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实验学校申报陶行知实验学校汇报材料
一、申报背景和理由
1、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指出:改革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索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而中国人民教育家、思想家、民主主义战士陶行知先生早就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和“智力注重自学”的教育基本原理,教学中要求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实施创造教育,“注重养成终身好学之习惯以克服短命教育”。今天,我们学陶、研陶、师陶,在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引领下,可以更好地贯彻实施新课程理念,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
2、学校简介
芜湖县实验学校创建于XX年8月,是由4所学校合并而成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学校占地百余亩,现有81个教学班,在校学生5692人,在职教师255人,高级教师21人,中级教师111人,市级骨干教师13人,县级骨干教师、教坛新星、教学能手近40人;学校是芜湖县继续教育培训基地,9名教师入选县继续教育师资库;学校教科研气氛浓厚,省、市、县批准立项的教科研项目有多个,两个陶研课题已结题,在陶研实践中产生了一批陶研骨干教师,多个教研组获得县先进教研组称号。学校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评估也一直列全县之首,在社会上已获得了很好的声誉。
为了使我校陶研课题成果得到巩固,将陶行知教育思想在我校得以广泛传播和实践,为此,我校积极申报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实验学校,让全校师生能更好地接受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熏陶,实践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有效教学”等教育思想,贯彻实施新课程理念,以推动我校素质教育,创建“实验品牌”,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
二、近年来学陶、研陶、师陶工作情况介绍
(一)学校领导重视,为学陶、研陶活动的开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并提供必要的组织保证和经费支持。
1、组织保障。陶研工作领导小组负责人,由校长担任,确保陶研工作在学校有一席之地;分管教学副校长和教务主任抓具体工作,教研组长、骨干教师积极参与陶研领导小组,使陶研工作组织正常运行。
2、领导重视——走出去,请进来。2011年元月,学校组织了教务主任和各教研组长去南京参加第三期全国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与实践研修班,积极组织陶研骨干教师参加每年暑期学习班,培训教师学习归来后,利用教工例会在全校教师会上进行交流汇报,宣传陶行知思想和教育新理念;学校还多次聘请专家来校进行讲座、指导,传播陶行知教育思想,提高广大教师科研水平。
3、学校将陶研活动的开展整合到教研组、备课组活动中,利用校本培训扩大陶研的参与面和影响面,将陶研活动的参与与教师年度考核挂钩,并为陶研活动的开展提供一切费用,在陶研课题结题时还给予了课题组2万元奖励。
(二)认真学习和宣传陶行知博大精深的教育思想和光辉的教育实践。
3、学校层面
学校陶研课题《“‘学生自主性学习’学习方法的研究与指导”中期报告》获省级交流二等奖。“行知文学社”被评为芜湖市中学生优秀社团。学生刊物《行知苑》获得省优秀校刊。2011年学校先后荣获安徽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示范学校、安徽省示范家长学校、安徽省2011年少儿智力开放教育先进单位、芜湖市第十三届文明单位、芜湖市毒品预防教育示范学校、芜湖市关心下一代先进集体、芜湖市“平安校园”等一系列荣誉称号,学校在芜湖市办学水平评估中被评为优秀等级,在芜湖县办学水平评估中获优秀等级第一名。
三、今后的学陶、师陶计划
1、遵守《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实验学校章程》,为申报陶行知实验学校积极开展工作;
2、巩固陶研课题研究成果,继续办好课题研究网站和行知文学社、《行知苑》;
3、共享与推广研究成果。将我校陶研成果——“学生自主性学习14种主要方法和影响学生自主性学习方法形成的5种因素,以及具有个性化的9种培养策略”通过两种方式进行推广:一种是校本培训和教研;另一种是举办素质教育开放周活动。
4、鼓励广大教师积极投稿《行知研究》。
5、继续营造“学陶师陶”校园文化。将课题组编写的“四问四做”歌作为校歌广泛传唱。让“陶花“开满芜湖县实验学校每一个角落。
6、将陶研课题成果与信息技术环境结合起来,开展好“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策略研究”国家级课题研究工作。
鉴于此,我校提出申报“安徽省陶行知实验学校”,进一步促进学校的长远发展、内涵发展、特色发展。
第二篇:临沂行知实验学校
临沂行知实验学校
精致教育 儿童乐园
穿过夏的炎热,九月伴着希望欣欣而来,临沂行知实验学校迎来了第二批行知学子,他们将在这片阳光般的土地上生根、发芽„„
教研梳理
主题校本研修
我在行知第一年汇报会 手拉手,共成长 校本先导课
主题校本研修
为了切实提高我校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和实施素质教育的水平,建设一支适应我校发展需要的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高质量的教师队伍,进一步更新教师教育观念,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浓烈学校学术氛围,从而有效构建顺应课程改革发展的校本培训体制,使校本培训成为每一位教师自我发展和成长的推进器。我校举行了主题校本研修活动。本次校本研修主要从以下八个方面进行:1.个性优质课堂建设。2.国家课程二次开发。3.校(班)本课程开发。4.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5.教师研究共同。6.个性化作业改革。7.家校合作(含班级家长委员会建设)。8.班级管理与学生成长。老师们自主选择了研修主题并结合自己一年的实践进行了主题发言与交流,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我在行知第一年汇报会
为了全面总结老师们在行知办学理念指引下,一年的实践与思考。学校在7月份放假前布置了老师们在假期中思考和总结的任务,并在8月29日召开了我在行知第一年汇报会,二年级的老师们纷纷对自己的行知第一年进行了深刻的汇报总结,一年级的新任教师们也汇报了自己在行知的打算,一个和谐、向上的团队正在行知慢慢成长。
手拉手,共成长
9月2日,行知实验学校迎来了第二批行知宝贝—2015级新生,为了更好地促进一年级孩子适应小学生活,同时也为了更快地促进一年级教师的成长,学校开展了“行知师生,手拉手共成长”活动。即:教师实行自由结对,可以跨年级、跨学科进行自由结对,结对“师傅”要全面帮扶“徒弟”各方面的业务成长,同时,对应班级进行结对,由二年级的对应班级的孩子带领一年级的孩子尽快适应小学生活,也锻炼了二年级孩子的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
行知先导课
为检测学校一年来的教学成果,深化学校办学理念的落实施,同时也为一年级新入校教师更好地理解学校办学思路,究决定举行2015-2016学上学期先导课,由二年级的任课结合自己一年来的实践与思考执教公开课,用课堂诠释学校学理念,活动集中在9月21-23进行,各位老师的课堂各具特分关注了学生的学习过程,体现了学校“变成人视角为儿童变学科逻辑为认知逻辑、变立竿见影为静待花开”的教学原
与实经研教师的办色,充视角、则。
行知名师
慈爱的行知奶奶
---行知榜样之星房秀珍老师侧记
房秀珍,51岁。她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却带着对孩子们对醇厚的爱和对教学对认真执着的态度来到了行知校园。在教育教学中,她用行动为学校的数学“硕彦工程”做了最好的注解:在学生体验的基础上按照学生的认知基础讲清(算理)为主,使学生既能根据算理抽象出数学要素并进行恰当运算,也能根据运算表达式编拟出多个恰当情境,达成“理清事自顺、事理悄相融”的效果。她慈爱、循循善诱,让每一个孩子都深深爱上了数学学习,孩子们喜欢围在她的周围,甜甜地叫着“行知奶奶”。她还无私地帮助新老师的成长,办公室、教室,随时随地只要她有时间,她就会和青年教师交流教学,是每一位行知教师学习的榜样。
第三篇:创建省陶行知研究会实验学校工作总结
走行知路 育现代人
————舟山市普陀区颐景幼儿园创建省陶行知研究会实验学校工作总结
我园是一所小区内的民办幼儿园,在八年的办园实践中,深知民办幼儿园办园之艰辛、老百姓口碑之关键、幼儿园特色之重要。因此,在普陀区教育局推进特色品牌学校创建中,我园积极响应,并认准了以实践陶行知教育理论作为幼儿园的办园特色,得到了市、区陶研会领导、专家的大力支持,也得到了全园教师的认同,幼儿园先后被命名为区、市陶研会实验学校。为了把工作做得更好,能得到更多更高层次的专业引领,也希望省陶研会实验学校中有我们民办幼儿园的一席之地,今天,我们要挑战自我,申报省陶研会实验学校。现将我园近四年来学陶师陶研陶工作总结如下:
一、行政发动,健全学陶师陶组织
1.领导重视。陶行知先生说:“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想评论一个学校,先要评论他的校长。”要确保陶研工作在幼儿园有一席之地,就必须得到幼儿园一把手的支持。我们作为民办幼儿园,还得得到董事会的支持,为此,我们向董事会成员介绍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幼儿园办园特色的选择等,得到支持后,我们成立了园部陶研工作领导小组,负责人由一把手担任,陶研工作计划请一把手审阅,各级陶研会召开的相关会议和活动请一把手参加,陶研课题由一把手负责并主持等。平时,我们还做到园长与教师多沟通、多交流、共研讨,多听取意见和建议,使园长统领幼儿园的陶研工作。
2.组织健全。除园长担任陶研领导小组组长之外,业务副园长为副组长,成员由各段教研组长、教科室等部门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成员经常召开会议,布置学陶工作。同时,建立健全了各项组织制度。此外,我们还积极吸收了每班1名家长作为学陶骨干,进入领导小组成员,定期听取他们的学陶建议。
二、学研律动,播撤行知思想种子
1.建立有效的学习方式,提高教师陶研理论素养 幼儿园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了《陶行知现代教育文选》、《陶行知教育名篇》等文章,通过学习。要求每位教师写一篇心得体会并作交流。在业务学习时举行“陶行知教我怎样当教师”的师德演讲比赛、教师上课比赛、“我看陶行知”等为主题的教育论文撰写。开展了“关心老人、走进敬老院”的爱心行动等富有教育性的活动来发扬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从而实践陶行知先生的崇高师德风范,自觉转变教育观念,不断促进我校师德师风建设和教师师德修养的提高。同时,充分利用教师办公室、幼儿园网站创设学习园地,向教师推荐好的陶研文章,并为教师搭建学习、互动的良好平台。在网站开辟交流论坛,定期更换交流主题,老师们可以在论坛里交流、发表心得、提出意见和建议,浓厚而友善的研究氛围在论坛的字里行间弥漫着。
积极开展同伴互助学习:(1)园内自选听课。教师根据自己所需,有选择地去听陶研主题课、做中学课等,收益远胜于大规模的集体听课。(2)自选教研组学习。我们把教师按陶研主题教学、“做中学”教学、“五小好公民”活动等划分为三个组别。各教研组有充分的自主制定活动计划、活动时间和活动内容、形式的权利,并根据各教研组学期初计划安排,给予适当活动经费,使教研组活动的开展真正做到灵活、有效而丰富多彩。(3)教师集体交流研讨。改革传统业务园长、保教干事、教研组长一言堂的教研方式,利用“头脑风暴式研讨”、“智慧树”等参与式培训的形式,交流、展示教研中存在的问题与共识,让每位教师成为教研的主人,在与教师群体的互动中解决教学困惑,分享成功经验。
2.提升园本教研的质量,让教学做合一进头脑 我们经常利用问题小纸条、教师教学问题调查问卷等方式对教师在实践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摸底、调查。对于个别性的问题,我们采用个别的、有针对性的帮教方式;对于集中性的问题,我们则集思广益、群策群力,用集体的力量解决。还改变以往指派式的方式安排教师组织观摩活动、展示活动等,教师可以自我推荐,也可以相互推荐。这样,既调动了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又避免了因领导的主观臆断而忽视了个别教师的进步。教师自荐式上课可以以现场观摩、说课、录像等多种形式呈现,根据情况不同,请本年级组、教研组或者全体老师帮助、评议。同时,我们要求教师在自我反思教育实践中的总结经验与教训,撰写教育笔记、教育故事和经验总结。为了调动教师写好笔记的积极性,我们开展了“每月一评”活动,即教师们每月自评一篇满意的教育笔记、教育故事、反思笔记或者观察记录,向全园老师、家长展示。尝试一年多来,我们欣喜地看到,老师们的观察更细致了,思考更全面了,反思更深入了,写作水平也大大提高了。
3.加强保育员队伍建设,提高生活指导能力和自身素质。保育员队伍的素质影响到保教质量的好坏,只有提高保育员的素质,才能最有效地实施教育,保证教育效果。我们对保育员的培训内容进行了调整,从单调的卫生知识培训扩展到手工作品的制作,如:保育员们制作的“梳子袋”;如何讲故事等,并观看优秀保育员的一日生活,使保育员们深切体会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并去注意幼儿生活中的“细节”,配班能力有了明显提高,同时自身素质也逐渐改善。
三、专业引动,把脉陶研工作方向
我们多次邀请了区陶研会戴建明秘书长作“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与幼儿教育”、“幼儿园教师陶研论文的撰写”等来园作专题讲座,还派10余人次到南京、上海、平湖等地参加中陶会陶研骨干培训,组织教师参加省、市、区陶研会年会及有关会议,组织考察学习杭州行知幼儿园、上海行知幼儿园等。我们还邀请了省陶研会的常务副会长魏老师、市陶研会常务副会长全志缪来园指导,听着魏老师那亲切的话语我们倍感温暖,他充分肯定了我们民办幼儿园的办园理念,并告诉我们在工作中只要遵循陶行知教育思想,我们的教学工作就一定得到提高,在工作中践行陶行知教育思想,学习陶行知教育理论,我们的幼儿园就一定能办好。
组织参加省陶研活动 省市区陶研会领导来园指导
四、基地带动,促行知思想进课堂
为了使陶研工作有一个有效的载体,我们确立了以基地带动行知思想进课堂的思路。首先在园内开辟了种植基地,组织幼儿参与种植活动,主要是为了让幼儿粗浅地了解种子、幼苗与季节、气候的关系、了解人与植物、自然的关系。在绿色基地里,孩子们一起讨论种些什么种子,更亲自将种子放到泥土里,用泥土再覆盖,自己种的总是会特别关注一点,当自己种的种子宝宝迟迟不发芽时就会积极的寻找原因,从而在实践尝试中得到结论,积累知识经验。当基地里蔬菜水果成熟时,那是孩子们最快乐的时光,一只只萝卜,一棵棵青菜,成筐的茄子,成堆的蚕豆,每每收获时,孩子们在基地里跳跃奔跑,忙得不亦乐乎,幼儿园里充满孩子的笑声、欢呼声,……这样的实践活动常常有。其次开辟园内的区域角为种植养殖基地和“做中学”基地,幼儿可以在此观察、种养殖,也可以探究科学的奥秘。再次,我们要求有条件的幼儿家庭开设幼儿实践基地,使幼儿探究实践活动在家中得到延续。我们还根据“五小好公民”建设的需要,建立了一批社区实践基地。
同时,我们充分利用基地开展主题教学活动,促进行知思想进课堂,促进教学做的合一。我们规定每班每学期必须有一个针对基地而开展的主题教学活动,有条件的还要让家长来参与。如:在“鸟是我们的好朋友”这一主题活动中,家长主动将一只会说话的鸟带到幼儿园来供幼儿观赏;教师鼓动家长用稻草编制鸟窝,家长和孩子一起到区域角里安放鸟窝,邀请家长参加幼儿园环保教育专题讲座、布置宣传栏、编写宣传小报、倡议书,向家长宣传环保教育的意义、传递环保教育的信息,传授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的方式和方法等。
小朋友在基地劳动
五、活动驱动,搭建学陶师陶平台
1.以生活为主题,开展丰富多彩的园本活动。如宝宝班的“我们吃什么”主题,小兔班的“我是小卫士”主题,苗苗2班的“房子”主题,苗苗1班的“我是小小理财师”,中班段的“香之旅”主题活动,感知花草水果的各种香味,体验不同香味给人带来的不同感受,并感受和同伴品茶的惬意和快乐;”内容来自幼儿生活,突出幼儿的生活体验,使幼儿获取更多的知识、技能、情感的发展。
2. 以区域活动创设和教学活动展示,丰富陶园活动。如:中班段创设的“逛超市”游戏,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在游戏中学习数字6及分类,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同时在游戏中逐步掌握钱币的分配和换算;苗苗2班的区域展示《医院》,让幼儿通过角色扮演,学会交往,学会关心他人。《会唱歌的塑料袋》,通过结合生活经验交流塑料袋的用途、探索使塑料袋发出声音的办法、给塑料袋洗澡等环节,增强幼儿环保意识,体验游戏的乐趣。本次活动不仅提升了老师们驾驭生成性生活化主题的能力,还为我园生活课程积累了资料。
3.以家长开放日为主题,开展园本活动。了让家长了解我园的陶研教育特色,我们以陶园活动为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在一年一度的家长开放日,我们选择了课题展示作为主题开展活动,各班能结合自己的课题精心选择内容,并取得了良好的活动效果。如小兔班的游戏“拔萝卜”、小天使班的生活比赛“穿衣服”、大班段的“点子公司”、中班段的“好吃的糖果”、托班的“打扮小椅子”、“毛毛虫”,主题突出,把我园的生活课题很好地得以体现,使家长见证了我们的课题成果,达到更好的宣传作用。
4. 以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小真人活动。我园的园务计划根据不同的节日制定了不同的教育活动内容。如:三月份,针对“学雷锋、植树节、三八妇女节”开展主题教育,对幼儿进行关心他人、孝敬父母及爱护环境的教育;清明节组织幼儿给烈士扫墓,了解烈士的英雄事迹,培养幼儿勇敢大胆的品格;五月份,结合“五一”劳动节,开展“爱劳动”的活动,评选“劳动小能手”;九月份,结合“重阳节”,开展“我为爷爷、奶奶”做好事的活动,对幼儿进行爱心教育;十月份,开展“爱家乡、爱祖国”的活动;圣诞节利用圣诞老人送礼物的活动,教育幼儿做诚实善良的小公民。
幼儿是在生活中学会做事、做人。走出幼儿园让幼儿初步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亲耳听一听,亲眼看一看,使教育具体化,形象化,更具感染力。我园根据学科内容和各种主题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幼儿到消防队、商店、学校、及公园参观学习,开阔了幼儿眼界,提高了幼儿的道德素质。如:大班组织教学活动“我做合格小公民”的时候,带领幼儿到海滨公园、小区里去,运用生动鲜活的事例教育幼儿应该怎样维护公共卫生,在公园里应如何爱护花草树木,看到不良现象应该怎么做;小班在组织“认识超市”的活动时,教师带领幼儿来到超市里,在实践活动中,幼儿学会了在超市里应该遵守的规则,学会了做社会的小主人。
“五小好公民”社会实践活动
5.开展“小先生制”活动
我们根据陶行知“小孩可以教小孩”的思想,“即知即传,自觉觉人”的理论,借用陶行知大力推行的“小先生制”,在园内开展“一帮一”活动(即大带小活动),因此我们把每月的28日定为 “联谊日”,各班在联谊日里可以自由结合不同年龄班的幼儿,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联谊活动:中一班小朋友与大二班小朋友开展“图书是我们的好朋友”主题活动,中班的弟弟妹妹跟哥哥姐姐们学会如何修补图书、而大班的哥哥姐姐也学会了如何帮助弟弟妹妹们困难,中二班的小朋友与小二班的弟弟妹妹们开展了 “感恩的心”。由中二班的哥哥姐姐扮演聋哑人,小班的小朋友扮演盲人,中班的小朋友要帮助小二班的盲人通过各种障碍物到达终点,一路上留下了他们很多感人的足迹。活动结束以后,很多小朋友都流下了激动的泪水,感慨万千,虽然他们不会用华丽的词语来描述自己的心情,但从他们的脸上写下了他们辛苦和高兴,一句句“我成功了”的话语感动了在场所有的老师,一首《感恩的心》把活动推向了高潮,孩子们在歌声中互相拥抱、互相感谢!这是一次特殊的体验,让小朋友们锤炼了自己的责任心,也体会到了小伙伴之间的关爱,更增添了对身边人的一份感激之情。中三班的小朋友每周都能去帮助小一班的小朋友穿衣服、穿鞋子使小班的小朋友的自理能力得到了提高。总之,在联谊日中锤炼了幼儿的责任感和小主人意识,也体会到了小伙伴之间的关爱,更增添了对身边人的一份感激之情。同时也促进了幼儿不断规范自己的行为与习惯,塑造了幼儿良好的道德品德。
六、课题推动,提升学陶师陶层次
我们2008年9月确立了 《培养“五小”好公民的幼儿道德教育的实践研究》课题,后被立为市规划课题。我们根据中国小公民道德建设“五小”活动的内容和要求,结合我园实际和孩子的具体情况,提出“五小”行动,即小帮手、小标兵、小伙伴、小卫士、小主人。即在家庭做孝顺父母、关心亲人、勤俭节约、热爱劳动的“小帮手”;在社会做热爱祖国、文明礼貌、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的“小标兵”;在学校学做团结友爱、互相帮组、尊重他人、善于合作的“小伙伴”;在社区和公共场所做爱护公物、讲究卫生、保护环境、遵守秩序的“小卫士”;在独处时做胸怀开阔、心里健康、勤奋自主、勇于创新的“小主人”。开展“小公民”道德建设教学活动,倡导社会、幼儿园、家庭共同重视儿童的道德培养。在途径上形成针对幼儿年龄特点,采取课内课外、园内园外同步配合等多渠道的教育模式;在方法上,采取具体形象、生动活泼的方式,启发诱导和潜移默化相结合,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在我们以“五小”活动为主线,制定“五小”活动的目标体系,确定了较完善的主题教学内容和活动内容,建立了评价体系。课题成效得到了市区幼儿教育领导、专家的肯定。
同时,我们积极参加区教育局开展的《幼儿园做中学科学教育理念的应用研究》,区做中学优质课评比也在我园召开,已有2节课获得做中学优质课评比一等奖,10余篇做中学论文、案例在论文区级评比中获奖。
七、环境互动,打造陶研特色文化
今年,我们投入了30万元对幼儿园的环境进行了装修,用陶先生的图像和语录名言装点幼儿园。园所内开辟了“陶园”,在外墙面、走廊内、教师办公室及宣传栏上书写、张贴陶行知名言、学陶标语、陶行知像等,使幼儿园更具陶研味。在教育理念上,我们用陶行知名言“爱满天下”作为幼儿园师德核心;用 “教人求真,学做真人”作为幼儿园的办学宗旨;用“教学做合一”,作为幼儿教育的方法。提出了幼儿园的精神口号:教人求真,学做真人;爱满天下,创新生活;教育理念为:以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为指导,让幼儿园成为孩子“学习的乐园,快乐的家园”。
创建充满行知味的校园环境
在制度文化建设方面,我们积极倡导以人为本、满足人的需要、促进人的发展的新理念,变过去的外控式管理为自主式管理,坚持人本与科学的相融,建立以科学管理手段为途径,以发展人的主体性,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提升人的生命价值为根本目的的制度文化体系。(1)营造良好氛围,广泛宣传陶行知先生“爱满天下”的精神,努力营造良好的人际氛围,引导教师用“爱心、细心、慧心、耐心、真心”创造一个“关爱、信任、平等、快乐”的学习型团队,以此形成教师“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的自我管理行为。(2)激发创新意识,引导教师走向“处处是创造之地,时时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3)实施互动管理,加大教学调研力度,制定相应的互动听课管理制度,努力以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教学做合一”的方法论指导幼儿园教育教学。同时,园领导经常深入教学第一线,实施互动式的情境管理。注重捕捉教师的教学行为,认真倾听她们的想法,然后用教育理论引导教师,从而促使教师学会观察、学会分析、学会反思,以此达到领导与教师互相取长补短和共同进步的效果。
精神文化建设中,我们积极开展富含陶味的师幼活动,如“爱满天下”杯教师论文评比、读书节,爱心师生、家长的评比,做中学优质课评比,“五小好公民”活动设计评比等。也要开展家园合作文化建设活动,如陶行知专题讲座、做中学家长开放日、班级家长会、家长座谈会,组织家长撰写家教经验、教子征文并择优向全园家长推广等。
当然,我们还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在学陶的过程中也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有待于在以后的工作加以改进。
鉴于此,我园提出申报浙江省陶行知实验学校,这必将进一步促进我园的长远发展、内涵发展、特色发展。申报是一个过程,也是一个契机,是我们走在行知路上的又一个新起点,更是我们推进素质教育、培育现代人的新思考。
第四篇:陶行知
“课堂中心”。他认为在不断变化的社会中,教育是不断地改造经验,重新组织经验的过程。根据这一思想,他宣传“教育即生活、不是生活的预备”的理论,并由此提出“学校即社会”,他主张把现实社会生活中的一些东西搬到学校的教育过程中去,使学校成为一个“雏形的小社会”。(2)主张“学生中心”,反对传统教育的“教师中心”。杜威说:“在学校里学生的生活成为决定一切的目的,凡促进学生成长的必要措施都集中在这个方面”。他说:“这是一种变革,这是一场革命,这是和哥白尼把天文学的中心转到太阳一样的那种革命”。(3)主张“从做中学”,反对传统教育的“书本中心”。杜威认为,“在做事里面求学问”,比“专靠听来的学问好得多”。学校课程的真正中心应是学生本身的社会活动,学生应“从做中学”,从自身的活动中去感受新知。为此,他提出要以生活化和活动教学代替传统的课堂教学,以学生的亲身经验代替书本传授的知识。
陶行知师从于杜威,但决不照搬仪型杜威,陶行知把杜威的教育理论加以改造,形成了他的“生活教育”理论。其要点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在做中学”。根据生活教育的理论,晓庄师范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开荒,自己建茅屋,做什么事,就读什么书,还走出校门参加村里的农协会和打倒土豪劣绅的斗争。这样就把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及生产劳动结合在一起。其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实际才干和创新能力,把学生培养成有农夫的身手,有科学的头脑,有改造社会精神的乡村教师。
三、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
在1919年和以后的一段时间里,杜威来华访问和讲学,在他的学生如胡适、陶行知、蒋梦麟等人的大力宣传下,极大的推动了杜威实用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进而掀起了一些知识分子教育救国的热潮,陶行知便是其中的一员。然而,经过若干年的教育实践,陶行知深感处处碰壁,进而觉悟到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在中国行不通,中国必须要有适合自己国情的教育理论;同时,在哲学的根本问题上,他认识到不应该是“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而应是“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他还将自己的名字“陶知行”改成“陶行知”,以字示志,也表明自己所倡导的“生活即教育”不是杜威的“教育即生活”的翻版,二者是有根本区别的。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和实践经验十分丰富,他在实践中创立的以“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为中心的教育理论是我国教育思想史上的一座丰碑。在这一理论中,“生活即教育”是教育观,“社会即学校”是领域论,“教学做合一”则是方法论、是核心。他在《生活教育》一文中写道:“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的、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
var cpro_psid =“u2572954”;var cpro_pswidth =966;var cpro_psheight =120;
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因此,我们说‘生活即教育’,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教育之场所„„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是毕业„„随手抓来,都是活书、都是学问、都是本领„„自有人类以来,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陶行知在《生活教育》中又指出:“什么是生活?有生命的东西,在一个环境里生生不已的就是生活是生活就是教育,不是生活就不是教育。我们此地的教育,是生活教育,是供给人生需要的教育,不是作假的教育。人生需要什么,我们就教什么。以前有人说,礼(即行为习惯)是养成的,那是与生活即教育相通的。” 陶行知说:“我们主张‘社会即学校’,是因为在‘学校即社会’的主张下,学校里的东西太少,不如反过来主张‘社会即学校’,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都可以大大的增加。学生、先生也可以多起来,因为在这样的办法下,不论校内校外都可以做师生的。”从这里可以看出,“社会即学校”并不是把学校和社会的大环境等同起来,而是要求学生面向社会,学习内容来源于社会,培养对象服务于社会,到社会中去学习。社会所需要的,就是学生所要学习的。陶行知的这一观点遭到了反对派的“学校消亡论”等责难。其实这一观点是承“生活即教育”而来的,是要办大众教育。实际上陶行知并没有把无边的社会当学校。晓庄师范,山海工学团,育才学校,社会大学哪一个不是有目的,有制度,有教材,有校舍。③“社会即学校”阐述的是一种教育思想,而不是一种机械的形式。陶行知主张“教学做合一”。这一提法实际上就是注重实践。他在办学中一向主张学校既不能培养“人上人”的剥削者,又不能培养“人下人”的奴隶,而只能培养“人中人”,使每个人受到教育后,都能“做工、求知、管政治”,做国家的主人。因此,陶行知在办教育中非常重视实践活动,在他创办的一系列学校里,要求学生手脑并用,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④。陶行知指出,“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法,是以“做”为中心,“教的方法是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是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先生在做上教是真教,学生在做上学是实学。”倡导学用结合的又一例证是,晓庄学校图书馆的名字叫“书呆子莫来馆”。陶校长反对死读书、读死书的书呆子。陶行知这种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做出了很大贡献。
陶行知与杜威都是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去研究教育现象的,但“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却包含着迥然不同的内容,陶行知曾经郑重声明道:我的生活教育是真的,杜威的生活教育是假的,“拿生活教育来说„„可发现两种不同的说法:一种主张‘教育即生活’;另一种主张是‘生活既教育’。我„„把生活教育的特质指出来;„„使大家知道把假的生活教育和真的生活教育分别出来。”杜威宣称,他讲的教育是“建立在个人经验的基础上的教育”,认为“教育与个人经验之间”是“有联系的”他的“新教育哲学信奉某种经验的实验的哲学”,他的“进步教育急迫的需要一种以经验哲学为基础的教育哲学。”
四、生活教育理论的重大意义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整个思想体系的主体部分。长期以来,学者们对这一基本理论的理解众说纷坛,莫衷一是。董宝良、周洪宇主编的《陶行知教育学说》对过去学术界的种种误解和曲解作了深入辨析,他们认为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既不是把教育和生活划等号,把教育原始化、低级化,也不是杜威“教育即生活”的“翻版”。它的实质是强调生活与教育的一致性、共通性,主张教育要与社会生活相联系,与生产实践相结合,为人民大众服务。这种解说显然更符合陶行知的原意。陶行知教育思想在本质上是一种实践的教育学说,也是一种社会改革学说。它在当代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和实践意义,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1)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是现代科学的教育观与人生观,在今天的教育改革大潮中依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胡国枢阐述了它的“三全”功能:一是扫除文盲、普及教育、治愚与治穷相结合的“全民教育”;二是促进国家现代化、民族现代化、人的现代化的“全程教育”;三是建立“合理的人生”,实现人类的最后解放,培养全面发展的“真人”的“全面教育”。章开沅、唐文权指出它在当前至少在三方面给人以深刻的启示:一是中国教育改革必须顺应世界潮流;二是教育必须深深地切入社会生活;三是必须大力发展基础教育。
(2)救国思想和人民思想始终是陶行知教育思想体系的最底部的积淀层。就其教育救国思想而论,郭齐家、熊贤君认为,其形成与他对人生道路的抉择是相一致的。他不同于一般的“教育救国论”者,在于他并非认为只有教育才可以救国,而是借教育为一方阵地来从事救亡图存的事业;就其人民教育思想而论,日本的斋藤秋男和美国的蔡崇平认为,陶行知整个人生哲学表现了人民性,是一种“人民教育家”与“大众诗人”共存的人格特征,代表了近代中国知识分子认识人民大众并与人民大众相结合的时代主流。(3)陶行知的教育革新理论和教育立国、依法治教的思想,对于我们推动当代的教育改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阎广芬、阎国华提出,陶行知教育革新的三原则,即为人民服务,因时变革、不断进取,遵守育规律、重视科学的原则,是宝贵的教育遗产,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金林祥、张伟认为,陶行知从教育立国的观点出发,强调人格教育,提高学生素质;同时又主张教育必须依靠法律予以保证,依法治教。他的这些主张反映了中国教育的客观规律,与社会主义教育是一脉相传的,所以有着普遍的惜鉴价值。(4)生活教育理论是一种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进步的教育理论,不仅在当时具有积极意义,而且也有现实价值。如董宝良、陈桂生、熊贤君认为,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育的客观规律,蕴含着许多合理因素,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它已经达到了它所能达到的思想高度,是近代以来中国教育家在独立自主地探索中国教育发展道路的过程中所取得的最为重要的理论成果之一。唐迅认为,陶行知创造的、立基于“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命题的生活教育理论,不仅是20世纪中国教育现代化运动的极为珍贵的历史遗产,也是面向世界、走向新世纪的未来教育的蓝图。
五、结语
陶行知是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他揭示了现代化教育的一些基本规律,并提出了一些对我们今天教育现代化仍有借鉴意义的真知灼见。陶行知揭示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现代化就是社会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异和向前发展,以及中国现代化的出路和现代生活教育之路,为中国现代化构建了全民族共有、共治、共享的教育系统工程。因此,中国现代化呼唤现代陶行知。我们学习借鉴陶行知,促进教育现代化,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要以改革为动力,积极进行教育体制、办学模式和教育思想、内容、方法的改革,以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办学效益的提高。
【摘要】: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三大原理, 即“生活即教育 ”、“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反映了其对生活和教育关系问题的认识, 对当前幼儿教育实践中提倡的“课程回归生活”具有指导作用。为此, 在幼儿教育实践中应努力挖掘“生活教育”的功能, 使幼儿健康活泼地发展。
【关键词】:陶行知、生活教育、幼儿教育
【正文】:陶行知是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的学生,他的“生活教育”理论最初起源于杜威,但他不是生搬自己所学的知识,而是结合中国的实际,创造出了自己的“生活教育”理论。其内涵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部分组成,这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是我国现代教育重要的思潮之一。
一、“生活即教育”理论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内涵极为丰富, 他曾概括表述何谓“生活教育”:从定义上说, “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 用生活来教育, 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 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 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从这一思想出发, 他提出“生活教育”理论的三大原理, 即“生活即教育 ”、“社会即学校 ”、“教学做合一”。三大原理分别体现了陶行知对生活教育的内容、资源、方法等的阐释。(一)、生活即教育
“生活即教育”是一种教育观,陶行知在《生活教育》中写道:“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而什么又是生活?有生命的东西,在一个环境里生生不已的就是生活就是教育,不是生活就不是教育。我们此时的教育,是生活教育„..”这些陶行知阐述的教育思想,让我明白了:有生活就有教育,生活包含教育,生活本来就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教育要引导幼儿走进生活,让幼儿成为课堂的主体,倡导一种“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二)、社会即学校
“社会即学校”是“生活即教育”的延伸,是“生活教育”的领域论。陶行知说:“我们主张‘社会及学校’是因为在‘学校即社会’的主张下,学校里的东西太少了,不如反过来主张‘社会即学校’,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都可以大大的增加。”要求学生面向社会,学习内容来源于社会,培养对象服务于社会,到社会中去学习。社会所需要的,就是学生所要学习的。这充分发挥学生在开放环境中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培养学生适应和改造社会的能力, 从而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如此也可以使孩子们学到的知识更多、更广、更活。
(三)、教学做合一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方法论。陶行知指出:“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它的涵义是:“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教与学都以做作为中心。”所谓的“做”就是要在劳力上劳心。劳力是“做”,劳心亦是“做”,自己有所进步收获便是“学”,在做中若对他人有影响即为“教”。因此,“教学做合一”实际上是行知合一,行是做,即实践,做是第一,知是第二。
二、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对幼儿教育的启示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思想,蕴含了生活和教育之间的关系,对当前的幼儿教育实践中提倡“课程回归生活”、《幼儿教育指导纲要》中强调幼儿教育应注重启蒙性、生活化等特点具备重要的指导作用。(1)、教育内容更为生活化
在当前的幼儿教育活动中,普遍把教育过程演变成空洞、僵化的说教, 把儿童的生活变成教师控制下的“死生活”;或照抄照搬课程, 忽视儿童生活实际的状况。事实上, 幼儿教育与幼儿的生活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 因为幼儿教育的内容大多来自现实的生活, 幼儿学习的途径亦主要是现实生活的途径。首先, 教育内容必须贴近幼儿的生活经验。其次, 凡是幼儿需要的、感兴趣的, 尤其是随时随地在其生活、学习过程中产生和发现的, 又是他们想知道和要解决的问题, 都应及时纳入教育内容中来。最后, 教育内容要考虑幼儿与真实生活情境的互动, 让幼儿在生活中学习, 在生活中感受, 在生活中发展。但是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幼儿因情感经验不足,知识储备有限,往往难以“入境”。此时教师要善于采取各种有效的办法,把教育内容表达的意境再现出来,让孩子能确切的感受。如:小班活动《影子的形成》,我选择一个阳光充足的时间带领孩子到操场,先让孩子自己找找看自己的影子,再与影子玩游戏,最后引导孩子想一想为什么会有影子呢?有的说:“是因为有太阳,就会影子”,有的说:“我们本来就有的„„”最后,我与孩子们一起做实验,通过探究、操作的方式了解影子的形成。(2)、创设生活化的教育环境
“社会即学校”的根本思想是主张把学校放到社会去办,让学校内外的人与资源沟通起来, 使课堂延伸到社会生活和大自然中去。这样, 能引导教育对象适当参与社会生活, 丰富生活经验。根据幼儿心理发展水平来看,他们认识周围客观世界的能力很低, 他们必须通过自己与周围世界相互作用来发展自己。而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也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 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如:中班活动——《买菜去》,老师们会从安全的角度出发,从来不会将幼儿带去菜市场体验一番,因此, 幼儿很难在真实的生活情景中获得相应的经验。老师们已习惯于借助图片、录像、课件等帮助幼儿理解事物, 而却很少会利用现实中的实物。这样有可能会出现——认识虚拟的东西,而在现实中却不认识的现象。老师和大人都忽略了:孩子只有在与环境的接触中, 才能最深刻地感受和积累生活经验。如:为了让孩子认识不同的图形,教师可让孩子找一找教室中与图形形状一样的物品。大自然就是一个大课堂,它为孩子的学习提供无穷的资源,我们应充分地利用这些资源,只有充分利用自然环境,让孩子接触大自然,观察、发现、探究,在大自然中了解社会生活,从而促进幼儿的观察技能和积累生活经验。现在幼儿园中都会有许多的区角游戏,这正是来源于生活中的内容。因此,幼儿教育要立足生活, 向生活回归。(3)、实现教学手段生活化 陶行知认为:“在施行生活教育时, 教育者处处要使儿童亲自去经历一番, 无论使用的是体力还是脑力, 使用的是我的智识还是别人的经验, 经过一番经历后, 本来是模糊的迹象, 一定能成为亲知灼见了。”
1、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激发幼儿的兴趣
幼儿的学习是以获得直接经验为主的,所以要实现教育手段的生活化。教师为幼儿创设多种多样的生活情景, 提供丰富的玩具、材料,通过幼儿与环境、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 与教师、同伴之间的互动, 使幼儿获得经验。在实施小班数学活动——按物体的用途分类,教师设计了整理屋子环节,提供了:衣服、帽子、鞋子、围巾、各种玩具、食品等,让幼儿进行观察、比较,然后要求幼儿把这些东西按照吃的,穿的、玩的进行分类,在这样的情景创设,使幼儿乐在其中,学在其中。
2、注重实践,感悟体验
许多数学知识,通过幼儿的亲身实践,更能理解。在大班认识时钟后,教师把钟挂在活动室墙面上,在每个活动的时候,让小朋友看看几点钟,一周下来每个小朋友都非常清楚早操、上课、吃饭、入睡、起床的时间。懂得了钟可以帮助我们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总之,教师要确保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鼓励幼儿积极参与,亲历探究。通过动手操作,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 激发幼儿的求知欲。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真正的实践“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法。陶行知先生倡导的“生活教育”是一份宝贵的教育财富,至今已有70多年的历史,尽管我们的教育改革已经推进了那么多年,但我们真实的课堂与之倡导的“生活即教育”还差很远,还需要一代代人不断努力地学习和借鉴。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现实启示
[摘要]现行的教育制度和教学方法下培养的人才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差距。针对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素质教育的要求,我们可以把“生活教育理论”应用到现行的教育中来。“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主体与精华,有以下三大主张: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现行教育没有能将我们周围的生活、周围的社会环境发挥教育的功能,使教育背离基础教育的本质。“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相互补充、相互适应、相互促进,使教育与生活相联系,与社会发展的要求一致。
[关键词]生活教育理论 现实启示
可持续发展
当今世界各国的竞争,已由军事、经济等方面的竞争转向综合国力的竞争,其实质和关键是教育的竞争、培养人才的竞争。我国在现行的教育制度和教学方法下培养的人才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差距。我国的学生在小学、初中、高中乃至大学前半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好像并不存在什么差距,甚至许多方面还占优势,但再进入高一级培养的人才便无任何优势可言了。尤其是现行的教育制度和教育方法下培养的人才进入社会、服务于社会的时候,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导致科学技术发展水平滞后,国民素质提高不快„„原因是什么呢?现行教育与生活脱节,与社会的发展要求脱节。针对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素质教育的要求,我们是否可以把“生活教育理论”应用到现行的教育中来呢?回答是肯定的。
一、“生活教育理论”的基本观点和特色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主体与精华,是他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丰富经验的总结,是对人类几千年的“小众教育”思想与制度的一次全面清理与否定,生活教育作为一种科学的教育学说,在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生活教育理论”有以下三大主张:
“生活即教育”。“生活即教育”是生活教育论的核心。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的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①“是生活就是教育,不是生活就不是教育,是好生活就是好教育,是坏生活就是坏教育。”②一切教育必须通过生活才有效。教育与广阔的社会生活密切联系起来,不仅可以获得充实的内容,而且可以使教育对生活真正能发挥伟大的促进作用。
“社会即学校”。“社会即学校”是“生活教育论”的另一个重要主张。“自有人类以来,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是教育,士大夫之所以不承认它,是因为他们有特殊的学校给他们的子弟受特殊的教育。从大众的立场看,社会是大众唯一的学校,生活是大众唯一的教育。”③它一方面的意思是教育范围扩大,整个社会的活动就成为我们的教育范围,即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每一块地方统统肩负起学校的职能,把社会作为一个大学校来对待。另一方面也是指学校必须与社会沟通,与社会联系。“把笼中的小鸟放到天空中去,使他能任意翱翔,是要把学校中的一切伸展到大自然里去。”④要先做到社会即学校,然后再能讲“学校即社会”。
“教学做合一”。“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方法论,是“生活即教育”、“学校即社会”原则的实施。“数学做合一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教育现象的说明。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只是一种生活之三方面,不是三个不相谋的过程。”⑤它的涵义是教的方法要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做,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是针对注入式的“教授法”的,传统的教授法是以“教”为中心,完全没有学生的“学”。陶行知的教学实践就是从“教授法”到“教学法,”由“教学合一”到“教学做合一”。
第五篇:陶行知
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启示
中国是一个极其重视教育的国家,“学而优则仕”“书中自有黄金屋”是融化在中国人血液中的理念。如今大二的我,可以说是寒窗苦读十余载了。这次的作业题目让我对中国的教育进行了思考,也许观点略显浅薄和不全面,还望老师给予指导。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近代最具有影响力的教育家、教育思想家。他也是最具有批评精神和创造精神的教育开拓者。毛泽东评价他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一生,是在人民涂炭,国家多难、民族危急之秋度过的,他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赤诚之心为人民教育事业鞠躬尽瘁,奋斗终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陶先生的道德修养与理想带给中国教育界的思考是无穷的,对于我国现今教育有着巨大启示。陶行知的生平
据课件和网络资料来源,陶行知(1891—1946),安徽歙县人,原名文浚,后改为知行、行知,是我国现代教育史上“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伟大的民主主义战士,共产主义战士;伟大的爱国者”。1914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后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留学。1917年回国,历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授、教务主任等,反对“沿袭陈法,异型他国”。推行平民教育。“五·四”运动后,从事平民教育运动,创办晓庄师范。
1932年起,先后创办了“山海工学团”,“晨更公学团”,“劳工幼儿团”,首创“小先生制”,成立“中国普及教育助成会”,开展“即知即传”的普及教育运动。1934年主编《生活教育》半月刊。1939年7月,在四川重庆附近的古圣寺为儿童创办育才学校,培养有特殊才能的儿童。1945年,陶行知当选为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常委兼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1946年1月,陶行知在重庆创办社会大学,推行民主教育。
抗日战争胜利后,陶行知回到上海,立即投入反独裁,争民主,反内战,争和平的斗争。于1946年7月25日患脑溢血逝世,享年五十五岁。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一、生活教育 生活教育是陶先生全部理论的一个总概念,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生活教育是生活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是一个大概念,所谓“生活”,陶行知说生活就是有生命的东西在一个环境里生生不已的活动。因此可以说一切活动都是生活,教育也是生活。
二、终身教育
“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世便是启蒙,进棺材才算毕业。”这是最彻底的终身教育观。
三、手脑相长
所谓手脑相长,即手脑并用、手脑皆强。从教育方面说就要培养手脑并用、手脑双敲的人。要劳力者劳心,劳心者劳力,这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最根本的问题。
四、教、学、做合一
“教学做合一”的理念首先是由教书,到教学生,再到教学生学(更主动),用自己的知识联系起来,贯彻在实践中去。
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与传统教育思想有着本质的区别,它的时代精神以及创新精神对现今的教育改革有着重大启示。我们应该吸收其教育理念和思想中的精华部分,加以改造利用。我国现今的教育制度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就中小学生的教育来说,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是值得深刻研究的。
现如今,就我的个人的教育经历,便可以指出我们常说的“应试教育”。都说“应试教育”在教育内容上忽视德育、体育、美育和生产劳动教育,只重知识传授,忽视能力与心理素质培养,它所追求的是片面发展,而不是全面发展。为了考试而学,是根本违背人才培养的规律的。其实我觉得也并非那么严重,毕竟这和我国的教育检验制度以及国情是息息相关的。还有要说的一点就是减负之说。减负减负就是说让孩子的压力别那么大,开心快乐地学习。可是现在的孩子似乎比我小时候更累。小学时我的父母也就让我学学书法和自己感兴趣的舞蹈,近来的孩子的教育却越来越增加了功利的色彩,早到儿童的才艺开发,晚到大学生的出国留学,等等这些都被期望了很高的回报。家长强迫自己的孩子学钢琴,学绘画,学跳舞,学奥数等等,有的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有的家长是用孩子攀比,有的是期望孩子将来能扬名立万,而不是说教会孩子用心去体会艺术,体会生活。出国留学的大学生,高中生们都期望将来月薪过万,父母的投入能够有所回报。客观的说,功利不是坏事,坏的是做事的方式。如果不用心去体会,如何能理解真正的艺术,如果不是真正的热爱,如何能全心全意的投入,到时候学到的只是表面的技巧,华丽的技术,而艺术却失去了灵魂,也就不会给人真正的震撼。同样,就算留学学到的是屠龙之技,回来却可能因为没有合适的位置而无处施展。
而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很适合改变当今的教育劣端,逐渐抛弃应试教育,转为素质教育。它的不同点在于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其次,要推行生活教育。陶行知的“生活教育” 指明我们的教育必须面向社会,面向生活;要走向社会,走进生活,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亲自动手、动脑的机会,要给学生更多选择的机会,包括学习时间的选择、学习方法的选择以及学习内容的选择,鼓励学生依照自己兴趣、需求,开展实践、探索、创新活动。这样才能使学生获得解放。第三,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让老师和家长明确教育目的。学习不是受罪,它是为了充满希望的明天。有了这样一种思想,学生才能发挥学习的自主性。人人都爱学习。不要用过高的目标要求学生,使其丧失学习兴趣。我国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如是说。教育的目的是教学育人,培养人的质量规格。而不是让学生感到学习是一件吃力困难的任务,因此缺乏积极性、自主性。第四,推行赏识教育。赏识教育是让老师和家长赏识学生而且学生也要赏识自己。在这样一种赏识的环境下就会有一种“最后一名也不丢人”的观念,考试的成绩实在不应该是衡量一个学生的标准。所以应该自我赏识,噢傲视和家长也应该学会赏识学生。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近日呼吁废除三好学生评选,老师和家长要做的更多的是鼓励孩子。这样才能使学生不惧怕考试,真正使考试成为一种总结学习的工具。
教育是国家的一件重大事项,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富则中国富。一个国家的文化和民族精神是靠着教育一代代传承下来的,教育的状况会影响整个国家的发展。中华民族是优秀的民族,伟大的民族,但是究竟什么时候能够伟大复兴,就要看我们的教育能否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造就一个人才,远比教育创收要来的要紧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