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海洋大学授予学士学位工作细则
中国海洋大学授予学士学位工作细则(2007年1月12日修订)
(中国海洋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2007年1月12日修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工作细则。
一、授予学士学位的基本条件
(一)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
(二)较好地掌握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习成绩优良,初步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等专业性实际工作的能力;
(三)在学校规定的修业年限内,按照本科教学计划,完成课程学习及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或其他毕业实践环节)工作,取得规定学分,并经审核准予毕业。
二、学士学位的申请与审批程序
(一)对符合授予学士学位基本条件的本科毕业生,由学生所在学部、院(系、中心)统一填写《申请授予学士学位毕业生名单》并由学生本人签字确认,经所在学部、院(系、中心)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全体委员二分之一以上(含二分之一)表决通过后,由分委员会主席签字,报送教务处审核、汇总;
(二)教务处将汇总的《申请授予学士学位毕业生名单》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议,做出是否授予学士学位的决定,决定以无记名投票方式进行,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全体委员二分之一以上(含二分之一)表决通过后,由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签字在学校公布。学士学位证书由教务处会同各学部、院(系、中心)颁发;
(三)对于已授予的学位,如发现有舞弊或严重违反有关规定的,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复议后,予以撤销。
三、本细则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四、本细则由教务处、学位办负责解释。
第二篇:学士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
附件1:
学士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 学校经重庆市学位委员会批准,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的本科专业,可授予学士学位。
第二章 学士学位授予条件
第三条 凡学校应届本科学生同时具备下列条件者,可授予学士学位:
(一)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纪守法,品行端正,表现良好。
(二)通过本科学习,其课程学习(含实习实训)和毕业论文(设计)达到教学计划应有的要求,德、智、体诸方面经审查合格,准予毕业。
(三)较好地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
(四)学位外语及学位计算机考试成绩合格者。学位外语及学位计算机考试分别在每年6月第一周星期六及星期日举行,当年毕业学生在考试前2周提出书面申请,经教务处审核批准后组织考试。非英语类普通本科专业学生参加全国大学外语四级考试,成绩达到学位外语规定的分数者;艺术类、体育类、应用技术类(含职教师资)本科专业参加重庆市实用英语应用能力A级及以上考试,成绩达到学位外语规定的分数者;英语类本科专业学生参加专业外语四级及以上考试,成绩达到学位外语规定的分数者,经本人申请,可认定其学位外语考试成绩合格。
非计算机类普通本科专业学生参加高等学校计算机水平测试Ⅱ级及以上考试,成绩合格并取得相应证书者,艺术类、体育类本科专业参加高等学校计算机水平测试Ⅰ级及以上考试,成绩合格并取得相应证书者,计算机类本科专业学生参加各类专业计算机等级(水平)考试,获得中级及以上证书者,经本人申请,可认定其学位计算机考试成绩合格。
第四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能授予学士学位。
(一)未取得本科毕业证书者。
(二)学位外语及学位计算机考试成绩不合格者。
(三)在校学习期间,全日制本科学生累计达6门以上(含6门)补考者(不包括因故缓考)。本科阶段就读3年的“专升本”学生在本科阶段累计有5门以上(含5门)补考者(不包括因故缓考),本科阶段就读2年的“专升本”学生在本科阶段累计有4门以上(含4门)补考者(不包括因故缓考)。
(四)在校期间受过记过以上(含记过)处分者。
(五)因其它原因,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认为不应授予学士学位者。
第五条 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可向学校学士学位评定委员会提出申请,由学校学士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查决定是否授予学士学位:
(一)在校期间受过记过以上(含记过)处分但处分已撤消,成绩等明显进步,或有其它方面的突出表现者。
(二)应届毕业生当时因第四条第二款未能取得学士学位,毕业后2年内达到了必备条件者。
(三)应届毕业生当时因未获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规定的学分,未取得毕业证书,但毕业后2年内取得毕业证书,且达到学士学位授予条件者。
第六条 已取得学士学位,但发现弄虚作假、徇私舞弊者,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认定并通过决议,可撤销其学士学位。
第七条 已取得学士学位,毕业离校前因违反校纪,行为不端而造成严重后果者,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认定并通过决议,可撤销其学士学位。
第三章 学士学位授予程序
第八条 学士学位授予按以下程序进行:
(一)拟申请学士学位的应届毕业生向所在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并填写《重庆文理学院学士学位申请表》。
(二)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依据本细则第三条、第四条、第五条规定的条件,对申请学士学位的学生逐一进行审核,提出拟授予或拟不授予学士学位名单及其理由,并在规定时限内,分别填写《重庆文理学院拟授予学士学位名单》和《重庆文理学院拟不授予学士学位名单》,经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主席审核签章,报送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办公室。
(三)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办公室审核各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拟授予或拟不授予学士学位名单及理由证明材料后,提交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查。
(四)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查学位评定委员会办公室提交的名单及理由证明材料,对拟授予和拟不授予学士学位名单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表决。表决应当有2/3以上的委员参加,得票应当在参加投票的1/2以上方为有效。
(五)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投票通过学士学位授予名单,呈报学士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批准、校长签发,由学位评定委员会办公室颁发学士学位证书。
(六)凡属本细则第五条规定情况者,应当单独向所在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第九条 为保证学士学位授予工作的严肃性,使其有据可查,各学院应当建立和完备学士学位授予专项档案。
第四章 组织机构
第十条 学校设立学位评定委员会。学位评定委员会由学校校长、主管教学科研的副校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专业教师和科研人员等17~25名委员组成,其中设主席1名、副主席1名;委员会成员名单经校长办公会确认,上报重庆市教委审批、备案,每届任期4年。进入学位评定委员会的专业教师和科研人员,应具备副教授及其以上或与之相当的职称条件。
第十一条 学院设立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由本学院主管教学的负责人和专业教师等5~7名委员组成,设正副主席各1名,其中主席应当是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成员;分委员会成员由学院提名,报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查通过,学校批准,每届任期4年;进入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的专业教师,应具备副教授及其以上职称条件。
第十二条 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学校教学部。
第十三条 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主要工作职责:
(一)审查通过二级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提交的学士学位拟授予名单,确认拟不授予名单。
(二)受理学位授予工作中发生的争议问题及其相关事务。
(三)审查通过二级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成员名单。
(四)听取和审议各二级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的工作汇报。
(五)合议修改学校《学士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第十四条 学校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主要工作职责:
(一)依据本细则第三条规定的授予学士学位基本条件和第四条、第五条规定的相关要求,逐个审查本学院本科专业毕业生的思想政治表现、历年学业成绩(含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成绩)、奖惩记载材料等,提出拟授予学位名单、拟不授予学位名单,并将理由及其证明材料一并报送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
(二)负责就学士学位授予工作中的遗留问题,依据本细则结合具体情况提出处理意见,报送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决议。
(三)负责办理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交办的相关事务。
(四)协助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办公室做好学士学位证书颁发工作。
第十五条 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办公室的主要职责:
(一)为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召开工作会议做好准备工作。
(二)负责颁发学士学位证书。
(三)负责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与各分委员会之间的协调工作。
(四)完成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交办的相关工作。
(五)负责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相关工作情况。
第五章 附 则
第十六条 学士学位在规定时限外不补授。
第十七条 本细则自发布之日实行,原有关规定同时废止。
第十八条 本细则由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负责解释。
二○○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第三篇:学士学位授予工作管理办法
浙江大学成人高等教育本科毕业生
学士学位授予工作管理办法
(2007年7月修订)
浙大发继教(2007)4 号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我校成人高等教育本科毕业生申请学士学位工作的管理,保证学士学位授予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和《浙江大学学位授予工作细则》(浙大发研[2004]37号)的有关规定,结合我校成人高等教育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对象为我校在册的远程学历教育、业余(夜大学、半脱产)、函授本科毕业生。
第三条申请成人高等教育学士学位者,应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遵纪守法,并符合以下条件:
(一)完成学校规定的相应教学计划的各项要求,经审核准予本科毕业。
(二)3门学位课程(1门基础课、2门专业课)平均成绩达70分以上(含70分),或所有课程门次平均成绩达70分以上(含70分)。
(三)高中起点本科毕业生必修课首次考试不及格课程不超过5门次(含5门次);专科起点本科毕业生必修课首次考试不及格课程不超过3门次(含3门次)。
(四)学位外语考试成绩合格。
(五)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或其他毕业实践环节)成绩达中等以上(含中等)。
第四条 第二本科学历教育毕业生申请第二学士学位的应符合以下条件:
(一)申请第二本科学历教育学士学位前,已获得第一学士学位。
(二)符合浙江大学成人高等教育第二本科学历教育毕业条件并审核通过。
(三)全部课程门次平均成绩达70分以上(含70分)。
(四)第二本科学历教育学位论文(毕业设计或其他毕业实践环节)成绩达中等以上(含中等)。
(五)必修课首次考试不及格课程不超过3门次(含3门次)。
第五条申请成人高等教育学士学位,应通过相应的外语考试,达到以下要求:
(一)非英语专业本科学生入学前参加浙江省大学英语三级考试,或全国大学英语四级、1六级考试,或全国公共英语三级考试,成绩合格(2005年6月以后参加全国大学英语四级、六级考试,合格成绩为400分)。以上各类考试成绩有效期为:秋季入学的,自入学当年算起退至前三年的6月1日止;春季入学的,自入学当年算起退至前四年的12月1日止。同时,远程教育学生在入学时参加学校规定的英语水平认定考试,成绩合格;业余(夜大学、半脱产)、函授学生参加全国成人高考入学考试,英语成绩及格以上(含及格)。
其他非英语专业本科学生入学后,须经集体报名,在我校批准同意并指定的考点参加由学校学位办公室组织的学位英语考试,也可以经集体报名参加浙江省教育厅组织的浙江省大学英语三级考试,或在我校批准同意并指定的当地考点参加全国大学英语四级、六级考试(2005年6月以后参加全国大学英语四级、六级考试,合格成绩为400分)或全国公共英语三级考试,成绩合格。
(二)英语专业本科学生入学后,须经集体报名,在我校批准同意并指定的考点参加学校学位办公室组织的第二外语(日语)考试;业余(夜大学、半脱产)、函授本科学生入学后,也可以经集体报名,在本校参加由浙江省教育厅组织的第二外语(日语)考试,成绩合格。
(三)入学后参加学位外语考试,其成绩要求在校期间通过。
(四)未经集体报名和未在我校批准同意并指定的考点参加的学位外语考试,其成绩无效。
第六条结业学生在各专业规定的修业年限内经补考合格,可换发毕业证书,但不授予学士学位。
第七条在学期间受记过及以上处分的本科毕业生申请授予学士学位,须提出书面申请,申明受处分的原因及申请学士学位的理由,报学校学士学位审定工作委员会审定。经审定通过,可授予学士学位。
第八条 凡按规定不做毕业论文(设计)专业的毕业生申请授予学士学位,必须增加一次学位课程考试,以此替代关于毕业论文的相关要求。学位课程考试由专业教学委员会和相关学院组织命题。结合相关专业教学计划中的学位课程确定1门基础课、2门专业课的学位考试。学位课程考试一般安排在毕业当年的最后一个学期。学生在我校批准同意并认定的考点参加学位课程考试,单科成绩达60分以上(含60分),且符合授予学位其他条件者可以申请学士学位。
第九条 申请学士学位时间:
(一)实行学分制管理的学生申请授予学士学位时间:高中起点本科学生必须在入学后6年内(含6年,包括休学、转专业和学期不选课)的毕业当前学期有效,专科起点本科(含
第二本科学历教育)学生必须在入学后4年内(含4年,包括休学、转专业和学期不选课)的毕业当前学期有效。超过学位授予的规定年限或学生毕业以后,均不受理学士学位申请。
(二)实行学年制管理的本科学生申请授予学士学位定于教学计划规定的最后一个学期末进行。
(三)学生如在毕业前的最后一个学期参加学位外语考试,而成绩不能在当前学期知晓的,成绩合格者可凭成绩单在毕业后半年内申请学士学位,逾期不再办理。
第十条申请和授予学士学位的程序:
(一)由学习中心、函授站点及办学学院审核并提供以下材料:
1.审核学位外语考试成绩单和外语等级证书原件,并提供经签字、盖章的复印件;
2.审核第二本科学历教育毕业生的第一学士学位证书原件,并提供经签字、盖章的复印件;
3.按规定填写《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授予成人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人员情况登记表》(一式两份),其中课程名称(必须和教学计划一致)、成绩(含不合格、补考课程成绩)须全部填写完整并打印;
4.提供经签字盖章后的拟授予学士学位人员名册(一式四份)。
(二)继续教育学院对学位申请人资格进行复审,向学校学士学位审定工作委员会推荐学位申请人名单,提交申请人所学专业的教学计划等相关材料。
(三)学校学士学位审定工作委员会对学位申请人的申报材料进行全面审核,审批通过者授予学士学位,未通过者不再受理申请。
第十一条 学校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规定,统一制发成人高等教育学士学位证书,并注明申请者经何种办学途径获得何学科门类的学士学位,远程教育注明网络,成人教育注明业余(夜大学、半脱产)、函授。
第十二条如发现有弄虚作假等严重违反学位授予规定的行为,经学校有关部门查实,提请学校学士学位审定工作委员会进行复议,按规定撤销授予的学士学位,并追回已发放的学位证书。
第十三条本办法自2007级秋季入学本科学生开始施行,由学校继续教育管理处负责解释。
浙江大学
二00七年八月七日
第四篇:中国海洋大学学位授予工作细则
中国海洋大学学位授予工作细则
(2003年6月修订)
[注]:课程和培养环节事宜请参阅《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基本要求》(2007)
学位论文评审事宜请参阅《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评审工作细则》(2008)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工作细则。
第二条 本校授予的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等十二个学科门类授予。
第三条 凡是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并具有一定学术水平者,均可按本细则的规定申请相应的学位。
第二章 学士学位
第四条 符合本细则第三条要求的本科学生完成教学计划的各项要求,经审核准予毕业,其课程学习和毕业论文(或其他毕业实践环节)的成绩合格,表明确已较好地掌握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的、经审查符合《中国海洋大学学位授予工作细则》者,授予学士学位。
本校的本科毕业生,由院(系)学位评定分委员会逐个审核其学习成绩和毕业鉴定等材料,对符合本细则第三条和第四条要求的,可向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提名,列入学士学位获得者的名单。
第五条
我校举办的函授、夜大学(可授予学士学位专业)本科毕业生,及通过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本科毕业生向我校申请授予学士学位者,必须严格按教委规定的程序,组织资格考试,经二级学位委员会审批后报省教委核准,颁发学士学位证书。
第三章 硕士学位
第六条 硕士学位:通过硕士学位的课程考试和论文答辩,成绩合格,达到下述学术水平者,可授予硕士学位。
1、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能比较熟练地运用一种外国语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写、译能力和基本的听、说能力。
2、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第七条 硕士课程学习要求
1、学位公共课 3门 7学分
2、学位基础课 3~4门 8~10学分
3、学位专业课 2~3门 5~8学分
4、专业选修课 4门 8~12学分
5、前沿讲座 4次 2学分
6、教学实践(只限应届统招生)1学分
学位课程必须闭卷考试,考试成绩70分以上为合格。
同等学力学生和跨一级学科学生须补修覆盖本学科所学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原则上不少于2~3门,学分另计,但不能顶替以上各项规定学分。
第四章 博士学位
第八条 博士学位:研究生通过博士学位的课程考试和论文答辩,成绩合格,达到下述学术水平者,可授予博士学位。
1、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要求能用第一外国语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2、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和高等学校教学工作的能力。
3、论文具有创新性见解,并在科学研究或专门技术上做出了创造性成果。 第九条 博士学位课程
1、学位公共课 2门 5学分
2、学位专业课 1~2门 3~6学分
3、专业选修课 1~2门 3~6学分
4、前沿讲座 6次 2学分
学位课程必须闭卷考试,考试成绩70分以上为合格。
同等学力学生和跨一级学科学生须补修覆盖本学科所学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原则上不少于2~3门,学分另计,但不能顶替以上各项规定学分。
第五章 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评阅及答辩
第十条 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学位论文应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独立完成,内容一般包括目录、中英文摘要、引言、正文、结论、参考文献和必要的附录、致谢。
1、硕士论文:要求能掌握本学科专业研究课题的研究方法和技能,在基本论点、理论分析、计算方法、实验技能某一方面有新的见解;或用已有的理论方法解决新的课题,在学术上应对国民经济建设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篇幅一般不少于3万字,文科一般不少于4万字,中英文摘要各1000字左右。
2、博士论文:要求在学科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必须重点阐明本领域前人已有的成果和自己创造性的贡献,在理论上实践上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重要意义。篇幅一般不少于5万字,文科一般不少于8万字,中英文摘要各1500字左右。
第十一条 学位论文评阅
1、硕士论文:学位论文在答辩前一个月完成。应聘请二位以上专家评阅,论文评阅人应当是副教授以上的专家,论文评阅人的确定及评阅手续的办理,由各院(系)专人负责,研究生本人及指导教师不得介入。学校通过一定方式对论文评阅情况进行检查。
2、博士论文:学位论文在答辩前三个月完成。由导师组织校内同行专家进行预答辩。答辩前二个月,将预答辩通过者的论文、摘要、有关材料交校学位办公室,由学位办从专家库中聘请五位以上专家评阅论文,其他人不得介入。
3、学位论文质量定量评议计算办法
(1)学位论文定量评议指标共分五大项,满分为100分,其中: ①立论依据(15分);
②研究方案和实验设计(20分); ③数据处理与结论(15分); ④论文格式与写作(20分); ⑤论文创新性及学术成果(30分)。
五大项按设定的分数打分,然后五项之和作为总分。
(2)依据上述总分,将论文综合评价等级分为四个等级:“优良”(≥85)、“合格”(70~85)、“基本合格”(60~70)、“不合格”(<60)。
4、学位论文评阅结果执行办法:
(1)博士学位论文:对于五位评阅专家反馈的学位论文评阅意见及“综合评价等级”,若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则延缓答辩。
情况一:两位以上专家(含两位)评阅意见为“不合格”;
情况二:一位专家评阅意见为“不合格”且另外两位以上专家(含两位)评阅意见为“基本合格”。
(2)硕士学位论文:对于两位评阅专家反馈的学位论文评阅意见及“综合评价等级”,若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则延缓答辩。
情况一:两位专家评阅意见为“不合格”;
情况二:一位专家评阅意见为“不合格”,再送一位专家,若意见为“不合格”或“基本合格”。
(3)其它情况,可以进入论文答辩阶段。毕业研究生应就论文评阅中修改意见认真做出修改,填写《学位论文修改书》。对评阅结果出现“不合格”或“基本合格”的学位论文,请导师严格把关,按评审专家提出的修改意见指导与督促学生修改,学位论文答辩会上由答辩秘书宣读所有的评阅意见,导师发表申述意见。
(4)延缓答辩的期限为六个月以后至二年以内,再次专家评阅及答辩在此期间完成。延缓答辩期间不再发放奖学金,学生可落实工作岗位,边工作边修改论文,规定期限内仍不能进行答辩者,则取消学籍,按《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暂行条例》的有关规定处理。
第十二条 论文答辩
1、硕士论文答辩委员会一般由副教授以上专家五人组成,其中外单位专家不少于二人。硕士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名单由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推荐,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审查批准。
博士论文答辩委员会一般由教授以上专家五至九人组成,其中博导不少于三人,外单位专家不少于三人。博士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名单由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推荐,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审查批准。若有不同意见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裁决后决定是否聘请。
2、指导教师不参加答辩委员会,但在答辩时可以列席,在讨论表决及形成决议时应离席回避。答辩委员会对论文进行评议,写出评语,并以无记名投票方式对是否授予学位进行表决,经全体成员的三分之二及以上同意为通过,由主席签字。会议要有记录。
3、答辩委员会作出决议后由答辩委员会主席向学位申请人宣布论文答辩结果(具体讨论过程、内容及投票表决情况应向学位申请人保密)。
第十三条 论文答辩程序
1、答辩委员会主席宣布开会,宣读答辩委员会成员名单、申请人姓名、论文题目等;
2、导师简要介绍研究生的课程学习成绩及从事科研工作情况;
3、研究生报告论文的主要内容(硕士论文半小时,博士论文不超过一小时);
4、与会者提问研究生答辩;
5、休会:导师、研究生、列席旁听人员退场,答辩委员会举行会议,答辩秘书宣读论文评阅人的学术评语及《学位论文修改书》,委员就论文及答辩情况交换意见,以无记名投票方式就论文是否通过、是否同意授予学位进行表决,并作出书面决议;
6、复会:导师和研究生回到会场主席宣布论文是否通过和对论文的评语。论文需经全体答辩委员的三分之二以上(含三分之二)同意方为通过,未出席答辩会的委员不得会外委托他人或以通讯方式投票。答辩委员会决议、会议记录需经主席审阅签字。
第十四条 学位论文未获得通过,答辩委员认为可以进一步修改时,也应以无记名投票方式,经半数以上通过,作出允许作者在规定时间内(硕士论文一年,博士论文二年)修改论文重新答辩一次的决议,交校学位办备案。
第十五条 如硕士论文答辩委员会多数成员认为申请人的论文已相当博士论文学术水平,除作出同意授予硕士学位的决议外,还可以建议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批准进行授予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在补上博士学位课程后,办理博士学位授予手续。 如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多数成员认为申请人的论文未达到博士学位论文的学术水平,但已达到硕士学位论文的学术水平,而申请人又尚未获得硕士学位者,可以作出授予硕士学位的决议。
第六章 学位申请及审批手续
第十六条 应届毕业研究生,完成了培养计划所规定的各项要求,通过论文答辩,即可向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提出学位申请。
分管院长指定专人(一般为各院、系研究生秘书)负责将已通过论文答辩的学位申请人的有关材料:学位申请书、学位论文及中英文摘要、论文评阅书、论文答辩会议记录和决议书、答辩表决票、课程成绩单,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或其他成果提交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对申请者材料进行审议,并对申请者作出是否授予学位建议(无记名投票方式进行表决,以全体成员的三分之二以上(含三分之二)同意,方能作为通过),经分会主席签字,连同有关材料由专人提交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办公室。
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根据学位申请人整个学习期间德、智、体全面表现情况,讨论并以无记名投票表决,决定是否授予相应的学位,开会出席人数应为委员会总数三分之二以上(含三分之二),表决结果是委员会总数半数以上同意方能作为通过。
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作出决定后,经主席签字,由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办公室向申请学位者发出授予学位通知,并颁发学位证书。
第十七条 学位申请人自提交论文及有关表格后,在整个论文评阅、答辩讨论及院、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讨论期间严禁进行非正当活动,一经发现要从严处理。一切有关人员要严守纪律,申请者本人不应了解的一切内容,严禁泄露,违反者要追究责任,严肃处理。
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讨论未通过授予学位的研究生,不得再提出复议。
第七章 名誉博士学位
第十八条
对于国内外有卓越成就的学者或著名的社会活动家,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提名,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可以授予名誉博士学位。
第八章 学位评定委员会
第十九条 学校成立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会由九至二十五人组成,任期二至三年,委员会设主席一人、副主席二至三人。委员会成员除在指导博士研究生的教授中遴选外,应有各学科的其他带头人和有关党政领导参加,成员名单经校长同意,报国家教育部备案。
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下设学位办公室,负责处理本校授予学位的日常工作。 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按院设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分委员会由七至十五人组成,任期二至三年,分委员会设正、副主席各一人,配专职或兼职秘书一人,分委员会协助学位评定委员会工作。 第二十条 学位评定委员会的职责
一、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履行以下职责:
(一)作出授予博士学位、硕士学位及学士学位的决定;(二)通过授予名誉博士学位的人员名单;
(三)审定本校有关学位和研究生教育的规章制度和办法;(四)审批申请学位授予权的专业及指导教师名单;(五)作出撤销违反规定而授予学位的决定;
(六)研究和处理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授予学位中有争议的问题和其他事项。 学位评定委员会就有关重大问题作出决议,必须有三分之二以上(含三分之二)委员参加并需经全体成员半数以上(含半数)通过。未出席委员不得会外委托他人,或通讯方式投票。
二、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对以上职责范围内的工作负责,向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提出报告。因此,尚需履行以下职责:
(一)审定研究生学科、专业建设、导师队伍建设、专业培养方案、学位课程建设等有关本院研究生教育工作中的新问题;
(二)审查并通过接受学位申请人员名单;
(三)确定硕士学位的考试科目以及博士学位基础理论课和专业课的考试范围、考试委员会名单;
(四)审批免除部分或全部课程考试的学位申请人名单;(五)提出论文评阅人和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名单;(六)审查学士学位获得者名单;(七)建议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名单;
(八)将有关授予学位的有争议问题向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反映并提出处理意见。
学位分委员会就有关重大问题作出建议,至少应有全体成员的三分之二出席,以无记名投票方式,出席委员的半数以上(含半数)通过。
第九章 其 他
第二十一条 在我校学习的外国留学生和从事研究或教学工作的外国学者申请学位,参照本细则办理。
第二十二条 本细则如与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规定或下达的文件有矛盾之处,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规定执行。
第五篇:学士学位授予文件
宜宾学院文件
宜学校发[2012]21号
宜 宾 学 院
学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
一、总则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凡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本校全日制本科毕业生,可按本细则的规定申请和被授予学士学位。成人高等教育学员授予学士学位的条件另行规定。
二、组织机构
第三条 学校设立学位评定委员会,设主席1人,副主席1人,委员若干人。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副主席由具有教授职称的学校领导担任。学位评定委员会办公室设在科研与学科建设处。
第四条 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按院下设分委员会,由3—5人组成,设主席1人,委员2—4人。分委员会主席由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担任,组成人员由各院提名,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查批准。
第五条 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职责:
1.拟定学校有关学位工作的规章制度及实施办法。2.审查各院分委员会提出的学士学位授予名单。3.做出授予和不授予学士学位的决定。4.做出撤销误授学士学位的决定。5.研究和处理授予学士学位的有关问题。第六条 各院分委员会职责:
1.接受本院本科毕业生提出的学士学位申请。
2.审核本院各专业本科毕业生的政治思想表现、课程学习和毕业论文(设计)、教育实习(专业实习)成绩及毕业鉴定等有关材料。
3.根据本细则第七条“学士学位授予条件”,向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呈报授予学士学位的学生名单及有关材料。
4.提出不授予学士学位学生名单,并做出必要的说明。5.协助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开展工作,并提出学位授予的有关建议。
6.接受本院对学士学位授予有异议的学生的申请。
三、学位授予条件
第七条 符合下列条件者,可授予学士学位: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遵守校规校纪,品行端正。
2.按期获得毕业证。
3.学习期间平均成绩(不含考查科目)达到70分(含70分)以上且补考科目(不含考查科目)不超过5科次(含5科次)。
4.毕业论文(设计)经综合考核成绩达70分(含70分)以上;教育实习(专业实习)成绩达到中等(含中等)以上。
5.公共应用能力与专业应用能力达到规定要求:(1)公共应用能力由公共英语、计算机应用能力构成。公共英语应用能力达标,以学校每年根据大学英语四级考试
成绩划线确定(艺体类学生以大学英语三级考试成绩划线确定)。
计算机应用能力达标,以获得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证书(文科专业和艺体专业学生)和二级证书(理工科专业学生)为标准。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和全省统测证书都可作为认证。参加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获得省级奖的,其英语应用能力视为达到规定要求。
(2)专业应用能力的内容和达标标准由各院根据本院各专业特点确定,报学校批准后执行。
6.英语专业学生英语专业八级统测成绩达到学校每年划定的分数线。日语专业学生同上。
第八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授予学士学位:
1.学习期间受留校察看或两次(含两次)以上记过处分者。2.考试作弊者。
3.毕业论文(设计)做假者。4.未达到“第七条”所规定条件者。
5.虽获准毕业,但修业期内专业核心课程累计2门及以上补考者(此条从2011级开始实施)。
6.其他原因,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认定不能授予学士学位者。
第九条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批准,可补授学士学位:
1.因第八条第1、2款影响授位的,若在毕业前表现优秀,获校级三好学生或优秀学生干部荣誉称号者,连续两次获得二等(含二等)以上奖学金者或受处分后在毕业前共获得3次二等(含二等)以上奖学金者,可由本人申请,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初审,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批。
2.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答辩不合格影响授位的,允许延长在校时间(延长时间一般不少于两周,不超过八周),经重新答辩,答辩合格者。
3.因公共应用能力和专业应用能力检测未达到当年规定标准的,毕业后(半年内)可回校参加补测,测试合格者可补授学位证。
四、学位授予工作程序
第十条 各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在应届本科学生毕业前4周(6月初)审查本专业毕业生的政治表现、学习成绩、毕业鉴定等有关材料,根据细则第七条、第八条规定,分别提出授予和不授予学士学位的建议名单和理由,校学位办汇总各院材料并进行复核后,报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
第十一条 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举行会议,审查各分委员会提出的名单和材料,最后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表决,表决必须有四分之三以上委员到会,还须有三分之二以上到会委员通过方能生效。
第十二条 学士学位的审批原则上每年一次,在毕业生离校前召开学位评定委员会进行审定。因特殊情况提出授予学士学位申请的,由申请人向所在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提出申请,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做出明确的决定后报校学位办。校学位办向学校学士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汇报,由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做出决定,校学位办将授予学士学位的决定通报各委员。其他时间不再单独召开学位评定委员会会议。
第十三条 学校学士学位评定委员会的决定上报省学位委员会备案。
五、学位授予异议事项处理
第十四条 学生对学位授予的结果有异议的,可向本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交院办公室。
第十五条 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进行调查核实,提出书面建议或决定后报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查批准或备案。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的最终决定由院转交学生本人。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内部有意见分歧,可向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由学校
学位评定委员会做出仲裁。
六、学位证书管理
第十六条 校学位办负责学士学位证书的制作和颁发;学士学位证书有打印错误,须经院办公室审查,院主管领导认定签字后,报校学位办公室换发,原证书返回校学位办封存。
第十七条 学士学位证书颁发后,无论何种原因遗失,一律不补发。
七、附 则
第十八条 获得学士学位证书的学生名单,由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在毕业典礼大会上宣布。
第十九条 证书的生效日期为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做出决定之日。
第二十条 本细则从公布之日起执行,原宜学院发[2006]7号文件《宜宾学校学士学位工作细则》及学位相关规定停止执行。
第二十一条 本细则由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负责解释。未尽事宜由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予以解释和处理。
宜 宾 学 院
二0一二年六月二十一日
主题词:学士学位 授予工作 细则 宜宾学院 2012年6月21日 网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