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八旬老人情系子弟兵

时间:2019-05-13 16:08: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枣庄:八旬老人情系子弟兵》,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枣庄:八旬老人情系子弟兵》。

第一篇:枣庄:八旬老人情系子弟兵

枣庄:八旬老人情系子弟兵

蔡敏义老人系枣庄市市中区龙山路街道荣华里社区居民,1929年出生,今年已经85岁高龄,她是一名建国前老党员,平常生活简朴,虽然双眼患有白内障,多年来仍坚持着为子弟兵免费做鞋垫。2008年至2009年期间为西藏边防大队做了500双鞋垫,2010年又先后做了280双、100双鞋垫分别送给了济南军区联勤司机训练大队、市中区消防大队,并且荣获了“枣庄市十佳兵妈妈”、“子弟兵好妈妈”等荣誉称号。

政府每年为80岁以上老年人的补贴,她都推脱不要,说“我还有退休金,党对我照顾很好,我对社会做的还远远不够,把钱送给需要帮助、生活有困难的人吧。”每次都是居委会工作人员三番五次做工作才送到她家。她的事迹,触动了很多人,她的责任也感染着子女们,子女们孝敬长辈,疼爱晚辈,勤俭持家,从不铺张浪费,同时邻里间和睦相处,互相帮助。

宋平魏敏

第二篇:八旬老人话诵读

八旬老人话诵读

韩兴娥

接到一个陌生人的邮包,打开一看,原来是广州一位八旬老人寄来的,老人是曾是教研工作者。邮包中有老人的信和几篇文章,有柳斌的一篇文章,还有一本复印的《传统语文教育初探》。边读边拍案叫绝,老人家真说出了我的心里话:“整个小学阶段都要以‘读书、背书’为主。”

老先生认为整个小学阶段都要以“读书为主”,这种与众多理论家总是把小学六年分成这样那样的阶段才显示“科学、有序”相比,“读书为主”是如此简单,简单得好像无“技术含量”,简单得任何一个识字的人都能做得了。我悠然心会地笑了,像我这样既没有高深理论,又没有深厚功底的普通老师,就是靠着让学生读读背背这一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方法培育出一批腹有诗书学生。

八旬老人的学习经历显然比我们这些在“读课文、做练习”中成长起来的人丰富得多:

我之所以对“读书为主”如此执着,与我的小学阶段学习语文的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抗战前,我在一所公立小学上学,学的是商务印书馆的《复兴国语》,第一课是“小猫叫,小狗跳”。教师只用方言教读课文,无所谓生字,也不教写,写字另外用毛笔描红“上大人孔乙己„„”一直到三年级,从来没有把汉字一个个地拿到黑板上教,不过课文我会读,课文上的字我也认得。但是我觉得,三年来我在语文课本中学不到多少东西。1938年日军侵华,我家避难到一个小山村,那里没有学校,外祖父就教我读《论语》和《孟子》。先教读,一些难懂难写的字词略讲一讲,然后是我反复诵读。第二天,在他跟前背诵,过关了才开新课。一年后,回到了沦陷区,我家住在城外,就进了一所私立小学读五年级,直至毕业。这个学校拒教日伪课本,用“旧书”取代“新书”,选教《唐诗三百首》、《白香词谱》、《古文评注》、《秋水轩尺牍》等部分篇章,还用油印讲义选教《最后一课》、《少年笔耕》、鲁迅的《**》等文学作品。古诗文是主要的教学内容,教的方法,很重视读书、背书、抄书、默书„„老师范读,读到须要讲解的地方就停下来略为讲解,再就是领读,学生反复诵读,第二天在老师跟前背诵。„„我在这小学阶段的后三年,竟然读了那么多书,而且明白大意,记忆牢固,现在课标推荐的中小学必背篇目,大部分老来还能背诵如流。比起我那些解放后出生的儿子、孙子,他们都可以说是胸无点墨。有一个小孙,今年初中毕业,考试成绩并不差,但课标规定必背的篇目,除了小学读的几首短诗之外,没有一篇能从头到尾背诵出来的,课外阅读的篇目,也大多没有看过。读书少,是他们的致命弱点。对此,我能不悲叹!

在诵读过古书的老人面前,我们所有受过十多年现代教育的人都是“胸无点墨”;在鲁迅、胡适、冰心等受过传统教育的作家面前,五十年代以后出现的大陆作家都是“胸无点墨”。因为我们诵读的量太少,因为我们诵读的文章太浅显。当五四运动中闻名中外的文人逐渐退出文坛之后,中国文坛顿失光彩、黯然失色,再也没有涌现出一个灵动地驾驭白话的大师群体。出现这样一个催人警醒的社会现象,最令人信服的根本解释,就是自20世纪30年代始,中小学截断了系统的文言教育的“血脉”,这就使得在20世纪下半叶成为文坛主流的文人们,在13岁之前的语言“敏感期”,没有接受过系统深入的文言教育。在孩童的“语言敏感期”,从“本源处”学习语言,诵读相当数量的古诗文,打好文言根基,再运用白话来表达,那么,写出的文字就比较简洁、干净、纯粹、典雅、形象、传神;而通过白话来学习运用白话,写出的文字,就可能拖沓、冗长、繁琐、欧化、罗嗦、抽象。就像老先生的儿孙们,他们在学校里学的就是世人眼里最“革命”的,后来又成为最“创新”的书,他们是诗书世家又能

怎样?覆巢之下焉有完卵?胸无点墨不足为怪。

去年九月《小学语文》的《对‘少慢差费’的思考》一文,和老先生的理念不谋而合。对“少、慢、差、费”的思考

广东佛山庞健行

我国的母语教育陷入“少、慢、差、费”困境已多年。从20世纪上半叶借鉴欧美,到下半叶学习苏联,完全抛弃了我国传统的语文教育经验,学生肚里的“墨水”越来越少了。现在想要改变也绝非易事。

张志公先生在他1962年出版的《传统语文教育初探》中说:“民国以后,进一步抛弃传统的做法,逐渐产生了‘狗,大狗,小狗,大狗叫,小狗跳’那一路课本”,“儿童的课本成了只能说说看看,既浅得毫无趣味,又干枯得不能琅琅诵读的东西”。到了50年代,我们的小学语文课本有了很大的改进,但那时全套小语课本的总字数只有15万左右,而苏联四年制阅读课本译成中文却有90万字。河南退休语文教研员杜常善曾统计过我国中小学学过的词汇量是10318个,比日本国语教育22500个基本词汇的要求少了一半。这虽然是陈年往事,但时至今日,我认为小语课本仍然太薄,内容太浅,识字量、阅读量也太少。《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推荐的背诵篇目中,小学六年的背诵总量是70首短诗和160篇(段)文章。这对现时的小学生来说是有余力而吃不饱。“少、慢、差、费”现象中的第一个字“少”,就这样被课本锁定了。

课本应该有一定的难度,要适当地“让孩子跳起来摘桃子”,学生才能在宝贵的课时中有所得益。一味迁就儿童的“无知”,上课不上课一个样,就算多几千个课时,也仍然是过不了关的。其实儿童并非无知,是我们无视学龄前儿童“母语习得”的语言基础,是我们低估了当代儿童的智力潜能。

„„

课文教学只顾教师讲书,不让学生读书;轻视记诵,追求甚解。这些都是背离小学生记忆力强、理解力却偏弱的特点的,因而也难以达到丰富语言积累之目的,反而白白浪费了课时。长期以来,语文教学目标分散,内容庞杂,不管哪一个学段,胡子眉毛一把抓,这也是“少、慢、差、费”的根源之一。我认为,小学阶段,听、说、读、写不宜并重,应以读书为主„„学龄前儿童“习得母语”,听、说是主要矛盾。当然,他们掌握的听说能力只是初步的,低级的,人们管它叫“伙伴语言”,须要进一步提高。如何提高?主要靠书面语的迁移。进入小学以后,儿童开始学习母语的书面语,书面语的学习就成了主要矛盾。通过阅读,大量书面语的词汇和各种新的表达方式,内化到儿童的内部言语之中,大大强化了内部言语结构,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口语的规范化和通达化,就能逐步从“伙伴语言”的水平向“文学语言”和“社交语言”的水平发展。识字是学习书面语的第一关„„识字也不能离开读书。至于读与写的关系,前人早就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经验。叶老也说,有“积蓄”才有“倾吐”,“必须积蓄于胸中的充实而深美”,才能“化为充实而深美的文字”。读书是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传承中华文化,提高品德修养的有效途径。因此,小学生学语文,就应以读书为第一要务。

„„

至于中高年级,我也同意张志会老先生“往前推”的设想。是否可以把浅薄乏味的课文去掉,把古今中外的典范性文章或选段层级下放,也可把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的一些初中背诵篇目移到小学中来?如果可行的话,教学方法也要适应小学生长于记忆短于理解的心理特征,强调让学生多读多背,对课文内容,会意即可,不要追求过细过深的理解。

现在,全国已有不少教师正在进行着超越课本、推动读书的活动,近年来也已取得令人鼓舞的成绩。前不久,我拜访了华南师大附小的陈琴老师,听了一节读书课,畅谈了两个多小时。她去年送走一个毕业班后,又再从一年级教起。35分钟的一节课,前半节教学生读懂了《爱

莲说》,后半节又教学生读了20小节《千字文》。大容量、高效率,既朴实又轻松„„十多年前她在进行这项背离主流教学思路和实验时孤立无援,举步维艰,但实验的成效说明了一切,最终得到了专家的肯定和学校、家长的认同。陈老师的教学实践也让我们看到了语文教学改革的希望,看来,走出“少、慢、差、费”的困境,已不再遥遥无期。

老人还通过邮件发给我一篇文章。我写东西除了爱引用学生的作文外,很少引用别人的话,这次大面积引用,实在是老人说到我心里去了。

“灌输”不能否定,”死记硬背”也不能否定

人的一生,从不知到知,从不会到会,要不断接受外界的灌输,也要不断进行自身的吸收与消化。所谓外界的灌输,包括教师、家长的授与,伙伴的影响,书籍和各种媒体的传播,以及环境的熏染。自身的吸收与消化,包括感知、记忆、内化、外化等一系列的心理活动。这就形成了一种授受的关系、传承的关系。站在授者、传者的角度看,不就是灌输吗?站在受者、承者的角度看,不就是接受吗?没有灌输,人们何以成长?文化何以繁衍?历史何以延续?

有朋友为灌输辩护,说:“灌输有时也是必要的”,“灌输不能一概否定”。言外之意是,灌输的某些时候、某些做法是应该否定的。什么时候应该否定?是否童年时可以接受灌输,成年后就应该完全自主学习了?我老来才学电脑,面对儿子给我安装的一台电脑,真是狗咬龟无从下手,买几本电脑书看看,但要把书上说的变成我的操作,仍是困难重重,后来还是孙子给我指指点点,我还要把操作的程序按自己的需要记在笔记本上,一步一步地接受书本和孙子的灌输。我是无法用我的旧有知识和经验去自主地掌握这个对我来说是全新的东西。看来,接受灌输是伴随一生的事,只是在不同的年龄段有不同的侧重而已。童年是接受新知识,掌握新技能的起步阶段,接受灌输就更加是理所当然的了。

什么做法的灌输是应该否定的?从朋友们的帖子来看,大概是“死记硬背”吧。可是死记硬背也是不能否定的。死记硬背在心理学中称为机械识记。识(zhì记住)记就是记住,从方法上看,分为机械识记与意义识记,组成记忆的必要前提。意义识记是通过理解而记住事物特点及其相互联系的识记过程,其基本条件是理解。机械识记是通过机械重复而记住事物特点及其相互联系的过程,其基本条件是复习。在实际运用时,两者不能截然分开,而要交替使用。机械识记需要意义识记加以条理化,意义识记需要机械识记加以巩固。

学生学习的内容,有些是只有形态没有意义的,如人名、地名、历史年代、数字、外语单词的字母组合,不死记硬背能够记住吗?更多的内容虽有意义,但不能一下子就能完全理解的,那就要采用两者结合的方法把它记住。学习语文,从一个字(哪怕是最浅的“一”字)到一篇文章,都要经过反复学习,才能比较全面地理解和牢牢地记住。

还有一点是应该十分重视的。人的一生,记忆力与理解力是呈反向发展趋势的。幼年时记忆力强,理解力弱。随着年龄的增长,理解力逐渐增强,而记忆力则逐渐下降。这是不难理解的,除了生理因素以外,幼年时大脑仓库储量不多而要记的东西又不多,记忆就比较容易;随着储量增多,而要记的东西又越来越多的时候,记忆就相对困难了。至于理解,它是新旧知识互相联系的过程,如果大脑储存的旧有知识不多,同新知识取得联系的可能性就受到局限,理解力就显得相对薄弱;大脑储存的知识多起来了,理解力就会越来越强。道理简单,偏偏我们这些天天面对孩子的从教业者,竟然视而不见。我们把背诵这个宝贝弃如敝屣,让讲解、分析占领讲台,细嚼慢咽,追求甚解,孩子们就这样错失了记忆的“黄金年华”。

“灌输”、“死记硬背”、“不求甚解”这几个语文教学的关键词,是在“五四”以后才变为贬义词的。不给它们“正义”,小语教学改革就很难有突破性的发展。

循规蹈矩做事是最安全的,改良次之,和主流大大相径庭绝对是自找麻烦。陶继新老师暑假

中约我参加济南的第四届人文教育研讨会,我想讲一个新话题《海读路上辛酸泪》,又觉得自揭家丑很丢人。在海量阅读的路上,我们的家长就曾给我扣上“灌输”、死记硬背”罪名,也一直有老师、专家在质疑,在我教出一届闻名全国的学生之后,还是有很多人一看我在一年级教学时“大灌待灌”而大摇其头。如果能早看到老先生的这篇文章,我就早搬来了佐证语文教学应该加强诵读的理念。我只能用实践,用那帮接受我“灌输”时间越长越活泼灵动的弟子们的表现来说明“灌输”、死记硬背”不仅是不能否定,而且还应大力提倡,可时间多么漫长?上届学生接受我六年的“灌输”后的表现,家长相信了我,可换了一届学生,还要用几年甚至六年的时间来证实。一个老师的职业生涯能有几个六年?何况我已不再年轻。什么时间海量阅读像文本细读那样登堂入室?

轻视诵读已造成国民语文素养低下,这是不争的事实。不要再动不动就指责“灌输”、死记硬背”了。给那些理论家一个班教教试试,我就不信,他们用“创新”理念培育出来的学生会比俺的弟子有创造性。

还有柳斌的文章:

语文教学应重视阅读

柳斌

编者按:从今年2月17日开始本刊连续刊发了数篇文章,对现行小学语文教材及教学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今天刊发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的文章,旨在进一步探讨语文教学的回归问题。正如本文作者在文章中所不断呼吁的,语文教学自始至终不能脱离阅读这一根本。

时下,教育界对语文教学意见不少。历经多次改革,改来改去,赞之者少,责之者众。也难怪,众口难调啊!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听谁的是好?我认为,工具论也好,人文论也好,语言本位也好,文学本位、文章本位也好,论来论去都难得十全十美,语文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对各种见解只能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其实,作文的个中道理,古人早就参透了,所谓“大体则有,定体则无”,就已经说得明明白白。因此,语文教学的出路,也就只有“因材施教”了。针对当前语文教学讲得多,练得少,花样多,学得累,获益少;示范课做作多,表演多,实效少的状况,我赞成提“返璞归真”这个口号。

通过熟读让学生热爱语文

在教师的主导之下,选可读之文章去读,选精美之文章熟读,是学语文最根本的办法什么样的老师是好的语文老师?如果能把各种理论流派和考试分数放在一边,我认为,能够让学生热爱语文的老师,就是一个好语文老师。勤劳为益友,热爱是良师。要学生学好语文,最重要的一点是要让学生热爱语文。当然,让学生懂得语文的重要性,自觉学习诚然好,但也难;让学生通过尝试,对语文产生浓厚兴趣,喜欢语文,并进而养成日积月累、乐此不疲的学习习惯,则更为重要,是更值得追求的理想境界。这大概就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道理吧!

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靠批评、训责不是好办法,靠考试施压不是好办法,靠详细分析、讲解也不是好办法。有没有好办法呢?我觉得有,这就是一个字:读!两个字:熟读!学生在教师的主导之下,选可读之文章,选精美之文章,这不但是一个好的途径,而且是学语文的好办法、大办法,最根本的办法。“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旧

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些已经被千百年历史证明是真理性认识的慧语哲言,一到我们的教学过程中,怎么就被抛到脑后去了呢!

语文是什么?首先,语文是一种能力,是通过表达能力、交流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等体现出来的生存能力;是通过概念、表达、是非判断、逻辑推理等思维能力体现出来的发展能力。然后,语文是一种素养,是一种通过诗、词、歌、赋、小说、散文等语言形式的创作、欣赏和传承体现出来的艺术、文化素养,人类正是通过这种素养使得自己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世代相传;而后,语文才是一门知识,一门关于语言和文字、文章的知识课程。因此,把语文作为一门单纯的知识课程,围绕着百十个所谓核心知识点讲来讲去、考来考去,难道不是舍本逐末吗?

诵读有助于提高语文素养

在初中和小学阶段尤其要重视的是读,读是更为基本的技能,多读多诵,感悟就在其中所谓能力,是指完成某项任务、解决某个问题、实现某项目标的一种能量、一种本领。这种能量或本领是实践主体在实践过程中从对客体的重复接触、多次尝试和反复练习中获得的。语文既然是一种能力,那么语文课就应当按能力培养的模式去运作,即语文能力要在学习者听、说、读、写的实践过程中去获得去提高。在这里,出人之口,入我之耳,谓之听;出我之口,入人之耳,谓之说;借助书本等媒介物,入我之眼,出我之口,发而为声,谓之读;出我之手,录于纸质或其他媒介物,谓之写。听、说、读、写互为依存,互为助力,是一个整体。所以,要强调多听、多说、多读、多写。

为什么要强调多?因为能力也好,技艺也好,是依靠多次重复才能获得的。多次重复可以使生疏演变为熟练,可以从熟练中产生机巧,具有了熟能生巧的活力,创新能力也就在其中了。我想,这就是德国狄兹根所言,“重复是学习之母”的道理吧。在初中和小学阶段尤其要重视的是读,读是更为基本的技能,多读多诵,体验就在其中,多读多诵,感悟就在其中。因诵成好,因诵成悟,因悟入巧,因巧入神,语文素养就是这样一步一步升华的。所以,诵读是语文能力获得的重要基础。

怎么读?我赞成出我之口,发而为声,入人之耳,激越有神的朗读;主张要放开喉咙读,要口、耳、心、脑全面投入,全神贯注地读;尤其欣赏读得出神入化,摇头晃脑,陶醉于自我朗读之中的境界。

在这方面,古人的经验是值得重视的。宋代学者朱熹就说过:“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当代作家夏丏尊也强调:“朝夕诵读,读到后来,文字也自然通顺了,文义也自然了解了。”晚清重臣曾国藩强调发声朗读和动情吟咏。他说:“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展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他对读出气概、诵出神韵的方法的有效性,体会是很真切的。

熟读和背诵不是“读死书”

教师不要包办一切,应当是导演,要为整个学习过程的有声有色、卓有成效进行精心设计这里必须说明,有些人把语文教学中的熟读和背诵说成是“读死书”,这是极其错误的。如非误解,就属偏见。要知道,有时候偏见是比无知更可怕的。“书到精绝潜心读,文穷情理放声吟”,这是语文教学应追求的一种境界,现在的问题是有这种追求的人太少了。诵读经典,吟咏美文,传承文明,提高语文素养,丰富精神世界,也可以融思考于其中,蓄能力于其中,寓创造于其中。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这不正是学习主体主动的、生动活泼的语言习得的实践活动吗?那么,要不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呢?要,很需要。教师应当是导演,要为整个学习过程的有声有色、卓有成效进行精心设计。教师不要包办一切,主持课堂要少讲精讲,贵在点拨。在这里,点是“点石成金”的点,拨是“拨乱反正”的拨,责任不可谓不重大。

我以为,语文课应当重视背诵。国家颁布的中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对名家名篇一贯要求背诵,只是这项十分重要的原则在许多地方、许多学校、许多教师那里被有意或无意地忽略了。据统计,中小学语文教材中要求学生背诵的有192篇课文、106个段落,总计近300篇(段)。这一数字在语文课内是否还是少了些,可以讨论。如果课内课外加起来算,相对于12年的时间来说,显然是少了。

如果每年能背30到40首诗词,20至30篇美文,整个中小学阶段有六七百篇诗书(或者更多)装在肚子里,那就会如伯洛所言,在今后的生活里,“决不会缺乏真实的朋友、有益的顾问和愉快的伴侣”了。做学问、写文章,就可以体会到朱夫子“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境界了。诵读工作做好了、做实了,学生因诵读而抑扬顿挫,因诵读而慷慨入神,因诵读而兴趣盎然,因诵读而一往情深,热爱母语之情油然而生,中华文化之根悠然深远,这不正是国民素质提升的重要展现吗?

儿童少年正处于脑子好,思维活跃,记忆力强的最佳年华,在这阶段多背诵点诗词和文章,不仅是在人生旅途中处处用得着,可以终身受益,而且“腹有诗书气自华”也是幸福人生的一大要素。(柳斌)

老先生跟帖:

我赞成柳斌此文。一位解甲京官能出此言,总比我们这些小喽啰说话顶用得多。我还建议柳斌,把题目中的“阅读”改为“诵读”。否则,如果只看题目,人们又会问道:现在教时用得最多的是阅读课,课本内容占的分量最多的又是阅读,每年全国性的研讨会、观摩会又是阅读课,对阅读还不够重视吗?改一改才能体现文章的主旨。

天下的事情真怪了,大领导有这么好的理念,但为什么细钻、深挖依然占据课堂,多读、快读总是难登大雅之堂?而且抓考试、抓细读,京城、省城抓得最紧,为什么?京城、省城的人格外重视教育,应试理念格外顽固,习惯势力格外强大。各位老师,还等什么,不要等领导给海量阅读开绿灯才行动,美丽的雪莲开在人烟罕至的山上,海量阅读的果实结在我们自己的课堂上。

第三篇:人情练达的五项修炼:老秘书的秘籍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这副对联出现在《红楼梦》原文第五回。有一天,我与大学老师聊天。他说,做秘书一个很重要的素质,就是这副对联要求的吧?我想了想说是。读大学的时候,我最喜欢向老师请教的就是《红楼梦》的有关问题。老师笑眯眯地问我,现在你有秘书的实践经验,又做了那么久的办公室领导,如果在金陵十二钗(薛宝钗、林黛玉、贾元春、贾探春、史湘云、妙玉、贾迎春、贾惜春、王熙凤、贾巧姐、李纨、秦可卿)中挑一个最适合当秘书的,你会选谁?我回答,从个人的情怀,最喜欢挑林黛玉,但从工作需要,最可能挑薛宝钗。老师问,为何?我说,林黛玉有才情、文笔好、心思细,但薛宝钗人情练达、为人老到、处事稳当。但这两个人都有不足。如果这两个人的优点结合在一起,那是最理想的秘书了。这些年来,我反思自己,人情练达长进不大,这是一大教训。我当秘书的第五个体会就是人情练达。

当秘书智商重要。情商更重要。所谓情商,就是情感智商。即自我管理情绪的能力。英文简称EQ.情商具体包括情绪的自控性、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挫折的承受力、自我的了解程度及对他人的理解和包容。

秘书的人情练达来自于情商,来自于后天。一个人情练达的秘书,人家会说这秘书情商很高。但是并不是说你有了情商,就一定会人情练达。人情练达的秘书肯定是在与领导、与其他人交往时,能使自己显得更加出色、受欢迎并有教养的人。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碰到这样的事,有些人智商很高,但情商不高,人际关系不怎么好,事业也不这么顺利。有些人智商一般但情商很高,人际关系好,生活积极,反而在社会上混得风声水气。可以这么说,一些人凭智商找工作,一些人凭情商获提拔。我认识两个秘书,一个是高智商,硕士研究生毕业,一个没考上大学,是电大毕业生。这两人分别给领导当了秘书。后来发展的结果是,电大毕业的秘书一路得到提升,官至设区市的副市长。硕士毕业的秘书一直在县里,最终是一个县的档案局副局长。他们两人的区别在于,一个学历高但情商低,服务领导不到位,另一个是学历虽低,但情商高,服务领导很有水平,实际工作也很有能力。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当秘书情商很重要,人情练达很重要。当秘书如果只是停留在会写、会拿包、会给领导提供一些服务,那是远远不够的。

秘书的人情练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可能一开始很青涩。但随着不断实践,大多数秘书都会慢慢地老练起来。重要的是要修炼以下几条:

第一条、识时务者为俊杰

所谓识时务,就是能把握领导工作的大局,能懂得世故人情,掌握行政机关的基本规则、行政事务的基本套路,行政人员之间的基本规矩。识士务才能控制好自己的情感,才能把握好与领导的关系。识时务要做到三个不:

一是不碰逆鳞。

龙之逆鳞,触之必死。领导的禁忌就是龙之逆鳞,当秘书的千万不能碰。对领导的禁忌,比如各种隐私、各种工作保密之事、其他各种不需秘书知道的事情,不能有好奇心。俗话说,好奇害死猫,秘书要牢记在心。还有些秘书了解的禁忌,更是不能名知故犯。举个例子,比如领导非常讨厌随地吐痰,秘书就要坚决不做。再比如说,领导很不喜欢有人在车上打喷嚏。秘书经常与领导同车,就要时刻准备一块手帕,万一打喷嚏时能用上。领导很讨厌不守时的人,秘书就一定要守时,提前等候领导。

二是不唱反调。

领导与秘书的关系,始终是主从关系。领导为主,秘书为从。秘书要围着领导开展工作,要与领导保持高度一致。对领导的指示、意见、讲话、要求,秘书不要在公开场合唱反调,而是坚决执行到位。除非是私人关系非常好,领导是真心征求你意见时,才可以提出与领导不同的想法,供领导参考。绝对不能背着领导发表与领导观点不一致的意见,哪怕与你的亲朋好友都不能说。

三是不要越位。

领导是领导,秘书是秘书。秘书要严守上下级规矩。不要以为领导器重你,就得意忘形,不知天高地厚。大家都知道韩信军事才能杰出,但为何刘邦要杀他,就是因为韩信在刘邦最困难的时候,竟不识事务提出要代理齐王。一旦形势好转,刘邦就容不下韩信。最得宠的秘书都不允许顶撞领导,都不能代替领导来发话、来表态。始终要记住秘书只是服务领导的一个小兵,不能越过与领导的界限,这是衡量秘书是不是识事务的一个最基本底线。

第二条、有眼力见儿

这是北方话。用南方话说就是有见机行事的能力,懂得察言观色,灵活办事,又不招人烦。领导最喜欢有眼力见儿的秘书。发现一个秘书有没有眼力见儿,其实也不难。你只需观察小型的会议是谁在给领导续茶水。如果领导杯子没有水了,第一个起身给领导续茶水的是秘书,那基本可以肯定这个秘书是灵活的。如果是办公室主任或其他人在给领导续茶水,秘书无动于衷,那就很难说这个秘书有眼力见儿。续茶水是观察秘书服务意识的最最基本功。怎么培养这种眼力见儿?一般来说,有的人天生灵活,反应快。但很多秘书的眼力见儿还是后天形成的。

第一,要有强大细致的观察力。秘书跟随领导,要眼观四方,既要看领导眼色,也要看领导的下意识。就是要养成与领导需求、性格、习惯相适应的洞察力,养成注意服务细节的观察力。只有形成了这样一种强大细致的观察力,才能为有眼力气儿提供基础。

第二、要善解人意的反应力。

秘书跟随领导,了解领导的喜怒,知道什么事能做、不能做。所谓有眼力见儿,就是为领导服务要自然而然,不能做作生硬,不能让领导烦。为什么一些人为领导做事,有的人会认为是拍领导马屁,领导也会沉下脸,就是因为这种做法过了,适如其分地做出反应,这才是高水平的服务。

第三、要迅速快捷的执行力。

秘书跟随领导,为领导提供各项服务,要如应云流水,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仍然以续茶水,如果秘书的动作始终是慢一拍,被别人抢了先,那就会让领导和其他人感到,你这个秘书的眼力见儿是不怎么的。

第三条、如不成事那就不败事

不少干部都对领导秘书有敬畏。秘书要保持清醒头脑,这不是在敬畏你,而是在敬畏领导,怕你在领导面前讲坏话。有一句成语叫做“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一些人之所以怕秘书,就是认为你管我提拔重用是做不到的,但你秘书要说说我的坏话,败败我的好事还是很容易的。这就涉及到秘书如何处理她与领导下属、与周边同事的人际关系问题。我曾看过一本历史书,讲一个大将到皇宫参加皇上的宴会。门口的小太监以为大将会送些东西给他。结果大将视小太监为无物,径直走进了皇宫。小太监非常生气,就在皇宫的一条小径上解了小便。宴会结束后,皇上走到小径,看到一处湿湿的,便问小太监怎么回事。小太监答,是某大将将的小便。皇上大怒,把大将杀了。这个小太监显然是太过分了,后来一些大将就高举大旗叫“清君侧”,开始造反。做秘书的如果像小太监这么搞,肯定最后会害了领导。那么秘书应当如何处理好这些人际关系呢?

第一、你好我好,大家都好。

当秘书接触领导下属多了,可能看到了这些干部的种种不足,但你不要给领导火上加油,专说这些干部的坏话。说得多了,就会物极必反。有时候给那些干部说一些公道话,在领导发怒时,做些适当的劝说,反而会显得秘书大气。这与八面玲珑、不讲原则还是不同的。

第二、到什么山头说什么歌。

秘书接触三六九等、不同的人,林子大了,什么样的人都有。这就需要秘书与这些人交往时,人情练达,会看场合讲不同的话,会讲外交辞令。有句俗语:“见人讲人话、见鬼讲鬼话。”秘书不是要有这样阴暗的心机,但至少要学会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要如阿庆嫂那样,善于与刁德一这样不怀好意的角色周旋。

第三、学做一枚铜钱。

铜钱正反两面不一样,表面光滑、内在本真。秘书在处理人际关系时,要像铜钱一样,既要保持内心的本真,又要给外人一种随和圆滑的感觉。里外都是圆滑,那是人家反感的小滑头、小人精。里外都是本真,过于真实、过于率直,处理人际关系也会中招,吃亏碰壁在所难免。正确的做法是内方外圆,表面不妨学会妥协,甚至大智若愚,装聋作哑,内心却要如明镜一般,有坚定的是非观,切不可在大酱缸里,把善良把率真全染黑了。

第四条、养书卷气、弃书生气

所谓书卷气是指一种高雅的气质和风度,是良好素质的外在表现。所谓书生气,是指死板教条、不肯变通、不懂人情世故的作派。秘书要多一些书卷气、少一些书生气。党的十八大以来,肃清官场风气,加强干部的作风和能力建设。需要秘书养书卷气、养浩然气,做谦谦君子。特别是做秘书久了,更要加强这方面的修养。秘书做得久了,不好的东西影响多了,往往容易粗俗不堪,不读书不看报,业务能力不愿干,喜欢吹吹拍拍、长袖善舞,长此以往,终究是混不下去的,不但会害自己,也会害单位、害领导。但是一个秘书书生气十足,也是会害工作、会害领导、最后会害自己的。

书生气的秘书有两个特点:一是“迂”,办事很迂腐,什么事都办不成、办不好。二是“拗”,脑子一根筋,不管什么人不管什么场合,都不会妥协、不知变通。刚做秘书的,常常容易书生气十足,显得天真和幼稚。这就需要向实践学习,尽快脱掉书呆子气。我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秘书经常被领导说,你这个书呆子,除了会写,其他什么都不会。他不知道怎么办。有一次他和同学老师聚餐。老师看他苦着脸便说:“我的这些学生就你最有书卷气,你看他们天天就知道吹牛吃喝。你有思想有情怀。”秘书便说:“老师,领导说我是书呆子”老师想了想说:“这么多同学都敬我酒了,你还没敬呢?来,敬我一杯酒,说一些我喜欢听的话。”秘书起身过去敬酒,说了一大堆好听话。老师高兴地说:“谁说你是书呆子啊。”秘书豁然开朗,后来就摆脱了书生气。

第五条、带眼睛、耳朵,不带嘴巴

这句话我是从网络小说中看到的。同样的意思,美国作家海明威也说过:“我们花了两年学会说话,却要花上六十年来学会闭嘴。”对于秘书来说,说话是一门学问,沉默也是一门学问。很多时候,特殊的身份决定秘书只看不说,只听不说。

第一、看破不说破。

秘书跟着领导,会经常看破别人的短处或者异常。特别是当领导的手下在向领导汇报工作时,也会发生这样那样的错误,这个时候,秘书脱口而出,说破真相。也许一时你很受领导的器重,会得到领导的肯定,但对方肯定是怀恨在心的。如果向领导私下说不好更好?

第二、沉默是金。

以下几种情形不可说。一是有些领导的随口习惯,问秘书,我说得对不对?无论是对还是不对,只要领导是随口问的,都不要开口。二是领导在调研时,问相关情况,如果没有人回答,但你知道这个情况,不要当着众人的面去回答,可以私下告诉领导。三是领导讲话时出现差错,比如某个数据、某个字说错了,不要公开去更正,可以事后私下不经意告诉领导。

第三、该出手时要出手。

秘书是领导贴心工作人员。有些话必须告诉领导,比如你知道、领导却不知道的重大事情、基层情况。有些时候是秘书和领导的两人空间,比如跟随领导外出,坐同一辆车。一般情况下,秘书没有达到与领导可以无话不说的境界,领导不说话,不必主动寻找话题。但如果领导与你说话,你不要紧张,不要一声不吭,可以试着聊一些领导感兴趣又比较轻松的话题。

第四篇:丁里长镇 八旬退休老党员 义务办报近千期

丁里长镇 八旬退休老党员 义务办报近千期

郓城县丁里长镇史垓村80岁的老党员史衍成退而不休,义务为村民编写黑板报近千期,宣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和农村涌现出来的好人好事,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

史衍成1948年就参加了革命,解放后,一直在家乡从事教育工作。19年前,史衍成从执教40年的讲台退了下来,但满腔爱党爱国的热情使他闲不下来,他看到当时农村一些人不孝敬老人、婚丧事大操大办、违法生育的现象时有发生,便主动担当起了村里的义务宣传员。走东家、串西家宣传移风易俗、计划生育等农村新风尚。村里一块黑板常年闲置,他自己买来墨汁粉刷一新,以此为平台宣传先进文化,倡导文明新风。他根据一些人大操大办婚丧事而编写的小故事耐人寻味,根据有些人超生改写的顺口溜意味无穷,让村民从通俗的小故事和脍炙人口的顺口溜中受益匪浅。几年来,他订阅了《支部生活》、《农村大众》等报刊杂志,及时更新黑板报的内容。他不但在自己村里书写黑板报,还扩展到临近的其他村庄,并且在镇驻地开辟了几个专栏,每逢集市,他都会骑上电动车到镇上开展宣传。

丁里长镇老龄办主任童身益说:“老史编写的黑板报图文并茂,内容新鲜,语言活泼,评述身边事,反映百姓心声,鞭笞社会邪恶,弘扬人间美善,农民非常欢迎。”

第五篇:2018银行招聘考试时政热点:“我陪你变老”也可以如此人情诗意

导语:中公时事政治频道更新国内国际时事政治热点,并提供时事政治热点、时政模拟题、时事大事记及时事政治热点汇总等。今天我们关注--时政热点:“我陪你变老”也可以如此人情诗意。

6月17日《新京报》报道:秦皇岛卢龙县“的哥”李金柱的出租车上,常年坐着一位“特殊乘客”。车轮飞转,驶过华灯初上的县城,从满眼春色到白雪皑皑,车窗外的风景不停在变。一年多来,形形色色的乘客上上下下,这位特殊的乘客却始终都在。这个人就是李金柱患有“帕金森症”的父亲。患病后,老人家生活不能自理,李金柱不放心把父亲一个人留在家,于是每天出车都带上他以便照顾,小小的车厢就成了父子俩“流动的家”。

有一个词叫作“侠骨柔情”,那就不妨赠予此君“孝骨柔情”四个字。想想一个人到中年的儿子身背一个年老的父亲有多么沉重,而这份重担又是如此富有人情味,也就可以明了“孝骨柔情”四字的赠予是多么恰当了。

生而为哭,活而为诗,死而为悼,人的一生其实只有最后一段人生之路才是介于可把握而无法把握之间的。这类似于初生婴儿,必须有父母的关爱关注,才可能走好人生初路一个道理。走向死亡之路,也必有儿女之孝,才可能在可把握之路上走好最后一段。

可惜,孝道不畅,人情淡漠,父母之爱因为作为人类共有的一种情怀从来不太可能缺失。但作为儿女之孝的孝道,则已经趋于缺失、流失甚至更其严重的失落、塌陷境地,让无数个老人由空巢而空床前,再到养老院,再到“无人管”。老死而已,人生如梦,冷灰一场,儿女之孝在何方? “你陪我长大,我陪你变老”,歌曲的本意是唱给妈妈听的,但这不妨碍唱给爸爸听。尽管天下爸爸实在是沾了妈妈的光。的哥陪爸爸变老,其蒙太奇的背景是儿时在爸爸背上看“冒烟的小火车”。然而,爸爸妈妈对儿女的慈爱也好,儿女在爸爸妈妈变老时的赡养也好,两两永远既不是交易,也不是对等的。而是作为地球生物的人类来说,生生不息生物链上的永恒之举。

离开这一原始的,也是最现实的,当然也可能是最稀有的“稀缺物资”——孝亲之德,人类将无法人性化的存在,也不可能再谈社会规范与社会道德。再延伸之,则无法再谈人类文明与法律政治等的构建。只知来路,不管去路,何谈文明与道德? “你陪我长大,我陪你变老”,也可以变得如此富有人情味与诗意。文中有两个片断相当感人,其一,从满眼春色到白雪皑皑,车窗外的风景不停在变。其二,冒着白烟的小火车开过,他趴在父亲的背上,觉得特别踏实。这其实是撰文的记者透过孝亲的哥的眼睛,看到的父子眼前与儿时的场景。

顺延过来也一样,如果把新生的生命与老去的生命都看作一首诗,那你的慈爱之眼与孝亲之眼里,就不再有肮脏老病甚至污物。为人父母者,对待初生儿心存天地之感念,往往将污物也看得富有诗意,心念这是上天的赐予。而老来的父亲,病痛中假如也有这么一位孝亲之子来伺候着,岂不是也可将污物之累看作是上天的恩德? 孝亲之德不一定畅行天下,但假如人们都如同这位孝子一样,以看风景的心态来陪父亲看最美的风景,孝亲之德就一定会畅行天下。

下载枣庄:八旬老人情系子弟兵word格式文档
下载枣庄:八旬老人情系子弟兵.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