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宿制学校教学质量教研报告资料

时间:2019-05-13 18:47: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寄宿制学校教学质量教研报告资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寄宿制学校教学质量教研报告资料》。

第一篇:寄宿制学校教学质量教研报告资料

寄宿制学校教学质量教研报告资料

一、学校基本情况

三角村现代货箱码头苗圃希望小学竣工于2005年5月28日,合并了原罗锅、生基、春阳、坪头等分散单小而成。现有学生235人,其中苗族学生157人,汉族78人,苗族学生约占66.8℅.教师13人,正式教师9人,代课教师4人,初中文化3人,中专水平3人,专科学历7人。教师队伍呈现年轻化特点,55岁以上1人,30岁以上1人,20-30岁11人。

二、学校管理

作为一所寄宿制学校,学校着重从平时学习、生活习惯、安全保障等方面加强管理。期初学前教育主要做好学习习惯、卫生习惯、日常安全等教育,增强学生培养良好习惯意识、安全意识。寄宿制学校学生课余时间较多,学校专门对学生自习安排教师指导,加强自习课的教师辅导,让教师根据学生存在的不同问题和情况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工作。为培养学生良好卫生习惯,学校多方争取资金为学生购买新被盖、床单,每人统一发放饭缸、拖鞋、牙膏、牙刷,并对学生物品摆放、生活习惯做出细致要求,从日常生活中养成习惯。平时安全工作主要由班主任、值周教师负责教育,定期开展安全教育。针对学生日常生活中可能发生的意外问题,以及因天气原因学生返校或回家途中存在的安全问题等情况,期初入学时就统计学生家庭联系电话,随时联系学生家长,积极协调处理好学生生活中的意外情况,联系家长根据天气情况及时接送学生。

三、寄宿学校的发展

三角村原来只有三角小学一所寄宿制学校,其他都为分散的单小,单小教学条件非常简陋,即使这样远的学生也要走一两小时山路的才能到校,放学后又走山路回家,教师多为聘请的代课教师,一般每校一个教师或两个教师。每个教师可能是上一两个年级的课,而且是担任所有科目的教学工作,因大多学校没有水电,没有教师宿舍,很多教师放学后也得走路回家。单小的教学时间,或者也可以称为教师的工作时间,就是上课的那一段时间,其余的时间更多是往返于学校和家里,以及忙于家庭事务。学生回到家里后,因农村家庭不太重视教育,没有督促学生看书学习,学生的学习时间就只是上课的三四个小时。为改变适龄儿童入学难,教育水平难以提高的现状,经上级党委、政府的大力争取,香港苗圃基金投入24.87元(其中23.28万元由香港现代货箱码头公司资助),与政府共同修建了三角村现代货箱码头苗圃希望小学,项目总造价90.88万元(这还不计本地政府绿化、设备添置等后续投入),于2005年5月28日竣工。与以前分散的单小相比,学生不用再每天来回往返跑,有更多的学习时间,能按时作息,学习和生活都有良好规律。舒适的学校环境,学校统一的学习、生活管理,与单小时在家里的生活、学习情况相比,更有助于在相对稳定的时间内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学校建成以来,教学质量稳步提升,从原来单小时的均分三十几分达到现在的四十几分,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学生学习、生活环境的巨大改变。相对于学校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还有不少家长更关注的是学校的生活补助,学生

在学习同时能免费吃饭,所以他们也非常愿意把子女送到寄宿制学校。基于不少家长教育观念淡薄的心理,经常出现请假赶场、吃酒、看家等不一而足的怪现象,影响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成效。

四、寄宿制管理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1、与家长沟通协调不够,影响教学工作成效。

家长思想观念由淡薄教育到重视教育有一个转变过程,需要学校积极联系当地村委,通过村委做工作,多与家长交流思想,促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协调统一,杜绝请假赶场、吃酒、看家等怪现象,提高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效果。同时,通过协调学校与家庭教育,促进家长对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不断强化家长对学校教育的认可,实现家庭教育对学校教育的促进作用。

2、课余时间缺乏规划引导,没有形成良好学校文化氛围。

寄宿制学校有很多课余时间,学生和教师有很多在一起的机会,但是学校对于学生的课余时间,没有做出恰当的安排和指导,学生正课之外的活动显得随性、没有方向性,学校没有形成学校文化氛围。建议学校对课余时间做出指导性安排,组织教师教师与学生多亲近,多利用课余时间摸清学生情况,有针对性引导学生合理安排课余时间,多组织与教育教学相辅相成的课外兴趣活动,促进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培养有益的兴趣爱好。

3、学生卫生习惯还有待加强,应持之以恒加强教育。

尽管学校环境卫生、学生个人卫生管理工作有了很大进展,但仍然要持之以恒的坚持下去。学生个人卫生仍显露不少问题,有头发不

理、衣服不干净、不剪指甲、不注意及时洗手、不按时洗澡等问题。学校应平时多加强个人卫生教育,安排教师时时督促,随时进行检查,不断的及时强调,纠正学生不良卫生习惯,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五、积极争取资金,解决因教学设施不到位暴露的问题

1、互联网设备缺失,信息流通手段落后。学校没有能连通外界、及时了解外界信息的互联网设施,往往很多事情都是最后得到消息,导致工作仓促而缺少准备。在网络社会时代,知识交流、社会变化加快,更需要及时了解社会变化,及时更新观念,紧跟时代步伐,这就造成了教师和学生迫切需要了解的信息没有得到及时更新,依然处于原地踏步的状态。

2、学生没有固定就餐地点,学生打了饭之后,端着饭缸到处乱跑,或跑进教室,或跑到学校操场某个地点,或围住花坛,尽管教师多次强调不要掉饭粒在地上,仍有不少学生掉饭,严重影响学校环境卫生。

3、学生宿舍不足,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学生宿舍不足,有少数同学两三个挤在一起的情况,学校通过调节安排,尽量做到了挤在下铺,小个的同学挤一张床,有时仍然出现同学滚下床的事情,虽然并没有酿成大的事故,却暴露出一定的安全问题。

因教学设施不到位而暴露的问题,无论是从推动学校发展出发,还是从促进师生全面进步出发,学校都应该多方面积极争取资金,完备相关教学设施,为学校发展、师生进步搭建广阔平台。

第二篇:怎样提高寄宿制学校的教学质量

如何提高教学质量的建议

肖增桃

一、教学质量的高低取决于教师。学生要发展首先是教师要发展,师高才能弟子强。我校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第一,强化职业道德,增强敬业精神,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教学质量提高的根本,每一位教师都明白自己所肩负的神圣使命。

第二,创造一种学习上进的氛围,是教师队伍建设的一大法宝。教师在激烈的竞争中展示自己、脱颖而出。在群体激励、自我激励中,教师们充满自信,有了紧迫感,也有了危机感。因为人不学要落后,落后者终将被淘汰。有危机感才能奋发图强,与时俱进。

第三,以教研促进教师素质提高,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要求每位教师既要做学习型教师,又要做科研型教师。

二、为学生创造一个优良的生活、学习环境,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寄宿制学校生活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好坏我校住校生一般为9——13岁,远离家庭亲友,生活自理能力差。这就要求我们对学生必须像对待自己的子女一样,给他们以学校大家庭的温暖,要让学生感到在校如在家。更多的是爱的奉献。

良好的校风是促进学生学习的软环境。一个学校,没有好的校风是难以提高教学质量的。我校要倡导、建立“团结、文明、自信、创新”的八字校风,并且一以贯之,持之以恒。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要端正学生学习态度。

一是向学生讲道理,告诉他们我们来到学校就是为了学习;、是告诉学生他们这个年龄就是最适合学习知识的年龄,如果现在不好好学习,长大了会徒伤悲的。

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可以从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方面着手。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熟悉文本内容、准备教学内容,还要精心设计教学方法,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刺激他们的感官,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其次可以从心理学方面来考虑,我们要给学生自信心,当他有些微小的成功,就要及时去表扬他,让他知道,我能学好这门功课,我有信心学好这门功课,这样他就会逐步对这门功课感兴趣。学生有了错误,不宜过多指责从而打击他的积极性,使他产生厌学情绪。

第三篇:学校教研教改资料

学校教研教改资料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任务。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个关键的环节。新的课程理念、新的教材、新的课程评价观,强烈冲击着现有的教师教育体系,对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校作为县级课改实验校,已顺利实施三年了。在县教育局和县课改领导组的计划精神指导下,我校的课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以创新为基本核心理念,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坚决走教育人性化的道路;彻底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陈旧观念,代之以主体多元化理论;改变过去陈旧单一的评价方式,注重过程和发展性评价。整合学校师资力量和课程资源,大力开发校本课程。在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的同时提高全校教师的素质,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我校在校本教研方面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现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建设,确立各项规章制度

成立了课改领导组和课改指导组,加强课改工作的领导与建设;确立各项规章制度,如:课改实施方案、评价方案,校本、综合实践实施方案,科研、教研、师培管理评估方案等,将课改、科研的业绩与教师的评优晋级相结合,以推进课改的实施,促进教师的成长。

二、抓好校本培训,步入实验正轨

课改的关键是教师,教师是课改的主力军,也是实施新课程的重要资源。充分挖掘教师在课改实验中的潜能,提升教学质量,关键在于抓好以课改为核心的校本培训。

1.更新观念,加强力度,锁定目标。

为了把课改实验工作抓出成效,学校专门成立了课改实验领导组和课改实验指导组,确立了校本培训的模式。我校校本培训的模式概括为“四点四性”:以联系学校实际的针对性为切入点;以解决学校和教师需求的灵活性为出发点;以培训经常化、长期化的常规性为立足点;以学校资源利用的经济性为着眼点。为了尽快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学校还本着立足本校的原则,对教师进行全员培训。定期组织教师的课改经验交流、名师带动的教学观念反思汇报、深入课堂的教学研究、教研组的安全分析、教研反思等培训活动。每次培训后都以年级组、教研组为单位,展开讨论,谈认识,说体会,提建议,写心得。学校制定并实施了“一培三课三技五个一”工程。“一培”即每学期每周一次业务培训(课改、科研培训);“三课”即每位教师每学期应完成课改实验研究课、合格课、校级优质课;“三技”即每位教师每学期应完成规定内容的电脑、普通话培训;“五个一”即每位教师每学期应写一本有关课程改革的教育理论的读书笔记、设计一次优质的学科综合实践活动、参与一项课题研究、撰写一篇课改教学论文(或课改教学心得或记录一个典型案例并进行分析)、开发制作一件新课程教学资源。”学校坚持“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结合本校实际,创造性地组织了多层面、多形式的培训活动,同时重视走出去、请进来,引入活水更新观念,牢牢锁定课改这一目标。三年多来,我校先后派出10多人次到县、市、省参加新教材培训、观摩等活动。

2.整合培训目标,构建发展平台,夯实课改基石

校本培训活动最直接的目的是解决教师的实际需要,因而在设计培训目标时就要考虑教师多元需求目标的整合,为教师的自身发展构建平台。经过三年的实践,我们设计了教师培训的四项目标。

①现代教育理论学习目标。

一是学校经常开展现代教学理论的讲座活动,使广大教师了解、熟悉、掌握国内外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如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建构主义理论”、“人本主义心理学”及创新教育理论、新课程教育评价理论等,广大教师通过这些理论的学习,为有效地从事课改活动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二是教师自学。教师根据自己的需要,自主选择,自主学习,自我提高,定期交流学习体会,相互点拨。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引导教师不断反思自己,设计自己。在反思和设计中,老师们看到了自己在读书中心灵与书的对悟,发现自己现在能够为教育中的“善小而为之”,能为日常教育小事而感动,也体察到自己的育人气质比以前优雅了,心里的阳光多了起来,从而发自内心地感受到读书是多么美好!读书是我们教育人生的需要!

②现代教育技术学习目标。

现代教育手段已成为教师应具备的基本功。学校采用计算机应用技术分层、多级全员培训方式。经过培训,许多教师能将计算机技术主动应用于教学,如幻灯片课件、动画课件等,拓展延伸了课程资源,增大了课堂容量,丰富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③现代专业研究能力发展目标。

校长应是专家型校长,教师应是科研型教师,这是新课改对我们提出的新要求,我校理论联系实际,每学期以教研组为单位,除了规定的校本教研以外,另外还开展了“一二三”的专业研究,即每个组一次学科小课题研究,每人二篇代表自己学术水平的文章,三堂代表自己教学水平的公开课(即课改实验研究课、合格课、校级优质课)。

④现代教师师德建设培训目标。

我校结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的八条要求,明确指出:依法执教要做到一个“严”字;爱岗敬业要做到一个“忠”字;热爱学生要做到一个“亲”字;严谨治学要做到一个“勤”字;团结协作要做到一个“合”字;尊重家长要做到一个“同”字;廉洁从教要做到一个“正”字。通过对教师进行系统的师德教育,增强了教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调动了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积极性。为教师构建了发展的平台,为深化课改打下坚实的基础。

3.加大校本课程开发力度,张扬个性,形成特色。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建设直接影响到新课程结构的优化程度,我校在分析课程环境,调查研究学生实际需求的基础上,制定计划、方案,鼓励教师积极开发校本课程,课程要体现学生爱学,教师爱教,立足于过程,教师个性得到张扬,同时促进教师的专业知识发展,培训教师的改革意识,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为课改的深入发展开辟一条宽广的道路。

三、创设教研氛围,牵动课改实验。

新课程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在于教师能否打破旧传统,改变以往课堂教学中的种种弊端,接受实施课改的新理念。要达到这一目的则必须走校本教研之路。因而我校积极创设教研氛围,鼓励教改,从以下三方面入手,带动课改实验深入实施:

1、激发探索欲望,精研课程标准。

新课程的三维目标和谐统一发展,如何将课标落实到教学中,是实施新课程的重要环节。为此,我校大力提倡教研科研,教研和科研的结合,激发了教师的探究欲望。广大教师已达成一致的共识,即:不会科研的教师不是合格的教师,没有科研的教学不会有一流的质量,不搞科研就难以保证新课程的顺利实施。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我校在课改实验中确立了一个国家级德育科研课题。在课题实验管理制度规范下,在敢于创新的典型教师带动下,激发了全体教师的课改探索欲望。

我校校长是专家型的校长,是课改急先锋,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经常带头学习新课标,研究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在业务培训会上,教导主任培训教师,帮助老师们拨开迷雾,走过沼泽,迈入新课改的洪流。

2、健全教科研管理制度,积极开展教研组教研。

制定并完善科研管理评估方案和教研管理评估方案,并将其绩效纳入学年评优晋级方案,激励教师参加教科研。我们要求每位教师必须参加学校的大科研,积极鼓励教师个人参与叙事性教育科研研究。教研组每期两次集体备课,每次推举一人出来上课;每期组织一次小型课题研究;每期组织教师撰写课改科研论文两篇;每期举办一次优质课竞赛。

3、发挥创造潜能,构建教学个性化模式。

新一轮课改的显著特征是改变传统的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有赖于教师教学的方式及指导,要形成学生“主动学习、乐于思考、合作交流、勤于探究”的愿望,我校注重发挥教师的创造潜能,采取了如下措施:

在教学过程中激励教师特色教学,张扬个性,本着落实学生主体地位的原则,构建起新的教学模式。如语文学科初步建立起“激情——探究——合作——研讨”的教学模式,课堂上激发学生情感,学生主动愉快地探究知识、研讨问题。不同教师又各具特色。如有的数学教师尝试了“激情发现教学”模式,学生将数学知识等编成顺口溜、歌诀等易懂易记的形式。综合实践、科学等学科的教师硬是让学生走出课堂,调查本地历史人文特征,观察本地的地貌及物产,关注环境,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观。

4、积极实践探索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是教学的重要一环,是课改成败的关键。我校在新课程评价机制中体现评价形式多样性和评价内容的多元性。现已形成“内辐式”评价模式。

课堂教学评价形成“三重三轻”、“四个方位”的辐射体系,即:重目标,轻形式;重过程,轻结果;重状态,轻成绩。从学校领导、同组教师、班级学生、学生家长四个方位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

对学生的评价突出整体性、综合性、多元性评价。在评价中为学生建立成长评价袋,记录学生成长中的每一步,从二个课堂、三个方面、六个角度考察学生的多个状态。“二个课堂”即校内和校外课堂;“三个方面”即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评价;“六个角度”即从学生自评、同学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等不同角度评价;“多个状态”即从学生的学习状态、情绪状态、参与状态、发展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实践探索状态等多维度评价。评价中立足于激励学生快乐成长、发展学生潜能,注重分层评价,让学生体验成功、进步的快乐。

任何模式和方法都应该是开放的,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的,我校积极鼓励教师的大胆实践、勇于探索,使评价机制在课改实验中不断完善。我校现已初步形成两个科目的评价体系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四、激活教学实践,深化课改实验

在进行实验的三年时间里,我校注重强化教师的课程资源开发者职能,教师在多样化课程资源的开发实践中,发展课程意识,形成课程能力,从而激活教学实践,深化课改实验。

校本课程作为新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使学校成为课程开发的主体。我校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形成了“四点要旨”:一要分析学生需求;二要整合校内外课程资源;三要加强课程开发的指导;四要及时进行课程开发评价。这一做法赋予了教师灵活的空间,给予了学生自主选择课程的权力,拓展了教师教学实践的领域,激发了教师在课改实验中的创造性。

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形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教学权威,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支持者、帮助者。学生感觉到老师和蔼可亲了,更愿意接近老师了。课堂上“经常有惊喜”,“经常发现学生的亮点”,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流失”也减少了。根据问卷调查,家长们普遍反映:学生们学得比以前轻松了。

经过全体教师的艰苦努力,三年来我校的课改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有5位教师在县级优质课竞赛中获得了一、二、三等奖;国家级论文发表了三篇,州县级论文发表或获奖十余篇;学生在国家级、州、县级竞赛获奖10多人次等。

2012.3.16.

第四篇:加强寄宿制学校建设调研报告

同在蓝天下 共享好资源

在县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上,××委员发出了“关注留守孩子”的呼吁。的确,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流动的趋势,从而产生了一个特殊的群体——农村留守学生。我县2007年最新统计留守学生5.9万人,占全县学生总人数的41%,连县直实验中学就有896人,占全校学生总数的23.5%,不少乡镇学校个别班级达到90%以上。这些孩子短期或长期失去了直接监护人,形成了诸多事实上的“单亲家庭”和“隔代教育”现象。家庭教育的欠缺,使这些孩子无法享受正常的亲情关爱,他们就象乡村的小草一样,在复杂的环境中自然生长,从而更容易出现心理不健全、行为失范、学习落伍、逃学辍学等现象。这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解决“留守学生”的教育与管理问题,历来是学校、家庭、社区共同的责任。但是,由于亲情的长期缺位,无法实施正常的家庭教育,再加上农村的实际状况,社区教育无从谈起,这样“留守学生”的监护和教育的职责几乎全部落在了学校教育的肩上。从教育的角度来讲,虽然无法担负起这样一个巨大而又沉重的责任,但面临现实,又不能不更好地履行教育的职责,寻求一个教育管理“留守学生”好的平台和突破口。从国家政策、社会现实和我县农村教育的现状出发,加快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与管理,是解决当前我县农村义务教育资源不足、效益不均衡,促进留守生健康成长的一个有效途径和多赢之举。

一、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的现实意义

从我县农村教育现状来看,加强寄宿制学校建设至少有三个方面的意义:

一是适应农村人口变化、调整农村学校布局的需要。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实、生育观念的变化、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多和农村城镇化发展的现实,我县不少农村学校特别是小学教学点的学生骤减。××等乡镇的一些偏远山区,一个教学点只有十几个学生,甚至几个学生。从2000年至今,我县通过有计划、有步骤的学校布局调整,全县小学由563所已经调减为213所,初中由43所调减为33所。但是,按照全县0-20周岁文化人口统计,预计到2015年全县年级人均数将稳定在9000人左右。学生人数的减少必然导致教育资源的重新组合,使学校服务的覆盖范围大为增加,使学校所数进一步减少并向集镇集中,更多学生需要到校寄宿。

二是优化农村教育资源配置,提高农村教育质量的需要。建立寄宿制学校可以在现有校舍设备的基础上,进行改建和整合,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资源。既能缓解教育经费的不足,又可以使教育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使学校更利于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开设课程,对学生进行系统教育和规范教育教学管理,帮助孩子提高学习质量和综合素质。

三是提供良好生活学习环境,促进留守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失去父母管束的孩子最容易走上邪路,将留守生集中在一起,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待在学校这一教育环境里,既能保证充分的学习时间和学习质量,又能树立集体主义精神和培养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

二、我县农村寄宿制学校现状

目前,我县寄宿制学校大多集中在初、高中,农村小学具备一定的寄宿能力。近年来,虽然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工程”、“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和“农村中小学改水改厕工程”的实施,寄宿制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但仍然存在不可忽视的问题:

一是资金投入不够。近两年,在县委、县政府在正确领导下,在计委、财政等有关职能部门的支持配合下,我县积极争取了各类专项资金用于改善中小学特别是寄宿制学校的办学条件,然而由于资金有限,目前我县寄宿制学校生均宿舍面积不够,学校厨房、餐厅狭小,学校操场、教室、寝室就是学生吃饭就餐的地方,绝大部分学生宿舍内无洗漱间、无浴室,生活设施设备十分有限,具备寄宿条件的农村小学不足农村小学总数的10%,远不能满足农村小学生就学的需要。

二是人员配置不齐。自2001年基础教育实行控编定编以来,寄宿制学校的保育员编制不在学校定编之列,以至于许多学校无法配备专职的保育员,保育员的工作只是由任课教师或班主任兼任。而且一些学校的炊事员都是临时雇请,卫生(保健)员、勤杂人员更无从说起。这种局面不利于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健康发展。

三是教育资源配置不足。孩子的天性是活泼、好动。我们调查发现,农村寄宿制学校的硬件资源,特别是音乐、美术、体育、图书阅览等资源严重不足,学校无法满足学生在寄宿期间的各类有效的课外娱乐活动。不少课程都因教学设施的缺乏而无法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不能得到正常培养和锻炼,更不用提教育现代化和信息化。

四是管理难度加大。学生寄宿后,意味着家庭与学校的关系发生了某种程度的变化,这种新的关系突破了教育层面的关系,而上升到未成年人监护也就是法律层面的关系。寄宿制学校的安全使学校管理者忧心忡忡,现实的社会大环境不允许学校发生任何安全事故,学校事故的偶发性必然存在,一旦发生事故,学校处境更加艰难。

三、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的建议

(一)积极做好学校布局调整工作,确保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到位。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优化教育结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可见,随着我国社会发展和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在未来的五至十年里,“普九”将转变为“普十二”。县委、县政府要根据全县人口出生变化曲线和经济社会发展进程,坚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工作原则,组织人事、编制、财政、教育等相关职能部门进行调研,认真制定布局调整规划,逐步过渡、积极稳妥地推进高中、初中和小学的布局调整工作,规划一所、建设一所,办好一所。要根据寄宿制学校建设实际,科学制定教师编制配备标准,确定人员编制数量,同时将城镇教师编制向农村倾斜,以满足寄宿制学校增设保育、保安、校医、后勤等教师岗位,为加快推进寄宿制学校建设创造条件。

(二)积极做好建设资金筹措和投入工作,确保学校维修改造资金保障到位。较好的办学条件是推进全员寄宿制学校建设的物质基础。县计委、财政、教育等部门要抢抓国家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危改工程”、“远程教育工程”等历史

机遇,积极争取专项资金,建立经费保障机制,有重点、有计划、分批次地加大对农村小学寄宿制学校建设的投入,重点解决寄宿制学校的基础生活设施。

(三)积极做好寄宿生学习生活保障工作,确保教育管理到位。寄宿生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大部分是“留守学生”。寄宿期间,除了白天上课之外,课余时间基本在学校里。学校放假了又要用自己孱弱的身体支撑起家庭。如何让寄宿生安心地学习和生活,作为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加强制度管理,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加强行为管理,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加强人文管理,培养学生的自悟能力。文化、共青团、妇联、工会、广电、公安、司法、劳动、工商等相关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共同建立起有效的监护体系,确保学生健康成长。

(四)积极做好贫困学生救助工作,确保学生入学到位。从我县的实际情况来看,寄宿学生中大部分是家庭经济比较困难的子女。要不折不扣地落实好国家政策,确保“两免一补”政策的落实。完善学生救助体系,县政府应该考虑设立“贫困家庭学生救助基金”,单列专款,专款专用。同时,要充分发挥社会助学功能,广泛动员社会团体、个私企业、社会个人捐资助学,最大限度发挥社会助学能力,减轻政府财政负担。

我们相信,通过加快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一定会为广大农村儿童少年创建一个公平、和谐、优质的教育环境,一定会让广大农村孩子有学上、能上学、上好学,“同在蓝天下,共享好资源!”

第五篇:学校教学质量分析报告

巴州特教学校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

教学质量分析报告

一、现状分析:

1、考试情况

本学期语文学科考试人数112人,总分:8177.5分,平均分为:73.01分,合格率为:81.3%,优秀率为:49%。

数学学科考试人数为112人,总分为:8511.1分,平均分为:76分,合格率为:83.46分,优秀率为:55.5%。

英语学科考试人数:10人,总分为745分,平均分为:74.5分,合格率为90%,优秀率为40%。

上学期语文学科考试人数112分,总分为:8364.18分,平均分为:74.68分,合格率为:86.7%,优秀率为:41.64%。

数学学科考试人数:119分,总分为:9319分,平均分为:78.3分,合格率为:87.94%,优秀率为:57.15%。

英语学科考试人数:9分,总分为:720.5分,平均分为:80分,合格率为100%,优秀率为:45%。

两学期相比较语文平均分下降了1.67分,合格率降幅了5.4%,优秀率增幅了7.4%。数学平均分下降了2.3分,合格率降幅了4.48%,优秀率,优秀率降幅了1.65%。英语平均分下降了5.5分,合格率降幅了10%,优秀率降幅了5%。

2、学生情况:我校是一所全寄宿制特教学校。学生的 知识基础和基本能力参差不齐。在课堂上,教师还不能很好地做到分层次教学,部分学生不会学习和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各班的学困生较多,个别班有两极分化的现象。

二、存在的问题:

1、语文:学生的朗读水平不高。朗读速度、音调、语气、停顿学生没有掌握好。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较弱,学生的课外阅读知识面狭窄,作文水平不高。

2、数学:部分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不透彻,概念间有混淆现象。学生计算习惯差,抄错数,口诀错,进位、退位总出错。应用题数量关系不清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差。

三、原因分析;

通过对全校的期末试卷的测试结果进行分析诊断,我们认为学生在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其原因有不会审题、思考问题时角度单

一、思维不够灵活、不注重比较和归纳、解题后不能反思检查。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注重通过自我校正,自主学习、独立学习的能力虽有很大提高,但还是不够强。少部分学生还是依赖教师和好学生的引导,没有动脑筋自己主动积极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单一缺少灵活性。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仅注重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也重视对学习方法的学习与指导,但并没有很好地考虑班中学生知识基础、能力 水平的各种差异,分层次教学做得不到位。个别生面对问题没有有效的思考方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缺少监控越来越被动,教学质量提高的幅度不够大。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部分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不会专心听讲,学习态度不认真,作业不按时完成。

四、改进措施:

(一)加强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教务处有计划带领老师积极参加校本研训活动。为教师购买各种和课程改革有关的书籍,利用业余时间和假期认真学习各种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转变观念,更新知识,练就扎实的基本功,逐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

在业务学习的时间,带领老师们领悟学习《聋校义务教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盲校义务教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培智学校义务教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及各学科课程标准,理解新课程的结构、课程的实施及课程的评价。在集体教研中,注重将理论学习与教学实际中出现的问题或困难紧密结合,采取深度汇谈的形式,通过组内教师间的交流与学习,开展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讨论交流活动。

加强课堂教学实践。教研组的活动,推动了教师同伴互助。在集体备课时,老师们互相说教材、说教法、说教学程序、说训练方式。大家议说课者对教材的处理方式,教学设 计中学生自主学习的活动安排等。讲公开课时教研组成员都参加。评课时老师们即要讲出授课者的成功之处,还要坦诚地指出其存在的不足,提出建议使授课后的教案不断成熟。通过不断的课后的反思,逐步转变观念,改进课堂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依据特点、措施具体:

1、低年级:要关注学生的识字兴趣。通过多种识字的教学方法,制作恰当、形象、直观的学具、教具和课件,有效提高学生的识字数量和质量。课堂上要创设多彩的教学情境,要多创造机会,通过看、听、说、演等形式让学生掌握重点字的意义。在教给学生识字方法的同时,力求识用结合。学校要不定期的对学生掌握字意的情况进行抽查和评比。发现掌握不好的情况之后,要及时补漏。

2、中年级: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课堂上不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和实践,要营造一种有利于学生参与的教学氛围和环境,要启发学生自己去想、去说、主动观察,善于发现,真正实现学生的参与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理解和体验。

3、高年级:鼓励学生大量阅读有益书籍,背诵优秀诗文等积累写作的材料,提高写作能力和水平。

期末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都要进行期末考试并进行质量分析。学校对各学科的教学成绩进行汇总、统计、填写 统计表。期末进行总结,肯定成绩,找出问题、制定改进的措施。完成教学质量分析报告,认真进行反思和调整,以便下一学年更好地改进学校的工作。

2009.6.19

教务处 巴州特教学校

下载寄宿制学校教学质量教研报告资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寄宿制学校教学质量教研报告资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学校教学质量调研报告

    学校教学质量调研报告 作者:佚名 资料来源:网络 点击数:2434 学校教学质量调研报告 - ww w. 5 Y k j.CoM文 章 来源莲山课件 在今年这些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通过聆......

    学校教学质量分析报告

    固关民族中心小学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分析 我校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教师的辛勤努力下,在学生家长的积极支持理解中,圆满完成了上学期教育教学任务,为了在新的一年中......

    学校教学质量分析报告

    学校教学质量分析报告 为了全面了解我校的教育教学情况,为加强教育教学的全过程管理,进一步推进我校教育教学工作,促进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现对我上学期六年毕业班级教育教......

    学校教学质量分析报告

    教学质量分析报告 为了深入了解和全面掌握我校的教学质量现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并对此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共同研究达到资源共享,提高质量的......

    学校教学质量分析报告

    马莲滩小学期终质量分析 本学期来我校教学质量总体来看有所提高,语文、数学从合格率、优秀率、平均分三个方面看都有所上升。虽说上升幅度不大,但也反应出我校教育教学质量逐......

    学校教学质量分析报告

    正视成绩 找准问题突破瓶颈提升质量 秋学期期末检测质量分析报告 本次质量检测中,我校有 名学生参加。此次考试成绩非常不理想。现将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一、 成绩对比 在学区......

    学校教学质量分析报告

    学校教学质量分析报告 学校基本情况: 乐东思源实验学校是贯彻落实海南省委、省政府“教育扶贫(移民)”政策,由政府举办、社会资助,以迁移农村边远贫困地区和生态核心保护区义务教......

    学校教学质量分析报告

    三年来我校教学质量总体来看逐年有所下降,双科合格率从05—06学年度的92%到07—08学年度的84%,下降了8个百分点。语文、数学从合格率、优秀率、平均分三个方面看都有所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