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行政公文的学习总结
行政公文的学习总结
在一学期即将结束之际,回首想想,自己这一年来的收获的确不小。很庆幸自己进了这个学校认识了很多同学,学到了很多东西。只是自己适应能力和学习能力还有待加强,尚未跟上其他同学。也许我这些收获进步比起其他的同学是小巫见大巫,但这毕竟是我的收获与进步。
一、得到的收获
(一)自己从一个几乎完全不懂行政方面甚至害怕行政方面的小 “文盲”变成了非“文盲”,也找到了一些学习技术的方法(可能只是针对我自己个人有用吧)。
(二),拓宽了知识面,接触到了很多新事物、新概念、新技术、新思想,让自己接受了思想洗礼,发生了好几场 “大脑风暴”。只是还有好多知识还未理解接受,需要在进一步的学习中慢慢完善提高。头脑中某些观念也在慢慢转变中。
(三),很多能力得到了提高,比如,自主学习能力,技术学习能力等。
二、过程中的感受与经验
(一)也许还有一些进步我自己没有意识到吧,记得柏拉图曾经说过:“我们知道许多外部世界的知识,但我们却很难认识自己。”等我与其他同学一对比可能就知道了吧。
(二)在行政公文这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我学到的知识基本上都只是粗略知道它大概是用在什么方面,好多知识面都不懂得如何去应用。
(三)在学习的过程中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自己摸索出来的东西比别人教你的在头脑里的印象要深得多。我总结了一句话为“在摸索中提高,在摸索中成长”。
(四)我觉得其实学习不管是理论知识还是技术知识它们之间都是相通的,很多理论知识上的学习方法在技术学习上只要你稍加变通也是适用的。比如要理解的记忆知识(这在技术学习中表现尤为突出),及时检查学习效果,要及时反馈,当然学的过程中要集中精神,这是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做到的。不过技术的学习还有其特别要注意的,那就是要多加练习,熟能生巧。
(五)我一般会保存好我的练习,当然主要是一些对自己有一定意义的(包括做成功的与失败的)。这样做一方面可以体现自己的成长历程,另一方面在后期的学期过程中可以看一下以前的作业,说不定可以从中得到启示,可能会有一定的成就感吧。
以上是我个人的一些关于这门功课学习的感受与经验。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我学到了很多相关方面的知识,也知道了一些原先并不知道的行政方面事情,这门课程对我的帮助很大。
上海电视大学XXXX班金晓翠
2011年7月2日
第二篇:行政公文总结
公文和公文写作概述
1、公文及其特点
文件
公务文书
文书
私人文书
特点:
1)是处理党政公务的文件工具,具有鲜明的政治性;
2)由法定的作者制成,具有法定的权威性;
3)内容是有关公务的,必须按规定的规则和程序处理;
4)具有特定的体系
2、公文的类别
上行文(请示、报告)
根据行文关系平行文(函)
下行文
通用公文
根据使用范围
专用公文
党的机关5种(决议、指示、公报、条例、规定)
根据使用系统公用9种(决定、意见、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函、会议)行政机关4种(命令(令)、公告、通告、议案)
3、公文的格式
公文格式,由眉首、主体和版记三大部分组成眉首由公文份数、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识、发文字号、签发人组成;
主体由公文标题、公文正文、附件、成文时间、公文公文生效标识(单一发文印章和联合行文印章)、附注; 版记由主题词、抄送、印发机关和印发时间、版记中的反线、版记的位置组成。:
4、公文写作的特点
实用性和时效性
程序性
规范性
5、公文写作的要求
1)符合但和国家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和有关法律法规;
2)遵循客观规律、符合客观实际;
3)文字表述准确严谨、符合特定体系。
6、公文写作的语言
准确、简洁、庄重、平实
二、党政机关法定公文的写作
1、通知
2、通报
3、通告
4、报告
5、请示
请示用于向直接上级机关请求指示和批准。
特点:(1)求复性,请示上级解决具体问题;或者对请示机关作出明确批复,或者用通知文种批转各有关机关执行。
(2)事前行文。
(3)不得越级请示。《办法》规定“因特殊情况必须越级请示时,应当抄送被越过的上级机关”。
(4)只写一个主送机关。如果写几个,则可能出现没有一个给予批复的现象,或者两个以上机关都批复但互相矛盾的现象。
(5)一文一事。如果一文多事,会出现混乱:有的能批,有的不能批。这就增加批复上的困难,甚至造成无法批复的情况。
(6)不得同时抄送下级机关。让下级知道还不具备效力的事项,容易造成被动和混乱。
(7)除领导直接交办的事项外,不直接送领导者个人。
要求:标题一般要完整。其他要求与特点相同。正文结构完整规范,即原由、事项和结语都要写。常用结语:“以上请示,请批复”,“以上请示如无不妥,请
6、函
三、党政机关非法定公文的写作
1、计划
2、总结
3、调查报告
四、公文写作中常见的病误
1、主旨不明确
2、层次不清晰
3、文种不正确
4、格式不规范
5、语言不妥当
公文改错:(按以下顺序查找)
1标题。(文种)发文字号(中发【2002】6号)主送机关(不能送到个人,请示不能多头主送等)语言:
1)尾语不当
报告用: 特此报告 以上报告,请审阅。以上报告如有不但,请指正。
请示用: 以上请示,请研究批示。妥否,请批复。
函用: 特此函达 特此函复
2)书写错误
公文处理
一、概述
(1)公文处理的任务
准确、及时、安全的制发、传递、处理和保管公文,充分发挥公文的作用,为推进机关工作、实现机关职能服务,为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服务。
(2)公文处理的原则
准确、及时、安全、统一
公文内容与格式
准确
公文处理在程序和手续上
物质上的安全
安全
政治上的安全
1)划分“绝密、机密、秘密”。
2)复制或汇编上级党的机关的秘密公文须经发文机关的同意或授权。
(3)公文处理的组织
包括: 组织机构、组织领导、组织形式
集中形式
组织形式
分散形式
(4)行文制度
包括:行文关系、行文方式、行文规则
1.上 下行文
行文关系
2.平行文
1.逐级行文
行文方式
2.多级行文(对上无特殊情况不用)
3.越级行文(用于下对上,仅用于5种情况:
(1)重大事件;
(2)与直接上级有无法解决的争议;
(3)必须解决,但多次请示直接上级任无法解决的问题
(4)上级交办并指定越级的(5)检举揭发上级机关或直接机关领导人违法违纪行为
3.直达行文(上对下)
(5)行文规则
(1)注重实效,力求精简;
(2)控制越级行文;
(3)根据授权行文;
(4)坚持协商行文;
1.向下级机关的重要行文,要同时抄送上级机关。
(5)准确主送,抄送;
2.上级机关向受双重领导的下级机关行文,必要时应当抄送其上级机关。
1. 请示应当一文一事
(6)正确制发请示;
(7)恰当使用联合行文;
二、公文处理的流程:
公文的制发、传递、处理和保管
1.拟稿1.审阅修改法
2.通读修改法
核稿的方法3.讨论修改法
4.特邀修改法
2.核稿1.行文关
2.程序和手续关
核稿的任务:“把握五关” 3.内容关
4.表达关
制发5.体示关
1.以本机关名义制发的上行文,由主要负责人或主持工负责人签发。
3.签发签发的原则2.以本机关名义制发的下行文,由主要负责人或主要负责人授权的其他负责人签发。
3.联合发文需经所有联署机关的领导人会签。
1.审核、签发手续是否完备;
4.复核复核的重点2.附件材料是否完备;
3.格式是否统一、规范。
5.印
联合上报:由主办机关加盖印章;
1.联合下发:都应加盖印章。
4.用印
2.发文机关不超过两个时印章均压日期,三个以上时都要署名,也要盖印章。
5.登记与装入
1.电信传递
2.普通邮政传递
传递3.机要通信传递
4.普通直接投递
5.机要交通直接设施
6.通过公文交换站投递
1.签收与登记
2.审核与传阅
办理3.拟办与批办
(1)上级机关公文
4.承办依据(2)有关政策法规
(3)领导批示
(1)电话催办
4.催办方式(2)书面催办
(3)登门催办
1.收集
2.归卷与暂存
保管3.整理
4.清退与销毁
第三篇:行政公文
行政公文的分类
1. 按基本使用范围分为:
2. 通用公文:是指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等在处理公务中的各种问题,反映各方面情况,或联系各项工作所形成的文书材料。如法定公文.普通事务文书。
专用公文:是指在一定的业务范围内,按照特定需要而专门使用的各种文书材料。如外交公文,法规公文,司法公文,经济公文,军事公文等等。
2.按行文的方向分为:
上行文(请示.报告等)下行文(决定.指示.批复等)平行文(函等)通行文(意见.会议纪要等)
3.按公文的内在属性分为:
指令性公文(命令.决定等)指导性公文(意见等)
知照性公文(通知.通报等)公布性公文(公告.通告等)
商洽性公文(函等)报请性公文(请示.报告等)
记录性公文(会议纪要)
请示的行文规则
(一)请示应当一文一事;
(二)请示不得同时抄送下级机关;
(三)一般不得越级请示,因特殊情况必须越级请示时,应当抄送被越过的上级机关;
(四)除领导者个人直接交办的事项外,请示不应直接送领导者个人;
(五)请示只写一个主送机关。如须同时送其他机关,用抄送形式;
(六)受双重领导的机关向上级机关请示时,应当写明主送机关和抄送机关,由主送机关负责答复。
报告与请示的区别
1.行文目的不同:
报告是陈述性公文,不需要批复。即便是期望上级机关批转的报告,上级机关也只考虑是否批转,而不需批复;
请示则是祈复性公文,需要上级机关的回复。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无论同意与否,或者有什么意见,都要作出批复。
2.行文时间不同:
请示必须事前行文,而报告是事后或事情告一段落时行文。
3.行文规则不同:
请示必须一文一事,而报告的内容却相对可以丰富一些。
“报告”对上级没有肯定性的批复要求,而“请示”则相反;在行文时间上,“报告”是事前.事中或事后都可以行文,而“请示”则必须事前行文;上级对下级报送的“报告”,可做批示也可以不做批示,一切全由上级酌情处理,而“请示”则不然,不论所请示的事项上级同意与否,按规定都应及时做出答复,答复时所使用的文种是“批复”而不是“批示”。
一.填空
1.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要用(报告);向上级机关请求请示.批准,要用(请示)。参考答案:报告
请示
2.撰写产品说明书,必须注意以下两点:(1)要有(责任)意识;(2)要有(大众)意识。
三.简答(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合同主要应当具备哪些特点?
参考答案:
1.合法性
合同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书,其作用的发挥要以合法为前提,合同不合法,应被视为无效合同。
2.合意性
合同内容应是当事人意愿的真实表述,任何有悖于当事人意愿的内容都不能写入合同。
3.平等性
合同的平等性首先表现在当事人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当事人之间应是一种平等互利的合作关系,没有上下从属之分。其次表现在合同应在当事人平等协商.自主自愿的基础上签订,任何一方均不得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对方。
4.规范性
规范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形式的规范,二是语言的规范。
三.简答题
1.调查报告的写作要求有哪些?
答:1.要认真进行调查研究,充分占有材料。2.要以正确的立场和方法,认真分析并合理组织材料。3.要讲究结构形式和语言特色。
2.简述计划的写作要求。
答:1,要符合政策。2.要从实际出发。3.要具体明确。4.要留有余地。
3.撰写总结,必须注意哪些问题?
答:1.要充分占有资料,并实事求是地反映情况。2,要善于分析材料,并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来。3.要合理地取舍内容,以突出重点。4,要深入研究问题,以写出特色。
1.调查报告是就某一个事件或某一个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之后所写出的真实地反映情况的书面报告。
2.计划是某一个单位.部门或个人,对预计在一定时期内所要做的工作或所要完成的其他任务加以书面化.条理化和具体化的一种文书。
3.工作总结是事后对某一阶段的工作或某项工作的完成情况,包括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得到的经验和教训加以回顾和分析,从而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帮助和借鉴的一种文书材料。
4.条例是对某一方面的工作或某一重大事项的处理方式及某一组织的宗旨.任务极其成员的职责权限等作出规定的指令性文书。
5.述职报告,是指国家工作人员(目前主要为领导干部)就某一阶段的任职情况,向有关部门及领导或群众做出全面说明的一种文字材料。
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合同具有哪些作用?
1.合同是保护当时人的合法权益的工具;
2.合同是实现专业化合作的纽带;
3.合同是提高经济效益的手段;
4.合同是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的凭借。
建议进一步作适当的文字阐述。
在合同的签订中,必须注意哪些事项?
1.要熟悉有关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以合法性作为首要前提;
2.要精通业务,了解情况,以确保自身利益不受侵犯;
3.要在平等协商.取得一致意见的基础上确定各项条款;
4.要认真书写,并不得随意涂抹。
建议进一步作适当的文字阐述。
“请示”应当一文一事;一般只写一个主送机关,需要同时送其他机关的,应当用抄送形式,但不得抄送其下级机关。“报告”不得夹带请示事项。除上级机关负责人直接交办的事项外,不得以机关名义向上级机关负责人报请“请示”、“意见”和“报告”。
第四篇:行政公文
恭喜你升为经理,这是我们职业生涯上的又一次调整与机遇。为了更好的做好计划案,做好部门间的协调工作,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作为切入。首先,大致了解每个部门工作为何——他们在做什么,根据计划案的需要,可以初步的定位需要那些部门的协助,需要参与的力度如何。接下来,我们就需要了解根据已有的精确的自我与部门主管的性格特质,与对应的部门组织特征,做计划与沟通,去确立如何执行的细节。在了解自我与相应部门主管的性格特质的前提下,沟通时,我们可以更加有的放矢:如果自己是理智型倾向,而沟通主管是情感型倾向,则我们与之讨论时,可以有意识的注意沟通的方式,调整管用的“对事不对人”的客观思辩式,更加灵活考虑对方的感受,从而获得一次愉快的交流。对于协调运作的部门,在计划制定时,也可以运用组织特征进行风险管控。如一个依赖特质的部门,在协同运作时需要注意时效性的把握,他们有灵活的应变能力,同时因此可能会有最后时限拼杀的特质,我们在协同计划时就可以考虑入此时间把控风险,做到提前预防策略。相信通过这样的切入,一定可以顺利逐步推展开计划案的稳步实施,带来各方多赢的工作开篇。
1、做好角色转换,适应新部门的环境。由副主管提升到主管,而且是调到一个新部门,难免有这样那样的不适应,这也不奇怪,先让自己的心沉静下来,给自己一些信心,梳理一下工作的思路,逐步完成角色的转变。同时,也给他人一些时间。刚到新部门,不可能很快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所以,也要给他们一些时间,让他们逐步了解你,认可你,悦纳你。
2、坚持“多看多听多思”的原则。比如多了解该部门的人员基本情况、优势、薄弱环节,做到心中有数;多听听新部门员工的合理化建议,虚心一些,在情况不很了解的时候,不必急于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样可以避免因为对情况不熟悉而做出轻率的结论。据我所知,很多人新到一个单位或部门,还没有把自己融入其中,往往容易看到它的不足和问题,还喜欢和自己原来的进行比较,并且在说话中有意无意地表现出来,特别是那些很想有作为、性格直率的新人,表现更为明显。从初衷来说,并没有错。但是,结果往往是适得其反或欲速则不达。为什么?因为这样做,最容易把自己置身于矛盾的中心,也容易引起反感。刚到新部门,宜多了解情况、多看、多听、思考为主,不但要看存在的问题,也要善于发现该部门的长处和优点,因为正向的激励永远都是需要的,而且能够获得更多的支持。
第五篇:行政公文
公文写作的要求很高,尤其是要求起草者具有工作实践的基础,懂得工作中许多微妙的关节,而在具体起草中要求较好的文字语言工夫。公文语言总的要求是庄重、平实、概括。公文语言功夫的核心是选词。选词一要根据所反映的客观实际需要,二要符合明晰、确切、简练的标准,三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为避免上下文重复而选择不同的词语,注意文中所涉及对象和阅读对象。多用书面语和文书用语,少用形象和描绘性词语和口语,不用方言土语,十分规范。
编辑本段公文结构用语
需要特别提出公文结构用语。一是开头用语,用来表示行文目的、依据、原因,伴随情况等。如:为(了)、关于、由于、对于、根据、按(遵、依)照、据、查、奉、兹等。二是结尾用语。如:为要(荷、盼)、是荷、特此通知(报告、函告)等。三是过渡用语。如为(对、因、据)此、鉴于、总之、综上所述等。四是经办用语。如:经、已经、业经、现经、兹经、办理、责成、试行、执行、贯彻执行、研究执行、切实执行等。五是称谓用语。有第一人称:我、本;第二人称:你、贵;第三人称:该。等等。国家行政公文有12类14种,即命令(令);议案;决定;意见;公告、通告;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函;答复(回复);会议纪要。
编辑本段行政公文的格式要素
行政公文的格式要素可划分为眉首、主体、版记三部分。红色反线以上的各个要素统称眉首;红色反线(不含)以下至主题词(不含)之间的各要素统称为主体;主题词以下的各要素统称为版记。
编辑本段版头
由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加上“文件”二字或者加上带括号注明的文种名称组成,用套红大字居中印在公文首页上部。联合行文,可用主办机关名称,也可并用联署机关名称。编辑本段发文字号
由机关代字、年份和发文序号组成如:渝府字〔2009〕23号
2、份号标注同一份公文正本份数的号.在秘密以上等级公文中标引。3,密级秘密,机密,绝密
4、紧急程度特急,急件
一、标题1. 规范式:三部分,即:发文机关+事由+文种――用于重要、庄重的公务2. 灵活式A 二部分:一是发文机关+文种(以上标题下可加时间)二是事由+文种三是“转发+始发机关及原通知标题”B 一部分:只有文种――常是不大重要的公务,带周知性★带发文机关的标题下面如写发文时间,则须用括号,公务须是重大的、庄重的。文后不写落款及时间。
编辑本段正文
1.主送机关(面向机关全体人员或者社会群体的,公务是周知的、重大的,常常不写;注意工作实际中组织关系)2. 正文A. 原由:一是依据:# 情况:叙述时间、单位、地点、人物和事件等; 常用“目前„”类时间状语 ;简介人物及事迹#文件: 常用“根据„”;往往是一句话# 意义:议论:常用“是„”# 作用 :常用“将使„”二是目的:常用“为„”原由部分可省略,或只省略依据、目的之一。B 事项:(内容多而重要的分条列项即列出层义,或用小标题 或用句子表达)
1.并列式。常见。一般写的是公务的横向的、静态的情况。各部分相互之间无紧密联系,独立性强,但共同为说明主旨服务。能够省略某一部分。这种方法的好处是概括面广,条理性强。并列式内容之间的序码可用数字式,也可用分段式;段中并列的内容可用数字、分号(;),也可用句子并列式。要求重轻有序:重要的放在前边,依次类推。2.递进式。一般写的是公务的纵向的动态的过程或者事理。各部分层层递进,每一部分也不可缺少,前后顺序也不能颠倒。这种方法的好处是逻辑严密,能说明问题。在一篇公文
中,两种方法可以互相交叉,即以一种方法为主,在某一部分即某一层次中用另一种方法。注意:自此以下常运用序码。顺序是
一、(一)、1、(1)共四层。不重要内容分项可用分段甚至加分号(;)的形式。C 结尾:(可以不要)常见有:一是各文种专用语如:“请予批准”、“特此通知”等。二是希望、号召类。从12类13种行政公文中选择出3种社会生活中常用的模式化如下。
编辑本段请示模式
请示是向直接上级请求指示、批准的公文。必须事前行文,一事一文。上级应在一定的时限内批复。【标题】一般由发文机关、事由、公文种类三部分组成。如:《×××学校关于创办<校园文学>报的请示》。可以省去发文机关。【主送机关】接受请求的直接上级机关,在标题下面一行顶格写起。只写一个,如需同时送其它机关,应用抄报(在文末左下角写明)形式。【正文】1.请求缘由。一写情况依据(往往用“目前”开头),二写目的说明(用“为...”开头)。2.请求事项。分层分项写清具体要求,并说透理由,提出充足的事实和理论根据。同时,依据实际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处理意见,作为上级机关进行判断和指示的参考。3.结尾。只是一句祈使性的话:“当否,请批复”或“以上如无不当,请批准”。【附件】可有可无。是随同请求的有关材料、图表或其它文件。在正文之后(隔一行)注明附件名称和顺序。【印章、发文时间】 编辑本段报告模式
报告是向上级机关报告工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和答复询问的公文。一般事后、事中行文。不要求上级批复,行文较长。报告和总结、调查报告的写法大同小异。常见单位部门的总结同时用于会议,成为报告。【标题】一般是:“事由+报告”。【主送机关】与请示相同。【正文】种类繁多,正文内容有差异。为学习方便,把报告大致分为二种:一是综合性报告正文,或称总结性报告。政府及机关单位都要在大会上作此种工作报告。1.情况简述:工作时间、地点、背景、条件或各项工作的开展情况。这种开头称为概述式。此外还有结论式(议论判断)、说明式(用“为了„”)等。百字上下。2.成绩做法:这是主体。可以简要叙述一下工作过程。成绩常常通过数字、比较、事实来表现。安排形式有条陈式、小标题式、阶段式和贯通式。3.经验教训:要有观点、看法和规律,又要有具体的典型事例以及理论分析。常常占五分之一篇幅。4.今后计划。往往写成今后的工作计划。常常占三分之一篇幅。各级各类行政机关每年都要作这种总结式的报告。二是专题性报告正文。着重汇报某项工作或某个问题,特点是专项、特殊,一事一报。1.概述情况。讲清工作开展情况,或问题发生的原委,事项的起因和经过。2.说明理由、做法和反映。或取得的成绩和经验,或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或说明工作做法,或写出群众反映。3.提出意见。写基本看法,解决问题的建议和办法。报告要用事实说话,以叙述为主,叙议结合。【结尾】一般用“特此报告”,“以上报告如无不妥,请批转各地执行”等习惯用语,有的不写。如有附件,与请求相同写法。最后写发文机关或个人,盖章,写发文时间。
编辑本段通知模式
通知是批转下级公文、转发上级或不相隶属机关公文、发布规章、传达事项和任免干部所用的公文。它是最常用的行政公文。根据其作用分为五种:发布性通知、批转性通知、事项性通知、会议通知和任免通知。【标题】灵活,甚至只有“通知”这一部分(内容不大重要又是周知的)。但批转性通知的标题按照《办法》“准确简要”的规定,省略文种,即:“批转(或转发)+(始发机关)原文标题”。【主送机关】直接上级。【正文】发布性通知和批转性通知的正文:“主体(发布或转发的文件)+批语”。如:“现将《***办法》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事项性通知:原由+事项+结语(特此通知)会议通知:名称、时间、地点、内容、人员、报到时间、地点和要求、需带材料
等任免通知:格式固定【附件】可有可无【发文机关】标题中有发文机关并且标题下有发文时间的不署。【发文时间】用汉字小写数字
编辑本段公务文件的特点
一 有法定作者制发。法定作者指依法成立并能以自己名义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的社会组织及其领导人。二具有法定的权威性和现行效用。法定权威性是指公文在法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能够对受文者的行为产生一定程度的强制性影响。现行校用指公文在其内容所针对的现行公务活动中直接发挥实际效力具有依据和凭证功能。三 公文具有规范的体式和特定的处理程序。公文的规范体式是指公文的文体和格式必须符合国家的统一规定。收文和发文均有一定的处理程序各环节皆有顺序性和规范性不得自行其是。
编辑本段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
(2000年8月24日 国发〔2000〕23号国务院发布)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使国家行政机关(以下简称行政机关)的公文处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行政机关的公文(包括电报,下同),是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是依法行政和进行公务活动的重要工具。第三条 公文处理指公文的办理、管理、整理(立卷)、归档等一系列相互关联、衔接有序的工作。第四条 公文处理应当坚持实事求是、精简、高效的原则,做到及时、准确、安全。第五条 公文处理必须严格执行国家保密法律、法规和其它有关规定,确保国家秘密的安全。第六条 各级行政机关的负责人应当高度重视公文处理工作,模范遵守本办法并加强对本机关公文处理工作的领导和检查。第七条 各级行政机关的办公厅(室)是公文处理的管理机构,主管本机关的公文处理工作并指导下级机关的公文处理工作。第八条 各级行政机关的办公厅(室)应当设立文秘部门或者配备专职人员负责公文处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