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湖南非师范类中小学教育心理学缩印版

时间:2019-05-13 18:01: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4湖南非师范类中小学教育心理学缩印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4湖南非师范类中小学教育心理学缩印版》。

第一篇:2014湖南非师范类中小学教育心理学缩印版

1.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景中学与教的心理规律的科学。

2.学习与教学的主要构成要素1.学生(群体差异;个体差异)2.教师(促进者,设计

者,帮助者,合作者)3.教学内容4.教学媒体5.教学环境 3.学习与教学的过程主要包括:学习,教学,评价/反思过程.4.教育心理学的作用:1.理论作用(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2.实践作用

5.实践作用的具体表现:一)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 二)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三)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 四)帮助教师综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6.桑代克于1903年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7.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出版了《人是教育的对象》,对当时俄国的心理学发展成果进

行了系统总结,他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1877年卡普杰列夫出版了俄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被认为是第一部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8.1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9.教育心理学研究设计的基本原则:一)客观性原则(是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即

根据教育心理现象的本来面貌来研究心理的本质,规律,机制和事实)二)系统性原则 三)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10.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一 描述性研究方法 二 实验性研究方法

11.描述性研究方法包括:1观察法 2调查法(问卷调查,访谈调查)3个案研究法 12.实验性研究方法包括:1自然实验法 2实验室实验法 13.心理发展的含义: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仲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14.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差异性

★少年期(初中 11、2-

14、5岁)的主要特点:这是个体从童年期过渡的时 期,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整个少年期充满着独立性与依赖性,自觉 性与幼稚性错综交织的矛盾。

◆心理表现:①身体的发展,身体剧变,成人感产生,独立意识强烈。②认知的发展,抽象思维占主导地位,出现反省思维。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也有所发展。③个性的 发展,自我意识增强,心理活动的随意性显著增长,能随意调节自己的行动,也可集 中精力学习。④情绪和社会性的发展,具有激烈的冲动性,容易激动。开始关心自己 和别人的内心世界,道德行为更自觉,社会高级情感迅速发展。

◆少年心理发展的矛盾与教育:1 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 2 旺盛的精力与能力发展水平的矛盾 3 意志的自觉性与冲突性的矛盾

★青年初期(高中14、5-

17、8岁)的主要特点:是个体在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 上基本成熟的时期。抽象思维已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高中生的独立性和 批判性更加鲜明,片面性有所改善,开始出现辩证思维。

◆心理表现:①智力接近成熟,抽象逻辑思维已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开始出现辩 证思维。②人生观情感占主要地位,道德感、美感、理智感都有深刻的发展。③能比 较客观的看待自我,表现自我,敏感的防卫自我,珍重自我;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仍 面临分裂的危机,自我肯定与自我否定常发生冲突。④对未来充满理想,好的意志品 质也有发展,但又会出现与生活脱节的幻想。

◆青年心理发展的矛盾与教育:1心理的闭锁性与交往需要的矛盾 2 求知欲和识别力之间的矛盾3 情绪与理智的矛盾 4 理想的“我”与现实的“我”的矛盾

15.学习准备:学习者在从事新的学习时其身心发展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又称学习的准备状态。

16.关键期:指最容易学会和掌握知识技能、行动动作的特定年龄时期。

17.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发生认识论的创始人)认为儿童的思维不是单纯地来自个

体,也不是单纯地来自主体,而是来自主体对客体的动作,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个体与环境不断相互作用的一种构建过程)

18.具体运算阶段儿童思维的特征:1多维思维 2 思维的可逆性 3 去自我中心化4

具体逻辑推理

19.如何正确认识发展与教学的关系:一)认知发展制约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二)教学

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三)关于最近发展区

20.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

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最近发展区阐述了教学促进儿童发展的可能性,即教学不能只适应发展的现有水平,走在发展的后面;而应适应最近发展区,走在发展的前面,最终跨越最近发展区而达到新的发展水平

21.埃里克森认为,自我同一性是指个体组织自己的动机,能力,信仰及其活动经验而

形成的有关自我的一致性形象。(整合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自我,并形成一致的感觉,一种知道个人未来目标“的感觉)

22.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1 家庭教养模式 2 学校教育 3 同辈群体

23.同辈群体是儿童学习社会行为的强化物;另一方面同辈群体又为儿童的社会化和

人格发展提供社会模式和榜样

24.生理自我是自我意识最原始的形态;心理自我是在青春期开始发展和形成的 25.青少年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1 成人感和独立意向的发展 2 自我的分化 3 自我意识的强度和深度不断地增加 4)自我评价趋于成熟 26.认知方式:又称认知风格,是个体在知觉,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

和组织信息是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认知方式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场独立与场依从,沉思型与冲动型, 辐合型型与发散型等方面。

27.场依存性是指人们在加工信息的过程中,倾向于依赖外在环境和参照物做指导;

场独立性是在人们在加工信息过程中倾向于内在参照或内部感知线索作指导。28.辐合型认知方式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常表现出辐合思维特征,发散型认知

方式则是值个体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常表现出发散思维特征。

29.认知差异的教育意义:1.应该创设适应学生认知差异的教学组织形式 2.采用适应

认知差异的教学方式努力使教学方式个别化 3.运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手段 30.性格的特征差异:1 对现实态度的性格特征 2 性格的理智特征 3 性格的情绪特

征 4 性格的意志特征

31.性格(是指个体在生活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定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

为方式)是人格的核心;性格的核心是道德品质

32.变化是衡量一种学习是否发生的重要标志;学习是由反复经验所引起的。

33.学习是个体适应环境、与环境保持动态平衡的重要手段。学习是人的生命本性的需要。

34.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1言语信息学习2 智慧技能学习3 认知策略学习4 动作

技能学习5 态度学习

35.学习是通过变化表现出来的,这种变化就是经学习所产生的结果。

36.布卢姆的学习分类:认知、情感、动作技能领域学习三个领域。其中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由低级到高级分为6个阶段: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情感领域的教育目的分为5类:接受(注意)、反应、价值化、组织、价值与价值体系的性格化。动作技能领域的教育目的分为7级:知觉、定向、有指导的反应、机械动作、复杂的外显反应、适应和创新。

37.我国心理学家的学习分类:根据学习的内容和结果分为:知识学习、动作技能学习、智慧技能学习和社会行为规范的学习。

38.联结学习理论又称行为主义学习论,以桑代克、巴甫洛夫、斯金纳为代表 39.桑代克的尝试错误学习的基本规律:1准备律 2 练习律 3 效果律

40.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基本规律:1获得与消退 2 刺激泛化与分化

41.斯金纳操作性条件反射论:1 应答性行为(是由特定的刺激引起的,是不随意的反射性反应)2 操作性行为(不与特定的刺激相联系,是有机体自发地做出的随意反应)

42.苛勒的完形—顿悟说(与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相对抗)的主要观点:1 学习是通

过顿悟实现的 2 学习的实质在于构造完形

43.布鲁纳的认知—结构主义学习论:强调学科结构在学生认知结构形成中的重要作44.学习观:学习的实质在于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

45.奥苏伯尔有意义接受学习论:一)学习的类型(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机械学习

和有意义学习)二)有意义学习与接受

46.当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1知识观、2学习观、3学生观。47.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结构是 学习需要和学习期待。

48.奥苏伯尔提出的学习需要的三个组成因素(三种内驱力):1认知内驱力(是一种

要求理解事物、掌握知识、系统的阐述并解决问题的需要。它在课堂学习中是一种最重要和最稳定的动机,对学习起很大推动作用)2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是指个体想要通过学业成就而赢得相应的地位和威望的需要)3 附属内驱力(是指个体为了获得长者的赞许和同伴的接纳而表现出来的把工作、学习搞好的一种需要)49.强化动机理论是由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家提出来的。50.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1生理需要 2安全需要 3归属和爱的需要 4尊重需

要 5自我实现需要.。

51.成就动机理论的代表人物是阿特金森,他将个体的动机成就分为:1力求成功的动机2避免失败的动机

52.维纳对行为结果的归因分为三个维度:内部归因与外部归因,稳定性与非稳定性

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又把人们活动成败的原因即行为责任归为6

个因素: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的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

53.成败归因理论的教育意义:1了解心理与行为的因果关系 2 根据行为者当前的归

因倾向预测它以后的动机 3 归因训练有助于提高自我认识 54.自我效能感应论是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的,他把强化分为三种:1 直接强化 2

替代性强化 3 自我强化55.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1个体成败的经验(最主要因素2 个体的归因方式。56.学习动机的激发:一)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二)根据作业难度,恰当

控制动机水平三)充分利用反馈信息,适当进行表扬和批评 四)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五)创设良好的学习心理环境

57.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已经获得知识经验对完成其他活

动的影响。

58.迁移的种类:一)正迁移与负迁移 二)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加涅)三)一般迁

移与具体迁移(布鲁纳)四)同化性迁移、顺应性迁移、重组性迁移 五)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

59.迁移的作用:1迁移是一种重要的学习能力 2 迁移是能力形成的重要环节,对于

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促进作用 3 迁移对于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具有重要作用

60.早期的迁移理论主要包括:1形式训练说(最早的,认为迁移是无条件的,自动

发生的)2共同要素说(认为两情境中有共同成分时可产生迁移,迁移是非常具体的、有条件的,需要有共同的要素)3经验类化理论(又称概括化理论,由贾德提出,认为两个学习活动之间存在的共同成分,只是产生迁移的必要前提,而产生迁移的关键是,学习者在两种活动中概括出他们的共同原理)4关系转换理论(苛勒的“小鸡幼儿觅食”试验表明:迁移产生的本质是个体对事物间的关系理解。迁移的产生依赖于两个条件:1两种学习之间存在有一定的关系,2学习者对这一关系的理解和顿悟)

61.奥苏伯尔论迁移:认为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对新知识学习发生影响,即迁移。认

知结构是知识学习发生迁移的重要原因。所谓认知结构就是学生头脑里的知识结构,是学生头脑中全部观念的内容和组织,是影响学习和迁移的重要因素。个人认知结构在内容和组织方面的特征,称为认知结构变量(可利用性、可辨别性和稳定性)

62.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一)原有认知结构 二)已有知识经验的概括水平三)认

知和元认知策略 四)学习的心向和定势 63.促进迁移的教学方法:一.重视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的教学 二.注意教材的整体结

构及各种知识间的联系 三.合理安排教学程序 四.发展学生的概括能力与理解能力 五.教授学生掌握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

64.原有认知结构包括:1原有认知结构的可利用性变量影响学习的迁移2原有认知

结构的可辨别性变量影响学习的迁移3原有认知结构的稳定性变量影响学习的迁移)

65.知识的类型:1 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 2 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

66.陈述性知识主要说明事物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是个人可以有意识地回忆出

来的关于事物及其关系的知识。程序性知识是关于“怎么做”的知识,是个体具有的用于具体情境的算法或一套行为的步骤。现代认知心理学家认为,陈述性知识主要是以命题网络或图式来表征的。

67.命题是知识的最小单元。如果连个命题具有共同的成分,通过这种共同成分可以

把若干个命题彼此联系组成命题网络。

68.图式是指关于一类事物的有组织的大的知识单元或称为信息模块。信息以图式的反复试表征,将大大提高其激活和提取的速度,也会节省极为有限的工作记忆的存储空间。

69.知识学习的类型:一)1符号学习(指学习单个符号或一组符号的意义)、2概念

学习(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的关键特征和本质属性)和3命题学习(学习由若干概念组成的句子的复合意义,即若干个概念之间的关系)二)1下位学习(指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有关观念在包容和概括的水平上高于新学习的知识)、2上位学习(指认知结构中已经形成了几个观念,现在要在这些原有的观念的基础上学习一个概括和包容程度更高的概念或命题,即新学习的观念是原有观念的上位观念)和3并列结合学习(指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既非类属关系又非总括关系)。下位学习分为两类:派生类属学习(指新学习的观念纳入原有观念时,原有观念知识得到证实或说明其本质属性不变,新知识只是原有相关观念的特例或特征),相关类属学习(新学习的观念纳入原有观念时,原有观念的本质属性得到扩展或深化,新的命题或概念获得得意义)

70.知识学习的作用:1.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是学校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 2.知识的学习

和掌握是促进技能形成和能力发展的重要基础 3.知识的学习是创造性学习的必要前提 4.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是学生态度和品德形成的因素之一。

71.知识直观的类型1实物直观 2模象直观 3言语直观 4电化/视听教学

72.直观是主体通过对直观感知到的教学材料的表层意义、表面特征进行加工,从而

形成对有关事物的具体的、特殊的、感性的认识的加工过程。是理解科学知识的起点,是知识获得的首要环节。73.如何提高知识直观的效果:1灵活选用实物直观和模象直观 2充分利用言语直观,突出词与形象的结合 3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形象的特点 4调动学生运用各种感官参与直观过程 5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

74.如何有效地进行知识概括:1合理运用正例和反例 2运用变式组织感性经验,突

出事物的本质特征 3科学地进行比较 4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自觉概括

75.变式:就是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即变式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以便突出本质特征。

76.瞬时记忆:又叫感觉记忆。贮存的信息完全按客观刺激的物理特征编码。

77.短时记忆:1信息保持时间很短,只有1分钟左右 2短时记忆的容量有限,大约

是7±2个组快

78.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其趋势是先快后慢。79.遗忘的原因;1衰退说 2干扰说

80.遗忘:是由于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减弱、衰退以致最后消失的结果。遗忘的抑制现象有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所谓前摄抑制,指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材料的干扰;倒摄抑制,指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或回忆先学习材料的干扰。(中间部分容易忘记,文章的中间部分同时受到两种抑制的双重干扰,因而记忆效果较差。

81.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保持:1.深度加工材料 2.有效运用记忆术 3.适当过度学习4.合理进行复习

82.过度学习:是指学习恰能达到背诵之后再继续学习。是使学习的巩固水平超过刚

能背诵的程度的一种防止遗忘的措施。

83.技能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规则的活动方式。84.技能的种类: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 85.操作技能的特点:1.动作对象的客观性 2.动作执行的外显性 3.动作结构的展开性 86.心智技能的特点:1.活动对象的观念性 2.活动执行的内隐性 3.活动过程的简缩性 87.国外心理学家对心智技能的区分以加涅为代表,他认为心智技能作为一种学习结

果,按简单到复杂的程度可分为辨别学习,概念学习,规则学习和高级规则学习四种形式

88.操作技能的形成可以分为:操作定向、操作模仿、操作整合、操作熟练四个阶段。89.操作熟练是操作技能形成的标志。90.操作技能的培训要求:1.准确地示范与讲解 2.必要而适当地练习3.充分而有效的反馈 4.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

91.加里培林将心智动作的形成过程分为:1动作的定向阶段2物质与物质化阶段3

出声的外部言语动作阶段4不出声的外部言语动作阶段5内部言语动作阶段。92.布朗把 ”计划性” 看作是学习策略的核心。维特罗克提出 生成性 学习理论 93.组织是学习和记忆新信息的重要手段,组织策略是为了整合新信息之间,新旧知

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94.学习策略训练的原则:1.主体性原则 2.内化性原则 3.特定性原则 4.生成性原则 5.有效的监控 6.个人自我效能感

95.大多数心理学家认为:任何问题都含有三个基本成分:一是给定的条件,这是一

组已知的关于问题的条件的描述,即问题的起始状态。二是要达到的目标,即问题要求的答案或目标状态。三是存在的限制或障碍,起始状态到目标状态之间不是直接的,必须通过一定的认知活动或思维活动才能找到答案。为此可以把问题定义为: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的目标之间有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刺激情境。

96.问题解决的策略:算法式策略(指对一个问题解决的所有可能途径都加以尝试的一种策略)和启发式策略。

97.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1.问题的特征 2.已有的知识经验 3.定势与功能固着(定势

指以最熟悉的方式做出反应的倾向,有时有助于问题的解决,有时会妨碍问题的解决;功能固着指人们总是倾向将某一物体的常见功能看成是该物体的特定的功能,从而妨碍了发现物体的其他功能而影响了问题的解决)

98.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1.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 2.教授与训练解决

问题的方法与策略 3.提供多种联系的机会 4.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

99.创造是指一种最终产生独特而有价值产品的活动或过程。创造有真正的创造和类

似的创造之分,前者是一种产生了具有人类历史首创性成品的活动,如鲁班发明了锯子。后者产生的成品并非首创,只对个体而言具有独创性。创造性有两种表现形式:发明和发现。100.发散思维作为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其特征:流畅性 变通性 独创性 101.创造性的培养:1.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 2.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 3.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 102.自我设计训练包括:一般设计和重要设计。103.品德的心理结构:1道德认识(核心)2道德情感3道德意志 4 道德行为(衡量

标志)104.从表现形式上看,道德情感有三种:直觉的,想象的,伦理的道德情感 105.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一)伦理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言行一致(1形成道德信念与道德理想 2 自我意识增强 3 道德行为习惯逐步巩固 4 品德结构更为完善)二)品德发展由动荡向成熟过渡(初中阶段具有动荡性,高中趋向成熟)。初二是品德发展的关键期,初三以后是品德发展的初步成熟期 106.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1.依从(从众和服从)2.认同 3.内化 107.从众:指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与体验,跟随他人行动的现象。服从是指在权威命令、社会舆论或群体气氛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内化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108.心理健康的意义:1948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成立时,在其宪章中开宗明义地

指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而且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或安全安宁。1989年,该组织又在健康的定义中增加了道德健康的内容以使其更全面。所谓心理健康就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109.心理健康标准:1.情绪稳定,乐观 2.人际关系和谐3.人格完整4.行为符合规范 110.中学生易产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外在环境和自身内在两方面的因素 111.中学生易产生的心理健康问题:1焦虑症 2 抑郁症 3 强迫症 4 恐惧症 5人格障

碍与人格缺陷 6 性偏差 7 进食障碍 8 睡眠障碍112.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的意义:1.预防精神疾病,保障学生心理健康的需要 2.提高

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人格健全发展的需要 3.对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配合与补充 113.学校心理辅导的目标:1 学会调适(基本目标),包括调节和适应2寻求发展 114.学校心理辅导的方式:

1、以全体学生为对象的团体辅导(以预防辅导为主,着眼

点在于发展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维护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帮助学生成长、成才)

2、以少数学生为对象的个别辅导(以矫正辅导为主,一种补救性的辅导)115.学校心理辅导的主要途径:1.独立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课程 2.将心理辅导融于班

级、团体活动之中 3.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辅导 116.影响学生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强化法、代币奖励法、行为塑造法、示范法、惩

罚法、自我控制法 117.行为演练的基本方法:全身松弛训练、系统脱敏法、肯定性训练 118.心理学家埃利斯关于情绪障碍的理论:情绪不是由某一诱发事件本身引起的,而

是由经历了这一事件的主体对这一事件的解释与评价所引起的,被称为情绪困扰的ABC理论,又称“ABCDE治疗法” 119.教学内容包括的内容和程序:1设置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分类和表述、教学任

务和教学对象分析)2 组织教学过程(确立教学事项、选择教学方法、选用教学媒体和控制教学环境)3 选择教学策略 4 实施教学评价 120.教学目标分类:1.认知目标(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评价)2.情感目标

(接受、反应、形成价值观念、组织价值观念系统、价值体系个性化)3.动作技能目标(知觉、模仿、操作、准确、连贯、习惯化)121.媒体的选择和运用需考虑的因素:教学目标,学习者的特征,教学情境,经济因素 122.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1.发现教学(指教师不将学习的内容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向学生提供一种问题情境,学生通过自身的学习活动发现有关概念和原理的一种教学策略)2.情境教学(即探究学习,指在应用知识的具体情境中进行知识教学的一种教学策略)3.合作学习(使学生一主动合作学习的方式代替教师主导教学策略)123.个别化教学(指学生以自己的水平和速度尽心学习的一种教学策略):程序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 三)掌握学习124.课堂管理取决于教师,学生和课堂三大要素的相互协调。课堂管理的功能:促进

和维持 125.群体对个体的作用:社会助长作用、社会阻抑作用、126.群体动力(指群体与成员个人行为发展变化的力量的总合):群体凝聚力、群体规

范、课堂心理气氛 127.影响课堂气氛的主要因素:教师的领导方式、教师的移情、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以

及教师的焦虑。教师期望通过四种途径影响课堂气氛:接受、反馈、输入、输出。128.吸引与排斥,合作与竞争是课堂里最主要的人际关系。129.课堂纪律的功能:社会化功能、促进学生人格完善与优化的功能、稳定学生情绪的功能、发展良好道德品质的功能、调控与监督的功能 130.课堂纪律的类型:教师促成的纪律、集体促成的纪律、任务促成的纪律、自我促

成的纪律 131.课堂管理的目标:1.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学习2.让更多的学生投入学习3培

养学生自己管理 132.教学测量与评价的分类: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常模参照评价和标准参照评

价、配置性评价和诊断性评价、正式评价和非正式评价。133.按测验的编制方法可以把学绩测验分为:教师自编课堂测验和标准化成就测验。134.教师自编测验的类型:1客观题(选择题、是非题、匹配题、填空题)2 主观题

(论文题、问题解决题)三个指标:信度,效度,区分度 135.信度是指测验的可靠性,即多次测验分数的一致性程度。效度是指测量的正确性,即一个测验能够测量出其所要测量内容的程度。区分度是指测验项目对所测量属性或品质的区分程度或鉴别能力 136.教师建立威信的途径:1培养自身良好的道德品质2 培养良好的认知能力和人格

特征3注意良好仪表、作风和行为习惯的养成 4 给学生以良好的第一印象5 做学生的朋友或知己 137.教师的教学效能感(解释教师动机的关键因素:一般教育效能感和个人教学效能

感 138.课堂教学过程的差异:1.课堂规则的制定与执行 2.吸引学生注意力 3.教材的呈现

4.课堂练习5.家庭作业的检查 139.教师成长的历程:1关注生存阶段2 关注情境阶段 3 关注学生阶段 140.波斯纳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 141.布鲁巴奇提出教学反思的4种方法:反思日记;详细描述;交流讨论;行动研究 142.创造性的培养:1)创造适宜的环境a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给予学生应有的信任,减少不必要的规定,不作评判,对学生表示诚恳的支持)b给学生留有充分地余地c改革考试制度与考试内容2)注重个性的塑造(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接受学生的想法,重视学生的独特性)3)★ 创造性思维策略训练(1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2发散思维集训,3学会容忍模糊性,4推测与假设练习,5自我设计训练,6头脑风暴训练)143.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A有效地说服—正反面论据(教师的说服以理服人,以

情动人);B榜样示范;C价值澄清(选择阶段,赞赏阶段,行动)D群体约定E赏罚控制 144.如何树立自信心:1)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①通过要求学生形成适当的预

期来实现;②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更多的成功;③通过提供挑战性任务来实现 2)设置合理的目标: **①具体的、短期内能实现的、中难度的目标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动机;②对学习目标达到与否的反馈或评价有助于激发动机。3)进行归因训练: **①教师帮学生建立积极的自我概念;②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③对于低成就的学生,还必须教授他们有效的学习方法。

第二篇:《高等教育心理学》-答案整理- 缩印

《高等教育心理学》(第二版)重点掌握的题目

1研究、高等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情境中学生的-P14 学与教师的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2教师一词有两重含义,既指一种、教师角色:P25 社会角色,又指这一角色的承担着。作为一种社会角色,它是一种客观的社会规定,具有非人格的特征;作为角色的承担者,指的是个体的人,具有个性的特征。教师集多种角色于一身,就是一个角色从。教师主要是指受过专门教育和训练的,在学校中向学生传递人类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的体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的专业人员。(1)教师基本要求,2)性质和任务,3)服务对象和宗旨。)3是指、教学风格在教学计划相同的教学目的P28 前提下,教师根据自己的特长,经常所采用的教学方式方法的特点。4是指人对自己、自我效能感能否成功地P31 进行某种成就行为的主观推测和判断,它包含两个成分:结果预期和效能预期。个人的行为主要受人的效能预期的控制。5是指、教学效能感教师对自己P31 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的能力的主观判断。6动机、动机与学习动机-是引起并维持人们从事某项活动,以达到一定目标的P87-P89 内部动力。学习动机-是激发和维持学生学习活动,并力图促使学习活动趋向教师所设定的目标的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7是指在、学习迁移一种情景中P103 获得的技能、知识或形成的态度对另一种情景中技能、知识的获得或态度的影响。其本质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它是一种普遍现象。8将问题解决定义为:个人应用一系列的、问题解决P173 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过程。(它存在三个过程:初始状态、中间状态和目标状态,问题解决有两个类型:常规性问题解决、创造性问题解决。)

9是指、自我意识个体对自己的P225 身心状况、自己与周围世界关系的认知、情感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意向。

10补充、心理健康教育2:心理健康教育-P277 :是根据心理活动的规律,采用各种方法与措施,以维护个体的心理健康及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等教育重要内容和任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依据大学生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讲授心理健康知识,开展辅导或咨询活动,帮助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有针对性的优化心理素质,增强心理调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帮助他们处理好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困惑,提高健康水平,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补充1: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以心理学的理论与技术为主要依托,并结合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包括自我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开发心理潜能,进而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

11教师期望效应又叫“皮格马利翁效应”也叫“罗森塔尔效应”、教师期望效应-P30。罗森林塔尔用实验表明,学生的智力发展与老师对其关注程度成正比关系。这种师生态度产生的相互交流和反馈即是罗森塔尔效应。

12是指、教学监控能力教师为了保证-教学P37 达到预期的目的,而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地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13就是、教师胜任力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应具备-P43的进取心、责任感、理解他人、自我控制、专业知识与技能、情绪觉察能力、自信心、自我评估等特征。14是指、教学反思教师以教学活动过程-P34 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15学习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学习—P74学生的学习是狭义的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系统地进行的,是在较短时间内接受前人所积累的科学文化知识,并以此来充实自己的过程。人类的学习是广义的学习。是人在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以语言为中介,通过思维有计划地、有目的地掌握社会历史经验和个体经验的过程。16创造力就是一种、创造力P188-P189 创造的能力,也有学者称之为创造性思维能力-P189。创造力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综合性本领,它是知识、智力、能力以及优良的个性品质等复杂多因素综合优化构成的,它是成功地完成某项创造性活动所必需的心理品质。17品德是、品德与品德心理结构道德品质的简称,是指个体依据一定的-P207-P209-(识、情、意、行社会道德准则和规范行动)时,对社会、对他人、对周围事物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或倾向。品德的心理结构是指品德这种个体心理现象的组成成分及其相互关系。一般认为品德是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四部分组成。18人际交往是、人际交往人类社会活动P235 的一种特殊形式。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从动态的角度说,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信息沟通和物品交换。从静态的角度说,是指人与人之间已经形成起来的关系,即通常所说的人际关系。

二、简答题 1答:研究对象:是研究.简述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高等教育情境中学生的-P15 学与教师的教。基本任务:1)探索、构建本学科的理论任务;2)以理论指导教育教学提高教育效率、学生素质以及教师教学水平的教育实践任务。首要任务:揭示高等教育心理学实践过程中的心理活动规律,提高高等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培养国家建设所需要的高层次专门人才。2期.简如何理解现代教育条件下教师角色的作用?望)-P27(领、教、人、行、答:教师是集很多角色与一身的职业,其影响和作用主要体现在教师的领导方式、教学风格、人格特征、言行举止、教育期望等5方面。

3答:.简述学习的作用。1)获取知识、2)发展智能、-P75(知、智、素)3)提高素质。4答:学习.简述大学生学习特点。内容的(特殊性)特点:-P84(高、专、实;独、自、结)1)专业化程度较高、职业定向性较强; 2)实践知识丰富,动手能力较强;3)学习内容的高层次性和争议性。学习方法的多样性表现在:1)自学方式日益占重要地位;2)学习的独立性、批判性和自觉性不断增强;3)课堂、课外与校外学习相结合(内外结合)。5答:.简述学习动机的功能。具有激活、指向和强化-P89功能。(激、指、强)1)激活功能。即唤起和引发学生学习行为。23)

6)强化功能。指人们的活动动机受其行为结果是否达到预期的目标的影响。指向功能。即在学习动机的作用下,将自己的学习活动引向某一特定目标。答:.简述问题解决的影响因素。1)问题的特征;2)情绪与动机;-P180-4()3)对问题情境的知觉;4)定式;5)功能固着;6)原型启发等6个因素。7两大类:.简述创造力的影响因素。1认知因素:1)智商-P194 2)领域知识3)策略性知识(智、领、策略)2的心理承受力和开放的心胸。人格因素:1)好奇心和创造兴趣;(好奇、勇敢、承受力)2)独立的个性和批判的精神; 3)积极8境).培养大学生创造力的途径与方法有哪些?-P196(人格、动机、思维、环答:1)创设促进大学生进行创造的良好环境。2)激发大学生创造的动机。3)塑造大学生的创造人格。4)训练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方法。

9大学生品德的形成,凯尔曼认为个体品德是从.简述凯尔曼的品德形成理论。-P218 他律到自律的发展。因此,人的品德形成也是社会规范和价值原则内化的结果,经历了从外向内的转化过程,他认为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社会规范的依从;第二阶段,社会规范的认同;第三阶段,社会规范的内化。(内化是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一致)10答: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简述品德的心理结构。-P209(识、情、意、行)11.简述自我意识发展。答:1)自我中心期;-P227)社会自我发展期3)心理自我发展期

12答:自我意识的作用十分巨大。.简述自我意识的功能。-P2281(识、感情、意志、德))提高认识水平;2)丰富感 情世界;313)发展.试述人际交往的功能。意志能力;4)促进道德形成5

答:1.信息交流功能;-P2362.促进发展功能;(信息、整合)

3.-促发展;协调整合功能;自我认识、带保健。4.自我认识功)

能;5.心理保健功能;

14答:.试述人际交往的影响因素。1.仪表2.空间距离3.交往频率-P239 4.相似性5.互补性6.能力7.个性品质 15答:.简述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1.交往愿望的迫切性2.交往观念的自主性-P252 3.交往内容的丰富性4.交往系统的开放性。简记:愿望迫切、观念自主、内容丰富、系统开放——迫切、自主、丰富、开放

16答:、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常见的心理障碍有哪些?1.大学生交往自卑;2.大学生交往孤独;3.大学生交往-P255 嫉妒;4.大学生交往恐惧。

简记:自卑-孤独-嫉妒-恐惧 17答:、试述心理健康的标准。1)智力水平正常2)自我意识-P262 正确3)人际关系和谐4)生活平衡积极5)社会适应良好6)情绪乐观向上7)意志行为健全8)人格统一完整.9)心身特征一致。(情、意、人,心、生、适,自我、智)

18、简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答:1)环境适应2)学习活动3)人际交往-P278 4)恋爱与性5)求职就业[恋(爱)、学(习)、求(职)、交往、环境]

三、论述题 道德信念再到道德评价的过程。道德观念是道德认识的感性阶段,道德概念、1道德信念是道德认识的理性阶段,道德评价则是道德认识的具体化过程。善?、根据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特点,试述如何帮助大学生进行自我意识完-P230

13、自我意识就是指个体对自己的外貌、体形、性格特点的认识。答: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特点? 答:这种说法不全面。自我意识从形式上看包含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完善是在社会和大学生自我教育中逐步实现的。社会和高调控三部分。题中所说的主要为自我认识方面,它除了对生理自我、心理自校的教育要建立有利于大学生自我意识积极发展的导向系统,教育大学生形我的认识外,还包括对社会自我(如人际关系)的认识。在此基础上,个体成积极的自我教育系统,逐步实现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完善。产生一定的自我体验,如自尊或自卑,自豪或内疚。而自我调控则是指个体1对自己行为与心理活动的自我作用过程,其中自我控制和自我教育是最主要自我意识教育系统)建立有利于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1)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导向系统。2)帮助大学生形成积极的(与他人比较;他人对自方面。己的态度;反省自己的心理和行为3方面)(2)引导大学生积极悦纳自我(积

14、大学生积极的自我意识统一是指个体的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和谐的统极评价自己;认清自己社会价值;发挥特长、增强信心;正确面对挫折和失一。败4方面)(3)引导大学生努力塑造自我、完善自我。(制定自我发展计划;答:正确。这种情况称为“自我肯定型”,即坚持正确的理想自我,努力改善自我监督;自我说服3方面。)现实自我,使之不断与发展的理想自我保持动态一致。

215、有人喜欢在人际交往中夸赞对方,这属于阿谀奉承,不值得提倡。答:创造性的实质?培养创造力应着重进行、创造性的实质是什么?大学教育中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方法训练,结合教育?P200 答:这种说法是片面的。要想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就必须学会人际交往的艺心理学的研究,应该训练大学生掌握以下几种创造性思维方法:1)发散思维术,学会赞美对方便是其中之一。人的本性都是喜欢受人夸奖的,通过适当方法。(发散思维训练内容:用途、结构、形态、方法发散)2)类比思维。的赞美能营造良好的氛围和和谐的环境,还能使人心情愉快、增强信心。而(依据两对象相似关系受到启发而产生的类推的思维方法。类比是科学发现且根据交互的原则,还能引来别人对自己的赞美与欣赏,这对个体的人际交和成功地重要方法。事物间存在着形态、结构、功能和过程相似。可由此类往、心理健康都有好处。当然如果是一味的脱离实际的称赞,则又另当别论。比。)3)逆向思维。(逆向思维是指从一定的事物、观点、方法等相反或相对

16、个体的心理功能状态或是健康的,或是存在心理疾病的,二者必居其一。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并使问题得到创造性解决的思维方式。逆向思维通常在答: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心理健康与心理疾病是心理功能状态这一序列的两心理上经过四个过程:设立起点——确定终点——统摄两点——生成新点。)极,它们是一种相对关系,并非一种非此即彼的关系,而且有相当多的人介4于健康与不健康的状态之中。绕过障碍的思考方法。当人们)转换思维。(对某种方法、观念变换的方法。这是一种在没有现成答案,思考问题进入死胡同时,就要通过解决其他问题来使本问题解决。)5)直觉思维。不进行严密细致的逻辑推理是跳跃式思 维的重要特征。训练大学生的直觉思维是创造性思维训练的重要形式。(跳跃式思维、灵感性思维、整合式、猜测性思维训练4种。)3移、?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有那些?在实际教学中如何促进大学生的学习迁P113-118简:心、教法、对比、情景,编组教材目标,还有内容和程序。答:影响因素:1客体因素:(1)存在相同成分的学习内容。(2)较高概括程度的已有知识。2.主体因素:(1)学习者的技能和策略掌握水平。(2)学习者的迁移心向。学习迁移的促进:1)合理安排教材,确定教学目标。2)精心选择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教学程序。3)指导学生合理编码,科学组织知识。4)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创设利于迁移的学习情景。5)进行有效的对比学习,促进迁移发生。6)运用教学方法促进迁移,引导大学生学会学习。7)帮助学生构建迁移心向,利用学习策略促进迁移。8)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积极促进迁移。4P99-102、结合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试述如何激发大学生学习动机?答: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多、复杂、的职业、间 1)学习动机的多元性。谍)-P93-95、2)复杂性。3)间接性。4)社会性。5)职业性。激发: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2)增强学习材料的科学性与趣味性。3)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4)进行恰当的表扬与批评。5)正确指导结果归因。6)开展适当的竞赛。7)科学设计任务难度。5自、结、结合自己的学习体会谈谈大学生的学习特点?)-P84-85(专、实、高;独、结合实际:略。大学生学习的基本特点:一)学习内容的(特殊性)特点:1专业化程度较高,职业定向性较强2要求掌握丰富的实践知识,培养较强的动手能力3学科内容的高层次性和争议性 二)学习方法上(多样性)的特点:1自学方式日益占有重要地位2学习的独立性、批判性和自觉性不断增强3课堂学习与课外和校外学习相结合。6—参考《教育心理学》、根据你对教师心理健康的认识,谈谈如何进行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 答: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1)良好的教育认知水平2)悦纳教师职业3)稳定而积极的教育心境4)健全的教育意志5)良好的教育人际关系6)教育环境的适应与改造。维护方法:

一、教师自己方面:1)驾驭压力。2)积极认知。辩证一点、全面一点、中和一点、站高一点、后退一点。3)调节情绪。学会控制需要,掌握调控技术。自我宣泄、自我安慰、自我暗示、自我放松。4 撕开消极的自我标签,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

二、)寻求支持。重视家庭生活,扩大交往层面,寻求学校方面专业帮助:。15))提供咨询改变自我和。治疗2)增加对教师的支持3)改进学校的管理。7、通过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谈谈学习它的现实意义。-P21 的青年教师扩充到教师队伍后,给高校的教师队伍带来了有利的一面,但他答:一)有助于高校提高师资水平。教师队伍的建设重点在青年教师。大批们多数没有系统的学习教育科学理论。二)有助于教师提高教学能力。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

1、高校教师了解大学生的学习心理;

2、高校教师把握教学过程的规律,提高有效教学的能力;3高校教师提高其评价与反思能力。三)增强角色胜任能力。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

1、高校教师正确把握教师角色,增强其角色意识;

2、高校教师获得各种能力,增强其对不同角色的胜任能力。四)有助于掌握心理健康知识。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高校教师正确认识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并掌握一定的心理保健知识和心理咨询方法。8性情、目标、结合自己的体会,论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调适方法。)-P282(评、人、生、体会:略。1)正确评价自己。(不过分追求完美。保持心理平衡。期望合理。)2保持积极健康的)建立合理的生活秩序情绪。(保持自我。(学习负担适量情绪的最佳状态。生活节奏合理。妥善处理心理冲突。保护大脑。)锻炼3)挫折的耐受力。)4)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5)树立符合实际的目标。6)培养良好的 性格品质。(提高心理发展的动力水平。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和行为习惯。)

四、辨析题(附答题要点)

1、高校里有些老教师以前从没学过高等教育心理学,课同样上得很好,有的还当了教授,可见学不学这门课没多大关系。答:这种说法不正确。有些老教师确实从未学过《高等教育心理学》,但他们经过长时间的反复实践,不断进行总结和摸索,终于成长为优秀教师。而如果学了这门课,就会大大缩短自我摸索的过程,较快地取得教学经验,增强教学能力,把自己的教学工作建立在科学理论的基础上。学习相应的理论,将有助于解决怎样教与如何教得更好的问题。简而言之,学习这门课有助于提高高校师资水平,有助于教师提升教学能力,有助于教师增强角色胜任能力,有助于教师掌握心理健康知识。

2、高等教育心理学主要是研究大学生学习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答:这种说法不全面。高等教育心理学是研究高等教育情境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包括学与教两方面。

3、“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大学教师只要努力扮演好教学者的角色就已足够。答:不正确。由于教学活动的多样性,以及教师这一职业行为的艰巨性、复杂性、专业性,教师应成为一个集多种角色于一身的角色丛。除了教学者的角色外,还应包括朋友、管理员角色;心理辅导人员角色;榜样模范公民角色;学生灵魂塑造者角色;教育科学研究者角色等。

4、学习是动物和人所共有的心理现象,严格说来,动物的学习与人类的学习并不存在本质区别。答:错误,动物的学习与人类的学习之间存在本质区别。人类的学习是在社会生活实践中通过思维活动产生和实现的;它是一个掌握社会历史经验和个体经验的过程;它以语言为中介;是自觉的、有目的、有计划的过程。而以上特点动物的学习都不具备。

5、要引发大学生的学习动机,最有效的还是靠高额奖学金、评优、推荐直升研究生等外部刺激。答:这种说法较片面。题中所列的均属于外部动机,它们对大学生的学习确实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可能只对少数较为优秀的学生有较大作用,多数普通学生难以实现这些目标。而且外部动机往往不能持久,遇到挫折就可能气馁。所以教学中不能忽视内部动机的重要性,如大学生的求知欲、学习兴趣、对学科的热爱等,这些动机更为持久,也不易受外界因素干扰。

6、既然学习需要动机的作用,那么学习动机越强学习效果就会越好。答;这种说法不恰当。学习活动必须有动机推动,一般而言,动机水平增加,学习效果也会提高。但是动机水平如果过高反而会适得其反,降低学习效果。根据著名的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应根据学习任务的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而不是动机水平越高越好。

7、“学会了骑自行车,有助于学骑摩托车”,这话有道理吗? 答:有道理。人在学习活动中存在相互影响的现象,这就是心理学中所说的学习迁移,即在一种情境中获得的技能、知识或形成的态度对另一种情境中技能、知识的获得或态度的形成的影响。骑自行车与骑摩托车之间存在相同因素,因此在掌握了骑自行车的技术后,再学习骑摩托车就发生了迁移,学习就变得容易了。

8、从学习迁移的角度看,“温故知新”属于顺向迁移。答:正确。“温故知新”是指通过复习以往所学知识以促进新知识的学习。根据学习迁移的观点,这是一种顺向迁移,即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

9、定势对问题解决只有消极的作用。答:不全面。定势是指重复先前的心理操作引起的对活动的准备状态。如果是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解决类似问题,定势具有积极作用,可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但在条件变化的情况下,定势就可能是一种束缚,使得思维受到旧框架的限制而缺乏变通性和灵活性。

10、我国学生与欧美学生相比,在创造能力和创造意识方面明显不足,这与缺乏创造的环境有很大关系。答:正确。与欧美等国相比,我国学校教育对学生管理得过紧、束缚得过严、包办代替得过多。主要表现在:必修课太多、课时安排过满、理论知识繁难偏旧、考试内容死板、考试形式单一等多方面。因此,当务之急是努力为学生创造一种适宜他们创造力发挥的环境。

11、学生考试作弊表明其品德存在问题。答:这种说法较武断。品德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和规范行动时,对社会、对他人、对周围事物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它表现为稳定的道德行为,只有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都表现出来一贯的作弊行为,才能认为该学生确实存在品德问题。而学生偶尔一次的考试作弊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并不一定就是品德问题,不能因此就将其一棍子打死,必须联系以往行为表现深入分析。

12、大学生的道德认识经历了从道德评价到道德信念、道德概念再到道德观念的过程。答:错误。道德认识是品德形成的基础,它经历了从道德观念到道德概念、

第三篇:心理学(师范类)学生见习报告

见习单位:梅州市高级中学见习学生:孙子媛

在我看来,见习的目的在于有利于加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完善自己的知识理论体系;再把理论运用到实践,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我们所学的专业是心理学(师范类),这门课不仅需要对大量的理论知识烂熟于心,更重要的是要把这些理论和技法运用到工作和生活当中去,这才是我们的根本目的。这一次学校组织的大三学生的见习,就是期望通过实地考察,锻炼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认真、严谨的精神和作风,为就业和将来的工作提供一些难能可贵的经验。

对我们来说,见习生活似乎是转瞬即逝的,现在回想起来。学到了很多,也感受到了许多,虽然现在见习已经结束了,但我们的心里都还有一些恋恋不舍。因此,我要感谢院系领导对我们见习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为我们提供这样一次难能可贵的实习机会,也感谢见习指导老师对我们的悉心指导,使我们能够相互合作,圆满的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顺利地度过这一见习期。

见习是每个同学必须拥有的一段经历,同时也是一门必修课。实习点是在培黎校区的咨询中心,首先,我们对梅州市高级中学的心理咨询咨询中心做一些介绍:我院的心理咨询中心专用场所占地不大,咨询室两间,没有团体辅导室,设备不齐全,简陋。下面我谈一谈在这段见习生活中的感想和收获。

首先,此次实习,我深深体会到了积累知识和经验的重要性。我们对专业方面的知识储备还比较欠缺,而且有些知识的理解掌握也并不深刻。对于心理学这个专业,丰富的经验和阅历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而我们每个人最缺少的就是这方面的经验,而且好多事情都必须要靠自己去参与,才能有所收获。这次见习,当面对一个来访者的时候,虽然我们只是做一下初诊接待,就是了解一下来访者的初步的一些信息,以及来访者想要解决哪些方面的困扰和问题,然后再跟老师预约咨询时间等。但刚开始的时候,在和来访者交流的时候还是会遇到很多让人始料未及的状况。有时候是来访者的表现让人不知道该如何继续跟他沟通下去,有时候又是来访者无意间突然谈到的问题让人无言以对,不知所措等等。比如在我值班的时候,有一个女生前来咨询有关恋爱方面的烦恼,他谈到的一些困扰,我自己很确定如果我的话应该怎么去解决,但是我不能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他。所以我们

之间的交流就只是停留在表面,我不知道如何才能深入到问题的本质上去。每当遇到我们双方都沉默下来,而且沉默时间超过一个适当的范围的时候,我的心里就非常焦急,但是表面上还要装沉着,这种内外分裂的感觉让我很难适应。我也不知道怎么才能有效的打破这种沉默,让他更流畅的表达。因此我知道了自己在经验这方面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还需要在经后更多的去磨练。

这让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每个人都应该树立一个长远的目标,然后制定几个近期的目标,不能眼高手低,而是要勤劳、诚恳,在接人待物方面有张有弛,也不能存有侥幸心理。初出茅庐,我们的经验真的是很少,所以对待每件事我们都应该力求尽善尽美。没有过分的期望,就没有烦恼,要怀着一颗平常心去做事。

其次,这段见习生活增强了我的自信心。虽然在工作当中遇到了很多的困难,但都在我们的努力下很好的解决,随着经验的不断累积和增长,再遇到相似的情况甚至的其他意外的状况,也能够冷静的去看待和解决。现在,我们能做的就是多吸取知识和经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然后积极地去努力。

我想,其实见习就是对个人能力的一次检验,也是一次提高的机会。不管在实习之前你的个人能力怎样。在实习之后,必定都会有所成长。

这次见习过程,让我对自己的专业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和更明确的规划,也知道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同时也认识到了,要把书本上面的东西和实际结合,这需要时间,要有一个不断累积的过程,所以不能操之过急。

第四篇: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分析

作者:曾荇

来源:《法制与经济·上旬刊》2013年第03期

[摘 要]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多样性、独特性、丰富性、价值性四个方面特点。近年来,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主要做了依法保护、传承保护、项目保护等工作。湖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仍然不尽人意。文章在文化强省背景下,研究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将为湖南发展提供重要推动力。

[关键词]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

非物质文化遗产源于漫长历史中人类的精心创造,是人类智慧与劳动的结晶,越来越多的国家和民族认识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当今时代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我国历史悠久,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宝贵资源成为联系民族感情与维系国家统一的重要基础。湖南省处于长江中游,大部分地域位于洞庭之南,湘江母亲河贯穿南北。特殊的地理位置孕育了具有深厚底蕴与特别魅力的“湖湘文化”。再加上境内汉族、土家族、苗族、侗族等民族世世代代居住,使得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极其丰富。如,湘绣、土家织锦、苗家歌谣、花鼓戏等等。保护和利用好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提升湖南文化“软实力”水平,实现湖南科学发展有重要意义。

一、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况及基本特点

有民俗学者总结了湖南省的五大文化圈:湘北洞庭文化圈、湘东至湘南的湘江文化圈、湘西北武陵文化圈、湘中梅山文化圈、湘西南雪峰文化圈。这五大文化圈中的地域文化孕育出湖南独具特色、多姿多彩、巧妙绝伦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全国具有特殊的地位,蕴涵着珍贵的民族学、社会学、历史学、人类学等科学价值。

总的来说,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四个方面特点:一是多样性。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国务院公布的第一、二、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湖南就有99项。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外延很广,按表现形式,可以将其分为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杂技与竞技、民间美术等等。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几乎可以涵盖以上各种类型。二是具有独特性。独特性是指显示独有的区域特点和历史记忆。如在土家族的“社巴日”祭祀大典中,仍然存在有原始形态的戏剧“毛古斯”的遗存,学者们称其为原始戏剧的“活化石”。江永“女书”是世界上唯一存在的女性文字,被誉为“天书”。三是具有丰富性。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彩。仅就民间音乐而言,就有桑植民歌、湘西州土家族打溜子、湘潭县青山唢呐、怀化辰溪县的茶山号子、新化山歌等。四是价值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历史传承价值、审美艺术价值、科学认识价值、社会和谐价值等。同理,湖南可贵的“活化石”,能为社会和谐提供广阔的空间;为民族教育提供生动的教材;为历史研究开辟新的途径;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等等。

二、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

湖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高度重视,长期以来积累了很多经验,能为全国其他地区提供样本意义予以参考。当然也存在一些不足,需要在将来的工作中予以加强。

(一)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经验

近年来,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依法保护。依法保护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最有效、最根本的方式。研究者分别从知识产权保护、综合法律保护、国际法律保护、环境法律保护、人权法律保护、行政法律保护等开展科研,方向虽然不一,但多为理论上的探讨。湖南保护的经验主要集中在行政保护上。早在2005年,湖南就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该省还先后下发了《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关于切实做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等文件。指出应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加快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试点工作;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体系;积极抢救珍贵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立科学有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机制。2006年,《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正式实施,这也是湖南首个地州市实施的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在政策法规的推动下,湖南各级党委政府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明显增强,纷纷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如张家界市将保护与开发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及旅游产业、城市建设规划,建设了土家风情园、大庸府城等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和民族文化展示场地。

第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传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基本规律,恒定性和流变性是它最重要的特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文化传统,有着恒定不变的因素,随着时代的发展也有自身改变进步的空间。因此,做好传承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时代发展的今天,很多传统手工制作技艺、传统音乐等有着濒临消失的危险。如,梅山傩戏是梅山文化、蚩尤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它历史悠久,是古梅山人牧渔狩猎、尊祖傩祭等场景的真实写照。国家级传承人苏立文先后培养弟子二十余人,为梅山傩戏的发展与创新作了重要贡献。在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上,也能找到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省级多名传承人相关资料。2009年,湖南省文化厅还出台了《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资助暂行办法》,规范了传承保护。为鼓励传承人开展传承活动,湖南一些市州、县在十分有限的非遗保护专项经费中,拿出部分补贴经费,帮助传承人建立传承场所,开展传承活动。第三,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项目保护。项目保护主要指的是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规范化,国务院制定国家+省+市+县的4级保护体系,要求各地方和各有关部门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切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工作。在这方面,湖南在全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探索建立了名录申报工作的具体流程。通过摸底、普查,基本弄清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布

和保护情况,并进行了档案整理,在积极申报国家级名录的同时,建立了省级名录体系。如,2012年7月,湖南将蚩尤传说、九市稻草龙、平江皮影戏等9个项目增补列入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相关资料显示,截至2008年,全省出动普查工作人员3580多人次,调查项目涵盖10大门类2750多项,走访传承人17万多人次,收集实物10800多件,拍摄项目录像14000多小时、照片86000多张,记录文字资料3800多万字,培训普查工作人员2100多人次。

此外,湖南省还建立了多个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博物馆、展览馆、“基地”等设施,为保护活动开展提供了很好的硬件基础。如,2004年以来,湘西自治州被确定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示范区,永顺县被国家民委确定为国家级民族文化联系点等等。

(二)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不足及展望

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十分丰富,然而湖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仍然不尽人意。一份调研报告显示,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存在思想认识不适应、机构队伍不健全、经费投入不到位、保护体系不完善、理论研究不深入等问题。笔者试图将问题归纳成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保护资金匮乏、传承后继乏人、生存空间萎缩与不合理篡改利用等难题在湖南仍然比较突出;二是行政保护(强调公权力)的模式在实践中产生了效率较低、地方保护主义及保护方式摩擦等问题;三是自发进行的保护缺乏应有的组织、指导和研究,而且大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没有申请著作权、商标权及专利权等知识产权的保护,不利于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创新与发展。

根据国外的经验,有许多研究者认为应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综合法律保护体系。他们提出了整体性保护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保护与利用协调等科学保护原则。在实践方面,经验主要有法国的大普查制度、日本的保护民间艺人制度、美国的文化遗产登录制度、韩国的新乡村运动等等。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也应尽快形成综合性法律保护体系,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如非物质文化遗产以知识产权保护有什么优势以及可利用资源,怎样完善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地方立法,怎样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走向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及可持续化的道路等等。

2011年,湖南省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提出了要用国际化的视野来谋划和推进文化产业发展,大力保护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湖湘文化特色,努力使湖南的文化产业成为全国最活跃、最具竞争力、最具国际化风格、最具湖湘文化底蕴的特色产业。2012年1月,省委正式发布《关于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加快建设文化强省的意见》。指出要充分认识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加快建设文化强省;要明确加快建设文化强省的总体要求,力争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走在全国前列等等。在这种背景下,研究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将为文化强省的发展提供重要推动力。

参考文献

[1]孙文辉.《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说》,红网http:

//hn.rednet.cn/c/2011/10/27/2413134.htm

[2]徐美辉.《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报告》,载《文艺生活》2012年第12期。

[3]中国社科院知识产权研究中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年版。

[4]王平.《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相关问题研究》,载《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

[5]崔艳峰.《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的正当性——以知识产权的保护原理为视角》,载《学术交流》2012年第10期。

[6]张耕.《民间文学艺术的知识产权保护研究》,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曾荇,湖南商学院法学院教授,研究方向:民商法。

[基金项目]该论文为湖南省教育厅高校科研重点项目《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地方立法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湘教通〔2012〕596号。

第五篇:中小学教师教育心理学研修日志

中小学教师教育心理学研修日志

教育大事,我们共进

伴随新的学期的开始,心理培训开始了,带给我们很多教育中遇到的问题,给予我们适当适时的指导,这次培训的几个题目内容正是我们所迫切需要了解和掌握的新时代老师的必须技能。只有心理健康的孩子和心理健康的老师一起,才能创造社会的奇迹,开创美好的未来。

我首先学习的是关于《认知派的学习理论与教学应用》:认知派学习理论强调整体观,注重人的学习内部心理过程,注重学习过程中内部心理结构、认知结构或图式的建构。格式塔学派的学习理论、托尔曼的认知——目的说、皮亚杰的图式理论、维果斯基的内化论、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以及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均可作为认知派的代表性学说。

“教育基本理论”专题课程的主要内容是教育的本质及其功能。学习教育学需要明确“教育是什么”和“教育能够做什么”这两个基本问题。前者关涉的是教育之“体”(是什么),后者关涉的是教育之“用”(为什么)。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教育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促进社会发展与促进人的发展这两方面。从教育者说到受教育者,从古代教育说到现代教育,我们学习了关于教育最基本的理论内容,为我们的教育教学提供了最基础的保证,给我们最有力的指导。

对于《国内外著名教育家及其教育思想》这一课中,主要目标是使学员了解古今中外教育家、教育名著(名篇)的教育思想。本专题

课程的主要内容共分为两部分,分别就中国教育家、教育名著和外国教育家、教育名著中的教育思想进行系统的梳理和讲解。

在这里我们就像是穿越到了教育家们所在的时代和国度,一同体会教育的特点和方式,体会各国教育的不同,体会不同历史时期对于教育的理解和诠释。从多角度,多方位给予我们现在的教育以指导。

总之,通过培训,使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心理辅导和教育教学工作对于一个学校的发展是同样的重要。心理辅导是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的过程。只有心理和生理都健康成长的学生和教师,师生关系才能和谐发展,才有利于促进教育教学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最后促进学校的发展。

下载2014湖南非师范类中小学教育心理学缩印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4湖南非师范类中小学教育心理学缩印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09年师范类大中专毕业生就业考试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大纲5篇

    2011年师范类大中专毕业生就业考试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大纲更新日期:2011-7-18 9:27:25索 引 号:530300-008422-20110718-0001发布机构:曲靖市教育局发文日期:2011-07-18名 称:201......

    师范类教育实习报告

    师范类教育实习报告1 20xx年10月8日——11月12日,这是我永生难忘的日子。这段时间我于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高二(九)班实习,班主任兼指导老师刘宇老师在我实习过程中予以极......

    师范类教育实习总结

    实习总结 2011年10月31日到12月10日,我在晋江市首批福建省示范初中校--南 区中学进行了为期六周的教育实习,我担任的是初二(3)班的数学实习老师以及实习班主任。 转眼间实习已经......

    师范类教育实习总结

    师范类教育实习总结 教育实习是师范院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教育教学实践性,培养合格师资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综合素质,成为合格人......

    师范类教育实习大纲

    XX教育实习大纲 xxxx教育实习大纲 教育实习是高等师范院校人才培养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教师教育过程中培养高师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为了规范实习教学,......

    师范类教育见习小结[本站推荐]

    教育见习小结(政治教师) 本学期的13-14周我们班进行了为期两周的见习生活,时光如梭,两周的见习期即将落下帷幕,细细体会这两周的见习生活,我深感知识学问浩如烟海,要成为一名优秀的......

    教育心理学精华汇总

    教育心理学填空题汇总 1,教育心理学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1.1) 2,教育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3,所谓心理发展,是......

    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考试重点 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概述 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