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困生转化措施
浅谈化学教学中的“学困生转化”工作几点措施 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化学教育教学,给每个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让每位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认识多姿多彩、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化学,积极探究化学变化的奥秘,形成持续的化学学习兴趣,增强学好化学的自信心,是我们每一位化学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但在全体学生中,有一个群体即“学困生”群体却常常得不到一些教师应有的关心与重视.这些学困生学习习惯和学习成绩都较差,比较自由散漫,如果教师不能及时对这些学生做好帮助转化工作,对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学科成绩,都将起到不利的影响.因此,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抓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每个化学教师都必须要重视的问题.本人抛砖引玉,以此话题和大家一起共同探讨.
一、化学“学困生”的界定
化学学习困难生(下称学困生)指的是智力属于正常范围,但在学习上有困难,难以达到高中化学所规定的基本要求,与实际教学要求有一定差距的学生。这些学生与同龄的大部分学生相比,在学习上有明显的困难,需要非凡教育措施给予补偿。但应注重不能把他们称为差生。差生的说法是应试教育的产物,认为学习差就是智力差,就是差生。学困生强调的只是学习困难,学习差不等于智力差,更不等于就是差生。
自1963年作为一个新名词登上教育大舞台以来,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到目前为止,可查阅到的与学习困难有关的术语及其定义已达90种以上。我国学术界对学习困难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在国家教育委员会或教育部的文件中也没有对此做出界定。现在比较流行的有“学困生”一般是指在知识、能力、品格、方法、体质等要素及要素的融合方面存在着偏离常规的结构性缺陷,智力得不到正常开发,不能达到教学大纲规定的基本要求,需要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措施或医疗措施给予补偿和矫治的学生。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必须对“学困生”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学困生”的“差”是暂时的,正因为他们现在的学习成绩不很理想,才更需要老师的帮助。更何况在一个学校里的“学困生”,到了另一个学校可能就是优秀学生,乃至尖子生。把“学困生”转变成优秀学生,正是一个教师人生价值的最大体现,也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必需做好的关键一步。尤其针对我们开发区特殊区域生源的学生,学困生的人数更多,我们肩上的责任尤其
重。
二、学困生的分类
化学学习中的学困生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暂时困难型.这类学生一般占差生的三分之一左右,他们各方面的能力均属中等水平,化学学习困难一般是非智力因素造成的.
2.能力不足型.这类学生占差生比例很小.他们的特点是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空间想象力都比较低,但学习习惯较好,意志较强,自我意识水平较高。
3.动力不足型.这类学生占总差生人数半数以上,他们的能力水平基本属于中等或偏上,但学习习惯、意志等明显低于第二类学生,因学习动力因素不足而导致学习困难的特征较明显.
4.整体困难型.这类差生人数比例也不高.他们的思维能力、语言能力、数理能力弱,抱负水平低,求知欲、意志和好胜心不强.因而他们的能力和个性发展是明显低于其他学生.
转化与预防“学困生,教师必须及时了解学生,研究学生,深入研究引起化学学困生学习困难的因素,正确对待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制定不同的教学要求,因材施教,多角度、全方位地帮助学困生。同时设法阻止这种恶性循环,使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在学习过程改变失败者心态,逐步改善学生学习动力机制。这是教师教学职责之所在。
三、转化“学困生”的几点有效措施
1.教师对“学困生”的教学态度的重视
在学习中,教师对学困生的教学态度至关重要。古语有:“亲其师、信其道”。由此可见,一个和蔼可亲,尊重学生的教师可能是学生引发学习兴趣的原动力。那么,教师在学困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采取怎样的教学态度呢?
①发扬教学民主
心理学研究表明:良好的心境可以使人联想活跃、思维敏捷、激情迸发。学生良好的学习心境主要来源于民主、和谐、平等的课堂学习氛围。在教学中,教师对优秀生做到这一点较为容易,而对学困生来说可能就较为困难。很难想像,一个经常遭到呵斥、讥笑的学生会喜欢这个老师和这门功课。那么,老师就应该
放下架子,勇于弯下腰和学困生平等进行交流。学困生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学习,心情舒畅,思维才会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才会敢想、敢说、敢于质疑问题,勇于大胆创新,乐于发表意见。他们的合作探究能力和积极性才会同步增强。
②学会宽容理解
一般说来,随着学生的年龄增长和自尊心增强,学生尤其是学困生对课堂合作探究反而产生了“惧怕”的心理,他们怕自己的见解被优秀生或老师否定而难堪。教师就要审时度势,消除学困生的这种心理。具体说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学困生要有容错心理,要允许学生出错,以自己的宽容理解来赋予学困生以信心和勇气。
学困生的学习成绩不尽人意,但并不表明他们就没有探究创新能力。一旦学困生在合作探究中出现了思维的火花,教师就应适时引导,大力表扬和鼓励,借以引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和激发学习潜能。
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想说而说不出的样子),在学困生“愤”和“悱”之时,教师的引导和鼓励就显得尤为重要。现实情况往往有这样一种现象:学困生在学习潜能被激发出来后,兴趣的导引和方法的改变常常使学困生的学习有了质的飞跃,从而彻底甩掉“学困生”的帽子。
对于学困生的思维火花,教师应打破“可遇而不可求”的思想,对他们始终都不能放弃,不能让他们在课堂上有失落感。做到这一点,加上适时的肯定和鼓励,他们创新潜能是一定可以激发出来的。你会惊奇地发现,其实他们和其他学生一样可爱,也会明白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讲的:“学困生是教师的一笔财富”的道理。如果我们都能坚持在课堂上这样做,那么我们的教学效果就会有一个质的飞跃。
2.激发兴趣,引导“学困生”乐于学习.
初三学生刚接触化学,开始会对化学兴趣很浓,尤其对化学实验更感到有意思.但当学到化学用语、元素符号和基本概念时,就感到抽象难懂、枯燥乏味,往往会把化学视为“第二外语”或认为化学是一门“死记硬背”的类似文科的学科,有可能会使原有的兴趣消退,这时有些学生很容易产生厌学,从而成绩下降,最终成为学困生.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困生突破初中化学知识的分化,使原有的、暂时的兴趣转变为稳定的、持久的兴趣。
例如,教材中第一章第六节里一下就出现了二十多种元素符号,让学生很难记住,为此我们可以从讲绪言开始,将需记住的元素符号分批分期地布置给学生,并经常提问检查;我们把元素符号、原子团等制成小卡片,把化合价编成顺口溜,把重点内容写成韵语,简化记忆.趣味记忆法等;为了分散难点,提高兴趣,可以采用趣味记忆方法来记忆有关的化学知识。如在学习化合价与化学式的联系时,可以编顺口溜记忆法 “一排顺序二标价、绝对价数来交叉,偶然角码要约简,写好式子要检查。”来加强记忆 ;再如在学习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操作时,可用趣味记忆“氢气早出晚归,酒精灯迟到早退。前者颠倒要爆炸,后者颠倒要氧化。” 来加强记忆。
还有可以采取组织学生成立化学兴趣小组,目的是为锻炼学生动脑、动手、动笔、动口能力.例如,学习了“可燃物”以后。组织了学生做“烧不焦手帕”、“玻璃棒点灯”等实验.在教学中我还借助于图片、模型、幻灯、电影等手段进行直观教学.这些活动的开展消除了初中学生学习化学的畏难情绪,使学生感到化学有趣,乐意学,使智力和能力同时得到了发展.
3.帮组“学困生”找出可行的学习方法
讲清楚化学的学科特点,告诉学困生一个具体的、可操作的学习方法.面对化学没有学好的“学困生”,我们要特别帮他找出成绩差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是概
念没记住呢?还是基本解题方法没有掌握呢?或者一些重点知识没有理解透彻等.
例如,质量守恒定律、物质的变化以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其相关计算等,是初中阶段学习的核心内容,有其中一点弄不清楚,就有可能造成学习上的困难,有几点弄不清楚,就可能沦为学困生.找准之后,先把关键的知识补上,教会学生学会自学,即自己发现问题,自己钻研,不明白的多问老师和成绩相对优秀的学生。为了给他们增加学习信心,老师的教学要做相应的配合.例如,知道这几个学困生把某几个知识点补上了,就适时适当地针对这几个知识点来一次简单的阶段性测试,让他们也尝尝及格和得高分的喜悦.正所谓“成功是成功之母”,成功的喜悦比失败的教训更能激励他们进步.
实践证明,学困生做不好计算型化学题的原因,除了相关的知识点掌握的不牢固外,最致命的缺点是做题习惯不正确,不知道怎样把已知条件进行转化.知识点的认知和做题习惯,要双管齐下,这是学困生转化的秘诀所在.
4.创设情境,提高学困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①精心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学困生在学习中一般都不够积极主动,这就需要教师化学教学中,设计新颖独特的实验,塑造生动真切的直观形象,增强实验的趣味性,能够打开学生求知的心扉,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案例1:在《常见的碱》氢氧化钠的教学中,往一个质地较为软薄的塑料瓶充满二氧化碳,再倒入浓的氢氧化钠溶液,拧紧瓶盖后,瓶子立刻变形还发出噼里啪啦的响声,看着瓶子被扭曲的不成样,在讲台上痛苦地“挣扎”着,同学们非常惊讶,迫不及待地开始讨论造成瓶子惨剧的原因。在疑问的推动下,经过讨论探究,最终揭秘了导致瓶子惨剧的“凶手”。此时学生无比兴奋,沉浸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并解决问题的喜悦中,这样的学习有谁会不喜欢呢? 案例2:将无色酚酞浸泡过的滤纸折成玫瑰花放在浓氨水瓶口上方,很快在浓氨水瓶口就会出现一朵红玫瑰,再将红玫瑰放在浓盐酸瓶口上方时,红玫瑰又渐渐变成了白玫瑰。在花朵颜色变幻之间,学生急切地想知道其中的奥妙,也产生了很多个问题,这对于酸与碱的反应、分子的运动、浓盐酸的挥发性等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是水到渠成的。
实践表明:能触动学生内心体验的问题,往往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关心,从而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教师如果能抓住这一点来设计探究问题,就可以收到比较好的效果
②合理组合,指导探究。
在引导学生开展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十分关注合作学习中的学困生,这样才能让他们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首先,教师要帮助学生合理组合小组成员。分组时,要考虑到学生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尤其是个性特点等因素。每组最好都要安排有善于关心、鼓励他人的学生,这将有利于在小组合作探究中调动、关注学困生参与的积极性。其次,合作学习是在自主学习基础上的合作学习,在合作探究之前,要让学困生作好个人努力。教师可以在学习之前指导学生分好工。在教学中,可以通过组织小组间的比赛和辩论,指定一名学困生代表本组发言。这样,小组为了在比赛中获胜,小组成员会一起合作指导、帮助他,被帮助的学
生也不会有反感。这么一来,小组成员自然就把合作重心放到了这些学困生身上,他们合作探究的能力就提高得更快了。
③积极互动,求同存异
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过程中,学生间应形成良好的互助、互动关系。而现在的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个性强,常以自我为中心,很难做到尊重他人的意见,不愿主动与他人合作,缺少宽容和理解。在小组合作探究中,某些优秀生经常会表现出不友好、不善于倾听、话语强硬、各行其事等现象,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学困生合作探究的兴趣和能力的提高。在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学会倾听,学会站在对方的角度来理解对方,要用事实和道理来说服别人,这样,学生间有了良好的互助、互动关系,也有利于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课堂不仅成为知识传递的乐土,更是人性养育的殿堂。
另外,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中,对于相同的问题,但由于学生间的知识水平、阅历、性格及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对同样的问题也许会得出不同的看法,这时,教师应引导学生仔细地分析、甄别,不应盲目地肯定优秀生而否定学困生的观点。而应求同存异,对学生尤其是学困生的思想火花予以肯定。
总之,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一项艰巨的工作,每个化学教师任重道远,必须都要树立整体育人、全面育人的观念,素质教育的全体性要求我们要对每个学生负责,转化一个差生和培养一个优等生同样光荣。切实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使每一个学生的化学素质不断完善和提高
第二篇:浅谈学困生转化措施
浅谈学困生转化措施
为了使学困生能早日脱贫,跟上班级前进的步伐,本学期除了认真贯彻课堂常规外,根据学困生的年龄特征和学困生的实际情况,采取了以下几条措施:
一、树立正确的学困生观
首先教师要正确看待学困生,学困生并不是什么都很差的学生,学困生并不是无可救药的学生,学困生也有他们一片施展才华的天空,差学困生也得需要成功人士所拥有的一切,为此教师不要歧视差生,与学困生建立平等、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正确评价差生,公平对等差生,要把机会留给差生,让他们感到老师正期盼他的进步。
二、用爱心温暖差生
爱,可以产生巨大的教育力量,“爱的效应”在学困生身上尤为明显。经常与差生谈心,用爱心温暖差生,用心灵的温暖去医治他们心灵的创伤,用精神的甘露去洗涤他们精神的污染,使他们感到老师时时刻刻关心着他,从而使他们克服自卑感,树立自信心,勇于与困难挑战,对学习语文充满着热情。
三、深入了解,对症下药
要转化学困生,需要对他们进行深入了解,针对不同学困生的情况,解除他们的疙瘩。尽量用他们喜欢的方式来帮他们耐心辅导,一步一个脚印,逐步提高他们的成绩。
四、捕捉亮点,正面教育
要用发展的眼光认识学困生,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创设情境,挖掘他们的闪光点,并合理利用“闪光点”,坚持正面教育为主,多表扬,少批评做好教育转化工作。要善于克服以点代面,正确评价,消除偏见。
五、抓准时机,因材施教
1、对待学困生循循善诱,因势利导,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提高自我认识,促使自我反省,实行自我控制,使其内心深处认错,做到心悦诚服,乐意改正。
2、给学困生提出适当的目标,结合其实际情况,根据可接受性和发展
性原则,由易到难,由小到大,由少到多,使之做到“跳一跳能把桃子摘下来”。发现进步及时表扬,使其享受成功感,促使他们积极向上。
3、善于抓住教育契机,做好转化工作。契机恰当,教育时感情融洽,学生才能敞开心扉,鼓励学困生大胆创新,多提宝贵意见和独立见解,这样教育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六、加强家访,促使转化
学困生的转化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必须求得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面的密切配合。与家长经常联系家访,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同家长共同商议教育方法,及时了解学困生学习情况,以便与家长共同教育好学生。
七、持之以恒,勤抓不懈
转化学困生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工作,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反复抓,抓反复”,因势利导,使其始终维持不断前进的势头。
第三篇:学困生转化措施
学困生转化措施
发布:陈红霞
时间:2010-5-25 17:11:49 来源:宁夏灵武教育信息网
点击:
10115 讨论: 学困生转化措施
陈红霞
一、学困生产生的原因:
学困生学习困难有自身的问题,由于个性差异,有的学生好动、贪玩,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学习习惯较差,久而久之对学习失去信心,抱有破罐子破摔的想法,导致学习基础知识比较薄弱。另外,我们的学生家长大部分来自农村,家长自身文化素质低,对学生学习不能起到有效的指导作用,放任自流,使这部分学生学习处于被动的地位。因而,学困生表现出学习上主动性不强,形成了消极的失败心态,丧失了学习的上进心。
二、转化学困生的目的:
俗话说“十个指头也有长短”,学生由于自身、家庭、社会等因素的影响,出现了学习上的不同程度的障碍是比较正常的现象。帮助学困生树立自尊、自信的信念,逐步转变失败的心态,形成积极的自我学习内部动力,因此帮助学困生学习是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那么老师要用发展的观点对待学困生,要用“爱心”温暖学困生,要有信心相信学困生有成功的潜能,也有成功的愿望,要用平等的态度帮助学困生,使学困生多方面提高素质。
三、转化措施:
1、以长补短,以优代困
面对后进生要 以鼓励表扬为主,即使是点滴进步,也应及时 给予充分肯定,让他们也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比如六(3)班 的马海特别聪明但表现欲极强,当有老师听课时他又举手又上黑板积极做提醒多次都无济于事。说明象这类学困生转化时只要认真听课一定能听懂。因此在课堂上我采用以下办法改变他:每天上课至少提问3到5次,让他没有开小差的时间;做作业时选一些他会做而且感兴趣的题面对面的批阅并写好鼓励语言;合作组长课下给予帮助;画出例题自学后布置作业。转化这些学生不能急于求成,更不能简单粗暴,随意惩罚。上课时遇到简单的问题多给他们机会,多用闪光的语言激励学生,通过疏导促使后进生积极向上,同时在班内开展“一帮一”,“优帮差”的帮扶小组,多开展一些适合学生特点的竞赛,以激发后进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问中找学困生到乐趣,享受进步的喜悦。、用点滴的恩爱关心后进生,唤起他们学习的愿望
针对后进生,教师要加倍的爱护和关心,细心发现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了解后进的前
因后果,因人而异。
3、布置作业因人而异
把习题系统分类,采取难易筛选,让不同的学生从中受益。课堂上对于以些简单 题目给予他们机会,让这些学生从中找到学习的乐趣,作业有目的布置,使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题目,从而达到一定的效果。
4、教给他们一些有效的学习方法
实践表明,学困生在学习上主要体现为知识相对孤立,方法理解较肤浅,使用时模棱两可,似是而非,缺少系统的归纳与整活动内容。
告诉学生:① 要说明一个数学结论是否正确,无论验证多少个特殊的例子,也无法保证其正确性. ②要确定一个数学结论的正确性,必须进行一步一步、有根有据的推理.通 过学生的总结,使学生对证明的必要性有一个清楚的认识,数学杜绝随意性,数学是严密的科学。因此教师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应指导一些有效的学习方法,让学生感到数学并不可怕,数学很有用,自己也能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一些问题,今天的教是为了明天的不
教,让学生从不会到学会,最后到会学。
5、通过面批的方法,让学困生学会数学思维方式
一些学生之所以成为学困生,主要是对自己要求不严,遇到运用所学知识不能解决的数学问题时不闻不问,做错也不找原因,不订正,这样久而久之,越来越多,便不会解决所有数学问题,从而对学好数学失去了信心,这就要求教师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作业适当的进行面批是教师与学生零距离接触,及时帮助、鼓励学困生的一种有效方式。它可以帮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到底是为什么错,错在那里?以后应怎样思考这种问题?逐步让学困生学会数学思维,学会解决数学问题,消除对数学的神秘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从而缩小两极分化。使他们在本学期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我相信:爱是转化后进生的催化剂。只要教师施以爱心,有契而不舍的精神,不断的帮助其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转困一定有收获。但在实施过程中,要视学生的情况变化改变策略,及时调整,一切以学生的变化提高为着眼点。
第四篇:学困生转化的措施
一、学困生形成的原因
(一)、学困生成因分析
1、家庭环境的影响,基础教育的大头在农村,因此,农村中小学也就成了学困生的重灾区,这些学生的家长大多数文化素质不高或者较差,且其父母多出外打工,或忙于田间,家庭教育滞后。部分家长溺爱子女对其言听计从,放任自流;部分家长的教育方法简单粗暴,习惯用怒斥和棍棒解决问题;还有的家长一贯满足子女的物欲,用物质和金钱刺激学生却极少关心子女的思想行为;发现子女出现问题,把责任推卸给学校,从此对子女产生失望的情绪,进而影响子女的学习积极性,最终导致这些学生进入学习困难的行列。
2、社会原因。
受社会拜金主义的影响一部分学生产生读书无用的念头,尤其是家庭经济状况较富裕的学生这种情况更为严重。有的学生认为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一部分学生想学习但目的不明确,最终认为读书好坏无所谓,长大可以挣钱就行。还有的学生经不起网吧的诱惑,整天沉迷于网吧虚拟的网络世界一撅不振,从而使他们对学习失去兴趣和积极性。
3、学校教育的误区。
在社会对人才需求越来越多样化、通用化的今天,学校应试教育的影响有增无减,社会及一些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只重分数,对学习困难生缺乏引导;学校生活枯燥,加之教师的教育方法单一粗暴,不究犯错原因,只是一味责罚,公开揭短,漠视学生的尊严,结果学生厌恶学校
生活、抵触老师的教育,产生厌学情绪。4、个人问题
一是智商不高直接造成学习成绩落后。二是学习方法呆板,思维狭窄学习成绩难以突破。三是学习马虎,知识残缺,成绩不稳。四是骄傲自满、放任自流。五是学习态度不端正,学风不正,对待学习弄虚作假,或在学习上投入精力少、时间少。学困生转化的措施
1、学困生最大的问题就是厌学. 一般学困生在学习上都有些不好的学习习惯,比如上课好动,容易开小差,作业不及时完成,怕动脑筋,抄袭作业等。
2.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小学生,年龄小,学习的自主性差,往往是课上听课,课后完成作业草草了事。没有形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努力寻求科学的学习方法。对于所学的知识不会比较,不善于整理归纳,知识松散零乱,加上理解不深,加之消化不良。
3.意志薄弱,不能控制自己坚持学习。有些学困生,一遇到计算量比较大、计算步骤比较繁琐,或者是一次尝试失败,甚至一听是难题或一看题目较长就产生畏难情绪,缺乏克服困难、战胜自我的坚韧意志和信心。甚至由于贪玩厌学,经不起诱惑,就不能控制自己把学习坚持下去。自卑感强,自暴自弃。认为数学不是他能学好的,最终放弃了对学好数学的信心。
4.数学学习困难生在心理和行为上都远离教师,有问题不问,对数学这一科目产生抵触情绪,上课听讲、完成作业都是不得已而为之,效率很低。时间长了,问题成堆。
5.家庭的不良影响。家长管教失当,溺爱、放任,不能教育和帮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我班有三个学困生,杨乐歌,杨凯迪,王欣悦,杨乐歌性格内向,胆子小,不与其他同学交流,更不与老师交流,从一年级学习落后一直到现在学习跟不上,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反应慢
为了使学困生能早日脱贫,跟上班级前进的步伐,本学期除了认真贯彻课堂常规外,根据学困生的年龄特征和学困生的实际情况,采取了以下几条措施:
一、树立正确的学困生观
首先教师要正确看待学困生,学困生并不是什么都很差的学生,学困生并不是无可救药的学生,学困生也有他们一片施展才华的天空,差学困生也得需要成功人士所拥有的一切,为此教师不要岐视差生,与学困生建立平等、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正确评价差生,公平对等差生,要把机会留给差生,让他们感到老师正期盼他的进步。
二、用爱心温暖差生
爱,可以产生巨大的教育力量,“爱的效应”在学困生身上尤为明显。经常与差生谈心,用爱心温暖差生,用心灵的温暖去医治他们心灵的创伤,用精神的甘露去洗涤他们精神的污染,使他们感到老师时时刻刻关心着他,从而使他们克服自卑感,树立自信心,勇于与困难挑战,对学习语文充满着热情。
三、深入了解,对症下药
要转化学困生,需要对他们进行深入了解,针对不同学困生的情况,解除他们的疙瘩。尽量用他们喜欢的方式来帮他们耐心辅导,一步一个脚印,逐步提高他们的成绩。
四、捕捉亮点,正面教育
要用发展的眼光认识学困生,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创设情境,挖掘他们的闪光点,并合理利用“闪光点”,坚持正面教育为主,多表扬,少批评做好教育转化工作。要善于克服以点代面,正确评价,消除偏见。
五、抓准时机,因材施教
⒈对待学困生循循善诱,因势利导,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提高自我认识,促使自我反省,实行自我控制,使其内心深处认错,做到心悦诚服,乐意改正。
⒉给学困生提出适当的目标,结合其实际情况,根据可接受性和发展性原则,由易到难,由小到大,由少到多,使之做到“跳一跳能把桃子摘下来”。发现进步及时表扬,使其享受成功感,促使他们积极向上。
⒊善于抓住教育契机,做好转化工作。契机恰当,教育时感情融洽,学生才能敞开心扉,鼓励学困生大胆创新,多提宝贵意见和独立见解,这样教育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六、加强家访,促使转化
学困生的转化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必须求得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面的密切配合。与家长经常联系家访,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同家长共同商议教育方法,及时了解学困生学习情况,以便与家长共同教育好学生。
七、持之以恒,勤抓不懈
转化学困生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工作,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反复抓,抓反复”,因势利导,使其始终维持不断前进的势头。
学困生表现为智力正常、但在听说读写算以及推理等方面出现明显的困难,学习成绩低下,学业暂时达不到标准,学习心理有障碍,学习方法不对头的。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造成的。
第五篇:一年级学困生转化措施
一年级学困生转化措施
转化学困生,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1.走近学困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作为教师首先要解决自己的思想问题,反思一下对待学困生的态度有没有把他们当作累赘,认为拖了班级的后腿,影响自己出成绩,从而对他们没有好脸色,用有伤自尊的语言对待他们,造成师生关系紧张,或者对他们不闻不问。要知道师生之间的情感融洽与否对于学习效果有着重要影响。我们教师要主动走近学困生,关爱学困生,去了解他们的心理,解决他们的困难,宽容他们的错误,尊重他们的人格。课堂上、生活中,给他们一个赞许的眼神,一次温暖的抚摸,一句表扬的话语,一次耐心的等待,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关心以及殷切的期望,努力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并带动其他学也来关心、帮助学困生,使良好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成为促进他们学习的助推器。在此基础上,教师适时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思想教育,使他们认识到语文的重要性,引导他们约束自己的行为,集中精力搞好学习,培养坚强的意志,树立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2.实施分层评价,调动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恰当与否,对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有重大作用。评价学困生应该立足现实,着眼于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促进主动学习:着眼于保护他们的自尊心,提高自信心。评价时多采用激励性评价,让他们感到自己被赏识和重视,在表扬激励中提升学困生的自我评价。
3.分类指导,适当照顾,促进学困生参与课堂学习活动
转化学困生也必须向40分钟要质量,但我们教师一节课不可能把注意力仅仅集中在个别学困生上。如何解决这一矛盾?我的办法是:同步教学,分类指导,适当照顾。就是说让学困生和其他同学一起参加课堂学习,但要求不同,评价各异,适当多给机会参与回答、练习。比如新课伊始复习型提问、练习以及新授后检查型提问、板演,旨在复述、回忆,我就适当多给学困生机会。巩固新知时只要求他们完成一些基础题。课堂巡视关注他们,发现做的正确的就让他们板演,给他们表现的机会。提问优先,尽量让优等生来回答,视作对优生的检查。作业弹性处理,完成指定的基础题后允许他们自由选择其它题目。碰到较难的题目,教师予以提示或进行分解。新课程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较多,我就事先关照好小组长,要求安排学困生参与讨论、操作,鼓励学困生作为小组代表汇报。通过这些手段,提高学困生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的热情,使他们品尝到学习成功的愉悦,从而诱发他们获得成功的欲望。
4.个别辅导,查漏补缺,促使学困生根本性转化
个别辅导是教育转化学困生的最有效手段。对学困生来说,学习上的失败主要是因为缺乏良好的学习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教师面对面,手把手地教,不仅可以对他们的知识缺漏进行补习,更是对他们行为养成,学习方法的矫治和引导。每节课下来,我总是及时把他们叫来,把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方法等对他们再重新梳理一次,了解他们对所学知识还有什么困惑,尽量不形成新的知识断层。对于年级低的学困生,还要借助家长的力量,因为年轻家长文化水平较高,关心子女的程度也高一些。
学困生教育转化是一项艰巨而富有挑战性的工作,我的感受:一是转化学困生宜早不宜晚,最好从一年级开始抓起,这样可以节省很多精力:二是教师要对转化过程中出现的困难有清醒的认识,要始终充满信心,坚持不懈;三是要经常和家长联系,得到家长的配合,让他们共同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