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G电子’中国海洋大学课程教学卓越奖”管理暂行规定

时间:2019-05-13 18:29: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LG电子’中国海洋大学课程教学卓越奖”管理暂行规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LG电子’中国海洋大学课程教学卓越奖”管理暂行规定》。

第一篇:“‘LG电子’中国海洋大学课程教学卓越奖”管理暂行规定

附件1:

“‘LG电子’中国海洋大学课程教学卓越奖”管理暂行规定 为鼓励广大教师开展教学改革与创新,促进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发挥广大教师在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中的关键作用,LG浪潮数字移动通信有限公司与学校商定设立“‘LG电子’中国海洋大学课程教学卓越奖”。为做好该奖项的评选奖励工作,根据双方协议精神,特制订本规定。

一、奖励范围

在我校从事教学工作三年以上,年龄在45周岁以下的受聘教师岗位的在编在岗人员。

二、奖励金额

每年奖励人数10人,设一、二等奖。一等奖5人,每人 4000 元,二等奖5人,每人2000 元。

三、评选条件(须符合下列第1、2、3条并第4或5条)

1.热爱教育事业,认真履行教师岗位职责,完成其所聘岗位要求的本科教育教学工作且成绩突出。

2.积极主动承担本科教学任务,近五年系统讲授过两门及以上全日制本科生课程。

3.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课堂教学效果好。

4.参加过学校组织的课程教学评估,成绩为良好及以上,其中申请一等奖者,课程评估成绩须为优秀。

5.近三年以第一作者公开发表过教育教学研究论文或参与过学校及以上教改项目,获得过校级及以上教学成果奖。

三、评选办法及程序

1.学校设立“‘LG电子’中国海洋大学课程教学卓越奖”管理委员会负责该奖项的管理。管理委员会由LG浪潮数字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有关人员和我校有关校领导、人事处、财务处、教务处、高教研究与评估中心、教学支持中心负责人组成,办公室设在教学支持中心。

2.“‘LG电子’中国海洋大学课程教学卓越奖”评定工作每年11月举行,由教师个人提出申请,填写《“‘LG电子’中国海洋大学课程教学卓越奖”申请表》,院系审核、择优推荐。

3.教学支持中心组织教学督导以及人事处、教务处、高教研究与评估中心等有关专家进行评审,获奖名单和申报材料经公示报学校批准。

4.学校公布获奖教师名单,并会同LG浪潮数字移动通信有限公司在每年年底之前对获奖人员进行表彰奖励。

第二篇:课程教学评价常见问题答疑-中国海洋大学

课程教学评估常见问题答疑

1、学校课程评估由谁组织实施? 答:学校设教学评估专家委员会作为组织实施机构,该委员会是在主管校长的领导下,对教学质量进行检查、评价的专门机构。教学评估专家委员会由教学评估专家常设委员会(简称“常设委员会”)及教学评估专家组(简称“专家组”)组成。“常设委员会”全面负责学校的课程教学评估工作。现任主任是我校教学名师、数学与科学学院教授刘新国,办公室设在高教研究与评估中心。

2、评估专家是如何组聘的? 答:“常设委员会”的成员由学校任命;“专家组”根据每学期参评课程的状况,从在岗或近期退休的教授或副教授中选聘,选聘人员由“常设委员会”提名,报主管校长批准。“常设委员会”每学期召开课程教学评估工作会议,研讨并制定课程教学评估工作计划;“专家组”按照学科组、横向组、同行组三个层面组建。

3、参加学校课程评估的申报条件是什么?

答:现阶段,每学期组织一次课程评估,分推荐评估和抽查评估两类。推荐评估,以院(系、中心)评估为基础,由教师个人自愿申报(须讲授过参评课程两次以上),院(系、中心)推荐评估为优或良的教师参加学校评估;抽查评估,由“常设委员会”在一定范围内随机抽查某门课程教师参加学校评估。确定参评教师名单后,报主管校长批准。两类评估同等要求。评估课程按照理论课、体育课、实验课、双语课和艺术技能课分类进行。评估工作程序按每学期课程教学评估工作安排表进行。

4、学校一般在什么时候组织课程评估申报? 答:一般在每学期末(第17周),各院(系、中心)根据课程评估的通知要求,组织教师申报课程教学评估。一般采取教师个人申报和学校随机抽查两种方式。第二学期开学的第1周,校教学评估专家常设委员会根据申报原则和条件审核申报教师材料,确定参加教学评估的课程名单。

5、教师参加课程评估需要做好哪些准备工作?

答:经审核确定的参评教师需要在第4个教学周,将教学日历、教学大纲、教材交到高教研究与评估中心课程评估办公室,教学日历必须有教学负责人签字和院系公章。在第2-12周,按照中心提供的观摩课程表,参评教师自主观摩教学。在第12个教学周,提交讲稿、教学设计、教师自评表、教学观摩反馈表,学生平时作业、期中考试试卷等材料。另外,需要为现场听课的评估专家准备一至两份本堂课的教学设计,可包括教学目标、讲授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教学信息反馈与矫正活动等方面的设计。

6、课程评估指标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答:2010年7月,学校教学评估专家常设委员会完成了新一轮课程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的修订工作,依据科学性、独立性、可测性、共性与个性相结合等原则,体现研究型教学特征、体现发展性评价特征的基本要求,对一级指标体系和二级指标体系进行了全面修订。一级指标体系修订为“教学思想与态度”、“教学基本要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评价”四大类,其中新增了教学思想、考试考核评价等方面的内容。二级指标体系修订突出研究型教学的特征,进一步强调以研究带动教学,要求教学内容及时反映或联系学科发展的新思想、新概念和新成果;突出过程性评估的特征,首次将课下学习指导、课下学习内容安排、课程考核方式等内容纳入指标体系;体现“教有方法、教无定法”的思想,注重因材施教,灵活运用启发式、案例式、讨论式、探究式等教学方法,以及对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培养方面的评价。

7、课程评估的基本程序是怎样的?

答:一般来讲,第3周,课程教学评估专家开始听课。第4周,参评教师将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材送交课程评估办公室。第2-12周,参评教师根据学校高教研究与评估中心提供的观摩课程表进行教学观摩(至少两次),填写教学观摩反馈表。第10-12周,分别召开学科组组长会议和横向组第一次会议,通报、交流前期听课情况,研究、讨论评估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决定后期听课的重点;向学生发放评价表并将学生意见反馈给参评教师;参评教师于第12周将教案或教学设计、讲稿、学生作业或平时测验、期中考试试卷、教师自评表、教学观摩反馈表送交课程评估办公室。第14-15周,各学科组由组长安排,在随堂听课,深入院系及学生中调研、听取意见和反复讨论的基础上,对参评课程提出评估意见;各横向组分别举行第二次会议,交流、讨论评估意见。第16周,课程评估办公室对来自评估专家、学生和教学督导三方面的教学评价信息进行汇总,并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办法进行数据统计和评价意见整合;参评教师撰写个人总结交课程评估办公室。

8、课程评估结果是如何产生的?

答:课程教学评估评定会按照“看、听、议、投”四步法进行,以无记名方式投票决定参评教师评估等级时,评估专家2/3以上(含2/3)参加方为有效;对每门课程的打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并计算出平均值,此平均值即是某一课程的最后得分;根据量化等级标准(90分以上为优秀,80-89分为良好,60-79分为合格,59分以下为不合格),产生出评估结果。其中,2014年5月,经学校教学评估专家常设委员会讨论决定,要求“评估专家打分平均值在90分以上,且至少2/3及以上评估专家打分大于或等于90分时”,方可评定为优秀等次。

教学评估专家委员会向全校公布评估结果,并将书面评估意见分别转给参评教师及有关院(系、中心)。学校对获优、良等级的教师给予奖励,同时颁发荣誉证书。

9、参加评估过程中教师可以得到哪些帮助? 为帮助教师有效提高课程教学质量,评估专家、督导专家在每次听课后都将提供具体的反馈意见。教学支持中心每个学期都分文理科组织优质课程集体教学观摩和研讨活动,组织全校性教育教学专家报告会,组织教学方法和策略讲座、工作坊。

10、我校课程教学评估的特点是什么?

我校课程教学评估始于1986年,在学校内部质量保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并培养了一批批优秀教师,形成了前瞻性、学术性、独立性等特点。是过程性与终结性相结合的综合性评估,强调评估对教师发展的意义和价值,通过提供过程性评价和服务,使参与教师不断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

11、参加课程教学评估要特别注意的问题是什么?

我校课程教学评估倡导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融入课程教学,专家在评估中不仅关注每堂课的教学状况,还会进一步考察,课堂教学是否延伸到了课堂之外,是否关注到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否设计和实施了促进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策略,是否有效达成促进学生学习的目的。因此,教师从报名开始时提交的个人简介表,到中期提交的学生作业等各类文本资料,都是专家关注的内容。以个人简介表为例,除了个人基本信息,内容涉及教学理念、学习目标、教与学的方法、考核方式等陈述,需要教师对所申报评估的课程及其在人才培养中的定位和目标进行深入思考和整体设计,需要思考如何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学习的考核方式等。

12、参加过一次学校组织的课程教学评估后,隔多长时间可以第二次申报? 答:凡参加过一次学校组织的课程教学评估后,至少隔一年之后,方可进行第二次申报。

13、每学期课程教学评估工作启动后,可以申请退出评估吗?

答:每学期课程评估工作启动后,原则上不允许退出评估。如确有特殊情况申请退出,需至少隔一年之后,方可进行下一次申报。

第三篇: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组织管理暂行规定

附件3

中国科学院大学

研究生课程教学组织管理暂行规定

(2015年3月16日校长办公会议通过)

根据《中国科学院大学关于研究生课程设置的指导意见》、《中国科学院大学关于研究生授课教师遴选的指导意见》,结合中国科学院大学(以下简称“国科大”)研究生课程教学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定。

本规定用于指导在研究生课程教学阶段,国科大各院系、教研室和授课教师、教学管理部门及组织教学的分院/教育基地和研究所开展有关研究生的课程安排、教学实施、课程考核及教学评估等组织管理工作。

一、课程安排

1.教务部按学期编制并发布《中国科学院大学教学日历》(以下简称“教学日历”),负责统筹安排每学期重要教学环节的执行计划。

2.各院系根据“教学日历”,依据课程设置方案组织每个学期的课程开设工作,并根据教务部的通知,通过教务管理系统将开课计划报教务部。

3.开课计划中应包括所开设课程的详细信息,包括课程的学时、学分,上课的时间、地点、起止日期,授 课教师人选及详细的课时分工,以及课程的教学大纲或教学方案等内容。

4.教研室负责组织协调相关课程的教学大纲的编写工作。首席教授须以研讨会形式,召集主讲教师和助教共同制定详细的教学大纲,明确课程教学要求。

5.各类课程均须编制教学大纲,以保证课程的规范性、系统性和完整性。教学大纲的基本内容应包括课程的目的和要求、预修课程要求、讲授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学时分配与进度计划、考核方式、教材或主要参考资料等。

教学大纲须接受院系领导和相关专家委员会的审核。院系将每个学期的课程开设表与教学大纲通过教务管理系统报教务部备案。

6.在保持教学大纲基本要求的前提下,主讲教师可经首席教授同意,对课程内容作必要的调整,调整的部分不得超过大纲规定内容的25%。

7.院系安排课程时,原则上,专业核心课、专业普及课和专业研讨课每次安排2学时,特殊情况可安排3学时,不得4节连排;相邻两次课程至少间隔1天。三类专业课不宜集中授课,每门专业课每周最多不超过6学时。院系和教研室应充分考虑课程进度的可行性,进行合理安排,确保教学质量。8.教务部按学期编制《中国科学院大学课程开设表》作为教学组织实施的基本依据。

二、课程教学

9.研究生课程教学,应采用启发式和互动式的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研究生的科技原创意识和独立思考及逻辑思辨能力。

10.教研室主任负责组织、检查本教研室授课教师备课工作,首席教授具体负责组织协调授课团队的备课工作,编写教案,准备教学课件。院系对首次参与授课的教师,应组织教学试讲考核工作,做好充分的教学准备工作。

11.专业核心课和专业普及课的授课团队应尽可能稳定,每位教师的授课时间一经确定,不能临时更改。特殊情况下,可经院系批准在确定的授课团队范围内临时替换教师,但不得改变原定的授课内容。

12.专业研讨课一般应采取小班制,以研讨为主、讲授为辅。教师讲授课时不超过总学时的1/3,其余时间安排学生研讨或演讲,教师现场指导和点评。公共课程可采用讲授、研讨和实践相结合的授课方式开展教学。

13.科学前沿讲座须以专题系列讲座方式进行。学院制定的讲座计划应包括讲座的主题名称、数量、拟聘教师、课时安排、开课时间和地点等详细内容。

14.授课教师应给研究生布置作业和文献阅读任务,尤其是专业核心课教师须对研究生有明确的课外作业要求。授课教师对研究生的作业及文献阅读进行评判,以强化研究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15.学校鼓励老师将课件提前上传教学网(课程网站),以便学生预习,提高实效。

三、课程考核

16.研究生课程的考核采取平时成绩(如作业或阶段性考试)和期末考核相结合的方式。

17.结课考核可以考试或者考查方式进行,具体可采用课堂闭卷、课堂开卷、读书报告、大开卷等形式。

18.考试成绩的记录方式分为三种:百分制成绩;等级成绩,即以“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记录的成绩,分别对应百分制成绩中的“86-100分”、“70-85分”、“60-69分”、“0-59”分;合格成绩,即以“通过”、“未通过”记录的成绩。

19.采用考试方式进行考核的课程,以百分制记录成绩,特殊情况经开课院系同意并报教务部备案后,可采取等级成绩的格式记录成绩;采用考查方式进行考核的课程,以等级成绩或合格成绩的格式记录成绩。

20.专业核心课主要以课堂闭卷形式进行。首席教授、教研室和院系或分院/教育基地及研究所须按照上述规定明确其它各类课程的考试方式,并在教学大纲中注明。

21.课程考核成绩应由首席教授或主讲教师负责,于考核结束后两周内,在国科大教务管理系统完成填报,同时将纸质课程成绩单由首席教授审核签字,经开课院系盖章后交教务部备案。

22.经教务部或研究生教育管理部门批准选修其它高校课程的研究生,持开课单位研究生教务部门开具的正式成绩单,交教务部或研究生教育管理部门登录成绩。开课单位成绩单的成绩记录方式与国科大成绩记录方式不一致的,由院系或研究生教育管理部门根据外选课程特点,参照所在学科其它相近课程的考核难易程度等换算为国科大的成绩记录方式。

23.授课教师对通过课程补考的研究生成绩,按“60分”、“及格”或“通过”登录。

英语课采取复考制,即考试未通过的,可以在就学期间多次参加补考,补考通过的按60分登录成绩。

研究生无故缺考者,该课程成绩计0分、“不及格”或“未通过”。

四、课程教学评估

24.学校对课程教学进行督导、巡查和评估。评估拟采取定期评估、自我评估与适时评估相结合的方式。定期评估由学校组织,按院系或学科,分批次开展课程教学评估,每两年开展一次。

自我评估包括院系自评和授课团队自评两种方式。专业课程的授课团队应在学期末完成所授课程的自我评估,院系每学年对本院系开设的课程进行一定数量的抽评。

适时评估由选修课程的研究生进行评估。

25.为逐步优化授课团队,专业核心课、专业普及课和专业研讨课的教学评估拟针对首席教授、授课教师和助教三个层面进行。评估的内容包括教师的授课水平、责任心和态度、授课内容与方式和授课效果等。

26.评估结果分为优、良、中、差。对评估结果为“中”的课程,院系与授课团队应提出整改措施;对评估结果为“差”的课程,院系可责成教研室主任提出授课团队的撤换意见,报教务部批准。

27.课程教学的评估结果将作为学校精品课程、优秀课程评选的参考指标之一。学校将逐步实行课程教学评估结果与院系和教师绩效相关联的政策。

28.国科大另行制定详细的教学评估和优秀课程评选办法。

五、教材与讲义

29.学校鼓励各类课程均编撰讲义和教材,并可通过一定的遴选程序,列入国科大研究生系列教材出版计划,获得 相应的出版资助。

30.专业核心课的授课团队应在课程开设后的1-2年内完成讲义编制,3-5内完成教材的正式出版。

31.讲义与教材的编写由首席教授负责组织主讲教师共同完成,按照贡献署名。

32.对通过学校评估的专业核心课,教材的出版可列入国科大研究生精品课程系列教材出版计划,出版经费由学校资助。

33.为提高我校的研究生教学质量,扩大我校研究生教育在全国其它高等院校的影响,国科大把出版精品教材作为研究生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六、附则

本规定由教务部负责解释,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下载“‘LG电子’中国海洋大学课程教学卓越奖”管理暂行规定word格式文档
下载“‘LG电子’中国海洋大学课程教学卓越奖”管理暂行规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