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青乡排中小学通过大课间课外兴趣活动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

时间:2019-05-13 18:46: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长青乡排中小学通过大课间课外兴趣活动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长青乡排中小学通过大课间课外兴趣活动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

第一篇:长青乡排中小学通过大课间课外兴趣活动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

长青乡排中小学大课间和课外兴趣小组工作领导小组

名单

组长:张有健(校长)

副组长:王金华(总务主任)

成员:杨启辉(教导主任)

杨昌慧(少先大队辅导员)

王晓林(工会主席)

杨洁(中心教研组长)

各班主任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少大部,杨昌慧同志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日常工作。

加强学校创新能力建设 服务丹寨经济社会发展

学校是培养创新人才和进程中肩负着重大社会的历史责任。建

设创新型学校,也是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必然选择,也是我校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努力加强学校创新能力建设 服务丹寨经济社会发展。我校在今年开展了以下工作,有不足之处,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一)明确办学指导思想,理清办学发展思路。

我校始终以党的十七大三、四、五中全会精神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认真学习宣传和贯彻执行《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等法律法规及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依法治校。坚持以创新教育为重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办学效益。针对学校的有关方面,理清发展思路,加强学校“亮丽”工程建设,将校门左侧改造成安全宣传栏和花坛,把校门右侧新建成花坛和斜坡绿化带,在球场的东北角砌成花坛及休闲桌凳,换了新的旗杆,添置40根凳子,安装了水电,新喷了三幅大型宣传画,还添置40多面制度镜框,将师生的作品镶嵌在校园宣传栏上,有声有色,其乐融融,营造了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

(二)加强师资培训,注重内外交流,千方百计提高教育教学

质量

学校是培育人才的园地,则教师是教书育人的主体。如何才能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师取决于主要作用。为了培养和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师资力量,我们采取了“引进来,走出去”的学习交流方式,一

是邀请凯里市四小和剑河县城关一小的教师到校上示范课,使老师们开阔了视野,学到了新的教学方法;二是带领班子成员到凯里市四小参观学习,学到了先进的管理经验;三是选派2名骨干教师到贵师大培训学习,提高了他们的教学能力。经全体教师的努力,在上期参加全县统考中,有13名教师获得了教学质量先进个人,学校总体教学质量获县第六名。

(三)加强德育工作管理,注重素质教育质量,关心学生茁壮

成长

为把学生培养成为讲文明、讲礼貌、讲诚信、守纪律的一代新

人,我们注重了德育教育工作。根据县教育局和乡党委的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我们制定有德育教育工作计划,以学科育德为载体,开展以爱国主义教育、文明礼仪教育等一系列为主题的教育活动,深化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每周一作工作布置,周五作工作总结,利用国旗下的讲话对学生加强德育教育,力求在教学中做到“依法治校,依法执教”。经过努力,基本形成了良好的班风和校风,呈现了一派良好的校园景象。

在抓好德育教育工作的同时,我们也注重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培

养。除了课堂上抓好教学质量外,我们还成立有书法、乒乓球队、舞蹈、田径、绘画、花样跳绳、英语等11个课外活动兴趣小组,并明确教师专人负责,学校拨出经费专项资助,多渠道、多方面对学生加强素质教育。功夫不负有心人,学校舞蹈小组编排的《银项圈》在全

县“六一”节文艺演出中获得全县三等奖,在10月30日的全县书法竞赛中,龙海、池明堂二位同学获小学组(硬笔)一等奖,李家龙、池明堂获小学组(毛笔)三等奖。在全县第二届中小学生运动会上,我校21名运动员代表长青乡参加比赛获4个第一,6个第二,1个第四,4个第六的好成绩,占全乡获奖总数的一半,占全县小学组名次的六分之一。

(四)建立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实现了有章可循有人办事的目

不依规矩,不成方圆。

为使老师们在学习、生活、工作中有章可循,正常运转,我们

召开了全体教职工会议,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制定了15个制度镜框镶嵌在办公室墙上,成为老师们生活、工作的一面镜子。要求老师们为人师表,作好学生,家长的社会的表率,尤其在收费问题上,规范收费行为,严禁任何人不能私自向学生乱收费,乱订购资料。由于制定有严格的各项制度,未出现教师越轨的迹象,实现了有章可循有办事的管理目标。

(五)安全卫生教育工作。安全工作责任重于泰山。排除各种安全隐患确保师生生命安全,是我校重要任务。本期主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1、成立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党支部书记任副组长、各班主任为组员。党支部具体抓好日常工作、制定安全制度、明确目标、责任到人。

2、利用国旗下的讲话、班会、少先队活动、学习园地、暑假发放安全知识宣传单等多形式进行防火、交通、禁毒、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知识宣传。邀请法制辅导员到学校进行知识讲座,自觉抵制各种邪教组织和社会不良风气的侵袭。

3、学校经常进行学生自救安全演练,学生只要1分20秒就可以达到安全指定场地。

4、食品卫生管理。按照县局文件要求、清除校园内所有摆摊设点现象,杜绝各种中毒事件发生和疾病传播。

5、为加强对学生的安全管理,学校在校内的各个区域安置了摄像头,并安排老师在上课时间在校门站岗,确保学生出入安全。

总之,全体教师要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拓进取,努力学习,借鉴别人先进的管理经验,为排中小学的教育教学管理再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二篇:学生课外兴趣培养活动策划书

学生课外兴趣培养活动策划书

为了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充实学生课余生活,营造我校积极向上,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特申请在我校开办“英语角”、“书法苑”、“篮球俱乐部”、“星空合唱团”等活动。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一、“英语角”

活动目地:为提高同学学习兴趣,锻炼大家的英语口语及实际交流应用能力,丰富同学的文化生活,扩大英语实际应用在日常生活中的影响,突出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帮助大家走出“哑巴英语”的困影,提供给同学一个互动交流的平台,促使广大同学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活动时间:每周二至周四16:50—17:30; 活动地点:教学楼前花池;

活动对象:我校在校学生(由学生自愿报名参加); 活动主持人:李莹莹; 活动具体安排:

1.活动主要以互动交流的方式进行,每次活动历时半小时左右; 2.主持人给定一个主题(主题事先由英语老师策划准备完成),引导在场所有参加活动的学生就该主题进行英语自由交流。内容主要有:带动学生学唱英文歌、英文小短剧、即兴英文小演讲或者是即时准备一场小规模的演讲比赛等。

二、“书法苑”

活动目的:传承中华书法文化,培养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爱好,对学生进行书法启蒙教育;

活动时间:每周二至周四16:50—17:30; 活动地点:教学楼;

活动对象:我校在校学生(由学生自愿报名参加); 活动主持人:张祺; 活动具体安排:

活动主要以课堂教学的形式进行,定期进行学生作品展示。

三、“篮球俱乐部”

活动目的: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强健体魄,增强学生团队协作意识; 活动时间:每周二至周四16:50—17:30; 活动地点:篮球场;

活动对象:我校在校学生(由学生自愿报名参加); 活动主持人:常江、李磊、张磊、吴宇洋; 活动具体安排:

1.篮球基本技能学习; 2.篮球友谊赛;

四、“星空合唱团”

活动目的:培养学生兴趣爱好,丰富学生校园生活。提高学生音乐素养,增强学生团结互助意识;

活动时间:每周二至周四16:50—17:30; 活动地点:教学楼;

活动对象:我校在校学生(由学生自愿报名参加); 活动主持人:张辛、赵艳丽、段五缘; 活动具体安排:

1.由主持人选定歌曲素材(内容主要有爱国歌曲、励志歌曲、校园歌曲),逐句教学生演唱;

2.学生练习合唱;

3.校园文艺晚会进行表演演出。

第三篇:培养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兴趣研究的总结报告

培养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兴趣的研究

总 结 报 告

一、前言

传统教育侧重关注的是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忽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教育。学生在课堂上活动时间很少,知识的讲授和被动的学习,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学生兴趣逐渐丧失。而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以学生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与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性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及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主要目的实践性课程模式。

目前,好多学校进行了小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探索,有一定积极意义,也探索出了一些富有启发意义的个案,但是就绝大多数学校而言,尚未构建一套完善的小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体系,所以还有待进行深入的探索与研究。而我校是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基地,所以如何培养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激发孩子们参与活动的热情,鼓励孩子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施展孩子的才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为此,我们提出了运用“快乐日记”培养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

二、课题研究内容的界定及理论反思

新课程所倡导的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建构自己认知结构的过程。真正的学习并不是由教师传授给儿童的,而是出自学生本身,要让学生自发的、主动的进行学习。而这一系列活动都源于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兴趣的培养,充分体现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活动中。综合实践活动课重视情境的创设,让每个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都能发现问题并且乐于去解决这些问题,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与积极性。教师只是勾画蓝图,具体的研究方案由学生制定并实施。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有兴趣的做有意义的事,并且重视对学生活动过程中的评价,并且评价形式多种多样,方法灵活使用。评价手段的多样化同样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与愿望。学生在“快乐日记”里记下自己在活动过程中的成功之举与快乐心情,进而对学习产生更大的兴趣。在具体的研究中,我们遵循以下原则,保证了研究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一是可行性原则:即所确立的课题能够开展研究,这样教师首先就要对相关资料的搜集难度、学生的基础等做出相应的预测与判断。二是科学性原则:在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要以教育学、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为指导,讲究科学性。三是实践性原则:不只凭空洞的说教,要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参与的兴趣。在实践中,我们注意把握了几个要点:

1、活动主题鲜明,有吸引力、感染力。

2、活动内容富有趣味性、知识性、思想性。

3、活动形式灵活多样。四是渗透性原则:把综合实践活动与学校教学相融合,充分挖掘各学科课程内容,在教学中注重设计各种实践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

三、课题研究的实施途径

课题以行动研究法为主,不断实践、不断修正、不断完善运用“快乐日记”培养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让学生多反思活动过程,通过“快乐日记”记下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及时调整学习策略,使自身潜力得到更充分的发展。

(一)课题前期调查

课题前期我们采用切实可行的方法对学生、家长进行调查,了解到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差,自主探索学习、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不高。

(二)培养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兴趣的途径

1、教师指导的途径

学生记快乐日记不是靠凭空想象,必须有真实可靠的素材,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活动的主题,获取各种直接经验,才有得可写,愿意去写。

(1)指导学生选择喜欢的课题

教师应针对学生的知识、基础及其爱好、学生所处的特定社区背景和自然条件,引导学生确定合理的活动课题。在学生初次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的情况下,教师要做好学生的引导者、组织者、领导者和合作者。这时教师可提供若干个有益的活动主题或课题,供学生选择。随着学生能力的不断发展,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自主选择、确定活动主题或课题。在学生初步选择或自主提出活动主题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活动课题进行论证,以便确定可行的活动课题。

在给学生提供的课题研究中我们也紧紧与学生实际,与学校实际想结合。当学校提出了以“环保”为主题的活动时,我们课题组就提前让学生进行了有关环保的课题研究,如:《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我们共同的家园》、《环保连着你我他》、《做环境小卫士 》、《消除白色污染》、《电池与环保》。我们学校地处城乡结合地带,又以农村孩子居多,我们就给孩子们提供了如下课题:《各种各样的树叶》、《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和“蔬菜”交朋友》、《田野里的卫士 》、《昆虫拾趣》、《水果畅想》。针对各个年级的课程内容我们又有意识的安排了一些课题的研究,如:《熊猫的家族》、《恐龙的传说》、《动物,人类的朋友》、《数学与生活》、《我国的名山》、《现代的桥梁》。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课题的研究,每一个课题组都把自己的课题研究搞得有声有色。

(2)指导学生进行资料的搜集、运用

确定了活动课题,设计了活动方案,围绕活动即要进行一些资料的搜集,资料搜集的过程研究性学习,也是活动主体进行活动的过程。对于活动的任何一个主题,都必须综合运用参观、访问、调查、实验、测量、采访、宣传、郊游、野营、义务劳动、公益服务。

在资料收集和分类的指导方面,要对学生提出较高要求,由于综合实践活动注重学习过程,注重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感受和体验,因此我们也要求学生及时做好活动记录、感受和体验记录,作为最有价值的原始资料。要对资料进行及时(至少一周一次)的整理和筛选,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这样便于资料的保管、查阅、分析提炼和查漏补缺。在指导学生进行资料的搜集要求学生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资料来源的可靠性:如要求学生对每份资料写出详细、可靠的信息来源;概念要在查阅辞典、百科全书后作出准确的界定等。②程序的科学性:如抽样调查时,要按一定的科学程序进行,尽量做到调查结果的客观。③结论的科学性:如分析推理要合理,结论要经得起推敲和检验等。

如在《我们生活中的商标》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同学们纷纷地把在课外搜集了大量的商标在课堂上展示;通过学生细心观察,老师适时点拨,让学生生动活泼地、自然而然感知商标的种类有文字、图形、符号、文字图形组合这几种类型;知道“商标”是区别商品和服务来源的一种标记,商标提出注册申请,经商标局核准注册后就是注册商标;然后教师引导学生现场调查、推荐,让学生明白商标可以引导消费者购物;通过让学生吃食品展开讨论,让学生明白注册商标能使厂家、商家提高效益,是无形的资产;最后通过看采访录像、小品表演,查阅资料、编写诵读快板等形式把整节课推向高潮,让学生生动形象地明白树立商标意识的重要性。

这样就有意识地帮助学生掌握利用工具书、使用视听媒体、做笔记、采访、整理资料等方面的技能。在具体的活动过程中,指导学生有目的地收集事实资料,指导学生小组合作运用调查、观察、访问、测量等方法;指导学生写好研究日记,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及时记载研究情况,真实记录个人体验,告诉学生这样做的目的、意义-—不单为以后进行活动总结和评价提供依据,更是为提高了自己的各方面的能力。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及时了解学生开展活动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点拨与督促;要组织灵活多样的交流、研讨活动,促进学生自我教育。帮助学生保持和进一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对有特殊困难的小组要进行个别辅导,或创设必要的条件,或帮助调整研究计划。所以教师要在实施过程中实现从知识传授者到学生学习的组织、引导、参与者的角色的转换。我们需要记住这么一句话“学生是研究者,学生似科学家。”

(3)指导学生课题的操作

指导学生实施课题操作的内容主要包括:如何通过社会实践和图书、网络等途径收集资料;如何对获取的信息资料进行分析和归纳,并能在此基础上形成课题的研究成果。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指导要充分体现出“引导”二字,做好“引导者”的角色。

综合实践活动过程指导中应注意唤起学生的兴趣,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无论计划制定得多么周密,在实施的过程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和困难,而且,有些困难还常常是始料不及的。由于学生极少接触社会,因此在走向社会去搞实践活动之初,难免会遇到各种不支持行为;由于以往的教学方式中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少,而他们中绝大多数又都是独生子女,比较缺乏协作精神,因此在研究过程中小组成员间难免会产生分歧和矛盾……当学生陷入困境时,教师的指导作用表现为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和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而不是直接告诉学生如何去做。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不妨采用一些小策略来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唤起他们的研究兴趣。当学生有了畏难情绪时,教师要通过言语和表情、眼神等体态语言,明确地向学生表达信任和积极的期待;当学生受挫时,教师可以采用替代强化的策略,有意在他们面前表扬和赞许其他小组或个人的顽强和坚韧,也就是用激将法来激活其内在动机;当学生遇到棘手的难题、一筹莫展的时候,教师可以把握时机,适时参与,以和学生平等的协作者身份给学生以必要的启发和引导;当学生忽略了某一重要环节或关键问题时,教师可以就与之相关的问题假装向学生求助……总之,在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教师的指导变得更加隐蔽,可以学生兴趣为中介,其作用的结果通过学生的行为表现出来,所以说,精心的指导往往体现在似于无心之处。

(4)指导学生探究的方法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仍处于主导地位,只是对教师指导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教师的指导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探究的方法,同时要让他们知道,什么样的问题适合什么样的方法。教师的有效指导是综合实践活动成功实施的基本条件。

如学生在进行《生命的呼唤――拯救濒临灭绝的动物》这个课题时,就确定了活动目标:①通过调查、收集资料和讨论等,让学生了解动物,特别是濒临灭绝的动物的现状,原因及灭绝的后果,引导他们树立关注生命,保护动物的意识。②教育培养学生要珍爱生命,保护动物的意识和行为。③通过小组活动和其他同学的交流活动,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分享的态度与能力。④鼓励学生用多种手段、多种途径来获取信息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新方法、新思路,激发他们探究和创新的欲望。在这一课题中,学生就用到了一些常用的科研方法,如观察法、实验法、类比法、案例分析法、社会调查法、数据统计法等。在社会调查法中还有:抽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街头观察和采访、学会选择最恰当的方法进行研究。进入实施阶段,则采用相关性调查法、因果关系调查法,围绕中心问题有针对性地搜集证据,并采用实验法进一步论证自己的结论。

创设学生发现问题的情境引导学生从问题情境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探究课题,帮助学生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探究方式,教会学生科学地认识程序和寻求知识规律的思考途径、诱发他们探究自然科学的志趣。

(5)指导学生总结评价

在活动总结阶段,教师应指导学生对活动过程中的资料进行筛选、整理,形成结论,指导学生撰写活动报告,并进行不同方式的表达和交流。同时在总结时要引导学生着重对活动过程中的体验、认识和收获进行总结和反思。如在《我们生活中的商标》在活动总结阶段时我就注意引导学生把活动做成网页、开展“我是小小商标设计家”辨论会、“商标拍卖会”、“《我们生活中的商标》发布会”等多种形式的汇报活动深化活动主题。

指导学生总结评价中注重人文价值的发掘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不仅仅在于让学生知道“是什么”和“怎么样”,而且注重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它“立足于人的个性的整体性,立足于学生的健全发展。” 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的总结评价指导中,不能把目光仅仅定位在那些有形成果之上,还要从无形的成果中发掘出其中的人文价值:比如,通过环境调查的实践,不仅要使学生认识到我们正面临的严重的环境危机,而且还要使他们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关系;通过回顾解决困难的过程和感受,不仅要让学生获得成就感的体验,而且要引导学生养成通力协作的精神,学会欣赏他人的优点,培养其承受挫折的能力并鼓励其迎难而上的勇气;通过让学生总结自己曾经犯过的错误和走过的弯路,不仅要使学生吸取教训,而且要引导他们学会反思……。

2、学生写的途径

我在实践活动中注意培养学生记快乐日记的习惯,运用这一手段,使学生产生愉快的学习情绪,从而对实践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也有助于创设良好的师生、生生关系。提醒教师不断地反思,不断地了解学生,做学生的朋友。日记因为内容涉及面非常广泛,根据小学生的兴趣爱好、年龄特征、知识水平等方面因素,预先设想快乐日记大致有5种内容范畴。

(1)构建知识型

这一类型的日记中,学生对活动过程中的体验、认识和收获进行总结和反思,从而记录下自己在学习活动中成功的体验以及愉快的学习心情。同时学生在日记中有目的对新知识进行整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将新的信息纳入已有的知识体系中,并重新对认知结构改造或重组,从而重新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2)方法应用型

这一类型的日记中,学生把在活动中用到的探究问题的的方法记录下来,能够运用多种方法对问题进行比较深入的分析和综合,并能够将多种方法进行比较,形成一定的见解或观点。学生在体验解决问题策略多样性的基础上,学会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探究方式,同时体验着成功的快乐。

(3)质疑问难型

学生将在实践活动中遇到的问题或产生的疑惑,通过日记的途径向教师提出,以寻求教师或同伴的帮助。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儿童生来就有好奇心,他们越是不断探索周围世界,了解周围世界,就越能从中得到满足。这种满足感,作为一种激励,又会进一步强化他们的求知欲,即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提问”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教学时间、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影响,许多学生在课堂上没有时间或不愿提出“质疑”。质疑问难型日记则提供了质疑问难的新途径。

(4)联系生活型

校外课程资源绝不是课堂、操场、实验室的简单“搬家”,而是突破传统教学的框架,使学生与生活、社会、与世界的发展信息相通的一个重要途经。我们要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生活,记录并思考生活中遇到的有探究价值的问题,结合日常生活中的社会问题,将所学的知识加以应用。让学生到真实的世界中进行各种体验和解决现实问题,灵活地适应实际生活的需要。同时学生在利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出一种成就感。

(5)拓展视野型

学生通过查阅书籍、网络搜索或其它途经,有意识地收集、了解、整理自己感兴趣内容的一些自然科学知识材料,将它们根据自己的理解经快乐日记的形式表现出来,他们在搜集的过程中,心情是快乐的,求知欲是强烈的,充分体现出学习的价值观。

教师对日记的类型、内容不做统一要求,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去选择,但每一种类型的日记,学生都要记录下自己的感受与收获,将自己快乐的心情与老师分享。

(三)综合实践活动与各学科有机渗透

综合实践活动虽然不同于学科课程,但也不是与学科完全割裂开来。我觉得可以与各科教学结合起来,将学生所学的学科知识,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得到延伸、综合与提升。同时,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所发现的问题、所获得的知识技能,可以在各学科的学习中得到拓展和加深。

如苏教版小语第4册第3次作文是一篇以《夏天的水果》为题的习作,在习作前就可以让学生通过各种方式深入调查了解夏天水果的特点、种类等。在活动课上让学生畅所欲言,充分交流,既积累了知识,又为习作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使学生有话可写。

再如人教版小语第10册有一个课外练习:“把自己的作文编一本作文集”,通过让学生收集、挑选、整理以往的习作,提作文集名称,设计封面等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并且在交流作文集的过程中,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再如苏教版第6册《海底世界》这一课后,我指导学生从报纸、电视、杂志、网络上查找有关海洋的知识,同时,把学生查找到的有关文字和图片资料张贴在教室黑板报上,通过相互交流所得,使学生感受海底世界的景色奇异。

我们的综合实践活动能激发学生主动生成强烈的求知欲望,主动获得一种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以及过程中丰富多彩的、活生生的体验。学生将伴着浓厚的兴趣,投入到活动中去,会觉得快乐无比。

四、课题研究取得的效果

自2004年以来,我们就开始对《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进行研究,根据课题研究方案,对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进行了有效地探索,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转变学习态度和学习方式。课题研究中,我们虚心向经验丰富的教师、家长请教,并阅读大量有关的业务书籍,刻苦钻研。课题组的几位老师在各自的研究领域潜心摸索,付出了很多的心血。我们经常碰头讨论、交流,相互切磋,总结经验,相互促进。为了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学校领导经常组织我们课题组的老师到外地学习,借鉴外地的成功经验,以指导实验的顺利进行。

有付出就有收获。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课题研究成果喜人,与非实验班学生相比,我们实验班的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浓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性和创新能力得到最大潜能的发挥,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了充分锻炼。在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后测分析后,我将前测分析与后测分析做了对比,发现了学生可喜的变化。在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方面,参与学生的百分比从原来的60%增加到98%;积极主动学习的学生由原来的52%增加到96%;许多家长谈到孩子都说变了样。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学生都踊跃参加,在校办的红领巾广播站,实验班的学生投稿最积极,实验班的学生创办的手抄报精致、富有创意。在各种评比活动中,我班学生荣获了多项荣誉。在学校开展的“争做环境小卫士”活动中,王成同学被评为“环境小卫士”。在科技制作比赛活动中,周密同学被评为“小小发明家”。在县教育局组织的一次“辩论会”活动中,王欣悦同学获得“小小辩论家”的称号。还有韩明君同学被评为“小小智慧星”。为此,我们班被学校评为“星级班级”。我们课题组的老师荣获了县级“优秀辅导员”、镇“教育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这些荣誉的获得更激起了同学们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性。

五、课题研究的体会

(一)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是探究式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此,在学习的形式上注重让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收集信息、分析信息、运用信息、互相协作、主动探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促进学生内在能力的提升。这样一来,从根本上改变了由老师讲授转变为学生自主、自动的学习方式。同学们在互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点燃了智慧的火花,锻炼了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程度

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总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被动的、不被关注的。据调查,平均有10%的学生在一学年中从来没有被提问过,这还是一个非常保守的数字,在有些学科教学中,一年中没回答过问题的学生甚至超过30%。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的参与程度大大提高,他们都以饱满的热情积极地投入到活动中去。每一位学生在活动中都有具体分工,分工时充分考虑每一个人的特长,充分发挥每一个人的潜能,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如高坤同学,学业成绩一般,并不引人注目,但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自己制幻灯片,展示小组的研究成果,令大家刮目相看,大大增强了他的自信心。

(三)建立了新型的师生关系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的职能是启发、指导、示范来促成活动的成功,学生的各种能力素质的培养,都是要通过学生自己亲自实践、操作、体验来实现的。教师在与学生一起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完全融入学生之中,做学生中的一员,真正把学生当成是自己的朋友。在新的教学思想指导下,很多时候我们将师生角色从显性的角度交换一下。让学生讲,老师听,学生做,老师看,即让学生体验老师,做老师中的一员。这样既是师生平等的体现,也是对学生的莫大鼓励。我们经常让学生当老师,让他们来讲、来表演、来操作,让他们去评价其他学生的探索行为等等,这极大的鼓舞了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和热情,师生之间的关系变得水乳交融。

尽管我们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取得了较大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少数家长对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认识不够,不支持孩子搞活动;二是教师还须不断“充电”,努力提升自身素质;三是小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研究。总之,我们一定要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使学生人人有兴趣参与综合实践活动。

参考文献:

1、《走进新课程》,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

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与实施》,郭元祥著;

3、《科学究竟是什么》,南京大学教授张红霞著;

4、《科学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第四篇:浅谈如何通过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

浅谈如何通过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

[主要内容] 以教材为依据,充分利用好课堂这块阵地,把生活中丰富的语文学习资料与教材相结合,建立开放的语文课堂教学,开展综合性的语文实践活动,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使学生真正地行动起来。笔者主要从以教材为依据,在实践中激发自主探究和以活动为平台,在实践中促进自主探究两方面阐述,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的目标。

[关键字]实践活动 自主探究

语文实践活动是将已有的语文知识技能在实践中应用,又在应用中获得新知,提高能力的过程。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以学生语文学习的直接经验与感受而开展的,根本目的就是促进学生综合语文素养的发展。与之相适应的基本学习方式是探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是相对于“接受性学习”而言的。探究性学习注重对生活的感受与体验,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去发现和探究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为了让学生乐于学语文,学好语文,提高语文实践能力,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我们广辟渠道,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笔者作了如下的尝试:

一、以教材为依据,在实践中激发自主探究

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教科书是语文堂教学资源之一,学生在校期间,主要进行的是课堂学习。因此,我们以教材为依据,充分利用好课堂这块阵地,把生活中丰富的语文学习资料与教材相结合,建立开放的语文课堂教学,开展综合性的语文实践活动,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生真正地行动起来。

1、利用生活中的资源,探究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语文教材上的许多文章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当学生在阅读中 1

提出问题时,怎么办?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或请学生帮助解答,忽略了引导学生自己从生活中,从大自然中去观察、体验,寻求问题的答案。这样做,扼杀了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欲望,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如今,我们尽量引导学生自己寻找问题的答案。如上口语交际《对乡村生活和田园景物的了解和感受》,由于课前让同学准备。在课堂上,学生展示自己课前搜集的图片,向大家介绍图片描绘的内容,有的说风俗人情。他们所了解到的,多数是从电视中看的,或者询问家长,或者在书上看到的,或者是亲身体验的。这些活动,使语文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学生学习情绪高涨,培养了他们了解课外知识的兴趣。事实证明,将语文课堂教学与生活紧密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2、利用书籍、网络等渠道搜集信息,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在信息社会时代,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有很多,他们了解的信息比老师的还要多。在一些语文课上,老师在介绍文章时代背景等有关资料时,有的学生莫不关心,或者根本就不听,因为他早就知道,或者不想知道。当我们让学生想办法解决一些靠课文不能解决的疑问时,他们很有兴趣,一定想办法解决。汇报交流时积极主动。如教学《桂林山水》一课,我鼓励学生通过网络等渠道搜集资料,知道祖国有那些名胜古迹,驰名中外的物产,通过自己的努力了解祖国。每位学生都行动起来,对祖国的名胜和物产了解比教师了解的要多得多。

3、开展小组学习,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式学习、表达,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

在课堂上分小组进行学习,是学生进行合作、探究性学习的有效形式。如教学《尊严》一课时,我把学生分成学习小组,开展小组讨论,选择喜欢的段落,选择喜欢的方式进行学习,教师巡视,指导学生的学习。汇报交流时,各组推选一个同学先介绍学习情况,然后组织大家汇报。这样的学习活动,改变了单一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

问,学生答、学生读的形式,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中,体现了语文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融合。

二、以活动为平台,在实践中促进自主探究

语文的课外学习资源非常丰富。“课标”指出:“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等”都是语文课程资源,“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这丰富的资源,为我们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的学习提供了无数的契机,为学生增加了许多学语文、用语文的机会,有利于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综合实践活动以学生的直接经验为基础,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了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以调查和各种形式的表达为主,我们要让学生密切关注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让语文学习走进生活,实现语文教学与生活的沟通和联系,与其他学科的融合。

1、由语文课延伸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

学习了《纪昌学射》这篇课文,学生读了许多类似这样的寓言故事:《掩耳盗铃》《自相矛盾》„„他们还挑选自己喜欢的寓言,制作道具,进行表演,在汇报展示活动中,他们有的解说,有的表演,有的做动作,这些课本剧演的活灵活现,如果学了一篇课文,让同学拓展阅读类似的文章,或给予机会演一演,就培养了学生阅读的兴趣。

2、同社会生活、自然现象相联系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生活即语文。从社会生活、自然现象中去发现问题,展开语文实践,进行探究性学习,实现了语文教学的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扩大了学生的视野,增加了学生学语文的实践机会。

(1)、来自国内外世人关注的新闻的活动。如《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学生通过电视、报纸、网络,搜集了许多资料,在口语交际的演讲课上,他们各抒己见 :有的谴责美国的霸权主义,有的同情伊拉克的人们,有的讨厌战争带来的灾难„„言由心声,学生通过资料搜集,感受了那激动人心的时刻,才说出了这样的见解。

(2)来自生活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采访„„》、《赞老师》和辩论《过生日该不该请同学》等,都是来源于生活实际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3)来源于自然界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如组织学生开展的《走近榜样》活动,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搜集采访。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的学习,其方法与途径很多,确实能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的积极性,能较好地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但是,并不是给一点事让学生做,教师袖手旁观就行了,它必须是一种精心编排的教学活动,这个教学活动具有连续性,必须要给予学生充分的准备时间、活动时间、汇报评价时间,教师要加强学习过程的管理,不然,探究性学习就只是一个提法而已,起不到真正的作用。经过探索研究,我认为要注意以下几个环节:

提出要求、准备、实施、汇报展示。这是活动开展一定时间后,对活动的总结、评价,是让学生品味探究的乐趣,激发学生更强的探究欲望的环节,通过汇报展示,学生互相分享探究活动带来的快乐,并学习评价活动的得失,为下一次的探究活动作准备,在汇报展示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情境,使学生在和谐、宽松、具有情调的氛围中互相交流,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式交流,如:《我喜爱的名言》,我精心设计了汇报展示环节,课堂上同学们个个出口成章,名言多种多样,学生愉快地汇报交流,《赞老师》的学唱《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学生跟着录音机学唱,把对老师的赞美之情融于歌声之中„„,在展示活动中,学生互评,师生共评,如《我心中的童话》,学生读了自己的童话故事后,大家评一评:像童话故事吗?为什么?提高了学生对童

话的认识,有助于学生童话作品质量的提高。

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探究类语文学习活动的开展正是为了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和学生发展的需要,实践活动的开展促使我们努力探索如何运用科学的方法求知,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和创新潜能的教学模式,力求实现把学习的自由还给学生,把学习的空间还给学生,把学习的欢乐还给学生。

相信随着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的习惯的养成,随着学生自主探究经验的不断积累,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与鉴赏水平会不断得到提高,他们能够自主探究出的东西也会越来越多,学生们的阅读会逐渐走向深刻与成熟。而这正是学生最大的收获,也是语文教学追求的最高境界。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2]郭元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与实施》.[3] 全国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小学语文教学》山西教育报刊社.2006.

下载长青乡排中小学通过大课间课外兴趣活动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word格式文档
下载长青乡排中小学通过大课间课外兴趣活动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