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心理学精简后2
个体心理:个人具有的或在个人身上发生的心理现象。现代心理学的个体心理倾向于把个人心理学现象看成一个复杂的系统,分为四个方面:心理动力、心理状态、心理过程(最重要)、和心理特征。
心理过程:指个体心理是一种动态的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绪过程、意识过程。心理特征:是人们在长期的认知、情绪和意志活动中形成的稳固而经常出现的心理特性,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观察法:自然观察法,是指在自然的生活情境或教育过程中直接观察被试(学生)外部行为表现(语言、行为和表情),从而对其心理活动进行研究的方法。
调查法:是在自然条件下,通过提问的方式搜集资料,间接了解被调查对象的心理与行为的研究方法。它包括口头调查(谈话)和书面调查(问卷)两种。
教师角色:教师是受过专门训练的,在学校中向学生传递人类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体质,进行思想教育,培养高尚审美情趣,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人才的专业技术员。
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对自己的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能力的主观判断。教学监控能力:是为了达到预期目的而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学本身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
社会学习论:行为主义学派——班杜拉 社会心理学基础理论。本质上说是受到积极强化、消极强化、无强化、惩罚的影响,而改变了行为的发生概率。
认知—结构论:美国布鲁纳提出的,他主张学习的目的在于发现学习的方式,使学科的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
信息加工:美国加涅认为,学习是一个有始有终的过程,这一过程可分为若干阶段,每一阶段需进行不同的信息加工。
建构主义: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赋予意义却是由每个人自己决定的。它更关注如何以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基础来建构知识,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景性。
成就动机:是在人的成就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是激励个体乐于从事自认为重要或有价值的工作,并力求获得成功的一种内驱力。
归因: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分析,指出其性质或推断其原因的过程。通俗地讲,就是我们做完一件事情后要做一下总结,对我们所做事情的结果加以分析、判断、寻找原因。
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操纵信息加工过程,用来促进知识的获得与保存,以提高学习效率的任何活动。
元认知策略即监控性的学习策略,主要是学习者对认知过程进行监控,评价和调节的策略,包括计划策略、调节策略和监控策略。
复述策略:是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而对信息进行多次重复的过程,是对所需要记忆的材料的维持语言策略。
精细加工策略:是一种对学习的材料进行深入加工的策略,它是指学习者利用表象、意义联系或者人为联想等方法为学习的新材料增加相关信息,已达到对于新材料的理解和记忆。
组织策略:是指对学习材料进行加工,按照学习材料的特征和类别进行整理、归类或者编码,以便于学习,理解的一种基本学习策略。
计划策略:包括设置学习目标,浏览阅读材料,产生待回答问题,以及分析如何学习任务,成功的学习者不仅需要听课,做笔记和完成作业,还要预测完成作业所需要的时间,将各科知识融会贯通,学习者可以通过对学习过程的自我监控,及时发现问题,进行调整。
调解策略:(有目的的阅读)学习者头脑中有明确的领会目标,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始终重视实现这个目标,根据此目标调节学习过程,包括寻找重要细节,找出重点等。监控策略:是指学习者对于自己应用策略的情况进行监控,保证策略在学习过程中有效的应用,包括阅读时对自己的注意状态和理解方法进行追踪等,是学生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纠正。
问题解决是由一般情境引起的,需要运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来解决某种疑难的过程。问题表征指问题解决者将人物范围或作业领域转化为问题空间,实现对问题的表征和理解。
定势指在先前活动中形成的,影响当前问题解决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
创造性思维指用超常规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形成新颖的、有价值的方案或者结论。自我意识: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意识,即主体我对客体我的意识,包括主体对自身的意识以及自身与周围世界关系的意识两个方面。
自我体验:是自我意识的情感成分,反映个体对自我所持的态度,包括自我感受、自爱、自尊、自信、自卑、内疚、自豪、成就感、自我效能感等层次,其中,自尊是最主要的方面。
现实自我是个体从自己的立场出发对现实的看法; 投射自我是个体想象中他人对自己的看法。
理想自我是个体从自己的立场出发对未来自我的希望。
认同:是指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相接近。
群体决策是为发挥集体的智慧,由多人共同参与决策分析,并制定决策的整体过程。首因效应――首因,最初的印象第一印象。它是指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往往注意开
始接触到的细节,而对后面接触到的细节不太注意的人际交往现象。
近因效应――近因,即最后的印象。近因效应,指的是最后的印象对人们认知具有的影响。最后留下的印象,往往是最深刻的印象,也就是心理学上所阐释的后摄作用。
光环效应――晕轮效应。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常从对方所具有的某个特性而泛化到其他相关的一系列特性上,从局部信息形成一个完整的印象。
投射效应――是指在人际交往中,形成对别人的印象时总是假设他人与自己有相同的倾向,即把自己的特性投射到其他人身上。
心理健康――它是一种持续的积极发展的心理状况,个体在这种状况下能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充分发挥身心潜能。
陈述性知识亦称描述性知识,即关于事物及其关系的知识,主要用于区别和辨别事物。它包括事实、规则以及个人的态度或信仰等,具有静态的特点。
程序性知识亦称操作性知识、技能,即关于怎样做的知识,是一种经过学习自动化了的关于行为步骤的知识。由于这种知识的存在只能通过某种作业间接推测,具有动态的特点。
策略性知识是关于如何学习和如何思维的知识,即个体运用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去学习、记忆、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和技巧。
知识理解,是指学生通过对感性材料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深度加工改造,从而获得对某类事物本质特征与内在联系,形成理性知识的过程。简述不同心理学流派的理论观点。
构造主义又称结构主义,冯特 尊基人,代表人 铁钦纳。主张心理学应该采用实验内省法分析人们的意识经验或构造,把经验分为感觉、意象和激情三种基本元素。感觉是知觉的元素,意象是观念的元素,而激情是情绪的元素。所有复杂的心理现象都有这些元素构成的。
机能主义首倡者威廉.詹姆斯,主要代表人约翰.杜威。认为意识是一个连续不断流动的过程,意识过程就是使有机体适应环境。强调实用主义观点,认为心理学应该把有效用心的心理过程作为研究对象而不是静态的心理过程。
行为主义华生创立,代表斯金纳。认为心理学若想成为一门学科,必须沿着自然学科的路线来构造自己,即考察可以观察和测量的现象。
行为主义有两个特点:一是否认意识,主张心理学之研究人的行为;二是反对内省,主张采用客观的试验方法。
格式塔心理学韦特海默、卡夫特、苛勒。主要是研究知觉和意识,目的在于探究直觉、意识的心理组织历程。
精神分析心理学由弗洛伊德创立。精神分析主要是释梦和自由联想等手段,发现病人潜在的动机,使精神压力得到缓解,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精神分析学则是对异常心理和异常行为进行分析,并强调心理学研究无意识现象。
精神分析心理学认为 人类的一切思想和行为,都根源于心灵深处的某种动机,特别是性欲的冲动。他们以无意识的形式支配人的思想,并表象在人正常和异常的行为中。
认知心理学 皮亚杰。它是指用信息加工的观点和术语,使用计算机拟验证等方法来研究人的认知过程,认为人的认知过程是信息的接收、编码、存储、交换、操作、检查和使用的过程,并归纳为四系统模式:感知系统、记忆系统、控制系统、反应系统。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由马斯洛和罗杰斯等人创立的。反对行为主义的机械决定和精神分析的生物还原论,主张研究人的本性、潜能、经验、价值、生命、意义、创造力和自我实现。认为心理学研究应以整体分析和经验描述的方法来代替元素分析和实验法,他们采用“以人为本”的实验路线,运用“整体分析”的研究方法来探讨人自我生长的需要,主张改善环境以促进人性的充分发张,以达到自我实现。举例说明高等教育心理学的作用。一.高等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首先,有助于提高教师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加深对大学生认知发展特点、学习动机、人格和社会性特点以及个性发展特点的理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其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形成,同时,促进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道德品质的形成等;其次,有助于教师培训和自我学习,更主动、科学地驾驭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不仅可以提高教师心理学理论水平,更可以将教育、教学提升到科学研究的高度,为高等教育研究的发展提供可借鉴的现实依据。二.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内容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
(一)高等教育心理学概论
(二)高等学校学习心理 它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对高校学生学习的实质、类型和特点,高等教育的联结学习理论基础、认知理论基础等的探讨。(2)对学习动机的结构、类型与作用,学习动机的主要理论观点以及学习动机的培养,学习动机的激发措施等的探讨。(3)对学习迁移的实质、分类与作用/主要理论观点/影响条件/有效促进等的探讨。
(三)高等学校教学心理
(1)对大学生认知与记忆发展的规律:知识学习的四个阶段:知识的感知、理解、巩固以及运用;技能学习形成与培养的探讨。(2)对学习策略、学习策略的指导及应用等方面的探讨。(3)对问题解决的实质、理论模型,问题解决的过程与条件,创造力及其培养等的探讨。
(四)高等学校德育心理
(1)对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基本结构、发展的规律/培养的途径等的探讨。(2)对态度与品德的基本结构、基本理论;主要途径等的探讨。(3)对大学生群际心理与人际调适的探讨。(4)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咨询原则与方法等方面的探讨。
(五)高等学校教学成效的测量与评价
3.什么是教学效能感?剖析并说明它对自己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影响。(1)教学效能感指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能力的主观判断。(2)教学效能对教师行为的影响
影响教师在工作中的努力程度/反思和进一步的学习/工作的情绪 强化动机理论:联结派心理学家提出,用刺激-反应的公式来解释人的行为,认为人的某种学习行为倾向,完全取决于先前的学习行为与刺激因强化而建立起来的稳定关系,如人们为了得到表扬、赞许,所以去学习。
成就动机理论:源于默里的有关研究,他把成就动机定义为一种努力克服障碍、施展才能,力求又快又好解决问题的愿望或趋势。麦克里兰和阿特金森等接受了默里将其发展为成就动机理论。成就动机是在人的成就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是激励个体乐于从事自己认为重要或有价值的工作,并力求获得成功的一种内驱力。认为个体的成就动机可以分成两大类:一是力求成功的动机;二是避免失败的动机。成败归因理论:海德奠基人。人们具有理解世界与控制环境两种需要,使这两种需要得到满足的最根本手段就是了解人们行动的原因,并预言人们将如何行动。自我实现理论: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在动机领域中的体现,马斯洛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有五种,由低到高依次是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后又确定为七个层次,分为两大类,基本需要和成长需要。4.简述教学反思的基本过程和方法。
(一)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能力发展的途径。
(二)教学反思过程。
1.具体经验阶段。及主要任务是使教师明确问题情境,及教师能够意识到自己在教学中的问题从而引起反思.2.观察与分析阶段。该阶段是反思最集中体现的阶段。教师通过自述或回忆、他人观察模拟、录音、录像、档案等方式收集与自己活动有关的经验和信息,以判断的眼光反观自身的思想、行为以及价值观等,检验行为与预期结果的一致性。3.重新概括阶段 4.积极验证阶段
(三)教学反思的方法布鲁巴克四种反思的方法,即反思日记、详细描述、实际讨论、行动研究。
5.教学监控能力是什么?谈谈教学监控能力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
教学监控能力是指教师为了达到预期的目的而在教学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对其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能力。教学监控能力主要分为三个方面:
1.对自己教学的预先计划和安排2.对自己实际教学活动进行有意识的监察、评价和反馈。3.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调节校正和有意识的自我控制。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影响与作用:
1.教师能否正确、全面的发现或觉察自己的在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2.教师是否具备解决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的足够经验。3.已有知识是否能与现存问题联系起来进行合理、有效的知识重组。简述大学生学习的特点。
大学生学习是人类学习的一种特殊形式。大学生的学习除了服从一般的学习规律外,还有一些自身的特点:主要从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㈠学习内容上的特点:①专业化程度高,职业定向性强。②实践知识丰富,动手能力较强。③学科内容的高层次性和争议性。
㈡学习方法上的特点:①自学方式日益占据重要地位。②学习的独立性、批判性和自觉性不断增强。③课堂学习与课外、校外学习相结合。简述不同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学习理论主要有两大派别:联结派和认知派。联结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一切学习都是通过条件作用,在刺激和反应之间建立直接联结的过程,强化在S-R联结的建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认知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在外部环境支配下被动地形成S-R联结,而是主动地在头脑内部构造认知结构;学习不是通过练习与强化形成反应习惯,而是通过理解获得期待;有机体当前的学习依赖于他原有的认知结构和当前的刺激情境,学习受主体的预期所引导,而不是习惯所支配。
?结合所教课程,谈谈现代认知学习理论对高校教学工作的指导作用。
4、联系高等教育教学实践,谈谈你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认识。
建构主义是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被誉为当代教育心理学中的一场革命。建构主义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赋予意义却是由每个人自己决定的。它更关注如何以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基础来建构知识,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景性。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主要有两个方面:知识观与学习观。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建构意义的方式而获得,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自主学习方式的学生为中心,它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者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这就意味着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当采取新的教学方法和全新的教学策略,实施开放性教学,强调教学向学生主体开放,这样有利于学生进行有效的意义建构。试述强化动机理论、成就动机理论、成败归因理论、自我实现理论及自我效能理论的主要观点。
基本需要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而成长需要即认知的需要、审美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他指出,在各个层次有高低之分,前后顺序之别,只有低满足后,高一层需要才会产生。
自我效能理论:班杜拉提出的,自我效能是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地进行某一行为的主观判断。他认为,人的行为不仅受行为结果的影响,而且受通过人的认知因素形成的对结果期望的先行因素的影响,并提出了结果期望以外的另一种期望-效能期望,即人对自己能够进行某一行为的实施能力的推测或判断,也就是人们对自己行为努力的主观推测。
举例说明在高等教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经引起的学习活动,使行为朝向一定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它与学习活动可以互相激发、互相加强。学习动机一旦产生,就会贯穿与某一学习活动的全过程。因此,学习动机可以加强并促进学习活动,学习活动又可激发、增强和巩固学习动机。学习动机的水平和强度直接影响到学生能否有效地进行学习,同时教师教学工作的成败也与其对学生学习动机的了解程度密切相关。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学习动机具体体现。学习动机的培养是指学生把社会、学校和家庭的需要变成自己内在学习需要的过程。研究证明,大学生学习动机是不同的,它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大学生的个人特点、周围人群的特征、大学生集体的发展状况等。由于大学生心理上还处于过渡时期,因此对其学习动机进行培养之前要了解大学生群体学习动机的特殊性,有针对性、有差异地进行培养。大学生学习动机是多种多样的,低年级大学生对考试分数很重视,但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对分数虽然还重视,但注重的程度有所减弱。更多的高年级学生在某些课程上只要求通过考试,但在另一些课程上则注重广泛吸取知识,参与创造性的探索工作,掌握科学研究方法。那么我们就应该利用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互动关系培养学习动机,利用直接发生途径和间接转化途径培养学习动机。所谓直接发生途径即因原有学习需要不断得到满足而直接产生新的更稳定、更分化的学习需要;间接转化途径即新的学习需要由原来满足某种需要的手段或工具转化而来。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考虑到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多样性及其不同的特点,以此来组织高校的学习。作为教师,要力求在课堂上表达出更多学科的闪光点,激发学生继续研究的浓厚兴趣。
3、结合教学实践,设计一个指导大学生对学习结果进行正确归因的训练方案。归因主要从稳定性维度、内在维度和可控制性维度三个方面来进行。在归因时,学生都有一种自我防御倾向,如果成功了,找主观因素;而失败了,则惯于找客观因素。作为教师,要引导学生把事情的结果归因于稳定的因素(能力、任务难度等)、内在的因素(能力、努力、身心状态)和可控制的因素(努力)就会增强他们对自己的信心,并激发其不断努力,要避免学生将自己的失败归咎于他人或环境。因此,当学生不断面临各种成绩(成功或失败)的时候,教师首要的任务就是引导他们正确地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我们进行归因的目的在于促使他们今后的学习以及行为的改善、学习效果的提高,而并非是去打击和压制他们。
此外教师在归因时,要避免出现两种归因偏差:一是把学生出现的问题归因于学生自身的问题,把责任推给了学生,等于是在教育之前就已经放弃了教育者应承担的责任;二是教师对优秀学生和差生的归因不同,优等生做了好事情或取得好成绩时,归因于其能力、品质等内部因素;而差等生取得了好成绩或有了好行为,往往归因于任务简单、运气好等外部因素。这都是错误的归因,在教学活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进行换位思考来避免归因偏差。有效促进认知策略的教学措施是什么?
认知策略的教学一般在知识教学的过程中进行,教育者在教学是要善于识别概括性,实用性较广的认知策略,并对其结构进行分析,同时,注意要把握一些有效的教学措施。
1、在进行认知策略教学同时的教授元认知。2、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教授认知策略。3、在积极主动的基础上教授认识策略。4、在具体的学科内容中教授认知策略。5、按程序性知识学习规律教授认知策略。
认知策略作为一种程序性知识,其教学也应该遵循以下规律: 1)2)3)
通过教师的讲解示范,使学生理解学习的认知策略,解决学生的认识问题。鼓励学生在相似的情境和不同情境中进行策略的应用练习。在变化的情境中练习,使认知策略获得前移,能够灵活应用。
5、评价每个假设的优缺点。学生提出多种架设后,应该引导他们考虑各种假设的意义,评价其可行性。当集中问题解决的方案都可行,引导学生把时间、价值、金钱投入和道德要求等综合考虑,以帮助学生选择最好的假设。
6、考虑解决问题的因素。让学生了解定势、功能固着、酝酿效应,动机、情绪、知识经验以及问题情景等对问题解决的影响,掌握发挥这些因素的积极作用,克服其消极阻碍作用的有效策略。
7、提供问题解决的机会并给予反馈。问题解决能力的提高是不断解决问题的实践结果。应提供各种机会,使其在成功解决实际问题中得到成长。教师对学生问题解决的情况给与反映,帮助学生分析存在的障碍,以促进其问题解决能力的提高。
(二)问题解决策略的训练
研究表明,采取主动地接受学习方式,辅以有指导的发现学习和主动解决问题的经验,有分析、批判的进行特定学科教学,将会大大提高有关该学科的问题解决能力。结合教学实际,谈谈有效促进大学生元认知策略的教学措施。
元认知指认知主体对自身状态、能力、任务目标、认知策略等面的认识,同时也使认知主体对自身各种认知活动的计划、监控和调节。根据元认知的构成,在教学实践中教育者也可以从以下方面对于学生的元认知能力进行训练。
一、不断丰富学生元认知的知识
传统教学往往把重点放在狭义的知识学习上,而忽略了学生对于认知过程的知识,即元认知的教学,因此学生往往掌握了一些死知识,而不能灵活应用,缺乏知识迁移能力的提高。
教师在传授元认知知识的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辅导:1、关于学习者个体的知识,如个体兴趣、爱好、能力以及与他人认知特点的差异性和相似性等方面。2、关于学习任务的知识,如对学习材料特点的知识等。3、关于策略方面的知识,如不同策略的使用条件与范围以及不同策略的选择等。
二、增强元认知体验
在学生学习认知的过程中,要尽可能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发挥积极情感体验的促进作用,克服消极情感的阻碍作用,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困惑。经过努力解除困惑。从而获得进一步学习的动力。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涉及或选择适当的问题,引发兴趣。提供给学生以各种各样的机会,使之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提高。及时帮助学生进行总结,使之意识到成功和失败的正确归因,与学生不断进行交流等。
三、提高元认知监控能力
元认知监控能力的培养可以从活动前、活动中和活动后三个环节进行。活动前,教师应指导学生做出可行的计划和安排,制定比较完整的实施方案。活动中,教师要指导学生通过不断的自我提问,加强对整个学习活动的控制能力。活动后,教师要及时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对自己的学习结果进行检查、反馈、及时纠正错误,提出补救方法。
什么是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特点、构成和评估方法是什么?
创造性思维指用超常规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形成新颖的、有价值的方案或者结论。特点:一是流畅性,即在给定的时间内能产生联想起更多的观念,它反映了思维的敏捷性。
二是灵活性,既能超越以往习惯的思维方式,在更广阔的视角下开创各种不同的思路,展示众多的思考方向,体现了思维的广度。
三是独特性,既善于对信息加以重新组织,产生不同寻常、与众不同的见解。四是精密性,即善于抓住事物的关键信息,进行精密细致的思考,对各种想法进行扩展和引申。
构成:创新思维是多种思维的综合表现,包括
1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相结合2辐合思维和发散思维相结合3抽象思维和想象思维4再造想象基础上的创造想象 国际上的评估主要有两种方法:
一种是从创造思维的本质入手,编制创造性思维测验。这方面的著名测验有吉尔福特的创造性测验和托兰斯的创造性思维测验。另一种解决方法时编制人格方面的问卷,以考察被试的人格特征是否具有创造倾向。
举例说明在教学中如何训练大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并分析问题解决的主要策略及训练。
灵活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有效解答问题,是当今社会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重要能力。
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首先应该具备良好的知识基础,能够灵活的把知识运用到当前的问题中去,同时还要掌握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乐于发现问题,对问题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一)问题解决能力训练的基本步骤:心理学家提出了帮助学生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的几个基本步骤:
1、建立接纳意见的气氛
教师要注意创设一个接纳学生意见的氛围,增强学生积极参与解决问题活动的动机。鼓励学生积极投入问题解决的活动中去,给学生以充分的时间酝酿和讨论,当学生的想法得到教师的认可时,他们会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问题的解决活动中去。2、鼓励学生仔细界定问题。学生在试图解决问题之前,必须正确理解问题。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对问题进行简要的陈述和界定,并让学生进行练习,检查他们对问题的目标状态、已知条件及其相互关系是否理解,以培养学生仔细界定问题的习惯。
3、教授学生分析问题的方法。通过具体实例向学生示范如何分析问题,区分重要信息和次要信息,让学生考虑并写出他们面临什么问题,必须使用哪些条件,以及运用这些条件来解决问题,学会对问题解决做出规划。
4、鼓励学生多角度提出假设。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尽可能多地提出各种假设,而不要对这些想法作过多批评,以免过早局限于某一问题解决的方案中。
在不同学科中,解决问题的策略大致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1、该领域中典型问题解决的程序步骤及注意事项。
2、问题解决时常用的思维方式。在训练这些策略时,教师应注意为学生创造适当的氛围,以利于问题解决。让学生熟悉学科的基本理论,熟悉该学科所特有的发现知识的策略,使学生养成有分析地提出异议的态度和准确地使用自己的语言阐述问题解决过程的习惯。试述在教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一、创造有利于创造性思维发挥的环境。教师应当遵循以下五个原则:
1、尊重与众不同的疑问。
2、的观点。
3、向学生证明他们的观点是有价值的。
4、给学生更多的学习机会。
5、使评价与前因后果联系起来。
二、创造性思维训练的“头脑风暴法”其基本原则是:1、集体解决问题时,禁止提出批评性的意见或暂缓评价。2、鼓励提出各种改进意见或补充意见。3、鼓励多种想法、多多益善。4、追求与众不同的、关系不密切的、甚至离题的想法。
三、创造性思维训练的戈登技术。戈登技术的指导性思想是将创造性当作是一项可以通过直接训练获得和提高的技能来看待,而非一种智慧活动。什么是自我意识,自我意识的结构是什么
自我意识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意识,即主体我对客体我的意识,包括主体对自身的意识以及自身与周围世界关系的意识两个方面。从形式上看,自我意识表现为认知、情感和意志三种形式,分别称为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从内容上看,自我意识可分为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从自我观念来看,又可分为现实自我、投射自我和理想自我三个纬度。
根据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试述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措施。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1)大学生自我认识的发展特点,①自我认识更具主动性和自觉性②自我评价功能增强③自我概念的变化(2)大学生自我体验的发展特点①自我体验的丰富性与波动性②敏感性和情境性③自尊感和自卑感相互交织(3)大学生自我调控的发展特点①自我设计、自我完善的愿望强烈(2)激烈的独立意识和反抗倾向。
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措施:(1)自我认识。要使认识具有全面性、正确性,必须凭借各种正确的参考系,从多方面、多角度认识自我。主要包括:通过对他人的认识来认识自我、通过分析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来认识自我、通过与他人的比较来认识自我、通过自我比较来认识自我、通过自己的活动表现和成果来认识自我、通过自我反思和自我批评来认识自我(2)积极悦纳自我。首先,要引导其进行积极的自我评价。这是促使其产生自尊感、克服自卑感的关键。教师应引导学生明确每个人的优、缺点、长处和短处。其次,教育其正确对待失败 与挫折,认真总结经验和教训。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感,即使在批评甚至处罚学生时,也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同时,应教育他们正确认识自尊、尊重他人及其相互的关系(3)努力完善自我。主要包括两方面,即确立正确理想自我和努力提高现实自我。
简述态度、品德的含义及其区别与联系。
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体行为选择的内部状态。品德指个人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准则行动时,所形成和表现出来的某些稳固的特征。
态度是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品德也是一种习得的影响个人行为选择的内部状态。它们的结构是一致的,都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方面构成。两者的区别:(1)涉及的范围不同:态度涉及的范围包括对社会、集体以及他人的态度,对劳动、生活、学习的态度,对外物、对自己的态度等,有的涉及社会道德规范,有的不涉及。只有涉及社会道德规范的那部分稳定的内容,态度才能称为品德。(2)价值内化的程度不同。价值的最高水平是价值的“性格化”,即将各种价值观念组织成一个内在和谐的系统,使之成为个人价格的一部分。只有价值观念成为个人性格的一部分态度时,才能被称为品德。简述道德发展阶段论、道德价值观辨析论、社会学习品德论的主要观点。
道德发展阶段论:柯尔伯格将儿童的道德发展划分为三种水平六个阶段:(1)前习俗水平,即第一种水平,儿童10岁以前大约都处于这一水平上。这段时期又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惩罚和服从取向阶段。第二阶段,相对功利取向阶段。(2)习俗水平,即第二种水平,13岁以后一直到青年、成年都属于第二种水平。这段阶段又分为两个阶段:第三阶段,人际协调取向阶段。第四阶段,维护权威取向阶段。(3)后习俗水平。至少是16-18岁以上,人格成熟以后,才能达到这种境界。分为两个阶
段:第五阶段,社会契约取向阶段。第六阶段,普遍原则取向阶段。
道德价值观辨析论:拉斯,西蒙。这一理论着重研究人们获得清晰的道德价值观念的过程,以及提高道德水平的价值观辨析策略。以人本主义为哲学基础,认为人的价值观是人固有的潜能,由于它不能一开始就被人清醒地意识到而难以指导人的行动。为了让这些潜在的价值观念能发挥作用,就必须在环境影响或承认帮助下对它们进行一步步的辨析。它的根本点就是帮助个体利用理性思维和情绪体验来检查自己的行为模式,策略:大组或小组讨论;个别作业和团体作业;假定的、设计的与真实的两难问题;排序与选择;敏感性训练与倾听技术;歌唱与美术;游戏与刺激,以及个人日记与交谈等。
社会学习品德论:班杜拉,人的许多态度或行为,并不能通过其行为的直接经验获得,而是通过间接经验获得。人们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行为的后果而间接产生学习,被称为观察学习。(1)观察学习的过程(2)榜样与示范(3)强化 根据道德价值观辨析论,结合身边的事例谈谈如何对大学生进行品德教育。(2)大学新生的心理适应问题
1自信和自卑的内心冲突2渴望交往和自我封闭的矛盾3独立和依赖的矛盾 4理想和现实的矛盾5富于思考与认识偏激的矛盾(3)帮助学生调整自己,适应大学的生活模式
1提高生活自理能力2学会以平等的态度对待自己和他人 3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4端正专业思想,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是什么?(1)环境变迁:个体所处环境的巨大变迁会使个体产生心理应激,这种变化对个体适应的的影响比较突出。(2)学业期望:大学生学习的主要特点是学习的自主性,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而教师是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大学生面临学习方法、学习内容与学习习惯的巨大转变,也包括对自己学习能力的重新评估。(3)自我认知:然而进入大学以后,由于学习生活的转变,自身所具备的特长等因素的影响,大多数人对自我的评价也在逐渐发生转变,这不仅表现在学习成绩,还表现在知识面、社会经验、人际交往以及个体综合能力等方面。价值观辨析在理论上强调学生在道德教育中的主体地位,认为个体价值观念是在自身理性思维和情绪体验中,在不断辨析过程中逐步清晰、稳固的,从而真正起到指导作用。他们主张教师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是帮助学生辨认自己的价值观念以及这些价值观念与其他价值观的关系,整理它们的价值观念体系。
价值观辨析理论认为价值观念无好坏,辨析的任务就是个体弄清这些价值观念是什么,并了解别人有什么价值观念,以此做比较。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既要进行价值观辨析,还应帮助学生去评价各种价值观本身的价值,使其自觉选择符合社会道德原则的价值观念。
高凝聚力的群体有哪些特征:
群体凝聚力是指群体对其成员的一种吸引力,也就是群体成员愿意留在群体中的倾向。特征为
(1)群体成员积极参与群体活动(2)群体成员之间积极交往。
(3)群体成员心情舒畅,对群体的满意度高。(4)群体成员是士气高昂,精神振奋。(5)群体成员之间有强烈的影响。
试述从众与服从、模仿与感染的区别:服从是指个体按照社会要求,群体规范或者别人的意志而做出的行为。服从与从众区别:服从主要是指令性,群体规范或者权威意志的服从,这种服从可能出于自愿,也可能是被动的。从众不是对群体规范的服从,而是对舆论、群体的气氛压力的服从。(2)模仿是指个体在没有外界控制的条件下,受到他人行为的刺激影响,而引起的一种与他人行为类似的行为。模仿有两种,一种是有意识的模仿,一种是无意识的模仿。影响模仿的主要因素有三方面:(1)年龄与阅历(2)榜样行为的社会称许性(3)相似性
2、感染是一种情绪传递过程。它通过言语、表情、动作以及其他各种各样的方式引起他人相同的情绪或行为。感染主要受两方面因素的制约:1被感染者与感染刺激发出者的相似性2被感染者的自我意识水平。
简述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与原则
1、平等意识强,他们既对他人平等相待,也希望他人对自己一视同仁。2感情色彩浓3富于理想化4喜欢与异性交往。原则:1彼此尊重2真诚相待3主动共情4注重沟通试述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心理效应?1首因效应,首因,最初的印象,又称第一印象。它是指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往往注意开始接触到的细节,如对方的表情、身材、容貌等留在脑海中的印象比较深,而对后面接触到的细节不太注意的人际交往现象。2近因效应,近因,即最后的印象。近因效应,指的是最后的印象对人们认知具有的影响。最后留下的印象,往往是最深刻的印象,也就是后摄作用。3光环效应,又称晕轮效应。它是指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常从对方所具有的某个特性而泛化到其他相关的一系列特性上,从局部信息形成一个完整的印象,即根据最少量的情况对别人做出全面的结论。4投射效应,投射效应是指在人际交往中,形成对别人的印象时总是假设他人与自己有相同的倾向,即把自己的特性投射到其他人身上。5刻板印象,刻板印象是社会上对于某一类事物或人物的一种比较固定、概括而笼统的看法。简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含义与标准
它是一种持续的积极发展的心理状况,个体在这种状况下能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充分发挥身心潜能,而不仅仅是没有心理疾病。它包含了两层含义:一是心理上的正常状态;二是能积极调节自己的心态,顺应环境并能建设性地有效发展和完善个人生活。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结合各派的观点和我国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社会角色,评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标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考虑:
(1)智力正常(2)情绪健康(3)意志健全(4)人格完整,指有健全统一的人格,个人所想、所说、所做都是协调一致的。
(5)自我评价正确(6)人际关系和谐(7)社会适应正常(8)心理行为符合大学生的年龄特征
简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1)环境、角色的改变
新生面临的变化主要包括四方面:生活环境、人际环境、学习内容及方式、角色地位的变化
自我认知也会出现两极振荡。(4)心理冲突:是指个体在有目的的行为活动中存在着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反或相互排斥的动机时所产生的一种矛盾心理状态。心理冲突常常会使动机所指向的目标的实现受到阻碍,大学生的心理冲突既有群体心理冲突,也有个体心理冲突,大学生的心理冲突并非只有由于判断不清引起的心理冲突,也有选择取舍带来的心理冲突。(5)生活事件: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社会生活变动,生活事件不仅是测量应激的一种方法,也是一项预测身体和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6)家庭环境:家庭影响主要包括家庭的情绪氛围,父母的教养态度,家庭结构与家庭经济状况四个方面。父母的教育方法和教养态度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和生理。
4、如何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一)大学生应关注自身的心理健康
1、坚持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遵循的行为规范,即习惯化了的生活方式。对大学生而言,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
(1)合理作息,起居有常,早睡早起,充足睡眠。(2)平衡膳食,坚持吃早餐;体重保持正常水平。
(3)科学用脑,实行时间管理,提高学习效率;劳逸结合,有张有弛,避免用脑过度。
(4)积极休闲,选择文明高雅的休闲娱乐方式,愉悦身心。(5)适量运动,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不吸烟,不喝酒。
大学生不文明的生活方式有网络沉溺、暴饮暴食、节食瘦身、晚睡晚起,饮食不规律、不从事体育运动、抽烟酗酒、做危险动作等。
2、培养和完善人格
3、投身社会实践,扩大人际交往,建立广泛的社会支持系统。
(二)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1学校教育中应着重于“五学”教育
“五学”教育,即学会生存,学会生活,学会关心,学会学习,学会发展。2逐步形成学校、社会、自身共同关心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围 3建立以发展咨询为核心的大学生咨询观念
一、如何科学命题和正确评分?
1、命题的一般原则(1)测题应彼此独立(2)文句要简明扼要(3)题目格式应多种多样(4)试题要符合测验的目的(5)答案应正确可靠
(6)试题内容的取样具有代表性
只要遵守这些原则,学绩测验才有可能达到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2、评分
(1)评分标准应注重内容,不宜注重形式评分标准(2)评分时要注意分析评分和综合评分相结合(3)要规定答案要点及可接受的变式(4)评分标准要客观公正
(5)评分标准要依据题目的难易及要点的主次配给分数
第二篇:《教育心理学》课后练习题-精简打印
一、选择题:
一、1.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心理学分支科学,诞生于()。
A.19世纪中叶B.19世纪初C.20世纪初D.18世纪
2.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A.学习心理规律B学与教的心理规律C教学心理规律D学与教以及二者相互作用的心理规律 3.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是心理学家()。A.布鲁纳B桑代克C维果斯基D马斯洛 4.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的研究,旨在创造性地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研究方法是()。
A观察法B调查法C行动研究D实验法 5.在研究实验过程中应该对被试产生积极性的影响,要避免对被试的身心发展产生伤害指的是()研究原则。
A.客观性B.系统性C.理论联系实际D教育性
二、6.儿童认知发展阶段论是著名心理学家()提出的。
A.皮亚杰B布鲁纳C桑代克D.斯金纳 7.皮亚杰认为,认知结构中已经具有了抽象概念,能够进行逻辑推理的儿童的认知发展处在()阶段。
A.感知运动B.前运算C.形式运算D具体运算 8.在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中,他认为()的发展任务是培养勤奋感,体验着能力的实现。
A.学前期B.学龄期C.青年期D.成年早期 9.皮亚杰认为,当儿童已经掌握了口头语言,从具体动作中摆脱出来,凭借象征在头脑中进行“表象性思维”时,儿童的认知发展则处在()阶段。
A.感知运动B.前运算C.具体运算D形式运算
10.埃里克森认为人格发展的()正处于“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时期。A.学前期B.学龄期C.青年期D.成年早期
11.个体倾向于利用自己身体或内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依据的认知风格是()。A.场依存性B.场独立性C.冲动性D.沉思性
12.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是指()。A.需要在下一发展阶段掌握的能力B.超出目前水平的能力C.儿童现有发展水平与可能的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 D.最新获得的能力
三、13.下面哪种情况不属于心理学中对学习的定义()。
A.学解算术题B.手碰到火后马上缩回C.学习游泳 D.小孩害怕打针
14.学习不是建立刺激反应的联结,而是在头脑内部形成认知结构的过程,属于()的观点。A.经典条件反射理论B操作条件反射理论C尝试错误说D认知学习理论
15.在托尔曼的迷宫实验中,白鼠在没有获得强化前,学习已经存在,只不过未表现出来。也就是在未受奖励的学习期间,认知结构已经发生了变化,这种现象被托尔曼称为()。
A.操作性学习B.辨别学习C.潜伏学习D获得
16.如果个体在作出某种反应后,消除某种厌恶的刺激或不愉快的情境,从而使同类行为以后在类似情境中发生的概率增加,称之为()。
A正强化B负强化C惩罚D消退
17.经典条件作用理论认为,在条件反应建立初期,与条件刺激相似的其它刺激也能够诱发条件反应,这一现象称之为()。
A.消退 B.泛化 C.获得 D.分化
四、18.成败归因理论的提出者是()。A.马斯洛B.韦纳 C.班杜拉D.阿特金森
19.在归因理论中,属于内部的、不稳定的因素是()。A能力B努力C运气D任务难度
20.动机水平适中,最有利于激发学习动机的理论是()。
A.成就动机理论B.耶克斯-多德森定律C.需要层次理论D.强化理论
21.马斯洛需要层次论中的最高层次是()。
A.生理与安全需要B.社交与自尊需要C.求知与审美需要D.自我实现 22.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表明,学习效率和动机水平之间存在()。A.线性关系B.倒“U”形关系C.正“U”形关系D.平行关系
五、23.奥苏伯尔接受了布鲁纳有关迁移的思想提出了()迁移理论。
A.概括说B.认知结构C.相同要素说D.关系转换说
24.根据个体能将所学的经验迁移到与原来学习情境是否相似的情境中时产生的迁移主要是()。
A.远迁移与近迁移B.正迁移与负迁移C.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D.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
25.处于概括水平同等层次的两种学习之间的影响属于()。
A.水平迁移B垂直迁移C顺向迁移D逆向迁移
26.心理定势对解决问题具有()。A.消极作用B.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C.没有作用D.积极作用
27.学过高等数学后有利于初等数学的进一步理解的掌握,这属于()。
A.顺向正迁移B.逆向正迁移C.顺向负迁移D.逆向负迁移
六、28.程序性知识的基本单位是()。A.时间序列B.表象C.命题D产生式 29.陈述性知识的哪种基本单元储了空间联系的信息()。
A表象B时间序列C产生式D命题 30.陈述性知识的哪种基本单元储存了概念及概念间的有意义联系的信息()。A表象B时间序列C产生式D命题 31.学生学习直角三角形,这种学习属
于()。
A.词汇学习B符号学习C概念学习D命题学习
32.学生利用认知结构中原有的上位概念来学习新的下位概念的学习模式是()。
A.并列结合学习B.类属学习C.下位学习D.上位学习
33.学生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梯形”、“菱形”等概念之后,再学习“四边形”概念,这种学习是()。A.上位学习B.下位学习C.并列结合学习D.派生类属学习
34.知识遗忘的发展进程是()。
A.先慢后快B均衡递减C先快后慢D逐渐加快
35.短时记忆的容量有限,为()。A.7±2个组块B.5±3个组块C.9±4个组块D.6±3个组块
七、36.技能的活动方式是()。
A.合乎法则的B.不随意运行的C.遗传获得的D.知识经验的37.以肌肉骨骼的运动实现的合乎法则的程序化、自动化和完善化的外显动作方式是()。
A心智技能B操作技能C态度D认识 38.动作缓慢、动作形式的正确性、稳定性、灵活性较差;在行动方式的结构方面,表现为动作之间不够协调,不善于把分解动作连成整体;在动作的控制方面,表现为视觉控制点绝对优势,动觉控制作用微弱。这是操作技能学习的()。A.操作定向阶段B.操作模仿阶段C.操作熟练阶段D.动作的整合阶段
39.借助内部言语在头脑中完成的智力活动方式是()。
A.操作技能B.心智技能C意志D情绪 40.依据心智的实践模式,把主体在头脑中建立起来的活动程序计划以外显的操作方式付诸执行属于心智技能的()。A.原型定向阶段B.原型操作阶段C.原型内化阶段D.动作的认知阶段
八、41.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A.动作技能B.具体方法C.复杂的方案D.学习的工具 42.在小学识字教学中,有人按字音归类识字,有人按偏旁结构归类识字,这属于()。
A.复述策略B.精加工策略C.计划策略D.组织策略
43.反思评价属于学习策略中的()。A.精加工策略B.认知策略 C.资源管理策略D.元认知策略 44.下列学习策略属于组织策略的是()。A.谐音联想法B.举例C.解释意义D.列提纲
45.组织策略和精加工策略一样,都强调知识的内在联系,但组织策略重在()之间的联系。
A.新知识与新知识B.新知识与旧知识C.旧知识与旧知识D.以上三种情况都可以
九、46.沿不同方向去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方式是()。A.形象思维B.求异思维C.求同思维D.直觉思维 47.“知人所不知,见人所不见”是创造性的哪种特征()。
A流畅性B变通性C独创性D集中性 48.抓住问题关键,找出主要矛盾的过程是()。
A.发现问题B理解问题C提出假设D检验假设 49.“头脑风暴训练”的提出者是()。A.奥斯本B.布鲁纳C.吉尔福特D.奥苏伯尔
50.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的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刺激情境是()。A.问题 B问题解决C功能固着D变式
十、51.由某种直接的情境引起的道德情感体验,从道德情感的表现形式划分,是一种()。A.直觉性道德情感体验B形象性道德情感体验C.想象性道德情感体验D伦理性道德情感体验
52.把儿童的道德发展分为他律与自律两大阶段的心理学家是()。
A.皮亚杰B.柯尔伯格C.布鲁纳D.奥苏伯尔
53.通过观察别人受强化,在观察者身上间接引起的强化作用,这种强化属于()。
A.直接强化B替代强化C自我强化D内部强化 54.个体超越对社会秩序和权威的服从,开始在人类的正义、公正、个人的尊严等层面反思这些规则的合理性,建立一个超越个人或集团利益的普遍原则,说明道德发展水平达到了()。
A.前习俗道德水平B.习俗道德水平C.后习俗道德水平D.他律发展阶段
十一、55.群体规范通过从众使学生保持认知、情操和行为上的一致,并为学生的行为画定了()。
A.方向和范围B.方向C.范围D.纪律约束
56.吸引与排斥、合作与竞争是学校里主要的()。
A.人际关系B.对立统一关系C.心理互动过程D.人与人的矛盾
57.人的年龄也会造成沟通障碍,所谓“代沟”是指()。
A.心理障碍B个性障碍C地位障碍D文化障碍 58.“酒逢知己知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是人际吸引中的()。
A.相似吸引B互补吸引C邻近吸引D外表吸引
十二、59.下面哪一条不是心理健康的标准()。
A对现实的有效知觉B自我调控能力C智力超常D人格结构的稳定与协调 60.通过不断强化逐渐趋近目标的反应,来形成某种较复杂的行为,这种行为改变方法是()。
A.强化法B代币奖励法C行为塑造法D33.心智技能就其对象、方式和结构而
处罚法 言,具有(观念性)、(内隐性)、(简缩)61.以持久的心境低落为特征的神经症性。是()。
八、34.所谓元认知是对(自身认知)A焦虑症B强近症C抑郁症D恐怖症的认知。元认知之所以在学习活动中具62.艾里斯的ABC理论中“B”指的是()。有重要的作用,除了它的意识性功能外,A个体遇到的主要事实、行为、事件B还在于它的(调控)功能。
获得正向的情绪效果C事件造成的情绪35.一般说来,学习策略可以分为(认结果D个体对A的信念、观点知策略)、(元认知策略)、(资源管理策63.一个学生曾因车祸对汽车产生了恐略)三大类。
惧心理,不敢坐汽车。我们可以一次次36.资源管理策略除了学习工具和人力地让他看有关汽车的图片;与他谈汽车;资源的利用,还有(时间管理)、(学习让他远远地看马路上的汽车;让他摸汽环境管理)、(努力管理)。
车;最后让他坐汽车等,逐步消除他对37.从元认知的构成成分来看,它包括汽车的惧怕反应。这样一种行为改变的(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元认方法,属于()。知监控)三种成分。
A.肯定性训练B.自我控制法C.示范38.元认知策略包括(计划策略)、(监法D.系统脱敏法 视策略)和(调节策略)。
十三、64.一名学生地某次测验后发现
九、39.问题解决是指个人应用一系列自己成绩优异,从而觉得自己这个学科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一定能够学得很好,这表现了测验的()。目的状态的过程。
A.诊断作用B激励作用C调节作用D40.问题分为(有结构的问题)和(结教学作用构不良的问题)。65.要了解学生对某个学科的学习态度,41.创造性思维核心是(发散)思维。最好使用()。42.创造性的基本特征包括(流畅性)、A.标准化成就测验B.教师自编的测验(变通性)和(独创性)。C.心理测验D.观察法43.问题解决的过程有(发现问题)、(理66.教师采用谈话、观察等方式收集资解问题)、(提出假设)和(检验假设)。料,针对个别学生进行评价的做法属于44.问题解决分为(常规性问题解决)()。和(创造性问题解决)。
A.正式评价B.非正式评价 C.总结性
十、45.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评价D.配置性评价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67.某教师在一个学期教学之后,仅仅46.根据柯尔伯格对儿童道德判断的研出一个作文题测验学生的语文成绩。从究,儿童的道德发展大致分为三个水平:有效测验的条件来看,这种做法难以保(前习俗道德水平)、(习俗道德水平)证测验的()。和(后习俗道德水平)。
A.区分度B.效度C.难度D.信度47.根据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观察
二、填空题: 学习的过程可以分为(注意过程)、(保
一、1.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情持过程)、(动作再现过程)和(动机过境中学与教及其互动过程中产生)的心程)。理现象及其心理规律的科学。
十一、48.人际沟通是指人们之间的(信2.学习与教学过程主要包括(学习过息交流)过程,也就是人们在共同活动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中彼此交流各种观念、思想和情感的过等三种活动过程。程。
3.学习与教学的相互作用过程包括(学49.人际关系是人们在一定的群体背景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中,在活动和交往过程中结成的(心理和(教学环境)等5个要素。关系),即(心理距离)。
二、4.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50.群体凝聚力指群体对每一个成员的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吸引力)。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它具有4个基51.信息沟通过程基本要素有(信息源)本特征:(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接受者)(信息通道)和(信息)。顺序性)(不平衡性)和(差异性)。
十二、52.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应5.影响学习准备的两个主要因素有(成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熟)和(学习)。等方面。6.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了从(生理自我)53.心理辅导的一般目标有两方面,一到(社会自我)再到(心理自我)的过是(学会调试),二是(寻求发展)。程。54.认为人的情绪是由他的思想决定的,7.弗洛伊德将人格发展分为(口腔期)、这种心理辅导方法是(理性情绪辅导方(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和(生法)。殖期)5个阶段。55.团体辅导的基本技术主要有两方面:8.席尔瓦和汉森认为存在4种基本的学一是(团体领导技巧),二是(团体互动习风格,分别是(感官-思考型:掌握型技巧)。学习者)、(感官-感受型:人际型学习
十三、56.教学评价是依据(教学目标)者)、(直觉-思考型:理解型学习者)和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有系统的收集、(直觉-感受型:自我表达型)。综合和解释并对其进行(价值判断)的三、9.联结派学习理论认为,一切学习过程。
都是(通过条件作用,在刺激和反应之57.测验的效度是指测量的(正确性),间建立直接联结)的过程。即一个测验能够测量出其所要测量的东10.桑代克尝试错误说基本规律分别为西的程度。(效果率)(练习率)和(准备率)。58.教师自编测验有两种类型:即(客11.苛勒指出,学习是通过(顿悟过程)观题)和(主观题)。实现的。59.选择题由(题干)和(选项)两部12.布鲁纳认为,学习包括(获得)、(转分组成。化)和(评价)三个过程。60.一个有效的自编测验应该具有良好
四、13.班杜拉把强化分为(直接强化)、的(可信度)和(有效度),并且要具有(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一定的(区分度)。14.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划分为(生理)、三、判断题:(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
五、1.一切有意义学习中都包含知识的现)5个层次。其中前四个层次统称为迁移,在机械学习中没有迁移。(正确)(缺失需要),第5个层次可以称为(生2.贾德的实验表明,虽然先后两个学习长需要)。项目之间有共同的刺激与反应成分,但15.动机的功能包括(激活功能)、(指迁移不能自动发生。(正确)向功能)和(强化功能)。
七、3.操作技能的每个动作并不一定要16.成败归因理论中,归因的三个维度必须执行,可以合并、省略。(错误)有(内外性归因)、(稳定性归因)与(可理由:操作技能就动作的结构而言,操控性归因)。作技能的每个动作都必须切实执行,只17.强化理论是(行为主义)心理学派能加快速度,而不能合并、省略,在结所倡导的。构上具有展开性。
18.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4.应用心智技能时必须把每一个动作实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际作出,也必须把每个动作一一说出,判断。不能省略,也不能简缩。(错误)
19.根据学习动机的动力来源,学习动理由:心智技能就动作的结构而言,由机可以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于心智技能是借助内部言语进行的,这20.学习动机的基本成分有(学习需要)就决定了心智技能不像操作技能那样必和(学习期待)。须把每一个动作实际作出,也不必用外21.班杜拉认为,人的行为受行为的(结部言语必须把每个动作一一说出。人们果因素)和(先行因素)的影响。的内部言语可以省略、简缩,所以心智
五、22.贾德经验类化理论强调(概括技能的动作可以合并、省略,具有简缩化)经验或原理在迁移中的作用。性。23.迁移的关系转换理论强调对情境(事
十、5.品德与道德是同一个概念,只是物间关系)的理解。叫法不同,两者没有区别。(错误)24.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有(相似性)、理由: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它是个(原有认知结构)和学习的(心向与定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和规范行动势)。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
六、25.按照信息加工理论的观点,知向。品德与道德密切相关,但两者不同。识可以划分为(陈述性)和(程序性)品德并不等同于道德,道德是指由社会知识。舆论力量和个人内在信念系统支持的行26.陈述性知识的组块类型有(时间序为规范的总和,人们按照社会道德行为列)、(表象)和(命题)三种类型。规范来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言行,并以此27.感觉登记的认知过程主要涉及(注要求和评价他人的言行。它们的区别有意)和(知觉)。三:一是所属范畴不同,二是反映的内28.奥苏伯尔根据新知识内容与学习者容不同,三是产生的需要不同。联系也已有知识之间的关系,将学习划分为(下有三:一,品德是道德的具体化,二,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社会道德风气影响着品德的形成与发习)。展,三,个体的品德对社会道德有一定
七、29.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向头脑内的反作用。
部转化,由物质的、外显的、展开的形6.根据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式变成观念的、内隐的、简缩的形式的展阶段论,服从与惩罚取向阶段和相对过程属于(原型内化)阶段。功利取向阶段属于后习俗道德水平。(错30.操作技能学习过程的第一阶段是(操误)作定向)。理由:服从与惩罚取向阶段和相对功利31.操作技能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动作对取向阶段属于前习俗道德水平。象具有(物质性);动作进行具有(外显7.高中阶段品德发展进入了以自律为主性);动作结构具有(展开性)。要形式、应用道德信念来调节道德行为32.复杂技能学习过程中出现练习成绩的成熟时期,表现在能自觉地应用一定暂时停顿的现象叫(高原现象)。的道德观点、信念来调节行为,并初步
发展人生观和世界观。(正确)
8.良好品德的培养关键是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学生只掌握了道德知识,就可以形成良好的品德。(错误)
理由:良好品德的培养主要表现在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的形成和发展方面。而且只有这些基本心理成分都得到相应的发展时,品德才能形成和较为完好。
十一、9.学校非正式群体对于实现正式群体的目标只有消极作用。(错误)理由:学校非正式群体对于实现正式群体的目标可能有积极作用,也可能有消极作用。主要取决于非正式群体的性质以及与正式群体的目标的一致程度。如果学生结成的非正式群体所产生的作用与学校教育目标相一致,其活动内容及结果对学生学业成就及个人全面发展能起到积极作用。
10.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上竞争总是比合作更有效。(错误)
理由:社会心理学家约翰逊等人的研究结果表明,在班级中与他人合作的人比彼此竞争的人和自己单独学习的人学得好。合作不仅能提高成绩,而且在促进个体社会化,形成相互支持、喜爱和接受的人际关系的能力,提高自尊心,形成对同伴、教师和学校工作人员的积极态度,保证心理健康等方面都有重大意义。
四、简答题:
一、1简述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内容10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情境中,学与教及其互动过程中产生的心理现象及其心理规律的科学。
(1)教与学的要素: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
(2)学习与教学的过程: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
简述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10(1)连续性与阶段性:(2)定向性与顺序性:(3)不平衡性:(4)差异性:
2.简述学习教育心理学的意义。(1)增加对学校教育过程和学习过程的理解;(2)教育心理学知识是所有教师的专业基础;
(3)有助于科学总结教育教学经验;(4)提供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基础。
二、3.什么是关键期?
“关键期”最初是从动物心理实验研究提出来的。在动物早期发展过程中,某一反应在某个特定时期或阶段中最易于获得和形成,如果错过这一阶段,就不容易再出现这样的好时机。这个关键阶段就是所谓的关键期。这一现象最早是由生态学家康拉德·劳伦兹提出的。4.什么是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对教育的意义是什么?(1)由前苏联教育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提出来的。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的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状态。(2)最近发展区概念说明了儿童发展的可能性。教学不能只适应儿童发展的现有水平,而应适应最近发展区,教学首先必须建立在开始形成的心理机能的基础上,同时又应“走在发展的前面”,积极开发儿童的智力潜能。
5.简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1)感知运动阶段(0-2岁):(2)前运算阶段(2-7岁):(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4)形式运算阶段(11-16岁):6.什么是自我意识?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是怎样的?
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边事物的关系的意识。自我意识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自我认识,二是自我体验,三是自我监控。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了从生理自我(0-3岁)到社会自我(3岁到青春期),再到心理自我(青春期之后)的过程。
7.认知方式的差异有哪些?(1)场依存与场独立(2)冲动型与沉思型(3)辐合型与发散型
(4)立法型、执法型、司法型 8.简述多元智能理论。
多元智能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发展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在1983年提出来的。包括: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交往智能、内省智能、自然观察者智能。
三、9.简述意义学习的实质。
意义学习的实质,就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奥苏伯尔提出来的。
所谓非人为的,是指新知识与已有观点的联系是合理的或有逻辑基础的。实质性的是指新知识与已有观点之间的联系是在理解后建立的,而不是字面上的联系。
10.简述实现意义学习的条件。(1)意义学习的客观条件,亦即外部条件,指意义学习的学习材料本身必须具有逻辑意义,这里所说的逻辑意义是用心理学标准来衡量的,它是针对学习者能否理解而言的。(2)意义学习的主观条件,亦即内部条件,首先学习者要有学习的心向,即把新学的内容与原有知识加以联系的倾向性。其次,学习者的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恰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相联系。最后,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已有的适当知识发生相互作用,使潜在意义转化为心理意义,使新知识获得实际意义。
11.简述“先行组织者”策略。
“先行组织者”策略是由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提出来的。所谓“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高于学习任务,并且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相关联。其目的是用来帮助学生确立意义学习的心向,在“已经知道的”与“需要知道的”知识之间架起桥梁,为新的学习内容提供观念上的固着点,起到引导和组织作用,因此称为先行组织者。
四、12.简述奥苏伯尔关于动机的分类。(1)认知内驱力:(2)自我提高内驱力:(3)附属内驱力:
13.简述耶克斯-多德森定律。09 心理学家耶克斯和多德森的研究表明,学习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根据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学习任务比较简单时,学习动机强度较高可以达到最佳水平;学习任务比较困难时,学习动机强度较低可以达到最佳水平。这一规律在心理学中称为耶克斯多德森定律,简称倒“U”形曲线。14.简述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1)生理需要;(2)安全需要;(3)社交需要;(4)尊重需要;(5)自我实现需要。
前四个层次可以统称为缺失需要,第五个层次可定义为生长需要。
15.简述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08 根据班杜拉的观点,自我效能感是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地从事某一活动(或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影响因素主要有四种:(1)成败经验:
(2)对他人的观察:(3)言语劝说:
(4)情绪和生理状态:
16.简述学习动机形成的因素有哪些?(1)内部条件:
①学生的自身需要与目标结构: ②成熟与年龄特点: ③性格特征与个别差异: ④学生的抱负水准: ⑤学生的焦虑程度:(2)外部条件:
①家庭条件与社会条件: ②教师的榜样作用。
17.简述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1)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在一般情况下是一致的。(2)但有时也常常存在着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不太一致的情况。(3)这是由于动机与效果的关系不是直接的,而是间接的。说明影响学习效果还有其它因素。
五、18.什么是学习迁移?举例说明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发生各种迁移的现象。“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1)根据迁移的性质来划分,把迁移分为正迁移与负迁移:(2)根据迁移的方向来划分,把迁移分为水平迁移和垂直迁移:(3)根据迁移的内容来划分,把迁移分为一般迁移和具体迁移:
(4)根据迁移发生的学习情境的不同,把迁移分为远迁移和近迁移:
19.关于学习迁移的理论有哪些?它们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对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有何启发意义?
(1)形式训练说:德国-沃尔夫(2)相同要素说:美国-詹姆士(3)概括说:美国-贾德(4)关系转换理论: 苛勒(5)认知结构迁移理论:美国-奥苏伯尔
六、20.简述工作记忆的教育含义。(1)必须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时间用于复述;
(2)每次给学生呈现的信息不能太多;(3)教授些更有效的记忆策略来更好地组织信息;(4)形成适当的程序性知识表征有助于克服工作记忆容量有限的问题;(5)鼓励学生掌握更多的背景知识,有助于提高工作记忆效能。简述知识学习的类型。07(1)根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序,把知识的学习分为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2)根据新知识与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中的观念之间的关系,也就是根据新旧知识之间的关系,知识的学习又可以分为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 21.简述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根据无意义材料的研究发现了遗忘曲线图,遗忘进程的发展是不均衡的,其特点是先快后慢,呈负加速型。过了相当长时间后,几乎不忘。
22.简述概念学习的过程。
概念学习是指掌握概念的一般意义的过程。一般说来,概念学习是通过概念形成和概念同化两种方式进行的,但概念同化是学生学习概念的主要方式。奥苏伯尔把儿童通过归纳发现某一类物体的关键属性的过程,称为概念形成。概念学习一般说来要经过概念形成和概念名称学习,但也可以用定义的方式,让学习者利用认知结构中原有概念来理解新概念,这种获得概念的方式叫做概念同化。
七、23.操作技能有哪些特点?(1)动作对象具有物质性;(2)动作进行具有外显性;(3)动作结构具有展开性。24.心智技能有哪些特点?(1)动作对象的观念性;(2)动作对象的内隐性;(3)动作结构的简缩性。
25.简述操作技能学习的过程及各阶段的动作特点。
(1)操作定向阶段:(2)操作模仿阶段:用。(3)操作整合阶段(4)操作熟练阶段:(3)品德和道德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在动作品质方面:动作缓慢程序及,正的关系。确性、稳定性、灵活性; 39.简述皮亚杰和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在动作结构方面:动作要素之间是否相阶段理论。互干扰。(1)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在动作控制方面:视、动觉控制作用 皮亚杰把儿童的道德发展大致分为两个在在动作效能方面:是否感到紧张,是阶段: 否容易疲劳。在10岁前,儿童对道德行为的思维判断26.简述心智技能学习的过程及各阶段主要是依据他人设定的外在标准,称为的教学要求。他律道德;(1)原型定向:在10岁以后,儿童对道德行为的思维判①确定所学心智技能的实践模式(操作断则多半能依据自己的内在标准,称为活动程序); 自律道德。
②使这种实践模式的动作结构在头脑中他在《儿童的道德判断》一书中把儿童得到清晰的反映。道德的发展具体划分为四个阶段: ③教师示范要正确,讲解要确切,动作①自我中心阶段(2-5岁): 指令要明确; ②权威阶段(5-8岁):又称他律阶段 ④教师可以用复述动作要领的方法来检③可逆性阶段(8-10岁):又称自律阶查原型定向的学习成效。段(2)原型操作:④公正阶段(10-12岁):
①要使心智活动的所有动作以完全展开(2)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的方式出现; ①前习俗道德水平(9岁以下)②要让学生学会概括; 第一阶段:服从与惩罚取向阶段; ③注意活动方式的掌握程度,并适时向第二阶段:相对功利取向阶段; 下一阶段转化。②习俗道德水平(10-20岁)④动作的执行应注意与言语结合,边说第三阶段:寻求认可取向阶段; 边练。第四阶段:遵守法规取向阶段;(3)原型内化: ③后习俗道德水平(20岁以上)动作的执行应遵循由出声的外部言语到第五阶段:社会契约取向阶段; 不出声的外部言语,再到内部言语的顺第六阶段:普遍伦理取向阶段。序。40.简述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27.简述操作技能与心智技能的关系。(1)社会学习理论是班杜拉在20世纪(1)操作技能与心智技能的区别: 60年代提出来的。①活动对象不同;②活动结构不同;(2)“社会学习”即观察学习,是人们③活动要求不同。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行为的后果而间(2)操作技能与心智技能的联系: 接产生的学习。简言之,“通过观察榜样操作技能与心智技能的学习和发展过程示范而进行的学习”。的特点基本相同,都是由不熟练到熟练(3)社会学习分为四个组成部分: 的过程。在一个具体的任务和活动中,①注意过程:②保持过程:③动作再现需要两种技能协同活动。过程:④动机过程:
一方面,操作技能经常是心智技能学习强化包括:替代性强化、直接强化、自的最初依据,心智技能的形成常常是在我强化。
外部操作技能的基础上,逐步脱离外部(4)班杜拉十分强调榜样的示范作用,动作而借助于内部语言实现的。班杜接把示范分成如下几类:行为示范、另一方面,心智技能往往又是外部操作言语示范、象征示范、抽象示范、参照技能的支配者和调节者,操作技能的获示范。
得和表现需要心智技能的指导,复杂的41.简述中小学生品德发展的特征。运动技能往往包含认知成分,需要学习(1)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者智力活动的参与,手脑并用才能完成。①道德认知表现出从具体逐渐过度到抽28.简述操作技能的训练要求。象,从片面逐渐过度到全面;(1)准确的示范和讲解: ②道德行为表现出从模仿逐渐过渡到习(2)必要而适当地练习: 惯,从依附逐渐过度到自觉;(3)充分而有效的反馈: ③小学生道德发展的协调性。(4)建立稳定清晰的运动感知:(2)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八、29.简述学习策略的种类。①伦理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1)认知策略:(2)元认知策略: ②品德发展由动荡向成熟过渡:(3)资源管理策略: 42.简述影响品德发展的因素。07 30.学生常用的认知策略主要有哪些?(1)外部因素:(1)复述策略:(2)精加工策略: ①家庭环境教育的影响:(3)组织策略: 家庭的气氛;父母的表率作用;父母的31.简述资源管理策略的具体内容。09 态度和教养方式。(1)学习时间的管理: ②学校环境教育的影响:(2)学习环境的管理: ③社会因素的影响:(3)努力资源的管理: ④同伴群体:(4)学习工具的利用:(2)内部因素:(5)人力资源的利用: ①认知失调: 32.简述学习策略的训练模式。②态度定势:(1)程序化训练模式:③道德认知:遵循先他律而后自律、循(2)完形训练模式: 序渐进的原则。(3)交互训练模式:
十一、43简述群体规范的功能和意义(4)合作学习模式:(1)在群体压力下,成员有可能放弃自33.简述合作学习模式。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合作学习一般采用两个学生一组,各自为,这就是从众。
承担不同角色。一个是学习的操作者,(2)群体规范通过从众使学生保持认向对方总结材料;另一个是学习的检查知、情感和行为上的一致,并为学生的者,负责纠正对方错误或遗漏。两者轮行为规定了方向和范围,成为引导学生换角色。实施步骤如下: 行为的指南。第一步,学习者互相配对,确定学习任(3)教师要尽量利用规范的力量来进行务,建立合作学习情境,引发积极学习管理,调动班集体的力量,用群体意识、态度; 群体舆论来约束学生个体的行为。在教第二步,选择确定学习的具体内容。育教学中,教师应自觉地帮助学生形成第三步,操作者进行口头报告其思维过良好的规范。程和结果; 44.简述印象形成的效应。第四步,检查者进行检查和评价; 印象形成的效应,指的是由于社会心理第五步,交换角色,继续学习,重复第规律的作用,人们在形成印象的过程中,三、四步。对人这种社会刺激的一些特殊反应效
九、34.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有哪些? 果。主要有以下几种:(1)问题的呈现特征: ①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2)已有的知识经验; ②晕轮效应:又称作光圈作用,(3)反应定势:③刻板印象:又称定型(4)功能固着:④投射效应:(5)智力水平: 45.影响人际吸引与排斥的因素有哪(6)动机强度:耶克斯-多德森定律。些?(7)除上述因素外,个体的气质性格特(1)外貌(2)能力(3)相似(4)互征、情绪状态、认知风格和世界观等个补(5)邻近(6)性格特征
性心理因素也制约着问题解决的方向和最受欢迎的十项气质:诚恳、诚实、理效果。解、忠诚、可信、可靠、聪明、关怀、35.简述新手与专家在解决问题中的差体谅、热情。异。08 相反不受欢迎的是:为人虚伪、自私自(1)专家不注意中间过程,可以很快解利、不尊重人、报复心强、妒忌心强、决问题;新手需很多中间过程,而且要猜疑心重、苛求于人、过分自卑、骄傲有意识地注意; 自满、孤独固执。(2)新手先明确目的;专家或立即推理,46.简述非正式群体的特点? 或搜集信息; 除了有自发性和满足成员心理需要的两(3)专家更多地利用直觉和表征,新手个主要特点外,还有以下特点: 则更多地依赖正确的方程式来解决问(1)凝聚力强; 题。(2)群体内有不成文的行为规范;(4)专家解决问题时自我监控能力优于(3)信息传递快,反应灵敏; 新手。(4)自然形成的首领人物受到成员的拥36.创造性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护,有威望,影响力大。
吉尔福特的认为创造性在个体行为上表47.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因素有哪些? 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的特征:(1)成员对群体目标的认可; ①变通性 ②独创性③流畅性(2)群体的领导方式; 37.影响创造性发展的因素有哪些?(3)群体内部目标结构和奖励方式;存(1)环境因素(2)智力因素(3)已有在三种目标结构,即竞争、合作和独立。的知识经验(4)动机(5)个性因素。(4)外部影响;
十、38.简述品德与道德的区别和联系。48.人际沟通的障碍有哪些?(1)品德与道德的区别:(1)地位障碍(2)组织结构障碍(3)①所属的范畴不同②反映的内容不同③文化障碍(4)语言障碍(5)个性障碍产生的需要不同(6)社会心理障碍(2)品德与道德的联系: 49.简述师生有效沟通的心理学原则。①品德是道德的具体化; 真诚、尊重与接纳、同理心
②社会道德风气影响着品德的形成与发
十二、50心理健康的标准有哪些?10 展; 是心理健康概念的具体化。③个体的品德对社会道德有一定的反作(1)对现实的有效知觉;
(2)自知、自尊与自我接纳;(3)自我调控能力;
(4)与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5)人格结构的稳定与协调;(6)生活热情与工作高效率: 51.简要说明心理辅导的原则。(1)面向全体学生原则;
(2)预防与发展相结合原则;(3)尊重与理解学生原则;(4)学生主体性原则;(5)个别化对待原则;(6)整体性发展原则;
52简述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途径(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有关课程;(2)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3)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4)结合班级、团队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5)个别心理辅导或咨询;(6)小组辅导。
53.简述艾里斯的ABC理论。
艾里斯提出理性情绪辅导方法,他认为人的情绪是由他的思想决定的,合理的观念导致健康的情绪,不合理观念导致负向的、不稳定的情绪。他提出了一个解释人的行为的ABC理论。
A.个体遇到的主要事实、行为、事件。B.个体对A的信念、观点。C.事件造成的情绪结果。
我们的情绪反应C是由B(我们的信念)直接决定的。可是许多人只注意A与C的关系,而忽略了C是由B造成的。B如果是一个非理性的观念,就会造成负向情绪。若要改善情绪状态,必须驳斥(D)非理性信念B,建立新观念并获得正向的情绪效果(E)。这就是艾里斯理性情绪治疗的ABCDE步骤。
54.简述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1)工作满意度(2)人格特征(3)角色冲突(4)学校管理(5)社会的影响 55.简述维护教师心理健康的措施。(1)增强自我保健意识(2)应付压力(3)社会支持(4)专家的处理(5)教师的休闲。
十三、56.简述教学评价的分类。(1)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2)常模参照评价和标准参照评价:(3)配置性评价和诊断性评价:(4)正式评价和非正式班评价:
57.简述标准化成就测验的优越性与问题。09 优越性:(1)客观性(2)计划性(3)可比性:存在的问题:(1)测验内容过于狭窄、形式过于单一;(2)脱离情景、脱离真实世界;(3)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测验被滥用的情况;(4)测验不能评价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58.简述标准化测验和老师自编测验之间的异同。
相同点:都是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评价目的设计与编制的,都是用来对学习者学习结果的测试检查,用于评定学生个体学业的成就水平,区别:
出题者不同:标准化成就测验是由专家或学者设计与编制的,教师自编的测验则是由任课教师编制;
测验编制过程不同:标准化成就测验是以标准化方式命题、施测、计分和进行解释,教师自编的测验编制过程简易,试题可多可少;
适用范围不同:标准化成就测验一般用在一个较大范围内评定学生个体学业的成就水平,教师自编的测验仅限于本班、本校;
施测方式不同:标准化成就测验由于其性质施测非常正规、标准,规模较大,而教师自编的测验施测手续比较方便进行。
简述如何协调学校非正式群体和正式群体的关系。08
非正式群体对于实现正式群体的目标可能有积极的作用,也可能有消极的作用。因此:(1)要不断巩固发展正式群体,使班内学生之间形成共同的目标和利益关系,产生共同遵守的群体规范,满足学生的归属需要和彼此间的相互认同,巩固班集体;(2)要正确对待非正式群体,利用好非正式群体的积极作用,具体可针对积极性、中性型、消极型的非正式群体采用不同的引导方式。
简述教师在编制是非题时应注意的问题。08
(1)措辞严密,引发学生的慎重思考;(2)少用否定句;
(3)避免同时考察两个概念;(4)平衡答案种类;(5)保持题目长度相近。
五、论述题:
二、1.论述认知发展与教学的辩证关系。(1)认知发展制约教学的内容和方法。在学校教学中,各门具体学科的教学都应该研究如何适应学生的智力发展阶段,并提出适当的目标。如小学儿童已能掌握绝大多数定义性的概念。因此,在这个阶段,让儿童学习概念时,可以直接把概念的关键属性同他们的认知结构相联系,从而获得概念的意义。但小学生的思维仍有具体性,所以他们在学习概念时还要凭借表象的支持,规则学习更是如此,仍需具体经验的支持。(2)教学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研究表明,通过适当的教育训练来加快各个认知发展阶段转化的速度是可能的。只要教学方法和内容恰当,系统的学校教学就能够起到加速认知发展的作用。我们在教学中一方面依据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进行教学,另一方面应通过精心组织的教学内容与方法促进儿童认知的发展。
三、2.论述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2)班杜拉认为,人的行为受行为的结提高活动原型的概括程度,使之具有广的主要内容。果因素与先行因素的影响。行为的结果泛性,扩大其迁移价值。布鲁纳是一位美国心理学家,在西方心因素即强化,包含直接强化、替代性强(4)适应培养的阶段特征,正确使用言理学界和教育学界享有盛誉。化和自我强化。行为的先行因素即期待,语:心智技能是借助于内部言语而实现(1)学习观: 包括结果期待和效能期待。结果期待指的,因此言语在心智技能学习中具有十①认知生长和表征理论:认知生长就是的是个体对自己的某种行为为导致某一分重要的作用,言语在不同的阶段上,学习者在头脑中建立一个储存信息的内结果的推测。效能期待则指个体对自己其作用是不同的。部系统,并借助这个系统解决学习中的能否实施某种成就行为的能力的判断,(5)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教师在集体各种问题。表征分为动作表征、映象表即人对自己行为能力的推测。教学中也还应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充征和符号表征。(3)当个体确信自己有能力进行某一活分考虑学生所面临的主客观条件,并针②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形成认知结构;动时,他就产生高度的“自我效能感”,对学生存在的具体问题采取针对性的辅③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过程 并会实际去实施那一活动。助措施,以求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心(2)教学观: 影响自我效能的因素主要有: 智技能。①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1)成败经验,影响最大。
八、11.举例说明,学习中如何使用复构;(2)对他人的观察:对自我效能的形成述策略? ②提倡发现学习; 也有巨大的作用。复述策略是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③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3)言语劝说:有威信的人的劝说可以而对信息进行重复的过程,它是短时记动机原则:学生具有3种最基本的动机:提高自我效能感。忆的信息进入长时记忆的关键,是被使好奇内驱力(求知欲)、胜任内驱力(成(4)情绪和生理状态:来自情绪和生理用最多最广的记忆方法。
功欲望)和互惠内驱力(人与人之间和状态的消息,也影响着自我效能感的形(1)利用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 睦共处的需要)。内部动机是维持学习的成。无意识记:是指没有预定目的、不需经基本动力,发现学习是激发学生内部动
五、7.论述促进学习迁移的基本条件,过努力的记忆。心向、态度和兴趣是影机的有效方式。联系实际说明如何促进学习迁移?响记忆的一个重要因素。结构原则:提出结构教学观,要求教学09简答 有意识记:指有目的、有意识地识记。应明确学科的基本结构及内部关系,按(1)促进学习迁移的基本条件: 教师应尽量使用学生为之感兴趣的、持教材的基本结构组织,实施结构化教学。①相似性:②原有认知结构: 积极态度的、形象生动鲜明的以及情感程序原则:根据学科知识的基本结构安A.学习者是否拥有相应的背景知识,这反应强烈的人和事,加强学生的无意识排教学程序,布鲁纳称之为“最佳教学是迁移产生的基本前提条件; 记。即多利用无意识记。程序”,这种教学程序有利于引导学生提B.原有的认知结构的概括水平对迁移起(2)排除互相干扰:干扰是人们遗忘的高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转化和迁移的能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个重要原因。了解前摄抑制和后摄抑力。C.学习者是否具有相应的认知技能或策制的内容,复习时要尽量错开两种容易强化原则:指教学应该按照学科知识结略以及对认知活动进行调节、控制的元混肴的内容,避免相互干扰。识记有首构的特点,按步强化,适时强化。这也认知策略对迁移的产生有重要影响; 位效应和近位效应:教学时,一上课要是掌握学科知识的关键环节。③学习的心向与定势: 把最重要的概念放在开头,最后加以总3.论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心向与定势常常指同一种现象,它是指结,而不应把头尾时间花在检查作业、及其教学应用。09 由先前影响所形成的一种倾向性的往往削铅笔等事上。(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不被意识到的心理准备状态,它将支配(3)正确使用整体识记和分段识记:当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学习理论从行为主人以同样方式去对待同类后继活动。学习者记忆一段较长的材料时,可以将义到认知主义之后的进一步发展。定势的作用有两重性,一是积极的促进它们分成几部分,记忆的速度就会快很建构主义强调已有经验、主动建构、自作用(常规影响),二是消极的阻碍作用多。即分段识记优于整体识记。对于篇我发展。(创造性问题)。幅较小或内在联系强的材料,采用整体①知识观:认为知识不是现实的纯粹客(2)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识记效果更好。要善于把整体识记和分观的反映,任何一种传载知识的符号系响。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策略: 段识记结合起来。统也不是绝对真实的表征 ①改革教材内容,促进迁移:为了促进(4)多种感官参与:让多种感官的参与,②学习观:学习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迁移,增加具有结构性好、逻辑性强、能有效增强记忆。的过程。较高概括性、包容性和强有力的解释效(5)复习形式多样化;最好用几种不同③学生观:学习者不是空着脑袋进入学应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的形式去复习相同的内容,这样会使复习情境的。非常重视个体的自我发展,②合理编排教学内容,促进迁移:A.结习更加持久专心而不单调,并且利于多强调学生的主动性。构化B.一体化C.网络化 角度的理解知识内容。如复习英语生词(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应用: ③改进教材呈现方式,促进迁移: 时各种方法齐头并进,复习时还可将所①支架式教学: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A.从一般到个别,渐近分化;B.综合学的书本知识写成报告、向别人讲解等。理解提供概念框架(或外部支持,脚手贯通,促进知识的横向联系;C.教材组(6)画线强调:阅读时常用到画线这种架),由以下几个环节构成: 织系列化,确保从已知到未知; 复述策略。画线的目的是快速找到和复A.教师搭“脚手架”,围绕当前学习主④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授习课文中的重要信息,教师可以教给学题,建立概念框架; 人以鱼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生受生画线的方法。首先解释在一个段落中B.学生进入情境; 用无穷” 什么是最重要的,如主题句;其次,教C.学生独立探索;
六、8.如何运用信息加工的学习原理,学生慎重画,也许只划一两道;最后,D.合作学习; 促进知识的获得和保持?08 教学生复习并用自己的话解释画线部E.效果评价;(1)信息加工学习原理: 分。②情境教学: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①把新旧知识建立起联系进行记忆; 12.举例说明,学习中如何使用精加工件或真实问题基础上的教学(也称抛锚②充分调动各种心理过程参与记忆; 策略? 式教学)。主要教学环节: ③学习材料在工作记忆的容量限度内; 精加工策略能帮助学习者将信息存储到A.创设情境; ④学习是一个主动的、由目标引导的过长时记忆中去,是把新信息与头脑中的B.确定问题; 程; 旧信息建立联系,以增加新信息的意义C.自主学习; ⑤将学习活动与使用知识的条件联系起的学习策略。下面是一引些常用的精加D.合作学习; 来可以优化知识的获得和应用; 策略: E.效果评价。⑥及时的复习和必要的练习将减少遗忘(1)联想法;也称“记忆术”,它可以③探究学习:基于问题解决活动来主动的可能性。把那些枯燥无味但又必须死记的信息地参与、体验与实验以建构知识。(2)促进知识获得和保持的方法: “牵强附会”地赋予意义,使记忆过程④合作学习:通过讨论、交流、观点争①明确知识学习的目的,增强学习主动变得生动有趣,因而加强了记忆。如:论等相互补充、共享集体思维成果,完性; 形象联想、谐音联想、缩简联想、关键成知识的意义建构。②在学习活动与使用知识的条件之间建词联想
四、4.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立联系;(2)做笔记:是常用的一种精加工策略。(1)利用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互动关③深度加工学习材料; 要求简单清楚,抓住关键词、表,灵活系培养学习动机: ④进行组块化编码; 处理,准备足够的笔记本。回家后,应①一般情况下二者的关系是一致的。学⑤合理安排练习和复习。正确进行集中趁自己对课堂所学的内容没有完全忘记习动机的性质一方面决定着学习的方向练习和分散练习。时,赶快温习笔记,改正笔记中的错漏,和进程,另一方面也影响着学习的效果。9.举例说明,如何有效地组织练习和复将重点勾出。如笔记仍有疑问应尽快翻学习动机直接制约着学习积极性。习? 查书本或请教老师。②学习效果也可以反作用于学习动机。(1)工作记忆中的信息通常需要经过练(3)提问:多提问“谁”、“什么”、“哪”、③教师应掌握评分的艺术:习才有可能转入长时记忆中。练习有两“如何”、以及“为什么”等的问题,学A.让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 种形式: 生会领会得更好。B.课题难度要适当,经过努力要可以完①将新学的知识集中起来进行练习,直(4)生成性学习:要求学生主动地将新成。到完全掌握,这叫集中练习。这适合于信息进行心理操作,使之变成自己的东C.课题应由易到难呈现; 最初的快速学习。西。如作注释、尽可能用自己的话组织D.在某一课题失败时,可先完成有关基②分散练习指每天练习一点,连续练习并表达、多向自己提问等。础课题,使学生下次在原来失败的课题一段时间,就大多数学习而言,分散练(5)利用已有知识:这种方法其实就是上获得成功感。习有利于保持。语意联想。即通过联想,将新材料与头(2)利用直接发生途径和间接转化途径③家庭作业的主要目的就在于为了长期脑中的旧知识联系在一起,赋予新材料培养学习动机: 保持新习得的技能。以更多的意义。也就是在理解的基础上,①直接发生途径:即因原有学习需要不(2)复习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把旧知识当衣钩来挂住新知识。关键在断得到满足而直接产生新的更稳定、更①及时复习; 于找出新旧材料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分化的学习需要;从这方面考虑,应尽②合理分配复习时间和内容,做到分散13.举例说明,学习中如何使用元认知量使学生原有的学习需要得到满足,尽复习与集中复习相结合; 策略?10 可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成功的体③注意材料的系列位置效应;(1)元认知是对自身认知的认知。是个验,使学生的学习需要得到满足。“我要④有效运用记忆术,记忆术是促进记忆人对自己的认知过程及结果的意识与控学习” 保持的技术方法。例如:利用联想法、制。元认知包含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②间接发生途径:即由原来满足某种需关键词法、位置记忆法、视觉想象等方验、元认知监控。要的手段或工具转化成新的学习需要。法。(2)培养元认知的具体途径: 从这方面考虑,应通过各种活动满足学(3)基于练习和复习对知识学习的重要①提高元认知学习的意识性: 生的其他需要和要求。引导学生把积极性,教师应该将练习和复习作为教学的A.清晰了解任务的意识性; 因素与学习联系起来,并把它们转化为常规活动整合在课程设计中。B.掌握学习材料特点的意识性; 学习需要和学习动机。如:开展科技小
七、10.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如C.使用策略的意识性; 组活动 何培养学生的心智技能? D.把握自己学习特点的意识性; 5.举例说明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学习(1)确立合理的智力活动原型: E.对学习过程进行自我调节的意识性。动机?10 ①建立模型:②检验并修正模型:③模②丰富元认知知识和体验:学生元认知(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型内化:就是把专家头脑中的心智技能水平与其拥有的元认知知识有极大关①熟悉教材:熟悉教材内容、教材结构、模型内化为学习者自己的经验的过程,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元认知知教材特征,以形成学习者的心智技能。识的传授,并在学习活动中,不断强化②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认(2)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任何这些知识的应用。同时还应通过创设问知风格,知识起点等 学习任务的完成均依赖于主体的学习积题情景等方式,诱发学生产生元认知体③贯彻始终:启发式教学要贯彻教学始极性与主动性。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验,并不断提高这些体验的精确度,以终 取决于主体对学习任务的自觉需要。因提高元认知水平。(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此,教师应采取适当措施,以激发主体③加强元认知操作的指导:在学习活动“耶克斯多德森定律” 的学习动机,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前,着重指导学生对活动进行计划和安(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3)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和概括排,为学习活动做好各种具体准备。在(4)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性:心智技能的培养,开始于主体所建学习活动中,注重指导学生明确学习的努力: 立起来的原型定向映象。在原型建立阶目标、对象和任务;善于根据学习材料①稳定与非稳定性维度归因: 段,一切教学措施都要考虑到有利于建的特点和自己的学习特点选择合适的学②内外性维度归因: 立完备、独立而具有概括性的定向映象。习方法,并能控制自己排除内外干扰,③可控与不可控性维度归因: 所谓完备性,指对活动结构要有清楚地保证学习计划顺利执行。在学习活动后,6.分析自我效能感理论,这一理论对培了解,不能模糊和缺漏。所谓独立性,注意要求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状况及效果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有何启示? 指应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让学生独进行检查,反馈与评价,注重学习中出(1)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立地确定或理解活动的结构及其操作方现的错误,并能认真分析加以及时补救。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式,而不能是教师给予学生现成的模式。④创设反馈的条件与机会:在教学过程是由班杜拉提出的。所谓概括性,指要不断变更操作对象,中,教师应给学生提供一个和谐的、民
主的反馈环境,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地评利他行为后的愉悦感等;也可表现为否A.道德情感是道德品质结构中的重要组价他人的学习方法与策略,也可以为他定性的,但同样是积极的情绪反应,如成部分; 人畅所欲言。
作出违背道德原则和规范行为后产生的B.道德情感对道德认识起着引导与深化①计划策略:一个完整的计划策略大致羞愧感、内疚感等。的作用; 包括:预测结果、确立目标、决策分析、(3)注重学生的道德行为训练: C.道德情感对道德行为起着引发与支持有效分配时间、评估有效性、拟定细则①道德行为的过程:包括三个基本环节:的作用;
等。
确定目的和形成动机、实际的行动、行D.移情是产生亲社会行为的中介变量。②监视策略:指在认知活动进行的实际动后效果评价。
移情又称同理心,是道德情感的一种,过程中,根据认知目标及时反馈认知活②道德行为方式的掌握; 指设身处地的以别人的立场去体会当事动的结果,策略的效果,正确估计自己③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
人的心情。反映了人际交往中分享他人达到认知目标的程序、水平。自我提问18.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情感的一种能力,这与一个人道德情感是一种很有用的元认知的监视策略。的行为习惯?的敏感性与知觉他人情感的理解能力有③调节策略:是根据监视的结果,找出道德行为习惯是指稳定的、经常的在一关。
认知偏差,及时调整或修正目标的策略。定情境下自然而然出现的道德行为方如:当别人处于困境,产生痛苦和烦恼能帮助学生矫正其学习行为,补救理解式。学生的道德行为习惯,是在生活和的情绪,个体如果能体察到他的境遇,上的不足。
教育过程中经过反复练习和实践逐步形并对此产生相应的情绪反应,这就是同
九、14.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问题解成的。某些道德行为方式经过练习得到理心。
决的能力?
巩固成为习惯之后,它在新的情境中也②道德情感的培养: 在学习情境中,大部分问题解决是通过会发生迁移作用,能自动地按照已经习A.知情结合,激起学生的道德情感体验;各个学科中的具体问题来体现的,意味惯化的行为方式行动。“知之深,爱之切”。着结合具体学科教学来培养解决问题的良好的行为习惯,能使品德达到高境界,B.以美育情,丰富学生的道德情感内容; 能力是必要也是可行的。
而不良的道德行为习惯,对不良的品行C.真情感化,促进学生道德情感的发展。(1)提高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 矫正带来一定的困难。中小学阶段是学
①帮助学生牢固地记忆知识;知识的储生形成道德行为习惯的重要时期,培养备是有效解决问题的基础。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应注意以下几: ②提供多种变式,促进知识的概括;(1)使学生了解有关行为的社会意义,③重视知识间联系,建立网络化结构 产生自愿练习的愿望;(2)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2)创设重复良好行为的情境,避免重略:
复不良行为的机会;
①结合具体学科,教授思维方法;如数(3)提供道德行为练习与实践的榜样,学课上教授审题技能,美术课上教授构让学生进行模仿; 思技能等。
(4)让学生学会对自己的道德行为进行②外化思路,进行显性教学;教师在教反思和评价;学生的道德行为要从“他授思维方法时,应遵循由内而外的原则,律”到“自律”,这是一个道德行为发展即把教师头脑中的思维方法或思路提炼的过程,也是道德品质内化的过程。出来,明确地、有意识地外化出来,呈(5)注意矫正不良的行为习惯。
现给学生,并要求学生模仿、概括和总学生不良的品德是指学生经常违反道德结,这在一定程度可以避免学生不必要要求或犯有较为严重的道德过错。他们的盲目摸索。
最初的表现是一般的过错行为,如上课(3)提供多种练习的机会:教学中,为迟到、骂人打架,随意拿别人东西,小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应我指导学偷小摸等,这些过错行为虽然在其严重生进行正确的练习,练习方式要多样化,程度上还没有达到违法的程度,但是如适当安排练习的次数和时间;让学生知不及时矫正,就会沉积为严重的道德过道每次练习的结果,及时强化等。错,从而酿成不良品德,常言说,“小洞(4)培养学习思考问题的习惯。
不补,大洞吃苦”。
①鼓励学习主动发现问题;尽量从教师简述学习策略的训练模式。07 提出问题过渡到让学生质疑,从而培养(1)程序化训练模式:就是将活动的基学生主动质疑(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本技能,如解题技能、阅读技能、记忆的内在动机。因此要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技能等,分解成若干有条理的小步骤,主动提问,减少这样或那样的限制,形将它们作为固定程序,要求活动主体按成一种自由探究的气氛。
此进行活动,并经过反复练习使之达到②鼓励学生多角度提出假设。鼓励学习自动化程度。
进行自我评价与反思,要重视培养学生①将学习活动内容分成小步骤; 的元认知能力,以有效地调控问题解决②教师示范;的过程。
③学生记忆并反复练习,直到使其达到15.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自动化程序为止。
(1)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2)完形训练模式:是在讲解策略后,境;
提供不同程序的完整材料,促使学生练①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
习策略的某一个成分或步骤,然后逐步②给学生留有充分选择的余地; 降低完整性程度,直到完全由学生自己③改革考试制度与考试内容; 完成所有成分或步骤。(2)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3)交互训练模式:是一种教师与学生①保护好奇心;
轮流承担教的角色的课堂教学组织形②解除个体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 式。一般由教师和一小组学生(大约6③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 人)一起进行。它旨在教学生这样四种④重视直觉思维;
策略:
⑤给学生提供具有创造性的榜样。①总结-总结段落内容;
(3)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②提问-提出与要点有关的问题; 性思维策略:
③析疑-明确材料中的难点; ①发散思维训练;④预测-预测下文会出现什么。②推测与假设训练;(4)合作学习模式:一般采用两个学生③自我设计训练;
一组,各自承担不同角色。一个是学习④头脑风暴训练;美国奥斯本于1939的操作者,向对方总结材料;另一个是年首次提出。
学习的检查者,负责纠正对方错误或遗16.从个性塑造的角度,淡如何培养学漏。两者轮换角色。合作学习包括两方生的创造性?
面具体内容:
由于创造性与个性之间具有互为因果的一是操作者的口头报告,陈述自己的解关系,因此,从个性入手也是培养创造题思维过程或阅读总结。
性的一条有效途径: 二是检查者的积极反应,具体分为自我(1)保护好奇心:好奇心与求知欲是知监控活动和信息加工活动两类反应。觉学习与创造性发展的源动力,教师应实施合作学习的步骤如下:
主动地为学生创设丰富而新异的情境,第一步,学习者互相配对,确定学习任以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索的好奇心。保护务,建立合作学习情境,引发积极学习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是态度;
使学生主动获得知识和促进创造性发展第二步,每对合作学习者选择确定学习的重要条件。的具体内容。
(2)解除个体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第三步,操作者进行口头报告其思维过教师对学生所提出的任何问题,均应首程和结果;
先表现出肯定和接纳的态度,在解除学第四步,检查者进行检查和评价; 生的恐惧心理后,鼓励学生正视并反思结合实际论述在品德培养中教师如何避错误,引导学生尝试新的探索。免奖励与惩罚所产生的负面心理效应。(3)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教师应重09
视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1)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无论奖励还是惩内外的学习活动中,让学生有机会尝试罚,其前提是要将学生视为具有独立的新的体验,鼓励学生对有兴趣的事物做人格的人; 进一步的探究,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事物,(2)标准一致:家庭和学校对学生的要求提出问题。一致,避免因人而异,教师的评价和学(4)重视直觉思维:直觉是指不经过一生的评价应一至。步一步思考而突如其来的领悟与理解。(3)程度要相称,刺激物应恰当,防止过通常我们把猜想、预感、假设、灵感都轻、过重。同时,奖励应是受奖者所渴看做是直觉。教师应有意识地帮助学生望的;
去发现它和利用它,从而提高学生的创(4)惩罚必须与说服教育相结合,惩罚应造性水平。如,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和假在学生认识错误的基础上实施; 设。(5)充分考虑惩罚的教育效果,避免用类(5)给学生提供具有创造性的榜样:通似经济制裁、侮辱和体罚这类简单的方过创造性的榜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法;
机,也可以开阔学生的思路。
(6)要避免奖惩的饱足状态,不宜连续采
十、17.联系实际,举例说明如何培养用奖惩,可使用斯金纳的不定期强化的学生良好的品德? 原理。
(1)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能力:道德认(7)结合实例。
识的形成与发展依赖于道德概念的掌分析归因理论,并结合实际论述这一理握、道德信念的确立和道德评价能力的论参学生学习动机的启示。07 发展三个维度。
(1)人们在做完一项工作后,往往喜欢①促进学生对道德概念的掌握;
寻找自己之所以成功或失败的原因。不②引导学生把道德知识转变为道德信同的人对自己的行为结果会从不同的方念;
面去考虑,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归③发展学生的道德评价能力;学生的道因。德评价能力是逐步发展起来的,其发展(2)归因与学习动机的研究表明,个体趋势如下:从“他律”到“自律”;从“结对成功和失败原因的解释影响着与成就果”到“动机”;从“对人”到“对己”;有关的行为。
从“片面”到“全面”。(3)它把人们对成败的原因按照内外(2)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体验:道德情性、稳定性、可控性等维度进行的分类,感是人对道德原则、规范在情绪上的认具有很大的概括性; 同、共鸣,又是人对道德理想、道德建(4)它对归因成就动机和行为的影响作构的向往之情。可以表现为积极的、肯用的研究结论也是有相当的科学性。定的情反应,如道德自豪感、尊严感,①道德情感的作用:
第三篇:作文精简
作文训练一
审题
(一)看准题意 1.看题眼
所谓“题眼”就是作文题目的关键之处。审题抓住了题眼,就抓住了题目的核心,也就把握住了文章的重点。在大多数情况下,题眼往往是由题目中的定语或状语来充当的,如四川自贡市今年的中考作文题《那个温暖的表情》,“温暖”就是题眼,它要求本文在叙写“表情”这一主要内容时必须突出其充满阳光、充满感动、令人难以忘怀的感受。河北省的半命题《我与 的亲密接触》,“亲密”也是题眼,需要作者在写作中作为重点需要细致描述的地方。但是有时也有把中心词作题眼的,如江苏省泰州市的《感谢阅读》中“感谢”是题眼,文中除了将阅读作为写作对象以外,还必须充分表达“感谢”之意,这才算紧扣住了题意。
2.看虚词
“最”“也”“还”“再”“更”“其实”“过”“了”“渐渐”等虚词出现在题目中,都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常常会产生微妙的作用,也往往是考生极易误入的陷阱。《我最好的朋友》中的“最”就规定了你笔下作为主角的朋友只能有一个;《这也是课堂》中的“也”就规定了你所写的内容不能是平平常常的某一节课;《其实并不是这样》中的“其实”很重要,应写出“误认为是‘这样’”———“意识到不是‘这样’”的过程,如果缺少这层转换,文章就会偏题。再如《总想为你唱支歌》中的“总”就使“想”含有了不止一次或长久的意味了;《偶尔停一下,真好!》中的“偶尔”就规定了“停”并非经常性的,否则就是偏题了;今年江苏省徐州市的《又是一个新起点》中的“又”就提醒你要注意前面所存在的阶段,不能只写现在的起点。
3.看隐义
有些题目除了本义外,可能还有比喻义和引申义,这就需要我们通过细细品味来发现隐藏着的另一层或更深的含义,使我们的写作更贴近题目的意图,也更体现出你对题目独到而深刻的思考。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是更高水准的审题。
比如《总有属于我的季节》,对象可以是自然的季节,也可以是生命的季节,还可以是社会及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季节,换言之既可以写较具体的含义,也可以写较抽象的内涵。《难题》这道题,可写现实生活中一种具体的难题,可以从个人、社会、国家乃至人类,也可从经济、文化、政治、环保等不同的角度、层次切入选材,凸显某个主题;可以论述对于“难题”的认识:何谓难题,难题有哪些种类,难题对我们的意义,该如何对待所谓的难题,等等。《打开一扇窗》一题,“窗”,既指房屋中的“窗户”,还可以是展示人物内心世界的心灵之窗、与他人和世界沟通的方法及途径,如果只写打开真正的窗子,理解恐怕就比较浅显,不太容易得高分。
(二)确定要求 1.定范围
有时题目对时间、空间、数量、景物等都有明确的范围,弄错或弄不准,都会使作文失分。因此,要反复推敲,确切掌握,在题目所给的范围内选材,才能使文章内容切题,重点突出。
《暑假生活二三事》,这个题目明确规定了时间:暑假;内容:记事;数量:二三事。至于空间这个题目没有规定,只要是发生暑假生活中的事情,不论在学校、家庭或社会,都可以写。《我在新学期里》,这个题目要求从“新学期里”选材。《因你而快乐》、《因你而担忧》就明确表示了两个不同的写作范围。《黑板上的记忆》规定了无论你写什么内容,都必须跟黑板有关。《那天,我 了》,就决定了应该重点写“那天”的事。既然确定了范围,就应该“画地为牢”,决不可“越雷池一步”。
2.定文体
作文的各项要求中比较重要的是文体方面的要求。有的命题中有明确规定,有的则多有选择的余地。同学们要善于注意题目的表述,看适于写记叙文或议论文还是别的文体。一般情况下,每一种体裁的文章都有它自身的“标志”,抓住了显现体裁“标志”的关键词语,就可以确定所给题目属于哪种体裁,应写成什么体裁的文章。今年上海
市中考题《心里美滋滋的》一题的文体倾向性就很明显,写记叙文或散文还是比较适宜的。山东省省临沂市的《倾听》则有一定的灵活度,记叙文、议论文甚至写自然现象和科学知识的说明文也未尝不可。
还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一旦确定了文体,就要“一以贯之”,决不能“朝三暮四”,写出四不像的文章来。3.定规矩
一般来说,中考作文题包含正题和相关解说文字两个部分。后者往往会提示我们写作中必须注意之处,常见的如字数、命题、保密等要求,有时又会有人称、表达方式甚至某种写作方法的要求,我们必须细心查看,并坚决贯彻,以免影响作文分数。
比如今年安徽省中考作文题:以“ 在其中”为题,写一篇文章。后面有较长的要求:
1、先把题目补充完整。你可以从“趣”、“美”、“情义”、“做人”中选填,也可以填其他词语。
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
4、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5,考虑内容充实,不要少于500字。这些就在多方面做了提示,学生一定要仔细审阅。
课堂有课堂的纪律,考场有考场的规矩,“不成规矩,难成方圆”,要不然那么多人参考,就难以体现公正性。以上介绍了审题的内容和方法,下面我们不妨就一道中考题来一起分析一下:
生活中并不缺乏快乐,只要用心体味,你总能从中悟出快乐的真谛,找到获取快乐的办法,捡到打开快 乐之门的钥匙……请以“那天,我捡到了快乐的钥匙”为标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5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
首先我们要做的是“看准题意”:整体分析正题,再结合前面的提示语,它的题眼毫无疑问应该是“快乐”,全文应该突出的是快乐的体验和感悟;注意到其中的一个虚词“了”,提醒我们这是一个过去时,已经实现了的事,千万不能写成期望;再研读一下“捡”和“钥匙”这两个富含意味的词,都已不能单单理解为原义,前者有引伸义,表示发现、找到、领悟等语意,后者是比喻义,指的是方法、真谛、诀窍等语意,放在语境中,我们应该解读为原来并不快乐,或者不会快乐,那天的某一件事、某一个人或某一个情景,让“我”茅塞顿开,寻找到了快乐的方式,并让“我”感触颇深。
题意审准后,我们也就基本把握住了文章的内容、主旨和情感,定准了写作的正确方向,但这还不够,下面我们要做的是“确定要求”:根据“那天”我们可以确定时间范围,根据“我”可以确定对象范围,要求自己不要东拉西扯了;从题目本身和提示语看,本文写记叙文是确定无疑的;再从提示语来看,标题是明确的,字数是明确的,保密规定也是明确的,必须严格遵守。
“看准题意,确定要求”,是作文审题有效可行的方法,希望大家能够掌握。
作文训练二 立意 精当立意是作文写作中关键的一环。这里的“意”,指的是文章主要的意义或目的,也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对记叙文而言,“意”就是主题思想,对议论文而言,“意”就是中心论点。“立意”,就是指作者明确自己的写作意图,确立好文章的中心。通俗的说,就是弄清楚自己到底想要表现什么。其实,任何一道作文题,只要将焦点对准自己的写作“意图”,弄明白“想表现什么”即可完成立意。当然仅仅如此还不够,还得“精当”,其含义就是精确恰当,学生作文,尤其是考场作文,精当立意是非常关键的。
我们先看一道题:
有一个充满温馨、令人感动的广告:一个上了一天班的女人,晚上回到家,给自己刚满四岁的小孩洗脚,然后,转身到母亲房间(或婆婆房间)给老人洗脚,她的小孩看见了这一幕,就使尽他全身的小力气也端了一盆水,并晃晃悠悠地走到母亲面前,说:“妈妈,洗脚……”
看了这个广告,你有什么感受?请你选择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可以记叙见闻、经历,谈谈体验,发表议论,抒发情感„„
这是一道给材料作文题,请同学们先思考一下,看了这道题后,假如要你写一篇作文,你该如何精当立意呢? 下面是一些同学练习作文中的立意,请你判断一下质量高低:
1.母亲很伟大;2.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3.爱是无价的;4.学会感恩;5.有孝心有时是很可怜的事; 6.要回报父母;7.爱是可以传递的(母亲向我传递爱的信号,我向周围的人传递爱的信号); 8.母亲包办孩子的一切,会害了孩子,要让孩子多锻炼;9.我们不要犯错10.身教何必言传。看完这些答案后,相信大家都有自己的评价标准。我认为,这些立意从质量上来分析是有高低不同的。
最差的是5和9,“有孝心有时是很可怜的事”既不符合原材料意图,也反映了作者道德价值观的错误,作为学生这是不可取的;“我们不要犯错”则完全脱离了题意,据此写出的文章必是离题之作。
较差的是8,“母亲包办孩子的一切,会害了孩子,要让孩子多锻炼”虽然可以是中心,但也偏离了题意,不符合原材料整体意蕴,看来是没有理解出题人的意图,分数也不会很高。
稍好的是1和3,“母亲很伟大”、“爱是无价的”基本符合原材料目的,大致可以成为所写作文的中心。不过这样的文章按常理只能得到平常的成绩,想得高分有点难。
比较好的是4和6,“学会感恩”、“要回报父母”看出来是正确理解了原材料,较好地把握了它的主旨,思想也很鲜明,这样的文章具备了获得高分的可能。
最好的要数2、7和10,“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爱是可以传递的”、“身教何必言传”都很好地领悟到原材料的内涵,完全切合了题意,更值得称道的是,它们体现了作者深层次的独特思考,比起其它答案来,显得更为深刻,更有思想力,会赢得批卷老师的青睐。
从上面的分析大家可以看出,良好的立意对一篇文章的重要性,据此,我们总结出优秀作文立意的标准:
1、正确:应该语意表述规范,而且要求思想健康,体现学生“意”气奋发的精神状态;
2、准确:必须紧扣题意,而且符合作者的本“意”;
3、明确:无论是直接表达还是含蓄流露,都应该开宗明“意”,切不可模棱两可,飘忽不定;
4、集中:考场作文切忌三心二“意”,必须一“意”孤行;
5、深刻:避免肤浅,努力做到“意”味深远;
6、独特:力避平常,尽可能地另辟蹊径,“意”在人外,新“意”盎然。这里想就上面的例题强调两点:
(一)我们要能找出不同的立意点。主要方式是研究题目和相关材料,通过细致分析明确它的意图是什么。
(二)我们要能确定最佳的立意点。主要方式是整体把握材料的精髓,通过明智的选择确定所写作文的“意”。这个选择就是从材料涉及的人、物、事件入手,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进行全面思考,并对前面研读中产生出的不同立意点,站在全题的宏观角度,看看哪些是普遍的、浅层的、片面的;哪些是深层的、独特的、紧扣原材料的,从而识破材料的“庐山真面目”,找到最佳立意点,并用精炼且富有意蕴的语言加以表述,使之成为即将开写作文的唯一主旨。
下面再就“幸福”这道题目给大家介绍几个立意的独特角度:
1、从实立意:“幸福”的含义较虚,可以变虚为实。如“有一种牵挂,叫幸福。不管自己身处何时何地,当自己孤独寂寞或身陷困境的时候,想到远方总有一个你在牵挂自己、在祝福自己,顿时心里会被一种叫做幸福的东西溢满,心里装满了自己要牵挂的你。”
2、从小立意:“幸福”的范围太大,将立意锁定在某一小方面。如“原来,幸福可以这样简单,只要你,静静地看着„„。
3、从具体立意:“幸福”的概念比较抽象,不妨让它变得具体一点。如“放慢脚步,是一种悠然自在的生活态度,放慢脚步,能更好地品味人生的种种滋味,放慢脚步,何尝不是一种幸福?”
4、从反面立意:“幸福”的情景很多,信手拈来,能否反向思考,从失败挫折中寻找新的感觉呢?
5、从新奇立意:“幸福”的感觉常有,能否创意出奇,胜人一筹?如“离别了,我无憾,因为我们曾携手共度那一段美好的青春时光;离别了,我不痛,因为在以后的路上有你们的温暖祝福;离别了,我不哭,因为我幻想着下一次的美丽重逢,那时一定有比现在更完美的你、我、他„„离别,也是一种幸福!”
作文训练三 选材
选材,就是根据写作的目的和表达中心的需要,选取一些鲜活新颖、情趣健康、真实感人、具有生活气息和富有表现力的材料,作为文章的主要内容来突出题意,点明主旨。对于考场上的同学们来说,面对作文题,如何在短时间里选取如此高标准的材料,这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
同学们选材的常见问题如下:一是材料贫乏,内容干瘪;二是材料平庸,缺少个性;三是材料虚假,违背常理;四是游离中心,不合主旨;五是有意无意的模仿,总是给人以似曾相识的感觉。这些都会严重影响作文成绩。
请以“我作主”为题,写一篇文章。(1)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2)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3)书写(3分)第一步,明确选材的两个前提。
一是紧扣题意来确定材料。选材与题意不合,就是无效劳动。大家必须切记!
二是根据文体来确定材料。因为文体不同,对材料的要求也就不同,忽视这一点,选材可能就不适当。大家也要切记!
第二步,运用选材的两种方法。
一是“逐层搜索法”:我们可以把自己的大脑当作搜索引擎,输入“我作主”三个关键字后,开始搜寻自己需要的材料。举例来说,我们首先来到最重要也是最丰富多彩的地方——我们自己的生活。这是大家最熟悉也是最容易忘却、最贴近我们但也是最容易熟视无睹的“宝地”。
其实“层层搜索法”还远不止于此,我们还可以将搜寻的范围再扩大点。
比如,我们应该回到曾被我们迷恋过现在又被暂时搁置一边的书本里,对我们来说,那里同样有我们急需的“甘露”:毛泽东“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那立志干一番大事业的博大胸怀;比如,我们应该走进电视、报刊、网络里,从新闻里搜捕有价值的“猎物”:中国保钓人士不顾日本人的无理阻挠登上钓鱼岛,向世人宣示中国的主权新闻扑面而来,只要你细心,你会惊喜的发现,里面有许多自己期盼的“我作主”!
二是“穷极变通法”:我们不妨运用变通之法,将陈旧老套的、平常不起眼的材料点化得新颖亮丽,夺人眼球。比如,变化叙述角度来加工材料:以某一城市或乡村的自述口吻,比如,调用各种表现手法来改造材料:“双胞胎兄弟”不断地从负面影响着“我”,使自己不是迟到就是作业没完成,终于醒悟“我自己的生活,岂能由他人来作主”,并与他“拜拜”,到最后才点明这个“双胞胎兄弟”其实就是“懈怠”,悬念释解,陈旧的材料即已变得鲜活,这种高超的魔法师手段还是可以点石成金的。
比如,采用超乎寻常的思维来变化材料:一般人都会表现经一番曲折“作主”成功的快乐体验,你却可以从反面入手,写“作主”失败后的经验和教训,据此探寻家庭教育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这种改变有时是可以达到“得来全不费功夫”奇效的。
穷则思变,以旧翻新,变平淡为独特,对作文素材不多的同学来说,还是一个挺有效的办法。
作文训练四
结构
(一)重点要突出。
材料已经确定后,先别忙写作,而是确定事件的重点在哪里。事件重点是事件中最能表现题意和中心的部分,这个重点就应该成为文章的写作范围,成为作者思考的主体内容,事件的其余内容就不必多考虑或干脆忽略不计。
《曹刿论战》:详写战前政治准备、战后经验总结,略写战争经过,未写战斗场面、战争原因、物质准备、胜利祝捷等战争必有内容,突出“论战”,表现曹刿战略思想。
(二)层次要明晰
层次分明是文章形成精致结构的又一个重要标志,它可以使文章思路清晰、布局合理。
有效的策略首先是必须写好段落,因为段落是层次的基本单位。其次是要总观全局,统筹安排材料,要根据材料特点选择恰切的框架形式,让其服务内容,并显示写作意图,彰显作者的全局观。
(三)前后要勾连
高质量的前后勾连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过渡自然,它显示了作者对全文的贯通力,彰显文章的流畅美。过渡要想自然,必须关注三点:
1、使用词、句、段衔接时尽可能要简短精炼,不能喧宾夺主;
2、转换要合乎情理,特别要符合上下文意,否则带给人生硬的感觉;
3、层次的转换尤其要有过渡,因为思路有变,层意有变,必须运用过渡给予提示。
二是照应紧密,它体现了全文结构的严谨性,彰显文章的构思美。有三点须知:
1、让读者看到此处就想到前面的有关描叙是照应最简单解释;
2、利用反复来达到照应是最简单最见效的方法;
3、上下文之间的照应比首尾照应更能体现构思的用心。
《孔乙己》在结构上是颇见功力的。“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就是一个过渡句,这些过渡就很好地凸显了作者的写作思路和意图。
勾连的目的就是“搭桥”,让文脉连接贯通;就是“前思后想”,设置出前后内容的对应点、关联点。
(四)首尾要点示
开头和结尾在文章中的地位毋庸置疑,充分发挥他们的点示作用也是必须的。好的开头可以强化第一印象,它的点示作用表现在: 1.开篇点题:直接切题,既不易离题,也使作文紧凑。
2.提示主体:开头与材料主体尽快对接,可以提示重点内容,达到总领全文的效果。3.创设情境:描绘环境、抒写感情来渲染气氛、设定情境,为全文定下感情的基调.4.巧设悬念:让读者关心人物命运或事件结局,关注下文主要内容。
好的结尾可以留下深刻印象,不过要注意尽可能简洁,“话多误事”,在前文基础上作结,不要“另起炉灶”,有美好情感或有思想深度最受欢迎。
1.照应开头:首尾呼应,结构完整。2.突出主旨:表达由事及理的感悟,使中心突出。3.含蓄有味:力求含蓄蕴藉,耐人寻味。4.以情(景)动人:美好的情或景带给人美好的感受,并生发美好的情感。
5.释解悬念:构思精巧,更是满足作者对文章内容的兴趣。可以让悬念释解得出人意料,让悬念释解得意味深长。
开头如果能“先声夺人”,结尾如果能让人“叹为观止”,这样的“豹头”、“凤尾”都可以给文章增添制胜的砝码。
至于选用多个材料的作文则比较复杂。这里推荐操作简便可用于不同文体的“快速构思法”,可以快刀斩乱麻,或许对大家有一些帮助:
一是打造一条线索,选取一个能贯穿全篇的主线。
课文中有许多这样的例子:《藤野先生》以人为线索,《杨修之死》以事为线索,《皇帝的新装》以物为线索,《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以空间为线索,《阿长与〈山海经〉》以情感变化为线索。当然,也不排除其他的线索,如《背影》中的背影,《社戏》中的社戏等。
二是选取一种组合方式。恰当的组合方式可以将毫不相干的材料捏合起来,组成完整有序的一篇文章,并有效解决写作层次不清的问题。
最常用的方式有三种:
1.并列式:并列式是作文素材组合方式中最常用、也最容易掌握的。主要分为: 时间并列;空间并列;人物并列;概念并列。2.对比式: 3.递进式:
作文训练五 表达
用语言文字通过一定的方式来表情达意,这是文章写作的基本功。读者和作者建立起联系,语言表达应该是重要 的媒介,因为无论是立意,还是材料与结构,都不可能像语言那样更直接呈现出来。读者只有通过语言才能进一步感受到文章的立意、材料和结构等,因此,以语言为形式的表达优劣关乎到文章的表现力。我们知道,优美的语言是要建立在深厚的文字功底基础上的,但这并非意味着我们只要练习遣词造句就可实现,要想作文中能够让表达足以精彩,还必须在更大更高的层面努力。
先请看下面这一段话:
清晨,我比平常早几十分钟离开家,我要走步去上学。一路上感觉与平常坐车不一样,和大自然很亲近,让我生发出许多美好的感受和向往。
这段话虽然简单,但仔细分析,却是作文的一个很好材料:生活独特,更有自己独特的体验和感触。不过它只是一段概述,是我们很多同学作文时经常用到的一种叙事方式,很显然,这样的叙述方式还不能吸引甚或打动别人,自然也不可能成为一篇好文章。要想改造它,如果只靠锻炼词语、造两个修辞句或是变化句式等小打小敲手段恐怕也不行。这里为大家介绍几种更大气的用语方式,使它变成一篇在语言表达上值得称道的好文章。
(一)细致描写,化概括为具体。
作文如果充分地调动人物、环境、侧面、细节等多种描写手段,将平白笼统的概括叙述变为情境般的具体描述,可以提高叙述的生动性、形象度和情境感,让读者获得更多的感受和体验,进而产生更强烈的情感共鸣。
在这方面,课文中有着许多鲜活的例子:《孔乙己》中对孔乙己在酒店中面对众酒客质问时极其传神的神态描写,塑造了他富有时代色彩的悲剧形象;《老王》中最后一次见老王时那极具震撼力的肖像描写,虽然可怜之至,最终目的是还是突显他身上普通民众的人格精神;《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对少年捕鸟极为简练细致的动作描写,很具体很直接地传达出孩子当时快乐兴奋的心情;《变色龙》中对奥楚蔑洛夫极为经典的语言描写,他的善变和无耻也就一览无遗;《最后一课》中对小弗朗士在最后一课时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让人很容易感受到他的懊悔和依恋,感受到爱国情感的升华;《范进中举》中胡屠户把银子攥在手里舒过来又缩回去的极其传神的细节描写,入木三分地活画出他那丑恶的嘴脸;《社戏》中去看社戏途中农村夏夜极其优美的景物描写,把我们带进如诗如画的情境中,去体会那些少年此刻真实的内心世界;《香菱学诗》中通过宝钗等人对话的侧面描写,突出了香菱精血诚聚用心学诗的情状。
(二)联想想象,虚实结合。
语言太实,有时会显得呆板,难以表达出复杂特殊的情感。由此及彼的联想想象的运用,语言生动形象起来了,运笔跳跃灵动起来了,内容丰厚多变起来了,写法新颖独特起来了。更重要的是,作者的想象创造力激发出来了,能经常令读者生发出“亏他想得出”的赞叹来!
《安塞腰鼓》在表现西北汉子表演时就写了如下文字:
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作者对鼓声和表演动作那热烈和有力度的想象,对表演场景那古战场的联想,不但很好地表现了安塞腰鼓表演时的气势和力量,而且丰富了文章的写法,使文章本身读起来也充满了情趣和魅力,体现了作者语言方面优秀的创造力。
(三)融入哲思,富含意蕴。
文句要有意蕴也就是文句要有内在意义。如果你写的文句内涵丰富,含义隽永,让人看后回味无穷,并受到启发、鼓舞,这样的文句就是有意蕴的文句,富有理性,让人思考,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强化文章的意图。
《社戏》结尾的话就发人深思:“希望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个经典的文段用语直白,却表达了深刻的思想内涵,带给无数人有益的启迪。
《珍珠鸟》在写到小鸟终于解除戒心和我零距离接触并呈现出一幅人鸟相依的温馨画面时,作者情不自禁的议论抒情:“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极为精到地点明了全文的意义和价值所在,也揭示了生活中的一个道理,成为文章的一个亮点。
第四篇:精简企业简介
延安绿谷田园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企 业 简 介
延安绿谷田园食品有限责任公司于2004年9月在富县注册成立,法人李小锋,(现任县工商联执委、富县商会副会长、县政协委员)注册资金500万元,员工20人,季节工180多人,是省、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注册商标“绿谷田园”、“直罗贡米”、“吾悠”三个商标,其中“绿谷田园”、“直罗贡米”两件商标已获得陕西省著名商标,公司于2009年3月份取得了油糕、直罗贡米、杂粮食品生产许可证,并通过了QS食品质量安全认证。2009年六月获得陕西省中小企业名优产品奖。2009被县委县政府授予优秀民营企业,2010评为延安市诚信企业,2010被评为陕西省3星级诚信单位,2012年12月富县油糕已获得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13年12月获得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2013年3月被县委县政府授予优秀企业,2014年1月被省农业厅认定为陕西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014年4月被授予诚信纳税企业,2014年9月通过了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014年5月授予陕西省民营科技企业,2014年9月获得中国陕西国(洛川)际苹果博览会优质苹果银奖,2015年6月获得首届中国果品百强品牌称号,2015获延安市商务系统诚信经营示范企业,2016年3月度获得陕西省中小企业促进局颁发的陕西成长之星企业。2016年6月富县“直罗贡米”通过中国地理标志产品认证。“直罗贡米”是延安市首家申报的中国地理
标志产品,2016年9月获得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示范企业,2016年12月度获得陕西省企业质量管理中心颁布的重质量守信誉先进单位,2017年1月富县油糕获得首届陕西金牌旅游产品。
公司目前拥有占地面积4000多平方米的办公、加工、经营场所,有储量为2500多吨的保鲜储藏冷库一座及其配套设施,主要从事苹果生产、收购、储藏、销售和油糕、直罗贡米加工销售,是集生产、收购、加工、储藏、销售为一体的成长型综合农业企业。
第五篇:演讲稿-精简
与党旗同行——
官桥中学团委创先争优活动工作汇报
一、基本情况
共青团浏阳市官桥中学委员会成立于1975年,是在学校党支部和上级团组织领导下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官桥镇位于浏阳最西端,地处偏僻,经济落后,学校团建工作基础薄弱,现有12个学生团支部,72个团小组,240名团员。近年在学校团委领导或指导下分别成立了学生会、“璞石”文学社、“校园之声”广播站、礼仪队、小记者团、青年志愿者协会、舞蹈队、国旗班、心理咨询活动中心、环保小分队、书画协会、体育爱好者协会等社团组织。
近年来,我校各级团组织紧紧围绕教育教学的中心任务开展工作,以提高团员素质,加强青年教师思想教育和师德教育为主要目标,不断加强团的思想建设,作风建设。近段时期,校团委以教育局下达的向建党90周年献礼活动为契机,在校园内外大力开展红歌赛、感恩歌曲大家唱,举办以开展 “创先争优”为主题的演讲比赛,举办师生书画展,办校园创先争优文化专栏,通过全体团员和广大学生的努力,共青团各项工作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在探索中前进,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二、主要工作
为进一步做好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这项工作,校团委班子成员高度重视,及时召开了校团委工作会,就开展此项工作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部署。
一是成立了组织,明确了责任。
二是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我们在了解掌握全校基层团组织和广大团员具体情况的基础上,制定了符合我校团委工作实际的《浏阳市官桥中学团委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实施方案》。
三是搞好动员,做好思想发动。我们于3月初召开了全校团员大会,进行了动员,校团委书记作了动员报告,提出了具体措施,并要求各团支部、全体团员务必把“创先争优”活动作为目前团建核心任务来抓,决不允许走过场。
四是扎实开展理论学习活动。结合“科学发展观学习教育实践活动”,我们组织各团支部和广大团员认真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总结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和“五个好”、“五个模范”的标准,统一思想认识,积极投入到创先争优活动中来。通过深入动员、认真学习,全校上下广大团员和团干部,进一步增强了对活动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的理解。
为把创先争优活动扎实推进,我校围绕“五个好”、“五个模范”的标准要求,以扎实开展各项活动为载体,全面开展“创先争优”。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开展了创先争优“五个一”活动(1)组织开展“成才表率”推荐展示
在全校学生团员中开展了创先争优“成才表率”学生团员候选人推选活动,采用各团支部推荐和学生自荐相结合的方式。将一批表现突出和有一定先进代表意义的学生团员在全校范围内,通过橱窗、校园网和校园广播等载体进行形象和事迹的展示宣传。我校九年级学生袁静,虽然受先天因素影响,外表稍有缺陷,但她却能在逆境中成长,加倍发奋学习,锻炼出坚强、自信、好学的优秀品质,成为九年级同学中的佼佼者。
(2)组织了一次集中学习
邀请官桥乡党委陈艳梅书记进行了一次时政和创先争优方面的专题讲座。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引导,开展了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
(3)积极开展“一帮一”助学结对活动
号召每个学生团干部与一名非团员同学交朋友,结对子,共同进步,带动发展,在学习生活等各方面对其进行帮助,做好思想交流和心灵沟通,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通过这一活动,有针对性地发挥学生团干部的带头引领作用。
(4)组织开展志愿者服务
组织全体学生团干部分组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三月学雷锋活动中,优秀团干部到官桥镇九龙村敬老院进行慰问活动,为老人们打扫卫生,整理内务,送上节日的祝福。组织志愿者服务队为官桥镇集镇社区打扫街道,给居民一个好的生活环境等。
(5)组织了一次主题演讲
开展以“创先争优”为主题的演讲比赛,结合自身表现和思想感悟,进行了一次主题演讲比赛。学校将演讲材料及事迹材料整理成册,在全体学生团员中进行宣传,带动全体学生的争优创先积极性。2深入开展选优树先表彰活动
活动开展的主要内容是:创建先进基层团组织,争当优秀团员、优秀团干部,创建主题团日活动。
(1)表彰了优秀团员
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践行科学发展观,积极参加团的活动;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关心集体、乐于助人、维护社会公德、学习努力,成绩优良。以此为标准,我们评选了袁静、袁雅岚、张英等50名优秀共青团员。
(2)表彰了优秀团干部及社团干部
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践行科学发展观,具有较高的思想认识水平和较强工作能力,能按团组织要求,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作风扎实、生活朴素、办事公道、平等待人,在团员青年中起到模范作用,威信较高,学习成绩良好。以此为标准,我们共评选出了以121班吴皖瑶为代表的2名十佳团支部书记,以125班黄红丽为代表的3名优秀团支部书记,以124班袁盼为代表的10名优秀团干部。以122班潘丽为代表的10名十佳社团干部,以120班李立新为代表的5名优秀播音员和123班张欢等5名优秀小记者。
(3)表彰了先进团(总)支部
团支部班子健全、团结、协作、凝聚力、号召力强。做好收缴团费、团员证注册、民主评议、团员发展、推优入党以及寓教于乐的活动,全年无违纪、违章记录。积极响应“百团创优”立项、竞项活动。参加评选的团支部要做到“五个有”,即:有一个好的团支部班子,特别是有一个好的带头人;有一支能够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的团员队伍;有适合团员青年特点并受青年学生喜爱的支部活动;以此为标准,我们表彰了124班为“五四红旗”团支部委员会。
以上就是我对本校团建工作的一些认识和理解,在这条道路上我们一路走来有苦有乐,有成功、有失败,但我相信,只要我们目标坚定、跟紧党的步伐,一定能在今后的团建工作中再创辉煌。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