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校宣传片解说词
走进七中赢得明天
——学校宣传片解说词
北出雁门关,天高云淡,林茂草丰。一座具有现代品味的北方园林工业城市似塞外明珠,熠熠生辉。
朔州,秦称马邑,唐为鄯阳,明归朔平府。她遥控长城,外连大漠,襟山带水,四塞为固,素为群雄逐鹿、民族融合的战略要地。汉墓群、辽木塔、金寺庙、明长城、雁门关、杀虎口、金沙滩古战场,承载着悠远厚重的悲壮历史;班婕妤、尉迟恭、张辽、萧太后、杨门忠烈父子演绎出忠义智勇的多彩人生。
1989年建市以来,沐浴着改革开放春风的新朔州,励精图治,百业争先。以“不求最大,但求最美”为城建理念,林中建城,城中育林。城北万亩森林,满目葱茏,一片苍翠。城中七里河水系波光鳞鳞,花红草碧。城南崇福寺文脉,红墙绿瓦,气势雄浑。经过十五年的不懈努力.城市功能日臻完善,城市品味不断提高,人均公共绿地、人均道路、人均居住面积名列全省前茅,荣膺建设部“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城市”,“全国城市综合整治先进市”称号。
坐落于这座历史名城的朔城区第七中学,创办于2006年9月。学校占地面积82亩,建筑面积26603平方米,同时可容纳2600名学生学习生活。其中教学实验楼一幢、学生公寓楼三幢、多功能学生餐厅一个、高标准体育场一个。
为适应21世纪现代化教学需要,学校的各项设施均按高标准设计。教学实验楼主楼五层,局部六层。有标准教室48个、教研室8个、微机室、语音室、书库、阅览室、化学
实验室、物理实验室各两个、生物实验室、史地实验室、电子阅览室、音乐室、美术室、书法室、广播室各一个。学校还拥有300米塑胶田径场、和网球场、篮球场、排球场、羽毛球场等大批现代化教育设施。白墙绿瓦,碧水蓝天,朔城区第七中学中学被誉为“朔州市最漂亮的学校”。
朔城区第七中学2006年9月1日正式招生开学,现共有二十三个教学班,学生1550人。全校现有96教师人,其中30名教师从各中学抽调,均为省、市级学科带头人、朔州市知名教师,公开选拔优秀大学生60人。整个教师队伍结构合理,思想稳定,各学科教师敬业精神高,业务素质好,教学能力强。
学校确立了“立恒志、求新知、强体魄、修美德”的校训;确立了“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学生持续发展服务”的办学理念;确立了以“和谐为本,质量为魂”的教学理念;树立了“依法治校与情感管理相结合,凸显人文关爱”的管理理念,并制定了第七中学《章程》,并根据《章程》制定了一系列学校管理的规章制度。保障了学校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有序进行。
朔城区第七中学有一支素质精良,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学校共有教师132人,有省级学科带头人2名,省级教学能手3名,省级优秀教师5名,省级骨干教师3名,市级教学能手21名,师资力量较雄厚,完全适应中学教学工作的需要。
朔城区第七中学拥有一支精干、团结、充满朝气的领导班子,他们熟悉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业务,具有较高的政策水平和较强管理能力,遵纪守法、勇于开拓。领导班子按照“廉洁奉公、身体力行、认真踏实、善听意见、敢于碰硬、多谋善断、团结协作”的要求,在校长边国良、党委书记水丽萍的领导下,引领着学校不断向更高、更强方向进步。
实行军事化管理的学生公寓,统一管理、井然有序、纪律严明,宿舍内整洁、有秩序,它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又督促学生养成了讲卫生、讲秩序、讲纪律的好习惯。学校积极实施“充分利用学生在校每一天”的教育理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学校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兴趣活动,为每位学生成长搭建平台。学校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学生一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校风严、教风正、学风浓”,这是社会和家长对朔城区第七中学一致评价,良好校风、教风、学风使朔城区第七中学在短短的建校三年里就饮誉三晋大地,学校在 “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学生持续发展服务”的办学理念;“和谐为本,质量为魂”的教学理念和“依法治校与情感管理相结合,凸显人文关爱”的管理理念,的指导下,在““立恒志、求新知、强体魄、修美德”的校训激励下,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弘扬人文精神,倡导最优发展,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学校先后荣获“山西省文明学校”、“山西省德育示范学校”、“山西省公众满意办学单位”、“山西省平安示范学校”、“山西省朔州市平安校园”、“朔州市和谐文明单位”等称号。山西省政府督学张崇礼、赵学斌深入七中检查指导,通过实地考察,详细了解,检查组认为七中的教学管理工作扎实有效,已经走在了全省的前列。现在,朔城区七中已经树立起良好的声誉,社会热评热议,教学质量在全区名列前茅,获得社会各界认可,学校整体工作达到一流水准。
面对成功,七中人清楚地认识到:成功的现在只是我们过去的努力,美好的未来才是我们不懈的目标,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朔城区七中人将满怀追求卓越、永远创新的信念,高扬“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创人民满意的学校”的风帆,昂首驶向新的征程。
第二篇:学校宣传片解说词
钟灵毓秀 群雁奋飞
——长兴县第七小学宣传片解说词
【序言】
江南福地,文化绵延。帝乡佛国,文人云集。千年流转,走出了多少英杰。长兴,太湖西南岸一颗璀璨的明珠,富庶的资源,淳朴的民风,养育了一方百姓。
拨开历史的浓雾,跨入今天的浙北,长兴县第七小学这所景美人和、书香四溢的现代化新型学校正散发着自己的朝气和魅力。
【学校简介】
长兴县第七小学位于陈霸先的故里,蕴孕清逸之风气,是长兴县建城区的一所公立学校,坐落在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内,隶属长兴县太湖街道管辖。学校始建于2012年,占地面积365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0余平方米,建设投资近亿元,校园外观恢弘、布局合理、设施齐全、环境优美。校园建有陶艺室、舞蹈馆、乒乓馆、跆拳道馆、篮球馆等活动场馆,成为孩子们学习知识的圣地、陶冶情操的殿堂。
【头雁领路 群雁亮翅】
学校全体行政干部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具有宽广胸襟,具有开放情怀,具有世界眼光。
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引领莘莘学子书山前行。学校构建了“新雁阵校本研训模式”,以“领雁名师工作室”为平台,利用“名雁”教师资源,提升学校教师业务素养,通过“壮雁”传经,促使新教师快速成长,最终,达到“群雁齐飞”。他们以“精诚团结、爱岗敬业、严谨创新,廉洁从教”赢得了学生和家长的尊重,用爱心和智慧架起一座座通向学生心灵的桥梁。“我为七小添光彩,七小因我更精彩”已成为全体师生的行动指南。
【文化育人 愿景美好】
【校长同期声:做事先做人,读书先明理。学校不仅是知识的学堂,更是学做人、学做事的大课堂。】
学校秉承“做和善幸福的人”的办学理念,弘扬以“雁群文化”为核心的校园文化,恪守“合力奋飞”的校训,倡导“和美诚信、合作向好”的校风、“崇德厚生、宽严相济”的教风、“向善乐学、个性多元”的学风,践行“文化立校、管理强校、特色兴校”的办学策略,坚持“七色阳光,小雁精彩”的育人目标,实现“学生快乐成长、教师幸福工作、学校健康发展”的办学愿景,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特色教育 育教创新】
学校践行“和诚教育”德育特色。创办“诚信之声”广播站,宣扬诚实为美;举办“诚信之星”三评一讲活动,开设“诚信大讲堂”;评选“和诚之星”、“和诚中队”、“和诚家庭”,成立“和诚少年交通警校”,在学警察、保家国、炼体魄的良好氛围中,一位位经受历练的“和诚标兵”孕育而生。“和诚精神”辐射社会,和善之心竞相传递。学校德育融入社会大风尚,建立“和善公益志愿者团队”,凝教师、学生、家长之力共同参与践行和诚德育。
聚焦核心素养,关注个性发展。群雁社团活动的广泛开展及“和善”拓展性课程的有效实施,满足了学生发展的需求,在这里七彩画笔描绘孩子们眼中的世界;在这里动手实验探究科学的真理;在这里美妙音符唱响心中的舞台;在这里无人机操控放飞孩子的梦想……歌声、笑声、读书声充满校园的每个角落。
学校“飞•悦”花样跳绳队,凭借一根小小的跳绳,玩转国内多个赛场,先后取得9金10银的骄人成绩。“七律丝韵”、“七巧科技”、“七色童画”、“七声合韵”、“七舞飞扬”等社团的精心打造,为学校赢得了不菲的荣誉。
【注重管理 保障安全】
“让安全成为习惯、让习惯保障安全”,学校通过细化管理构筑安全防护墙,扎实开展平安创建活动,规范落实安全责任、培训、教育、宣传。严格按照A级食堂标准,细化过程管理,合理配置膳食,满足学生身体健康成长的需要,为学生终身发展和幸福成长保驾护航,学校连年荣获长兴县“5A级平安校园”。
【片尾】
建校以来,在上级行政部门和辖区党政部门的关心重视下,在全体师生共同的辛勤努力下,学校的办学特色不断凸显,规模不断扩大,质量不断提升,声誉不断提高。先后被评为浙江省标准化学校、湖州市湖笔文化特色学校、湖州市体育特色学校、湖州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湖州市示范家长学校、湖州市消防安全教育示范学校、湖州市书香校园等荣誉称号。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群雁展翅,志在千里,在长兴七小发展建设的道路上,全体教职员工必将凝神聚气谋发展、凝心聚力绘蓝图,力争学校发展再上新台阶,管理再有新突破,质量再创新佳绩。长兴七小,与万千学子合力奋飞!
第三篇:学校宣传片解说词
在物华天宝的浦河东岸,在人杰地灵的辽河平原,有一座美丽和青春相融的学园,老观坨九年一贯制学校。
雨露润泽,阳光披洒,荏苒时光,坚忍不拔。胸怀宽广,坚毅果敢,自强不息,吐纳英华。
学校始建于1968年,从初始的老观坨中学沿革至今,已经走过四十年的风雨历程,培养了10000多名优秀的毕业生,为辽中的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2007年11月建成合并成为九年一贯制学校以来,各项工作获得了长足发展,品牌形象显著增强,管理质量明显提升,师生面貌大幅改善。
学校现占地3.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3067平方米,图书馆藏书36360册,拥有计算机144台,全部宽带接入,拥有投影机、电视等教育设备15台,拥有县内一流现代化教育配套设施。建有阅览室、琴室、画室、舞蹈教室、微机室、语音室、多媒体教室、物理实验室、化学实验室、生物实验室、科学实验室等15 个专用教室,德育活动基地3个。截至2008年9月,学校共有6个教研组,在岗教职员工108名,其中专任教师 68名,初中部教师本科毕业率达到78.95%,小学专任教师专科毕业率83.33%。学校现有27个教学班,学生1113人。
学校重视彰显教育的人文性,着重塑造和谐统一的直观的校园文化。像悬于教学楼 “求知、博学、争先、感恩” 的校训、各楼宇的名称,体现着学校的办学方向;科普展板、走廊壁画不拘一格的内容,带给学生开阔的眼界和丰富的知识;吊牌、暖气罩上的格言警句,则成为学生成长的推动力,为形成一个学校良好的校风、学风、教风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整体优化的校园环境,使人一走进校园,就能体会到学校的特色气氛,无论是一树一花、一砖一瓦,都无不装点着学校环境育人的先进情愫,无不渗透着打造优秀品牌的良苦用心。
以规矩定方圆,以改革谋新生,以创新求发展。
为丰富我校新时期的角色内涵,以全新的姿态向名校目标跨越前进。以杨连涛校长为首的领导班子一直重视学校日常教育工作,确立了德育为办学之首、教学为教育之本、创新为发展之源,科普为强校之路的新时期学校发展指导思想。为此进一步明确,领导要树立三个观念,即与时俱进的科学发展观念、以人为本的和谐教育观念、打造品牌特色的战略观念;教师要树立五种意识,即服务意识、开放意识、整体意识、竞争意识、实践意识。以此双线并进,最终实现学校教育工作的跨越式发展。
敦学,笃教,再创新风;树德、铸魂,更育新人
学校积极抓好教学工作,力求在新课标改革大潮中占得先机,在教育质量提升精神下摘得桂冠。学校重视建设新型师生关系,努力营造和谐教育气氛,力争提高教育教学成绩,要求教学工作紧密围绕三个“主体”进行,即备课中以课改精神为主体,课堂上以学生活动为主体、评价以全面发展为主体。要求任课教师注重教学活动中四个基本要素即因材施教、层次清晰、方法多样和师生互动。逐步建立起学生成绩档案和成长记录,实现信息化管理、科学化评价。学校还举办了校长进课堂、教师公开课等教学活动,为教师搭建一个展示自我、交流经验的舞台。在连续几年的中考和市、县质量检测工作中,我校教学成绩一直优秀,赢得社会和家长的一致肯定。
所谓树德以正身,立品而致行。在德育工作中,学校注重德育落脚点和时效性,基于安稳办、德育处、少先队的团结协作,注重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突出不同年龄段不同家庭环境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抓好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由此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德育工作宗旨,真正体现出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德育新模式。同时在德育教育中渗透安全教育,实现德育常抓,安全常知的有利态势,注重把安全观念镌刻进师生心灵,从而让德育工作多元化、健康化、和谐化。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为确保教师质量的整体提升,给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学校确立了优化师资、净化师风、改造师德的师资建设总体方针。在教师结构的优化方面,学校制定了“以老带新、以优补拙、奖勤惩怠”的人才培养模式,扎扎实实推进教师自主学习,积极开展校本培训,引进先进的教学育教学理念,观摩支玉恒、魏书生等名家名课,以达到教师整体素质飞跃式发展。学校还通过师德大讨论,师德演讲比赛、家长座谈会等活动,以达到净化教师心灵的目的,提升教师德师风水平,共同确立师道尊严、为人师表的从业准则。
学校重视学生学校特色教育,打造富有个性化、时代化的学生群体,由此突出把科普作为学校主要办学特色来抓。通过举行科普知识竞赛、课外科技小组的活动,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确立和创新精神的养成,让学生具有勤于动脑、勤于动手的科学实践精神。我校和市、县科协密切协作,使我校成为全县唯一一所以科普为特色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在2007年11月,县科协正式在我校举行科普进校园的启动仪式,县领导和科协主席列席本次会议,对我校的科普工作和科学氛围给予很高的评价,并计划在08年举行科普棚车进校园和机器人实验室的建设工作。其他特色方面,艺术教育强调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力和创造力,指导他们塑造自己的形体美、行为美、语言美和心灵美。在体育教学中,通过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打造学生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树立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和勇于拼搏的进取精神。
成绩来自于孜孜以求,硕果来自于辛勤工作。“十一五”期间,学校教科研工作同样态势喜人,学校现有《和谐德育研究与实验》、《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研究教学研究》及《优质教育模式促进儿童早期发展实践研究》等国家级课题3个,市级科研课题2个,中学部教师拥有研究专题比例为70%;小学部教师拥有研究专题比例为61.2%。“十一五”期间学校教师获得市级以上论文证书28人次,居于各九年一贯制学校前列。
并校一年多来,学校先后获得学校先后获得沈阳市平安校园、沈阳市爱国卫生运动先进单位、辽中县科普工作先进单位、辽中县德育先进单位、辽中县教育系统先进单位等荣誉。学校先后接待了数批次市、县级领导的考察、调研活动,接访了上百人次的前来我校参观和学习的兄弟学校领导教师,他们对学校环境、文化氛围、日常管理以及师生面貌给予高度评价。辽中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张作武同志来我校参观后,说:“老观坨九年一贯制学校各方面工作是全县同类学校的楷模,希望这所学校再接再厉,成为近海教育皇冠上的明珠。”辽宁省原省委书记林声同志欣然为我校题词:“近海英才的摇篮。”学生家长对学校的评价也非常高,认为能把孩子送到我校读书,是他们最正确的选择。
长空一鹤排云去,更引诗情到万家。悠久的历史传承,严格的教育管理,鲜明的学校特色,强烈的质量追求,一流的师资队伍。有以杨连涛校长为首的领导班子站得高、看得远、想得深、抓得细,有全体教师勇于奉献、改革创新、严肃认真、为人师表,我们有理由相信,老观坨九年一贯制学校必将拥有一个辉煌的明天。
雨露润泽,阳光披洒,荏苒时光,坚忍不拔。胸怀宽广,坚毅果敢,自强不息,吐纳英华。
第四篇:学校宣传片解说词专题
一、前言
吉兴乡中学坐落在美丽的松花江畔,历史悠久,底蕴丰厚,人才辈出,是学生腾飞的摇篮,教师成长的沃野。学校一贯坚持“品牌、质量、服务”的意识,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以一流的教育质量树立了自身的品牌形象,赢得了社会的赞誉,是老百姓心目中最好的学校之一。
二、学校简介
吉兴中学是一所规范化农村寄宿制中学,始建于1963年,原校名红星中学,至今已走过54年的风雨历程,谱写了一部辉煌的乐章。在这54年的岁月长河中,吉兴中学在县委、县政府和吉兴乡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教育局的直接领导下,在几任领导、几代教师的辛勤努力下,现如今已发展成为一所管理理念先进,教学特色鲜明,教学质量一流的农村寄宿制中学。
三、学校基本状况
学校占地面积32796平方米,建筑面积5004平方米,其中2008年投入使用的综合楼1112平方米,2010年投入使用的宿舍楼2358平方米,2011年投入使用的教学办公楼1385平方米。理化生实验室各73平方米,实验设备齐全,实验开展正常,有计划,有记录。图书室现有图书近7000册。新建厕所面积130平方米,门卫房面积50平方米。学校现有12个教学班,学生454人,拥有教职工53人,其中,学士学位11人,本科学历占任课教师的75%,大专学历占任课教师的25%,教师学历全部达标。
四、校园环境
漫步校园,风景如画:绿草葱葱,古树争荣,柳树迎风摇曳,杨树苍翠欲滴„„学子们或促膝研讨,或指点江山,更凭添了几分诗意与灵性。好一方清新纯净的育人沃土,好一个纤尘不染的成才摇篮!
绿树掩映中,一幢幢现代化建筑巍然耸立,交相辉映:翰墨飘香的教学大楼,功能齐全的综合楼,藏书丰富的图书馆,科学现代的田径场,条件优越的学生公寓,窗明几净的环保食堂,„„在这里,优雅怡人的校园环境与浓郁的时代气息融为一体;现代教育理念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物质化进程与厚重人文底蕴紧密结合的高品位校园得到了完美的诠释。
五、教师队伍 “没有名师就没有名校”。吉兴乡中学是一个名师荟萃之地,这里有9名教师为市级骨干教师,4名教师为县级骨干教师,市级兼职教研员1人,县级学科带头人4人,研究生学历教师1人。他们是学校教学的中流砥柱,他们更是吉兴乡中学蓬勃发展的力量源泉。他们在这里辛勤耕耘,德教双馨,行为示范,名振一方。
如果说,名教师是学校教学的主力军,那么那些富有生气的年轻教师则是学校的生力军,学校建立了“新老结对”制度,以“老”带“新”,以“新”促“老”。学校还定期召开“教学经验交流会”,举行青年教师教学比赛,搭建让青年教师充分展示才华的平台,让他们锻炼,给他们帮助,更给他们信任。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吉兴中学已铸就了一支结构合理、师德高尚、业务精良、锐意进取的教师队伍。他们以教书育人为生命,以无私奉献为天职,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一流的教学业绩,使吉兴中学一步步走向辉煌!
六、办学特色
吉兴中学开创性地实行了学年组和教研组双轨并行制,弱化了学校领导与普通教师之间的隔离层,加强了学校层层管理的工作体系,学年组横向管理,教研组纵向交流,形成我校特有的教学管理模式,发挥了其巨大的优越性,使我校的教学质量始终处于全县前列。
电子白板在我校开始使用,使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真正地整合起来,有力地促进了我校教学体系的变化,推动了教学方式的革新,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现有的教学模式,为师生带来全新的教学体验,提高了教学效率。
七、学生活动
一年一度的艺术节活动精彩纷呈,既有强健学生体魄、锻炼学生意志的田径运动会;又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文艺汇演,正是这些活动的开展,为同学们提供了追求个性、培养特长、锻炼能力、提高素质的发展平台,培养了同学们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独立思考、敢于创新的科学精神,提升了感悟自然、感恩社会、关爱他人、善待自己的人文素养。
八、办学业绩
斗转星移,风雨兼程。50余载的辛苦耕耘,吉兴中学迎来了桃李芬芳、春色满园。校友们或施才于政界,或弄潮于商海,或献身于科研,或活跃于文坛,或执教于庠序,或投身于军营,或求学于外域。近年来,吉兴中学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办学理念更加鲜明,办学思路更加清晰,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内部管理进一步规范科学,办学特色进一步彰显,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学校驶入了持续健康发展的轨道,已成为区域内引领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示范性学校。
九、展望: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鲜花和荣誉代表昨天,未来的辉煌要靠汗水和心血来浇灌。“天空虽然不能留下鸟的痕迹,但我定要飞过!”怀着这种执着的追求,本着“为人正、为业精;全面发展,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开拓进取、与时俱进的吉中人正以更加坚定的步伐,在“实验性、示范性、有特色、高质量、现代化”的道路上奋力前进着!
第五篇:学校宣传片解说词
学校宣传片解说词
作者:佚名点击:4281时间:2005-7-13录入:sdynyz
会当凌绝顶
——朝气蓬勃的沂南第一职业中专
(纪实片解说词)
巍巍蒙山,滔滔沂河,一代名相诸葛亮的故乡,这块饱经战火考验和英雄的鲜血孕育的红色大地上,一片青翠挺拔的绿树掩映着一所现代化的中等职业学校——沂南县第一职业中专。
(字幕)会当凌绝顶
——朝气蓬勃的沂南第一职业中专
厚重的历史底蕴孕育出灿烂的文明之花。坐落在大庄经济开发区的沂南县第一职业中专是我县办学最早、最具活力的国办中等职业学校,一职人在这里播种理想,耕耘希望,为千万家庭的致富,为沂南经济的振兴,他们三十年春夏秋冬,三十年风雨兼程,拼却心血千万点,换得新绿百千重。
沂南县第一职业中专作为市级重点职业学校,是我县唯一荣获“省科普示范学校”、“省职成教科研先进单位”、“省职成教科研基地”、“省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单位”、“市级教学示范学校”称号的中等职业学校。学校占地80余亩,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公交车从县医院直达学校,交通便利。在县城设有分校和幼儿教育中心。
学校现有教职工156人,文化专业课教师120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占95%,另外聘有专家、教授11人。为加强实践性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学校建有供各专业学生实习的实验、实习教室,安装了闭路电视系统及远程教育网。学校始终坚持“一切为学生服务”的办学宗旨,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倡导“技能过硬、求实创新、人格健全”的校风,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坚持为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思想。开设机电、计算机、汽车驾驶与维修、电气焊技术、幼师、电工、电子等18个专业,学校立足农村,服务“三农”,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先后为社会培养了15100多名懂知识、有技术、会管理的高素质人才,并有700多名学生升入高等学校深造。
学校领导班子精诚团结,广大教师敬业敏思,锐意进取,学校建立健全教师培训机制,营造了“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教学氛围,形成了人人想干事、愿干事、能干事、干好事的良好局面,建立了一支理论扎实、技能过硬、敢于创新、勇于探索的高素质教职工队伍。学校始终把“科研兴校”作为教学工作的重要任务,承担的“卫载番茄种子对比种植实验”获国家二等奖,生物百项活动获省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的奖励,有三名教师被国家科协、教育部、中国宇航学会授予优秀辅导员称号;1人获中国爱迪生发明协会奖,8人获市级以上科技进步奖、成果奖,20多项科研项目有10项获国家专利,主编、参编著作10部,并
承担了三项“十五”规划省部级重点课题的研究,学生发明的地膜覆盖器在中央电视台《异想天开》栏目播出。
学校本着服务于社会、有利于学生、有益于企业的原则设置专业,并积极与山东技师学院、山东交通技术学院联合,开通了学生继续深造的直通车。
学校实行封闭式管理,管理科学、规范。从学生入学开始贯彻学校的办学理念,从一点一滴做起,使学生先学会做人再学会做事、成才,具备今后就业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学校制订了详细的班级量化管理细则和学生量化管理细则,并制订了一日常规,规范学生的起床、上操、升旗、上课、饭前一支歌、课外活动、作息等行为。学生走进校园就已经走向成才的第一步,逐步成长为有理想、求上进、爱学习、守纪律、勤劳动、讲卫生的好学生。
在教学体制上,建立了多元训练模式,对已完成理论学习的学生采取间歇强化式实习。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加强实验、实习、实训课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学校还开设了内容丰富多彩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如计算机、摩托车维修、实用电工、形体训练、普通话等,拓宽了学生知识面,提高了学生素质。学校积极实行“双证制”(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几年来参加职业资格鉴定考核的学生全部合格,有80%的同学取得中级证书。
学生业余生活丰富多彩,经常组织运动会、艺术节、文艺汇演、文艺晚会、卡拉OK大赛、会操比赛、技能大比武、演讲赛、越野赛、拔河、书画比赛等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完成学业,连续4年参加“阳都之春”艺术节的演出。首届全县艺术教育现场会在我校召开,《沂蒙小伙》、《沂蒙识字班》在中央、市县电视台播出。
高考辅导班学生专门参加高职升学考试,升入高等院校继续深造,如果考不上大学,还可继续复读或再安置工作。
技师班为我校与山东技师学院联办,学制四年,前二年在我校学习,经考试考核合格发中专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后二年在技师学院学习,学业期满且考核合格后发技师资格证书。
大专班,学制五年,前二年在我校学习,后三年在山东技师学院学习,发大专毕业证书和技师证书。
汽车维修与驾驶专业是我校与山东交通技术学院联办,学制三年,前一年在我校学习,后二年在山东交通技术学院(临沂)学习,发山东交通技术学院毕业证书,汽车驾驶证书。
幼师专业,学习地点在县城分校,主要招收应往届初中毕业生,工作安置在青岛、临沂等各地幼儿园。
从社会效益和学生的前途出发,为更好的办好职业教育,学校还专门设立了安置办公室。每当新学年开始,学校对所开设专业的发展前景,企业用工需求状况进行缜密调查,作出科学分析,针对众多企业的用工情况,与其达成联合办学、定向培养协议。现已形成“立足山东,进军长江三角洲,面向全国”的学生就业格局,毕业生就业率100%。坚持先考察后安置,做到“安置、安置、再安置”和“月工资待遇低于600元的不安置,让学生高兴,让家长放心,让企事业满意”。学生在入学时,学校与家长签定就业安置协议书,保证为每一个学生提供满意的工作,学校定期给学生讲解当前就业形势,企事业需求动向和对员工的要求,对学生进行就业培训。学校还定期对毕业生进行跟踪服务,随时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工作情况、发展前途等,为他们排忧解难,出谋划策,使学生感觉到学校永远是他们前进道路上的坚强后盾。2004年已安置学生500多名,其中海
尔集团60人,澳柯玛集团55人,山东电力公司42人,苏州中达电子97人,大智电子有限公司40人,华硕电脑公司50人,无锡夏普电子公司45人,无锡健策精密有限公司20人,上海江南造船厂15人,上海比亚迪电子公司30人,上海飞利浦电子20人,临沂、青岛等地幼儿园40余人,工资待遇600-3000元,部分同学已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作出了突出的成绩,有的成为技术骨干,有的成为中层干部,立功受奖,得到用人单位和社会各界的赞誉。
几年来,学校多次被国家教委、中国科协、中国宇航学会、省科协、团省委及市、县等有关部门表彰,被授予“山东未来建设者实践活动红旗单位”、“职业技术教育先进单位”、“产教结合先进单位”、“教学改革先进单位”、“教书育人先进单位”、“县十佳学校”等称号,曾32次受到县委、县政府和县教育局的表彰奖励,先后有70多名教职工受到国家、省、市的表彰奖励,省、市、县电视台、《大众日报》、《山东教育报》等多家新闻媒体从不同角度介绍了学校的情况,学校被收入《中国职业教育机构概览》,蠃得了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中国科协、山东省科协的联合考察。
追风赶月向未来,春华秋实在一职。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一职的每天都是新的。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的正确指引下,充满活力的一职人高举“发展是硬道理”的旗帜,一定会创造一个更加辉煌的明天,谱写更加绚丽的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