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婴儿沐浴室管理制度22doc
婴儿沐浴室管理制度
1、布局合理,分清洁区、半清洁区、污染区。2,工作人员 入室应衣帽整齐,非工作人员不得随意进入。
3、医护人员进行各项操作前后洗手或使用快速手消。
4、新生儿沐浴时间要关闭门窗,调节室温在26℃-28℃,湿度50%-60%,保持桌面、窗台、地面等处的清洁整齐,每周大扫除一次,每天5次空气消毒机消毒。每月空气培养一次有记录。
5、婴儿沐浴时水温保持在38℃-40℃。
6、产妇为传染病者,新生儿最末进入婴儿室,并在操作结束后对所用物品进行终末消毒。
7、婴儿用扑粉、油膏、沐浴液、浴巾、治疗用品等一婴一用避免交叉感染。
第二篇:婴儿浴室管理制度
新疆医科大一附院昌吉分院
婴儿浴室管理制度
1、在新生儿游泳期间非工作人员禁止进入室内(除得到医护人员允许)。
2、医护人员在接触和护理新生儿时应认真洗手(手消毒)、修剪指甲,不佩戴戒指等首饰。
3、游泳室工作人员必须关爱呵护婴儿,态度和蔼、充满爱心、动作轻柔。
4、每日洗浴完毕清洁室内卫生后开窗通风一次。
5、注意室内温、湿度适宜,室温在28-30度左右,湿度45-55%,游泳水温在36-38℃左右。
6、婴儿游泳圈使用前应进行安全检查,保险扣是否扣牢,以及是否漏气。套好婴儿后检查下颏部是否托垫在预设部位,确保颈部不受挤压。
7、婴儿游泳前要逐渐且缓慢入水,新生儿游泳期间必须有专人看护,看护人员的距离必须在一臂之内,游泳操作过程中要注意操作的手法、部位、活动度和力度。
8、游泳及抚触时观察婴儿的状态,一旦发现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9、新生儿游泳结束后用75%的酒精消毒脐部,必要时脐带包扎,做好脐部护理,以免感染。
10、游泳池、游泳圈等物品用后按规定擦拭消毒、晾干备用。
11、对母亲患有肝炎、梅毒等传染性疾病的新生儿要在抚触台指定区域铺一次性垫单进行抚触及更换包单,单独使用浴盆洗浴,操作人员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12、游泳时间的长短主要由婴儿体质决定,一般控制在3-5分钟,首次游泳不超过5分钟。
13、向父母宣教婴幼儿抚触相关知识。
2015
产科 年8月制定
第三篇:新生儿沐浴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本站推荐)
新生儿沐浴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一、环境管理
1、布局合理,各区域划分明确。
2、沐浴室温度应保持在24-28℃,相对湿度50-60%,每日沐浴前、沐浴后沐浴室应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干燥,每日三氧消毒机空气消毒一次,每次2小时。
3、沐浴室每日小卫生,每周大卫生。定期对沐浴室墙壁、天花板、空调等进行清洗消毒。
4、每月对沐浴室空气、物表、新生儿物品及工作人员手进行环境卫生学及消毒效果监测,达到《医院消毒卫生标准》要求。
二、人员管理
1、工作人员应定期进行体检,患有皮肤化脓及其他感染性疾病的工作人员,不得接触新生儿。
2、工作人员入室前应进行手卫生,更衣,穿防水围裙或罩袍。
3、工作人员应具有良好的手卫生意识,指甲不超过指尖,不得佩戴首饰、手表等物品,为每一个新生儿沐浴前后进行手卫生。
三、沐浴管理
1、根据新生儿健康状况选择适宜的沐浴方式。淋浴应一人二巾(洗澡毛巾和擦干毛巾)一垫(用于垫体重秤和沐浴垫),一婴一用一换;盆浴应一人二巾一盆(或套一次性塑料套),一婴一用一换。
2、健康新生儿与高危新生儿(早产儿和低体重儿)应分时沐浴,应先为高危新生儿沐浴,再为健康新生儿沐浴,最后为隔离新生儿或有感染症状(腹泻、发热)的新生儿沐浴。
3、每日沐浴结束后应清洗消毒沐浴用品,如沐浴池、沐浴喷头、沐浴垫、防水围裙等,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30分钟,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更换拆褓台与打褓台上的各种物品,并清洁擦拭台面、体重秤等。
4、新生儿沐浴使用后的毛巾应清洗消毒,压力蒸汽灭菌;新生儿衣被用后清洗消毒,保持干燥,早产儿和皮肤有破损的新生儿使用的衣物应压力蒸汽灭菌。
5、新生儿游泳池使用一次性泳池套,一人一用一换,游泳圈一人一用一消毒。
6、治疗、护理用品如眼药水、粉扑、油膏等应一人一用,有效期内使用。
7、沐浴液等沐浴用品使用时瓶口应避免接触新生儿和工作人员,使用中应避免污染。
第四篇:新生儿沐浴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一、人员管理
1、新生儿沐浴室的工作人员入室前应严格洗手、消毒、更衣,操作前必须进行卫生洗手,指甲不过肉际,不戴戒指、手表等饰物。
2、工作人员应定期进行体检,凡有皮肤化脓、各型肝炎,以及呼吸道或其他感染性疾病者,应暂时调离本岗位。
3、护理人员为每一个婴儿洗澡前后应用肥皂及流动水洗手或使用快速手消毒液。
二、环境管理
1、室内空气新鲜,布局合理,各区域划分明确。
2、每月对空气、物表、新生儿物品及工作人员手进行细菌学监测,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并符合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要求。
3、每日定时对空气进行常规紫外线消毒、开窗通风,地面、物体表面等进行清洁或消毒,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新生儿洗澡台、护理台、体重秤、洗澡盆、游泳设施、门、桌、椅台面等内部设施,新生儿抚触台上双面中单应每日一换,并有记录。
4、为每一位婴儿洗澡结束后要认真进行清洁、消毒,保持室内整洁。
5、定期对墙壁、天花板等进行清洗和消毒。
三、消毒隔离制度
1、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原则和操作规范。
2、沐浴时先洗正常新生儿,再洗感染新生儿。
3、婴儿用的眼药水、粉扑、油膏、浴巾、柔湿巾、治疗护理用品等应一婴一用,避免交叉使用。隔离婴儿用具单独使用,并采取双消毒措施。
4、新生儿沐浴用品如沐浴液、爽身粉等应采用不可回流式,并保证瓶内物品不被污染。
5、新生儿沐浴用物如护托、洗澡盆等应一婴一用一消毒。
6、无菌物品灭菌合格率应达到100%,消毒物品达到规范要求。
第五篇:新生儿沐浴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新生儿沐浴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一、环境管理
1、布局合理,各区域划分明确。
2、沐浴室温度应保持在24-28℃,相对湿度50-60%,每日沐浴前、沐浴后沐浴室应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干燥,每日空气消毒一次,每次2小时。
3、沐浴室每日小卫生,每周大卫生。定期对沐浴室墙壁、天花板、空调等进行清洗消毒。
4、每月对沐浴室空气、物表、新生儿物品及工作人员手进行环境卫生学及消毒效果监测,达到《医院消毒卫生标准》要求。
二、人员管理
1、工作人员应定期进行体检,患有皮肤化脓及其他感染性疾病的工作人员,不得接触新生儿。
2、工作人员入室前应进行手卫生,更衣,穿防水围裙或罩袍。
3、工作人员应具有良好的手卫生意识,指甲不超过指尖,不得佩戴首饰、手表等物品,为每一个新生儿沐浴前后进行手卫生。
三、沐浴管理
1、根据新生儿健康状况选择适宜的沐浴方式。盆浴应一人二巾一盆(或套一次性塑料套),一婴一用一换。
2、健康新生儿与高危新生儿(早产儿和低体重儿)应分时沐浴,应先为高危新生儿沐浴,再为健康新生儿沐浴,最后为隔离新生儿或有感染症状(腹泻、发热)的新生儿沐浴。
3、每日沐浴结束后应清洗消毒沐浴用品,如沐浴池、沐浴喷头、沐浴垫、防水围裙等,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更换拆褓台与打褓台上的各种物品,并清洁擦拭台面、体重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