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点墨,摄山河大地——读蒋勋文字之感念
一点墨,摄山河大地——读蒋勋文字之感念
唐玲娟
墨,一滴。是千万年的沉淀,还是亿万年的深情?
纸,铺陈。是岁月的呼唤,还是生死轮回之后一分一寸的苏醒?
一点,一滴。墨与纸相逢,相恋,相厮磨。瞬间,山河,大地,人间沧桑,静静复苏。
读蒋勋的文字,读到这种墨与纸相融合的最高境界。似乎,他手上的每一滴墨,与每一张纸相遇之后,都成了这世间种种可知与不可知的欢喜、悲哀、伤痛与感谢。
你会如信徒一样虔诚,静静地坐在他的文字里,和他一起观看世间万物,观看一些远比忧愁和喜悦更广大的事物。
第一次读蒋勋,是在北国寒冷的春日,捧一本《孤独六讲》在手中,直面人生种种无法抑制的孤独。从情欲孤独到语言孤独,从革命孤独到暴力孤独,从思维孤独到伦理孤独……就那样,我独坐于异乡的青色茶吧里,就一杯暖暖的清茶,从午后一直读到满街灯火,那样愿意,那样不舍离去。
“不论是打开电视或收听广播,到处都是call iri节目。那个沉默的年代已不存在,每个人都在表达意见,但在一片call in声中,我却感觉到现代人加倍的孤独感。尤其在call in的过程中,因为时间限制,往往只有几十秒钟,话没说完就被打断了。每个人都急着讲话,每个人都没把话讲完。快速而进步的通信科技,仍然无法照顾到我们内心里那个巨大而荒凉的孤独感。”
这样的文字,似乎亦从我内心的惶恐与孤独中来。很多时候,为了求得内心的解,我寻觅千山万水。而今,终于在这里与之呼应。
读《美,看不见的竞争力》,我被美惊醒。从长久的蒙昧中睁开双眼,开始懂得美是一种信仰,我用布道的心情,传播自己对美的感动。
“美是我们生命里面的一些记忆、一些怀念,一些努力活出生命极限却不能够完全在现实里完成的部分,停留成为美的标本。而这些美的标本,听到它的时候会掉泪,看到它时会掉泪,有一种淡淡的喜悦与感伤的混合。”
亦步亦趋,从“美”的深刻领悟中走出,世界即刻纾解。在美的领域里,可以游走,可以憧憬,可以幻想。回到现实,我们仍然安分如初。
似乎没有停留。邂逅《路上书》《忘言书》《欲爱书》后,又一次随着他行走旅途,行走情爱,行走于每一处生灵的世界。
当他以大地般的雅量,汇合每一个颠沛流离的故事,汇合每一段情欲生死的记忆时,我不得不暗自思忖:若没有万世的修为,怎能成就如此大悲悯的智慧?
从此,我相信了世间有轮回。有前世,亦有今生。
如同墨是亿万年前曾经活过的树木的呼唤,纸是曾经风霜雨露之下的一株生灵的记忆,他或许亦是得万世修为,而成今生的佛。
“我们常常被一点心小的事惊动,夸张着自己的忧伤、苦恼、心里的痛,然而走到这阳光下,山河蜿蜒,仿佛亘古以来,众生的苦乐都沉淀成一种清明,无苦无乐的安静,还是那一个最初的天地罢了。”
来者自来,去者自去。他在笔墨里,静静地诉说着这世间的沧桑。
“山静云闲,如是机缘如是法;鸟啼花放,尔时休息尔时心。一山一山走,满眼满耳,不过是鸟啼花放,领悟与不领悟,都是机缘。”
与蒋勋的文字相遇,是不是也是我人生的一种机缘?或许,前世,我亦在佛前求了许多年。
大河流淌,星辰与季节,都在换位;山崩海啸,城市与宫殿,落成废墟。我在他的墨痕里,寻一页诗句,即叠成化石。
就这样,他所在之处,已是我不得不思念的山河大地。
(作者单位:长沙市天心区湘府英才小学)
第二篇:读蒋勋《谈莫奈之美》有感
读蒋勋《谈莫奈之美》有感
晓华
今天跟你谈谈看了蒋勋谈莫奈之美的感想。
艺术能带给人美的享受,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艺术。那么,应该怎样欣赏艺术,怎样欣赏艺术品呢?比如,一幅画、一本书、一首曲子。可能你会脱口而出,喜欢啊,看着喜欢,读着喜欢,听着喜欢,就是在欣赏啊!这话,其实没有错,欣赏就是带着一颗愉悦的心去与一幅画,一本书,或是一首曲子相识,各人有各人的理解,各人有各人的感悟。欣赏没有什么标准,更没有对错之分,可能你为之痴迷的,别人会毫无感觉;而别人爱不释手的,你也不一定想再多瞧上几眼。当然,专业人士会有其专业标准,但,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却不需要非要具备专业水准才行,没有专业知识,也可以去欣赏美。这,是肯定的。
当人,这并不是说对于艺术而言,专业知识一点也不重要。其实,对相关知识的了解,可以帮助你更好地去欣赏艺术。比如说,你现在学了素描,有了一些绘画的基本功,那当你面对一幅画时,不论是油画、国画还是版画,除了第一眼的视觉感受外,你还会注意到其构图比例是否匀称合理,其光影处理是否自然和谐,整个画面是否灵动传神,等等。总之,拥有一些绘画方面的专业知识,能让你更多地关注到一些细节,让你对画作的欣赏更深入,更细腻,也更能发现其动人之处,也才能辨出大师与一般绘画者之间的细微差异。
也正因如此,面对一幅幅主题单一的《干草堆》,蒋勋才能从我们一般人不曾体会,不曾留意的光影变幻中发掘出莫奈画作那深藏不露的美。同样的干草堆,在日光下,在月光下,在清晨,在黄昏,在春光中,在夏阳下,在秋风里,在冬雪之后,在莫奈地笔端生动着,经历四季轮回,经历阴晴冷暖。干草堆,像是一位淡妆浓抹总相宜的女子,每一天都姿态不同,每一刻都神情各异,但,都是美的。于是,虽然那个手执画笔的人,在一天天老去,但干草堆却日复一日站在那里,站成了永恒。
以此推之,对于一本书,一首乐曲的欣赏,也是如此。专业训练和专业熏陶,能让人对作品的理解更细腻,更深入,会让你从作者的行文和字句间更深、更真切地体会到其文字或音符的张力和表现力,体会到其构思的精妙或是处理的巧妙。欣赏是创作者和欣赏者之间的一种沟通和对话,彼此了解的越多,沟通才会越流畅,对话才会更深入,才能成为一种心灵之约,心灵之会。
有时,欣赏需要的又是对创作时代和创作背景的了解。了解了其创作时代,我们才能把目光收回,放置在我们不曾生活过的那个时代,那段时空,不管是几千年前,还是几百年,几十年还是几年前,不管是世界的哪个角落。当你学会和懂得把你当下看到的东西,重新放回它们所属的那段时空,不再用当下的眼光去观察,你会更多地感受到艺术的感染力,以及创作者惊人的创造力。
现在,人们一提莫奈,就想到他的名作《日出》,想到他所代表的印象派。但如果单以那副画作而论,我想,大多数人并不会感觉莫奈有什么高明之处,特别之处,甚至某个在校的艺术系学生都能画出一幅足以以假乱真的画作。也许,会有人说,就是因为是莫奈画的,所以现在才价值连城,才会有那么多人千里万里不辞辛苦地跑去看上一眼。而当我们随着蒋勋,回到莫奈生活的那个时代——在那个时代,他的很多画作并不为大众和专业评论家所认可——我们才真正懂得莫奈的价值,以及莫奈的勇气与对美的执着。
那时候,人们都是在室内完成画作的。一个模特,摆好姿势,站在室内某个固定的角落,阳光或灯光从同一个角度照射过来,画家们或坐或站,在那里忙碌着,一天,两天,一年,两年。莫奈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他感觉到了这种绘画模式的刻板与造作,于是勇敢地走出房间,走到室外。于是,他感受到了大自然最神奇的光影变幻,每一处都不同,每一分钟,每一秒钟都不同。
他爱上了在自然天光云影下活动着的人们,爱上了那些因自然的光影变幻而披上迷人面纱的万事万物,一棵柳树,一方荷塘,一朵莲花,一片莲叶,一段石桥,一座凉亭,乃至一个个再寻常不过的干草堆。他的画作,因真实的自然,真实的光影而生动,他的心也被那样的光亮抓住了,牢牢地抓住了。大工业时代为人们带了崭新的生活,莫奈的心也随着时代的脉搏澎湃,向往光明,向往温暖,向往美好。
你一定还记得在临沂博物馆看到的汉代画像石、画像砖吧?还记得在廊坊博物馆看到的青海马家窑出土的红陶器皿吧?如果拿现代的眼光看,那些画像石和红陶器皿实在粗糙得很。画像石上的人物,面部表情单一,身材比例也不合适。至于场景构图呢,更是没有运用什么透视手法,没有什么近大远小的概念。那些红色的陶盆陶罐呢,上面的线条则太过简单,动物造型更是朴拙,像是出自某个孩童的手笔,更不要说,有些还上下左右不对称,看起来歪歪扭扭呢!
但是,要是我们把眼光放回它们各自的创作年代,放回它们各自所属的那个时空,用两千年前的眼光去看看那些画像石,我们就能感受到汉代石匠们的才思之巧妙。是他们开始尝试,把尘世的人物和生活场景,用刻刀一笔笔刻画在坚硬的石头上,让离开人世的人们在死后也能如生前一般,看到自己想看的人,看到自己想看的生活。他们耐心地雕刻着那扇虚掩的大门,那个从门内探出头来的侍女,那个端着酒杯的人,那个在厨房忙着杀鱼的人,雕刻着自己想象中的极乐世界,以及那里生活着的西王母和乐女。而他们,生活在两千多年以前!当我们尝试用三四千年前的眼光去看那些马家窑出土的陶盆陶罐,想象着那时的先人们还住在洞穴或是不遮风雨的草屋中,想象着他们还在拿着粗糙简陋的石器与野兽搏斗,想象着他们还不曾穿上一件像样的衣服,吃上一顿像样的早餐,那么,我们当会对那些陶罐刮目相看,对那些烧制陶罐并在上面画上简单图案或线条的人刮目相看,会为他们对美的追求所折服。
在那样恶劣的生活条件下,在那样险恶的环境中,他们居然也会有美的需求,会想到要为生活添加一些修饰!换成四千年前的眼光,你看到了,那些线条是不同的,有直线,有波折线,有网纹的,有锯齿状的。你看到了,那条鱼好像真的在游,那只青蛙也好像真的在跳。总之,你会看到,那些红色陶罐中的稚拙之美,会看到,那些四五千年前的生活艺术家们,凝聚自己全部智慧与心力所传达出的对美的追求,对生活的热爱。
同样的,欣赏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你也得了解那时的时代背景;欣赏摇滚乐,欣赏邓丽君的歌,欣赏现代白话文,欣赏朦胧诗,你都得把自己的目光放回到那个时代。这样,你才能感受到艺术创新的可贵之处,感受到艺术创新的活力所在,正是因为突破了原有的束缚,艺术才可以飞得更高,更优美,也更自由。
怎么样,闺女,艺术世界走一走,我们两人手拉手。一首诗,一幅画,一支曲子,只要用心去感受,我们的心就能在那一时,那一刻,忘记压力,忘记烦恼,静静地,自由地飞翔。因为,那一刻,心中那双隐性的翅膀会悄悄地自动张开。
第三篇:读蒋勋《孤独六讲》有感
别致的“孤独”
——读蒋勋《孤独六讲》有感
“孤独”这个词,已经在文学作品中被演绎过无数个版本。彼时有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马尔克斯所著的鸿篇巨制《百年孤独》,今有知名媒体人刘同讲述励志故事的《你的孤独,虽败犹荣》。如果再去谈论它,似乎有些文艺青年卖弄矫情之嫌。然而,当我读到蒋勋写的《孤独六讲》一书时,却从他的文字中再次领受到了孤独的新意。
“残酷青春里野兽般奔突的‘情欲孤独’,众声喧哗却无人肯听的‘语言孤独’……”开篇这一系列对孤独鞭辟入里的剖析,像一连串激越的鼓点,在我心底击起了一阵劲烈的回响:啊,原来孤独还可以划分出这么多种类别。书中,作者从情欲孤独、语言孤独、思维孤独等令人耳目一新的角度,全方位阐释了孤独这一人类害怕却又无法逃避的事物最核心的实质,让我们了解到,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当今这个“愈来愈孤独”的社会。
“人类语言的极致其实是一种孤独。”这是作者在《语言孤独》一章中抛出的一个具有颠覆性的观点。起初有些不解,如果说缄默不语的人是孤独的,而终日高谈阔论的人,怎么可能孤独?然而,静心凝思,才发现蒋勋的视角确实很“毒”,可以直击喧嚣背后的虚无。就像大多数人喜欢在社交场合中大声发表自己的观点,享受那种引人瞩目的感觉。而当别人各抒己见时,他们的耳膜却像产生了一种屏蔽信号,即使回应,也只是出于礼貌地附和几声,极少去认真思考别人到底说的是什么。而自己说到最后,也只剩下重复嘴巴开闭的动作而已,仅仅为了保持那可怜的存在感。
谈到“思维孤独”,作者归结为“不可思不可议”。仔细揣度这六个字,我的脑海里不禁浮现出了那些超然物外的诗人。无论隐遁山野,抑或垂钓溪边,他们都是特立独行的存在。而恰恰是这种彻底的孤独,往往能孕化出一种更为强大的精神动力,使人得以更加专注地思考,更加纯粹地感受,从而创作出不朽的作品。
譬如李白,清冷的月色下,一人一桌,一壶一盏,他非但不觉孤独,反而乐得逍遥自在,进而吟出了“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样传诵千古的佳句。李白的孤独是饱满而充实的,而当下的现代人,又是怎样去面对孤独的呢?为了排遣空虚和寂寞,大家总是义无反顾地投入到花样繁多的社交活动中,喝酒、K歌、泡吧,然后迫不及待地拍照分享到朋友圈,可最终的结果,却往往如歌手庾澄庆在《叶子》中唱的那样:“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待曲终人散,一切归于沉寂,孤独感依旧如期而至,而且反而变得愈发强烈。
事实上,孤独并不是一件坏事。相反,孤独是一种沉淀。在独自喝茶散步、独自思考生活、独自面对得失时,我们可以让心灵释然,让思辨明彻,诚如知名学者刘瑜在《一个人要像一支队伍》中所写:“回到你的内心,寻找你自己,与心灵深处的他、他们一起出发去旅行。”
第四篇:[502蒋诗敏]读《淘气包马小跳之跳跳电视台》有感
读《淘气包马小跳之跳跳电视台》有感
广东省深圳市坪山新区博明学校502班 蒋诗雨 指导老师:韦晓敏
每一本好书,都有值得阅读的价值。下面我就要讲讲淘气包马小跳的故事。在一个普通的学校,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读五年级的小男孩马小跳是个调皮的男孩子,有一天,他突发奇想,打算做个电视台,他的同学:毛超、唐飞、张达,夏林果、安琪儿一开始觉得马小跳异想天开,但是她又想试试,因为她的梦想就是做个新闻人。于是,他们商量研究后决定试试,马小跳听到同学都同意了,自信心一下高涨了起来。
第二天,安琪儿就到处找可以作为新闻材料的内容,结果,找到了三只流浪小猫,他们觉得可以作为题材,可以把流浪小猫的事迹写成文章传播出去,让更多的人关注流浪猫。后来,他们越做越起劲,三天后,马小跳他们借助爸爸妈妈、同学、朋友的帮助很快成立了一个电视台。他们的事迹引起了其他电视台的关注,想赞助他们,就这样马小跳的电视台火了,于是取了跳跳电视台这个名字,不过,好景不长,过了不久,就萧条了,但是他们并不放弃,他们继续努力,不断寻找新题材,皇天不负有心人,跳跳电视台又出名了。
马小跳他们很自豪,我觉得如果想做成一件事,首先得有自信,认真的心,马小跳的大胆想法,让他收获了至高无上的荣誉。一个人只要有信心、肯付出努力,就能把想做的事情做好。马小跳的电视台让他对世界有了认识,失败无所谓,因为那是成长的第一步,这就是这个故事告诉我的一些道理。
第五篇:专家讲坛——“牢牢把握语文教学的主心骨”漫谈之八—怎样以墨读为重点设计教学主线
一、默读缺失引发的思考
去年,我在参加一次全国性小学语文赛课观摩时,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读书时间作了如下统计:
从统计表可以看出,朗读时间平均每节课达8分钟,说明教师对朗读还是比较重视的。然而,默读时间平均每节课只有3分钟,即便是高年级的阅读课,平均也只有4分钟,可见默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几乎处于缺失的状态。教师重视朗读,这是应该的;然而轻视默读能力的培养,却不得不让人担忧。
朗读与默读应该并重。理由如下:
第一,课标对朗读与默读提出了同等要求。在课标的学段目标中,关于朗读,低、中、高各段均有一条要求;同样,关于默读,也各有一条要求。在“教学建议”“评价建议”中,课标对朗读与默读也分别提出了要求。可见,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朗读与默读并无孰轻孰重之分,第二,教材对朗读与默读提出了同等要求。以人教版小语教材为例,1-3年级的课文,课后大都要求朗读课文,较少要求默读课文。但从4年级开始,每册教材要求默读的课文达10篇以上;有的课文虽未明确提出默读要求,但要回答课后的问题,也非默读深思不可。足见,教材对朗读与默读关系的处理,从整体上作了精心设计,并未厚此薄彼。
第三,从朗读与默读的功能来说,它们各有优势。朗读,有利于语言的规范性,有利于儿童眼、口、耳等多种器官同时参与,集中儿童的注意力,有利于儿童受到美的熏陶,有利于形成浓浓的课堂气氛。特别是儿童内部语言还未得到充分发展时,朗读是一种最佳的阅读方式:默读并不具备朗读的这些优势,然而默读的优势却是朗读不可替代的:1.默读的适应范围广得多,儿童的课外阅读以及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阅读,主要采用默读形式;2.默读的速度快得多,它可以一目一行,甚至一目十行;3.默读有利于深入理解,可快可慢,可以回读,可以停下来思考、动笔,因而能促进思维的发展;4.默读是实现阅读教学其他各项目标的基础,如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领悟表达方法等,都要以学生的个体默读为基础,正因为默读具有以上诸多特殊功能,所以我们绝不可以把默读摆在可有可无的位置。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一个读到小学毕业的学生,如果默读能力较差,那么他将来的发展空间就会非常有限。
默读这样重要,为什么我们置身于语文教学的课堂中,却很少能看到学生默读呢?其巾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观摩课、竞赛课在给老师们带来精彩的同时,也带来了副产品:观摩课、竞赛课是上给教师看的,课堂气氛如何居第一位,不少教师认为朗读才可以形成浓浓氛围,而默读却可能导致冷场,因而作课教师不管上什么课文,一般都采用朗读形式,而极少安排默读。上观摩课这样处理,也许是一种不得已;而上常规课这样处理,就是一种失误。(其实上观摩课这样做,也是一种失误。)因此,上常规课,我们一定要摆脱观摩课的干扰,凸显常规课的本色。
二、低学段默读教学主线的设计
低学段以朗读训练为主,同时也要兼顾默读训练。低学段的默读,按人教版教材的编排,是从二年级下学期起步的。全册教材在7篇课文后提出了“默读课文”的要求。低学段默读课文,主要有以下两项要求:一是训练默读能力,做到“不出声,不动嘴”;二是能回答课后的问题。这两项要求,前一项是课标指定的教学目标,立足于长远的基本能力的培养,后一项是学习课文的具体目标,涉及眼下教学任务的完成。不少教师往往看重“眼下”目标,关注课后问题的回答,而忽视“长远”目标,把默读的基本训练丢在一边。这样的教学设计,显然是不妥当的。
低学段默读课文的教学主线设计,应把默读的基本训练与理解课文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一般按以下步骤进行: 第一步,教师轻声带读。开始默读时,学生不一定适应,因而要经历一个轻声带读的阶段。教师可以轻声朗读课文,要求学生不出声地跟读。“只用眼睛看,不用嘴巴念”。由于低年级学生默读的速度与朗读接近,所以教师轻声带读,学生跟着默读,是与学生理解课文的速度相适应的。
第二步,学生独立默读。默读前,教师可提出如下要求:一不动嘴,二不出声。默读时,教师要注意倾听和观察。倾听,意在了解学生是否出声;观察,意在发现学生是否动嘴。起始阶段,对学生默读的要求不宜过高,如有出声、动嘴的,亦属正常现象,不可指责。教师重在鼓励,表扬那些不出声、不动嘴的学生。以后的默读训练,还可提出“不指读,不动喉”的要求。默读后,可以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让学生回答,如课文写了谁、写了一件什么事等。
第三步,带着问题默读。此时,教师可以抛出课文后的问题,让学生带着该问题默读课文,然后讨论解决。
这样设计教学主线,学生至少默读三次课文,默读训练成了主要目标。一个学期经历六七次这样的训练,学生可以大体学会默渎,初步掌握独立读书的一种本领,这种本领将让学生受益终生。
三、中段默读教学主线的设计
中年级段默读训练的主要目标是:“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见《课标》阶段目标)这里的两句话实为两个目标:一是“初步学会默读”,这是在低年级初学默读的基础上提出的要求,同样要做到“不动嘴,不出声”,能逐步扩大知觉单位,根据上下文意义,不待细究每个字的细节就能从整体上感知这个字,这样,默读速度加快,逐步达到“自动化”的程度。这项目标主要在3年级达成。二是在默读中能提出疑问,这是新课程提出的新目标,意在凸显创新意识的培养。学生发问能力的培养,人教版教材主要安排在4年级,并向高年级延伸,4年级及4年级以上的默读训练,要立足于培养学生的发问质疑能力,具体设计思路可以多种多样:
教有些课文,可以在课始引导学生质疑。默读课文时,要求一边默读,一边在不理解的地方打上疑问号。必要时适当提示质疑的思路:如对课题提出质疑,对难懂的词语提出质疑,对难以理解的句子提出质疑,对课文内容提出质疑,对课文的写作方法、用词遣句提出质疑,等等。教师对提出问题的质量要及时予以评价,引导学生提出能引起深入思考、透过字面看到文字背后的有价值的问题。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还要善于归纳、排队,从而形成新的教学思路。
教有些课文,可以在课中引导学生质疑,在课巾引导质疑,即把质疑设计为一个教学环节。如教《鱼游到了纸上》,当学到盲人“接过笔在纸上又加了一句:‘先游到我的心里¨’时,可以让学生就这句话提出疑问。
教有些课文,可以在课尾引导学生质疑。学完一篇课文后,有的教师喜欢问:“都懂了吗?”如果学生说都懂了,教师就特别满足。这其实是一种误导:学生以为真的全都懂了。著名科学家钱伟长曾说过一句耐人寻味的话:“把学生都教、瞳’了,是一种不负责的表现。”他认为,学生在课堂上应经历一个“不懂—)懂—)不懂”的过程,要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这是很有见地的。许多课文在学完之后,可考虑安排一个质疑的环节,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向课外。
四、高段默读教学主线的设计
高年段的默读,课标有如下要求:“默读有一定的速读,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与课标的目标相匹配,人教版高年级教材在许多课文尤其是长课文后面提出了“快速阅读课文”的要求。由此可知,高年级的默读,应以提高速度为主要目标。
在当今知识激增的时代,具有速读能力已是现代人的重要标志之一。欧美、日本等国家,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起,就已十分重视速读训练。美国总统肯尼迪、卡特等入主白宫前,都接受过速读训练。去年,日本的一套小学6年级阅读水平测试题,题量达8000字,假如学生每分钟只能读200字,那么光读完试题就要40分钟,已无时间做题。可见,重视速读,是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
然而,在我们的小学语文课堂中,却很少能看到像模像样的速读训练。最多,让学生花几分钟快速读一遍课文完事,跟着就进入精读。速读,极少成为课堂教学的主线,因而学生速读能力的提高也便很难看到实效。
高年级的阅读教学,教师应有意识地每学期选择若干篇课文进行速读训练,并围绕提高速读能力设计教学主线。下面提供两种设计思路供老师们参考: 1.检测式速读
第一步,速读基本训练。做若干卡片,分别写上4个字、6个字、8个字的词句,每张卡片让学生看半秒钟,然后说出内容。要求:扩大视幅,一目多字。
第二步,尝试速读。从课文中选一段二三百字的话,一分钟内读完,读后能回答与基本内容有关的问题。要求:快速阅读,抓住主要信息。
第三步,快速阅读全文。限时“起始阶段可控制在每分钟300字左右,以后再提高要求。如果课文有2000字,可限时6-7分钟。(不可提前预习)
第四步,测试。精心设计测试题,侧重了解学生捕捉课文主要信息的情况以及初步的感悟、分析、概括能力,一般以5题或10题为宜,多用选择、填空题,便于快速记分。测后反馈,自己评分。理解率达70%以上有效,否则无效。
第五步,总结。速读结果,学生之间会有较大差异。要侧重让学生总结经验和教训,注意紧扣速读的两项基本要求,立足于促进全班学生速读能力的发展。
以上步骤,是以提高学生的速度能力为主要目标的。与此同时,学生也能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基本线索,并对文中的主要事件、主要人物等作出初步评判,多元目标同时达成。2.篇带篇式速读
学完精读课文或略读课文后,可以再选一篇有相似点的课文让学生速读。如教完人教版6年级上册的写景文《山中访友》,可以选择本册选读课文《林海》让学生速读;教完《少年闰土》,可选择本册选读课文、同样是写少儿生活的《社戏》让学生速读;教完《最后一头战象》,可选择本册选读课文、同样是写动物的文章《军犬黑子》让学生速读;教完《一面》可选择本册选读课文、同样是写人的《军魂》让学生速读。以上所说,只是把速读延伸到本册的选读课文;我们的视野还可以扩展到从课外选文,还可以一篇带两篇甚至三篇,这样来促进学生阅读速度的提高。
教课文,传统方式是单篇教学。6年时间,300来篇文章,均采用一篇一篇教的方式。这种方式会让学生更多地关注每篇课文内部的知识,而较少关注篇与篇之间的联系。这样,学生的学习往往长期停留于“个例”感知,很难上升到“类别”而形成知识结构,语文能力的提高就会很有限。“篇带篇”式的教学,既利于提高阅读速度,又利于扩大阅读量,还利于学生通过比较形成知识结构,一举数得。以上两种速读训练思路,只是例举。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创造更新颖、更有效的设计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