四)在制度上,一要针对流动人口大量增加的现实为流入地城市教育扩容,同时要制定相关细则,避免农村受教育儿童的“集体迁移”;二要逐步变“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义务教育机制为常住地人口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流入地政府要把常住人口纳入城市公共服务范围,突破户籍限制,试点开放城市职业教育、高中阶段教育和以后的升学制度,建立保障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长效的教育管理体制。
建议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