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贫困人口义务教育支付能力的分析——以湖北省Y县C村一贫困生为例

时间:2019-05-13 18:27: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农村贫困人口义务教育支付能力的分析——以湖北省Y县C村一贫困生为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农村贫困人口义务教育支付能力的分析——以湖北省Y县C村一贫困生为例》。

第一篇:农村贫困人口义务教育支付能力的分析——以湖北省Y县C村一贫困生为例

农村贫困人口义务教育支付能力的分析

——以湖北省Y县C村一贫困生为例

赵丹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武汉430079)

【摘要】:农村义务教育是我国义务教育发展中的瓶颈。针对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不足、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农民教育负担较重等突出问题,中央政府在近几年出台了多项政策以试图解决这些问题,如“农村义务教育免除学杂费”和“两免一补”等。这些政策出台以后,中西部农村贫困家庭学生在义务教育支付能力方面仍有困难。本文试图以一位农村贫困生为个案对此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义务教育贫困家庭支付能力两免一补

作者简介:赵丹 河北唐山人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2005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教育经济学。

作者联系方式:(027)87210157(0)***runjia-999@163.com

一、研究的缘起

由于种种原因,农村义务教育一直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十分薄弱的一环。大部分学者认为,以乡为主”的投入机制,高层政府(省级政府和中央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的责任要求不明确,“最大规模的教育交给了最没钱的政府”,这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从2001年开始实施的农村“税费改革”等措施,由于取消了教育费附加和农村教育集资等收费项目,农村义务教育陷入了更大的财政困境之中。

2001年5月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实行“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局部贫困是阻碍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最为根本性问题。多年以来,我国的农村义务教育一直采取“将农村义务教育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高层政府(中央和省)的财政责任开始明晰,农村义务教育的贫困局面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为了进一步解决农村教育贫困和农村贫困学生上学难等问题,国家陆续实施了“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农村贫困家庭中小学生“两免一补”等政策。2005年12月,国务院又发布了《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农村义务教育免除学杂费”的政策,规定自2006年春季学期开始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收学杂费,2007年春季学期开始,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收学杂费。

本文关注的问题是:在国家出台了多项扶持农村教育的措施之后,农村孩子上学难的问题是否已经得到了根本性的解决?贫困的农村家庭是否具备了足够的义务教育支付能力?相关国家政策做怎样的调整才能更好地保证农村教育的发展?为了回答这些问题,在教育部课题资金的资助下,笔者与其他研究人员在湖北省、陕西省和广西省进行了较为广泛深入的调研。

本文拟采用个案解剖的方式来呈现相关观点。与一些抽象的模型和理论相比,个案解剖的方式在某些方面更能够深刻地说明问题,“一个精心寻找的实例往往提供了比任何一种理论模型都丰富得多的内容”[1]。笔者调查的个案为一名初一女生L,L家住湖北省Y县C村,Y县曾长期为国家级贫困县,前两年摘掉了国家级贫困县的帽子,但仍为省级贫困县。Y县人口40.63万,农业人口34.49万人[2],是典型的农业县。2004年Y县农民人均收入是2239元,略低于当年全国和湖北省农民人均收入,当年全国和湖北省农村人均纯收入分别是2936元和2897元[3]。C村位于Y县海拔800多米的山上,与安徽省交界。全村人口共131户400 1

多人,外出打工和种茶叶是Y县C村农户主要的收入来源。

二、学生L的家庭收支情况

L家共7口人,L、爸爸、妈妈、妹妹、爷爷、奶奶和小叔叔。L的妈妈神经失常,基本上无劳动能力。L的爸爸一般都在外打工,正常的话每年大约有5000元左右的收入。但是近两年因为家里没人做农活而无法外出打工,只能在家务农,每年的农业收入大约在1000元左右。L的小叔叔平时做些小生意,经常在生活上、经济上资助L上学。但是今年他上山砍树的时候不小心把腿砍伤,目前在家养伤,暂时不能干活。而且,他很快就到了结婚的年龄,结婚以后就要重新组建家庭,对L的资助会相应减少。L的爷爷、奶奶有60多岁,体弱多病,基本丧失劳动能力。L的妹妹今年5岁,明年就到了上学的年龄,到时候又是一笔开销。

L一家挤住在三间简陋破旧的泥土房里,整个的生活状况只能用“拮据”、“苦”来形容。笔者估计,L家里的所有“资产”不会超过1000元。L的爸爸不外出打工的话,家里一年的所有收入不超过2000元,而这笔收入仅仅能够维持家庭的基本运转。L家的家庭开支包括人情往来、生活开销、妈妈的药费、L上学的教育成本等。可以看出,L家是一个典型的“温饱型”家庭。

小叔叔经常资助L的生活。笔者与L的小叔叔访谈时,小叔叔说:“L生长在一个不幸的家庭,她妈妈是个老实人(当地方言:精神失常、智力低下的意思),不能给L真正的母爱。父亲一人承担家庭重担,又当爹、又当妈,上有老、下有小,生活困难。现在孩子是家里最大的希望,虽然孩子上学的负担比较重,但是就算家里人再苦、再累,也会让孩子上学。”

三、“两免一补”政策实施后L的学习、生活状况

L现在就读于离家18里路的S中学,周一到周五住宿,周末步行回家。寄宿生中家庭条件好的学生平时一般在学校食堂买饭买菜,条件差的学生都是周末从家里带生米(来学校食堂蒸饭)和腌菜预备一周的伙食,L就是这样,根本没有任何的营养保证。L的宿舍大约15平方米,睡16个学生,房屋简陋拥挤,都是破旧的木板床,住宿条件很差。

和湖北省大部分地区一样,Y县自05年开始实施“两免一补”措施。目前,Y县50%的学生可以享受免“杂费”和“书本费”的优惠政策,但由于Y县财政困难,“一补”(补助寄宿生生活费)还没有落实到位。在S中学的布告栏上,我们发现经过该县相关部门批准的收费标准如下:杂费 80元,课本费65元,作业本 10元,住宿费 30元,搭伙费 35元,信息技术费 25元。收费总计:走读生180元,搭伙生215元,住读生 245元。但是,在和L及其他同学的访谈中,我们得知S中学收取的费用不只是245元,而是545.5元。也就是说,学校实际收取的费用比规定收取多了300多元。关于这些钱,L同学表示“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收这么多钱,老师让我们交我们就交了”。

L同学享受了“两免”的优惠:免杂费和书费共计145元,那么她每学期实际应交400.5元。到笔者调研结束时(2006年3月),L已经交了300元,还欠100.5元没有交上。经济上的困难给L带来心理上、学习上的负担。

L自从上初中以来数学成绩一直不好,甚至有时候不及格,英语成绩也不是太好。她目前的总成绩在班上处于中等,她说主要是数学成绩不好影响了她在班上的成绩排名,数学成绩差也影响了她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L平时很少向老师问问题,与老师的沟通很少,她说“很喜欢上学”,但怕自己学习成绩不好学不好“而辜负家人的期望”。

在L给笔者的来信中,L说:“由于学习成绩不好,我感到很自卑,在班上没有人缘,同学们都不愿意跟我玩,我经常逃避家人,怕辜负他们对我的希望,我喜欢上学但如果学不好家里也不让我上了。”其实通过L的话,我们可以看出L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而根据笔者的观察和访谈,这些压力的主要原因有二:第一,家庭的不幸和贫困,她得不到真正的 母爱,经济条件差使她拖欠学费,这在她的心里埋下了自卑的种子;第二,心理压力影响了学习成绩,出于自卑、内向等原因她很少向老师和同学请教问题,也不愿意和同学们主动交流。

总之,L现在的学习状态、心理状态与她所处的生活环境(家庭经济困难、与师生缺乏交流等)交互发生作用,这使L的学习、生活状况不容乐观。

四、关于L个案的代表性问题

L个案所代表的义务教育阶段的特困生在全国具有很大的代表性。就在S中学,我们课题组的其他成员就发现了至少几个因为贫困而辍学的个案。[4] 2006年4月下旬,笔者在陕西省南政县、勉县以及课题组其他成员在广西桂林、百色等地调研期间,发现了更多的像L同学这样的特困生个案。在陕西的一些地区,每个班级都至少有2-3个 学生由于家庭贫困而上学困难,而在广西百色地区,像L这样的个案更多。许多贫困孩子虽然渴望读书,但由于生活上的巨大压力初中未毕业就外出打工,过早地背负起生活的重担。

这些贫困学生之所以“贫困”主要源于家庭,农村贫困家庭主要有这样两种情况:单亲家庭和家里有病人(精神病、生理病等)的家庭。目前大部分农村家庭的经济来源主要是种田和外出打工,其中打工的收入在家庭的总收入中具有决定性的地位。但是,外出打工必须以家里有富余的劳动力为前提,对于单亲或者有病人的家庭来说,由于家庭中缺乏劳动力而不能外出打工,这样,这些家庭唯一的收入只有农业收入。根据我们的调查,如果农业是家庭唯一的收入来源的话,一年的净收入只有1000-2000元左右,除去基本的生活开销后已所剩无几,更不用说供孩子上学了。

对于这些家庭贫困的孩子来说,无论是“两免一补”还是随后出台的“义务教育免收学杂费”都不能对这些孩子给予实质性的帮助。L一个学期需要上交学校的费用是545.5元,享受“两免一补”后还需要上交学校400.5元。而这400.5元就构成了L家的沉重经济负担。L没有享受生活补助,在广西和陕西等地区,我们发现虽然一些住宿生享受了生活补助,但是每天1元或1.5元的补助对于这些贫困家庭的孩子而言仍然是杯水车薪,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孩子的贫困问题。

五、对“两免一补”和“全部免收学杂费”政策的反思

“两免一补”和“义务教育免除学杂费”的主要出发点就是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经济负担,但是,根据我们的调查,无论是“两免一补”还是“全部免除学杂费”都不可能对贫困学生给予实质性的帮助。而且,我们还要知道,而对于一个学生而言,“两免一补”的资助力度远远大于“免学杂费”。因为“免学杂费”是指对所有学生免去学杂费,而“两免一补”却涵盖了免学杂费、书本费和给予寄宿生生活补助。

为什么“两免一补”和“免学杂费”不能对贫困学生给予实质性的帮助呢?其实答案很清楚。在陕西和广西的调查中,很多老师都说:“与其现在撒胡椒面式的免学杂费不如把钱集中精力用在最需要的学生身上”。享受“两免一补”政策的学生可以得到145元左右的减免,如果有可能,每天还可以有1元或1.5元的生活补助(按在校时间计算,一年的生活补助约为300元)。而享受“全免费”政策的学生只能减免80元左右。对于一般的农民家庭而言,每年1000元左右的义务教育支出并不构成家庭的经济负担,因此“两免一补”和“免学杂费”对这些家庭而言并没有重要意义。而对于那些贫困家庭而言,“免学杂费”的65元和“两免一补”的四五百元(如果有补助的话)也仅仅是杯水车薪,形成不了实质性的帮助。

“免学杂费”是一个全国性的政策,但是我们需要看到全国各个地区之间的巨大经济差距。在西部和中部各个省份之间,甚至在同一个省份之间,也存在巨大的经济差距。以湖北省为例,我们调查的沙洋和钟祥等地区,地处江汉平原,经济比较发达,但是大别山区的英山、罗田等县经济十分落后。经济差距如此之大的地区享受着同样的“免学杂费”政策,自然不能形成对贫困学生的有效帮助。

六 解决对策

按照美国经济学家费里德曼的观点,政府的职能主要有四:一是提供国防和外交;二是提供公共产品;三是弥补市场失灵;四是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基本保障。义务教育具有公共

产品的性质,是国家统一实行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所以保障每一位适龄儿童都能顺利地享受九年义务教育是一国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5]。但是目前包括“两免一补”和“免学杂费”在内的政策仍然不能保证每一个贫困学生不再辍学。为了让每一个贫困学生不再因为贫困而辍学,我们提出了如此建议。

第一,我们要继续推进实施“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和“两免一补”政策。义务教育是国家政府向国民提供的公共产品,免收学费、让所有适龄儿童享受义务教育不容置疑,也是世界各国通用的做法,对于这个政策我们要继续坚持。同时,我们要尽力避免“乱收费”现象的再度抬头,严格按照各省、地规定的“一费制”收费标准收费,保证政策的有效实施[6]。

第二,要从实际出发,对不同经济条件的学生实行有差别的资助政策,要加大对真正贫困的学生的资助力度。目前“免学杂费”的做法是一种平均主义的做法,不能真正帮助那些最需要帮助的学生。在“全部免除学杂费”的基础之上,我们应该看到各地区的差异性,在保证“全部免除学杂费”政策实施到位的前提下,关注贫困落后地区的实际情况,给予更大的支持。

第三,逐步实施对农村贫困学生“零收费”的政策,并且增加对贫困学生的生活补助,不让任何一个学生因为贫困而流失。据笔者的调查,在中部地区的农村,像L这样的学生并不是很多,虽然在西部地区这样的学生比较多,但是在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下,我们有足够经济实力来帮助这些真正贫困的学生。

【参考文献】:

[1] Y.巴泽尔著,费方域、段毅才等译:《产权的经济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2][3]《英山统计年鉴-2004》,英山县财政局,2004年版。

[4] 王一涛:《她为什么不上学了?——对一例因贫辍学个案的质性研究》,《中国教育学刊》 2006年第2期。

[5] 转引自范先佐:《构建“国家办学、分类承担”的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教育发展研究》2004年第4期。

[6] 《明确各级政府责任、完善公共财政体系——范先佐教授谈如何做好新机制的经费保障工作》,中国教育报2006.3.10.Analysis of impoverished family defrayal ability for compulsory education

——an example of one impoverished student in the village of C Y countyHuBei Province

zhaodan

(College of Education Science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 WuHan430079,China)

Abstract:Rural compulsory educa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compulsory education development.Be aimed at the problem of our rural compulsory education such as lack of investment, non-equitable disposement of the educational resourses,considerable education burden for peasants and so on,our government of central authorities haspromulgated a number of policies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for example,“be free of charge in Rural compulsory education”,and“two frees and one subsidize”.But after these policies,there are difficulties in defrayal ability of impoverished student in middle and western areas.This article tries to discribe and analyze an case of one rural impoverished student, andpose some suggests for this problem.Key words: compulsory educationimpoverished familydefrayal ability

第二篇:典型农村景观生态工程建设效益分析——以山东省西单村为例_地理论文

提 要 通过对西单村农村景观生态工程建设途径和效益的综合分析,得出西单村是我国目前农村景观生态建设的一个突出典型,它的成功不仅为景观生态学研究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也反映了景观生态学与生态工程原理合理组合的巨大作用,并为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很有价值的指导。关键词 景观生态学;生态工程;山东省西单村;效益分析中图分类号 S18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0-3037(2001)01-0054-05

景观生态学是近期生态学研究中比较活跃的一个领域,它主要研究景观和区域尺度的资源、环境经营和管理问题[1]。目前,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景观的结构、功能和动态方面[2],尤其突出空间结构和生态过程在多个尺度上的相互作用[3]。但是,景观生态学或多或少地只研究生物与已存在于景观中的某一元素(如斑块、廊道等)之间的关系,或记载已存在的景观元素和格局[4],或以农村庭院[5]或家庭田园[6]为研究重点,缺少对农村景观的系统的、整体化的认识,使研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20 世纪 70 年代末和 80 年代初,马世骏[7]倡导的生态工程理论,为从系统整体角度进行农村景观生态工程研究,提供了理论和方法论指导。利用生态工程的整体、协调、循环和再生原理,对包括农村庭院、村舍和村庄周围环境进行的农村景观生态工程建设,不仅考虑了小尺度、小规模景观建设的特点,而且也考虑了农村生态系统整体层次上景观建设的特点。是将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应用到农村生态建设实践中的一个有益尝试,对于促进景观生态学和生态工程原理的合理融合将会起到积极的作用。目前,这种成功典型在农村景观生态建设中还比较少见,本文以山东省西单村为例,对农村景观生态工程建设的程序,及建设后的综合效益进行了研究。1 景观生态工程建设基地情况

西单村位于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西北部、胶济铁路以北的山前洪冲积平原上。全村有 300 多户 ,1099 口人。土地面积 179.3hm2, 耕地 135hm2, 其中粮食作物和蔬菜共计 81.7hm2, 林果地 53hm2, 人均耕地 0.077hm2。1985 年以前,全村人均收入不足 90 元,农村经济环境十分恶劣。居住零乱,街不成街,道不成道,庭院缺乏合理规划。村庄居住环境脏乱差现象十分严重,秸秆随处堆放,畜禽粪便到处现。加上村东的一条旧河道,因年久失修,夏天蚊蝇大量滋生,农村生态环境也十分恶劣。2 景观生态工程建设内容

西单村农村景观生态工程建设的内容主要包括庭院生态、街道美化、河道治理、环村林带 4 个相互联系、相互补充、互为一体的工程,分述如下。2.1 庭院生态工程

西单村的庭院建设生态工程于 1983 年开始规划实施。根据规划,每个农户庭院占地面积为 25×16m2,其中可利用面积 272.6m2。庭院内部部分面积栽种蔬菜,正门到大门的走廊栽种两排葡萄。厕所一般用隔层隔成上下两层,上面养鸡,鸡粪作为下面猪的饲料。庭院前面是一个 16×4m2 的藕池,藕池与厕所相连,每天猪排出的粪便冲入藕池作为肥料。院墙外四周分别种植葡萄、丝瓜和云豆等藤本植物。此设计保证了从地面到空中,从庭院到四周,从资源利用到经济产出和环境改善等多方面多季节综合效益的获得,实现了庭院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图 1)。图 1 庭院生态良性循环 Fig.1 Benign cycling in courtyard ecology2.2 街道美化与沼气建设工程

为切实改变村容村貌,西单村 1989 年建起了一座以家畜粪便为原料、容积为 2200m3 的沼气发酵罐。沼气发酵的原料是奶牛、养猪场和养鸡场的粪便,饲养奶牛的饲料是青贮的玉米秸秆。沼气发酵后的残渣又成为培育农田的良好的肥源,从而实现了由种植到养殖、由环境改造到农村能源建设的良性循环(图 2)。图 2 农村景观生态系统种养良性循环 Fig.2 Benign cycling between cropping and animal breeding in rural landscape ecosystem2.3 河道治理工程

针对老河道存在的问题,为了既有利于村庄环境的改造,为村民提供休息娱乐场所,又有利于保证在旱季农田灌溉、涝季排水,同时又能获得一定经济效益的目的,西单村于 1990 年开工建成了一条长 1250m、宽 30m 的环村河。并将村前的 3hm2 旧河道开发成人工水上公园,水中养鱼,水面可以划船,岸边可钓鱼。同时利用挖环村河的土在村后建起了一座面积为 1hm2 的假山,供村民节假日休闲娱乐,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图 3)。图 3 农村景观生态系统中河道整治与综合利用 Fig.3 Channel regulation and integrated utilization in rural landscape ecosystem2.4 环村林建设工程

为了改善农田小气候,并适应市场的发展,进一步促进景观生态工程建设,该村于 1992 年在村四周种上了宽 40m、面积为 667hm2 的苹果园。

这样,西单村就形成了一个以外围经济林为屏障,中间农田为生产主体,近村环村河为缓冲带,村后假山为点缀,庭院景观生态工程建设为重点的农村景观生态工程。该工程体现了由外及里,多种成分、多景观组合,资源综合利用、系统良性发展的农村景观生态工程特色,为此项工程获得稳定持续的综合效益打下了基础。3 效益分析

西单村景观生态工程建设的良好效益主要从 4 个方面进行反映,即资源利用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述如下:3.1 资源利用效益分析3.1.1 庭院生态位资源的利用情况

从对资源的综合利用上看,西单村农村景观生态工程建设,使庭院的生态位利用更加充实,空间、时间利用更加充分,食物链结构也更加完整。调查表明,景观建设水平高的庭院,其土地、空间和时间利用率分别比一般庭院高 102.98%、66.7% 和 88.9%。说明庭院景观建设在创造良好居住环境的同时,也实现了对资源的充分利用。

表 1 是西单村庭院生态位资源利用情况,根据西单村和周围村庭院建设的现状,将庭院景观建设划分为 3 种不同的发展类型,即环境美化型(以单继政庭院为代表)、经济效益型(以朱相荣庭院为代表)、方便实用型(以李爱文庭院为代表)进行研究(下同),可以看出,环境美化型庭院的利用率最高,其对庭院土地的利用率为 59.77%,对空间的利用率为 80%,对时间的利用率为 66.7%;方便实用型庭院利用率最低,其对庭院土地的利用率只有 15.36%,对空间和时间的利用率只有 33.3%。环境美化型庭院对庭院生态位资源的利用率分别是经济效益型和方便实用型庭院的 1.46 倍和 2.19 倍,说明环境美化型庭院对庭院生态位资源的利用最充分,利用也最合理,利用效率也最高。表 1 庭院生态位资源利用率对比分析 Table 1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eco-niche resources using rate in courtyard户名可利用面积(m2)实际利用面积(m2)土地利用率(%)空间利用率(%)时间利用率(%)平均(%)单继政44026359.778066.773朱相荣25610039.0633.366.750李爱文3255015.3633.333.333.3注:空间利用率按组分所占面积计算,时间利用率按组分生育期占总生育期比例计算。3.1.2 西单村废弃物资源的利用情况

根据研究,西单村利用一座 7200m3 的青贮池,每年基本可以消化掉本村产出的全部玉米秸秆,另外,该村每年还要另从外村购进玉米秸秆 150万kg,其青贮的秸秆才能满足本村畜牧业发展的需要。全村 300 头奶牛、5000 头生猪和 1 万只鸡每天产出的约 7500kg 粪便,全部进入容积为 2200m3 的沼气罐[8]。经过发酵后,沼气罐每天又有约 1万kg 的沼渣输出进入农田,单位面积农田平均年可施入沼渣约 2.6万kg/hm2,实现了对资源的综合利用。粪便经过发酵后,每天平均可以产出沼气 295.98m3,单位容积产气率为 0.1345,相当于户均节能折标准煤 1.6t。基本可以满足全村 8~10 个月生活用能的需要,又克服了户用小型沼气池出料难,利用率时间短、利用率低的问题。大型沼气罐和小型沼气池运转状况的对比分析见表 2。表 2 两种沼气系统运转情况对比分析 Table 2 Operational analysis between two biogas systems地点总容积(m3)户均容积(m3/户)年产气量(m3/a)日均产气量(m3/d)单位容积产气率(m3/m3)户均节能(标准煤 t/户)西单村22007.46109273295.980.13451.6朱东村9909440001.110.12341

同时,沼气工程的建设既使农村能源结构产生了很大的变化(表 3),节约了能源;又改善了农村的肥源结构,增加了肥源,提高了资源利用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大大促进了农业生态系统物质的良性循环。表 3 西单村能源结构变化情况 Table 3 Changes of energy structure in Xishan village年份煤(t)沼气(m3)液化气(罐)秸秆(万/kg)户均节能(标准煤 t/户)19894270855108.***29501.63.2 生态效益分析

根据我们 1993 年 6 月 1 日至 6 月 6 日对西单村和邻村朱东村庭院温度和湿度的监测分析结果表明(表 4),实施景观生态工程后,农村庭院的基本环境状况有了较大改善。从夏季庭院温度来看,无论早上、中午还是晚上,景观生态工程建设好的西单村,其庭院温度都比景观生态工程建设一般的朱东村低,日平均气温低 1.35℃,其中以中午最为明显,低 2.95℃。相反,西单村庭院大气的相对湿度却普遍高于朱东村,日平均高 4.01%,其中晚 18 时最高,为 4  67%

下载农村贫困人口义务教育支付能力的分析——以湖北省Y县C村一贫困生为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农村贫困人口义务教育支付能力的分析——以湖北省Y县C村一贫困生为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