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从教师的视角看民办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对一民办职业学校的个案调查
从教师的视角看民办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对一民办职业学校的个案调查
摘要:本文通过对民办职业学校中青年教师的采访,从他们的视角分析了民办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内部矛盾,如办学宗旨的扭曲,学校内学校和教师的矛盾,学生与学校和教师的冲突等。希望能够引起民办职业教育者的关注,正确的定位,处理好各种矛盾,在更为健康的道路上
不断发展。
目前民办职业教育的发展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在我国许多经济、教育资源比较丰富的地方,民办职业教育确实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如北京、上海、西安、苏州等地。那么,在民办职业教育起步较晚的内地,它们的发展情况如何呢?
就这一问题,笔者对某职教城的一所民办职业学校进行了调查。该学校是该职教城中规模较大的一所学校。在1993年建校时,只有租借的几间教室,在短短的12年间,到如今已占地500多亩,学生14000多人,教职工370多人,其发展非常迅速。这次调查的对象主要为该校的青年教师。这主要是基于以下两点原因。一是教师在学校之中处于中层地位,他们对于学校的评价比学校领导和学生要更为客观和理性。二是青年教师构成该校的教师主体。该学校的教师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老教授,他们是学校高薪聘请来的,一般是其他普通高校退休后的老教师,他们拿的是课时工资,上课来,下课去,只需关注自己的专业课堂,对学校的深度体会更少一些。另一类就是近几年来招聘来的青年教师,他们构成学校的教师主体,占学校教师的80以上,他们的工资结构是基本工资+课时工资,而且需要在学校坐班,生活也在学校内,思想比较自由,敏感,活跃,与学生和校内生活都有亲密的接触,因而他们的观点更为真实。但采访后的结果却令人担忧。尽管如此,他们的观点可能并不典型,而笔者之所以把它付之成文,也和大多数的教师一样,希望各民办教育者能够发现问题,走得更好。
一、被异化的办学宗旨
无可否认,有许多民办教育者是真心诚意的出于自己的教育理想,致力于教育的发展而举办教育的。他们把创办教育作为自己的事业,以实现自己的教育抱负,为教育事业作贡献。但其中也不乏有些创办者只是把教育仅仅当作企业,当作一种赢利的投资手段,当作“创收”的工具。虽然,《民办教育促进法》明确规定,民办教育可以取得“合理回报”,但由于“合理”二字太模糊,没有明确的界定,没有明确的标准,而使许多人把这视为有机可乘。因而“利润”在他们的心目中更重于“教育效果”、“教育质量”。一位教师说“我们教学部的部长曾在教师会议上明确地说,我们的目的就是创收,让我们身在其中的老师也很感吃惊。”办学的目的如果只在于创收,那么学生的地位何在?教师的地位何在呢?在这一实质宗旨引导下,就很能理解学校一些看似奇怪的做法了。
(一)招生大战
一个企业要“创收”,它必须有自己的产品,一个学校要创收,学生就是产品。但他们之间有一点区别就是,企业的产品必须要推向市场后才能取得回报,而学校则是只要招进学生就有利益。因而学生是多多益善了,至于学生的规模与学校资源的承受能力是否相适应,那似乎不是办学者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如何争取“更多的学生”就成为民办职业学校的重要目标。招生就成为学校的首要工作。招生的手段方式非常丰富。无疑对民办职业教育而言,“没有生源,就没有学费;没有学费,就没有经费;没有经费就办不了学”[1]。特别是对刚起步的学校而言他们不仅要赢利更需要资金积累,这样才能进一步的发展。因而,争取生源确实是民办教育生存的必然之道,因而围绕招生的各项竞争就民办职业学校及其举办者而言是无可厚非的,但对教师、家长、学生而言却并不如此。
在学校强大的宣传攻势之下,家长和学生的选择难免被误导。为了吸引学生、家长的眼光,学校的宣传难免有美化之嫌。如就该学校而言,学校的网站上有这样一段描述:(校园)离市中心40分钟的车程,校园按功能建有:生活区、运动区、教学区、影剧院、专家楼、大学生活动中心、计算机中心、电子实验室、图书馆、室内体育场、学术报告厅、旱冰场。而实际上,这些名称和实际的功能是有差距的。如所谓的图书馆其实就只有两间平房,里面的藏书,据一位老师说:“我只要十几分钟就可以了解大概了”。而学校不顾实际承受能力的大量招生,也使校内资源极度紧张,学生到校后不能享受到充分的学习机会,那么学习效果也就很难保证了。就以该学校为例,学生数和教职工的比例就接近40/1,一般学校而言学校内教师和职工的比例是1/1,如此,则学校学生和教师的比例就高达80/1。一个教师平均带生量为80人,这很难设想能够兼顾到每个学生的学习。
对教师来说,学校为了招收尽量多的学生,那么教师必然也要被纳入招生计划之中了。学校每年都要给一些教师分配招生任务,因而每个新老师都有招生的经历。而且招生名额还和老师的工资、
第二篇:从社会工作视角看当代我国职工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从社会工作视角看当代我国职工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乍听职工一词,我感到很诧异,虽是在企业改革大潮的九十年代出生,但祖父和父亲都是单位制的雇员,每天的午饭和晚饭时间,家属区的厂况广播里,听到最多的还是:“工人阶级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智慧的代表。”我还是比较熟悉工人阶级这一概念,比较熟悉一个单位就是一个小社会的环境。逢年过节会有大批的福利分配,一家生活用品事无巨细都是由单位分配。但时至今日情况已大有不同,单位的概念仅仅变成了上班的场所,人情的冷漠已经融入生活的细节中。然而这一切,都是源于那场深刻的变革。
企业体制改革表面上看是加快了我们国家的市场经济建设,为GDP的增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由这场深刻的变革带来的,既有当下立竿见影的弊端,也为长期的发展留下了诟病。自从变革之后,我们国家当代的工人阶级,或者说职工队伍,就出现了许多新的现象。
当代职工队伍迅速发展,农村城市化大潮中,超过2.5亿农民工通过乡镇企业等多种途径进城工作。在各类所有制企业中,除了传统的产业工人以外,第三产业的兴起吸收了大量工人,以脑力劳动为主的工人阶层不断出现。现阶段,我国职工队伍已经壮大形成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群体,广泛的存在于各行各业中。
由此可知,当代职工作为中国最先进生产力的代表,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体制的变迁,被赋予了新的特点,并由此产生了许多新的问题。
首先,职工阶级的内部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从产业结构来看,知识产业,第三产业迅速兴起,职工阶级中从事第三产业的比重上升,使以体力劳动为主的产业工人相对减少,不少夕阳产业的工人不得已要“买断工龄”,这一点实则非常不合理,但无奈的是,这也是时代的必然。那么,九十年代下岗的这一大批职工该何去何从?他们中多数为中年以上,四五十岁,已经工作了几十年,所有的积累与热量都释放到了国家的经济建设中。然而一时间,他们的价值再也得不到体现,甚至连社会保障基金也要被剥夺,显然是不公平的。针对这个问题,我们说首先它是由于体制改革带来的问题,作为专业的社会工作者,不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从根本上说,我们要体现我们身上“使能者”的角色,推动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体系的健全,推动完善社会医疗,失业,养老,生育,工伤保险和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完善。争取更多的政策资源,需要清楚明确的是,如果不能从保障制度
上给他们以心理上的安全感,那么即使他们的工作问题得到了解决,也只是治标不治本,“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渔”。面对如今这种产业高速更新换代的局面,得不到保障,影响的也不仅是职工一人,而是一个家庭。当然,这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已经工作者前赴后继的不懈努力。从实际方面来说,是旧的劳动技能不能满足新产业的需求,那么我们社会工作者又可以发挥我们“增能者”的角色能力,征求他们自己的意愿,通过一些社工专门的小组活动,或者个案帮扶,帮助他们获得新的适应时代需求的劳动技能。同时做到“信息的传递者”,帮助链接相关的资源,时事介绍新出台的帮扶政策,以求在最大程度上解决他们就业的需求。
其次,当今社会,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细胞,在推动一国发展方面起到了重大的作用。正因为如此,企业也更加注重职工的经济价值,而忽视他们的社会属性。相反的,职工自我意识逐渐强化,有些职工已经有了企业一部分股权,不再是真正意义上的无产阶级,他们自身的竞争意识,法律意识以及作为人的民主意识都明显增强。这就形成了一对矛盾。当企业现行的制度或是法律保护不能合理有效的维护其利益时,群体性事件就很容易发生。在中国,我们遇到的群体性事件大都是恶性事件,那是因为我们国家的工会制度已经脱离了它本身的使命。在国外,不论是历史上还是现在,由工会组织的群体事件无论是罢工也好或是其它形式也好,都最大程度的降低了流血牺牲事件的发生,往往对于资本家也是有作用的。因此作为社工,在企业方面我们能做的也有很多。我们需要保持中立的立场来和劳资双方对话,在其中扮演“调停者”的角色。与企业沟通,向企业反映职工的需求和心声,帮助企业积极负起它们肩负的社会责任,更好的了解职工,帮助和扶持职工。与职工沟通,帮助他们分析自身与企业的关系,疏导由于改变带来的心理问题,缓解他们巨大的心理压力,丰富他们的业余文化生活,发现并培养职工领袖,以便更好的适应工作与生活。深化双方沟通和交流,使双方利益得到最大化。
再次,职工阶级的就业方式也日益多元化,市场配置劳动力的格局基本形成,越来越多的人进入劳动力市场自主择业,流动性明显加快。职工对单位的依赖性大大减弱,就业形势越来越灵活,出现了时令就业,临时就业,钟点工,在家办公等多种形式。在这种情况下,很多职工都处于一种“身在曹营心在汉”的状态,虽然他们并不知道“汉”在哪里。这种不稳定感和高度的不安全感无疑对职工自身和企业都有非常大的弊端。职工感到不安全,就不能更好的投入工作,无法创造价值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企业感到不安全,对于企业的发展和自身使命的实现也埋下了隐患。在这种情况下,社会工作者要扮演“催化”角色。我们可以将社区工作的一些技巧运用到其中:将可能彼此并不熟悉的人们召集到一起,营造出一种可以成为社区组织工作基础的社区感。具体到企业中就是企业的认同感,企业员工与企业订立的心理契约,催化他们对企业的认同,正是企业社会工作者的一个重要内容。将有关人员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帮助他们熟悉企业文化,完成他们与企业的心理契约的订立,加强沟通。
最后,当代职工阶层出现了阶层分化和贫富差距。由于体制变革和产业升级,职工阶层形成了不同的利益群体,阶层分化加快。按照劳动关系转型,出现了公务员,事业单位职员,企业管理层,国有单位职工,和私营,联营,外资,乡镇等类型的职工,当然,还有农民工。按照劳动性质分,有可以分为脑力劳动者,具有专业技术和经营管理技能的技术人员和体力劳动者。由于在不同的地区,行业,所有制单位,又由于职工从事不同性质的工作,导致职工内部不同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有所扩大。从地区看,东部地区的职工收入水平高于西部地区,从行业看,垄断经济,科学技术含量高的行业和新兴产业职工收入高于一些传统行业。此外,由于职工的收入来源越来越广泛,呈多元化趋势。一些高收入的职工,其收入来源中工资比重下降,其它收入如经营收入,投资收入,第二职业收入比重上升。可见,职工内部贫富差距状况是社会阶层贫富差距状况的缩影。
职工内部中的“弱势群体”是职工内部贫富差距分化导致的。还有一部分进城打工的农民工,他们一般从事一些苦,脏,累,险的工作,收入很低,能吃苦耐劳,但文化技术水平不高,福利待遇较差,经常受到歧视,经济利益,民主权利经常得不到保护,社会保障也没有。在这样一类工作中,社会工作者往往要担当教育角色,教育角色是社会工作理念“助人自助”的具体落实,帮助他们根据自己的意愿获得相关的能力,使他们能在这样一个变革的社会中顺利的生活下去。通过社会工作特有的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的技巧,让他们得到多方面的教育,激发和调动他们的潜能,将其潜在的可能发展成为现实的能力,使他们得到有效的增能赋权。
这场变革似一把双刃剑,不论是对于社会还是对于我们社会工作者都是有利有弊。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并且给我们社会工作者带来了极大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在这中间权衡两方面的关系,让经济始终处于一种平稳和谐发展的状态,是我们社会工作者,尤其是企业社会工作者的重大使命。这对当前的中国具有的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