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课堂教学理念探析二20111031[范文]

时间:2019-05-13 17:20: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生本课堂教学理念探析二20111031[范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生本课堂教学理念探析二20111031[范文]》。

第一篇:生本课堂教学理念探析二20111031[范文]

“生本”课堂教学理念探析之二

学习是指学生在活动中解决问题、获取新知、提出问题的过程,是学生在活动中矫正学习行为、优化学习方法、训练思维能力、体验学习情感和树立世界观的过程。

先学后教

先学:在教师“教”之前学生的学习活动。

“先学”的活动形式是多样化的,如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展示交流。“先学”的学习行为也是多种多样的:读(阅读文本)、看(观看视频、观察图像)、写(练习或作业)、议(讨论交流)、做(实验探究)、说(互教互学、解释说明)、问(生生互动性提问、追问与质疑)等。

让学生先学,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的发展;让学生先学,是为了让学生暴露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或问题,教师将根据学生存在的问题和困惑,有针对性地开展“后教”活动。让学生先学,有助于教师根据学情解决好“后教”活动中“教、不教、怎么教”的教学问题。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行为和学习方法等方面的能力水平,策划和组织学生的“先学”活动。教师是先学活动的策划者、组织者、参与者。

后教:在学生“先学”之后由教师主导的教学活动。

“后教”是基于学情的、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后教”活动形式同样是多种多样的:教师的精讲点拨、教师的总结梳理、师生互动性的讨论质疑等。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创造性地开展以师生互动为主的“后教”活动。教师是“后教”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示范者。

通过“后教”,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围绕学习目标,解决疑难问题,强化教学重点,建构知识体系,适度拓展提升。

先学后教,对教师的学情分析能力、课前预设能力、课堂应变能力和课堂教学智慧提出更高的要求。

少教多学

少教:少教是以有效的先学、多学为前提。少教,就必然要有所教,有所不教。教的五个着力点: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矫正学习行为、指导学习方法、训练思维能力、激发学习兴趣;不教的三条准则:学生独立学习能学得会的不教,学生合作学习能解决的问题不教,教了学生也不会的不教。根据学情,把控好“教“与“不教”的尺度,成为教师应用“少教多学”,实现课堂高效学习的关键。

多学:多学是给学生创设更多的学习的平台。给学生多一些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时间,给学生多一些各种学习方式的活动,给学生多一些有效学习方法的指导,给学生多一些思维能力的训练,给学生多一些提出问题的机会,给学生多一些学习成功的体验。根据学情,以“六多”为导向,构建以学生学习活动为中心的“生本”课堂。

少教多学,对教师的活动策划能力、学法指导能力、引领示范能力、学习评价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2011年10月31日编印

第二篇:生本理念下的生物课堂教学

生本理念下的生物课堂教学

一、转变生物学教学观念,牢固树立新课程理念,明确生物学教学的功能和目标,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设法把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下去并转化为学习动力,从而培养正确的学习方法。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落实三维目标,切实提高每节课的教学质量,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认真研究课标和新教材,充分认识学生的差异,有效开展分层次教学和分类指导,因材施教,张扬个性,认真钻研新教材,挖掘教材的深度,扩展教材的广度,整合课程资源,认真备好每节课,提高自己驾驭教材的能力。

二、运用教学规律,发挥学生主动性。学校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复现型人才,而是创造性、综合性人才。因此,在中学生物学教育中,教师除了进行知识教育外,还要特别注意过程教育和学法教育,逐步培养和考察学生,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从而提高文化科学素质。改变教学观念,运用教学规律,切实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改进教学方法,创设生动有趣的课堂气氛,让全体学生都参与进来。按课标的要求,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精讲多练,扎扎实实落实好基础知识,方法灵活多样,要启发不要硬灌,更不能死记硬背,要引导,不要代替,要让学生思考,不要一讲到底,要因学论教,而不要因教论学,要注重改变教学方法,变注重学习结果为注重学习过程。

三、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如何进行实验教学,提高实验教学的效果,是我们全体生物学教师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之一。然而,由于多数学校实验条件不足,很多课本规定的学生实验都没做,有的甚至连演示实验都没做全,学生的实验能力普遍较差,这种状况越来越不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掌握实验原理、设计实验方案、熟悉实验步骤、辩析实验现象、表述实验结论是我们在今后实验教学中要引起重视的几个方面。我们要克服注重实验讲解,忽视实际操作:注重实验验证,忽视实验探索:注重实验结果,忽视实验描述等教学现象。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想法设法创造条件做好课本中的每个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做,改变用录像、演示实验等代替学生实验,更不能用讲实验代替学生实验。

四、重视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教学,重视理论联系实际,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和一些生产实际,培养学生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生物学知识,既是以生活为基础,从生活中来;学到的知识,也是为了更好地生活。因此,在生物教学工作中,我很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出发,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知识从学生的生活中来,从学生的生活中去也体现在一些特殊的时候。

五、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重视知识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启发学生通过学习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从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学会应用。

六、恰当选择和组合各种直观教学手段,自制教具,充分运用实物、标本、多媒体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的制作等,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在解决重点、难点及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情境等方面的作用,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活动时间和空间,为学生提供线索,尝试和思考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七、尊重学生,与时俱进,和学生共同学习,共同提高,共同成长!

新课改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如何改革课堂教学,适应新模式的教法和学法,这就需要我们乐于探索,勇于实践,锐意改革,注重积累,勤于总结,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投身于教育教学实践中。

第三篇:生本教育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新模式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新模式

内容摘要:生本教育就是要激扬生命,把能交付的任务尽早地交付给学生,让天生的学习者在课堂中自然地发挥其内部的潜能。因此改变传统的教师讲授模式,构建能够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是生本教育的有效策略。

?P键词:生本教育 内涵 课堂模式

一.生本教育的内涵实质

人民教育出版社原副总编辑吕达先生对于生本教育的核心理念给出过富有见地的理解:“实践生本首先要以学生为本,其次是以生命为本,第三以生动为本,第四以生长为本。”这确实是对生本教育一个多角度,全方位的解读,为广大教育工作者认清生本教育、理解生本教育、实施生本教育阐明了道路。具体到各个层面,以学生为本,要求广大教育工作者将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以全体学生的发展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而以生命为本,则要求将学生作为具有个性的“人”来对待,改正过去将学生视为“未长大的成人”的错误观念。以生动为本,是要提高课堂的生动性,让学生能够自发的热爱学习,喜欢学习,在学习中获得快乐。以生长为本,旨在让学生找到适合其生长与发展的方式,在教学过程中,适当的修剪、调理,其目的都是让学生能够像小花小树那样健康茁壮的成长。这便是生本教育的真正意义所在,这也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认识与理解的重点。只有这样,教师们才能准确的把握生本教育的内涵,从而更好的实施生本教育,将之付诸于日常的教学活动中,保证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生本教育的课堂教学新模式

我们在实践中构建并应用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教师点拨”三环节模式。

1.自主探索。过去我们的课堂教学,在知识学习面前师生并不平等。教师有备而教,学生却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准备,而且还让学生发言,这样的课堂不平等。所以,学生也要有备而来。有备而来的学,才是生命的课堂、平等的课堂。因此,要从观念、策略的高度看“自主探索”。这里的“自主探索”,指的是教师把明天要讲的教学目的、要求,变成学生先学的一个前置性作业,实际上是把明天的教学要求变成学生先学的一个问题。通过“前置性作业”的形式,提前布置给学生,让学生先学。当然,布置“前置性作业”也非常有技巧,同样考验教师的教学规划能力。生本教育认为,常规教学以教师的教为起点,生本教学的起点是学生个体先学,以学生原始的、真正的、发自内心的学习动力作为教学的第一步。学生通过完成“前置性作业”,感到这个知识是我探究出来的,是我自己学会的,从而在第二天的课堂上有了想“展示”的欲望。

2.合作交流。学生有了自主探索的基础,回到课堂,就可以进行合作交流。由于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研究心得(无论多少,无论对错),都想在同伴面前“炫耀”,此时课堂上教师就要给学生这样的展示机会。有人提出,合作交流中有学生不学怎么办?瞎学怎么办?调皮捣蛋怎么办?生本教育实践者告诉我们,小组讨论其实在形成一种互相帮助、互相交流、合作学习的课堂文化氛围。即向别人求教是光彩的,能帮助别人的是好学生。同时,教师的教学管理、评价方式也要随之发生改变。教师通过评选“优秀小组”的方式,促进合作成员之间的互帮互学。当学生通过组内交流、互相帮助,全组同学都学会之后,就可以获得“优秀小组”。如此的评价坚持两周,这个小组的合作学习气氛一定会很快地成长起来。

3.教师点拨。教师点拨被称为课堂教学最后的安全系数保障。万一学生还是没有学会,老师在这个时候才出现,进行适当点拨。郭教授指出:“教育的本质――是在教师帮助下的儿童发展”。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郭教授对于教师这一角色的重新定位。教师的职责就是帮助,帮助的意义仅仅是激发和引导。郭教授引用苏霍姆林斯基的话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生本教育”思想,不是要求教师有超出专业要求多么高的知识水平,而是有指导学生、激发学生产生学习的动力,学会学习的方法的能力,教师的这种对学生学情的驾驭能力,是与老师在平时教学中不断积累经验,不断进行反思离不开的。而生本教育要求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与独立性,教师应该是一个引导者,同时也应该成为学生的朋友与伙伴,帮助学生共同完成他们的学习任务。这样,教师就真正来到了学生中间,以平等的姿态与学生们共同学习,一起进步。这种做法可以在心理上提高学生对教师的认同程度,使得他们减少对教师的畏惧感与依赖感,认识到自主学习的重要性。

注:本文系甘肃省白银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生本教育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新方式研究》(BY[2017]G28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甘肃省会宁县杨崖集初级中学)

第四篇:生本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教学初

生本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教学初探

【摘 要】

“生本教育”是以生命为本,以学生的学为本的教育,就是以激扬生命为宗旨而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是生本教育的核心理念。在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本教育,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交流中自主探究、快乐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数学课堂更精彩。

【关键词】

学习目标 自主 合作 探究 质疑 精彩

“生本教育”是以学生的学为本的教育,在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本教育,转变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前置性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先学。课堂上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交流中自主探究、快乐学习,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把讲台“让”给学生,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让数学课堂充满着无限的精彩。“生本教育”的提出,让我对教育有了更加深刻和全面的思考。只有正确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才能走出师本,走向生本。下面是我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几点尝试:

1、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习目标。

课堂上学生就像是找路人,作为找路人的目标是今天我要到一个地方去,我要通过我的方式到达我要到达的地方。如果学生没有学习数学的兴趣,即使你老师讲的津津有味,学生也不愿意去学,更不用说主动的去学。学生的学习应该是一种主动的行为。带着一定的兴趣去学习,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可以使人全身心的投入进去。例如:我在教学《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时,新课之前课件出示下图:

请你说一说小明去上学有几条路可以走?怎么走最近?在生活情景图中学生知道从“小明家直接到学校最近”,从情景图形中抽象出三角形,三角形的三边又有什么关系呢?学生非常感兴趣,兴趣是学生最好的教师,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具备远大的理想,就会产生强烈的学习需要。学习目标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习的信心,并激励学生为实现目标刻苦钻研,不断进取。

2、做好数学课的预习,明确学习目标。

“课前预习”在老师和学生的脑海里一直是语文课的专利,它是提高学习效

率的一个重要措施,不但可以帮助我们把握新课的内容,了解重点,增强听课的针对性;而且在预习过程中,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尽量自己解决,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作为问题提出来,这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发现学习中的重点、难点,使学习效果事半功倍。既然“课前预习”有诸多的好处我们因该好好的发挥它的功能,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的数学老师可以说根本很少或者几乎不用。总觉得数学没什么好预习的,或者根本不许要。其实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指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是必不可少的一种学习方法。因为数学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是自己对生活中数学现象的解读。而课本中的数学是生活数学的一种提取,是给学生学习生活数学提供一种视角,搭建一座平台,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应当是学生学习数学的背景。该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呢?明确本节课学习的目标呢?如在教学《分类》这一课时,我在课前布置学生和家长一起逛文具店或超市,要求学生留心观察商场里商品是怎样摆放的,在观察的过程中学生已经明确了什么是分类,像超市里“同样的商品摆在一起”就是分类,学生在上课时就能很快地说出“同样的商品摆在一起”也能说出这样放的各种好处,这就为分类的认识奠定了基础,同时还让他们整理自己的书包、课后回家把自己的衣柜整理好、把家里收拾一下。用学生身边的“情境”呈现教学内容,增加了数学教学的现实性,趣味性,使学生不仅认识到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把生活带进数学,又把数学带进生活,而且调动了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更能激发出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3、课堂上的小组合作、交流,达到学习目标。

郭思乐教授生本理念下的小组合作学习与《新课标》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完全吻合。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小组活动为主体而进行的一种教学活动,把一个班级按学业成绩、思维能力和心理素质等为依据分成若干个小组,教学过程的所有环节都以小组活动为核心。要求学生互助合作尝试探索知识,各小组成员都必须视小组的成功为个人的成功,从而使每一个成员不仅自己要学会要求掌握的知识,而且还要关心和帮助组内的其他成员获得成功。课堂中的学生就像找路人,找路人走了一段路不知道怎样继续走下去时,就要去问别人,接下来自己该怎样走。因为学生心中已经树立了目标,当自己通过预习后,对于不理解的问题,可以借助小组交流时,通过预习接收能力强的学生讲解。如在教学《6的乘法口诀》时,课前让学生预习了6的乘法口诀,虽然学生已经熟记了6的乘法口诀,但是对口诀的意义不理解,所以让学生在小组内,选用自己喜欢方式,利用画图或者摆学具的方法来加深对口诀的理解,在交流的过程中,使学生有效地沟通口诀、算式、图的联系,从而加深对6的乘法口诀的理解。对6的乘法口诀的意义理解的过程,也是对6的乘法口诀的探究与感悟的过程。通过自主探究、组内交流,小组汇报等过程,使学生对6的乘法口诀有了深刻的理解与体会。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4、精彩的质疑,有效突破学习难点这一目标。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在课堂教学中,要给学生留出积极思维的空间,将“质疑”引入课堂。教育家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一个问。”质疑提问是创新的开始,没有问题,思维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术。如:在学习习近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这课时,当小组展示交流之后,组长问:我们小组交流完毕,哪个同学对我们组有建议或者有不懂得问题的,请提出来。就有学生质疑:我想知道,为什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不可以用“底边×斜边”?虽然所有的学生都无法说清这个问题。教师用课件演示:把平行四边形拉成长方形后,它们的面积和周长有什么变化?使学生体会到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在拉的过程中面积在变、周长不变,从而对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理解的更透彻,解决了学生的质疑。好奇、质疑正是儿童的天性。课堂中让学生质疑提问,既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又使学生在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养成了质疑、敢问的习惯,学生创新意识的萌芽得到了保护,并逐步培养了会问、善问的思维品质。

通过一段时间的实施,课前学生能做到像预习语文课文一样预习数学内容,并能自觉收集与本节课相关的数学信息,课堂上学生精彩的交流、有效的质疑。看着孩子们越来越多的笑脸,上课时洋溢的幸福的笑容,我体会到了学生学习的快乐,实验的过程是艰辛的。要真正达到“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目标,还需要有一个较长的奋斗过程,只要我们用心思考,不断改进,我们的课堂才会更加精彩。

第五篇:生本理念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生本理念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浅谈生本教育如何高效

大榆小学 林春艳

生本教育是对当前教育模式的一次根本性革命,生本教育的基本方向是“以学生为本”:一切相信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所有参与生本教育实验的老师们都清楚一件事:良好的教学效果需要一定的前提条件,良好的课堂教学就是之一。在生本教育课堂上,有的学生经常说话或插话;在做练习时,有的同学会窃窃私语或自由讨论;在讨论的时候学生会争论不休,学生为什么这么吵闹?当学生吵闹时老师应该如何处理?生本理念下的课堂应如何组织?接下来就为大家介绍一下我在教学中的 做法:

一、为学生提供开放的学习空间

教学活动都是在课堂这一特定的环境中进行的,而教学空间对教学的影响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所以,开放课堂活动空间,成为生本课堂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现在在课堂教学管理上,我不再追求课堂的绝对安静和学生的绝对服从。学生的学习方式在悄悄地发生了变化。生本理念要求学习方式做到“五个放手”,即放手让学生做课前准备、放手让学生大胆去想象、放手让学生提出问题、放手让学生亲自实践、放手让学生相互评价。这样,学生在学习的天地里更加“开放”,更加“自由”。刚开始时,可能是自己还不懂怎样更好的激励、引导学生自觉成为学习的主人,也可能学生习惯了那种以教师教授为主的教学模式,课堂显得沉闷,学生有些无所适从,不知道该干什么,而我自己也很累、很没劲。但是,多次尝试、慢慢引导后,还是觉得小有成效,我逐渐把课堂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就拿我的计算教学为例,我放手让学生先学、合作、展示,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不仅让我欣慰,更让我惊叹。具体表现在:

1、有一部分孩子通过自学课本就掌握了笔算的书写格式;

2、有一部分学生能用多种口算方法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

3、最让我惊喜的是有的孩子不仅上课时能大胆上台当小老师,讲得头头是道,课后也能主动为知识掌握不太好的同学进行讲解,互帮互学的氛围浓厚了许多。

二、为学生创造合作学习的机会

合作学习指的是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合作学习强调合作,强调发挥集体的智慧去完成学习任务。合作学习的展开,往往是在自学的基础上以小组进行或者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全班交流。合作学习对学生的认知活动和个性发展有积极的意义。已有的研究也表明,在竞争、合作、个体化三种目标结构中,竞争的情境容易激发能力差异观念,导致学生的成绩目标定向,合作和个体化的目标结构则有利于培养掌握目标。在合作学习的情况下,社会比较和评价是基于整个小组的表现,个体间的能力差异不明显了。小组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也可以使他们在做“小老师”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增强自我决定感。并且由于小组学习允许学生自己控制学习过程,学生的胜任感和自我效能感也会在这一过程中得到增强。

合作学习的最终目的应该是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其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增进他们彼此间的了解与理解,培养团队精神,凝聚人心;学生通过合作与交流促进自我反省与自我意识的发展。

三、为学生创设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交流的时机 生本教育要求解放学生的探究自主权和自由度,使学生有属于自己的时空。让学生通过动手、动口、动脑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有不少问题探究过程需要经历时间长,参与人广,这样就需要我们能根据实际情况创设属于学生的探索时间。例如在进行“测量身高”的小研究中,我在课堂上首先安排四人小组第一次合作测量的机会,然后进行交流,让他们自我发现认知不足,教师则把他们的问题呈现出来,然后引导学生进行第二次的合作检测测量的机会,轮换监督,再次交流,改正错误,发现结果。课后安排学生回家进行第三次测量的机会:测量爸爸、妈妈等家人的身高,使他们又有了与家长共同学习交流的机会。接着是学生自我选择估测与实际测量的物品进行活动,给其个性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当学生经历了这样的一个真正参与过程,就真正实现了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教学中,教师首先应转变角色,从“知识权威”的神坛上走下来,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由居高临下转向“平等中的首席”,做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其次,改变原有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比如在教学“ 吨的认识 ”一课时,首先出示一道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生活问题情境:一座桥限重1吨,小熊重400千克,小马重300千克,小牛重500千克,小鹿重100千克,它们能一起过桥吗?让学生先进行独立思考,然后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选择学生中有价值的问题或意见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和与同伴的交流找寻解决问题的方案。这样教学设计真正体现了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他们是主动完成意义的建构、创造性的解决实际问题,并积极参与反思、修正自己行为的真正的主人。

四、鼓励算法多样化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由于学生的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内容和方式上更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有效实施有差异的教学。教师要具备整合教材的能力,选择那些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教学内容,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同时,内容的呈现也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算法的多样化,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勇于创新的精神,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例如:在教学口算乘法时,首先创设“讨论”情境,提出做碰碰车每人3元,20人需要付多少钱?问题一出学生就急不可待地展开热烈的讨论,最后想出了3种解决问题的算法。有的学生说:可以用20个3相加;有的学生是这样算的:20表示2个10,3乘以2等于6,表示有6个10,就是60;还有的学生举手说:也可以 用3各20相加。这样选取生活中的事例作为教学内容不仅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价值和意义,而且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内在的情感体验,引起学生的探索欲望,主动学习,从而想出了多种解决问题的策略。

五、运用多种评价方式让评价在微笑中进行

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学习数学评价的手段和形式应多样化,应以过程性评价为主。评价时首先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发展,课堂评价时应该考察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是否乐于与同伴进行交流和合作;是否具有学习数学的兴趣。其次,评价时要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如是否能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是否能够使用数学语言有条理的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是否有反思自己思考过程的意识等。第三,对评价结果的描述应采用鼓励性语言,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如“你真了不起,所有的题都作对了,老师忍不住要为你竖起大拇指 ”,当然,评价时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健康及富有活力的课堂数学活动,具有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教学内容,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自信以及相互尊重的学习氛围,非常有利于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和健康人格的形成。因此,教师应当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数学学习环境,使得学生能够在其中积极自主地、充满自信地学习数学,平等地交流各自对数学的理解,以改变学生认知方式的单一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总之,在新课标下教师只有不断在教学中贯彻生本教育理念,切实转换教师的教学方式,顺应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倡导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全新的学习方式;根据新的数学课程目标,运用现代教育理念和技术建立新的数学学习的评价方式,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数学教学充盈智慧和灵气,使学生的数学学习充满着激情和多彩!

下载生本课堂教学理念探析二20111031[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生本课堂教学理念探析二20111031[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生本课堂教学案例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小学数学 生本课堂教学案例 三年级代运慧 年月日。 教学目标: 1.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等知识,能判断某月是什么月;记住各月及平......

    生本课堂教学模式

    丹麻镇中心学校生本课堂实施方案 课堂教学是促进学生发展、提高教学质量的最根本途径。深入开展课堂教学改革,使广大教师进一步适应“生本教育”的要求,引导教师生本理念转化......

    生本课堂教学心得体会

    让我欢喜让我忧的“生本”初次接触“生本”一词,我是欢欣的,从听周一贯先生的讲座《语文课堂的求本之道》开始,我就渴望用生本的理念来指导我的教育生涯。我也以为这样的一阵改......

    生本课堂教学案例

    生本课堂教学案例《连乘应用题》 “生本课堂”是一种新提出的教学形态。是一种“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教育理念。它营造了浸润着民主、平等、激励和谐的人文课堂环境。学生参......

    生本课堂教学工作总结

    生本课堂教学工作总结 李琼英 本学期我在学校“呵护,助力‘成长”为核心的工作意见指导下,继续践行生本理念,实施生本课堂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围绕“一切为了学生......

    生本课堂教学模式

    生本课堂教学模式 在生本的课堂中,学生的学习方式并不是单纯的老师在讲台上讲授的方式,而是将教师变成一个学习的引导者,学生的角色回归到他真正的身份——学习者和学习的主体......

    生本课堂教学基本要求

    绥德县四十铺中学“生本课堂”教学基本要求为了深入开展打造生本课堂活动,全面提升我校课堂教学效益。根据榆林市教育局《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要求》和《绥德县构建生本课堂深......

    生本课堂教学设计

    篇一:生本课堂个性教学教学设计及反思乌苏市第五小学生本课堂个性教学教学设计篇二:“生本课堂”教学案例5 《中国龙》教学案例一、背景分析 本节教材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