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习《江泽民文选》心得
《江泽民文选》的出版发行,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认真学习《江泽民文选》,对于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我们要按照中央和省委的部署要求,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切实抓好《文选》的学习,确保学习活动深入扎实开展起来,确保学习活动收到实实在在的成效。要通过学习,进一步增强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深刻领会把握基本内容和精神实质,重点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孕育、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重点领会《文选》中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重点学习江泽民同志的优秀品格和高尚风范,真正做到学通弄懂、融会贯通。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紧密联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紧密联系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实际,紧密联系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紧密联系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工作实际,在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上此文来源于是xiexiebang.com下功夫。
要切实加强对学习活动的组织领导,各级党委和基层党组织要把学习《文选》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做好表率,用学习收获加强和改进工作,做到学以致用、用有所成。要充分发挥党校等各级干部培训学校的作用,通过举办座谈会、报告会、研讨班、培训班等多种形式,组织好广大党员干部的学习。宣传新闻单位要加大宣传力度,集中宣传《文选》的基本内容、精神实质、重要意义和历史地位,在全社会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
第二篇:学习《江泽民文选》心得
深刻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最好教材
———学习《江泽民文选》的体会
中共中央《关于学习〈江泽民文选〉的决定》和胡锦涛同志在学习《江泽民文选》报告会上的讲话都明确提出,学习《江泽民文选》,要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历史地位和重大意义上深化认识。
《
江泽民文选》是经过实践检验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之作,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大成之作,全方位展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和思想内容,为我们从中央提出的五个方面深刻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供了最好教材。
学习《江泽民文选》,深刻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背景
马克思、恩格斯曾经说过:“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回顾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可以看到:马克思主义是资本主义制度在西欧和北美确立其统治地位,自由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很大发展并把它的影响扩展到全世界,无产阶级作为一个自为的阶级已经登上历史舞台这样一个时代背景的产物。列宁主义是在自由资本主义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帝国主义列强为争夺殖民地和资源矛盾不断加剧以至爆发了世界大战,社会主义革命有可能在帝国主义统治的薄弱环节首先取得胜利这样一个时代背景的产物。毛泽东思想是在俄国十月革命已经取得成功,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并不断发展,世界范围的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斗争蓬勃兴起这样一个时代背景的产物。邓小平理论是在国际局势发生重大变化,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实践中探索前进并显示出旺盛生命力这样一个时代背景的产物。
新的时代呼唤新的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当今时代的产物。这一重要思想孕育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实践成长、丰富和成熟,于2002年2月江泽民同志在广东考察工作时明确提出。这个时期,是世界、中国和我们党自身都发生深刻变化的时期。世界上最显著的变化,就是西方资本主义出现种种新情况,社会主义发生严重曲折,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纵观天下大势,形势逼人,不进则退。国内最显著的变化是,经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十多年的实践和发展,改革开放不断深化,我国经济建设、人民生活和综合国力都上了一个大台阶,同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中许多新课题、新情况、新矛盾日益凸显,特别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的多样化,社会阶层构成发生新的变化。我们党自身最显著的变化是,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发生根本性转变,已经成为领导人民掌握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国际、国内和我们党自身发生的深刻变化及其带来的新要求、新考验集中到一点,就是我们党能不能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我们党要解决好时代提出的新课题,迎接新挑战,完成新任务,赢得新胜利,必须在思想上有新解放,实践上有新创造,理论上有新发展。如果因循守旧,停滞不前,党就有丧失先进性和领导资格的危险。
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江泽民同志以马克思主义的深邃眼光和宽广视野,敏锐地把握当今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科技、军事等各方面的深刻变化,全面审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进程和发展要求,紧紧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和契机,创造性地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江泽民文选》生动记录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孕育、形成、发展的历史轨迹,其中不少篇目和内容精辟论述了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和当今时代的发展大势,对我们深刻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产生的时代条件、时代依据、时代需要和时代必然性很有帮助,很有教益。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产生,江泽民同志自己说过:“时代在发展,形势在变化,我们党要不断巩固自己的执政地位,必须紧跟世界发展进步的潮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决解决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三个代表’的要求,其出发点和着眼点就在这里。”
学习《江泽民文选》,深刻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践基础
实践是理论的源泉。伟大的实践必然产生伟大的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扎根于实践、扎根于当代中国,是我们党在深刻总结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和人民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伟大探索的基础上形成的伟大理论。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这
第三篇:学习江泽民文选心得
学习《江泽民文选》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的思想政治建设和党员干部理论学习培训的重要任务。学习《江泽民文选》,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是把握贯穿其中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这一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正如胡锦涛同志所指出的:“学习《江泽民文选》,要牢牢把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这个活的灵魂,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思想路线,努力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
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中,以毛泽东同志、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牢牢把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这一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谱写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光辉篇章。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领导全党克服一度盛行的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苏联经验和共产国际决议神圣化的错误倾向,确立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要求全党在实事求是中追求真理、探索真理,认识和运用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在拨乱反正的过程中,邓小平同志支持和推动了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大讨论,重新确立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他把实事求是和解放思想联系并统一起来,明确提出了解放思想就是实事求是的命题,指出“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并且强调,“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首先是解放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江泽民同志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概括为“与时俱进”,明确指出:“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实践证明,只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我们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才能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只有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我们党才能兴旺,国家才能富强,事业才能前进。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的13年间,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发展着的实践,紧紧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集中全党智慧,总结实践经验,逐步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充分体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这一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准确把握时代脉搏,科学判断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用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在长期执政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深化了我们对新的时代条件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加强党的建设的规律的认识。江泽民同志关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思想,关于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思想,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思想,关于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思想,关于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思想,关于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的思想,关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思想,关于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思想,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思想,关于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思想,关于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的思想,关于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思想,等等,都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贡献,都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光辉结晶。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开辟了理论创新的广阔空间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有鲜明的创新性,既是我们推动实践创新的根本指针,又是我们深化理论探索的新起点。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使全党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准确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作出新概括,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实现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推动建设和谐世界、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这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是我们党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推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所取得的最新成果,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江泽民文选》,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定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继续推向前进,在思想上不断有新解放、理论上不断有新发展、实践上不断有新创造,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放射出更加耀眼的真理光芒。
第四篇:学习江泽民文选心得
在2000年6月召开的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江泽民同志进一步指出:有了良好的道德素质,就能使人们自觉地扶正祛邪,扬善惩恶,就有利于形成追求高尚、激励先进的良好社会风气,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促进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努力建设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必须放在突出的位置来抓。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的建设为落脚点。全党和全社会要共同行动,努力把上述内容和要求具体化、规范化,使之成为全国人民普遍认同和自觉遵守的行为规范。
根据江泽民同志的指示,中共中央2001年9月颁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特意提炼出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这一基本道德规范的形成,是我们党对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道德体系的最新认识成果,标志着我国公民道德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一基本道德规范,言简意赅,科学准确,易懂易记,既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包含了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道德传统,又借鉴了世界各国道德建设的成功经验和先进文明成果,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它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适用于不同社会群体。大力倡导这一基本规范,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是进一步推进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
简而言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按照江泽民同志的德治思想,从公民道德建设入手,继承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美德,发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与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道德,借鉴世界各国道德建设的成功经验和先进文明成果,努力建立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对形成追求高尚、激励先进的良好社会风气,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促进整个民族素质的不断提高,全面推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突出强调党员领导干部的从政道德建设
胡锦涛同志在学习《江泽民文选》报告会上的讲话中,要求我们认真学习江泽民同志“关于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关于领导干部一定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的思想,关于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思想,关于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的思想,关于反对~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的思想,等等”。这是江泽民德治思想的核心内涵。
江泽民同志在中央纪委第四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党的性质、党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所处的地位、党肩负的历史使命,要求我们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治党始终坚强有力,治国必会正确有效。”在我们这样的社会主义国家里,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党在“治国”中处于领导地位。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公务员依据人民的授权,代表人民“治国”,在“以德治国”的过程中具有关键性作用。实施“以德治国”,必须突出强调“以德治党”、“以德治政”。
应该清醒地看到,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党和国家机构中出现了一些违背从政道德的问题。江泽民同志反复强调:“对领导干部来说,打牢思想政治基础、筑严思想政治防线,最根本的就是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中,世界观是基础,是起决定作用的,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观、价值观。在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中,权力观是基础,是起决定作用的,有什么样的权力观,就有什么样的地位观、利益观。”在公共行政领域,世界观特别是权力观集中表现为从政道德观。从政道德观在根本价值的层面上影响或指导着每一位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行政行为。
江泽民同志深刻地指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最根本的是要解决好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的问题。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必须正确认识手中权力的性质。只有把这个问题真正搞明白了,才能正确地看待和运用手中的权力。我们必须认识到:第一,党在革命战争时期是代表人民并领导人民去夺取政权的,革命胜利以后则要代表人民并领导人民掌握和行使好国家的各项权力。第二,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社会主义国家的一切权力都是来自于人民,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说到底都是人民赋予的。第三,领导干部必须运用人民赋予的权力为国家的发展、富强、安全服务,为人民群众的团结、富裕、安宁服务,一句话,必须始终为国家和人民谋利益。第四,每一位领导干部都必须始终信守为人民掌握和行使权力的原则,同时要自觉接受党和人民对自己行使权力的监督。这些,应成为正确权力观的重要内容。这也是关于从政道德基本问题的精辟阐述。在公共行政活动中,从政道德的基本问题就是权力与利益的关系问题,也就是公共行政主体(执政党、国家机构和国家公务员)如何利用所掌握的公共权力调节社会中各种利益关系的问题;从政道德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其一是权力代表谁的利益,其二是怎样利用手中的权力谋取利益。这一基本问题的解决,决定着对其他问题的回答,从政道德判断都是以对这个基本问题的回答为依据的。
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以后,能否正确看待和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一个必须长期经受的根本性考验,也是一个关系社会主义事业前途命运的根本性课题。我们党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从在受到外部封锁的状态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在全面改革开放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这种客观实际向我们提出了两个问题,需要全党同志尤其是领导干部保持清醒的认识。一是各级领导干部手中掌握着这样那样的权力,这同我们党执政以前的情况是完全不同的。二是社会环境复杂,领导干部受到外部各种消极东西的影响会日益增多。在这样的情况下,领导干部要坚持正确的权力观,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的确很不容易。不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难免要犯错误,甚至走向犯罪的道路。对此,江泽民强调指出:“努力使各级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要作为党的一项长期的重大任务,坚持不懈地抓下去。”
领导干部的从政道德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基于从政道德具有他律性和自律性相统一的特点,应着重从两个方面入手:从他律性角度分析,要加强从政道德的监督机制建设。江泽民同志在中央纪委第四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说道:“对领导干部一定要严格监督。”加大监督力度,特别要加强主动监督,把监督的关口往前移,加强事前防范。努力做到干部的权力行使到哪里,相应的监督就实行到哪里。从自律性角度分析,要加强从政道德的养成机制建设。概括地说,就是要加强从政道德的教育与修养。江泽民同志在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干部队伍建设的基础是教育。无论是提~部队伍素质,还是防止和纠正用人上的不正之风、防范~问题,都要坚持教育在先。标本兼治,教育是基础。对干部的教育,应该包括理想信念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纪律作风教育、道德法制教育、科学文化教育等各方面。只有通过全面的经常的教育,真正打牢思想政治基础、筑严思想政治防线,干部队伍建设才能越搞越好。”
从政道德养成的重点是加强道德修养。江泽民同志在《党的作风是党的形象》中指出:“党员、干部的道德情操和人格力量对全社会有着重要示范作用。领导干部必须坚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还必须讲修养、讲道德、讲廉耻,要把人做好。人做不好,有再大的本事也没有用。”加强从政道德修养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江泽民同志指出:“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在思想上、行动上、作风上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增强公仆意识,自觉摆正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加强从政道德修养必须破除“官本位”意识,肃清封建主义残余思想。江泽民同志又说:一些同志没有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一个重要原因是“官本位”的封建残余思想在作怪。“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明白,我们是共产党人,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当大官,千万要防止把升官发财作为自己的人生目的。”
江泽民同志多次指出,“人格的力量很重要”,各级领导干部要“努力把真理的力量和人格的力量统一起来”。这里,揭示了领导干部道德修养的目标。1993年9月,江泽民同志为国家行政学院题词:“永做人民公仆。”这是对我们党从政道德观的科学概括。在九届人大一次会议的闭幕式上,江泽民同志以新当选的国家主席的身份,坦诚地向全国人民表达了一位“公仆”的价值追求:“时代的召唤,人民的重托,使我深感肩负的使命和责任崇高而重大。我将忠实地遵守宪法,恪尽职守,竭诚为祖国为人民服务。”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更是深刻地揭示了从政道德观的核心内涵,是我们党的从政道德逐步走向文化自觉境界的集中体现。
by 王伟
第五篇:学习《江泽民文选》心得材料
标题:学习《江泽民文选》心得材料
学习《江泽民文选心得--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基本道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追求。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创造性地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战略目标,开创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有机互动的发
展新格局,使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跃进到一个新的境界。学习《江泽民文选》,回顾改革开放的历程,我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基本道路,符合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基本规律,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是一条科学的民主政治建设道路,它将从根本上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一
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党就提出,不仅要进行经济体制改革,而且要进行政治体制改革,两者相辅相成。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民主政治建设对中国发展全局具有的重要战略作用。江泽民同志明确指出:“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法制,是我们的根本目标和根本任务之一,也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一再强调,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就是要兴利除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我们都要牢牢掌握社会主义民主的旗帜。”
民主是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不同国家迈向民主的道路是不同的,相应地民主发展所形成的制度成果也是不同的。这种差异的产生,一方面与各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历史条件、现实状况不同有关;另一方面与民主本身所承载的价值目标和现实任务不同有关。中国的国情和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的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是真正的人民当家作主。江泽民同志认为,中国共产党牢牢掌握社会主义民主旗帜的关键,不仅在于要高举社会主义民主旗帜,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法治建设,而且要始终坚持中国政治发展的基本目标,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他指出,“我们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完善因而也是为了更好地巩固和坚持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为了充分发挥这些政治制度对发展人民民主、保障国家统一和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优越性。”
那么,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呢?江泽民同志的回答是:必须坚持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不能削弱和放弃人民民主专政;必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能搞西方那种议会制度;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不能削弱和否定共产党的领导,不能搞西方那种多党制。这三个“必须”,从国体、政体和政党制度三个方面勾画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框架。然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水平,决定了这个基本框架必须在不断推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中逐步丰富和完善。这就要求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健康发展。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有序的变革和有效的治理是保障国家持续发展的根本。这就需要稳定的政治体制和有序的政治发展。政治体制改革和政权建设,事关全局。科学把握政治体制改革,既关系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也关系到改革开放的大局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为此,江泽民同志提出,要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高度来把握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具体要求有三个方面:其一,把握政治体制改革的总目的,强调政治体制改革要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有利于巩固党的领导,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有利于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有利于维护社会政治稳定。其二,把握政治体制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强调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实行人民民主,充分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这是我国政权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其三,把握政治体制改革的总进程,强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逐步发展的历史过程,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有步骤、有秩序地推进。这三个方面的要求,既把握住了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大方向,也把握住了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大格局和总进程。实践证明,正是基于这种科学的把握,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率领全党全国人民,继往开来,开拓创新,使我国在改革开放、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
二
对于任何国家来说,民主的发展不仅面临着具体目标和道路的选择问题,而且面临着如何将民主建设的实际成果巩固下来,使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得以权威、有效地运转的问题。中国共产党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政治发展战略,解决了前一个问题。针对后一个问题,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民主建设要与法制建设相统一的发展
战略。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伊始就明确了这一发展战略。他指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由此我国开始了与民主建设相统一的法制建设进程。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将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民主法制建设有机统一的发
展战略,提升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治国方略。江泽民同志指出:“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在这里,我们不仅看到了中国共产党在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中的历史继承性,而且看到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开拓性。
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提出,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重大成果,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一个新起点。实施依法治国,就是要使国家各项工作逐步走上法律化和制度化的轨道,从而实现国家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社会生活的法制化和规范化。这必然会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产生两大推动力量:一是法制建设的力量,主要体现为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对民主政治建设的推动作用,宪法权威的巩固、国家基本制度的稳定以及新的法律资源的积累对民主政治建设的支撑作用。二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力量。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必然促进广大人民群众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进行广泛的政治参与,而这种政治参与正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所需要的。为此,江泽民同志指出:“依法治国,要贯彻两个原则:一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二是必须保证广大人民群众充分行使民主权利”,从而让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参与管理国家、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依法治国方略的提出,既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必然成果,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现实基础是一个具有相当活力的经济基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所形成的相互促进作用,将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获得持续发展的现实推动力量。政治发展与经济发展的辩证统一关系,决定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必将反过来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从而实现经济社会的整体进步。依法治国方略的提出,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跃进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三
明确的战略目标需要清晰而系统的发展道路与之相呼应,从而保障目标的实现。基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体制改革与政治发展的实践与探索,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指明了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基本道路:
第一,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必须严格依法办事,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允许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第二,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这种自我完善与发展的基本途径就是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必须有利于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和优势,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为此,政治体制改革必须以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根本。
第三,深化制度建设,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制度建设的基础是法制建设。加强法制建设,一方面要认真总结我们的实践经验,另一方面要积极借鉴和吸收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同时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的模式。”在这种制度建设中,探索、借鉴与创新获得了有机统一,从而为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不断注入了新的活力。
仔细研读《江泽民文选》,思索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与发展,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进一步开辟的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基本道路,是一条科学的政治建设与政治发展道路。其目标选择,符合人类文明的发展要求和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其路径选择,符合中国的国情与社会主义发展的规律。中国是一个大国,稳定而有效的政治建设与政治发展,是保持我国在持续发展中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的关键所在。江泽民同志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论述,为我们把握这个关键点,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科学的指导思想。
(上海市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执笔:林尚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