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讲台上下的启蒙》读书笔记(周洁)
启蒙中的启蒙
长安中心小学周洁
闲暇,爱穿梭于热闹的书市,浅尝那油墨味给自己带来的兴奋。手指划过一摞摞排列整齐的图书,眼光随之在那些书名与扉页间跳跃,手指停下的瞬间,目光随即被紧紧吸引,那是心的悸动——《讲台上下的启蒙》。
在作者自序中,朱煜写道“我的职业最忌心浮气躁。虚火旺盛的时候,要吃一点夏枯草之类的清热解毒、散瘀消肿的苦药。因此,我努力学着写点带些苦味的小文章,上几堂有点苦味的课,用以时时警醒自己,走上讲台扎扎实实做点启蒙工作,走下讲台认认真真读书思考。学习常识,传播常识。”在好友贾志敏老师的序中则称朱煜为“一介书生”、“难得的知音”、“大仓老师”。
于是,我迫不及待想与这样一位先生做一次心的交流,本书分为四辑:“放在心上”、“墙外白杨瑟瑟摇”、“当下,我们怎样做教师”、“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书中所述既有作者从事语文教学的点滴体会,又有对小学教育的看法,还有读书笔记和关于亲友的杂记,体裁上有随笔、对谈、日记、书信、散文等。
一、放在心上
如果教师真正把学生放到心上,教育将成为一个无比动人的过程,教师将从中感受到愉悦和幸福,教师的职业生涯亦将与其生命历程融为一体,并绽放出璀璨的光彩。
“关爱”和“等待”二词或许是对此作出的最好诠释:
书中聊到学生因为一个很小的事,关于方言的问题请教语文老师,当时语文老师不清楚,老师说,等他查到资料后再告诉学生。事后,老师把查到的资料告诉给学生,就因为这件事,给学生带来了很大的改变。学生的家长说,老师是把孩子真正放在心上了。
看了这则故事,我心里不是很舒服,更多的是有愧的。到现在都还不能做到,把孩子放在心上。以前,学生总会拔了一根莫名的小草,问我这是什么植物;会捉一只校园树下发现的小虫,问我是什么昆虫; 也会捡到一个小石头,问我是什么石头,会不会是化石;也会捡一朵小花,问我那时什么植物;还会问我,地球磁场及北极光的问题;甚至会问我原子核的问题……
说句实话,我懂的知识,少得可怜,很多问题,我回答不了他们,我会说,等我查到了资料,我告诉他们。然而,我却事后都没有查相关的知识,给自己找个借口,说自己的工作都忙不过来,怎么去查这些问题,我又不是百科全书。现在想想,也许我是没有把孩子的问题放在心上吧!教书不是那么简单,把孩子的问题放在心上吧,至少我也能学到不少知识。
曾记得自己也长篇大论地写过论文《等待的艺术》,深知教学过程中,一个小小的“等待”拥有的无穷能量,但是把它放到现实实践之中,似乎就没有那么容易了,往往老师的等待好像延误了一些时间,尤其是在公开课上,对于早已演练的无数遍的“剧本”,小小的延误是绝对不被允许的。朱煜书中说道:“可教师组织教学活动,其目的就是让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并有收获,学生间的差异决定了每个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及多用时间会有所不同。”对于从接触教育开始就喊着“因材施教”的我们,应该牢记这一“延误”是很值得的。
教育中切记吧孩子放在心上——“关爱每一位学生”、“等待最后一位学生”。
二、读书与教书
怎样做教师,是个大题目,也是个小题目。要找出答案,得先读书,最好读的广泛些,要紧的书则要读的深入一点。“有人说,教师读书是职业的必需。”作者以这一句作为一个板块的小引,恰到好处。
怎样把要紧的书读得深入一点?很多时候,我们的读书往往就是“翻”,翻完即丢入书橱,分门别类,安放整齐,或许今生也就难再捧起。其实据朱煜所述,其实读书应该是一种享受,那么就应该像爱一个人一样首先爱上它的全部。“32开本,洋红色封面上有乌篷船的暗纹,封面中间的黄色色带上有编者姓名以及鲁迅手绘的小白象”、“他创作的三部童话都享有世界声誉,还有两部是《哑天鹅的故事?和前几年曾被拍成电影的《小老鼠斯图亚特》”,这是作者在提到《小学生鲁迅读本》和《夏洛的网》时所写到的,讶于他对每一本书的熟识,所谓读深一点,或许就是应该去熟识它的一切,不光光是书的本身(每一页纸上的每一个字和每一点颜色),还应该是相关的一切,那么就是没有最深,只有更深的境界了,怎会胸无点墨?让我乐见的是朱煜老师爱读的书中包含着孩子们爱读的书,或许这样能够更好地了解教导学生,把孩子引到书海中品字味,闻书香。
读完书回过头来教书,依然还是要谈谈令人头疼的作文教学,朱煜老师的几篇随感让我坚定要循着这条路慢慢地走下去:
首先应该利用各种方法让孩子爱上写日记,让孩子养成动笔的习惯,培养仔细观察的能力,积累写作的素材,学会真实地写作,并尽可能持久地保持一颗纯真、自然的心,在这期间教师应该做的是多鼓励和多交流。
其次,教学时应注意把握好“收”和“放”的度,在尊重孩子自由发挥的基础上,适时给予一定的规范,让作文不至于太紧或太散。
再次,抄抄也无妨,这是对写作基础较差的孩子所提的权宜之计,抄一抄读一读背一背,这样的联系如能经常进行,并克服反复,孩子就能赶上来。
众多的评价文章的标准中,教精炼准确的还是知堂老人所说的“人物情理”四个字,即“健全的道德,正确的智识”。但凡符合的都是好文章。
三、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我总觉得,教师的日子不是一天一天过的,而是一周一周、一学期一学期过的。送走一届届学生,可以回想些什么,自己是否有了成长,这些从何得到印证,学着朱煜老师做些笔记、做些反思······始终喜欢看到书中每篇文章后面那一个个日期,这是岁月的积累,或许这样才能对得起“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第二篇:《讲台上下的启蒙》读书笔记
《讲台上下的启蒙》读书笔记
刘秀华
所谓启蒙,是回到“教育应当是什么”的常识。
走上讲台扎扎实实做点启蒙工作,走下讲台认认真真读书思考。
——朱煜
这次读书活动,我选择阅读的就是朱煜创作的《讲台上下的启蒙》一书。如果说当初选择这本书,是因为被题目所吸引,那么,当我读完这本书之后,则是被作者对教育事业的苦苦探索和强烈的责任感所震撼。
《讲台上下的启蒙》共二十多万字,全是记录他平时工作中的点点滴滴。有读书笔记,有旅游随笔。文字清新,举例生动,好看耐读,发人深省。一篇一个故事,一篇一个主题。本书分为四辑:“放在心上”、“墙外白杨瑟瑟摇”、“当下,我们怎样做教师”、“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书中所述既有作者从事语文教学的点滴体会,又有对小学教育的看法,还有读书笔记和关于亲友的杂记,体裁上有随笔、对谈、日记、书信、散文等。文字清新,举例生动,发人深省。
言为心声,这本书十分贴近我们的教学生活。书中有很多内容能引起我的共鸣,让我深思,给我启迪。
在“教学与读书”这一章节中,作者在阅读屠格涅夫的作品后,写下了这样的感悟:上语文课也是这样啊!要干净,不要拉拉杂杂。一堂课,定下一两个目标,认认真真地设计、落实,让学生专注地听,专注地想,扎扎实实地练习表达,走出教室的时候能真正学到东西。有些内容还需要适当留白,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道路上慢慢体会、咀嚼。
当我读到这里时,感触很多。其实我也非常向往这样的课堂——老师干干净净上课,学生扎扎实实学习。每次上课前我都想这么去实践,可是真正上课的时候,又不知不觉乱了方寸:觉得这个内容该讲,那个内容也不能漏掉。生怕学生这个听不懂,那个不明白,面面俱到。学生刚开始听得挺带劲,慢慢地似乎有些厌倦,开始分神。于是乎,又怕孩子听不到所谓的重点,又要反复讲一遍。明明感觉自己很唠叨,但又似乎有了强迫症一样,非得这么讲不可。所以,往往会出
现这样的结局:刚讲完就下课了,学生课堂作业还没有开始做。或者就是下课铃响了,课还没讲完,意犹未尽。明明知道这样的学习很累;老师累,学生更累,明明想改,但又是觉得好难。
如今,看了朱煜老师的这段内容,我越发感到惭愧:看来真该告别以往的教学方式,向“干干净净的课堂”出发了。如今必须转变以往的传统观念,不能将大量的时间用于烦琐的分析上,或是用于追求那些华而不实,形式主义的东西上,而一定要把教学重点从理解内容转移到语言训练方面来,注重学生听说读写的训练。同时转变“轻写重说”的观念,精心设计教学方法,在课堂上留出让学生动笔写的时间和空间,精讲精练,实实在在地上好每一堂语文课,坚决地把语言文字的训练真正落到实处。
同样,在“教书和读书”这章中,朱煜老师谈到了写日记的好处,他常让学生写日记,他经常将写得较好的日记读给学生听,收效很好。他觉得:小学生记日记最主要的好处应该是可以学会真实地写作,并尽可能持久地保持一颗纯真、自然的心。我们要做的,是不断鼓励他们,经常和他们交流,在老师的鼓励下,学生可以获得“我能写好”的自信。
对于朱煜老师的这些观点,我十分赞同,因为我也曾经尝试过这样的教学,并且尝到了甜头。
平时教学中,我让学生写的是“每日一事”。它与日记有相似之处,但“每日一事”的题意更明确:就是选择一天中最重要、最有感受、最有意义的一件事写下来。为了不给学生造成负担,打消孩子的积极性,所写内容可长可短,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为了激发孩子练笔的兴趣,在批改时,我常常会在学生所写的内容后面写上几句话:或鼓励,或点拨,或引导。渐渐地我发现,孩子们爱写“每日一事”了,这项写作活动,既提高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能力,也增进了我与孩子的情感交流,真可谓是一举两得。
我班有一位邵若芷的男孩子曾写过一篇中午时同学一起做作业的日记,展现了那些调皮男生搞怪不愿做作业的有趣情景,人物描写的活灵活现,令人仿佛身临其境。当时我就在他的作文本上写下了这样的评语: “写的太精彩了,像是校园小说,不比杨红樱差!”
后来他在日记中写到:老师总是要布置我们写每日一事,有一天晚上,我写
了很多,第二天早上,我高高兴兴地把每日一事交给了老师。中午,语文课代表把“每日一事”发给我时,我满怀期望地打开了本子,只见上面打了一个从未有过的“优双星”,后面的评语是:“写的太精彩了,像是校园小说,不比杨红樱差!”我把这句话读了又读,都可以背出来了,高兴的心情就甭提了。于是,我浑身都是力量,语文课上,我用最好最端正的字记录下老师所说的重点和细节,以后每次一提到作文时,我大脑中的语句就如同波涛一般一个接一个涌出来,对作文的兴趣提高了。
人的潜能是无限的,鼓励如同一把铲子,挖掘人的潜能,鼓励能让人更加聪明!这是我教学的切身体会,与朱煜老师对日记作用的一番见解不谋而合,这就更坚定了我的作文教学。同时,我也学到了他指导学生写日记的一个好方法:让愿意写的孩子成立一个文学社,推选出“社长”,轮流作文,互相点评,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本学期,我也将尝试这样的作文教学。
《讲台上下的启蒙》让我收获了很多教学思想和理念:
“当下,我们怎样做老师”?
对不好的学生,包括淘气的或成绩不好的,都要尽力找他们一小点好处,加以夸奖。这不仅是一种教育教学方法,更是一种教育思想,一种科学的学生观。要尽力找出学生的优点,不是容易的事情,特别是面对淘气的孩子。教师先得真真切切地爱学生,才能专心去观察他们的言行,在种种的淘气之外找出好处,并在合适的时机给予发扬,从而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语文课到底应该让学生得到什么?
第一层面是教会学生读书、作文;第二层面是使学生产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具备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和能力;第三层面是教师需要以开放的心态,开阔的视野、广博的知识,为学生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画卷,在他们的心田播撒自由、民主、科学理性的种子。
„„
在该书中,类似的见解和体会不胜枚举,让人读了如醍醐灌顶,眼前一亮。“为孩子启蒙是关乎民族发展的大事,宏大叙事落在了小小的三尺讲台上,落在我们这些教师的肩头,并成为我们的责任和义务。”作为教师,我明白自己肩上的责任: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把小孩子的事情做好。教师的人生应该是激情燃烧、乐观憧憬的人生,我将为之而努力!
第三篇:《讲台上下的启蒙》读后感
长路明灯
——《讲台上下的启蒙》读后感
塘栖二小劳敬东
飞快的生活节奏,紧张的作息习惯,让我许久没有静下心来阅读一本书。在2013年这个暑假,我有幸拜读了这本《讲台上下的启蒙》,作者朱煜,是一名高级教师。书中讲述了作者亲身参与小学教育的体会,朋友的教育笔记,对小学教育的看法还有作者的孩子上幼儿园时的点点滴滴。这随笔一般的言语清新脱俗,又发人深省。
还未翻开书,书面上的一句“所谓启蒙,是回到‘教育应当是什么’的常识。”就让我很有感触,因为只有一名深刻理解教育应当是什么的教师,才能真正地教书育人,才能真正地为学生着想,为学生考虑。
全书分为四辑:“放在心上”、“教书与读书”、“当下,我们怎样做教师”、“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前两辑讲了教育教学活动中朱老师的亲身体会,而后两辑中则详细描写了日常生活中的教育。
曾看到一句话说“不论你教与不教,孩子都在学习。”学生最初的学习就是模仿,而孩子们模仿最多的是父母,其次便是老师。小学老师的一言一行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言传身教是小学教育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而如何做好一名老师应做的,尤其是在当下各种新式教学方法丛生的环境中。朱煜老师在第三辑中给了我们很好的建议。
在应试教育占主导的今天,基本所有的教育都围绕着考试。虽说国家一直在宣扬素质教育,但是这宣扬对于全民族观念的改变依然是非常缓慢的。书中提到了“过去的教师”与“现代的教师”的对比。“过去的教师”是怎样的一个群体呢?他们认识了这个世界,认清了这个中国,明白了中国的过去、现在,向往着中国的未来,他们知道自己在中国社会和历史上的位置,当然也就清楚的意识到自己应该发挥什么作用,能够发挥多大的作用。于是他们就站在那里教书,挺直地站着,上对历史文化负责,下对莘莘学子负责。
而当代社会,学科分类非常详细,每个老师各司其职,通过不同的方面将自己所学所想教给自己的学生。这自然不能与过去的老师相比,但是作为一名老师,上对历史文化负责,下对莘莘学子负责是永远不能忘的准则。这也是从古至今永世不变的教师神圣的职责。用朱煜老师写在书尾页上的话说就是,我的职业最忌
心浮气躁。虚火旺盛的时候,要吃一点夏枯草之类的清热解毒,散瘀消肿的苦药。因此,我努力学着写点带苦味的小文章,上几堂有点苦味的课,用以时时警醒自己,走上讲台扎扎实实做点启蒙工作,走下讲台认认真真读书思考。学习常识,传播常识。
过去的老师叫做教书匠,既然被冠以一个匠之名,也就是说和泥水匠,种花匠一样是一门手艺活。话是没错,但是不同教书匠是对着一群群鲜活的人施展自己的手艺。因为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活的生命体,他们不会让你随意摆弄,所以这门手艺是其他人不可比拟的。
而现在这丰富的世界,更是赋予了老师更加丰富的内涵。如今对老师的要求不再局限于“8小时教师”,而是要发展至“24小时教师”。教师的职责也不仅仅是在学校,在教室体现出来。
这“24小时教师”的概念让我不禁联想到了前段时间教育局组织我们学习的临平三中於杏文老师事迹。於杏文老师是真正做到了把学生“放在心上”,她是同事眼里的教学达人、女版雷锋;学生眼里的铁哥们儿、亲父母。
这是一个业务上特别“钻”的教师。这是一个把所有时间都交付给学生的教师。这还是一个能把每届学生都带到优秀的教师。“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句话,在她身上得到了完美体现。
班上的男生喜欢体育,她会“疯狂”地通宵看电视,只为熟悉篮球、足球等体育赛事,再找机会跟男生海聊;班上的女孩喜欢流行音乐,她时不时从网上下些新歌,对着电脑学,跟女生一起唱。中考要练长跑,女生嫌累特别不情愿跑。於杏文主动跑到操场上当陪练,一圈圈陪每个孩子跑完。
只要学生病了,第一个带着孩子去医院看病、配药的就是她,而且她都用自己的钱给孩子看病、配药。在她的办公桌上,总是摆着各种药品,这些都是为她的学生准备的。
於杏文老师诸如此类的为学生着想的事迹不胜枚举,我相信,只有真正被学生当初朋友的老师,才能真正理解“教育应当是什么”这个最原始也最深奥的话题。
在看过朱煜老师《学生怕你吗》这一章节之后,我更是感受到自己身的不足。章节中提到读者来信给朱煜老师询问学生是否怕老师的问题。作者非常郑重地告诉读者,学生不怕他!作者对于学生怕老师这一观念嗤之以鼻,认为教师应该为学生创造愉快、轻松、和谐的学习气氛。
看到这里,我感到非常惭愧,因为在我的教育活动中,虽然学生没有像老鼠怕猫一样害怕我,但是也没有给学生营造出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更不要提像於杏文老师那样与学生成为非常好的朋友了。在对学生的调查中,我的学生都认为我是一个严厉的老师,而我也对此感到满意,因为在我的印象中一直是严师出高徒的。现在看来,我对于“严师出高徒”这一概念的理解也许出现了偏差。
在我们日常的教学活动中,经常用到“做规矩”这个词语。在以往的概念中,新接到一个班的学生,都要做好规矩,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个做规矩的过程中,自然免不了严厉地对待学生。希望学生能够服帖,不敢违纪,才能更好地实施下一步的教学。但是看了朱煜老师的书之后,我不禁对我以往的这种教学方式产生了疑问,这样的“害怕教育”真的可以达到所谓的效果吗?显然答案是否定的!
诚然,教学仪器、教学理念的不断进步催生了许许多多的教学方式方法,而我们这些已经习惯了那一套教学方法的老教师,在面对这么多新方法的时候感到无所适从。学生也越来越聪明,越来越灵活,老一套的教学方法不再像原来那样拥有显著的效果,单纯的严厉也越来越让学生不买账。不过好在这一串一串的疑问在朱煜老师的书中也能找到一部分启迪。
一、语文学习的规律;
二、学生的实际情况。要想在新文化冲击的今天教好语文,就要把握住这两点。尤其是后者,学生之间有差异,用新方法是好的,但是用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对象。一切从孩子出发,是我们教师最高的准则。
启用新方法需要勇气更需要细心,不能今天想到给学生推荐一篇文章,明天给学生朗诵一段古文。教育是一项系统性很强的事业,如果不能给学生一种系统的学习,这种新方法不如不用。就给学生推荐文章来说,这种方法有很多语文老师都在使用,我也不例外。朱煜老师在书中给我们指出,这种方法其实有很大的局限性,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会让学生感到无所适从。
既然要系统性,那目标,教材,总结一样都不能少。在推荐给学生之前,老师自己就要做好完备的工作,确定推荐的类别方向,编写教材。到一定阶段又要总结经验教训,提炼目标,而后确定下一步的目标,方向。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老师的指引下,有目的性有方向性地学习;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地在学习中成长。
虽然我只在两天时间内粗粗阅读了朱煜老师的书,但确实受益匪浅。在这两天里,我反省了我以往的教学方法,学到了新的教学理念,思考了新的教学方向。
读朱煜老师的书,就像在与他本人对话,虽然我与他年岁相差不多,但是读他的书就仿佛在感受一名长者对我的谆谆教导。大师的教学风范,也为我在日后的教学长路上点亮了一盏明灯,永远指引着我。
第四篇:读《讲台上下的启蒙》有感
启蒙中,我们一起成长
——读《讲台上下的启蒙》有感
很久没有静下心来好好的阅读了,只因存在懒惰的思想,总觉得自己是体育老师没有必要过多的去讲究文采,只要专业知识过关就行,但随着现代教育的不断发展,教育思想的不断更新,也会渐渐害怕再不学习会被社会淘汰,所以也暗下决心,只要有时间一定要多读书,正好最近学校推荐了几本好书,我也就随机选了这本由朱煜著的《讲台上下的启蒙》。
在封面上有一句话:“所谓启蒙,是回到‘教育应当是什么’的常识”,我想这是用来诠释朱煜老师对“启蒙”二字的理解。在自序中写道“我的职业最忌心浮气躁。虚火旺盛的时候,要吃一点夏枯草之类的清热解毒、散瘀消肿的苦药。因此,我努力学着写点带些苦味的小文章,上几堂有点苦味的课,用以时时警醒自己,走上讲台扎扎实实做点启蒙工作,走下讲台认认真真读书思考。学习常识,传播常识。”在好友贾志敏老师的序中则称朱煜为“一介书生”、“难得的知音”、“大仓老师”。
在“启蒙”中,朱老师给我们讲述了很多故事同时也告诉了我们很多老师的天职与存在的意义。本书分为四辑:“放在心上”、“墙外白杨瑟瑟摇”、“当下,我们怎样做教师”、“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书中所述既有作者从事语文教学的点滴体会,又有对小学教育的看法,还有读书笔记和关于亲友的杂记,体裁上有随笔、对谈、日记、书信、散文等。
“放在心上”——如果教师真正把学生放到心上,教育将成为一个无比动人的过程,教师将从中感受到愉悦和幸福,教师的职业生涯亦将与其生命历程融为一体,并绽放出璀璨的光彩
文中记录了一件小事:学生请教语文老师一个关于方言的问题,老师记不清楚,说查到资料后再告诉她。事后,老师把查到的资料告诉学生,因为这件事,学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她的妈妈说,老师把她的事情放在心上了。
这是一个片段,让人心头一暖,但我更赞成文章末尾的一句话:“家长把孩子放在心上,是因为亲情;教师把孩子放在心上,则必须要有专业知识作支撑。”专业知识不单单指学科知识,也包含教师自身专业水平。我希望孩子们能够了解世界和环境,但是自己总是没有办法让学生们能够提起对学习的兴趣,往往在外面学校还是很多学生都有不愿意学习的念头,这是我当时还是班主任的时候最头痛的事情了,然而我看到很多班级甚至是面临高考的毕业班,真心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作为教育者,一直都希望自己的科目或者自己说带领的班级都是爱学习的学生,每天能有朗朗书声灌入耳内,那该多好!
“教书与读书”——如何教?如何读?这是个大的范畴,值得思量。怎样把要紧的书读得深入一点?很多时候,我们的读书往往就是“翻”,翻完即丢入书橱,分门别类,安放整齐,或许今生也就难再捧起。其实据朱煜所述,其实读书应该是一种享受,那么就应该像爱一个人一样首先爱上它的全部。“32开本,洋红色封面上有乌篷船的暗纹,封面中间的黄色色带上有编者姓名以及鲁迅手绘的小白象”、“他创作的三部童话都享有世界声誉,还有两部是《哑天鹅的故事?和前几年曾被拍成电影的《小老鼠斯图亚特》”,这是作者在提到《小学生鲁迅读本》和《夏洛的网》时所写到的,讶于他对每一本书的熟识,所谓读深一点,或许就是应该去熟识它的一切,不光光是书的本身(每一页纸上的每一个字和每一点颜色),还应该是相关的一切,那么就是没有最深,只有更深的境界了,怎会胸无点墨?让我乐见的是朱煜老师爱读的书中包含着孩子们爱读的书,或许这样能够更好地了解教导学生,把孩子引到书海中品字味,闻书香。
读书,是一种遇见。
“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教师的日子不是一天一天过的,而是一周一周、一月一月、一年一年过的。
最后一辑,是朱煜老师对往事的回忆和怀想。亲人、朋友,寺庙、海滩,儿时、而立„„文章最后留下各自不一的时间,显得特别显眼,时间太匆匆。
在品尝这些文字之余,我跟初为人师的自己下预防药。趁着回过头只留下“时间过得真快”这句话外,多动动笔,多写些瞬间和故事,让回味能够更充实一点,让时间还可以倒着再走一遭。
有些家长、教师有时面对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问题,想找出立竿见影的好点子。他们在书本里找答案,他们也会尝试着与孩子交流,试图走进儿童的内心。可越是急,结果越是糟。儿童成长是一个很长的过程,因此儿童教育是慢的教育。任何拔苗助长,违反儿童成长规律的行为都会造成不良后果。我经常听到一些家长说,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在幼儿园里就提前学会了多少位的加减法等等之类的话。可这些不顾孩子实际情况盲目跟风的家长不会去分析,孩子是否是真学会,这样的学习对孩子的思维发展、潜能的发掘、学习兴趣的培养、学习习惯的养成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儿童教育得慢慢来,即使是孩子在某方面早慧,也得仔细分析,科学引导,区别用力。当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出现反复时,更要平等对话,悉心指导,宽容地对待。尊重孩子,真正把他们当作活生生的具有独立性的生命个体,为他们提供必要的自由时间和空间。在我教学的课堂上,我努力创设有利于学生思维自然发展的教学情境,坚持做到引与放相结合,当学习新知时,教师注意引导帮扶;当应用旧知解决新问题时,放手让学生独立尝试完成,再交流相互学习。有人说,儿童是成人之师。说得太对了。在课堂上,教师要为学生独立思考自由表达创造条件,在生活中家长也需要这样做。如此,孩子就能时时给我们惊喜。让儿童慢慢地自然成长。家长、教师在一旁提供必要的条件,然后带着一颗赤子之心静静地关注、欣赏
学习常识,传播常识。
常识!梁文道先生的《常识》里所集,卑之无甚高论,多为常识而已。若觉可怪,乃因此为一个常识稀缺的时代。而朱煜老师的“启蒙”,所言皆是回到“教育应当是什么”的常识。若觉可颂,乃因此为一个常识稀缺的育人之地。
总之,“关爱每一位学生”就应该把每一位学生都放在心上,我想这是为人师的我今后应该要做到的。
第五篇:读《讲台上下的启蒙》有感
启蒙与常识
——读《讲台上下的启蒙》有感
铁岭经济开发区九年一贯制学校
初中部 张 琳
2014年2月
启蒙与常识
——读《讲台上下的启蒙》有感
‚所谓启蒙,是回到‘教育应当是什么’的常识‛,这是封面上的一句话,用来诠释朱煜老师对‚启蒙‛二字的理解。我们常说启蒙,也常认为‚谁去教化谁‛就是其最基本的含义,而康德认为 ‚人摆脱自身造就的蒙昧‛才是启蒙。朱老师与康德不谋而合。
书以讲台为分界,上之教育教学,下之生活感悟。又细化为四辑,‚放在心上‛,‚教书与读书‛,‚当下,我们怎样做教师‛,‚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每辑名称中可见,这是一本‚大杂烩‛,也正是因为大杂烩,才能感受到‚24小时老师‛该如是,而非仅仅‚8小时老师‛的做法。
24小时老师该如是?我边读边想边做。
‚放在心上‛——如果教师真正把学生放在心上,教育将成为一个无比动人的过程。
文中记录了一件小事:学生请教语文老师一个关于方言的问题,老师记不清楚,说查到资料后再告诉。事后,老师把查到的资料告诉学生,因为这件事,学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她的妈妈说,老师把她的事情放在心上了。
这是一个片段,让人心头一暖,但我更赞成文章末尾的一句话:‚家长把孩子放在心上,是因为亲情;教师把孩子放在心上,则必须要有专业知识作支撑。‛专业知识不单单指学科知识,也
包含教师自身专业水平。
我希望孩子们能够了解世界和环境。建起班级书角后,我通过网络买来英国DK公司的一套百科全书。当时让我最欣慰的是,孩子吃好午饭,谁能第一个得到那本书,谁就自然而然地成为那天最幸运的。我常常听到孩子叹气,哎,我今天又没抢到。但是这套书引发了孩子对未知世界强烈的好奇心与较少的识字量之间的矛盾。始作俑者小柴,他压抑不住,手里夹着两三个页码,走到讲台问我:‚黄老师,这个是什么字啊?‛正在批改作业的我看了一眼,应着‚犟jiang‛。‚噢,那这个呢?‛‚鳗鱼‛‚嗯‛……他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说谢谢啊。
从此,常常会有孩子捧着这几本重重的书,来问我这个字那个字。很多动物的名字,我也不认识,只能查字典。但有一次碰到的字,竟然红色的这本新华字典也查不到。我说:‚我回办公室再看看,到底是什么字。‛过了一个周末,一节语文课后,我走出教室,那个孩子跟着我出来问:‚黄老师,你帮我把上次那个字查到了吗?‛……
自身专业水平中理应包含对事情轻重缓急的辨别能力。放在心上,有了开头,没了结尾。
‚教书与读书‛——怎样做老师,是个大题目,也是个小题目。要找出答案,得先读书,最好读得广泛些,要紧的书则要读得深入一点。这是我的浅见。
书中的二、三两辑,朱老师常常提到自己读书的事儿,连他的好友贾志敏老师也称他为‚一介书生‛。读书,是一个奇妙的过程。一本书,不能马上充饥你的胃,却能在你遥走十里路后回头闻到它的香。
他原原本本在书中放上了一篇《獾的礼物》的读后感,可以看看他前前后后读了不知多少遍。他将此归为‚要紧的书‛一类。在这一辑,我先看了这篇文章,因为世间‚痴人‛不止一个。
如果说,有意识地阅读儿童文学,我是从大三才开始的。这未免让人有些嗤笑,但事实如此。在本应看儿童读物的年龄,我却觉得看这些显得幼稚。呵呵,有这样想法的人才幼稚吧?也至此错过了。
大三的一堂儿童文学课,以彻夜阅读黑格尔而驰名中文系的田先生告诉我们,他昨晚看了一本书流泪了。我们唏嘘着,会是什么啊?他说是一本绘本《獾的礼物》。不着边际,这跟黑格尔相差甚远啊?为了企及田老,看黑格尔可能有些不自量力,操之过急,但一本绘本还是能做到的。我买了一本,为了凑足免掉邮费,我又买了《夏洛的网》。数次阅读,虽未落过泪,却也让我惊叹:死亡不再让人有彻骨的寒意,而多了冰冷外的温暖。
午间阅读,我选择了自己第一本阅读的绘本,读给孩子们听。虽然课上,几个女孩儿说自己都感动地流泪了,但我对他们知道了多少还持有保留。我没有直接扯上生与死的话题,毕竟落成总结的文字,可能会打破他们仅有的感性。
意外的收获——教室里许多植物因为没有按照生长规律浇
水晒太阳,渐渐枯萎。有些挽救不了的植物我便搬去草丛那儿,以免他们见了责怪我。他们在课间游戏时,几个孩子发现了,问:‚我们教室的这几盆花为什么要放在这里啊?‛一个孩子回答:‚因为他和獾一样,去了长长的隧道了。‛
一直从心底里感谢田老,我的儿童文学终于开始了从零的启蒙。
读书,是一种遇见。
‚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教师的日子不是一天一天过的,而是一周一周、一学期一学期过的。
最后一辑,是朱煜老师对往事的回忆和怀想。亲人、朋友,寺庙、海滩,儿时、而立……文章最后留下各自不一的时间,显得特别显眼,时间太匆匆。
在品尝这些文字之余,我跟初为人师的自己下预防药。趁着回过头只留下‚时间过得真快‛这句话外,多动动笔,多写些瞬间和故事,让回味能够更充实一点,让时间还可以倒着再走一遭。
他的自序里写着:我的职业最忌心浮气躁。虚火旺盛的时候,要吃一点夏枯草之类的清热解毒、散瘀消肿的苦药。因此,我努力学着写点带些苦味的小文章,上几堂有点苦味的课,用以时时警醒自己,走上讲台扎扎实实做点启蒙工作,走下讲台认认真真读书思考。学习常识,传播常识。
常识!梁文道先生的《常识》里所集,卑之无甚高论,多为常识而已。若觉可怪,乃因此为一个常识稀缺的时代。而朱煜老
师的‚启蒙‛,所言皆是回到‚教育应当是什么‛的常识。若觉可颂,乃因此为一个常识稀缺的育人之地。
理解常识,坚持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