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平面构成教学大纲
平面构成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任务和基本要求
平面构成这门课程是优越设计团队所设电脑艺术设计专业、应用美术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本课程教学形式为面授辅导,所学的教材为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的《平面构成》(黄刚编著)。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平面构成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平面图形的构成方法,从而提高学生对平面设计中形式美规律的认识,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想象力、创造力和敏锐的观察能力。
(二)教学内容(前三章为复习前设计软件技巧)
第四章 :平面构成设计的点、线、面学时:4小时
第五章 :渐变学时:3小时
第六章 :重复
第七章 :近似
第八章 :骨格
第九章 :发射
第十章 :特异
第十一章 :对比
第十二章 :密集
第十三章 :肌理
第十四章: 空间
第十五章: 图与底
第十六章: 打散
第十七章: 韵律
第十八章: 分割
第十九章:平衡
第二十章: 基本形的多种排列
以上内容以每课15-20个实例为主,并且每课后独立设计2-5个相关作品 学时:3小时 学时:3小时 学时:3小时 学时:4小时 学时:3小时 学时:3小时 学时:3小时 学时:3小时 学时:5小时 学时:3小时 学时:3小时 学时:2小时 学时:3小时 学时:7小时 学时:2小时
第二篇:平面构成教学大纲
《造型2》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造型2 课程编号: LMH1122005
一、开设院部:文学与艺术传媒学院
二、教学对象:艺术设计系
三、教学目的:
平面构成是艺术设计的基础课,是设计者在处理现实用设计之前如何运用视觉语言的基础训练之一,是视觉艺术界研究平面形象构成的学科。通过构成理论的教学,①使学生基本掌握视觉元素中的点、线、面的种类、性质以及它们之间在二维空间中的构成种类、方式,研究形象与形象之间的关系构成表现,探索形式美法则怎样在具体构成中体现样式,培养创造性思维在具体构成中的表现;②让学生掌握审美价值的原理、规律、法则和技法,掌握规律,运用逻辑的、抽象的思维方式来研究图形配置。使学生具备较好的艺术设计素养和表现能力,为今后的专业设计打好基础。
四、教学要求:
灵活地掌握平面构成的理论和,能运用理性和逻辑推理的方法来创造形象,形与形之间的关系、编排。训练和提高二维空间的形象创造能力,培养学生熟练地表现能力,培养学生具有灵活多变的形象思维能力和严格的理性造型能力。让我们掌握审美价值的原理,规律,法则和技法,重点在于掌握规律,运用逻辑的,抽象的思维方式来研究图形的配置。
五、课程学时及其分配
总学时:8×4=32课时
六、考核:以学生习作为依据,综合平时努力程度,由教研组集体评议打分:平时20%,考试80%。
七、教材:
1、《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设计基础教程:平面构成》.洪兴宇、文涛编著.安徽美术出版社.2005年7月第一版;
八、主要参考书目:
1、《平面构成》.满懿.辽宁美术出版社
2、《平面设计基础》.陈菊盛.中国工业美术协会[内部刊物] 3、《新平面构成》.洪兴.辽宁美术出版社 4、《平面构成教程》.汪芳著.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5、《二维设计基础——平面构成》成朝晖,北京大学出版社
九、讲授提纲:
第一章平面构成(一)
一、平面构成的概念、特点;
二、平面构成的形态要素:点、线、面的概念及其表情;
第二章平面构成(二)
一、形式法则:
1、和谐;
2、对比;3对称和均衡;
4、节奏和韵律;4多样统一;
二、形与平面空间的视觉创造:
1、形的概念:形、基本形;
2、骨骼;
4、正负形;5错视觉;
第三章平面构成(三)
一、形与空间的构成方式:
1、重复构成
2、近似构成
3、渐变构成
4、发射构成
5、特异构成
6、密集构成
7、对比构成
8、空间构成
第四章平面空间中的肌理训练
1、认识肌理;
2、认识材料;
3、肌理的表现与意义;
4、平面肌理制作的表现技法:点绘法、勾线法、平涂法、晕染水化法、吸附法、排水法、脱胶法、笔触法、拓印法、堆积法、刻纸法、揉纸法、熏烧法、拼贴法
第三篇:平面构成教学大纲
《平面形态构成》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中文名称:《平面形态构成》
2、课程类别:必修
3、适用专业:艺术设计专业。
4、课程地位:专业基础课程。
5、总学时数:36学时(讲授理论课时:4学时,设计实践课时: 32学时)
6、总学分:
7、先修课程:素描色彩等绘画基础课程。
二、课程目标
平面形态构成是造型设计中的一项基础内容,是一种最基本的造型活动。所谓“平面”是指造型活动在二维空间中进行,所谓“构成(Composition)”是将造型要素按照某种规律和法则组织、建构理想形态的造型行为,是一种科学的认识和创造的方法。构成在造型艺术领域里还有组织、建造、结构、构图、造型等含义。概括来讲,平面形态构成就是在二维平面内创造理想形态,或是将既有形态按照一定法则进行分解、组合,从而构成理想形态的造型设计基础课程。
平面构成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基础造型能力,使其掌握理性和感性相结合的设计方法,拓展设计思维,为专业设计提供方法和途径,同时也为各艺术设计领域提供技法支持,为今后的专业设计奠定坚实的基础。
1、通过理论教学,要求学生理解平面构成的基本理论;理解并掌握形式美的规律。
2、能够对设计作品进行正确地分析和思考。、能够在设计中熟练应用各项基本构成法则;能够理解综合构成中的具体方法并进行形象思维和设计创意。
三、课程内容
第一章
平面构成概述
教学目的与要求:使学生了解平面形态构成的定义,明确学习的目的,研究的内容以及与专业的关系 教学内容:
(一)构成的概念
(二)平面构成的定义
(三)平面构成的学习目的
(四)平面构成研究的内容
(五)平面构成应用
第二章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教学目的与要求:使学生掌握形式美法则的规律及表现形式,能在创作中熟练运用
教学内容:
(一)对比与统一
(二)对称与均衡
(三)节奏与韵律
(四)比例与权衡
第三章
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点线面
教学目的与要求:使学生掌握点线面的表现形式,线的种类及性格特征,面的形态分类等 教学内容:
(一)点
(二)线
(三)面
第四章
基本形与骨骼
教学目的与要求:使学生掌握基本形相遇的几种形式与骨骼的分类,并能根据要 2 求创作相应的作品 教学内容:
(一)基本形
(二)骨骼
第五章
平面构成的基本构成方法
教学目的与要求:使学生掌握各构成形式的基本特征,并能在设计中灵活运用 教学内容:
(一)重复构成(二)近似构成
(三)渐变构成
(四)放射构成
(五)特异构成
(六)密集构成
(七)对比构成
(八)空间构成
(九)肌理构成
四、教学方法
通过实例演示分析来进行课堂讲授、作业个别辅导、作业集中讲评(包括优秀作业评点、作业中普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正方法的分析)、平面设计作品欣赏与分析。
1.理论讲解
2.图片欣赏与启发创作相结合
3.主要以多媒体的教学方式进行经典作品赏析
4. 对学生的作业参与、启发、点评,及时解决作业问题,并举行观摩展览
五、课程考核
本课程实行随堂作业考核。每阶段课程结束时,学生须按教学要求呈交课堂 作业,并对作业进行评分,同时进行随堂评讲。艺术设计教研室全体教师评定课程考核成绩,任课教师结合学生平时作业评定出考核成绩,平时成绩30%(作业10%+学习态度及出勤20%)+考试70%。
六、教材与参考书
[1]:夏镜湖著,《平面构成》,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重庆北碚,1998年版 [2]:蓝先琳编著,《造型设计基础.平面构成》,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北京,2001年版
[3]:汪芳著《平面构成》,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杭州,2005年版 [4]:韩旭编著《平面构成》,郑州大学出版社,郑州,2004年版
七、其它
为了使平面形态设计的教学既有系统性又具有灵活性和先进性,以上各章节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可根据各专业的专业特点,在不影响教学计划的前提下,经报批后进行适当增删和调整。
第四篇:4 《平面构成》教学大纲
《平面构成》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700126
课程分类:专业学习领域
(必修课)课程名称:平面构成 编 者:樊 凡 审 定 者:胡 明
定稿时间:2014年9月
第一部分 课程简介
一、课程的性质和教学目标
(一)性质:
本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学习领域必修课程。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平面构成的基本理论和构成方法,形式美法则的应用规律,培养学生点、线、面的构成能力,注重学生创新思维和设计思维的培养,建立和引进现代设计的观念和意识,为今后进行平面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训练,使学生掌握平面构成中形体与几何中形的本质区别,以及平面构成艺术的构成要素、规律、形式法则,达到与提高形体的感受能力和审美能力,并能运用到艺术设计中去。
二、课程的基本内容
本课程教学的基本内容分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点、线、面的构成及其形式法则等几部分教学。理论与艺术实践都较强,因此在教学中主要采用讲授理论、示范图例、分析讨论、艺术实践辅导四个环节来完成教学。
三、先修课程及后续课程
(一)先修课程:《设计素描》
(二)后续课程:《色彩构成》、《基础图案》、《装饰画》等
第二部分 课程教学总体安排
一、学时及学时分配
(一)课程总学时:36学时
(二)学时分配如下(其中理论12学时,占总学时33.3%;实训24学时,占总学时66.7%)
二、推荐选用教材意见及要求
(一)学生用教材: 1.《平面构成》
编著:杨薇、李建强等 出版社:湖北美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年8月 2.《平面构成》
主编:李丹、马兰 出版社:辽宁美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年1月
(二)教师用教参:
1.《三大构成设计》
主编:史喜珍、杨建宏 出版社: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年9月 2.《平面构成》
主编:汤雅莉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年9月 3.《设计造型基础》
编著:刘海波 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年9月
三、开设本课程需要的教学环境、设备条件及学生基础条件的说明。
(一)教学环境、设备条件
开设本课程所需相关的图片范例以及作图的基本工具。
(二)学生学习该课程应具备的知识能力
美术基础知识、理性的观察分析能力,创新思维能力。
四、考核
(一)考核方案:实践考试(见考试试卷)。
(二)考核成绩计算:平时成绩占40﹪、考试成绩占60﹪。
(三)考核的形式:平面构成实践(随堂)。
第三部分 课程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一、平面构成的概述
(一)构成的产生与发展
(二)构成与平面构成的概念 【教学要求】
1.了解构成的产生与发展过程。2.了解构成与平面构成的概念。【单元练习】
1.课外收集现实生活中构成意识强的设计作品、图片。2.简述构成与设计之间的关系?
二、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
(一)造型基本要素之一——点 1.点的定义 2.点的性质和作用 3.点的错觉 4.点在设计中的应用
(二)造型基本要素之二——线 1.线的定义 2.线的性质和种类 3.线的错觉 4.线在设计中的应用
(三)造型基本要素之三——面或形 1.面的定义 2.面的种类及其性格 3.图与地 4.形的错觉 5.形在设计中的运用 【教学要求】
1.了解点、线、面的概念及性质。
2.了解点、线、面的构成规律及形式美法则。3.了解点、线、面构成的设计中的应用。【单元练习】 1.点的构成训练 2.线的构成训练 3.面的构成训练
三、点、线、面的构成及其形式法则
(一)对称和平衡 1.对称和平衡的性格 2.对称和平衡的基本形式 3.对称与平衡在设计中的应用 4.点的平衡构成 5.线的平衡构成
(二)重复和群化 1.重复骨格 2.基本形
3.重复骨格重复基本形的构成 4.重复骨格近似基本形的构成 5.重复骨格构成的应用 6.无作用性骨格的重复构成 7.重复基本形的群化构成
(三)节奏和韵律 1.渐变构成 2.比例 3.发射构成
(四)对比与变化 1.对比的作用 2.对比构成 3.密集构成
(五)调和与统一
1.形象特征的统一 2.明暗和色彩的统一 3.方向的统一 4.统一构成
(六)破规与变异 1.特异构成 2.形象变异构成 3.空间构成 4.视觉感应构成
(七)设计作品表面处理技法 1.浮色拓印法 2.混色法 3.自流法 4.湿润法 5.对印法 6.压印法 7.喷洒法 8.拼贴法 【教学要求】
1.掌握运用形态学的基本理论,具有对形态进行二次元和三次元空间组合构
成的表现能力。
2.掌握平面构成中点、线、面的构成规律及其形式美法则,具有对形体的感受能力和审美能力。
3.掌握平面构成的应用能力,能应用于平面设计的创新与实践。【单元练习】
1.作业内容:重复构成、近似构成、渐变构成、发射构成、特异构成各一张。2.肌理构成9张(10×10cm)。3.作业规格:30×30cm
第四部分 综合实训
一、综合技能实训项目一(课程教学第二部分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实践训练内容)
(一)项目名称:以点、线、面为表现对象每种完成10个形态的变化设计
(二)能力目标:训练学生点、线、面形态的发现与表现能力
(三)实训内容:打破传统美术的具象描写方法,从抽象入手,培养学生对点、线、面形态的敏感性和创造力。
(四)检验形式:作品考核
(五)支撑知识点:点、线、面的概念与性质,点、线、面的形式美法则规律,点、线、面构成的基础知识。
二、综合技能实训项目二(课程教学第三部分点、线、面的构成及其形式法则实践训练内容)
(一)项目名称:发射构成训练
(二)能力目标:训练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
(三)实训内容:发射构成
(四)检验形式:作品考核
(五)支撑知识点:点、线、面及发射构成的概念,点、线、面及发射构成的形
式美法则规律,构成设计制作的知识技巧。
三、综合技能实训项目三(课程教学第三部分点、线、面的构成及其形式法则实践训练内容)
(一)项目名称:点、线、面形态变化训练
(二)能力目标:训练学生点、线、面综合运用知识能力
(三)实训内容:以点的形态入手,得到线的视觉效果;或以线为形态,点为结果的视觉效果,要求形态元素和视觉结果元素都肯定清晰。强调形态特征,注意形态组织与关系元素。
(四)检验形式:作品考核
(五)支撑知识点:点、线、面及构成的概念,点、线、面及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规律,构成设计制作的知识技巧。
附:必要说明
1.本课程重点掌握平面构成的基本原理和点、线、面的构成及其形式法则。2.应加强直观教学,采用示范作品、图片的观摩与分析欣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3.本课程作业在实践训练中,可根据专业倾向选择5—6个来训练,一定要强调训练的规范性与工艺性。
4.教师在实际授课中可根据每学期实际安排学时适当调整实训课时分配。
第五篇:平面构成教学计划
平面构成基础 教学计划
学习构成设计,主要从抽象形态入手,培养学生对形的敏感度,提高创造能力和逻辑的抽象的理性的多角度的思维能力。平面构成是是造型的基础,主要是二维空间中进行。是引导学生建立理性思维的方法之一,是现在美术设计不可缺少的训练手段之一
一、课程内容及重点、难点 第一章:
教学内容平面构成概述 1.平面构成的基本概念及内容。2.平面构成中形的构成。3.基本几何的画法。4.形式美的基本法则。5.平面构成设计的材料及用具。6.平面构成设计的步骤。
教学目的:
1、正确认识构成的概念,以及构成与设计的关系;
2、正确认识构成教学在专业学习中的地位和作用;
3、明确课程特征、课程学习目的及学习方法;
4、转变学生观念,树立“抽象”的设计意识;
5、正确认识构成与现代艺术的关系,构成与包豪斯的关系。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构成与设计的关系;
2、学生设计观念的培养及意识的转变(从具象到抽象)。第二章
教学内容: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 1概念要素 2.视觉要素 3.关系要素 教学目的
1、掌握构成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概念
2、培养学生良好的视觉感受
3、培养学生创新观念和创新能力 重点难点:
1、掌握有机形、无机形、偶然形的视觉特点及应用
2、掌握平面构成基本形态要素(点、线、面)的特性及在设计中的应用
3、理解并掌握不同形态要素的视觉感受和心理感受 第三章
教学内容:平面构成的基本形态 1.自然形 2.几何形 3.偶然形 教学目的:
1、掌握平面构成元素的构成形式
2、理解不同构成形式所传达的视觉感受和心理感受 重点难点:
自然形 偶然形的 画法。第四章
教学内容:平面构成的 基本形式 1.重复构成形式 2.近似构成形式 3.渐变构成形式 4.对比构成形式 5.发射构成形式 6.特异构成形式 7.空间构成形式 8.分解、密集、分割、肌理构成形式 9.平面构成设计在设计中的应用。
教学目的:
1、理解不同构成形式所传达的视觉感受和心理感受
2、掌握各种形式美法则并灵活运用进行构成设计
3、理解并运用形式美法则进行平面构图和分割
4、掌握丰富平面构成元素的方法
5、理解肌理、质感、材料等元素在平面构成中的作用
6、培养学生对自然界各种事物的敏锐感知并灵活运用于设计
重点难点:
1、最高法则贯穿于各分法则
2、形式美法则在构成中的灵活运用
3、肌理、材质的制作与体验
4、平面综合构成的心理感知体念
二、课时分配(转载于:平面构成教学计划)1.提前备课,做好充分的准备写好每一节课的教案.2.通过分析法(教师分析,学生分析)讨论法,练习法,游戏法来提高学生自身的学习兴趣,通过练习法让学生在每一个课时上对当堂课上的知识点,知识内容掌握与运用, 3,课堂后和学生交流,讨论,那些知识点还需要进一步的讲解.4.作业的练习,及讲解.5总结并进行综合的训练.四、最后的评价和总结 1.在每个新课讲解完后,做一些针对性的练习,同时在下一个课时前对知识进行系统的复习。
2.课时基础知识结束后,做综合性的练习,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及其兴趣制作与授课相关的作品
3.收集素材,让他们多看多练,从而达到灵活运用。
五、考核方法
考核办法:平时到课率30%,成品作业占50%,版式风格美观20%。篇二:《平面构成》实训计划
2010-2011学年 10级建筑装潢专业
《平面构成》实训计划
一、实训课程:平面构成
二、实训班级:10级装潢
三、实训地点:1103画室
四、实训目的:
《平面构成》是装饰艺术设计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正确的理性艺术思维方法,丰富学生的艺术表现手段,并通过一定数量的平面构成设计造型训练,掌握形式美的构成原则。为学生今后在艺术设计造型和电脑美术设计造型方面打下一定的基础,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设计创造能力和艺术思维能力。
五、实训任务和基本要求:
《平面构成》课程基本的教学任务,在于指导学生通过一定数量的平面构成设计练习,掌握平面构成设计的基本技能,掌握装饰图案、抽象图案、几何图案的表现手段,并在练习的基础上掌握形式美的基本法则,掌握平面构成的各种基本表现手法。本课程要求将形态分解为各种要素,从简单到复杂地研究这些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能按照一定的形式美的构成原则进行组合设计,能通过抽象形态体现形式美的法则,着重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设计创造能力。
六、实训设计思路:
平面构成设计主要从抽象的形态入手,培养学生在形态方面的创造性。学生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大量的平面构成设计练习,才能逐渐掌握技巧,掌握基本的平面构成设计规律。因此,本课程需要通过教师对典型的平面设计构图的讲解,使学员逐步理解平面设计构图的基本规律和基本方法,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平面构成设计练习。教科书的每一章中都列举了不少典型的构成作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根据教学进度的要求选择适当的范例作品,进行必要的示范和讲解,利用作品范例向学生介绍构成的创作技法,课后还应并布置一定数量的平面构成设计练习作业,并主要由教师对学员的作业进行点评。
六、考核办法:实行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的考核办法,理论、实践、素质三位一体进行全面考核。成绩评定可分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个等级。
七、实训结果:通过实训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和基本技能,能熟练的进行在进一步深入物象内在结构空间的过程中,挖掘、了解、探究物象有机构成未知领域的美的形态,并通过与心灵的碰撞、交融,重新建构新的物体空间,在不失传统表现要素的同时,生动地展示物象重构的美的结构形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能通过各种媒体资源查找所需信息,具有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决策、规划能力;具有整体与创新能力。
实训内容和基本要求
艺术设计教研室 二〇一〇 年九月篇三:平面构成授课计划
学 期 授 课 计 划
(2015 /2016 学年第 一 学期)
系 部: 艺术设计系 教 研 室: 广告 设计 教师姓名: 黎 芳 课程名称:平面构成 课程类型: 专业基础课 学 分: 4 专业班级: 普专广告14-1 ;14-2 计划课时: 60 备注:可根据课程情况增减行篇四:平面设计专业教学计划 平面设计专业教学计划
说明:
1、本计划根据计算机专业(平面设计方向)《职业技能鉴定规范》(初、中级考核大纲)以及本校实际情况制定。
2、结合此专业所涵盖的知识内容,主要分为美术基础训练、设计软件操作、后期制作及生产。
3、我校所设专业为三年制,分为六个学期,第一学期主修基础文化课程。第二学期至第五学期为专业理论和专业实习相结合。第六学期为综合技能训练。
4、实习内容可参照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技工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和技校计算机类通用教材《中文windows xp及其应用》、《中文office xp及其应用》、《微型计算机原理(第三版)》、《计算机美术设计应用》、《计算机平面设计软件应用》、《使用photoshop cs2处理图像(计算机类)》、《使用 coreldraw 12绘制图形》、《dreamweaver mx网页设计与制作(计算机类)》等。
一、招生对象与学制
招生对象:应往届初中、高中毕业生
学制:3年
二、培养目标与业务范围
培养目标:本专业面向计算机设计行业,培养热爱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与本专业相适应的文化水平、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培养平面设计领域实用型的人才。
业务范围:本专业毕业生可以从事广告公司、企划公司、图文设计公司、出版行业、企业宣传策划部门及其他需求平面设计师领域的相关平面设计工作。
三、主要知识与能力要求
职业基本能力
1.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平面设计软件,具有较强的操作技能和设计能力。2.了解平面设计的发展方向,具备继续学习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 3.具有良好的人际交流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客户服务意识; 4.取得中级广告设计师职业资格证书和平版印刷工职业资格证书,有较强的就业竞争力。
四、课程设置及教学要求
课程设置分文化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实践环节和选修课程四个部分。
(一)文化基础课程
1、德育
教学要求: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导渠道,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课,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德育课的主要任务是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基本观点教育,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教育,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教育,法纪法制教育,文明礼仪、行为规范教育,职业道德、职业理想和创业教育,引导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提高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觉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创业观,进行职业生涯设计,培养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
2、应用语文
教学要求:在初中语文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现代文和文言文阅读训练,提高学生阅读现代文和浅显文言文的能力;加强文学作品阅读教学,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加强写作和口语交际训练,提高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和日常口语交际水平。通过课内外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扩展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接受优秀文化熏陶,形成高尚的审美情趣。
3、应用英语
教学要求:从激发培养学生学习英语兴趣入手,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努力培养提高学生的自觉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使学生在原有英语学习的基础上,巩固扩大基础知识,培养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和阅读设备说明书的能力,对学生步入社会和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
4、体育
教学要求:通过课内外教学活动,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发展学生身体基本活动能力,掌握必要的体育与卫生保健知识,了解现代科学锻炼和娱乐、休闲方法,增强学生自主锻炼、自我保健、自我评价、自我调控、社会适应及创新能力,为学生身心健康、个性与体育特长的发展及终身锻炼、继续学习、就业创业奠定基础。
5、计算机应用基础 教学要求: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系统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计算机应用知识和技术。掌握计算机主流操作系统的使用方法;理解计算机文字处理的基础知识,熟练掌握文字处理软件、电子表格软件的使用方法;了解网络的基本概念及使用方法。培养学生计算机技术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专业课程
1.中文office xp及其应用
教学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懂得办公软件方面的基本知识,对常用办公软件有较完整、系统的了解,培养学生熟练地掌握有关文字处理、电子表格演示文稿等软件知识,具备应用计算机处理办公方面事务的素质。通过训练,使学生提高灵活运用办公软件的能力。2.计算机美术设计应用
教学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掌握:三大构成设计原理,分别从理性的二维、三维和色彩的不同角度去研究造型的基本规律和基本特征,研究平面的、空间的、色彩的组合和构成方式,倡导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和创新意识,从而达到启发思维、提高审美能力和培养创造力的目的,为将来进行具体的专业设计作视觉、审美和技法上的准备。3.计算机平面设计软件应用
教学要求:
培养学生能熟练掌握图形图像处理软件,进行平面设计以及为网页制作提供平面制作素材。学生应具有一定的广告和网页创意能力,能够解决一般平面设计方面的问题。4.使用photoshop cs2处理图像(计算机类)教学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掌握: photoshop概述、工具的使用方法、图层的概念及应用、路径的概念及应用、通道和蒙版的应用、滤镜的应用、创作各种艺术字体的操作技法。理论结合实践,并能在实践中创作出有自我创意的作品。5.使用 coreldraw 12绘制图形
教学要求:
本课程主要讲授数控机床的分类、结构、工艺特点、加工范围;工量刃具的选用、一般操作技术;数控机床的日常维护保养知识及其发展趋势;数控车床加工的工艺分析,误差与质量分析,编程,操作规程。使学生掌握常用数控设备操作、编程、调整和维护保养的基本理论及方法。6.dreamweaver mx网页设计与制作(计算机类)
教学要求: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互联网、超文本页面主要的概念和术语,掌握常用wbe网页制作软件的使用,具有较强操作能力,能熟练进行web网站方案设计、安装制作、维护与管理,能快速跟踪网络新技术的应用。掌握网页制作的平面特技软件使用和高级设计技巧,具有较强操作能力,能熟练对网站方案优化设计与管理,能快速跟踪网络新技术的应用。
(三)实践环节.实习技能训练要求:
1.计算机应用操作训练:通过计算机上机操作练习,能够熟练应用计算机。2.photoshop上机训练:结合所学photoshop理论知识,进行上机操作,重点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3.coreldraw上机训练:结合所学coreldraw理论知识,进行上机操作,重点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4.网页制作上机训练:通过学习学生将学会用dreamweaver 进行web页站点设
计、版面设计、动态网页设计等。5.综合强化训练:通过运用所学多种软件协作工作,制作作品,提高学生思维逻辑能力与实际动手能手。
(四)选修课程
企业管理
教学要求:本课程主要讲授与工程技术人员相关的企业管理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运用企业管理理论组织生产和安排技术开发的能力。
五、学期教学计划总表(附表1)
六、各学期实践教学安排(附表2)
第一学期(20周)基础文化课学习
第二学期(20周、其中专业理论课10周、实践10周)
课堂教学与实习操作
第三学期(20周、其中专业理论课10周、实践10周)
课堂教学与实习操作
第四学期(20周、其中专业理论课10周、实践10周)
课堂教学与实习操作
第五学期(20周、其中专业理论课10周、实践10周)
课堂教学与实习操作
第六学期(18周、实践8周、考证2周、顶岗8周)
第一至八周毕业实习
第九、十周技能鉴定
第十一至十八周顶岗实训
七、毕业合格标准篇五:平面设计中职教学计划 《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简介
《电脑艺术设计》专业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三年。培养计算机艺术设计的中等专业应用人才。开设的主要专业课程有:素描、平面构成、色彩构成、photoshop平面设计、coreldraw计算机图形设计、网页制作、flash 动画、pop手绘海报、cad工程制图、3dmax效果图制作、商业艺术设计典型应用等。通过学习掌握平面广告设计、网页设计制作、三维效果图绘制等技术技能,获取劳动部中级广告设计师职业资格证书。适合广告设计与制作、网站建设、企业宣传等岗位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