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春》的社会心理学分析范文

时间:2019-05-13 16:03: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暖春》的社会心理学分析范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暖春》的社会心理学分析范文》。

第一篇:《暖春》的社会心理学分析范文

《暖春》的社会心理学视角分析

【摘要】 “一个来自贫困农村的孤儿,一个不断遭人遗弃的女娃,一个世上难得善良的老人将她收养,共同演绎了一段人间的悲欢离合与大爱无疆”。这就是电影《暖春》为我们讲述的一个感人至深、催人泪下的故事。影片有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它采用温馨、细腻和朴实的创作手法,在优美流畅的画面中真实地叙述着一份感动,一份温情。

在感动之余,我们还可以从影片中发现一些社会心理学的踪迹,也就是可以对影片从个体的内部心理活动过程、个体相关的行为活动以及个体之间相互作用的机制和领域等方面来进行深层次挖掘。本文就是运用社会心理学相关理论,从这一视角出发,对电影中的几个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语言行为以及心理状态进行阐述和分析,从而将所学的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既加深了对社会心理学相关知识的理解,同时又对电影中的人物有了更透彻的了解,给人以更深层次的思考和启发。

【关键词】 亲社会;态度;偏见

一、电影《暖春》的主要故事内容

《暖春》叙述了这样一个故事:80年代末一个偏远贫穷的小山村里,活泼善良的女孩小花,在爹娘和奶奶的呵护下,过着虽不富裕但却快乐的生活。但天有不测风云,父母、奶奶相继离开了人间,小花成了孤儿。因不堪忍受大伯的虐待,几经辗转,小花由上河村逃到芍药村,并被宽容、善良、慈爱的宝柱爹收养,从此小花和爷爷便相依为命。但宝柱和媳妇香草并不接受这个“野娃”。无论婶娘香草如何对待小花,小花幼小的心灵上都没有丝毫的恨意。相反,小花秉着一颗纯真感恩的心,处处为婶娘着想,最终感动了婶娘,得到了婶娘的接受和认可。从此一家人过上了和睦幸福的生活。而小花大学毕业后也选择了回到芍药村,选择了山村教师这一职业,来回报养育她的家人和社会。

二、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对影片进行分析

影片主要围绕爷爷收养小花以及宝柱和香草如何接受小花成为自家人的线索展开。因此接下来主要探讨这两条线索中表现出来的社会心理学理论,主要包括亲社会行为理论、态度问题以及偏见问题等等。

(一)亲社会行为理论

人类的社会行为很多,但是如果根据后果来分的话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对

社会或他人有益的行为,我们把这种行为叫亲社会行为(Prosocial behavior),包括助人行为和利他行为;另一种是对社会有害的行为,我们称之为反社会行为(Antisocial behavior),在反社会行为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侵犯行为。这里主要探讨亲社会行为。

人类的亲社会行为是指任何自发性地帮助他人或者有意图地帮助他人的行为,可以分为利他行为和助人行为,其中助人行为的涵盖范围要大于利他行为。利他行为是指在毫无回报的期待下,表现出志愿帮助他人的行为,而助人行为指一切有利于他人的行为,包括期待回报的行为。爷爷当初捡到的那个孤儿也就是现在他的儿子之后,为了他的儿子终生未娶。后来又主动抚养起小花,以自己年迈的身躯砍柳条、编筐,来供小花上学。爷爷的行为是不求回报的,这种行为是明显的社会心理学中的亲社会行为,更具体地来说是利他行为。从其他村民的行为来看,大家具有帮助这个女娃的意愿,但是出于种种顾虑,没有人愿意领养这个孩子。这其中的原因有重男轻女思想的影响,有害怕替别人白养盖子的顾虑,也有当时落后的物质条件的制约。所以村民的行为是一种助人行为而不是利他行为,即有意愿帮助他人,但受到条件制约的行为。因此这里有必要探讨影响亲社会行为的几个因素。

1、情境因素。这里主要考虑他人的存在所产生的影响。心理学家认为,当有其他人存在时,人们不大可能去帮助他人,其他人越多,帮助的可能性越小,同时给予帮助前的时间延迟越长。当二狗将女娃捡回来之后,尽管围观的村民较多,但是没有人愿意收养孩子。一种解释是责任扩散,既周围他人越多,每个人分担的责任越少,这种责任分担可以降低个体人们的评价恐惧的助人行为。村民们都认为自己没有承担抚养女娃的责任,因此不提供帮助。另一种解释则与人们的评价恐惧有关,即如果人们知道别人正注视着自己,就会去做一些他人期待自己去做的事情,并以较受大家欢迎的方式表现自我。正是村民们试图避免社会非议的心态抑制了他们的助人行为。

2、助人者的特点。情境因素能增加或减少一个人表现出利他行为的可能性。但是有些研究也发现,一些人即使在不利的情境中也会帮助他人,而有些人即使在最有利的条件下也不去助人。可见助人者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们的助人倾向。爷爷的利他行为与他的性格特质是有关系的。爷爷是一个忠厚老实,胸怀宽广,无私奉献的充满爱心的老人。老人为了两个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孤儿终生未娶,分别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和老年。从性格理论来看,爷爷属于社会型人格的人,该人格具有的特征是友善、热心、外向、合作,喜欢与人为伍,能洞察别人的情感和问题,喜欢扮演帮助别人的角色。

3、求助者的特点。人们的助人行为也受求助者特点的影响,主要是指求助

者的年龄、性别、仪表和相似性等。在老人的眼里,小花是个可怜的孤儿,这也使他想起了当年他收养宝柱时的情景。因此,小花的遭遇引发了老人的同情和爱心,使得老人决定收养小花。

(二)态度的形成及改变理论

态度问题是社会心理学的核心问题。影片中婶娘香草对小花的态度改变也是故事情节发展的重要线索之一。下面就从态度的形成和改变机制方面来分析这一线索。

1、态度的形成机制

弗里德曼认为态度包括三个成分。一是认知成分,它是指人们对外界对象的心理印象,包含有关的事实、知识和信念,认知成分是态度其余部分的基础。二是情感成分,它指人们对态度对象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以及由此引发的情绪情感,情感成分是态度的核心与关键,情感既影响认知成分,也影响行为倾向成分。三是行为倾向成分,它是指人们对态度对象所预备采取的反应,它具有准备性质。行为倾向成分会影响到人们将来对态度对象的反应。从认知成分来看,婶娘认为认为小花的到来是由于她的不育导致的,她把小花看作是一个与本家格格不入的孩子,是来同自己争夺家产和地位的外人。于是婶娘就相应的产生了对小花的一些偏见,这种偏见是由于婶娘的认知出现了偏差造成的。从情感成分来看,基于上述对小花的认知偏见,婶娘对小花产生了厌恶和排斥的情绪。从行为成分来看,认知上的偏见和情感上的排斥,导致婶娘出现了一系列虐待小花的行为出现:在小花吃饭时给她脸色看、踩坏小花奶奶唯一给她留下来的风车、污蔑小花偷鸡蛋、三番两次逼小花走,把小花送人等等。

2、态度的改变机制

与研究态度的形成相比,研究态度改变的意义更大。人的社会态度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形成的,它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互动和交往过程中发展变化的。因此,费斯廷格提出了一种解释态度改变的理论——认知失调理论。在费斯廷格看来,所谓的认知失调是指由于做了一项与态度不一致的行为而引发的不舒服的感觉。在一般情况下,人们的态度与行为是一致的,但有时候态度与行为也会出现不一致。在态度与行为产生不一致的时候,常常会引起个体的心理紧张。为了克服这种由认知失调引起的紧张,人们需要采取多种多样的方法,以减少自己的认知失调,从而影响态度的形成和改变。影片中婶娘对待小花从厌恶、排斥到喜欢、接纳,从虐待她到给她做好饭、做新衣服,这一过程就可以用认知失调理论来解释。起初,婶娘由于认知偏差对小花产生了厌恶和排斥的情绪。但是随着时间的变化,小花的纯真与善良逐渐感动了婶娘,使得婶娘对待小花的态度有所改善。这与婶娘从前的行为产生严重的不协调,给婶娘带来

了一定的心理压力,同时也会促使婶娘产生寻求认知协调的动机。

关于减少认知失调的具体途径有一下三点:(1)改变行为,使主题对行为的认知符合态度的认知。(2)改变态度,使主体的态度符合其行为。(3)减少选择感,让自己相信自己只所以做出与态度相矛盾的行为是因为自己没有选择。(4)增加认知。如果两个认知不一致,可以通过增加更多一致性的认知来减少失调。

(5)改变认知的重要性,让一致性的认知变得重要,不一致性的认知变得不重要。当认知失调压力出现后,婶娘慢慢认识到了自己曾经的认识不足,也明白自己对待小花的种种做法是错误的。于是出现了自身协调认知来减少不协调的情况,在态度改变的基础上促成了行为的改变,最终达到了态度与行为的一致。

(三)偏见问题

偏见是人们以不正确或不充分的信息为根据而形成的对其他人或群体的片面甚至错误的看法与影响。从偏见形成的机制来看,婶娘对小花形成偏见的原因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分析。一方面,偏见是以有限地或者不正确的信息来源为基础。婶娘认为爷爷将小花带回家是因为她不能生孩子,因此对小花采取排斥态度。另一方面,由于深受封建宗族嫡血至亲观念的影响,至今对大多数普通国人来说,依然无法从观念上改变,从情感上接受,在生活上细心照顾、哺育非亲生的子女。即使所谓的富有爱心,也往往局限于捐款捐物之类的短期公益行动上,一旦真的构成内在新的家庭收养关系,往往就会遇到很大阻力非议。其中最大的阻力常常来自那些已婚的家庭主妇,她们更难以接受像小花这样的外人融入自己的家庭,因此就出现了婶娘将小花拒之门外的情景。

而消除偏见的方法很多,主要包括进行社会化、提高受教育水平以及加强自我检控等等。婶娘最终态度的转变主要是通过进行直接接触和加强自我检控。婶娘通过与小花的长时间的接触,逐渐体会到了小花的纯真善良,也了解到爷爷将小花带回家仅仅是因为爷爷的无私助人,而不是她不能生育。在调整了自己的认知,重新反思,重新认识之后,婶娘也最终接纳了小花。

影片展现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爷爷的朴实无私,小花的善良懂事,叔叔婶娘的态度转变,更是以一种浓郁的艺术情感的表现力,将道德说教寓于美好的情感之中,表现了对人间真情的呼唤,带给我们极大的心灵震撼。通过社会心理学知识对影片的进一步分析,我们一方面能够真正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领会到人间的真情实感;另一方面,在对理论知识深入理解的基础上,将理论应用到实际中去,以理论来指导实践,使我们能够正确理解自己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更加有效地融入到社会中去,并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S.E.Talor L.A.Peplau D.O.Sears.社会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2] 漓江雪.让真情永远——访电影《暖春》导演乌兰塔娜[J].电影(周刊),2003,(5).[2] 乌兰塔娜,贺永连.人间真情在《暖春》[J].电影艺术,2003,(3).[2] 孙时进主编.社会心理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3] 俞国良主编.社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第二篇:暖春社会心理学分析(精选)

关于电影《暖春》的社会心理学分析

摘要:《暖春》主要讲述了一位好心的老人收养孤儿小花,老人的儿子和媳妇由反对到接受小花的过程。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对这一影片进行分析,主要体现了利他行为、认知失调、需求层次等理论。人们的行为是由一定的原因引起的,可以通过对行为的研究找出产生行为的原因,即运用社会心理学上的归因理论来解释行为。

关键词:利他行为认知失调需求层次归因理论

《暖春》是一部感人肺腑的电影。影片主要讲的是孤儿小花被好心的老汉收养,而老汉的儿子和媳妇由拒绝接受小花到态度转变逐渐接受小花的故事。这一转变过程是非常曲折的。小花自幼父母双亡,只有奶奶疼她。奶奶死后,大伯经常虐待她,她很害怕,就从家里逃出来了。好心的老汉不忍心看到小花流落街头,于是就像当年收养宝柱一样留下了小花。但是,他的儿子宝柱和儿媳香草并不理解老汉的这一做法,特别是儿媳香草经常虐待小花,几次想把小花送走。老汉为了照顾小花,不顾自己的年迈,上山砍柳条编筐子卖。小花也很爱爷爷,因为他看到了爷爷为她所做的每一件事。小花是个善良孩子,尽管婶娘对她不好,但她却用自己的真心和善良感动了所有的人。最终,香草接受了小花,小花也努力学习,毕业后留在了村里当了一名乡村教师,以此来回报爱她的爷爷和全村的人。

一、影片中表现出来的利他行为

在社会心理学中,利他行为是指一个人做出的行为对他人是有利的,而对自己并没有明显的利益,或指一种无私的行为。在社会心理学中,与利他行为相近的术语还有“助人行为”和“亲社会行为”等。

在影片中,爷爷是个心地善良的老人,他所表现出来的利他行为是很明显的。这也是整个影片最感人的地方。二十多年前,他在地里捡了宝柱,为了照顾宝柱,他终生未娶,并把他抚养长大。但是,这一切他都没有跟宝柱说,这是一种无私的、伟大的、不求回报的爱。二十年后,他不忍心看着小花流落街头,虽然家境贫寒,却把小花带回家。老人用自己仅有的一点钱给小花买了一双新鞋子,为了使小花和别的孩子一样有学上,老人早起晚归上山砍柳条编筐子,还差点搭上自己的命。老人为两个孤儿所做的一切可以看出老人是无私的、善良的,是一种不求回报的利他行为。

小花虽然是个孩子,但是她的纯真和善良也体现了一种利他行为。一方面,爷爷对小花的好,小花是明显能感觉出来的。她也是以自己的行动来回报爷爷的。邻居给了小花两个鸡蛋,小花舍不得吃,非要留给爷爷;叔叔给的好菜,小花也舍不得吃,一定要和爷爷一起吃。从这可以看出,爷孙俩虽然在一起的时间不长,但是彼此间奉献了自己的爱心,做出有利于对方的事情,双方都有利他行为。因

为人际关系体现的并不是单方面的,是一个相互的过程。另一方面,虽然婶娘对她不好,经常虐待她,让她干活,还几次想把她送人,但是小花没有怪婶娘,而是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对待婶娘。这一点是很令人感动的。婶娘的脚烫伤了,小花不顾自己的伤,急忙跑出去找人帮婶娘;为了给婶娘治病,小花每天放学以后都去抓蚂蚱,经常深夜回家,一个那么小的孩子能有如此助人的心是很不容易的。

二、影片中体现的认知失调理论

态度是人们在自身道德观和价值观基础上对事物的评价和行为倾向。态度表现于对外在事物的内在感受(道德观和价值观)、情感(即“喜欢——厌恶”等)和意向(谋略、企图等)三方面的构成要素。激发态度中的任何一个表现要素,都会引发另外两个要素的相应反应,这也就是感受、情感、意向的协调一致。认知失调理论是由L.费斯廷格提出的,阐释的是人的态度变化过程的社会心理学理论。它是认知相符理论中具有代表性的理论,其思想基础源于格式塔心理学,是20世纪50——60年代西方社会心理学领域中最有影响的理论之一。

影片中,香草对小花态度的改变是很明显的。一开始,爷爷把小花带回家,香草就不高兴,一直把小花当外人看,千方百计的想把小花送走。但是,小花没有怪婶娘,还对她很好。渐渐地,婶娘意识到了小花的懂事和善良,她的态度发生了变化,此时她的态度和行为不协调了,即社会心理学上说的认知失调。认知失调会使人感到不舒服,因此人们致力于找出达到认知平衡的途径。具体来说,主要有三种途径:改变态度,改变行为和增加新的认知元素。婶娘对小花的态度发生了改变,由不接受到渐渐感受到小花的懂事,为了使她的态度和行为协调一致,她开始慢慢接受小花,对小花好,把小花当成自己的女儿。婶娘的态度和行为之间的关系可以概括为:认知平衡——态度改变——态度与行为不一致(认知失调)——改变行为——新的认知平衡。

三、影片中体现的需求层次理论

需求层次理论,是行为科学的理论之一,由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中提出的。马斯洛把需求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种。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是由低级到高级逐层递进的,低一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后就会向高一层次的需要迈进。这五种需要可以分为两级,生理、安全和社交的需要是低级需要,这些需要通过外部条件就可以实现;而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高级需要,是需要内部因素才能得到满足的。同一时期,一个人可能有几种需要,但每一时期总有一种占支配地位的需要。

影片中小花从幼年到青年的成长历程中体现了需求层次的变化。在遇到爷爷之前,小花的童年是不幸的,自幼父母双亡,连疼她的奶奶也死了,还要受别人

虐待。对她来说,解决温饱问题,有个安稳的家就是她当时最迫切的需求,这属于生理和安全需求,是低级需求,也是这一时期占支配地位的需求。遇到爷爷之后,小花解决了温饱问题,爷爷给了他一个安稳的家,她的生理和安全需求得到满足。但是,爷爷并不想让小花停留在满足低级需求上,他要让小花上学学习知识。而这是比温饱更高一级别的需要,也就是说学习是这一阶段占支配地位的需要。小花努力学习,大学毕业后主动回自己生长的村庄当教师,这是她对爷爷、村里人以及整个社会的回报,同时也实现了自身的价值。这是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高级需要。

四、影片中体现的旁观者效应

旁观者现象是一种社会心理学现象,指在紧急情况下由于有他人在场而没有对受害人提供帮助的现象。救助行为的出现可能与在场旁观人数成反比,即旁观者人数越多,救助行为出现的可能性就越小。它也是利他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旁观者效应的出现的原因可以从四个方面加以解释:第一,社会抑制作用。当有他人在场时,个体就会比无人在场时更加小心地评估自己的行为,把自己准备做出的行为与他人将要做出的行为进行比较,以防出现尴尬难看的局面。比较结果是当他人都不采取行动时,就会产生对个体利他行为的社会抑制作用。第二,从众心理。个人不仅会以他人的看法来评估某一情境,在行为举止方面也倾向于模仿他人。这种情况在特殊情况下表现得更为突出。个体在紧急情况下,即使意识到有责任提供帮助,但如果别人不采取行动的话,个体会遵从大家一致的表现。第三,多数人忽略。他人的在场影响了个体对整体情境的认知、判断和解释,尤其是在紧急情况下对自己陌生的情况进行判断。第四,责任扩散。在紧急情况下,当有他人在场时,个体认为不去救助受难者的社会代价会减少。因为见死不救产生的罪恶感和羞耻感会扩散到他人身上,而自己的责任相对减少。

影片中小花刚上场的时候,这种旁观者效应表现得最明显。村口围观的群众很多,但是大家都把责任往其他人身上推,都为自己寻找不留小花的理由。从社会抑制作用来看,大家都把收养小花的行为进行比较,都不想采取行动;从从众心理来看,大家模仿他人的行为,都不想救小花,都不想作出头鸟;从责任扩散方面来看,大家心里认为其他人会收养小花,小花会有一个家,自己不想收养也不会产生太大影响,即社会代价会减少。

五、运用海德的归因理论对影片进行分析

归因是指观察者为了预测和评价被观察者的行为,对环境或行为加以控制,而对被观察者的行为过程所进行的因果解释和推论。

F.海德是归因理论的创始人。1958年他在《人际关系心理学》中从朴素心理学的角度提出了归因理论。主张从行为的结果入手探索行为产生的原因,并将

个人行为产生的原因分为内部和外部两类。内部原因指个体自身所具有的,导致其行为表现的品质和特征,包括个体的人格、情绪、心境、动机、需求、能力、努力等;外部原因指个体自身以外的、导致其行为产生的条件,包括环境条件、情境因素、他人影响等。

影片中的故事发生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中国农村,在时代的大背景下,人们的心理活动和行为都会受到时代的影响。影片一开始,小花被一大群村民围观着,但是没有人愿意收留她,因为在那样的年代,人们生活水平不高,养不起那么多孩子。另外,那个年代的农民还深受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的束缚,他们中有人不愿意收养小花也是因为小花是个女娃。香草不孕被村里人嘲笑也可以看出传宗接代思想的影响。这些都可以看出时代背景这一外因对人们行为产生的影响。

爷爷是个心地善良的好人,他不能见死不救,这就是他的善良,是他的性格。他收养两个孤儿是他的优良品质的体现,他的行为充分体现了内因的影响,主要是内因起了作用。而对香草的一系列行为可以从内外因两方面加以分析。一方面,在时代的大背景下,她的不孕给她造成了很大的困扰,社会舆论给她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小花的出现正好触到了她的伤疤。这是外因的作用;另一方面,香草本身的文化素质不高,觉悟不够,这使她不能接受小花,甚至排斥小花,这是内因的影响,也是对她一系列行为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

参考文献:

[1][美]戴维·迈尔斯著,张智勇、乐安国、侯玉波译.社会心理学.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2]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3]孙时兴.社会心理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第三篇:社会心理学分析

复旦投毒事件的社会心理学分析与反思

复旦大学同寝室的林某因生活琐事与黄某关系不和,心存不满,经事先预谋,3月31日中午,将其做实验后剩余并存放在实验室内的剧毒化合物带至寝室,注入饮水机槽,以致黄某喝了饮水机的水中毒。4月1日,复旦大学2010级在读医科研究生黄洋出现身体不适。当晚即被送至医院就诊。入院后,黄洋病情加重。4月16日,黄洋在医院经过十多天的治疗后不治身亡。复旦投毒事件再一次引发了社会对名高校生心理素质的大讨论,是什么摧毁了两个风华正茂的人才?是什么让室友之间树起了一道心墙?是什么让林某对生命如此冷漠?

伤害他人培养憎恨:

伤害一个无辜的人会贬低和蔑视受害者。士兵开始拒绝杀戮,很快地,他们就不再拒绝甚至变得对待敌人失去人性。道德脱离(Moral disengagement): 相信这是受害者应得的命运。

林某先是拿那些毒药来在小老鼠身上做实验的,他做多了实验,心也变狠了,以致最后林某狠心下毒害死自己的室友黄某,这些只会让他失去道德与自由甚至更多,而黄某则失去了宝贵的生命,然而林某的内心世界真的得到满足了吗?伤害他人培养的是憎恨。聚光灯效应:

我们一般认为,其他人会对自己的外表和行为投入相当的关注。但事实上并非如此,往往他人的关注要比自己预想的要少。有时候我们总是不经意的把自己的问题放到无限大,当我们出丑时总以为人家会注意到,其实并不是这样的,人家或许当时会注意到可事后马上就忘了。没有人会像你自己那样关注自己的。

事件中的林某正是因为如此,不断的将自己生活中的一些不如意事扩大化,以致自己与外界的心墙被越筑越厚,自己的心胸也越来越小。直至最后做了害人不利己之事。如果当初他能将生活琐事化小,不把琐事扩大化,也许就不会发生这次残酷的命案。自尊的威胁:

为了维持自尊,兄弟、朋友和夫妻关系中,任何一方的成功,可能比陌生人的成功更容易产生威胁感。研究证明,社会拒绝会降低我们的自尊,同时增强我们渴望被接受的意愿。为了平衡自己缺乏魅力,能力不足的感觉,我们会通过自我展现,在其他地方寻求社会接纳和认同。

事件中林某因为自己没能读自己喜欢的专业,就算提升到博士也不是他喜欢的专业,而同寝室的黄某则能读自己喜欢的专业而且能提升博士,见此林某的内心不免产生了嫉妒,以致眼里只看到他人获得的掌声与鲜花,而看不到他人的努力与付出及他自己的成功。自我中心性:

人类是社会性的生物,其所生活的环境,所交往的人都会对心理和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即便是一种暂时氛围,也能对我们的行为产生意料之外的巨大作用。人类心理一方面依存于群体,另一方面又极其在意自己的利益,看似十分矛盾。但人类对群体的依存,正是为了更有效的维护自己的安全和利益,这一点在进化的角度无可厚非。

如今的许多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及家人的过分溺爱使得他们形成了自我为中心的心理,事件中的林某是家里的佼佼者自然父母很多事对他都是百依百顺,而当他在与同是佼佼者的黄某相处时必定少不了摩擦,彼此心里都会认为自己才有理,而对方永远都是错的,随着摩擦的升级及心理素质的不过关就导致了林某越过法律底线害人。

归因时的自我服务偏差:

将积极的结果归因于自己,将消极的结果归因于其他因素

例子:

发生交通事故时,一般司机都会这么说:“一辆看不见的车不知从哪里跑出来,撞到了我的车,然后又消失了”

成功人士自传中,通常强调得最多的,是与自身努力相关的因素

事件中的林某会做出杀害同窗之事,想必他在与他人相处时必定经常性的将积极的结果归因于自己,将消极的结果归因于他人或其他事物。以致心中对他人只有厌恨,从不没有感激。

透明度错觉:

透明度错觉:实际上,注意到我们的人比我们认为的要少,我们总能敏锐的觉察到自己的情绪,于是就常常出现透明度错觉。我们假设,如果我们意识到的自己很快乐,我们的面容就会清楚地表现出这种快乐并且使别人注意到,事实上,我们可能比自己意识到的还要模糊不清。

我们同样会高估自己的社交失误和公众心理疏忽的明显度。比如说,如果我们按了图书馆的警铃,或者自己是宴会上唯一没有为主人准备礼物的客人,我们可能非常苦恼(“大家都以为我是一个怪人”)。但是研究发现我们所受的折磨,别人不太可能会注意到,还可能很快就会忘记。也就是说,其实别人并没有像我们自己那样注意我们。

林某的自卑心理的产生与增加就是透明度错觉的一个典型范例,一个高校生不仅要有才更加注重其是否会做人!生活在大集体中应该融入集体,不开心的时候就应该向好友诉说,不要指望他人能够读懂你的内心,只有你说出来,他人才能帮到你。不要等到一发不可收拾了才来后悔。

总结

如此看来,最令人恐怖的从来都不是有毒物质,也不是杀人致死,而是人心。那一颗颗漠视生命的心,一颗颗扭曲的心灵,震惊社会。类似极端事件仍属于个案,并不代表今天的大学生。但是犹如硬是教育所关注的功利性,让人际交往、学习压力、就业压力、情感困境成为当代学子最为突出的四大“心病”。正是过度竞争、文化差异、生活习惯不同、缺乏包容等导致学生之间矛盾不断。如果不能及时关心、疏导排解这些心病,任由恶性生长,就可能出现又一个“林某浩”。

教育者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负有义不容辞的职责。通过复旦大学的这起投毒事件,各高校应该重视学生心理疏导,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整个教育体系中去,更多的着力提高学生的心理调控和适应能力,提升自身处理问题的能力。同时要给学生提供帮助渠道,让学生有心理问题时能够得到及时疏导。更为重要的是,教育者应该与全社会共同携手起来,建立健全一个大学生心理问题筛查、干预、控制、跟踪一体化的工作机制,早期发现问题并作出果断及时的处置,避免恶性事件的发生。

第四篇:社会心理学分析简介

“东莞挺住”,谁在亢奋

东莞性业繁荣,估计是个地球人私底下都知道的事。但东莞的市长不知道。近一年前,东莞市长袁宝成说,东莞曾经有一些赌毒现象,很多城市都曾经有过,作为政府,我们从来没有认为要依靠这些来发展城市,我心目中不存在(性都)这些名字。

央视前天揭秘“莞式服务”,是偶然或是另有缘由,人们不得而知。但客观效果上,等于将袁市长这句话养大了,再扇过去一记耳光。于是东莞挂不住了,当晚10点就采取抓捕和查封行动,中堂镇公安分局局长和涉黄酒店所在地的派出所所长,全部被先停职再调查。与史上所有扫黄打非报道及行动不同的是,报道程序以及正义感几乎无可挑剔的央视报道,遭遇了另一记反击的耳光。“东莞挺住”的声音,以公民下半身性福权、娼妓血泪生存际遇、性业权力庇护等另一种正义理由,将东莞弄成了需要全民支援的地震灾区。

“东莞挺住”,这种就地撒泼的姿态,之所以能够收到一些灾区般就地洒泪的戏剧效果,不是主张性业自由、卖淫合法化者在中国一夜之间队伍壮大了,也不是全民的三观凌乱到这般地步了,而是积蓄已久的、对包括央视在内的、权力化了的社会评价姿态及社会管理方式的不满与抵抗。

这是一种几近拧巴的声音。是一群叛逆者希望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却屡屡失望之后的习惯性抵触。他们能在几无挑剔的个案中,感受到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权力人为化、随意化了的运作现象。他们用几乎病态的心理审视这个社会,以不合作姿态宣泄自己的不满。比如抓大V大谣,比如问你幸福吗,比如这次的揭莞式服务。

“东莞挺住”是一种典型的悖论。东莞性业繁荣,他们骂法治之乱;法治棒打性交易,他们又喊东莞你给我挺住了。这种为反对而反对、对于权力的拧巴式抵触,有对社会良性秩序的向往,有内心人文关怀的体恤,更有着愤青式的激进情绪。他们放弃构建式的理性表达,转向破坏式的逢权必抵,其实是一种破碗砸破罐的情绪表达方式。他们看上去很坚强,很坚挺,内心却充满着失望和失落的柔弱。

东莞性业泛滥至今,警方视而不见,他们不满意。央视一报道,警方闻风而动,他们不满意。抓买性卖春,他们不满意。弄几个派出所所长停职调查,他们同样不满意。他们亢奋地抵触,正是不满意权力曾经否认莞式服务的存在,不满意有些媒体挟着道德与法治的棍棒。在他们眼里,这都只是一个权力亢奋的过程。

诚然,如网络段子所说,“娼妓们的生存状态,及其屡禁不止背后的权力庇护,更需要媒体关注”,可如若在他人的实际行动已经做出,却突然扯出大旗“绑架”整个东莞来“一起挺住”,这不仅是对自己所喊口号的一种践踏,更是对东莞和“挺住”一词的直接侮辱。

韩正:民众视腐败为最严重政治雾霾

腐败是最凶拦路虎

当前反腐败形势依然复杂严峻,腐败现象依然频发多发,滋生腐败的土壤依然存在,尤其是体制机制方面缺失和漏洞仍然不少,各种寻租腐败的形式越来越隐蔽,反腐的难度越来越大,腐败仍然是横亘在我们前进道路上最凶恶的拦路虎。对权力腐败,人民群众最不满意,视腐败为最严重的政治雾霾,对防范惩治腐败有越来越高的期望

不严就会眼开眼闭

“我们现在不缺制度、纪律和规则,缺的就是认真执行、严格落实。没有认真精神,马马虎虎,大而化之,必然对作风问题不知不觉,对腐败侵蚀肌体麻木不仁,也不可能对作风问题和腐败行为较真。没有从严要求,就会眼开眼闭,听之任之,作风必然恶化,腐败自然猖獗。”要进一步落实严肃教育、严明纪律、严格管理、严惩腐败,关键是讲认真、重从严建立权力清单制度

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是不断建立和完善制度的过程,建制度的目的,是要扎紧扎好管权治权的笼子。要建立权力清单制度。落脚点是公开透明,晒出权力清单,让人民群众的眼睛监督权力。上海要当好全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率先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更要注重改革与防范腐败同步考虑、同步部署,预防在先,把可能出现的风险点找出来

歪风冒一股刹一股

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中央权威,中央的各项方针政策在上海必须得到严格的贯彻落实,保证各项政令畅通。以零容忍的态度坚决惩治腐败,是我们必须始终要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违法违纪的案子,有一个就查一个,一个都不能漏;败德坏规矩的歪风,冒一股就刹一股,一点也不放纵。久久为功,积小胜为大胜,不信清风唤不回”

韩正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突出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从作风问题抓起,以上示下,率先垂范,发挥了表率作用。正是由于全党上下共同努力,使人民群众感受到党风政风作风实实在在的变化。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当前反腐败形势依然复杂严峻,腐败现象依然频发多发,滋生腐败的土壤依然存在,尤其是体制机制方面缺失和漏洞仍然不少,人情往来、利益输送,权力乱用、资源错配,各种寻租腐败的形式越来越隐蔽,反腐的难度越来越大,腐败仍然是横亘在我们前进道路上最凶恶的拦路虎。对权力腐败,人民群众最不满意,视腐败为最严重的政治雾霾,对防范惩治腐败有越来越高的期望。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刻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增强忧患意识、紧迫意识和责任意识,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坚决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韩正指出,党要管党,不认真是管不起来的;从严治党,没有严字当头,就是一句空话。“我们现在不缺制度、纪律和规则,缺的就是认真执行、严格落实。没有认真精神,马马虎

虎,大而化之,必然对作风问题不知不觉,对腐败侵蚀肌体麻木不仁,也不可能对作风问题和腐败行为较真。没有从严要求,就会眼开眼闭,听之任之,作风必然恶化,腐败自然猖獗。”要进一步落实严肃教育、严明纪律、严格管理、严惩腐败,关键是讲认真、重从严——严肃教育要出实效。严肃教育,必须触及灵魂、深入意识,解决干部思想总开关的问题,根本是要坚定干部理想信念,筑牢宗旨意识,从内心深处敬畏党、敬畏人民、敬畏党纪国法。要抓早抓小,及时教育、经常教育,严字当头,才能真教育。“信任不能代替监督,感情不能代替原则。关心爱护干部,不放松教育帮助,要坚持原则,敢于批评。明哲保身,怕得罪人,扯不下面子,明知自己的同志有问题、有毛病,却不指正、不提醒、不批评、不处理,到头来不但会害了我们的干部,更会损害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

严格管理要动真格。严格管理,是各级党委、党组织的共同责任。首先,党委要履行主体责任。党委主要负责人要切实担起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的职责,从严抓班子带队伍。班子中的每个成员都要履行“一岗双责”,抓好分管领域的干部队伍,做到守土有责。党委要敢于负责,还要敢于担当,保护好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在坚决反腐败反四风的大前提下,更好营造鼓励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其次,严格管理,必须靠制度,要创新和完善各方面制度。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是不断建立和完善制度的过程,建制度的目的,是要扎紧扎好管权治权的笼子。要建立权力清单制度。落脚点是公开透明,晒出权力清单,让人民群众的眼睛监督权力。要以深化改革来完善制度。上海要当好全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率先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更要注重改革与防范腐败同步考虑、同步部署,预防在先,把可能出现的风险点找出来,把权力运作流程固化下来,坚决堵塞腐败漏洞,防止出现新的腐败高发。当前,社会公共服务领域出现的腐败,会触碰社会公平正义的底线,群众会更加不满,必须坚决防范,完善制度,更加公开透明。

严守纪律要丝毫不含糊。党的纪律是党的重要生命线,每个干部都必须严守党的各项纪律,包括政治纪律、组织纪律、财经纪律、群众工作纪律、廉洁从政纪律等各项纪律。政治纪律是首要、最根本、最关键的纪律,必须严格遵守政治纪律,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中央权威,中央的各项方针政策在上海必须得到严格的贯彻落实,保证各项政令畅通。组织纪律是维护党团结统一的行为准则,必须严守。各级党组织和纪检监察机关必须坚持有纪必执、执纪必严,使纪律成为带电的“高压线”。对各项纪律执行情况,要加强报告、检查、监督、问责。

严惩腐败要有重举措。以零容忍的态度坚决惩治腐败,是我们必须始终要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坚持有案必查、有贪必肃、有腐必惩,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坚决遏制腐败蔓延势头。“违法违纪的案子,有一个就查一个,一个都不能漏;败德坏规矩的歪风,冒一股就刹一股,一点也不放纵。久久为功,积小胜为大胜,不信清风唤不回。”各级党组织要支持纪检监察机关独立办案,纪检监察机关要加大查案力度,办案力量要加强、办案要提速。要用好巡视这一“利器”,更加突出问题导向,形成合力,探索把巡视与审计、财政检查等结合起来,深查线索。要依靠专业力量和专业途径,提高发现问题的能力。韩正强调,要严防“灯下黑”,狠抓纪检监察队伍建设,着力解决好对监督者严格监督的问题。各级纪委要履行好执纪监督职责,时刻勿忘建设一支忠诚可靠、服务人民、刚正不

阿、秉公执纪的纪检监察队伍。要加强内部监督,建立健全全过程各环节的监督制约制度,防止某些纪检监察干部徇私情、谋私利。要完善社会和群众监督,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主动晒出自己的权力清单,公开办事程序,主动接受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的监督,习惯在公开透明的条件下工作,不惧风险,严以律己,铁面执纪。

(原标题:人民视腐败为最严重政治雾霾)

第五篇:社会心理学原理与应用2016春

14春行政《社会心理学原理与应用》 期末复习范围(2016年5月)

一、期末考试形式和考试时间:

本课程采用开卷考试的形式,考试时可以携带教材及相关资料进场。考试时间90分钟。

二、期末考试试卷题型和分数比例:

1、单选择题,每小题1分,10小题,共10分;

2、多选题,每小题2分,10小题,共20分;

3、名词解释,每小题6分,5小题,共30分;

4、案例分析题,每小题20分,1小题,共20分;

5、论述题,每小题20分,1小题,共20分。

三、答题要求

1、多选题答题要求

⑴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⑵评分标准:每题2 分。

2、名词解释答题要求

名词解释需要解释名词意义,用完整的话表述清楚。

3、案例分析题答题要求

⑴根据给出的案例,引用本课程教材中与案例内容相匹配的、合适的社会心理学理论观点进行分析。

⑵案例分析题答题步骤:①必须明确该案例所适用的哪一理论(列举两个或多个理论全题不得分),并介绍所引用理论的基本观点(不少于100字);②根据引用的理论观点,对案例进行具体分析。要求紧扣案例内容,逐点分析,分析过程层次分明,叙述合理,符合逻辑,具有说服力(不少于300字);③归纳、总结出对本案例分析的基本结论,并说明这一结论的推广(引申)意义。要求分析结论观点可信,结论的引申推论有一定的实际意义(不少于200字)。

⑶案例分析题评分标准:介绍基本理论观点符合要求,得8分,分析过程符合要求,得8分,归纳总结符合要求,得4分。

4、论述题答题要求

需要根据题目联系实际或结合案例具体展开。论述观点得8分,在论点基础上展开得8分,总结归纳的4分。

四、复习范围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在整个社会心理学发展的历程中,哪类取向一直占据着首要地位并主导着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向? A、社会学 B、心理学 C、人类学 D、哲学

2、社会化的核心是哪项?

A、道德社会化 B、政治社会化 C、法律社会化 D、性别角色社会化

3、哪位学者首先提出儿童的自我概念是通过“镜像过程”形成起来的“镜像自我”,即别人对于儿童的态度反应(表情、评价与对待)就像一面镜子?

A、米德 B、库利 C、弗洛伊德 D、埃里克森

4、社会认知的基本特性不包括哪一项? A、互动性 B、间接性 C、整体性 D、矛盾性

A、社会交换理论 B、社会规范理论 C、进化理论 D、社会认知理论

6、使人的社会知觉过程简化,刻板印象具有哪项的意义?

A、消极 B、破坏性 C、概括定型 D、社会适应

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良好人际关系原则的是哪项? A、相互性原则 B、平等性原则 C、强化原则 D、交换性原则

8、社会心理学研究发现,在一个人从事某项活动的时候,如果有其他人在场,他就会感受到一种刺激,这种刺激会影响到他的活动效果,如果这一刺激促进了活动的完成,我们称其为什么? A、从众 B、社会惰化 C、社会助长 D、社会干扰 A、集团 B、集体 C、群体、D、族群

10、社会心理学杨国枢认为,哪项是中国人最基本的社会态度? A、金钱至上 B、血缘关系 C、社会取向 D、民族意识

11、明尼苏达多项个性量表(MMPI)属于哪种测验?

5、在利他行为的诸多理论中,我们所做的很多源于最大化我们的报酬和最小化我们的成本的动机。以上说法是出自于哪一理论?

9、一群拥有同一目标和规范的个体,是相互影响、共同活动、具有内聚力的一个集合体称为什么?

A、速度测验 B、智力测验 C、能力测验 D、典型反应测验

12、哪位学者提出了“镜中我”理论? A、库利 B、米德 C、弗洛伊德 D、埃里克森

13、有关自我的认知结构是关于自我的认知概括,它来自于过去的经验并对个体社会经验中的自我有关的信息加工进行组织和指导是指什么?

A、自我认知 B、自我观察 C、自我图示 D、自我内省

14、奥斯古德等人认为,在评价对他人的印象时最主要的角度是哪项? A、评价 B、力量 C、活动 D、热情

15、个体在面对紧急事件发生时,单个人与同他人在一起时的反应不一样,他人在场会抑制利他行为的发生,其属于社会心理学哪种效应?

A、马太效应 B、鲶鱼效应 C、旁观者效应 D、罗密欧-朱丽叶效应

16、个体记住的,往往是对他有意义的或者是以前知道的东西,这是根据什么的影响? A、图式 B、自我意识 C、遗忘曲线 D、印象 A、人际关系的相互性原则 B、人际关系的自我价值保护原则 C、人际关系的交换性原则 D、人际关系的平等性原则

18、从众最经典的研究当属谢里夫的规范形成研究和哪位学者的群体压力研究? A、阿希 B、莫顿 C、哈罗德 D、米尔格拉姆 A、竞争 B、合作 C、群体极化 D、群体决策

20、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认为,中国乡土社会以宗法群体为本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以亲属关系为主轴的网络关系,这属于以下哪项内容?

A、差序格局 B、差别格局 C、团体格局 D、集体格局

21、社会心理学研究最重要的研究方法是哪项? A、自然观察法 B、案例分析法 C、档案研究法 D、实验法

22、不属于弗洛伊德人格理论组成部分的是哪项? A、本我 B、自我 C、主我 D、超我 A、自我体验 B、自尊 C、行为 D、情绪

24、社会心理学关于归因理论的研究始于1958年哪位学者的研究? A、冯特 B、勒温 C、墨菲 D、海德 25、7-11岁儿童观看一个成人的捐赠行为后,会表现得很慷慨,主动捐赠自己获得的奖品,这是通过利他行为的哪种外部影响因素来促进利他行为?

A、马太效应 B、鲶鱼效应 C、旁观者效应 D、罗密欧-朱丽叶效应

26、社会行为是人对什么所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系统? A、周围环境 B、社会因素 C、现实生活 D、即时情境

27、哪项效应反映出在印象形成的过程中,最新获得的信息的影响比原来获得的信息的影响更大的现象?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刻板印象 D、光环效应

28、“东施效颦”是一种什么现象?

A、顺从 B、去个性化 C、有意模仿 D、从众

29、个体或群体间力图胜过或压倒对方的心理需要和行为活动,我们称之为什么? A、群体极化 B、合作 C、竞争 D、社会化

30、翟学伟根据脸的规矩性和面子的心理位的统一与分离,划分出中国人的哪种图谱? A、脸面素描图 B、脸面阴阳图 C、脸面统一图 D、脸面四分图

31、社会心理学实验研究中触发伦理始于哪位学者所主持的权威服从研究? A、津巴多 B、奥尔波特 C、米尔格拉姆 D、米德

32、不属于角色失调的是哪项?

A、角色偏好 B、角色不清 C、角色中断 D、角色失败

33、个体对自身的心理与行为的主动控制是指哪一概念? A、自我效能 B、自我控制 C、自尊 D、自我体验

34、印象形成的模式不包括哪项?

17、对肯定自我价值的他人,个体对其认同和接纳,并反过来予以肯定与支持。这一现象说明了哪一项原则?

19、群体成员一起活动以实现共同目标的行为。这些目标通常是无法通过个人努力而实现的过程,我们把它称为什么?

23、自我认知基础上产生的内在体验,是自我概念的情感成分,也是主我对客我所持有的一种态度,这一概念是指什么?

A、平均模式 B、增加模式 C、加权平均模式 D、加权增加模式 A、共情 B、移情 C、当事者为中心 D、自由联想

36、社会交换论认为态度改变的关键是哪项? A、诱因的强 B、趋向动机 C、达到平衡状态 D、回避动机

37、社交情绪是个体的社会需要是否获得满足的反映,属于人际交往中个体的哪种现象? A、主观体验 B、社会动机 C、社会态度 D、社会知觉

38、市场上的小贩找几个“托”在摊位上“争抢”购买自己的商品,造成抢手的假象,诱使路人误以为商品价廉物美。这在社会心理学上属于什么现象?

A、社会干扰 B、去个性化 C、服从 D、行为的暗示 A、群体偏见 B、群体极化 C、刻板印象 D、群体决策 40、面子的整饰行为中最常采用的策略是哪项?

A、预防性策略 B、维护性策略 C、防御性策略 D、报复性策略

41、社会心理学的确立以哪一项为主要标志?

A、奥尔波特的实验社会心理学 B、米德的符号相互作用论 C、萨宾的社会角色理论 D、戈夫曼的社会戏剧理论

42、个体对其扮演的角色认识不清楚,未能形成对这一角色的社会期待,我们将其定义为? A、角色冲突 B、角色不清 C、角色中断 D、角色失败

43、个人对自己在特定情境中,是否有能力去完成某个行为的期望是指什么? A、自我效能 B、自我控制 C、自尊 D、自我体验

44、以下哪一项属于归因过程中最常见的自利偏差?

A、动机性偏差 B、非动机性偏差 C、基本规律错误 D、理性偏差

45、在上海的很多学校和企业中,设置一个安放有一些貌似橡皮人、缓冲墙壁等器材的房间,只要对谁不满,学生和员工就可以进去拳打脚踢一番,这种控制攻击行为的方法属于哪一项?

A、惩罚 B、社会交往技能训练 C、宣泄负性情绪 D、加强道德修养

46、认知失调理论最早由谁提出,认为两种认知或认知与行为不协调时,为了保持一致,态度将发生变化? A、米德 B、费斯廷格 C、佛洛伊德 D、库利

47、以下哪一项不属于亲密关系理论?

A、强化——情感理论 B、社会交换理论 C、公平过程 D、竞争合作理论

48、“此地无银三百两,隔壁王二不曾偷”是典型的什么现象? A、反暗示 B、模仿 C、有意暗示 D、行动的暗示

49、团体成员中原已经存在的思维倾向得以加强,比成员个人决策的倾向更极端,我们将其称之为哪一项? A、群体无意识 B、群体极化 C、群体领导 D、群体决策

50、从黄光国的人情与面子理论模式中可以看到,从关系的性质来看,我们与生人主要建立的是哪种关系? A、情感性关系 B、混合性关系 C、复合性关系 D、工具性关系 单选题参考答案:

1、B

2、B

3、B

4、D

5、A

6、D

7、C

8、C

9、C

10、C

11、D

12、A

13、C

14、A

15、C

16、B

17、B

18、A

19、B 20、A

21、D

22、C

23、A

24、D

25、C

26、B

27、B

28、C

29、C 30、D

31、C

32、A

33、B

34、D

35、B

36、A

37、A

38、D

39、A 40、B

41、A

42、B

43、A

44、A

45、C

46、B

47、D

48、A

49、B 50、D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题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答案,多选或者少选均不得分。)

1、关于社会心理学这门学科,正确的说法是哪些? A、社会心理学是在心理学和社会学两大母体下孕育而成

35、对他人情绪的理解而唤起自己的与此相一致的情绪状态并产生共鸣的过程,心理学上属于哪项?

39、大男子主义的拥护者对于女人持有偏见,他们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这种现象在社会心理学中属于哪一项?

B、社会心理学是一门具有边缘性质的独立学科

C、社会心理学是对个体、群体的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及其规律进行系统研究的科学 D、社会心理学是类似于哲学的抽象学科 E、社会心理学是一门实证科学

2、在社会心理学所涉及的大部分研究领域里,与社会化过程有关的内容包含哪些? A、态度的形成 B、社会学习C、社会认知的发展 D、自我概念 E、性别角色

3、自我概念的结构从形式维度可以分为哪些内容?

A、自我认知 B、自我体验 C、生理自我 D、自我控制 E、社会自我

4、影响社会认知的认知者因素包括哪些?

A、个人魅力 B、原有经验 C、情绪状态

D、价值观念 E、身份角色

5、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来看,影响侵犯行为的个人因素包括哪些?

A、年龄 B、性别 C、性格类型 D、敌意归因偏差 E、个人精神状态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哪些选项?

A、已成为既定事实的态度,即被说服者根据直接经验形成的态度不易转变 B、预警一定会促进态度转变

C、自尊水平高、自我评价较高的接受者不易转变态度 D、分心一定会削弱说服效果

E、自尊水平低、自我评价较高的接受者不容易转变态度

7、人际关系的三维理论的三维,是指以下哪些选项?

A、包容需要 B、情感需要 C、支配需要 D、成就需要 E、价值需要

8、有他人在场对个体的活动效果是产生促进作用还是抑制作用主要取决于以下哪些因素? A、活动的性质

B、活动者的个体特点 C、外界条件 D、竞争的影响 E、分心

9、群体的基本特征包括以下哪些选项?

A、地位 B、角色 C、规范 D、凝聚力 E、权利

10、中国人的社会取向主要包括以下哪些选项?

A、家族取向 B、关系取向 C、价值取向 D、权威取向

E、他人取向

11、从研究对象的角度出发,可以将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划分为哪些? A、个体社会心理与行为 B、社会交往心理与行为

C、人际交往心理与行为 D、群体心理与行为 E、团体规范与行为

12、社会化发展的心理基础包含哪些?

A、人的感情 B、人的个性和人格 C、人的需要和动机 D、人的态度和兴趣 E、人的体格和体重

13、自我概念的结构从内容维度上可以分为哪些? A、自我认知 B、生理自我 C、社会自我 D、心理自我 E、现实自我

14、维纳的归因理论,把人的行为原因区分为哪些内容? A、内因 B、外因 C、稳定的 D、不稳定的 E、自觉的

15、作为控制攻击行为中的方法“惩罚”,需要注意以下哪些方面? A、惩罚要适度 B、注意攻击者的个性,考虑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 C、注意分析攻击的动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D、抑郁质的人应该惩罚更加严格,以利于他反思。E、学生做题目错误,老师让抄写3遍,属于惩罚

16、态度的特点包括哪些? A、对象性 B、内在性 C、系统性 D、稳定性 E、长期性

17、下列说法中,与“人际交往”涵义相符的有哪些选项? A、“人际交往”是指在社会活动中,人与人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联系过捏 B、“人际交往”是指在社会活动中,人与人之间进行沟通情感的联系过程 C、“人际交往”使人们的种种社会性需要得以满足 D、“人际交往”必须在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条件下进行

E、“人际交往”是人类社会活动的重要方式,它是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一种实际活动

18、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人们表现出从众行为?

A、群体规模 B、群体意见的一致性 C、群体的凝聚力 D、个人在群体中的地位 E、公开的反应

19、群体凝聚力表现在成员的心理感受方面包含哪些? A、认同感 B、归属感 C、力量感 D、自豪感 E、自卑感 20、中国人关系取向的特征表现为哪些?

A、关系角色化 B、关系依赖性 C、关系回报性 D、关系和谐性 E、关系宿命观

21、描述法主要包括哪些方法?

A、自然观察法 B、案例分析法 C、档案研究法 D、调查法 E、心理测验

22、关于社会化较为经典理论,有哪些? A、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 B、米德的自我理论 C、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 D、库利的“镜中我”理论 E、生命历程理论

23、自我概念的结构从观念维度可以分为哪些?

A、自我认知 B、现实自我 C、社会自我 D、心理自我 E、理想自我

24、奥斯古德等人认为,在评价对他人的印象时,包含的角度有哪些? A、评价 B、力量 C、活动 D、热情 E、角色

25、利他行为具有以下哪些特征?

A、以帮助他人为目标 B、不期望有物质或精神的奖励,如荣誉或奖品; C、自愿行为,利他者可能会有所损失 D、利他行为一定没有利己行为 E、强迫性

26、互补对于人际吸引是重要的,互补的形式主要包含哪些? A、社会角色的互补 B、人格特征的互补 C、情感的互补 D、需要的互补 E、物质条件互补

27、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和分析认为,人际交往的功能有哪些? A、消除个体孤独感 B、传递信息,增加个人的知识经验

C、影响团体内聚力 D、人际调节 E、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气氛

28、模仿主要有哪些特征?

A、内在性 B、非控制性 C、表面性 D、相似性 E、独特性

29、下面哪些因素决定人们在一起是竞争还是合作? A、情境的奖励结构 B、竞争性的个体差异 C、沟通模式 D、相互作用的影响 E、实际利益

30、以下哪些选项属于中国人权威取向的特征表现?

A、权威重视 B、权威敏感 C、权威崇拜 D、权威依赖 E、权威服从

31、中国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包括哪些? A、形成阶段 B、评介阶段 C、停顿阶段 D、重建与本土化阶段 E、迅猛发展阶段

32、根据人的生命发展周期和各发展阶段的特点,社会化可分为哪些阶段? A、基本社会化B、预期社会化 C、发展社会化 D、再社会化 E、原始社会化

33、为了自我展示,每个人采用不同的策略,归结起来有哪些策略? A、虚伪谦虚策略 B、自我妨碍策略 C、印象管理策略 D、访谈策略 E、心理疏导策略

34、归因偏差主要有哪些?

A、基本归因偏差 B、自利性归因偏差 C、忽视一致性信息 D、折扣原则 E、共变原则

35、培养利他行为的手段和方法有哪些?

A、培养利他情感倾向 B、培养社会责任感 C、树立利他行为的榜样 D、遏制攻击行为 E、说服教育

36、影响遵从的个体特点有哪些?

A、个体的能力 B、个体对将来的期望 C、个体在群体中的地位 D、文化差异 E、个体的知识水平

37、容貌对人际关系发展能够起到一定促进作用。这是容貌的哪些效应?

A、晕轮效应 B、环境效应 C、散逸效应 D、自然效应 E、结伴效应

38、根据被模仿对象的不同可以将模仿分为哪些种类? A、有意模仿 B、无意模仿 C、对他人的模仿 D、对群体的模仿 E、盲目模仿

39、团体凝聚力的功能包含哪些?

A、增强团体成员的自信心和安全感 B、增强团体控制力 C、影响团体工作效率 D、较少竞争 E、合作 40、中国人对面子的运作过程包括哪些?

A、面子的自我觉察 B、面子的威胁知觉 C、面子的情绪反应 D、面子的维护策略 E、面子的整饰行为

41、关于信度和效度,正确的说法是哪些?

A、信度是测验结果的一致性 B、效度是测验结果的准确性或有效性 C、没有效度的测验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D、信度高,效度就高 E、效度高,信度就高

42、在弗洛伊德理论体系中,自我调节存在哪些矛盾? A、本我 B、主我 C、客我 D、超我 E、自我

43、自尊的发展分为哪些阶段?

A、嫉妒 B、依赖性自尊 C、独立性自尊 D、无条件自尊 E、理性自尊

44、海德的朴素心理学认为导致行为发生的因素包括哪些?

A、内因 B、外因 C、稳定的 D、不稳定的 E、自觉的

45、根据攻击行为的方式分类,攻击行为可以分为哪些类型?

A、人身攻击 B、言语攻击 C、动作攻击 D、工具攻击 E、敌意型攻击

46、社会规范理论认为,与利他行为有关的社会规范包括哪些?

A、报答规范 B、模仿规范 C、回报规范 D、社会世界规范E、社会责任规范

47、人际交往的动机具体表现为哪些方面?

A、人的内在需要 B、人的自我表现 C、人的自我完善 D、人的自我认识 E、人的生理需要

48、影响去个性化的主要因素包括哪些?

A、匿名性 B、责任分散 C、自我意识弱化 D、道德水平E、文化素养

49、群体决策可以发挥哪些作用?

A、减少偏见 B、提高决策效率 C、增强信息沟通 D、相对决策效果好、准确性高 E、促进群体文化形成 50、根据差序格局的概念,可以将中国的社会关系划分为哪些关系? A、朋友关系 B、家人关系 C、亲戚关系 D、熟人关系 E、生人关系 多选题参考答案

1、ABCE

2、ABCDE

3、ABD

4、BCD

5、ABCD

6、AC

7、ABC

8、ABDE

9、ABCD

10、ABDE

11、ABD

12、ABCD

13、BCD

14、ABCD

15、ABCE

16、ABD

17、ABCDE

18、ABCDE

19、ABC 20、ACDE

21、ABCDE

22、ABCDE

23、BE

24、ABC

25、ABC

26、ABD

27、ABCDE

28、BCD

29、ABCD 30、BCD

31、BCD

32、ABCD

33、ABC

34、ABC

35、ABC

36、ABCD

37、AC

38、CD

39、ABC 40、BCE

41、ABCD

42、AD

43、BCD

44、AB

45、BC

46、CE

47、ABC

48、ABC

49、ABCD 50、BDE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6分,共30分)

1、社会心理学是对个体、群体的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及其规律进行系统研究的科学

2、社会角色是沟通和衔接个人和社会的桥梁,是指个人在社会团体中被赋予的特定身份,以及该身份所应发挥的功能。

3、自尊是对自我进行的整体积极性评价,这种整体的自尊对个体行为发展有重要影响。

4、社会认知指的是个体通过人际交往,根据认知对象的外在特征,推测与判断其内在属性的过程。

5、刻板印象就是指人们对某个群体形成的一种概括而固定的看法。刻板印象一旦形成,具有非常高的稳定性,很难被改变。

6、利他行为 是自愿采取的帮助他人的行为,且预期不会得到任何形式的回报,除非觉得自己也许做了一件好事

7、社会态度即个体对特定客体、议题或人物的一贯的、稳定的心理准备状态,包括情感、行为倾向和认知三个基本要素。

8、人际关系指的是人们在共同活动中彼此为寻求满足各种需要而建立起的相互间的心理关系。

9、去个性化就是指个体丧失了抵制从事与自己内在准则相矛盾行为的自我认同,从而做出一些平常自己不会做出的行为。

10、侵犯行为是以伤害另一生命的身体或者心理为目的的行为,即对他人的敌视、伤害或破坏性行为。

11、归因是指人们从可能导致行为发生的各种因素中,认定行为的原因并判断其性质的过程。

12、自我效能是指个人对自己在特定情境中,是否有能力去完成某个行为的期望,它包括两个成分,即结果预期和效能预期。

13、政治社会化是指个体逐步接受被现有的政治制度所肯定和实行的政治信念和规范,形成特定的政治态度和政治行为的过程。

14、成就动机是指个人在设定的目标之下追求学业或事业成就的内在动力。成就动机是人类所独有的,成就动机是一种基本的社会动机。

15、旁观者效应是指个体在面对紧急事件时,单个人与同他人在一起时的反应不一样,他人在场会抑制利他行为的发生。

16、人际吸引是指交往双方在情感方面所表现出相互亲近(喜欢)的现象,是一种导致人与人间心理相融的情感。

17、晕轮效应也叫光环作用。指的是如果一个人被赋予了一个肯定或有价值的特征,那么他就可能被赋予其他许多积极的特征,就像一个发光物体对周围有照明作用一样。

18、社会取向是中国人最基本的社会态度,是中国人融入群体、适应环境的一套独特的生活适应方式。

19、差序格局:中国乡土社会以宗法群体为本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以亲属关系为主轴的网络关系,是一种“差序格局”。20、群体是一群拥有同一目标和规范的个体,是相互影响、共同活动、具有内聚力的一个集合体。

21、道德社会化 就是使人们将特定社会所肯定的道德准则和道德规范逐渐内化,形成合乎社会要求的道德行为过程。

22、归因 是指让人们从可能导致行为发生的各种因素中,认定行为的原因并判断其性质的过程。

23、社会动机 个体在社会生活环境中,通过学习和经验而获得的动机,就称为社会动机。

24、从众 是指个体在群体压力下,在知觉、判断、信仰及行为上,表现出与群体中大多数人一致的现象。

25、人际沟通 指人与人之间交换意见、传达思想、表达感情和需要的信息交流过程。

四、案例分析题(20分)

1、正确理解案例内容,必须引用本课程教材中与案例内容相匹配的、合适的社会心理学理论观点进行分析。分析要层次分明,叙述合理,符合逻辑,具有说服力;分析结论观点可信,结论的引申推论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1、社会化的生理基础

美国人类学者克拉格(w、N,Kellogg)夫妇在20世纪30年代让一只七个半月的黑猩猩同他们九个月的儿子生活在一起,使两者生活学习环境完全相同,同样穿衣、喂食,同样练习站立、行走、开门、用杯、用匙、坐便盆。但当他们的孩子能说20多个单词的时候,黑猩猩只能听懂指示命令,做出喝水、坐下、开门等多个动作,却说不出话来。20世纪50年代海伊斯(C、Hayes)夫妇收养训练一只黑猩猩长达3年之久,也只教会其说出杯子、爸爸、妈妈三个单词。20世纪60年代加德纳(R、A、Gardner)夫妇教一岁黑猩猩学习美国哑人所用手势语,三年学会25个手势符号,黑猩猩却始终未能学会使用人类的抽象语言符号。这些事实表明,无论什么样的环境教育也不能超出种族遗传所提供的范围。

请你选用一种最合适的社会心理学原理解释上述现象 Page 26 答:以上案例适用于用社会心理学中的人的社会化理论来进行分析。所谓社会化是指个体在特定的社会物质文化条件中,通过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取得社会生活的资格,由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的过程。个体出生时只不过是一个自然人,是社会化通过社会教化与个体内化的途径使个体掌握了行为规范,培养了价值观念,形成了独特的人格,从而成为一个社会人。人的社会化受到遗传等生理因素、政治、法律、道德等文化因素以及家庭教养方式等因素的影响。

本案例中,说出单词其实就是一种获得人类特征的行为,是一种人的社会化的证明。动物不可能像人一样完成社会化。因为动物的遗传素质不同于人的遗传素质,动物的遗传素质没有社会性。而人的遗传素质,具有社会性,具有独特的生理结构与神经系统。人的遗产素质为人的社会化奠定了生物学基础,为生物人转变为社会人提供了可能性。此外,人的社会化是作为获得特有的人类特征的手段,而这些特征的获得,仅仅可能产生于我们的生物基础、心理基础与和他人的接触,而动物是不可能具备这些条件的。以上案例说明,人的社会化受生物过程、遗传基因与社会条件的影响,如果要对人的社会化的过程进行更深入的了解,可以在这些领域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2、霍去病带头踢球

边塞荒凉,军旅生活枯躁无味。霍去病在月下巡视军营,他被一缕凄楚的笛声吸引了,双眉慢慢地皱了起来。是啊,军中缺粮,士气低落,真叫人焦心哪!面对猖獗的匈奴,战士情绪消沉,怎么打仗呢? 霍去病是西汉有名的军事家。他知道光靠惩罚是不能提高士气的。经过反复思考,他决定带头和将士们一起踢球来振作士气,锻炼身体。于是,他让军队里的工匠用皮子缝成一个圆圆的皮球,中间塞满毛发。他命令士兵在广漠的荒原上修出一个球场。那时 的球场是在地上挖些小浅坑,把球踢进土坑,就像现在足球赛中的射门。随后,他把球分发给部队,组织各种形式的比赛,优胜者就奖给酒肉,鼓励大家踢球。他自己呢?每次球赛都带头参加,同将士们一起奔跑,一起欢笑。

自从开展踢球活动后,将士们练活了手脚,提高了情绪,当军粮充足的时候,霍去病带领部队向匈奴发起了进攻,终于把匈奴打得落花流水,打开了通向西域的道路。

请选用一种合适的社会心理学原理,对上述事例进行分析。本案例涉及的理论有:团体吸引力、集体意识、工作士气;

答:本案例适合于运用社会心理学中有关提高团体吸引力的相关理论来进行分析。所谓团体吸引力,主要是指团体对成员的凝聚力。团体的吸引力看似无形,实则存在,而且影响团体的活动效率。一个高吸引力的团体,不仅团体成员对团体有着归属感、责任感、荣誉感、自豪感,而且团体中成员之间关系融洽和谐,内部成员也能遵循团体的规范和目标。如果引导恰当,就能充分发挥成员的积极性,从而使活动效率得到提高。

军队是属于组织严密的规范团体,军队的成员具有共同的目标与心理特点,具有严格的行为规范。军队作为团体,要求严格规范的目的就是要充分发挥团体的组织功能、激励功能与协调功能,提高团体的凝聚力,最终取得战斗的胜利。本案例中,汉军出关与匈奴作战,战线很长,给养有限,且经常受到匈奴的偷袭,在这种情况下,士兵长期的疲劳以及对家乡的思念很容易使整个部队士气低落。在这种情况下,军队的指挥官一定要站出来,想办法提高部队的士气,提高部队的凝聚力。历史上这样的例子其实很多,项羽破釜沉舟就是很好的例子。在这个案例中,霍去病作为部队首领,带领士兵展开踢球活动,正是知道活动是团体存在的基本条件,活动也是组织适当的合作与竞争,创造宽松的环境,提高部队士气的杠杆。在踢球比赛中,增进了士兵之间相互了解与相互合作,融洽了士兵之间的关系,提高了部队整体的凝聚力。从而,提高了部队的士气,加强了战斗力。

本案例生动地体现了社会心理学中有关提高团体吸引力的理论在我们实际生活中的运用。给我们的启示是当我们发现我们身处的团体凝聚力下降,吸引力降低时,不要抱怨。一定是我们的团体遇到了某些困难,而这些困难给我们的团体造成的负面影响一定是可以通过某些提高团体吸引力的途径与手段加以克服和解决的。

3、艄公的箴言 一个夏日的雨天,一名美丽的少妇投河自尽,被一位老艄公救起。“你年轻轻的,为啥就不想活了?”艄公问。

“我结婚两年,丈夫就抛弃了我,接着孩子又病死: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少妇哭诉道。“两年前你是怎么过的?”艄公又问。

少妇擦了擦眼泪,说:“那时我自由自在,一无牵挂„„” “那时你有丈夫和孩子吗?” “那时还没结婚,当然没有。”

“那么你不过是被命运之船送回了两年前:现在你又自由自在、一无牵挂。请上岸吧。”

少妇回到岸上,艄公摇船远走。少妇揉揉眼睛,恍如做了一个噩梦。自此,她又活得充满信心,再也没动过轻生的念头。请你选择一种社会心理学的理论,分析上述案例。

答:本案例可以用“态度改变的说服模型”有关理论来分析。

社会心理学中的态度改变是指一个人已经形成的态度,在接受某一信息或意见的影响后,所引起的相应的变化。改变人的态度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因为在态度改变的过程中,必然涉及到各种各样的因素,要有效地改变他人的态度,势必要充分把握这些影响态度改变的因素。也就是针对各种各样的因素,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针对各种各样因素的变化做出相应的对策。把握态度改变的方法与技巧,是态度改变过程中的基本要求。

美国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霍兰夫提出的一种以信息交流过程为基础的态度改变模型——说服模型。“态度改变的说服模型”包括说服者、说服对象、说服信息和说服情境构成态度改变所关联的四个基本要素,其中说服者、说服信息和说服情境构成了态度改变的外部刺激,亦即构成了说服对象的态度对象。霍夫兰德的说服模型指出,说服有态度改变和态度未变两种后果,而说服对象态度的改变与否与说服对象态度中的情感成分密切相关。认识到影响说服效果或者态度改变的因素,对提高说服质量至关重要。在本案例中,艄公是说服者、少妇是被说服者,传递的信息是活下去的理由和意义,情景是在投河自尽的少妇被救起的情况下。在这种情况下,艄公是救命恩人,作为说服者,他具有较强的可靠性和吸引力,能充分取得少妇的信任。而少妇自尽刚被救起,劫后余生的迷茫,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作为被说服者,原有的态度有所减弱,心理免疫力也较低。此时,艄公通过将少妇现在结婚两年,被丈夫抛弃了,孩子又病死的情况与她两年之前“没有结婚、自由自在,一无牵挂„„”的情形作对比,找到了其中的共同之处,肯定地传达了“不过是被命运之船送回了两年前:现在你又自由自在、一无牵挂”的信息,让少妇换了一个角度来思考自己的处境,改变了原来自尽的态度,“又活得充满信心,再没动过轻生的念头。”

从这个案例我们可以学习到,改变人的态度在现实生活中是常见而重要的,实际上,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每一个人,从早到晚都会遇到大量的各种各样的信息,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宣传与说服,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都在面临着被说服,都在面临着不同程度的改变。要达到好的说服效果,必须把握好相关模型中的要素。这则案例还告诉我们,我们不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如何看待人生,把握人生是由自己决定的。

4、一种社会心理现象——“权威效应”

美国心理学家们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在给某大学心理学系的学生们讲课时,向学生介绍一位从外校请来的德语教师,说这位德语教师是从德国来的著名化学家。试验中这位“化学家”煞有其事拿出了一个装有蒸馏水的瓶子,说这是他新发现的一种化学物质,有些气味,请在座的学生闻到气味时就举手,结果多数学生都举起了手。对于本来没有气味的蒸馏水,为什么多数学生都认为有气味而举手呢?

提示:本案例涉及的理论有“影响从众的因素(P177)、服从现象(P179)、命令者的权威性(P181)。” 答:本案例可以用“服从现象”的有关理论来分析。

社会心理学研究中的服从是指由于受到外界的压力而使个体发生符合外界要求的行为。外界压力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个是他人,一个是规范。服从的特征是来源于外界的规范或权威的判断或命令,对个体产生了压力,个体出于被迫与强制性而变现出服从。一般来说,往往是下服从上,弱服从强,因此,对他人的服从实质上是对权威的服从,处于对权威的敬佩或惧怕而采取的相符的行为。对于服从行为的影响因素中,命令者的权威性是十分重要的一个因素,命令者的权威性越高,越容易导致服从现象。职位高、权力大、知识丰富、年龄较大、能力突出甚至财富较多等,都是构成权威影响的因素。

在本案例中,由于在向学生介绍从外校请来的德语教师时强调他是从德国来的著名化学家,无形中树立了这位老师在学术上非常专业的权威性。因此,当非常专业、非常有权威的假冒“化学家”煞有其事拿出了一个装有蒸馏水的瓶子,说这是他新发现的一种化学物质,有些气味时,学生们都受到了权威的影响,哪怕自己没有闻到味道,但专家说有气味就是有气味,他们产生了服从的行为,向权威专家的“有气味”观点屈服了,于是在座的学生有很多都举手表示闻到了气味。

本案例生动的体现了社会心理学中有关服从的理论在我们实际生活中的影响与运用。对我们的启示是服从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心理现象,服从既有协调人际关系与维持秩序的作用,也会使个体丧失主见,表现出个人迷信与盲目崇拜,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与工作中,服从是必要的与不可避免的,但每一个个体都要时刻注意保持自身的独立性与自我判断。

5、受辱鞠躬

肖伯纳的剧本《武器与人》首演获得成功,许多观众在剧终时要求肖伯纳上台与大家见面。当肖伯纳走上舞台时,有一个人对他大声喊道:“肖伯纳,你的剧本糟糕透了,谁也不要看!收回去吧,停演吧!”肖伯纳听到这种话,一点儿也不慌张,他向那个人深深鞠了一躬,彬彬有礼地说:“我的朋友,你说得好,我完全同意你的意见。”然后,他看了一眼正欢迎他的全场的观众,向青年反问了一句:“不过,亲爱的朋友,我们两个人反对全场的观众,有什么用呢?”话音一落,全场爆发出长长的热烈的掌声。那个人只好灰溜溜地走了。肖伯纳充分展示了知名作家的风度。参考答案

答:1)社会心理学理论认为,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从众现象是一种较为典型的社会行为,就是个体在群体压力下,在知觉、判断、信仰及行为上,表现出与群体中大多数人一致的现象。从众现象有三种不同的表现形式:首先,无所谓,随大流。第二,是在群体压力下改变态度。第三,是表面上采取与众人一致的行为,其实心理仍然坚持自己的想法。

2)本案例中,当肖伯纳的剧本《武器与人》首演获得成功,走上舞台接受观众祝贺时,那个对他大声叫喊的青年人,原本是想用这种方式羞辱肖伯纳,破坏剧场的气氛。但肖伯纳听到这些挑衅性的语言时,并没有气急败坏与他对骂一通,而是巧妙地利用了当时的现场气氛,出人意料地向那个青年人深深鞠了一躬,先表示同意他的观点,然后再话锋一转说:“不过,亲爱的朋友,我们两个人反对全场的观众,有什么用呢?”全场观众对肖伯纳的睿智和大度再次报以热烈的掌声,那个青年人在全场观众的压力下,只好收回自己的无礼,一言不发灰溜溜地走了。那个青年人在群体压力下离开剧场,有可能是改变了态度,解认识到自己的肤浅,感到不好意思;也有可能是看到剧场观众口一词,感到自己势单力薄,只能离开剧场,但内心仍坚持自己的意见。

3)在上述案例中,群体力量虽然是无形的,但却是巨大的,大多数个体会在生活中往往出于种种原因而采取从众的态度。尤其是当出现两种情况时从众现象更容易产生,一是当群体规模大,另外是群体一致性强。在萧伯纳的这个案例中,群体具备这两个条件,因此从众现象容易产生,那个青年所受的压力是巨大的,因此很快离开。在生活中我们需要借助群体的力量,尽量避免与群体对抗。

五、论述题(20分)

1、联系实际如何控制侵犯行为?P114-115 答:侵犯行为是一种严重危害社会秩序、社会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反社会行为。社会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都十分重视对侵犯行为的控制和预防,他们从不同的侧面出发,提出了各种减少与控制侵犯行为的策略和方法。

(1)宣泄负性情绪。精神宣泄可以采取很多方式。当前随着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竞争的加剧,个体心理压力加重,宣泄也显得非常重要。比如在上海很多学校里,设置一个安放有些貌似橡皮人的房间,学生只要对谁不满,就可以进去拳打脚踢一番,宣泄完后扬长而去,避免不满情绪引起侵犯行为。

(2)惩罚:惩罚是发生不良行为之后施以令人厌恶的刺激,是控制侵犯等不良行为最常用的手段。如老师惩罚学生抄作业,父母惩罚孩子的顽劣行为等等。

(3)加强道德修养。道德水平是成熟个性的核心标志。个人道德水平越高,就会减少侵犯行为的发生。

(4)社会交往技能训练。发生侵犯行为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基本的社会交往技能,这些技能有助于他们避免对抗性事件和侵犯行为的发生。

(5)限制暴力影视。研究表明,经常观看暴力影视作品,会增加人们反社会的侵犯行为和犯罪活动。因此控制充斥大量暴力场面的影视作品的传播,对控制侵犯行为,减少和防止青少年犯罪具有重要的意义。

2、联系实际,论述人际吸引的影响因素?151-154 答:人际吸引是人际交往中形成的,以感情因素为主,交往双方相互给予积极正面的倾向。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主要有:(1)熟悉与邻近。熟悉能增加吸引的程度。空间的距离越小,双方越接近,则往往容易成为知己,尤其在交往的早期阶段更是如此我们交往的对象中最多的是自己的同学。同事。朋友、同乡、近邻等。(2)相似性:相似是指人与人之间的背景(包括年龄、性别、社会地位、经济状况、教育水平等)、兴趣、态度、价值观、观念、信念等方面具有类似的倾向,人们通常喜欢各方面与自己存在某种程度相似的人。(3)互补。互补也可以促进人际吸引,如性格内向与性格外向的人也会成为好朋友。这说明人们在交往中不仅存在认同心理,而且存在从对方那里获得自己所缺少东西的需要。(4)外貌:容貌,体态,服饰,举止,风度等个人外在因素在人际情感中的作用以及在人际吸引中的作用是非常明显的。外貌能产生光环作用,即人们倾向于认为外貌美的人也具有其他优秀的品质,虽然实际上未必如此。(5)才能:个人的能力与特长方面如果比较突出,与众不同,其本身就有一种吸引力,使他人对之发生钦佩并欣赏其才能,愿意与他接近。(6)人格品质:人格品质是想、影响吸引力最稳定的因素,也是个体吸引力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一般来讲,我们总是愿意与具有优良品质的人进行交往,与这种人交往使我们具有安全感,同时可以得到适当甚至更好的回报。

3、联系实际,论述中国人面子的运作过程?P235-238 答:在中国传统的社会取向价值观与特殊的社会关系建构背景下,面子成为中国人社会交往中最不可或缺的人情媒介,估计世界上没有一个民族像中国人这样爱面子。中国人对面子的运作过程,包括面子的威胁知觉,面子的情绪反应和面子的整饰行为三个心理过程。(1)面子的威胁知觉:面子知觉是指个人因某种社会回馈而觉察到的自我心像,即个人行为是否符合社会规范是形成面子问题的先决条件。对面子的觉察主要与情景、个人及行为三方面有关。(2)面子的情绪反应:丢面子可能会同时有两种以上的情绪感受,包括窘迫、焦虑、羞愧,甚至有生气、忧愁,也可能有内疚或罪恶感。(3)面子的整饰行为:面子的整饰行为指拥有面子或避免面子威胁所采取的行动,其中以维护策略最为普遍,包括事先的预防行为和事后的补救行为。当然,增加面子的行为也是防止丢面子的有效策略之一。

4、联系实际,列举主要的社会动机,并进行阐述。P96-100 答:人的社会动机主要是社会学习的结果,个体的社会动机与他所处的环境、社会文化等因素有密切关系。社会动机的种类很多,主要有三种:亲和动机、成就动机和权力动机。(1)亲和动机:人是社会性动物,每个人都会寻求得到他所关心和重视的个人和群体的支持、喜爱、接纳、个体具有害怕孤独,希望与他人在一起,建立协作和友好联系的一种心理倾向。与人结群、交往,希望有人陪伴的内在推动力量,就是亲和动机。亲和动机是指个体与别人接近的内在动力,可以满足个体某些社会性需要,其他可以获得信息,再次亲和减轻心理压力,最后亲和使个体避免窘境。(2)成就动机:成就动机是指个人在设定的目标之下追求学业或事业成就的内在动力。成就动机是人类所独有的,成就动机是一种基本的社会动机。成就动机不仅对个体的发展起着一定的作用,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都很重要个体的发展,有赖于一定水平的成就动机。高成就动机,会使个体敢冒风险,勇于进取,最终取得较高水平的成就。(3)权力动机:权力需求是一种获得名誉、地位以及对他人施加影响的欲望。权力动机是个体希望影响和控制他人的心理倾向。个体都有影响或控制他人且不受他人控制的需要,满足这类需要的心理倾向具有动力性质,这就是权力欲或权力动机。

5、联系实际,论述从众行为的影响因素。P177-178 答:从众是指个体在群体压力下,在知觉、判断、信仰及行为上,表现出群体中大多数一致的现象。影响从众因素主要有:(1)群体规模:一般而言,群体规模越大,从众越容易发生。按照社会影响理论,群体人数越多,影响力也会相应增大,从而诱发更多的从众。(2)群体意见的一致性:群体意见的一致性越强,从众越容易发生。因为,个体在面对一致性的群体时,所面临的压力是非常大的。但当群体中意见并不完全一致时,从众的数量就会明显下降。(3)群体的凝聚力:群体凝聚力越强,从众越容易发生,群体的凝聚力越高,个体对群体的依附性和依赖心理越强烈,越容易对自己所属群体有强烈的认同感。(4)个体在群体中的地位:个体在群体中的地位越高,越有权威性,越不容易屈服于群体的压力。(5)时间因素:时间因素对从众行为的影响可以从两方面理解:交互作用的早期阶段更容易发生从众行为;而到了交互作用的后期,相互之间会试图巩固自己的地位,从而变得不易接受影响。(6)情境的性质:当人们面对模棱两可、不能确定的情境时更容易出现从众行为。(7)公开的反应:一般来说,如果要求表达公开表达自己的意见时,人们往往会采取从众行为,反之,如果意见的表达是私下或匿名的,则人们更容易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8)文化因素:与个人主义文化浓厚的国家相比,在集体主义文化浓厚的国家里,人们更关注别人的反应,因此更容易出现从众行为。(9)个人因素:从众在一定程度上还受到年龄、个性特征、知识经验等因素的影响。比如青少年比成人更容易从众,能力强、自信心强的人不容易从众等。

下载《暖春》的社会心理学分析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暖春》的社会心理学分析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社会心理学案例分析21

    案例:旁观者效应:他们为何不伸出援手 重庆事件 时间:2009/9/19 地点:重庆南坪 现场:一老翁,80岁上下,摔在地上,手足抽搐„„无人敢扶,不少人提醒:不要扶,扶了要遭殃。 前些日子,曾经有人......

    社会心理学作业案例分析

    社 会 心 理 学 作 业案例分析报告:应用社会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分析案例。(字数3000字左右) 案例一:运用本课程所学理论,对历届世博会典型形象设计进行分析。 (可选取标志、展馆及其......

    《暖春》观后感

    《暖春》观后感 在北方特有的干燥的阳光在,爷爷抖着烟斗,沉思着,然后抱起 书,拿着滴着泥水的风车执著的向前走去。从此,一个孤儿结束了她 的逃亡。夕阳把他的影子拖得好长,正如他......

    暖春观后感

    《暖春》观后感 撒秀倩 若问世间什么最动人?那一定是人间真情。爱,让一颗颗幼小的心灵成长;爱,融化彼此之间的隔阂;爱,让我们永远感恩。只有充满真情的社会才是一个和谐的社会,才能......

    暖春 观后感

    血浓于水,爱浓于血 ——《暖春》读后感 “不是有血缘的就叫做亲人”这句话,我在《暖春》里深深的感受到了:爷爷对小花的爱,小花对所有人的爱。 从开始到结束,我的眼泪就没有停止......

    暖春心得体会(大全)

    暖春心得体会1系部:小教大专部 班级:549班 姓名:倪睿 学号:1002507590 从出宣传画那天起,我就一直怀着颗爱国心去等待学校组织看红色励志片,可由于各种客观原因使我们大家都经历了......

    《暖春》观后感

    学校:凤县凤州镇中心小学 班级:六(二)班 姓名:马跃 指导老师:杨秋霞一部让人感动的电影 ——《暖春》观后感前些日子,我们学校放映了一部让人感动的电影—《暖春》,看完这部电影后,我......

    暖春观后感(大全)

    暖春观后感15篇当观看完一部作品后,大家一定收获不少吧,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观后感了。那要怎么写好观后感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暖春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暖春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