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现阶段农村寄宿制学校的调查和思考
关于现阶段农村寄宿制学校的调查和思考
近年来,安泽县委、县政府致力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在农村寄宿制学校发展、农村困难家庭学生补助、农村中小学校舍改造、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有力地促进了全县教育公平发展。近日,我深入到基层乡村、学校,针对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发展进行了一次专题调研。
截止2010年7月,安泽县共有农村寄宿制学校31所,占全县学校总数的55%(农村寄宿制中学4所,农村寄宿制小学27所);教师370名,占全县教师总数的35%(公办教师307人,临时代教63人);寄宿学生3957人,(中学生2583人,小学生1374人);享受寄宿生生活补助的学生有821人,占寄宿学生总数的21%;生活人员4名、宿舍管理人员8人、安保11人(3类人员全部集中在4所农村寄宿制中学,27所小学均没有配备),炊管人员81人。
调查告诉我们:农民对“撤并学校”表示理解,但对孩子过小、过远地就学表示担忧,迫切地希望撤并时保留下幼儿园。杜村乡苏村村民翟来根有2个孩子,9岁的女儿在距家5里之远的文洲小学上5年级,两周接送一回;4岁的儿子即将上幼儿园,但也得到文洲小学跟读。因为原苏村学校撤并时连学前班、幼儿园一起撤并了。翟来根说:‚我对国家撤并小学校的-1-
政策,也理解,但能不能在撤并小学的同时,给村里留下个幼儿园?
4、5岁的小孩跑几里路远去上学,家长很不放心,孩子的负担也太重了。‛
村民李红江有2个女儿,小的也在文洲上学;大的在杜村乡上初中,但马上面临着择校问题,因为开学后杜村中学就要并入冀氏镇中学了。他说:‚反正都是离家远,如有可能,他想把大女儿送入县城读书。‛ 当问到他两个孩子星期天都怎样回家时,他说:‚有时候别人‘三蹦蹦’代接,多数都是孩子自己坐上出租车或公交车到村路口下车,然后步行2里路自己回来。‛又问他对撤并学校有什么意见和建议时,他憨厚地说:‚没什么意见,也支持。‛
进一步了解后得知,苏村这种情况算是较好的,同样属于文洲小学辐射的窑上村,距离学校约20余里路。家长普遍对初中住校生比较放心,唯一揪心的是过星期天路途安全。但对低年级的小学住校生,则普遍表示担忧。比如,有的孩子还尿床,照顾不好自己,但是又得上学,又得寻求老师帮助,又害怕同学取笑,不利于健康成长。又如,有的家长舍不得孩子跑远路,干脆不让孩子上幼儿园,无形中影响到了孩子一生的成长。
调查告诉我们:农村寄宿制学校发展趋势良好,但至少得有117个学生才能“保本”。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发展,不容否
定。通过‚撤小并大‛,使有限的农村教育资源得到了充分整合,硬件建设、设备配臵、学校管理、教学质量等均有明显优势,人民群众普遍较为满意。
但所有的农村寄宿制学校都存在一个共性问题,那就是冬季取暖用煤,因为仅此一项几乎就占到办学经费的一半左右。以文洲小学为例:学校的收入为财政拨付每生每学年430元的经费、8元的取暖费以及6000—20000不等的转移支付,合计为80×430+8×80+13000(取平均数)=48040元。该校为单轨制,有7个教室(6个年级、1个学前班或幼儿园)、2个学生宿舍、19个教职工。按照每位教师、每个教室、每个宿舍1盘火(实际情况是学生宿舍烧锅炉),1盘火1吨煤算,则该校一个冬天的用煤量为:7×1+2×1+19×1=28(吨)。按每吨750元的无烟煤计算,则为28×750=21000元。
据校长们反映,学校每学年怎么都得50000元开支。照此计算,50000÷430≈117个。即:寄宿制学校至少得有117个学生才能‚保本‛。
调查告诉我们:农村寄宿制学校师资力量虽有所补充,但仍需进一步加强。社会各界都对农村寄宿制学校给予了厚望。希望通过大力发展寄宿制学校,有效缩小城乡差距,促进教育均衡、公平地发展;希望通过‚寄宿‛这个形式,将学校办成留守儿童的第二家园;希望进一步加强教学、伙食、生活、安
全等各方面的管理,使得孩子在学校比在家还能放心。
教育均衡首先是师资队伍的均衡。据统计,2007年以来全县累计新招聘教师224人,约有80%都被安排到了农村寄宿制学校工作,极大地壮大了农村寄宿制学校师资力量。但是,随着形势的发展,寄宿制学校对师资的要求也‚水涨船高‛。不仅需要高素质的文化课教师、音体美教师,也需要高素质的生活教师、宿舍管理教师,还需要一支‚饭做得香‛的厨师队伍、一支‚门看得严‛的保安队伍。目前,这仍然是希望。
还以文洲小学为例。该校共有19名教职工。但实际情况是:一线教师11名(其中临时代教8名),校长1名,退而不休也不代课的老校长1名,炊事人员3名,长期请病假的3人。这个状况能够基本满足学生的文化课需求已属不易。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没法子,宿舍管理员便由代课教师兼任,生活人员也由代课教师兼顾,门卫还是由代课老师兼管,一线老师身兼多职,不可避免地分散了教学精力,也使教师的‚专业化‛打了不小折扣,教学成绩也就受了影响。
调查告诉我们: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绩效工资初衷是好的,但实际操作中有两个“老大难”。‚绩效‛正处在探索实施阶段,教育部名文要求各级政府、各级教育部门不得公开宣传。当前发现两个‚老大难‛。第一个是‚朝四暮三‛易,‚朝三暮四‛难。现有的工资分配注重公平,而‚绩效‛是在公平的基础上
更加注重效率。与行政人员相比,人家的‚津贴‛按级别定额,按定额逐月获取。而教师的‚津贴‛按职称定额,但不能如数获得,要扣除30%按绩效分配,事实上绝大多数人得不够原额,教师心里很不平衡。三是历史原因,‚内退‛绩效难。不到法定退休年龄而实际‚退休‛的教师、长期病休的教师、即将退休但‚图清闲,图工资,上班但不教学‛的教师、被‚一刀切‛下来的校长,倘若严格实施绩效,这部分人(大都拥有高级职称)损失就大了,极易引发群体上访。倘若采取‚双重‛标准,那就严重打击了一线教师的积极性,绩效也就失去应有之义。
据了解,不少学校在这方面均采取‚和稀泥‛、‚大锅饭‛办法。所有教师都觉得有点吃小亏,但都又不好说什么,也就确保了绩效工资起步阶段的人心稳定。
综上所述,有几点值得我们思考:
1、应当将城镇化与撤并学校有机地结合起来。某种意义上讲,撤并学校也是城镇化的产物,应该统筹兼顾。而目前城镇化建设是‚瘸子‛,撤并学校是‚刘翔‛。建议由各级发改部门牵头,民政、住建部门配合,制订出全省、全市、全县的城镇化规划或‚小村并大村‛规划。再由各级教育部门根据这个规划,更加细致、人性化地制定撤并学校的规划,使撤并学校与新农村建设或城镇化建设同步协调推进。
2、撤并小学的同时应当为村里保留一所幼儿园。建议上
级教育部门在下达撤并指标时应多考虑山区县实际,各山区县在撤并学校的同时,应当充分利用原学校资源,保留一所幼儿园,作为缓冲与过渡。
3、应当为寄宿制中小学配备或租赁校车。如何确保学生上下学路途安全?如何杜绝‚三蹦蹦‛接送学生?建议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为各寄宿制学校配备校车,专门负责学生上下学;条件若不允许,也可尝试租赁校车,与正规的运输公司签订合同,由其承担学生上下学接送。
4、应当正视并解决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取暖问题。一是将农村寄宿制学校用煤纳入财政预算,由各级财政为学校解决一半的用煤问题;二是将农村寄宿制学校冬季用煤交由政府统一采购,节约成本。
5、应当建立和完善科学的教师补充和流动机制。有个情况不容乐观:2007年以来,全县教师自然减员(外调出口、退休、死亡)达55人,平均每年减少教师19人。换句话说,全县每年都要减少一个文洲小学的师资力量。人才流动是好事,但应有科学的流动机制。建议省教育厅进一步加大特岗教师统筹力度,进一步向山区县侧重。同时,我们也应探索建立一套科学的教师流动机制。
第二篇:关于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的思考2007
关于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的思考2007-09-22 16:49
我校从2004年5月1日至2007年用了9年时间集国家.当地政府以及学校投资600百多万元,建立阿勒泰市第一所民汉合校农村寄宿制学校,彻底改变了我乡农村教育的布局,从根本上提高了我乡农村教育的建设水平及教育教学水平,为我乡迅速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加快科教兴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目前,民汉合校已三年多,合校的教学效益与社会效益以目共睹,受益最大的是农牧民孩子,紧接下来的是如何加强学校的管理问题。学校建成了,如果我们自身管理不好,那么就达不到我们政府竭尽全力建设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初衷,实施农村学校寄宿制也将事与愿违,甚至会产生社会负面影响。
一、加大宣传和救助力度,确保学生“进得来”。
(一)做好宣传工作,形成良好的舆论导向。要让家长充分了解实行学生寄宿的好处,把我们的政策和措施宣讲到位,取得家长的信任和支持,让他们高高兴兴送孩子寄宿。
(二)做好学生入学保学工作。学校要及时统计学生入学情况,充分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家庭状况。只要有一个学生未按时报名入学,学校就要及时派专人上门入户了解情况,区别情况做好有关工作,决不能在实行寄宿因贫困而使一个孩子辍学。
(三)加大贫困家庭学生救助力度。借助中央政府“两免一补”政策和学校一帮一爱心工程,重点开展对贫困寄宿学生生活补助工作。一是由关工委组织的关心下一代建立救助资金保障机制。根据教育局今年8月28日召开的校长会议精神,从今年起,各学校应进一步加强学校常规管理,完善寄宿制学校的宿舍食堂的卫生安全管理工作,加大对贫困学生特别是对农牧学生的帮扶工作,我乡85%的学生是哈族孩子也是牧民孩子,家长对孩子管理意识差,学校离家远,语言交流困难,以上两项给学校管理带来较多的困难,教师捐款,学生勤工俭学资金全部用于补助贫困寄宿学生生活费。二是拓宽救助资金来源渠道,党支部.校委会通过乡党委向七站八所进行宣传,来加大对贫困生的帮助的力度。乡领导及部分党员干部也对贫困学生进行帮助.各职能部门都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给予资金或实物上的帮助。在乡党委武书记协调下,中央贸处会资金管理初团员对我校贫困生进行捐资捐物,通过学校各种途径,把相关物品直接发放到贫困学生手中,减轻贫困学生入学压力。此外,广泛吸纳社会各个渠道的公益捐助,增加救助金总额。三是加强救助资金管理。所有救助资金统筹安排,专款专用。明确补助范围和方式,建立补助标准,张榜公示,加强监督,确保救助资金发放到那些“不救不得读”的学生的手中。
二、加大管理和服务力度,确保学生“留得住”。
(一)大力完善和配套农村寄宿制学校设施设备。把完善和配套设施设备作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本阶段工作重点。通过向上级争取项目、争取社会捐赠、学校自筹等方式筹集一批资金,分期分批逐步完善和配套农村寄宿制学校设施设备,比如购置信息技术教育设备,添置课桌椅、学生床铺、食堂餐桌等,使新建成的我校尽快步入现代教育的轨道,充分发挥教育教学功能,取得教育效益。
(二)突出抓好学校管理。一是尽快完善《切木尔切克乡寄宿制学校管理办法》,并根据管理办法,建立健全学校安全、教学、学生生活和卫生等方面的管理制度。一系列的管理措施要解决好确保学生寄宿“安全”的问题,包括饮食安全、卫生(健康)安全、交通安全、行为安全等方面。同时,还要制定校舍安全、饮食安全、交通安全等各种突发事故的应急预案。管理措施的制定要突出“细微”二字,想得细、做得细、查得细,杜绝制度上的漏洞。二是建立严格的岗位责任制。由校长到值班人员各个层次都要建立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的责任制,要明确主管领导和督查督办工作人员。学校作为管理的主体,更要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明确校长职责、教师职责、专职管理员职责。三是确保必需的运转经费,建立健全寄宿制学校的教职工管理制度。坚持安全教育强化管理的原则,完善考评细则。适当加大学校的后勤教职工编制标准,或是对重新布局后的后勤教师进行统筹调度,配齐学校后勤管理人员、学生生活辅导员、医务保健人员和安全保卫人员,确保寄宿制学校的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四是各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强指导和检查。工会.学生会团支部等职能部门要建立联系定点制度,定人定责,明确一名领导负责学校管理要害部门职能分工的工作,并纳入本部门工作绩效管理。此外,还可借鉴外兄弟学校管理经验,征求教育专家、社会各界以及学生家长的意见,集社会之智,把寄宿制学校管好管出效益。
(三)大力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抓好我校《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养成教育工作的意见》的落实,严抓校风校纪,加强对学生的德育、心理健康和生活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自主、自理的生活能力。学校要建立课外活动辅导员制,引导学生参加有益的课外文体活动,形成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
(四)加大校园环境治理力度。一是因地制宜搞好校内绿化、美化工作,对一些附属设施也要尽快完善。二是扎实开展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联合有关部门清理整顿校园及周边地区非法经营的营业场所和摊点,治理“脏乱差”,净化校园环境和风气。
三、加大教学和教育力度,确保学生“学得好”。
(一)全面推行素质教育。集中师资和教学设备按照要求推进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齐开足所有课程,保证课时。大力推进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提高农村教育水平,缩小与城市教育的差距。在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教学的同时,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主动性和学习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二)提高教师素质。一是把师德要求放在教师素质提高的首位,全面提高师德素质。二是适应国家教改要求,继续推进基础教育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到教研基地接受培训,大力提高中小学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三是对教师也要进行寄宿制学校管理工作的培训,让每位教师都参与学校的管理,调动一切积极性和力量,形成齐抓学校管理的良好氛围和合力。
(三)稳定我校教师队伍。继续推进教育局人事制度改革,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稳定的教师队伍。从我校农村教师最需要解决的交通困难入手,尽快启动农村中小学教师“交通工程”。通过实施“交通工程”,让市上的教师上下班方便快捷,促进教学与校园管理,稳定农村教师队伍。
(四)进一步加强民语教师汉语培训力度,全面提高我校双语教学的水平,并把汉语培训纳入学校常规管理重要项目,以培训促管理,以培训促提高.
第三篇:农村寄宿制学校班级管理的几点思考
农村寄宿制学校班级管理的几点思考
摘要:学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最基础的单位是班级。班级的有效管理关系到学校的发展、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是学校良好管理体系的保障。班级管理工作的核心是班主任,应树立良好的班风,倚重班级特色,丰富管理内涵,加强安全管理,为学校发展提供保障。
关键词:寄宿制;班级;管理
班级是学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最基础的单位。良好的班级管理,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发展、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并为学校良好管理体系的形成奠定基础。所以班级管理对学生各种意识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一、班级管理工作的核心是班主任
(1)班主任应文化知识丰富全面、教学上刻苦钻研,并有一定班级管理经验、责任心强。班主任以责任心和爱心树立个人在班级中的核心地位,为形成团结、向上的班集体奠定思想基础。
(2)班主任要有健康的人格魅力,并在学生、家长和学校之间建立沟通的桥梁。有爱心和高尚的人格,影响学生形成优秀的品德,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学校要加强对班主任的品德教育,要求班主任以个人的言行和爱心,培养每个学生健康成长;通过与学生谈心、召开家长座谈会、与个别家长进行交流,了解和反馈学生在学习和生活方面的表现,共同解决学生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3)班主任要处理好与各科任教师的关系。这是班主任做好班级管理的突破口,切忌在学生面前褒自贬彼,要架起与各科任教师、学生有效沟通的桥梁,明确班级发展方向,形成科学的管理体系。
二、强化寄宿制学校的班级管理,树立良好的班级风气
(1)要强化集体观念。以集体为中心,培养学生的意志、个人的行为习惯和团队精神,增强学生集体利益的责任感,从而形成良好的集体观念,增强班级凝聚力。
(2)要明确班级的奋斗目标。目标是班级的航标,目标一旦确定,就要牢牢把握,把它变成全班同学的自觉行为、努力方向和学习行为。
(3)寄宿制学校班级管理必须坚持“三化、三型”模式抓常规,要坚持制度化、科学化、经常化,坚持学习型、自觉型、育人型的班级管理模式。经常化是班级管理一条有效的途径;制度化有较强的约束力,使班级的班风成为一种自觉行为;常规化是班风的直接表现。学习型班集体是学生自觉、自主掌握文化知识的有效途径;生活型班集体是寄宿制学校的一种突出表现,体现出学生在校期间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育人型的班集体是对学校教育目标反馈出的一个亮点,也是落实学校教育工作的有效手段,使班级形成有规可依、有章可循的良好学风。通过
抓班风来转变学校的校风。
三、倚重班级特色,强化学习环境建设
(1)要高度重视教室布置对学生的熏陶作用。在教室布置中要坚持“教育化、人性化、情感化”的实施原则,把名人警句、学校期望等内容作为教室布置的重要素材进行设计,以教育为本、突出德育、体现爱心、培养学生良好的人生观为目的。
(2)要突出班级特色,促进班级管理形式的多样化和管理方法的高效化。确定班级特色,要联系班级实际,以学生全面发展为前提进行建设,如构建“文明礼仪班级”“安全第一班级”“卫生示范班级”“快乐互动、快乐学习伴我行班级”“我运动、我阳光、我健康、我快乐班级”等特色班级,突出亮点,促进班级管理工作的特色化。
(3)要倚重班级各项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学校长期围绕“做一个学习、生活习惯好,安全意识强的中小学生”这一主题教育,确定各班的活动主题,培养学生的学习、生活、守纪、文明等习惯。
四、加强安全管理,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保障
在寄宿制学校,学生的吃、住、行、学都要在学校进行,这就给学校和班级的管理带来了严峻考验。
学生的吃饭问题是所有安全问题中的重中之重,学校不但要让学生吃好、吃饱,更要让学生吃得安全。因此班主任要时刻关注学生卫生、生活习惯的培养。住也是班级管理的主要方面,在农村寄宿制学校班主任应还兼任着生活指导老师的任务,要按时查夜,指导学生严格遵守作息时间,督促学生保持校内卫生,形成良好的习惯。学生行的问题是当前摆在寄宿制学校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大问题,已经有很多血的教训摆在我们的面前。(选自http://毕业论文网)班主任必须担当第二监护人的责任,强化学生安全意识,遵守交通规则,并与家长进行沟通,签订《安全协议书》,加强安全宣传,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安全保障。
总之,强化班级的管理,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素养和行为习惯,陶冶学生的理想情操、提高学习的认知能力,从而促使学校得到全面发展。
第四篇:对办好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几点思考
对办好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几点思考
草庙乡中心学校常务副校长 王世慧
近年来,随着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实以及农村群众生育意识的转变,农村新出生人口数正呈现逐年下降的势头,加之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不断增多,农村小学呈现出校空人少、点多线长的发展趋势。合理调整农村教育结构布局,办好寄宿制学校,整合教育资源,实现教育资源共享,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已经成为当前农村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各级地方政府花大力气改建了一批农村小学寄宿制学校。这一重要举措切实解决了教育资源的整合,使得教育均衡发展向前迈出了一步,得到了社会的充分肯定。
但是,在我们这里农村小学寄宿制学校的建立还只是一个起步,要真正解决教育资源整合,达到教育均衡发展,解决农村小学寄宿生学习、生活等问题,使其健康快乐地成长,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去探究解决。经过我校三年的农村小学寄宿制办学经历,我认为目前突出的是农村寄宿制学校内部设施设备有待完善,管理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管理水平有待提升。
一、办好农村小学寄宿制学校的重点在“建”
1、要高度重视生活设施的建设。农村小学寄宿生的吃、住、活动全部在学校,生活设施不配套是目前农村寄宿制学校的普遍问题,给学校管理带来许多不便。因此,各级政府应该根据实际需要,建设好相应的锅炉房、开水房,有条件的地方也可同时建设浴室;建设安全、卫生的厨房和整洁、宽敞的餐厅;建设安全、有取暖设施和供学生放生活用品的学生宿舍。结合当地实际条件和“新农村卫生新校园建设工程”试点工作,建成干净、卫生、环保型厕所,给广大的寄宿生创造一个舒适的学习生活环境。
2、要高度重视亲情互动交流硬件的建设。农村小学寄宿制学生年龄都很小,本应该与其父母生活在一起,受到父母的关爱。所以学校在建设过程中,应考虑电话、邮政通讯等设备的建设,有条件的可设立亲情交流专用活动室,供学生和亲人互相交流学习、生活情况。从而使在家的家长放心,在校学习的孩子安心。
二、办好农村寄宿制学校关键是“管”。
办好一所农村寄小学宿制学校确实不易,难就难在管理上。因为农村小学寄宿制学校的管理不同于普通学校,既要管教育,又要管学习;既要管生活,又要管安全;既要管身体,又要管心理。所以农村小学寄宿制学校如何做到以导促管、以管引导、导管结合,形成一个科学管理、和谐管理的新局面,就成为我们必须研究的新课题。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1、要有新的管理理念。农村小学寄宿制学校的管理难度大,头绪多,责任重,对管理者的理念提出了全新的要求。首先是全方位管理的理念。针对农村小学寄宿制学生全天候在校的特点,学校从管理上要明确全方位管理、多层次服务的思路,从学习、生活、安全及心理等各方面规范管理行为,提升管理水平。其次是导管结合的理念。对农村小学寄宿学生来说,由于缺乏家庭亲情关爱,心理往往比正常学生脆弱,所以我们在加大管理力度的同时,要注意引导和疏导,以导促管,导管结合,使学生在农村小学寄宿制这个新型环境中茁壮健康地成长。再次是一切为了学生的理念。一切为了学生,对农村小学寄宿制学校而言,其意义尤其深远。一个农村儿童就是一个家庭的全部希望,他们把孩子托付给学校,就是把希望寄托给学校和老师,因此我们必须确立一切为了学生的管理理念,把学校办好管好,让学生家长放心,让全社会满意。
2、要有新的管理制度。管理要上水平,制度是保证。一是建立适应农村小学寄宿制学生特点的规范管理制度。目前农村小学寄宿制学校都已建立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但这些制度大多脱胎于普通学校,雷同相似,流于形式,不便执行和考核。所以,农村小学寄宿制学校的制度一定要针对本地本校的特点,因地制宜,因校制宜。真正使学校的制度有现实针对性、有可操作性、有科学性,做到切实可行,行之有效。二是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管理者岗位责任制度。一个学校管理得好不好,关键在管理者,主要是校长和班主任。制定管理者的岗位责任制是农村小学寄宿制学校的重点工作。根据不同的岗位,不同的职责,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和学校共同制定这方面的制度,使这些制度切实可行,便于考核。三是要建立责任目标管理监督制度。教育行政部门应该在分类指导、因地制宜的原则下,加大对农村小学寄宿制学校各方面管理情况的督导和考核,研究制定一系列的责任目标管理工作监督考核制度,以便于将分解到学校、部门和个人的责任目标进行经常性的检查和考核,促进农村小学寄宿制学校的管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
3、要创新管理模式。农村小学寄宿制学校管理是一项极具创造性、极富挑战性的工作。许多原本是家庭、社会的责任落到了学校的身上,许多为人父母的义务也落到了校长、老师的肩上。头绪多、要求重、责任大。加之农村小学寄宿制办学时间短,管理经验少,如何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及教育时空,彰显学生个性、发展学生素质,走出一条科学化、人文化管理模式,确实还需要教育工作者花大力气去探索。
三、办好农村寄宿制学校的根本是“爱”
农村小学寄宿制学校的校长和老师集育人者、管理者角色于一身,是教师、保姆和父母三种身份的叠加,三者缺一不可。对农村小学寄宿制学校的老师来说,转换角色、明确责任、强化管理、提供服务,固然重要,但是提倡对学生发自内心的爱,才是办好农村小学寄宿制学校,使广大农村小学寄宿生健康快乐成长的根本。
1、爱是农村小学寄宿制学校教育的根本。温家宝总理最近在《教育大计 教师为本》一文中指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爱就没有一切。”对于农村小学寄宿制学校的学生来说,他们的父母都不在身边,更需要来自学校老师的真情关爱。所以,我们的教育行政部门在对教育工作者培训的过程中,不能仅限于教学业务方面,更应该高度重视对教师师德和爱心的培养,更加关注教育工作者的情感投入。特别要加大对农村小学寄宿制学校教育工作者的爱心培训力度,使每个学校的领导和教师都能充分认识到,教育是播种爱的种子,教育应当让爱进入每一个学生的心田,引导学生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热爱家乡,让学生对人生充满阳光、充满活力、充满希望。
2、学校教育的真爱必须体现在教学管理之始终。爱的教育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具体的实在的行为。对农村小学寄宿制学校而言,从校长到老师,都应该对这些父母不在身边的学生始终怀着最深厚的爱,从教学到后勤管理,都要把爱心化作每一个具体的细节。学校应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求老师认真上好各门课程,上好每一节课。制定出强有力的管理措施,加强音、体、美、品德与社会和科学等课程的教学督导力度,确保专课专用,不片面追求主科教学质量的单一性发展,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爱的最大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教育的宗旨是培养下一代。而对农村小学寄宿生来说,更重要是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灵和生活的本领,培养他们成为一个完整的人。这就需要我们的老师用爱心来培育爱心,用人格来塑造人格,用灵魂来呼唤灵魂。使教学为学生的人格发展服务,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兴趣、创新思维和道德人格。这就需要我们的校长和管理者大力倡导以对学生的爱为核心的学校管理理念、校风和特色,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校园文化。使管理为学生的成人和成才服务,致力于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会生活、懂技能、守纪律的有用之才。
总之,农村寄宿制学校办学管理方式的建立和完善,是一个不断探索,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这需要家长和社会大力支持,密切配合。相信,通过加快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为广大农村子女创建一个公平和谐的教育环境,农村的教育事业一定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第五篇:关于农村寄宿制学校的管理与思考
关于农村寄宿制学校的管理与思考
一、建立农村寄宿制中心学校势在必行
临高县是个人多地广的市县,全县境内多为平原地带,自然村分布较广,人口居住极为分散,加之受历史上村村办学的传统的影响,形成了村村办小学,过于分散的学校布局结构。这种不合理的布局结构,使原本严重不足的教育资源更是捉襟见肘。绝大多数农村小学设施十分落后,现代化设备无从谈起,有近四分之三的农村小学无法保证起码的开齐功课开足课时,师资严重紧缺,加之教师素质不高,70%为民办代课教师,正规师范生相对太少,这种现状导致农村小学教学质量低下,教学成绩不尽人意,学生流失严重,学校趋于崩溃边缘,城乡教育差异越来越大,干部群众对此极为不满。临高是个贫困县,贫困农村教育的客观现状,严重影响了农村教育的健康发展,使调整布局结构、整合教育资源、创办农村寄宿制中心学校,成为了我县各级领导振兴基础教育的必然选择。为此,县委、县政府高瞻远瞩,充分利用危改契机,于2005年实行全县小学校布局调整,2006年消除D级危房,村小合并,撤掉麻雀学校,兴建了8所(文澜江、东英、博厚、博北、美良、五联、和舍、五峰)农村寄宿制中心校。从而提高了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益,优化了农村教师队伍结构,解决了农村学生每天走十几里路上学的困难,给他们争了更多的学习时间,同时又减轻了农村筹资办学的负担。
二、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措施得力,发展迅速
我县农村小学经过布局调整后,建立了8所寄宿制中心学校,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教育局的正确指导下,同心同德,开拓创新,不断完善各种规章制度,优质的教育资源得以共享,提高了办学效益,教育教学稳步提高,显现了勃勃生机的景象,在教学质量、体育、文艺诸多方面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主要表现有:
1、教育资源使用效益。创建寄宿制中心学校前的学校多数都是“袖珍”学校,村村有小学,使有限的资金过于分散使用,难以形成规模较大的办学效益。撤销部分学校建成寄宿制中心学校后,将有限的资金集中使用,改善办学环境,更新教育设备,大幅度提高了资源的使用效益。
2、优化农村教师队伍。创建中心校以前,由于教师缺编,全县农村小学专任教师紧缺,大多数都是开语文、数学两门功课,几乎没有专职的图、音、体、英、美等的教师,教师上课较随便,相当部分教师为了赶集或干农活,自己随时调课或随便不上课者屡有出现。创建中心校,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在两年多时间内招聘了903名新教师充实到教师队伍,特别是中心校优先聘用优质教师,分流不合格教师,配足配强各学科教师,优化了教师队伍,保证了课程的开设率。
3、我县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发展,解决了农村学生每天十几里路上学的奔波,给农村孩子争取了更多的学习时间。同时,通过学校里的集体生活,培养了使用学生集体荣誉感,学生独立生活能力明显增强,学会了文明礼仪的习惯。
4、学校抓课余生活,打造住宿生“快乐校园”。由于住宿生在校时间长,空余时间多,学校想方设法开展课外兴趣活动,为住宿生开展了艺术培训、表演、美术、舞蹈、书法、读书等活动彰显了学生个性,培养了学生的特长。
5、创建寄宿制中心学校,农村小学撤并,减轻了农村办学的负担。农民不再为改善村小学条件,修缮校舍、购置设备等集资和投工投劳面烦脑。同时,孩子远离父母到学校住校,让家长有了更多的劳动时间,有利于农民增加收入,专心做好工作。
三、浅谈住宿生的管理
(一)、精细化管理,共创平安学校
住校生日常安全管理工作繁杂琐碎,做好住校生安全管理工作不仅仅是保证学生安心学习,而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是让成百上千的家长能安居乐业,保证他们把精力集中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因此,学校在日常安全管理工作中要注意从“细”处考虑,从“精”管理。具体做法如下:
1、抓学生档案管理,一个萝卜一个坑。学校住校生档案管理是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学校安全管理水平的标志之一。那么如何建立“住校生”专项档案管理呢?建立住校生档案管理,要做好学生基本情况造册,并且是每人一本,以方便查找。记录内容主要包括学生的姓名、性别、所在年级、户主姓名、家庭住址以及租住房屋地址、家庭情况、思想道德状况、学习状况、行为习惯、生活状况、身体发展和心理发展状况、他们父母的通讯地址、电话,以及当前监护人联系办法等,对学生进行全面掌握。
2、制定值班制度。值班室每日必须有两名带班领导和值班教师;备有直拨电话、常用药品、本校教师电话本,以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值班教师每晚在学生就寝后,必须在第一时间赶到寝室,做到“三问”(问人数、问纪律、问学生身体情况);“三看”(看睡姿、看盖被、看有无异常情况)清点学生人数,情况如实载入点名册中。
3、制定住校生请假制度。住校生请假问题不可忽视,这一环节弄不好会容易出问题,责任重大。因此,学校要制定明确的住校生请假制度。怎么做呢?我们不妨这样制定:住校生请假必须先到总务室(住校生主管领导室)领取请假条表,然后到宿舍管理员签名,经同意再到
4、建立宿舍、学校、家长联络平台。小学生年龄小,且住校人数多,单靠教师的管理,无法做到顾全大局。建立宿舍、学校、家长联络平台,让学生、家长参与学校住校生管理,可以有效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难题。譬如,深夜学生生病,是学校最头疼的事。虽然每晚都有巡逻教师,但夜间学生睡觉,我们不可能叫门询问,影响学生的美梦。所以,学生夜间有异常情况,我们很难在第一时间发现。设立寝室联络员,学生夜间有异常情况,联络员可以在第一时间报告给值班教师,值班教师在及时处理的同时,再通知带班领导和家长或委托监护人,可以使我们全方位协调处理异常事件,确保学生的住宿安全。
(二)、抓宿舍管理,规范化学生生活行为
宿舍是住校生走出教室之后的“家”,同千千万万个家庭一样,这里也需要和谐,需要温暖,需要快乐,学校要给学生营造一个幸福温馨的环境,使他们在快乐中生活,在快乐中学习,让他们在这个“家”里享受到集体的温暖,感受真情也回报真情,提升自己的道德行为准则。因此加强宿舍管理对于学校管理具有重要意义。那么,如何加强宿舍管理,规范化学生生活行为?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1、制定宿舍各种管理制度。制订《文明宿舍评选方案》、《内务检查记录表》、《寝室公约》、《寄宿生作息制度》等制度,利用开学典礼、每周升降旗仪式、国旗下讲话、班会等时间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学生学习等让学生人人知晓学校校规校纪,从而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
2、抓宿舍军事化管理,训练学生做到“六个一”和“六个无”。即:寝室内务整理达到“六个一”:毛巾叠成一条线、口杯摆放一条线、牙刷倾斜一条线、被子摆向一条线、鞋子摆放一条线、盆桶摆放一条线;室内整洁做到“六个无”:地面无纸屑、墙上无印迹、室内无垃圾、桌内无杂物、窗台桌面无积灰、桌面无涂刻。使宿舍就像在军营里的一样整洁。通过训练,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克服生活懒散、拖沓、杂乱无章的生活作风。形成生活有节奏、有规律的良好行为习惯,让学生一生受益无穷。
3、抓宿舍文化管理,举行“我的宿舍我当家”宿舍文化评比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剪、贴、画,为了自己的宿舍环境创造“亮点”,感受到作为寝室主人的快乐,培养他们团结协作的精神,从而实现对学生精神、心灵、性格的塑造。
(三)、抓课余生活管理,打造“快乐校园”。
抓好住校生业余生活,将其开展得有声有色,不但可以使学生体会到“家”的温暖,快乐健康成长,而且也能让家长从子女身上看到我们住校生的管理及成效,对学校的管理感到称心。
那么如何将课余生活开展得有声有色呢?这就需要学校每位教师都来积极构想住校生的课余活动。如班主任、科任教师考虑如何加强学生的辅导和转化;体育教师思考怎样开展住校生的体育游戏,体育锻炼、计划等;艺术教师思考怎样进行艺术培训、表演、美术展览等等,这不仅指学生成绩也包括学生的活动。因此,住校生管理不仅是学校管理层的事,也是全体教职工的事。
四、存在突出的问题与思考
我县8所农村寄宿制学校办学四年来,实现了资源的优化组合,学校办学效益也有了提高,但寄宿制学校创办毕竟刚刚起步,与标准化、规范化、军事化建设还存在很大的距离,学校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也比较突出,主要表现有:
1、办学条件滞后
创建农村寄宿制中心学校,在全县财政资金比较有限的情况下,但也基本解决了中心校的教室、宿舍、食堂、操场等的基本建设。而学校的装备建设投入不足,导致学校教学设施装备相当落后。同时在有限的装备资源中,使用效益相当低下,尤其是实验仪器室、图书、电脑、多媒体等的功能室应用极为有限,难以发挥现代教学效能。
2、教育行政部门缺少对寄宿制学校的指导
由于我县创办寄宿制学校是个新生事物,学校管理体制不够完善,管理制度不够健全。全县8所寄宿制中心校大部分将学生的保安全、保生活作为学校管理的重点和难点,十分重视了学生的生活和安全管理,开展教研教改及新课开发力度不够。特别是教育行政部门也忽视了对寄宿学校的正确指导。
3、住宿生的管理人员编制严重紧缺。全县8所寄宿制学校的工勤人员简直是“0”,一所600多名住校生的学校没有生活管理员,没有保育员,没有校警,没有校医,住校生24小时的管理均靠上课老师兼管,工作难度可想而知。在校教师当天值班管理住校生,次日又要上好一天的功课,导致教师工作量加大,负担过重,管教质量不佳。
4、寄宿制学校教师队伍学科结构不合理。住校生在学校吃、住、学习,单单仅教几节课是不行,要多开设课外兴趣班活动,以满足住宿生课外时间的需要,让学生在玩中乐,乐中学。因此,中心校要合理配足图、音、体、美、计算机等的术科教师,不断拓宽培养学生的特长。
5、住宿生的管理经费没有保障。住校生一天24小时吃住在校,用水、用电、门窗门板及厕所维修等的费用开支大,而目前学校的公用经费(与没有住宿学校生均拨款一样)十分有限,根据四年来的管理经验,每生一年的管理费用两百元左右,久而久之将造成学校负新债。为此,建议通过三种途径保证寄宿生的管理资金:(1)建立财政专项资金,按生均拔款;(2)动员社会办学和企业团体投入教育。发挥基金会的作用,支持寄宿制学校发展;(3)建立健全逐年递增的经费保障机制,确保寄宿制学校的正常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