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竞赛数学学习心得
竞赛数学学习心得
对于今年来学的竞赛数学,我有以下几点心得:
首先,我觉得学习应该有个好基础,我们都知道万丈高楼离不了坚实的地基,学习更是如此。所以我们平时对书中的定义概念一定要清楚,而且大家如果注意的话,平常在你遇到问题感觉很棘手的时候,当你从定义的角度去考虑的话,往往有预想不到的效果,我认为这些都证明基础东西的确很重要!
第二,学习应该经常总结,真的把它当回事去做,我们都知道其实大学的课程比高中要多很多的,而且进度都很快。这样以来我们学的东西都会比较多,也比较乱,感觉没有头绪。这就要求课后,我们一定要自己花时间好好复习,好好总结。让知识结构化,系统化,达到暗熟于心的目的。这样我们用起来就会得心应手。
第三,解题应该掌握方法,不应盲目下笔。这点我认为我的老师对我影响挺大的,在解题时他经常会将一句话,就是“拿到问题看是什么类型”我觉得这不只是一句话,它告诉了我们一种解题的思想,首先你应该清楚你解的是什么题,考你的是什么。然后你按类型对应找方法去解,这一点也说明我们前面的总结是很重要的。而且,一道数学题,我们不应该只是满足一种解题思想,我们应该用多种思想和多种方法去开拓思路,发散思维。我想如果我们能做到这些,那么在解题时应该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要感谢我的老师,因为没有平时的细心教导就没有我现在的成绩。
第四,平时应该多让自己锻炼一下,多参加一些学校,院系或其它
单位开展的各种有关数学的考试或竞赛,去检查一下自己,我觉得不一定要获得什么,但至少可以开阔一下自己的视野,增加一些见识.在这我想对大家说:数学竞赛就很不错,首先考前辅导是对自己以往知识的一次复习和总结,可以让你把以前的很多遗忘的东西重新回顾一下,其次竞赛数学其它数学学科相比更注重能力和思想的考查,对提高大家数学积极性,培养创造精神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同时它是对大家以往所学的内容也是一次全面的考查以及总结.这对大家从整体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也有很大的帮助!还有竞赛数学给大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大家可以和老师直接交流,请老师答疑,向老师们请教成功学习的经验。
最后,我认为在学习中心态也很重要,不管是学习什么,首先你得重视它,这是最基本的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我想如果你根本不把它当回事,你应该是学不好的,但我们也不必过分去追求什么,这样也可能会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压力。还有在学习中我觉得难免会遇到不顺,这时应该使自己保持平静,去认真分析一下,按方法去做,切不可乱了方寸。总之,一句话平常心就好!
第二篇:观摩小学数学竞赛课学习心得
观摩小学数学竞赛课学习心得
巩亚平
很感谢学校能给我这次学习的机会,这对我们新教师的成长非常有帮助。我们这次观摩学习主要有两项内容:一是十五节小学数学优质竞赛课,二是六十四节小学数学说课比赛。参赛者都是来自全省各地的老师,两项比赛都是同时进行的,因为秦老师参加说课比赛,所以我们听说课比赛的次数多一些。下面我就来浅谈一下此次观摩学习的一些心得体会。首先,我来谈谈观摩说课比赛的一些感受。
一、要想说好课,就必须要对本学科的课程标准深入的了解。在没有观摩说课比赛之前,在我印象中,我以为说课就是把自己的教学设计向学校的领导以及自己的同行做一个汇报。但通过这次观摩,我很受启发。原来说课远远比自己想象中的更有内涵,它必须将教育理论与你的教学设计紧密结合,在教学设计的每一个环节都要表明自己的设计意图,并且还要有理论依据去支撑,这样说课才显得有深度。然而,要想把教学设计与教育理念结合起来,就必须认真的学习和了解自己所教学科的新课程标准,作为新教师要学习新课标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说课的内容是很丰富的。通过观摩说课,我明白了说课不仅仅是说教学过程。一节完整的说课必须包括课题、教学内容、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流程、板书设计等内容。尤其在说教材分析时一定要找到数学知识的生
长点和延伸点,使数学知识成为一个体系。而且在说课的所有环节中要将自己的教学过程作为说课的中心。下面,我在谈谈听优质数学竞赛课的感受。
一、课前导入要自然、贴进生活,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在我听过的所有优质课中,有一节课的课前导入,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位老师来自陇南讲的是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合理存款》,在课的一开始,老师就询问学生喜欢的节日,进一步过渡到春节,再到压岁钱,最后到压岁钱的使用,一步步揭示课题。过渡的非常自然,又贴近学生的生活,进而调动了同学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二、作为老师应该将学习目标和教学目标,这两个概念区分开。在《笔算除法》的一节课中。在课前老师运用多媒体向学生出示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但仔细分析这里的学习目标,其实就是老师的教学目标。在这之前我也没有注意过这个问题,也就是在此次观摩学习时专家对这节课的点评中才引起我的关注的。于是,我查阅了一些资料知道了所谓的教学目标一般包括三个部分:一是老师应当教什么;二是学生应当学什么;三是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要实现什么目的。这里有对老师的要求,也有对学生的要求,如果都展示给学生,就会干扰学生的思维判断。因此在制定学习目标时只写出后两部分,也就是写出“学生应当学什么,学生的学要实现一个什么样的目的”。学习目标变得简短、明确、易掌握,在学习活动中起着方向性和
决定性的作用,有了明确、具体、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学生才能有序、有方向的进行学习。所以上好一堂课,好的学习目标是基本前提,在教学中应非常重视学习目标的制定。由此可见,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能混淆。
三、在小学数学优质数学竞赛课中,大部分老师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将全班学分成若干的学习小组。这一点充分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是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组织者这一教学理念。但在合作学习中有些老师没有处理好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的关系。当问题提出后,并没有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就匆忙的组织学生合作学习。这样可能对后进生非常不利,使他们有了偷懒不思考问题的机会。这一点给我带来一些反思,我想在今后教学中一定要合理的使用合作学习。
四、上课教师的教学语言富有感染力,课堂评价及时,关注了学生的情感。在这听的这几节课中,每一位教师都能对学生的来回答做出积极的评价。这一点很值得我去学习。
我想作为一名新教师我们所欠缺的还有很多,只有不断地学习、积累才能为教育事业而服务。通过这几天的学习,我学到了很多很多,我觉得,讲台就是我的舞台,这个舞台不一定多么豪华,台下也不一定有观众和掌声,只要有学生,有我不断地耕耘,那么这个舞台就一定是最绚丽的!
第三篇:数学竞赛
Ⅰ.基本不等式
若a,b∈R,那么:a²+b²≥2ab其中等号当且仅当a=b时成立
推理:算算数平均数不小于几何平均数
a,b∈R+(a+b)/2≥(ab)½其中等号当且仅当a=b时成立
a,b,c∈R+(a+b+c)/3≥(abc)1/3其中等号当且仅当a=b=c时成立a,b,c,d∈R+(a+b+c+d)/4≥(abcd)¼其中等号当且仅当a=b=c=d时成立如果a,b,c∈R,那么a²+b²+c² ≥ab+bc+ac其中等号当且仅当a=b=c时成立
注意:⒈一般来说,对于整式或分式的大小比较常用作差的方法,然后通过对差因式分解或配方来确定差的符号
⒉若a,b,c是正实数,且(1+a)(1+b)(1+c)=8.则abc≤1
Ⅱ.最大值和最小值
1.巧分例:x,y,z为非负实数,满足2x+3y+5z=6,求x²yz的最大值
解:因为x,y,z>0.2x+3y+5z=6.所以x²yz=1/15(xx3y5z)≤27/80(基本不等式)
Ⅲ.证明不等式的常用方法:
⒈含有绝对值得不等式
⑴当a>0时,|x|<a↔-a<x<a
|x|>a↔x<-a或x>a
⑵绝对值不等式的性质
定理|a|-|b|≤|a±b|≤|a|+|b|
推论|a+b+c|≤|a|+|b|+|c|(推论可以推广到任意n个元的情形)
⒉证明不等式的常用方法
比较法,综合法,分析法,放缩法,反证法,数学归纳法
⒊a,b,c均为正数,则
a³+b³+c³-ab(a+b)-bc(b+c)-ac(a+c)+3abc=(a+b-c)(a-b)²+c(a-c)(b-c)≧0
Ⅳ.证明不等式常用技巧
⒈变量代换:线性代换,三角代换,分式代换,增量代换等
⒉不妨设
⒊构造法
Ⅴ.不等式的解法
⒈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第四篇:数学竞赛
合类学科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大学校院学生创意实作竞赛 “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 课余生活竞赛:全大学生DV影像艺术竞赛全国大学生街舞 挑战赛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邀请赛大学生多媒体作品设计大赛中国大学生数码媒体艺术大赛中国大学生在线暑假影像大赛全国大学生歌唱比赛理科专业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力学竞赛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大赛大学生机电产品创新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过程控制仿真挑战赛全国大学生电工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ACM国际编程大赛SCILAB自由软件编程竞赛 文科专业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竞赛中国大学生公共关系策划大赛全国大学生营销大赛全国大学生ERP沙盘比赛全国大学生电子创新大赛全国大学生广告策划比赛国际商事仲裁模拟法庭辩论赛 赛才网搜集整理了适合大学生参加的几百个赛事:2009年招商地产绿色建筑设计大赛(参赛截止:2009年4月底)2009年第二届中国大学生“明日网商”挑战赛(参赛截止:2009-5-20)2009年全国首届校园廉洁文化公益海报设计大赛(参赛截止:2009-5-15)2009年第九届中国艺术节征集吉祥物设计大赛(参赛截止:2009-4-30)2009年第七届 DAF“反对皮草”国际大学生设计大赛(参赛截止:2009-5-10)„„
第五篇:数学竞赛
竞赛数学学科感言
数学竞赛与体育竞赛相类似,它是青少年的一种智力竞赛,所以苏联人首创了“数学奥林匹克”这个名词。在类似的以基础科学为竞赛内容的智力竞赛中,数学竞赛历史最悠久,参赛国最多,影响也最大。比较正规的数学竞赛是1894年在匈牙利开始的,除因两次世界大战及1956年事件而停止了7届外,迄今已举行过90多届。苏联的数学竞赛开始于1934年,美国的数学竞赛则是1938年开始的。这两个国家除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各停止了3年外,均己举行过50多届,其他有长久数学竞赛历史的国家是罗马尼亚(始于1902年)、保加利亚(始于1949年)和中国(始于1956年)。
1956年,东欧国家和苏联正式确定了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的计划,并于1959年在罗马尼亚布拉索夫举行了第一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InternationaI
Mathematics Olympiad,简称1MO)。以后每年举行一次。除1980年因东道国蒙古经济困难停办外,至今共举行过40届。参赛国家也愈来愈多。第一届仅7个国家参加,至1980年已有23个;到1990年,则有54个。
必须说明在上述历史之前已有一些数学竞赛活动,例如苏联人说,在1886年帝俄时代就举行过数学竞赛。又如1926年在中国上海市举办过包括学生、银行和钱庄职员在内的珠算比赛,中华职业学校一年级学生,16岁的华罗庚凭智慧夺得了冠军。这些都是关于数学竞赛的佳话,不列入正史。
二、数学竞赛的发展
数学竞赛活动是由个别城市,向整个国家,再向全世界逐步发展起来的。例如苏联的数学竞赛就是先从列宁格勒和莫斯科开始,至1962年拓展至全国的,美国则是到1957年才有全国性的数学竞赛的。
数学竞赛活动也是由浅入深逐步发展的。几乎每个国家的数学竞赛活动都是先由一些著名数学家出面提倡组织,试题与中学课本中的习题很接近,然后逐渐深入,并有一些数学家花比较多的精力从事选题及竞赛组织工作,这时的试题逐渐脱离中学课本范围,当然仍要求用初等数学语言陈述试题并可以用初等数学方法求解。例如苏联数学竞赛之初,著名数学家柯尔莫哥洛夫、亚历山大洛夫、狄隆涅等都参与过这一工作。在美国,则有著名数学家伯克霍夫父子、波利亚、卡普兰斯基等参与过这项工作。
国际数学奥林匹克开始举办后,参赛各国的备赛工作往往主要是对选手进行一次强化培训,以拓广他们的知识,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这种培训课程是很难的,比中学数学深了很多。这时就需要少数数学家专门从事这项活动。数学竞赛搞得好的国家,竞赛活动往往采取层层竞赛、层层选拔这种金字塔式的方式进行。例如。苏联分五级竞赛,即校级、市级、省级、加盟共和国级和全苏竞赛,每一级的竞赛人数约为前一级的1/10,还设立了8个专门的数学学校(或数学奥林匹克学校),以培养数学素质好的学生。
数学竞赛虽然历史悠久,但最近10年有很大发展和变化,有关工作愈趋专门,我们要认真注意其发展,认识其规律。
三、数学竞赛的作用
1.选拔出有数学才能的青少年。由于数学竞赛是在层层竞赛,水平逐步加深的考核基础上选拔出优胜者,优胜者既要有踏实广泛的数学基础,又要有灵活机智的头脑和富于创造性的才能,所以他们往往是既刻苦努力又很聪明的青少年。这些人将来成才的概率是很大的。数学竞赛活动受到愈来愈多国家的注意,在世界上发展得那么快的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此。在匈牙利,著名数学家费叶、黎茨、舍贵、寇尼希、哈尔、拉多等部曾是数学竞赛的优胜者。在波兰,著名数论专家辛哲尔是一位数学竞赛优胜者。在美国,数学竞赛优胜者中后来成为菲尔兹数学奖获得者的有米尔诺、曼福德、奎伦三人,也有不少优胜青成为著名的物理学家或工程师,如著名力学家冯?卡门。
2.激发了青少年学习数学的兴趣。数学在一切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现代化管理等方面都愈来愈显得重要和必不可少。由于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各门科学更趋于深入和成熟,由定性研究进入定量研究。因此青少年学好数学对于他们将来学好一切科学,几乎都是必要的。数学竞赛将健康的竞争机制引进青少年的数学学习中,将激发他们的上进心,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由于数学竞赛是分级地金字培式地进行的,所以国家级竞赛之前的竞赛,试题基本上不跳离中学数学课本范围,适合广大青少年参加.但也要承认人的天赋和数学素质是有差别的,甚至会有很大的差别。国家级竞赛及其以后的竞赛和培训,只能在少数人中拔高进行,少数有很好数学素质的青少年是吃得消的。例如,澳大利亚少年托里?陶在他10岁、11岁和12岁时分别在第27、28和29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上获得铜牌、银牌和金牌。在数学竞赛的拔高阶段当然需要一些大学老师和数学专业研究人员参与。
3.推动了数学的教学改革工作。数学竞赛进入高层次后,试题内容往往是高等数学的初等化。这不仅给中学数学添人了新鲜内容,而且有可能在逐步积累的过程中,促使中学数学教学在一个新的基础上进行反思,由量变转入质变。中学教师也可在参与数学竞赛活动的过程中,学得新知识,提高水平,开阔眼界,事实上,己有一些数学教学工作者在这项活动中逐渐尝到了甜头。因此数学竞赛也可能是中学数学课程改革的“催化剂”之一,似乎比自上而下的“灌输式”的办法为好。60年代初,西方所谓中学数学教学现代化运动即是企图用某些现代数学代替陈旧的中学数学内容,但采取了由上往下灌输的方法,结果既脱离教师水平,也脱离学生循序学习所需要的直观思维过程。现在基本上被风一吹,宣告失败了。相反地,数学竞赛也许是一条途径。在中国,中学生的高考压力很重,中学教师为此而奔波,确有路子愈走愈窄之感。数学竞赛或许能使中学数学的教学改革走向康庄大道。
四、竞赛数学--奥林匹克数学
随着数学竞赛的发展,已逐渐形成一门特殊的数学学科-竞赛数学,也可称为奥林匹克数学。将高等数学下放到初等数学中去,用初等数学的语言来表述高等数学的问题,并用初等数学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这就是竞赛数学的任务。这里的问题甚至解法的背景往往来源于某些高等数学。数学就其方法而言,大体上可以分成分析与代数,即连续数学与离散数学。由于目前微积分不属于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的范围,所以下放离散数学就是竞赛数学的主体。很多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的试题来自数沦、组合分析、近世代数、组合几何、函数方程等。当然也包含中学课程中的平面几何。
竞赛数学又不同于上述这些数学领域。通常数学往往追求证明一些概括广泛的定理,而竞赛数学恰恰寻求一些特殊的问题,通常数学追求建立一般的理论和方法,而竞赛数学则追求用特殊方法来解决特殊问题;而且一旦某个问题面世,即成为陈题,又需继续创造新的问题。竞赛数学属于“硬”数学范畴,它通常也与纯粹数学一样,以其内在美,包括问题的简练和解法的巧妙,作为衡量其价值的重要标准。
竞赛数学不能脱离现有数学分支而独立发展,否则就成了无源之水,所以它往往由某些领域的专家兼搞,如参加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的中国代表团的出色教练单樽,就是一位数论专家。
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的精神是鼓励用巧妙的初等数学方法来解题,但并不排斥高等数学方法和定理的使用。例如在第31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中,有学生在解
题时用到了贝特朗假设,也称车比雪夫定理,即当n大于1时,在n和2n之间必定有一个素数,还有人在解题时用到了谢尔宾斯塞定理,即一个平方数表成s个平方数之和的通解形式。这些定理须在华罗庚所著的《数论导引》(大学数学系研究生教本)或更专门的书中才能找到。这样不仅已是“杀鸡用牛刀”,而且按某外国教练的说法,“他们在用原子弹炸蚊子,但蚊子被炸死了!”这样做是允许的,但不是国际数学奥林匹克所鼓励的。
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的一个难试题,经简化后的证明要写三四页,这不仅大大超过中学课本的深度,也不低于大学数学系一般课程的深度,当然不包括大学课程的广度。实际上,大学数学系课程中,一条定理的证明长达3页者并不多。一个好试题的解答,大体上相当于一篇有趣的短论文。因此用这些问题来考核青少年的数学素质是相当科学的。它们的解决需要参赛者有相当宽广的数学基础知识,再加上机智和创造性。这与单纯的智力小测验完全不同。国际上的数学竞赛范围,大体上从小学四年级到大学二年级。小学生因基础知识太少,这期间的所谓数学竞赛,其实是智力小测验型。对大学生应强调系统学习,要求对数学有一个整体了解。因此数学竞赛的重点应是中学,特别是高中。
现在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数学竞赛题库,可供中学师生和数学爱好者练习。国际上也已经有了竞赛数学的专门杂志。
五、数学竞赛在中国
我国的数学竞赛始于1956年,当时举办了北京、上海、武汉、天津四城市的高中数学竞赛。华罗庚、苏步清、江泽涵等最有威望的数学家都积极出面领导并参与这项工作。但由于“左”的冲击,至1965年,只零零星星地举行过6届,“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数学竞赛更被看成是“封、资、修”的一套而被迫全部取消。直到“四人帮”被打倒,我国的数学竞赛活动于1978年又重新开始,并从此走上了迅速发展的康庄大道。1980年前的数学竞赛属于初级阶段,即试题不脱离中学课本。1980年以后,逐渐进入高级阶段。我国于1985年第一次参加国际数学奥林匹克,1986年开始名列前茅,1989和1990年连续两年获得团体总分第一。
我国成功地举办了第31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这标志着我国的数学竞赛水平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第一,中国获得团体总分第一,说明我国金字塔式的各级竞赛和选拔体系及奥林匹克数学学校和集中培训系统是完善的,第二,我国数学家对35个国家提供的100多个试题,进行了简化与改进,从中推荐出28个问题供各国领队挑选,结果被选中5题(共需6题),这说明我国竞赛数学的水平是相当高的。第三,各国学生的试卷先由各国领队批改,然后由东道主国家组织协调认可。我们组织了近50位数学家任协调员,评分准确、公平,提前半天完成了协调任务,说明我国的数学有相当的实力。第四,这是首次在亚洲举行国际数学奥林匹克,中国的出色成绩鼓舞了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亚洲国家。除此而外,这次竞赛的组织工作也是相当不错的。
在中国,从老一辈数学家,中青年数学家,直至中小学老师,成千上万人的共同努力,才在数学竞赛方面获得了今天的成就。这里特别要提到华罗庚,他除倡导中国的数学竞赛外,还撰写了《从杨辉三角谈起》《从祖冲之的圆周率谈起》《从孙子的“神奇妙算”谈起》《数学归纳法》和《谈谈与蜂房结构有关的数学问题》5本小册子,这些是他的竞赛数学作品。我国在1978年重新恢复数学竞赛后,他还亲自主持出试题,并为试题解答撰写评论。中国其他优秀竞赛数学作品有段学复的《对称》闵嗣鹤的《格点和面积》姜伯驹的《一笔画和邮递路线问题》等。这里还应提到王寿仁,他从跟华罗庚一起工作起,一直到今天,始终领导并参与了数学竞赛活动。他带领中国代表队3次出国参加国际数学奥林匹克,并领导了第31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的工作。1980年以后,我国基本上由中青年数学家接替了老一辈数学家从事的数学竞赛工作,他们积极努力,将中国的数学竞赛水平推向一个新的高度。裘宗沪就是一位突出代表。他从培训学生到组织领导数学竞赛活动,从3次带领中国代表队参加国际数学奥林匹克到举办第31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均作出了杰出贡献。
六、关于我国数学竞赛的几个问题
1.要认真总结经验。既要总结成功的经验,也要总结反面的教训。特别是1956年至1977年的22年中只小规模地举行了6次数学竞赛,完全停止了16年,比匈牙利因两次世界大战而停止数学竞赛的时间长一倍多,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左”的危害。要允许甚至鼓励对数学竞赛发表各种不同看法,以避免大轰大嗡、大起大落及“一刀切”。当有了缺点时,要冷静分析,划清数学竞赛内含的不合理性与工作中的缺点的界线。
2.完善领导体制。可否设想,国家教委和中国科协通过中国数学会数学奥林匹克委员会(或其他形式的一元化领导),统一领导与协调全国各级数学竞赛活动和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的参赛和组织培训工作。成立数学奥林匹克基金会,协助某些数学竞赛活动,奖励数学竞赛优胜者和作出贡献的领导、教练、中小学教师等。
3.向社会作宣传。宣传数学竞赛的意义和功能,以消除误解,例如“数学竞赛是中小学生搞的智力小测验”,“这是选拔天才,冲击了正常教学”,“教师,特别是大学教师,搞数学竞赛是不务正业”等。要用事实说明数学竞赛活动的成绩。例如仅仅“文革”前的几次低层次数学竞赛中,已有一些竞赛优胜者成才了。如上海的汪嘉冈、陈志华,北京的唐守文、石赫,他们现在已经是国内的著名中年数学家,有的已获博士导师资格。他们在“文革”中都被耽误了10年,否则完全会有更大成就。
4.处理好普及与提高的关系。数学竞赛需要分学校、市、省、全国、冬令营、集训班金字塔式地进行。前3个层次是普及型的,试题应不脱离中学数学课本范围,面向广大学生和教师。国家级竞赛及以后的活动是提高型的,参赛者的面要迅速缩小。至于冬令营和集训队,全国只能有几十个学生参加。数学奥林匹克学校要注意质量,宜办得少而精。对于参加数学学校的学生要严格挑选,不要妨碍他们德、智、体的全面发展。除冬令营和集训班需要少数数学家集集中时间出试题和进行培训工作外,宜鼓励广大数学家和中小学教师利用业余时间从事数学竞赛活动,不要妨碍大家的正常工作。总之,数学竞赛的普及部分与提高部分不要对立,而要有机地结合起来。
5.对数学竞赛优胜者要继续进行教育和培养。一方面要充分肯定优胜者的成绩并加以鼓励,另一方面也要告诉竞赛优胜者,必须戒骄戒躁,谦虚谨慎,要成为一个好数学家或其他方面的专家,还须经过长期不懈的锄。不要将竞赛获胜看成唯一的目的,要看成鼓励前进的鞭策。还要为数学竞赛优胜者创造较好的深入学习的机会,使他们能迅速成长。例如可以考虑允许某些理工科大学在高中全国数学竞赛优胜者中,自行选拔一部分学生免试入学。
6.对数学竞赛活动作出贡献的人员,包括组织领导者、教练与中小学教师的工作成绩要充分肯定并给予奖励。在他们的工作考核中,作为提职晋级的依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