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家庭教育交流材料
家庭教育孩子成长的基石
——格尔木市第十二中学家庭教育工作介绍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教育是基础教育,又是终身教育,它对一个人的启蒙、成长、成才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一个人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意志性格的形成都离不开家庭。家长的素质直接影响到孩子,家长的人生观、日常道德规范、待人处事都会对孩子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斯基曾经说过:“只有学校教育而没有家庭教育,或者只有家庭教育而无学校教育,都不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艰巨而复杂的任务。” 所以,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受到前所末有的普遍关注,据此,我们对校内外的各种动力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在市妇联、教育局的指导下,规范办学,长效管理,不断创新,大大提高了全体家长科学教子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使学校形成良好的学风与校风,从而推动了学校素质教育的实施,促进我校教育质量的提高。
一、学校基本情况
自2000年以来,伴随着开发柴达木的热潮,大批来自海东的农民举家流入格尔木,为了解决这部分流动人口子女的入学受教育问题,市委、市政府以及市教育局于2006年6月,在流动人口相对集中的八一路东修建了九年一贯制学校——格尔木市第十二中学。2006年9月我校被全国妇联评为“全国流动人口子女、农村留守儿童示范家长学校”。
学校现有九个年级33个教学班,现有教职工91名,在校学生近1600人,92%的学生无本市长住户口,95%的学生都是回族、撒拉族等少数民
族,留守儿童117名。占学生总数的25.6%。学生基本上全部来自我省民和、化隆、循化等比较偏远的山区。绝大部分为多子女家庭,以务工和临时性小生意为生。家长(或监护人)文化素质较低,文盲率较高。学生中隔代抚养以及留守现象十分普遍。为了满足流动人口子女接收良好教育的需求,促进教育公平,五年来,十二中全体教师打破狭隘的区域观念,对前来就学的适龄少年儿童敞开大门,对流动人口和少数民族学生“不嫌弃、不抛弃、不放弃”,用我们无私的爱呵护着这些来自异乡的孩子。我们克服了生员流动性大、家庭教育缺位错位等诸多困难,从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养成和理想信念教育入手,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立足于学生的成长和学校的发展,狠抓教育教学质量,用我们的心血和汗水浇灌这些渴求爱和知识的生命,让爱的阳光洒满每一个幼小的心灵,让他们从自卑的阴影中走出来勇敢地享受灿烂的阳光。
二、健全制度,加强各层领导。
学校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根据本市家庭教育工作的有关文件精神,充分认识举办家长学校的重要性,切实加强对家长学校工作的领导。健全家长学校工作的领导机构,学校成立了家长委员会:由学校校长担任家长学校校长,学校教导主任担任家长学校副校长,德育主任任家长学校教导主任,选定由学校总务主任、教研组长、班主任教师和学生家长代表组成。家长学校在家长委员会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实行校长负责制,各部门分工合作,制定工作计划,并制定了相应的校务管理制度,教学工作在教导处统一领导下,聘任各班主任担任家长学校班主任。
三、举办专题家长学校,提高教育的针对性。
由于我校生源多为来自流动人口家庭。因此,学生家长来自四面八方,外来打工者、个体商户……家长们职业阶层、文化程度、经济状况、生活经历、思想修养和孩子表现等各有不同,这就决定了我校的家长学校要有多种形式配合,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家长学校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渐形成一些特点:
1、“上课”与家长会相结合。家长学校毕竟是家长在业余时间自愿参加,故时间不宜占得太多,我们把上课与“家长会”结合起来,每次学校或年级开家长会,总是先安排一点时间讲家教的专题课:“学生学习困难的预防与疏导办法”,“家庭美德与社会公德的基本要求和训练”,争取家长听得进、记得牢,达到认同与内化的境界。这样家长既在家教的理论上得到提高,又了解到自己子女在校的表现,从而能更主动与班主任交流意见,加强对子女的教育。
2、“上课”与学前指导、咨询相结合。为了使孩子们尽早地适应学校生活。我校专门开设了学前班,举办“新教材分析”、“小学生入学准备”、“参观明天的教室”等为主题的学前指导班,积极做好幼小衔接工作。经过学习,家长们调整了教育子女的方法,在幼儿园和家庭的配合下,四、改革家长学校办学形式,实现教育的广泛性。
在现实生活中,家长们总希望自己孩子品学兼优,办事能力强,更希望他们出色、成才。这些想法正好与学校老师工作目标相一致。但在实际教育过程中,一部分家长对子女的教育始终不能与学校工作协调一
致,他们往往重知轻德,轻视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有一部分老师缺乏了解学生家庭教育情况,学生个性特点,教育效果不理想。因此,我们家长学校重视与家长们通过多种形式,建立信息沟通的渠道,要求教师深入每个家庭实施因材施教,请家长参与和协助学校的各项活动,从而避免出现“双方目的相同而手段各异,造成受教育者茫然不知所措,最终收效甚微”的现象,促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相结合,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巨大潜力。我校采用的主要形式有:
1、教师走访家庭。学校每学期开展教师走访家庭活动,安排全体教师定期集体家访(新接班教师和起始年级教师)与分散家访相结合,做到有计划、有目的、有准备家访,并记录访谈内容。重点是上门接受咨询,宣传家教知识,指导家教方法,同时让教师更多地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学生在家学习、生活状况,有效调整学校教育。
2、把家长请进校园。
听课、学校每年举办开放日活动,让家长来校听老师怎样上课,子女在课上有什么表现,让家长领悟到教学的艺术,知道子女怎样才能上好课,养成哪些学习习惯,便于家长配合学校教学。让老师聆听到改进的意见,便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观摩。请家长到学校来参加观摩活动。我校“六一文艺汇演”、“学校运动会”、“诗歌朗诵”等活动,吸引了很多家长。家长在观看活动过程中发现孩子的优缺点,增强育人的责任感,懂得“外面世界很精彩,世界的竞争很激烈”,必须培养孩子全面素质,发展个性特长。
征询。学生家长中藏龙卧虎,人才济济,蕴藏着极大的教育潜能,因此,充分调动他们中的积极因素,争取他们为办好学校,多做贡献。我们曾多次召开家长座谈会征询他们对学校的批评意见和改进工作的建议,也曾多次请一些“教子有方”的家长在会上介绍他们家教的经验体会等。
3、让学校教育活动走入家庭。在学校教育工作涉及不到的时间和空间里,可以通过家长学校求得家长们相应的支持和配合。我校特此聘请部分有特长的家长担任校外辅导员,在家庭里建立假日活动阵地。家长的参与让孩子倍感亲切,不同行业的家长带给孩子们不同方面知识。活动中,孩子们不仅学到了知识,也在生活实践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与此同时,学校还定期印发家校联系卡,向学生家长发出各种活动的倡议,以便家长了解学校的信息。为了让一年级学生尽早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在每年九月份开学前,学校统一印上了各班的课程表及学校作息时间表。这些做法赢得了家长们的欢迎,有利于调动家长的教育力量,形成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五、关注留守儿童,用爱温暖每一个心灵。
由于我校的根本就是为了解决周边流动家庭子女入学难问题,因此形成了我校生源不稳定,流动性大,家长打工忙,留守儿童较多,目前,我校共有117名留守儿童学生。为了让这部分学生享受与其他孩子一样的教育和爱,让爱的阳光洒满每一个幼小的心灵,让他们从自卑的阴影中走出来勇敢地享受灿烂的阳光,为此我们作了以下工作:
1、留守儿童普查。每年寒假前,由政教处牵头,班主任具体负责,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我校1600名学生的家庭基本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心理、安全、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登记,全面了解“留守儿童”的生存状况和成长需求,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在深入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立足实际,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确保每名留守儿童入学。每学期开学第二天,学校要召开会议,对那些没有来报到的学生特别是留守学生采取打电话、让学生带话、上门寻问等方式,了解他们上学存在的困难,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及时帮他们解决。使他们能和别的学生一样接受教育。
3、帮助家长解决实际困难。“留守儿童”由于长期得不到家人的关爱,缺乏自信,学习偏差。班主任就把班里品学兼优的学生与“留守儿童”结成“一帮一”共同成长拉手结对子,做“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相互学习的好伙伴”。在学校党支部的带领下,30多名党员干部身先士卒,与部分特困留守学生一帮一结对子,不仅主动承担了他们的学习费用,还定时和他们谈心交友,班主任老师无条件但当留守儿童监护人,老师们义务但当起特殊学生的监护人,带回自己家中照顾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从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关心,引导“留守儿童”形成独立自主,自立自强,百折不挠的优秀品质。及时帮助他们解决思想上出现的一些问题,使这些留守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三、取得的成效
几年来,我们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在全体教师的努力下,我们保证了每一名流动儿童入学,使他们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家庭教育为全校整体工作的进步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不断攀升,党建工作不断完善,学生道德教育不断加强。
2006年9月我校被全国妇联评为“全国流动人口子女、农村留守儿童示范家长学校”。2006-2007年度被评为“先进党支部”;2007年获格尔木市首届“教学设计”大赛“优秀组织奖”;在2008年全市校园绿化评比中获一等奖;2009年被评为“州级文明单位”;2010年被评为“州级绿色学校”。
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我们将一如既往地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继续发扬自强不息、努力拼搏的精神,团结协作、锲而不舍,把为流动人口子女提供良好的教育当成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把教育质量作为我们的不懈追求,把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我们奋斗目标。
第二篇:家庭教育交流心得体会
家庭教育心得体会
孩子,是每一位父母心中的宝贝,我们都盼望着她们茁壮地成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除了老师之外,父母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同样至关重要。我已初为人母,在教育孩子方面很是困惑。有一次就和学校老师们讨论如何实施家庭教育,并通过看超级育儿师来寻找家庭教育的方法。我最深的体会是:
一、温馨、和睦的家庭环境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源泉
家是孩子们主要的活动场所,家庭气氛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孩子的身心健康。父母绝不能经常在孩子面前拌舌头吵嘴,那样会使孩子产生恐惧、自卑甚至厌恶的心理。不仅会疏远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感情,在同伴之间还可能会出现偏激行为现象。给孩子一个安全、舒适、温暖的家,是教子的第一步,家人之间要相亲相爱,和睦相处。在这方面,我们是以实际行动让女儿感受到了亲情的温暖。
二、逐步培养孩子的优良品德很重要
孩子从3周岁起上幼儿园,步入正规的教育系统,我们要为他的人生的第一步打好基础,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培养他一些优良品德,借此也可改掉“以自我为中心”的当代独生子女的通病。比如:给他讲讲“孔融让梨”的故事,并付诸于实际行动,让他知道尊敬长辈的道理;告诉他帮助别人是件很开心的事,让他知道应该助人为乐;在和小伙伴之间嬉戏时要相互谦让等等。闲暇时,常和孩子做连句的游戏,你说上句:“妹妹摔倒了。”孩子连下句:“我马上把她扶起来。”……乐此不疲。
三、让孩子“自己来”,培养孩子的动手和自理能力
成人对孩子教育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到孩子是否会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成人重视与否,教育方法正确与否,首先是观念问题。有些家长望子成龙,学习上不断加大压力,生活上关怀备至,却将良好行为习惯置之脑后,听之任之。我认为培养孩子爱劳动的良好习惯尤为重要。让孩子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不仅能够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和勤劳的品德,而且可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责任感、自信心、意志力等良好素质和各种能力。因此,在孩子很小时,家长可以让他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如:收拾玩具、穿衣、洗手绢、洗袜子、整理床铺等,当然,孩子干活常常不一定能够不好,就此我们不能以成人的标准去评价他们。只要孩子作出了努力,家长就要充分肯定。对他们来说是一种挑战,需要孩子付出很大努力。
四、让孩子少一点压力,多一份轻松。在学习之余要注意让孩子适当放松,每晚抽出半小时进行散步、慢跑,并利用这一时间,了解孩子的精神需要,并经常和孩子谈心,随时观察其身心的变化,善于利用生活小事,敞开心扉,学会用欣赏的目光看待自己的孩子,善于捕捉他身上的闪光点,不要将子女与别人的孩子相比,将子女的现在和过去进行比较,纵向看进步,及时发现和肯定自己孩子所获得的任何一点成绩,使孩子感受到我们的赞美和鼓励,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孩子的心田是敏感的,撒下什么样的种子就会开出什么样的花果,就会有什么样的收获,因此,我真诚地希望家长们撒下的是美丽、善良、友爱的种子。让美丽、善良、友爱的花开满孩子的心田。不要让“望子成龙”的心理变成孩子的压力,顺其自然,因材施教,让孩子轻轻松松学习,要相信:是金子总是会发光的!
第三篇:学习型家庭教育心得体会交流
学习型家庭教育心得体会交流
文/林梅清
各位家长好!很荣幸在这里和大家交流家庭教育心得。希望能向大家学习到更多更好的教育经验,同时也把我自己认为可行的教育心得跟大家分享。
一、在学习方面的三点心得:
1、就是所谓的“亲其师,信其道”
作为由一年级新生过渡过来的二年级学生家长,我觉得我们现在比较迫切要做的事情就是,让小朋友们爱上学习。让孩子爱上学习,必须先要让他喜欢上他的老师们、爱上他的学校、敬畏学校的校长。
每当放完暑假寒假,玩疯了的孩子们只有想念他亲爱的老师、可爱的学校和尊敬的校长,才会收心想回学校念书。可想而知,一个不爱学校的学生,他会有多喜欢重回学校的怀抱;一个不喜欢老师的学生,他的当科成绩能有多好;一个不懂尊敬校长的学生,又怎会受这个学校的规章制度的约束。
2、开卷有益
我认为培养孩子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增强孩子的学习能力有直接的帮助。孩子从阅读中找到了乐趣,爱上阅读后,孩子有了从浅到深的阅读,他对文字的理解能力提高了,学习能力必然也会得到提升。阅读不但可以开阔孩子的视野、积累词汇,只要家长做好阅读引导,他还会在阅读中逐渐找到他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从而提高他的思想境界。
向爱读书的孩子们推荐《中国寓言故事》《世界经典寓言故事》《羊皮卷》(犹其是这本《羊皮卷》,它能让你明确自己的人生方向和如何找到自己的人生位置);向爱读书的家长们推荐刘称莲的《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和李若辰的《一认真你就赢了》。这两本书曾经在宝安日报上连载过,对小朋友的学习规划、学习时间整合方面有很大帮助。
3、以身作则 言传身教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行为。父母爱学习,小孩子也会受到感染,对他的学习主观能动性起到很大的带动作用。
二、在行为方面的六点心得:
1、让孩子学会尊重“心存敬畏,行有所止”
懂得尊重他人。比如:上课好好听讲,是尊重老师;好好吃饭,是尊重父母……发现有不好的苗头,立马制止,防微杜渐,及时去除孩子行为上的瑕疵,以免造成她“目中无人”“飞扬跋扈”的骄躁劣性。
2、五讲四美三热爱
这个五讲四美三热爱更是老生常谈了,从小就要耳提面命。“五讲”就是所谓的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四美”,即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三热爱”,即热爱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
3、力所能及地劳动
只会学习,不会劳动的孩子缺乏独立自理的能力,一旦进入社会将会无法照顾自己。要从小让她力所能及地劳动,比如洗自己的内裤和袜子、扫地丢垃圾、择菜洗菜等等。
4、强化自我保护意识
从小要教会她如何保护自己,如何分辨好人与坏人,不吃陌生人给的食物,不去高危的地方玩耍;给孩子普及健康常识。
5、让孩子认识到金钱与价值观的区别
先让孩子认识金钱在生活中的作用,告诉他钱只是为我们的生活提供方便的一种工具,要花在需要的地方才能体现它的价值。不能把赚钱当作将来的人生目标和理想,应当注重行为价值和人生意义。
6、让孩子从小有着装概念
不要让孩子养成攀比的坏毛病,从小引导她的场合着装意识。比如,在比较正式的场合应该穿礼服;体育运动时,穿运动服;平时可以穿轻便的休闲服;有表演时穿演出服……。绝不能混乱地一味浓妆艳抹,花枝招展。
第四篇:学习型家庭教育心得体会交流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学习型家庭教育心得体会交流
学习型家庭教育心得体会交流
文/林梅清
各位家长好!很荣幸在这里和大家交流家庭教育心得。希望能向大家学习到更多更好的教育经验,同时也把我自己认为可行的教育心得跟大家分享。
一、在学习方面的三点心得:
1、就是所谓的“亲其师,信其道”
作为由一年级新生过渡过来的二年级学生家长,我觉得我们现在比较迫切要做的事情就是,让小朋友们爱上学习。让孩子爱上学习,必须先要让他喜欢上他的老师们、爱上他的学校、敬畏学校的校长。
每当放完暑假寒假,玩疯了的孩子们只有想念他亲爱的老师、可爱的学校和尊敬的校长,才会收心想回学校念书。可想而知,一个不爱1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学校的学生,他会有多喜欢重回学校的怀抱;一个不喜欢老师的学生,他的当科成绩能有多好;一个不懂尊敬校长的学生,又怎会受这个学校的规章制度的约束。
2、开卷有益
我认为培养孩子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增强孩子的学习能力有直接的帮助。孩子从阅读中找到了乐趣,爱上阅读后,孩子有了从浅到深的阅读,他对文字的理解能力提高了,学习能力必然也会得到提升。阅读不但可以开阔孩子的视野、积累词汇,只要家长做好阅读引导,他还会在阅读中逐渐找到他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从而提高他的思想境界。
向爱读书的孩子们推荐《中国寓言故事》《世界经典寓言故事》《羊皮卷》(犹其是这本《羊皮卷》,它能让你明确自己的人生方向和如何找到自己的人生位置);向爱读书的家长们推荐刘称莲的《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和李若辰的《一认真你就赢了》。这两本书曾经在宝安日报上连载过,对小朋友的学习规划、学习时间整合方面有很大帮助。
3、以身作则 言传身教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行2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为。父母爱学习,小孩子也会受到感染,对他的学习主观能动性起到很大的带动作用。
二、在行为方面的六点心得:
1、让孩子学会尊重“心存敬畏,行有所止”
懂得尊重他人。比如:上课好好听讲,是尊重老师;好好吃饭,是尊重父母……发现有不好的苗头,立马制止,防微杜渐,及时去除孩子行为上的瑕疵,以免造成她“目中无人”“飞扬跋扈”的骄躁劣性。
2、五讲四美三热爱
这个五讲四美三热爱更是老生常谈了,从小就要耳提面命。“五讲”就是所谓的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四美”,即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三热爱”,即热爱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
3、力所能及地劳动
只会学习,不会劳动的孩子缺乏独立自理的能力,一旦进入社会将3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会无法照顾自己。要从小让她力所能及地劳动,比如洗自己的内裤和袜子、扫地丢垃圾、择菜洗菜等等。
4、强化自我保护意识
从小要教会她如何保护自己,如何分辨好人与坏人,不吃陌生人给的食物,不去高危的地方玩耍;给孩子普及健康常识。
5、让孩子认识到金钱与价值观的区别
先让孩子认识金钱在生活中的作用,告诉他钱只是为我们的生活提供方便的一种工具,要花在需要的地方才能体现它的价值。不能把赚钱当作将来的人生目标和理想,应当注重行为价值和人生意义。
6、让孩子从小有着装概念
不要让孩子养成攀比的坏毛病,从小引导她的场合着装意识。比如,在比较正式的场合应该穿礼服;体育运动时,穿运动服;平时可以穿轻便的休闲服;有表演时穿演出服……。绝不能混乱地一味浓妆艳抹,花枝招展。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第五篇:家长会上关于家庭教育交流发言稿
俗话说:“养不教,父之过”“有其父,必有其子”,这是自古以来人们对家庭教育的很普遍的认识。一个人从一出生,首先接触的就是家庭,一个人所受家庭教育的好坏将直接影响他的发展以及前途。怎样发挥家庭教育的优势,提高家庭教育的有效性?今天,我们就来交流这个话题。
一、端正教育思想。
自有家庭以来,家庭教育天天在进行,家庭教育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人的成长,学校教育是重要的,这点不容忽视,但永远离不开家庭和社会,离不开三者之间的紧密配合。
许多家长片面的认为,教育就是教知识,所以,许多家庭教育只重智育不重德育,完全忽略了对孩子心理品质的培养,思想品德、意志性格的培养。这种认识集中体现在只关注成绩,只要成绩好,一切都可以。
曾子为了教育自己的孩子要诚信,把一头猪给杀了。作为家长,作为家庭教育的主导者,我们不能只关注孩子的成绩,而应该让孩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二、身教重于言教。
身教重于言教,以身立教,是家庭教育中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这一原则反映了家庭教育的特殊性和青少年儿童的特点。青少年儿童的可塑性、模仿性很强,家长的言行品德是孩子最容易模仿、最乐意模仿的对象,也是最经常、最直接模仿的对象。年龄越小,越把家长的行为看成是神圣的榜样。因此,家长必须要言行一致、表里如
一、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凡是要求子女做到的,自己必须先做到,做得更好。而且要特别注意日常生活中,在无意之中发挥以身立教的作用。
三、不断提高家长素质。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是长期的全方位的教师,孩子每天在家庭这所学校里接受着教育,父母的知识水平、品德修养、审美情感、价值观念无时不在影响着他们,家长本身就是一本活教材。因此,家长要摒弃家庭学习主体是子女的传统观念,树立家庭教育中施教者和被教者都是学习主体的意识,追随社会与孩子共同发展,根据孩子成长的不同阶段,有针对性地学习儿童心理学、教育学以及有关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不断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和文化素质,不断自我反省,分析教育子女的成功与失误,积累丰富的经验。
四、创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是一种巨大、无形的资源和教育因素,它对孩子身心发展的方向与水平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每个家庭都要重视家庭环境的作用,并着意去改善它,建设它,使孩子置身其中,熏陶浸染,以取得以境育人的良好效果。首先,家长要给孩子创造一个低污染、无噪音、干净整洁、优美合理的空间环境。其次,要创造一个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人文环境。家庭的娱乐方式、学习气氛、学习条件、审美情趣以及接触电子传媒的数量和质量等等,都应该是合宜的。第三,营造宽松的心理环境。家庭成员应互相爱护、理解、尊重,关系融洽、亲密无间,家庭和谐美满、民主快乐,有助于孩子心理健康和人格发展。
五、持之以恒。
不论你的孩子有多大,家庭教育是终生的,家庭教育不仅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而且是人生永不毕业的学校。学校教育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是阶段性的,而家庭教育由于一般没有生活环境和教育者的更换问题,更具有教育上的天然连续性,可以长期伴随孩子的成长,使家庭教育成为一种终身教育。人的一生始终都是在直接或间接地接受着家长的教育和影响,在这连续性的教育中,家长可以针对子女的特点,对其因材施教,使子女获得持久的发展。
假如我们的孩子生活在批评和指责中,他就学会了谴责。
假如我们的孩子生活在鼓励和表扬中,他就学会了自信。
假如我们的孩子生活在分享的快乐中,他就学会了慷慨。
假如我们的孩子生活在认可和磨练中,他就学会了自强。
假如我们的孩子生活在诚实和正直中,他就学会了什么是真理和公正。
假如……
有些将孩子直接交给学校的家长,把所有的责任都归于学校和老师,可曾想过孩子的家庭教育到位了吗?如果只注重学校教育,那将是不健全的教育。所以学校应指导家庭,帮助家庭建立起有利于学生健康发展的教育环境,使家庭教育要与学校教育和谐发展,也只有这样教育质量才能很大程度的提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