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理工大学学校概况(含5篇)

时间:2019-05-13 19:29: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江西理工大学学校概况》,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江西理工大学学校概况》。

第一篇:江西理工大学学校概况

学校概况

江西理工大学创办于1958年,时名江西冶金学院,1988年更名为南方冶金学院,2004年更名为江西理工大学。学校地处赣、粤、闽、湘四省交界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赣州市。学校占地面积2200多亩,建筑面积70多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2亿元,藏书140余万册,是全国造林绿化400佳单位和江西省文明单位。

学校1958年开办本科教育,1980年开办硕士研究生教育,具有工程硕士专业学位以及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在职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资格,1998年被教育部批准为接受港澳地区和台湾省学生的教学单位。学校下设9个学院,17个科研院所;现有32个硕士点,48个本科专业;在职教职工1900多人,专任教师920多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教授117人,副教授314人,博士和硕士生导师150多人。此外学校还聘任了80多名国内外知名专家为兼职或客座教授。目前在校硕士研究生700多人,全日制普通本科生12200多人,全日制高职(专科)生近6000人。

学校坚持“育人为本,质量立校”的办学理念。2000年以来,学校共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科技项目200多项,各类横向合作开发项目近600项;获国家级、省部级科技进步奖40余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00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100余部;累计获省部级以上优秀教学成果奖120余项,学生在全国数学建模比赛、电子设计竞赛、机器人大赛等一系列比赛中屡创佳绩;本科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学校还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已同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荷兰、日本、冰岛、泰国等20多个国家的高校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

学校将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江西一流、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教学研究型理工大学。

欢迎录用我校毕业生!

第二篇:江西农业概况

江西农业概况

江西省地处长江中下游南岸,因公元733年唐玄宗设江南西道而得省名。省内最大河流赣江纵贯全省,故简称“赣”。全省面积16.69万平方公里,辖11个设区市、100个县(市、区),总人口448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530万。地形地貌大致是“六山一水二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境内除北部较为平坦外,东西南部三面环山,中部丘陵起伏,成为一个整体向鄱阳湖倾斜而往北开口的巨大盆地。全境有大小河流2400余条,赣江、抚河、信江、修河和饶河为江西五大河流。江西处北回归线附近,全省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年均降水量1341毫米到1940毫米,无霜期长,为亚热带湿润气候。

江西农业资源丰富,生态优势明显。全省耕地面积4633.5万亩,淡水面积2500万亩。森林覆盖率高达63.1%,居全国前列。境内鄱阳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全球最大的候鸟栖息地。江西自古就是全国的“鱼米之乡,绿色之源”,大米质白如玉,鲜嫩爽口,柑橘、油茶、猕猴桃被誉为江西“三宝”,江西绿茶、赣南脐橙、南丰蜜桔、军山湖大闸蟹、广昌白莲、泰和乌鸡、崇仁麻鸡等久负盛名。

江西是一个农业人口多、农村地域大、农业比重相对较高的省份,粮、猪、油、菜、水产等主要农产品产量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江西每年外销粮食100亿斤、外调生猪1000万头、外调水产品100万吨以上,是长三角、珠三角和港澳等地重要的农产品供应基地。江西以占全国1.8%的耕地,生产占全国3.8%的粮食。粮食产量位居全国第12位,其中稻谷产量居全国第2位,人均稻谷产量全国第1位,始终保持全国主产省的地位,是建国以来全国仅有的两个从未间断输出商品粮的省份之一,为保障全国粮食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肉类总产量居全国第13位,生猪出栏位居全国第11位;油料产量位居全国第10位;蔬菜产量位居全国第20位;柑橘产量居全国第7位,其中橙类产量居全国第1位;水产品总量位居全国第9位,出口居内陆省份第1位;农民人均收入居全国第14位。

“十二五”期间,全省农业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一个目标,即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乡村秀美;突出六个重点,即突出粮食生产、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科技兴农、重大项目建设、农产品安全供给与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强化三个保障,即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加快两个转变,即加快由粗放型农业向集约型农业转变、加快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突出抓好水稻、油料、生猪、水产、水禽、水果、蔬菜、茶叶等“八大主导产业”,实施十大粮食稳定增产行动,着力推进新增百亿斤粮食工程、新增百万吨畜产品工程、水产健康养殖“双百工程”(改造百万亩标准化池塘、新增百万吨健康水产品)、千万亩优质蔬菜工程、百万亩生态果园建设工程、百万亩江西绿茶工程等“六大工程”建设,重点建设南方优质水稻基地、世界一流的脐橙产业基地、中国最优的蜜桔产业基地和最具特色的环鄱阳湖水禽水产养殖基地。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使江西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迈进。

2011年全省农业工作总结及2012年工作打算

2011年,面对国内外经济形势极为复杂的严峻挑战,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各级农业部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发展生产保供给,提高效益增收入,提升能力促转变,防范风险保安全,改革创新添活力,推动全省农业农村经济保持了平稳增长的发展势头,粮食生产、农民收入均创历史新高,成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亮点,为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2011年全省农业生产情况

2011年我省农业农村经济主要呈现“两超、一增、五提升”的特点。

两超:粮食总产、农民人均纯收入超历史。全省粮食种植面积5475.1万亩,增加16.4万亩;单产374.9公斤/亩,增长4.7%;总产410.56亿斤,增长5.0%,单产、总产均创历史新高。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660元,增长15%,创历史新高。

一增:“菜篮子”产品全面增长。全年肉类总产325万吨、禽蛋53.1万吨、牛奶13万吨,分别增长5.5%、3.9%、6.6%,其中生猪出栏突破3000万头。全省水产品总量222.8万吨,增长3.5%,其中养殖产量197.4万吨,增长6.1%;捕捞产量25.6万吨,减幅12.4%。全省经济作物种植面积1820万亩,增加76万亩,其中蔬菜面积800万亩,产量1143万吨,增加27万吨;果园面积600万亩,产量350万吨,增加53万吨。

五提升:

——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大幅提升。全年规模以上加工型龙头企业达2800家,销售收入2000亿元,增长20%;472家省级龙头企业销售收入1500亿元,增长15%,直接带动农户370万户,户均增收2200元。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社达14900家,有社员15万户,带动农户155万户。

——农业科技服务水平显著提升。按照“综合建站”的要求,深入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全省95个涉农县(市、区)全部出台了改革实施方案,89个县(市、区)基本完成改革任务,全省农业科技贡献率达52%。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全省完成农机补贴资金6.4亿元,补贴农机具50.84万台(套);全省农机总动力4200万千瓦,增长10%;水稻综合机械化率达54%,增长4%。

——农业对外开放水平稳步提升。全年引进国内外农业项目306个,合同金额107.7亿元,增长6.9%,其中实际引进外资3.1亿美元,增长26%。全省农产品出口总额5.2亿美元,增长18.2%,其中经作产品、水产品分别出口2.7亿美元、2.2亿美元,均创历史新高。

——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升。2011年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合格率99%,较上年提高0.22个百分点,各类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全省“三品一标”农产品总数2214个,其中无公害农产品1051个、绿色食品703个、有机食品412个、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产品48个,创建200个园艺作物、畜禽、水产标准园(示范场),农业标准化生产走在全国前列。全年没有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没有发生重大动物疫情。

——农业系统自身建设水平明显提升。进一步加强农业系统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机关作风建设等各项建设,我厅多项工作受到省委、省政府表彰,获得省发展提升年活动先进单位、省文明单位、省直文明单位、省综合治理先进单位等荣誉。粮食生产喜获殊荣,8个产粮大县、14个先进个人和10个大户受到国务院表彰,奖励资金1.8亿元。

成绩来之不易。这是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省广大农民群众辛勤劳动的结果,也是全省农业系统干部职工开拓进取、扎实工作的结果。集中体现在“六个坚持”:

(一)坚持稳粮增产保供给。始终立足大局,坚持把稳定“米袋子”、保障“菜篮子”作为农业工作的首要任务,认真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切实强化各项生产措施,确保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全面增长。粮食作物:扩大了水稻“单改双”面积,开展了高产创建、新品种展示示范、水稻防早衰、机械化育插秧等工作,科学应对自然灾害影响等。经济作物:加快推进了高标准蔬菜园、果园、茶园建设,积极开展了棉花高产创建活动。畜牧业:全面落实了生猪调出大县奖励、标准化养殖补贴等政策,强化了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渔业:推进了水产健康养殖和池塘标准化改造,全面落实了渔民生活补助,实现了大灾之年渔业不减产、渔民不减收。

(二)坚持项目建设夯基础。全年争取农业项目资金投入102.3亿元,增长24.5%,为历年之最。全面启动高标准农田建设,整合资金40.45亿元,启动建设160万亩,目前已全部开工。积极争取农业重大项目建设,引进5000万元以上的农业重大项目120个。积极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增资扩产,省级以上龙头企业项目总投资超过200亿元,其中总投资超亿元的80家。全面启动27个省级以上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争取项目资金14.3亿元,引进社会资本12.5亿元。

(三)坚持对外开放拓市场。成功组织并参加了第七届江西名优农产品(上海)展示展销会、泛珠三角区江西名优农产品暨第二届江西农博会、第三届中国(赣州)国际脐橙节、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等活动,签订购销及农业项目合同600多个,合同金额近200亿元。建立了江西鄱阳湖(上海)生态农产品国际采购中心,加大了“江西绿茶”、“赣南脐橙”、“南丰蜜桔”、“鄱阳湖农产品”等品牌宣传力度,树立了“生态鄱阳湖、绿色农产品”的新形象。加快推进了“农超对接”,全省3100多家合作社与超市建立了产销对接。积极打造“12316”三农热线及短信平台,及时发布信息,引导农民合理组织生产。

(四)坚持质量监管保安全。始终把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作为农业部门的应有职责,扎实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行动,大力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和放心农资下乡进村、种子执法年活动,出动农业执法人员2万多人次,整顿农资市场3700多个。加快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绿色(有机)食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的认证工作,“三品一标”农产品迅猛发展。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力度,增加抽检批次,完善检测参数,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总体合格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扎实推进市县乡三级监管体系建设,农产品安全监管能力明显提升。健全和完善动物疫病和植物疫情防控保障体系,确保农业健康发展和公共卫生安全。

(五)坚持改革创新添活力。深入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队伍素质明显提升,推广工作明显加强,展现出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积极开展科技进村入户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技能培训,提升了农业科技辐射带动能力。加快农业系统国有企业改革步伐,全省104家国有企业基本完成改革任务。全面启动了厅属农业场所危旧房改造,共有2641户列入改造计划。扎实推进厅属农业场所职工参加城镇企业基本养老保险,退休职工生活补贴标准进一步提高。全面深化农垦系统改革与发展,逐步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学有所教、住有所居、业有所从。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建立了20个土地规范化服务示范点。加快推进农业保险,政策性水稻保险、能繁母猪保险实现全省覆盖。大力推进农业综合执法体系建设,积极开展农业执法文明窗口单位创建。

(六)坚持转变作风强服务。以深入开展“创先争优”和发展提升年活动为契机,创新载体,扎实推进“百名处长挂百县”、“千名领导帮千企”活动,切实为农民群众、种养大户、农业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加大了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创业培训力度,开展了农机使用和维修、村级动物防疫等十大涉农类专业培训,培训人数12.43万人。新增户用沼气9.7万户,新建沼气服务网点450个,新建大中型沼气工程116处。深入推进政务公开,率先启动网上行政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圆满办理了69件人大建议、政协提案。

总体上看,我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态势良好,但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面临着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与生产成本持续上升的双重压力;二是面临着粮食生产稳定增长与生产要素日趋紧张的双重矛盾;三是面临着农产品产量需求不断增加与质量安全要求不断提升的双重考验;四是面临着农产品市场价格不稳定与气候条件不确定的双重挑战。这些问题制约着我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要认真研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二、2012年农业工作打算

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也是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的关键之年。做好2012年的农业农村经济工作,对巩固经济社会发展基础、为党的十八大召开创造良好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12年农业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为平台,牢牢把握稳中求进总基调,围绕一个目标,突出六个重点,强化三个保障,加快两个转变,实施六大工程,大力推动江西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迈进,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围绕一个目标,就是要围绕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乡村秀美的目标;突出六个重点,就是要突出粮食生产、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重大项目建设、农产品安全供给与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科技兴农六个重点;强化三个保障,就是要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加快两个转变,就是要加快由粗放型农业向集约型农业的转变、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实施六大工程,就是着力实施新增百亿斤粮食工程、新增百万吨畜禽产品工程、水产健康养殖“双百工程”(改造百万亩标准化池塘、新增百万吨健康水产品)、千万亩优质蔬菜工程、百万亩生态果园建设工程、百万亩江西绿茶工程。

主要目标是:确保全省粮食总产410亿斤、力争415亿斤,油料总产118万吨,棉花13万吨;肉类总产340万吨,禽蛋产量56万吨,鲜奶产量14万吨;水产240万吨,水果370万吨,蔬菜1175万吨,规模以上加工型龙头企业销售收入增长15%,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7.5%,农民收入增长12%以上。

围绕上述工作思路和目标,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紧紧抓住稳粮增粮,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坚持“两个不动摇”,深入推进政策支持、粮田建设、科技促进、高产创建、良种推广、配方施肥、统防统治、农机应用、防灾减灾、农资治理等十大粮食稳定增产行动,在提高粮食产能上有新突破。坚决执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千方百计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5700万亩以上。深入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加快推广以水稻工厂化育秧、双季抛秧为重点的水稻栽培集成技术,带动大面积均衡增产。建立健全防灾减灾应急机制,完善救灾种子储备制度。加快整合资金建设标准粮田,在抓好去年160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的基础上,今年力争整合资金40亿元以上,建设高标准粮田160万亩。

第二,紧紧抓住结构调整,不断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在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同时,不断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市场前景好、经济效益高的经济作物和养殖业,切实增加农民收入。要立足农业资源优势、特色优势,重点推进粮食、生猪、水产、蔬菜、果业、绿茶等“六大工程”建设,努力形成在全国有位置、在世界有影响的支柱产业。要优化农产品品质结构,大力发展优质、特色、生态、品牌农产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进经济作物向特色型、生态型、效益型、精品型“四型”转变,加快畜禽生产向良种化、养殖设施化、技术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五化”转变,渔业生产实行“一控一退一推进”,即控制捕捞产量,逐步退出大水面集约化养殖,深入推进水产健康养殖。

第三,紧紧抓住产业化经营,不断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坚持以抓工业的理念抓农业,用农业产业化统领现代农业发展。实施“强龙、增值、固本、富民”工程,启动农业产业化重大专项,加大政银企合作力度,积极争取用地指标,壮大龙头企业;积极开展“百家示范社”创建活动,推行“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等经营形式,不断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大力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力争2012年再增加3个国家级示范区、10个左右省级示范区。积极发展休闲农业,重点培育40个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和5个省级示范县。结合示范区建设,支持引导农垦系统打造“快乐农业、幸福农工、美丽农场”。

第四,紧紧抓住重大项目建设,不断夯实农业发展后劲。坚持用抓项目的理念抓农业,以重大项目夯实农业基础,以重大项目支撑农业产业。围绕产业争项目,广泛寻求重大项目、重大资金、重大政策的支持,力争今年争取中央项目资金突破100亿元。采取多种形式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力争农业招商引资金额突破100亿元。加强农业项目管理,规范建设程序,提高投资成效,最大限度发挥项目作用。

第五,紧紧抓住农产品质量监管,不断提高农产品安全水平。从源头抓起,积极开展农资市场打假、放心农资下乡进村等专项行动,在重要农时季节、重点地区和重点领域,重点查处假农资、假兽药和使用“瘦肉精”等违禁药品,净化农资市场。加强100个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积极发展“三品一标”农产品。加强农产品生产基地和批发市场抽查监测力度,扩大监测范围,增加监测品种。逐步建立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强化蔬果鱼、肉蛋奶等重点产品的质量安全监管。

第六,紧紧抓住市场体系建设,不断开拓农产品市场。积极培植大企业、大品牌、大市场、大物流、探索发展新型流通业态和现代营销方式,大力开拓江西农产品市场。围绕“生态鄱阳湖、绿色农产品”主题,认真办好第八届江西名优农产品(上海)展示展销会、第四届中国(赣州)国际脐橙节等,探索发展农产品电子平台,多层次、多形式开展农产品促销服务。继续加大“鄱阳湖”生态农产品、江西绿茶、赣南脐橙、南丰蜜桔等品牌宣传力度。加快建设一批带动力强、辐射面广的产地专业批发市场,不断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加强农产品产销情况调度分析,积极引导农产品市场流通。优先发展农产品物流业,畅通农产品“绿色通道”,扩大农产品出口。

第七,紧紧抓住科技兴农,不断强化技术人才支撑。按照“一个衔接、两个覆盖”要求,深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发展,力争管理体制、农技推广经费、条件能力建设、农技推广力量等方面有新突破。进一步强化科技示范服务,加快先进适用农业技术推广,力争科技对农业贡献率提高2个百分点。加大新型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力度,努力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农业农村人才队伍。

第八,紧紧抓住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不断改善农业生态环境。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事关农业健康发展和公共卫生安全,强制免疫、清毒灭源、监测流调、检疫监督和应急管理是防控重点。要健全动物防疫责任体系,加强疫苗质量监管,扎实做好优先防治疫病基础监测工作,实施种畜禽场疫病净化计划,完善外来病应急预案,抓好突发疫病应急处置,加强无疫区和生物安全隔离区建设。积极推广“猪-沼-果”、“发酵床养猪”等循环农业模式,大力推广精准化施肥技术和农药绿色防控技术,推进农村沼气产业化,减少面源污染。要深入开展鄱阳湖酷渔滥捕专项治理,加大农业野生资源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第九,紧紧抓住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落实,不断推进农业改革创新。强化政策宣传,规范操作运行,搞好实施配套,确保中央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实到基层、兑现给农户。稳步扩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加快推进土地流转,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场所(农垦)改革,不断增强农业发展后劲。

第十,紧紧抓住系统自身建设,不断提升服务“三农”水平。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在全系统深入开展“农业科技促进年”、“三进三送”、“三亮三比三评”等活动,努力提高服务“三农”的能力和水平。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确保群众工作有人抓、有实效、有保障。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强化学习意识、服务意识、廉政意识,不断提高农业干部的政治素质、业务水平和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始终绷紧安全生产和信访维稳这根弦,切实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全力抓好安全生产和信访维稳工作,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我们将深入贯彻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扎实的工作,为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而不懈奋斗。

2011年上半年全省农业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打算 今年的农业生产,是在全省经济形势极为复杂的背景展开的,也是在前期遭受连续干旱、6月份旱涝急转的不利天气下展开的。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各级农业部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强基础、转方式、促改革、重民生,努力化解极端天气影响,积极应对农产品价格异常波动等不利因素,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全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保持平稳增长的良好态势,为“十二五”开局和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上半年我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基本情况

在加快推进“三化”同步和大力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等诸多有利因素的激励下,上半年我省农业农村经济保持平稳的发展势头,主要呈现“三增长、三提升”的特点。

“三增长”:

——早稻生产稳定增长。全省早稻种植面积2261.4万亩,增加14.8万亩。据农情调度,早稻丰收已成定局,预计单产370公斤/亩,总产167亿斤,增加16亿斤左右。中稻560.4万亩,长势好于往年。春播玉米、豆类、薯类等其他粮食作物219.8万亩,与去年基本持平。同时,油菜种植面积780.6万亩,亩产85.3公斤,总产66.6万吨,单产和总产均为历史最高。

——畜牧、水产、经作等主要农产品全面增长。在市场价格和政策扶持的拉动下,畜牧业保持稳定发展。预计,上半年全省肉、蛋、奶总产量分别为171万吨、26.1万吨、6.3万吨,分别增长3.9%、3.5%、6.4%。生猪出栏1646.3万头,增长3%。全省水产养殖面积630万亩,同比基本持平。水产品产量94.8万吨,增长0.2%。经济作物种植规模扩大,供应平稳,价高利好,全省种植面积1368万亩,增加56万亩。其中,蔬菜面积420万亩,增加14万亩;果园面积新开发25万亩,达到600万亩,长势较旺,预计增产30%,达到350万吨;棉花、茶叶、花卉、中药材等其他经济作物稳定增长。

——农民收入大幅增长。据江西调查总队统计,上半年,全省农民人均现金收入3067元,增长21.2%,增幅比上年同期高7.7个百分点,创1995年以来最高增幅。受农产品产量增加和价格上涨的带动,农民家庭经营现金收入1022元,增长19%;受务工形势持续向好的有利影响,农民工资性收入1346元,增长23.5%;同时,随着国家扶农惠农政策力度的加大,推动了农民转移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增长。

“三提升”:

——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稳步提升。上半年,全省472家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620亿元,增长15%;实现利润28亿元,增长12%;出口创汇1.6亿美元,增长6%;直接带动农户292万户,户均增收1000元,分别增长11%、10%。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774家,达到12719家,社员达13.5万户,增加2.5万户,出资总额达201亿元,增长36.9%。

——农业对外开放水平大幅提升。上半年,全省引进国内外农业项目106个,合同金额99.3亿,实际进资46.2亿。引进外资1.1亿美元,增长52%。农产品出口总额2.2亿美元,增长6%。其中经作类出口突破1.2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55.6%;农机产品出口增幅90%;水产品自营出口4860万美元,创历史最高。

——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升。上半年,全省共补贴农机具34万台(套),完成补贴资金4.4亿元,增长62.1%。全省投入100.3万台(套)农机具开展春耕生产,机耕率达到83%,增长5%。全省建立62个机插秧示范点,机插面积290万亩,机插水平13%,增长4%。组织600余台联合收割机开展跨区作业,台均收入2.5万元。

面对今年我省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特别是6月份旱涝急转的特大自然灾害,各级农业部门坚决贯彻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落实早、行动快、措施实。主要做法是:

(一)毫不松懈地发展粮食生产。省委省政府坚持把发展粮食生产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首要任务,高位推动、细化措施、落实政策,确保粮食生产保持稳定。一是政府重粮。年初,省委省政府就对发展粮食生产作了专题研究,下发了加快发展粮食生产的工作意见,明确了全年粮食总产405亿斤的工作目标,落实了扶持粮食生产的部门职责。各地纷纷成立了粮食生产领导小组,进一步凝聚了发展粮食生产的工作合力,全省上下掀起了重粮抓粮的新热潮。二是面积稳粮。加大水稻“单改双”力度,以单季稻面积10万亩以上或单季稻比重超过30%的县(市、区)为重点,将“单改双”面积层层落实到各县、乡、村,努力扩大水稻种植面积。加大标准粮田建设力度,制定了高标准粮田建设规划,力争到2015年,新增高标准农田800万亩。三是科技兴粮。创建水稻高产示范片161个,辐射带动示范县均衡增产。以水稻防早衰为重点,加大水稻双季抛秧、免耕等轻型栽培技术和超级稻配套集成技术推广力度。推广超级稻面积800万亩,实现水稻良种展示全覆盖。逐步扩大土壤有机质提升、秸秆腐熟还田示范推广面积,积极开展鄱阳湖地区商品有机肥补助试点。四是政策助粮。全面落实国家强农惠农政策,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水稻良种补贴等补贴资金在春耕前全部拨付到位。继续对百亩以上水稻种植大户进行补贴,每亩补贴标准为16元。水稻政策性保险扩大到全省范围。五是减灾保粮。加强病虫监测预警、全面推行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加大扶持力度,实现县县覆盖;建立健全水稻救灾种子三级储备制度,确保用种安全;积极推进农情调度、农田质量监测数字化建设,提高防灾减灾保障服务能力。

(二)大力发展“菜篮子”产品生产。充分抓住国家启动新一轮“菜篮子”工程的契机,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合力推进,确保“菜篮子”产品市场供应和质量安全。经济作物,大力推进百万亩高标准蔬菜园建设,加快发展鄱阳湖水生蔬菜、供港蔬菜、城郊蔬菜和高山蔬菜。大规模开展园艺作物标准园创建活动,全省园艺作物标准园达到50个。大力推进百万亩标准化生态果园建设,预计今年优质果品率提高5%。大力推进百万亩标准化茶园建设,加大茶园改造力度,基本实现名优茶加工全程机械化。畜牧业,在稳定发展生猪等传统优势产业的基础上,加快水禽、草食家畜、蜂业等畜牧业发展。大力推广发酵床养猪等畜禽健康养殖和畜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提高畜产品质量和效益。全面开展畜禽养殖标准化创建和畜禽清洁生产,预计新增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100家,总数达到1000家,粪污排放量可减少1200万吨。渔业,推进水产健康养殖,改造8个规模化苗种繁殖场,建设标准化池塘3.8万亩,努力扩大水产品市场供应。大力发展淡水鱼糜等水产品深加工,水产品加工率达到22%,增长2个百分点。积极引导水产品出口,鄱阳湖淡水产品中转仓和展示仓在港揭牌。加大渔政渔港建设力度,加强水生资源保护,强化休渔禁渔工作。

(三)全力以赴开展抗灾救灾工作。面对历史罕见的春夏连旱和旱涝急转自然灾害,全省农业部门迅即响应,奋力拼搏,扎实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地开展农业抗灾救灾各项工作。一是及时响应。第一时间进入抗灾减灾临战状态,紧急下发《关于切实做好农业防汛抗灾工作的紧急通知》,紧急编印《当前农业抗灾救灾工作技术措施》,紧急组织11个农业抗灾减灾工作督导组,奔赴各地指导救灾。积极筹措救灾资金和物资,争取国家救灾资金1.8亿元,争取鄱阳湖渔民补助资金4800万元。二是科学施救。组织农业科技人员,深入灾区现场指导抗灾救灾。加大农机具投入,疏通田间沟渠,抢排农田积水,减轻渍涝影响。及时落实扶苗、洗苗、追肥等田间管理措施,促进苗情转化。对绝收地块,及时改种补种,确保不误农时。加大增殖放流力度,补放10亿尾鱼苗,保持渔业生产能力。及时修复农业生产设施,对蔬菜大棚、畜禽栏舍、养殖池塘和农业机电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加固。加强灾后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确保灾后无大疫。三是加强调度。迅速成立农业抗灾救灾协调组,明确专人负责,全力做好灾情的收集、汇总、分析、上报等工作。切实加强气象、水利等部门的联系,密切关注洪涝灾害的发展趋势,及时发布预警信息。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信息畅通。通过努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灾害损失。

(四)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今年以来,我省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示范区建设,重点实施“强龙、增值和富民”三大工程,努力提升农产品加工增值和带农增收能力。一是抓项目,增后劲。大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增强企业发展后劲。全年省级龙头企业项目总投资超过200亿元,总投资超亿元的80家,超5000万元83家。项目的建成投产,将促进龙头企业迅速扩大规模和提高农产品加工增值能力。二是抓融资,破瓶颈。针对今年龙头企业资金链趋紧的现状,加大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担保公司的担保力度,切实解决龙头企业融资难和无抵(质)押物的问题,为龙头企业发展输入“血液”。1-6月份,共为142家企业累计担保贷款达2.3亿元,在保金额达6.4亿元。三是抓展销,拓市场。成功组织参加江西(香港)招商引资活动,签约农业项目5个,签约金额达2.62亿美元。大力发展会展经济,统一打造“鄱阳湖”品牌。积极发展农产品经纪人,加快推进“农超对接”,建立农产品直销模式,减少流通成本。健全和完善农产品产销信息采集平台,完善“12316”服务热线,引导农民合理生产。四是抓示范,促发展。突出粮油、畜禽、水产、蔬菜等产业发展,编制了27个现代农业示范区规划,加大对示范区建设支持,争取了最大限度现代农业发展资金用于示范区建设。加快推进休闲旅游农业发展,编制完成全省休闲农业“十二五”规划纲要,并列为省“十二五”规划重点工程。

(五)切实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重点把好三个关口:抓源头保安全。扎实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行动,大力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和放心农资下乡进村活动,共出动农业执法人员2万多人次,检查农业生产经营企业1万多家,整顿农资市场2000多个,查办案件333起,捣毁制假售假窝点8个,有效净化了农资市场。抓生产保安全。加大农业标准化生产创建工作,新启动1个国家级农产品标准化实施示范县,新创建200个园艺作物、畜禽、水产标准园(示范场)。新认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有机)食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38个,“三品一标”农产品总数达到2121个,其中有机农产品数量位列全国第四。抓监管保安全。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力度,增加抽检批次,完善检测参数,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总体合格率达到9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全面完成设区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建设,争取中央资金1.1286亿元,重点支持17个县级农产品质检站建设。进一步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应急处置机制,提高监测能力和应急处置水平。同时,健全动物疫病防控保障体系,确保了畜牧业健康发展和公共卫生安全。

(六)切实提升农业服务水平。加快推进基层农技改革,着力完善省市县乡村五级农技推广工作机制。积极开展科技进村入户,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技能培训,提升了农业科技辐射带动能力。全面启动厅属农业场所危旧房改造,共有2641户列入改造计划。厅属农业场所退休职工生活补贴标准进一步提高,每人每月增加20元,达到385元。积极推进厅属农业场所职工参加城镇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共有9617名职工受益。农业系统国有企业改革步伐加快,全省104家国有企业顺利完成改制。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力度,开展了农机使用和维修、村级动物防疫员、乡村旅游服务员等十大涉农类专业培训,培训人数10450人。新增户用沼气41172万户,新建沼气服务网点139个。同时,精心组织发展提升年活动,深入开展“百名处长挂百县”、“千名领导干部帮千企”活动,努力当好农情调研员、政策宣传员、创业服务员、技术指导员和项目督导员,协调帮助当地发展农业生产。

总体上看,上半年我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取得较好成效,为完成全年农业工作目标奠定了基础,但受极端天气和市场价格异常波动等影响,我省农业生产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突出表现为“四个压力加大”:一是农业防灾减灾的压力加大。今年出现伏秋旱的可能性极大,农业抗旱形势严峻。受极端天气影响,水稻黑条矮缩病、稻瘟病的发病几率大于往年,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重大动植物疫病处于易发、频发季节,防控压力加大。二是农业生产成本上升的压力加大。当前,农业劳动力用工紧张,劳动力成本和土地流转成本大幅上涨。受石油价格、电价上调影响,农资价格高位运行,农业比较效益较低,农民增收空间有限。三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融资困难的压力加大。今年以来,央行6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3次加息,对农业企业融资带来影响,部分中小企业资金链断裂,生产成本直线上升,经营举步维艰。四是农产品市场销售难度的压力加大。下半年,水果等农产品集中上市,市场供给充裕,供需矛盾突出。受物流成本高企影响,抓好农产品市场促销的难度加大。同时,生猪价格有可能出现价格下滑的风险。

二、下半年我省农业重点工作

保持粮食和农业生产发展的好势头,对于促进全省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管理通胀预期,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下半年,我们将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粮食总产405亿斤,农民增收11%以上的全年农业发展目标,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全力以赴完成全年各项工作任务。

(一)坚定不移抓好粮食生产。以肥水管理和防治病虫害为重点,加强中稻的田间管理。针对近期炎热天气,提前做好病虫害防控预案,减少迁飞性病虫危害,力夺中稻丰产丰收。及时抢种二季晚稻,确保晚稻面积2400万亩以上。整体推进粮食高产创建,重点推广超级稻及良种良法配套措施,推进农业机械化,推广测土配方、统防统治、绿色防控等各项技术,努力提高单产。树立抗旱保丰收的思想,及时修理排灌设施,开展渠道清淤,保证二晚生产用水。超前谋划冬季农业生产,力争冬种面积稳定在2700万亩以上。

(二)全力以赴发展“菜篮子”产品生产。加强经济作物的田间管理,及时对棉花进行防虫抗灾,力争优质高产,加强果树的病虫害防治,增强树势。引导菜农合理安排茬口,及时抢种抢播蔬菜。加快推进“棉花高产创建”、“标准果园创建”、“一亩园一万元”创建活动,提高经济作物产量、品质和效益。加强畜牧业标准化建设,提高规模化养殖水平。加强生猪价格监测预警,防止生猪价格大起大落。积极开展渔业恢复生产,加强渔业设施修复,加大鱼苗投放力度,保持渔业生产能力。重点抓好渔业增殖放流工作,全面落实受灾渔民困难补助,努力实现渔业增产、渔民增收。

(三)统筹谋划高标准农田建设。按照统一设计、统一标准、统一施工、统一验收,统一组织的要求,整合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小农水、现代农业支持粮食发展、商品粮基地建设等涉农资金,力争通过10年的努力,在现有高标准农田的基础上,建设2000万亩高标准农田,全面改善农田的灌溉条件和农业生产条件。具有基础的地方要早做安排,提前谋划,科学编制规划和建设计划,细化实施方案,将责任落实到人,将面积落实到地段田,力争在二晚收割后全面启动。

(四)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建立省级龙头企业动态监测制度,及时掌握全省农业产业化发展和龙头企业运行情况,为发展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加大省级龙头企业的动态管理,建立竞争淘汰机制,实行优进劣出。加大龙头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力度,充分发挥项目贴息政策的引导作用,鼓励龙头企业增加投资,扩大生产,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推进政银企信用平台建设,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力争省级产业化龙头企业担保公司担保贷款12亿元,在保金额7亿元。加强工商、税务的沟通联系,积极争取扶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优惠政策。

(五)千方百计开拓农产品市场。认真筹办中国·江西农业博览会、江西省名优农产品(上海)展示展销会、中国赣州国际脐橙节,积极组织企业参加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加大柑橘、茶叶、水产等优势产业的品牌培育力度,树立“生态鄱阳湖、绿色农产品”的赣牌农产品新形象。加快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积极发展农产品经纪人,加强农产品营销队伍建设。加快推进“农超对接”,建立农产品直销模式,减少流通成本。加快农业信息化进程,充分利用“12316”等信息服务平台,及时发布农产品市场预警信息,引导农民按市场需求组织生产。

(六)切实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深入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抓好投入品使用管理,严防违禁农业投入品流入农产品生产环节。大力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加快16个全国农业标准化整体推进示范县建设,加快发展“三品一标”农产品,增强优质无公害农产品的辐射带动作用。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应急管理,加快体系队伍能力建设,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进一步落实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责任,确保免疫密度和免疫质量。健全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加强动物疫病监测,强化常规疫病的免疫工作。

(七)大力开展农业科技服务。积极开展新品种、新技术、种养新模式的引进、示范和推广应用,重点推广超级稻及良种良法配套措施,力争全省超级稻覆盖率超过30%。结合“发展提升年”活动,以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社会化服务、农产品加工和乡村旅游为重点,大力开展创业就业培训,推进干部创事业、能人办企业、百姓创家业。加快基层农技服务体系改革与建设的进度,加大督促检查力度,及时通报改革进度,努力实现体系改革与建设目标。

(八)全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突出发展低碳农业与生态经济。大力推进农作制度改革和生产模式创新,重点推广循环农业、精准农业、有机农业等生产模式,减少农业面源污染。积极拓展农业功能,大力发展田园游、垂钓游、科普游、农家游、观光游、购物游、采摘游等休闲旅游农业,努力把传统农业改造成快乐农业,把农村建设为幸福家园。加快提升装备水平,推进农业机械化进程,重点发展大棚蔬菜、果园节水灌溉等设施农业,科学合理装备农业,推进农机农艺结合,提高设施农业水平。

第三篇:江西理工大学

江西理工大学 成绩

8、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丰硕成果

学校党委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坚持民主集中制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加强和完善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得到加强。通过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各级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提高了广大党员的素质,促进了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

(二)积累的主要经验

4、必须始终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学校党委始终把稳定作为改革与发展的前提,积极创建和谐校园。注重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充分发挥了各级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学校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思想、组织保证。

(三)总体目标

9、校园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

以进一步优化育人环境、构建和谐校园为目标,以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为途径,使广大师生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政治理论素养有显著提高,以爱国奉献精神、民主法治观念、社会主义荣辱观、职业道德和文明修养为主要内容的思想道德素质有显著提高;使学校以内容健康、格调高雅、丰富多彩为基本要求的校园文化生活质量有显著提高;以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良好的校园秩序和优美的校园环境为主要标志的校园文明程度有显著提高。

完善和丰富校园文化载体,建设好学生活动中心和各类文体设施;建设好校园电视台、广播站、校园网、校报、宣传栏等校内宣传阵地;建立校、院两级精神文明领导机构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运行机制;建设一支能适应新

形势要求、精干、高效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把学校建设成为校风正、教风严、学风好、团结向上、求实进取、开拓创新的学习型与创新型文明校园。

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大学文化建设,创新教育理念,注重制度文化建设,不断推进文化创新,加强校园文化阵地和文化环境的建设与管理,做好校园规划与建设,加强环境保护教育,逐步增设校园人文景观,形成布局合理、清洁优美、环境宜人、充满人文气息、更适合于师生学习、生活和工作的校园环境。同时组织引导师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文化创新活动,浓厚校园文化氛围,着力打造若干个在省内外高校中具有较大影响的优秀文化品牌,初步构建起以大学使命、大学精神、人才培养目标等为主要内容的大学文化体系与和谐校园体系,形成以人为本、充满关爱、积极向上的和谐校园。

湘潭大学支撑体系与保障措施

(八)加强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为学校的建设与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

1、坚持以一流的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推动和保证我校新的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坚持把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全方位、全过程深入渗透到教育教学、学科建设和科研等各项重要工作中去,为教育教学、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提供方向指引、智力支持、力量支撑、组织保证和优质服务。

2、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及湖南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进一步落实学校第四次党代会提出的党建工作任务,巩固和扩大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成果。

3、突出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一是着力加强校、处两级领导班子的建设,不断改进校、处两级领导班子的作风,牢固树立“领导就是服务”的观念;切实发扬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的优良作风,及时了解、解决广大教职员工的实际困难;二是狠抓基层党组织建设,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抓好党员发展工作,重点做好在中青年教师和青年学生中发展党员的工作,力争使35岁以下青年教师党员比例达到40%以上,其中有硕士学位的青年教师党员比例达到45%以上,有博士学位和高级职称的青年教师党员比例达到70%以上,力争把学生党支部建立在高年级的班上。同时,认真把好党员的培养、入口、管理、出口关,确保党员质量。

4、切实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健全民主生活制度、领导干部述职述廉制度和党员干部廉政档案制度。坚持领导干部

“四个不准”的规定,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的教育和管理,使广大党员干部真正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筑起反腐倡廉的心底钢铁长城;不断健全和完善基建、大宗物资采购的招投标制度,严格学校财经纪律。加强收费管理,加强审计工作,严禁坐收坐支行为,从源头上防范腐败的发生。

5、深入实施“民心工程”,坚持把党建与关心群众的疾苦结合起来,与学校的中心工作结合起来,进一步凝聚人心、激励人心、振奋人心,推动学校的改革和发展。防止和克服为党建而党建、就党建抓党建的观念和做法,以更加宽广的眼界、更加开阔的思路、更加有效的措施来抓党建。要以实施“民心工程”为契机,大力弘扬湘大人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奋发向上、乐于奉献的精神传统和团结、务实、爱校如家的优良品格,进一步凝聚全校师生员工的智慧和勇气,努力在全校形成“争创一流、挑战极限、追求卓越”的一流的工作状态和精神状态,推动学校的改革、建设和发展。

6、切实抓好思想政治工作。不断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方法、新形式、新举措;努力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实为广大教职员工和学生排忧解难。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德育工作。深化“两课”改革,切实发挥“两课”在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坚持推进德育的规范化、网络化、基地化和项目化;做好十七大精神“进课堂、进教材、进学生头脑”的工作。

7、切实加强工会、统战、离退休工作。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广大教职工办学的思想,积极发挥教代会、工代会在学校民主管理上的积极作用,积极推进校务公开,加强民主监督和管理;积极发挥各民主党派成员在学校建设和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切实关心离退休教职工生活,积极发挥离退休教职工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8、切实维护校园的稳定。消除各种不稳定因素,为学校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一个稳定的环境;加强校园综合治理工作力度,特别要加强校园内外的治安管理,创造良好的校园和周边环境。

兰州大学

三、目标与任务

——抓好党的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改善和强化思想政治工作。

四、战略措施

(九)抓好党的思想作风建设,改善和强化思想政治工作

(1)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十六大精神,切实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树立良好的校风、学风,优化学术与人际环境,不断增强全体师生员工的凝聚力。

(2)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学校管理、运行的模式、体制和机制。进一步完善校务公开制度,加大决策的科学性和透明度。增强依法行政的意识,提高依法治校的能力和水平。

(3)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在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同时,进一步加强管理干部队伍和其他专业技术队伍的建设力度。要在不断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切实提高管理干部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形成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干部任用机制,建立科学规范的退出与淘汰机制,保证干部队伍建设的良性发展和健康运行。

(4)改进和加强“两课”教育,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和“两课”队伍建设。切实做好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三进”工作;改革德育工作的内容、方法和途径,强化科学性、系统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5)加强对教代会、工会、共青团、研究生会和学生会的领导,发挥教代会和这些群众组织在思想政治工作和学校改革、稳定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6)加强德育工作和素质教育的基础建设,积极推进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浓厚的人文气氛,积淀和创造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山东师范大学“十一五”发展规划要点、“十五”期间改革发展的成就

(八)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成效显著

通过开展“三讲”教育、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作风建设和党建研究全面加强。成功召开了第五次党代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加强。先后以优异成绩通过全省高校文明校园评估、德育工作评估,连续三次获得山东省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等学校称号。进一步完善干部聘任制、试用制、任期制,积极推行干部竞争上岗,干部工作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两次作为省属高校代表,参加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学校党委被中共山东省委命名为“全省防治非典型肺炎工作先进基层党组织”,学校荣获“全省防治非典型肺炎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学校被评为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连续16年被评为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

四、“十一五”期间的战略措施与保障

(二)实施六大战略,推动学校全面发展 5.实施文化提升战略,不断优化育人环境

大学文化建设是现代大学的灵魂工程。高度重视大学精神的培育与弘扬,注重办学理念的凝练与升华,不断加强以优良校风、教风、学风建设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建设。在充分挖掘学校历史传承宝贵资源的基础上,大力营造为人师表、崇尚科学、严谨求实、善于创造、具有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良好校园风气,逐步形成优美的校园环境,高雅的文化气氛,浓厚的学术氛围,科学进步的价值理念和导向正确的校园舆论氛围,为学生的素质提升提供深厚的文化底蕴。

坚持团结、稳定、鼓劲和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加强思想舆论阵地建设。以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为主导,大力开展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用马克思主义和健康向上的思想文化统领校内各种舆论宣传阵地,为学校改革发展稳定创造良好的政治舆论环境,努力形成同心同德干事业、一心一意谋发展的浓厚氛围。建立健全校园网络管理有效工作机制,努力把校园网络建设成为系统安全、制度完备、管理规范、内容丰富、信息健康、服务完善的“绿色网络”和教育基地。

大力加强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丰富学生人格培育内容,完善融思想性、知识性、服务性为一体的素质教育工作体系。完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设立课外素质能力学分,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积极申报、创建全国大学生素质教育基地。

(三)加强三项保障,确保学校协调发展

1.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为学校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政治与组织保障

深入学习贯彻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高全体党员的理论水平和政治素质。建立健全个人自学、中心组学习、脱产进修、成果交流“四位一体”的理论学习机制,不断提高学习质量,不断增强广大党员干部和教职工的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提高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教育方针的自觉性。加强党建工作研究,力争推出一批高水平的理论成果。

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充分发挥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民主集中制,进一步规范党委议事制度。按照社会主义政治家、教育家的要求,切实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不断提高驾驭学校改革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以提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为重点,切实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深化干部制度改革,积极推进以完善决策目标、执行责任、考核监督为主要内容的“三个体系”建设。进一步坚持和完善干部培训制度,着力提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工作能力。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完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

按照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继续大力推进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增强服务意识、责任意识、节俭意识,提高管理水平和办事效率。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从制度上保证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形成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防腐工作机制。

牢固树立“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的理念,以服务于学生成长成才为宗旨,不断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教育、管理与服务工作,形成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工作格局。深入开展大学生素质拓展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增设10个校外德育基地,建设并申报两个以上山东省高校德育工作研究基地。在省内各县区设立毕业生就业基地,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进一步完善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的困难学生扶助工作体系,加大对优秀困难学生的奖励力度,成立大学生事务与发展中心,建立“一站式”服务平台,完善学生成才服务体系。

做好统战、群团和离退休工作,凝聚全校力量,服务学校中心工作。加强对统战工作的领导,发挥民主党派以及无党派知识分子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作用。完善教代会制度,坚持依法治校,推行校务公开,进一步实施民主管理,充分发挥工会、妇委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发挥共青团组织在团结广大青年、做好党的助手和后备军方面的作用。进一步做好离退休工作,重视解决离退休教职工的实际困难。创造条件,充分发挥离退休教师的专业特长,支持他们为学校的发展多做贡献。

第四篇:江西九江庐山概况

各位游客,你们好!

现在我们的汽车正行驶在庐山的北山登山公路上。我先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庐山的概况。

1949年新中国成立,建国伊始,政府就开始谋划修筑庐山登山公路。1952年7月组成庐山登山公路修建工程处,这年冬天,这条公路正式开工。第二年(1953年)8月1日,这条长36公里的登山公路便正式通车。后来,人们称这条公路为北山公路。北山公路盘山而进,有近四百处弯道,所以毛泽东在《登庐山》一诗中,有“跃上葱茏四百旋”之句,其实呀,这条公路的弯道只有399个弯,所以有人说,毛主席也是吹了一小点点牛的。这条公路庐山居民常称之为“毛泽东路线”

1970年10月,庐山南部登山公路开工,第二年7月1日通车,人们把这条路称作南山公路。南山公路的修成,为上庐山的国内外游客,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条件。以后,又有人在庐山修筑数条缆车道与公路。

庐山位于中国江西省北部,东经115度52分——116度零8分,北纬29度26分——29度41分,面积302平方公里,外围保护地带面积500平方公里。北濒一泻千里的长江,南襟烟波浩渺的鄱阳湖,大江、大湖、大山浑然一体,险峻与秀丽刚柔相济,素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

早在一千二百多年前,唐代著名诗人李白便这样赞美庐山:“予行天下,所游山水甚富,俊伟诡特,鲜有能过之者,真天下之壮观也。”

庐山是一座地垒式断块山,外险内秀。具有河流、湖泊、坡地、山峰等多种地貌。主峰——大汉阳峰,海拔1474米;庐山自古命名的山峰便有171座。群峰间散布冈岭26座,壑谷20条,岩洞16个,怪石22处。水流在河谷发育裂点,形成许多急流与瀑布,瀑布22处,溪涧18条,湖潭14处。著名的三叠泉瀑布,落差达155米。庐山奇特瑰丽的山水景观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和旅游观赏价值。

庐山生物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76.6%。高等植物近3000种,昆虫2000余种,鸟类170余种,兽类37种。山麓鄱阳湖候鸟保护区,是“鹤的王国”,有世界最大的白鹤群,被誉为中国的“第二座万里长城”。

庐山地处中国亚热带东部季风区域,面江临湖,山高谷深,具有鲜明的山地气候特征。年平均降水1917毫米,年平均雾日191天,年平均相对湿度78%,每年7月——9月平均温度16.9摄氏度,夏季极端最高温度32摄氏度。良好的气候和优美的自然环境,使庐山成为世界著名的避暑胜地。

庐山地区早在六千年前,便有人类活动。长久以来,人们在这里创造了内涵丰富、影响深远的庐山文化。

传为大禹时所作的《禹贡》及稍后的《山海经》,均有庐山古称的记载。公元前126年,司马迁“南登庐山”,并将“庐山”载入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史记》。东晋淘渊明、谢灵运、宗炳等一大批文化名人,陆续来到庐山,进行了杰出的文化艺术创作,使庐山成为中国田园诗的诞生地、中国山水诗的策源地、中国山水画的发祥地。此后,李白、白居易、苏轼、王安石、黄庭坚、陆游、康有为、陈三立、胡适、徐志摩、郭沫若等1500余位诗人相继登山,写诗4000余首,其中名篇佳作灿若珠玑。

庐山“道释同尊”。公元四世纪,高僧慧远在庐山建东林寺,首创观像念佛的净土法门,开创中国化佛教,代表佛教中国化的大趋势;禅师竺道生在庐山精舍,开创“顿悟说”。天师张道陵,一度在庐山修练;道教禅师之一的陆修静,在庐山建简寂观,编撰藏道经1200卷,奠定了“道藏”基础,并创立了道教灵宝派。从公元四世纪至十三世纪,庐山宗教兴盛,寺庙、道观一度多至500处。1942年,世界佛教联合大会在庐山召开。本世纪初,二十余国的基督教教会汇集庐山。至今,庐山仍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等宗教及教派的寺庙、道观、教堂多座。

第五篇:江西理工大学毕业设计工作条例

理工教务字„2010‟56号

江西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工作管理条例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教高厅[2004]14号)精神要求,为进一步规范我校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工作,全面提高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特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毕业设计(论文)是各学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毕业设计(论文)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对学生进行全面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

第三条

毕业设计(论文)包括以下环节:(一)教师申报课题;(二)学生选题;

(三)查阅中、外文献资料,撰写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四)调查研究;

(五)设计(实验)方案的选择与论证;

(六)工程或工艺设计、计算,实验研究、数据整理;(七)技术经济分析,理论分析、论证或绘制图纸;

(八)编写设计说明书或撰写毕业论文(其中摘要应含有中、英文);(九)撰写3000字左右的缩写小论文;(十)指导教师评阅、聘请教师审阅;(十一)答辩;

-1-(十二)成绩评定。

第四条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实行以学院管理为主的校、院两级管理制度。

第二章 组织管理及职责分工

第五条

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在分管教学的校长领导下,教务处宏观管理与监督,各学院、教研室具体负责。学校和各学院均应重视和加强对毕业设计(论文)环节的管理、检查和总结工作。

第六条

教务处负责组织和管理全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学校其它有关部门应积极配合,为毕业设计(论文)各环节的正常运行提供必要条件。具体职责是:

(一)统一管理全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对毕业设计(论文)进行宏观指导,协调解决有关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主要原则问题。

(二)研究、制订有关毕业设计(论文)的条例、规定及相关文件。(三)加强毕业设计(论文)的中期检查和监督工作。

(四)组织各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的工作检查、总结以及质量评选工作。 第七条

各学院由主管教学的院长负责,组织和管理本学院各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具体职责是:

(一)根据各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组织制定本学院各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大纲、工作进程、评分标准及管理细则等。

(二)审核各专业教研室上报的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和指导教师(包括校外指导教师)名单,负责组织师生双向选题工作。

(三)检查了解各专业毕业设计(论文)进度和质量,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四)成立本学院答辩委员会,组织本学院各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的答辩工作。(五)配合学校组织本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的综合检查和质量评选工作。

(六)组织对本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进行分析、汇总、上报,向学校提交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总结、质量分析报告和整改意见。

(七)收集、保存毕业设计(论文)有关资料。

第八条

各专业教研室是直接组织与指导学生进行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基层单位,其具体职责是:

-2-(一)落实毕业设计(论文)任务,选聘校内外指导教师;审议并确定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二)确定本专业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时间、地点及方式等。(三)进行毕业设计(论文)动员,宣布纪律及注意事项。(四)检查、督促教师对学生的考勤与指导。

(五)组织毕业设计(论文)的评阅、答辩和成绩评定,确定各答辩小组的人员并指定负责人;平衡各组进度及评分标准。

(六)进行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总结,向学院提交工作总结、质量分析报告及改进意见。

第三章 指导教师及申报课题

第九条

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实行指导教师负责制。指导教师应对整个毕业设计(论文)阶段的教学活动全面负责。指导教师的具体要求:

(一)指导教师一般应由讲师及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讲师及以下职称的指导教师在指导前三届毕业设计(论文)时只能作为第二指导教师,聘请具有副教授及以上职称的担任第一指导教师。部分新专业可根据实际情况,聘请校外同行专家、教授担任指导教师。指导工程设计的教师,应有良好的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经历;校外指导教师必须具有工程师以上的技术职称。

(二)指导教师应有实际的设计、实验或研究工作经验,治学严谨,为人师表。(三)指导教师对毕业设计(论文)的业务指导,应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独立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指导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应做到:

1、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申报课题,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上应明确学生独立完成的内容和进度计划,并下达给学生。

2、及时指导和检查学生收集与课题有关的资料。

3、即时答疑(质疑),定期检查学生设计(论文)的进度。

4、审阅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指出错误,提出修改意见并做出恰当的审查意见。审查学生参加毕业答辩的资格,指导学生参加毕业答辩。

5、在毕业设计(论文)完成后,对学生进行全面考核,写出评语,提出成绩评定的初步意见。

-3-(四)申请在外单位做毕业设计(论文)的学生,必须填写《本科生校外毕业设计(论文)审批表》(见附件1),经批准后除该单位指派指导教师外,相关的学院还必须指定教师参加指导和联系,掌握毕业设计(论文)的要求和进度,保证毕业设计(论文)质量。

第十条

指导教师开出的课题恰当与否,对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有着直接影响,合适的课题使指导教师与学生都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使教与学两个方面都得到收益和提高。选开课题的基本原则是:

(一)课题范围和深度应符合学生所学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实际情况,尽可能反映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水平。课题难易要适当、份量要合适、过程要完整,使学生经过努力能够完成。对于少数学习优秀的学生,可适当加大份量与难度。

(二)提倡不同学科专业互相结合,扩大专业面,开阔学生视野,实现学科之间的互相渗透。在满足教学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地结合生产、科研和实验室建设的实际任务。

(三)要注意在毕业设计(论文)中培养学生查阅外文资料、应用计算机的能力,并注意把理论分析与实验分析结合起来。

(四)坚持“一人一题”的开题原则,若大题目相同,则须有相应的小题目,大题目的总体设计每个同学都要参加,其余部分应做到分工明确,以保证每个同学都能独立完成相应部分工作。

(五)若指导教师坚持要两人及以上学生做相同的题目,必须由指导教师提出书面申请,且该学院对选题相同的同学提出切实可行的管理方案,经教学院长审核同意,得到教务处批准后方能采用。所有学生必须独立完成毕业设计说明书(或毕业论文)的撰写工作。

(六)为了保证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质量,原则上一个指导教师指导学生人数控制在8人以内。

(七)每一个课题都必须先有充分的资料、文献、数据和规范等依据。不允许先立课题后找依据。

(八)工科专业结合工程实际的课题原则上要求达85%以上,工科专业应以毕业设计为主。

-4- 第十一条

对新开出的毕业设计(论文)课题,必须由指导教师填写《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课题申报表》(见附件2),经教研室讨论,报学院教学院长批准方能下达供学生选择。

第四章 学生及选题

第十二条

根据指导教师公布的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结合自己具体情况进行选题,在选题后必须尽早与指导教师联系,做好毕业设计(论文)准备工作,并填写《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选题申请表》(见附件3)。课题一经选定,由所在学院报教务处备案,不得随意改变。若确需改变题目的,需重新按程序审定、报批和备案。

第十三条

毕业设计(论文)开始两周前,根据教师下达的《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见附件4),认真填写《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见附件5),并交指导教师审阅,由指导教师组织开题。

第十四条

应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责任性,认真按照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规定的要求、内容、进度,独立完成设计(或论文)。严禁互相抄袭或请他人代做。

第十五条

遵守学校的有关规定、纪律和要求,努力和认真完成毕业各环节。对违犯纪律者,要严格按照学校学籍管理的有关规定处理。

第十六条

撰写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时,做到条理清晰,逻辑性强,符合科技写作规范,并严格按照学院、教研室所规定的《本科学位论文统一格式的规定》编写要求(见附件6)进行撰写、打印和装订(封面见附件7)。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字数原则上不得少于1万个印刷符号。

第十七条 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中有多张图纸的,至少有一张采用计算机绘制,机械类的学生必须有一张0#的手工绘图。

第十八条 完成一篇3000字左右(外语类按相关专业要求)的小论文,格式按公开出版的论文格式(可参考江西理工大学学报中的论文)。

第十九条

对涉及保密的毕业设计(论文)内容,未经许可,一律不准对外泄密。第二十条

通过学位论文答辩后,应对在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过程中教师提出的意见做出必要的修改。

第二十一条

需提交完整的毕业设计(论文或说明书)材料的纸质和电子文档各1份。

-5-

第五章 考核与答辩

第二十二条

毕业设计(论文)考核是一项严肃的工作。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成绩,不仅反映学生的学习质量,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校的教学质量。严格考核程序,合理评定成绩,对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培养治学严谨的学风,提高教学质量都有很大意义。

第二十三条

指导教师在学生进行答辩前应对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进行评阅(指导教师为中级职称的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材料需请副教授及以上职称的教师进行审阅),填写《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审表》(见附件8)。

第二十四条 “答辩”是完成毕业设计(论文)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学生答辩应在毕业答辩会上公开进行。答辩一般在毕业设计(论文)规定时间内的最后一周进行。

(一)各学院应成立以主管院长为组长的答辩委员会(5至11人),负责答辩工作。要根据各专业学生人数和课题性质,划分为若干答辩小组(须3人以上的单数组成)进行答辩工作,并指定相应的负责人。必要时,学校主管部门有关人员按照各学院日程安排检查答辩。

(二)需对参加毕业设计(论文)学生进行答辩资格审查,无故旷课累计超过规定教学时数三分之二者不得参加答辩。

(三)答辩包含二个基本过程

1、自述过程:学生用不少于15分钟的时间陈述毕业设计(论文)的主要内容。

2、问答过程:教师提问和学生回答问题不少于15分钟。

(四)答辩完成后,由答辩小组根据指导教师对学生情况的汇报、审阅意见、评阅意见和答辩情况评定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成绩并填写《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记录及成绩表》(见附件9)。各专业的评分标准由各学院根据其学科性质制订。

(五)二次答辩。在小组答辩完成以后,各学院可组织毕业设计(论文)初评成绩为优秀的学生进行第二次答辩。在第二次答辩后,从中评出不超过全年级15%的优秀毕业设计(论文)。

第二十五条

在各学院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综合成绩中,“优秀”(90分及以上)不超过15%,“优秀”和“良好”(80分及以上)合计不超过75%。

-6- 第二十六条

毕业设计(论文)不及格者不颁发毕业证书,按结业处理。允许这些学生在结业后一年内再回校补做毕业设计(论文)和参加答辩。具体课题和时间由各学院安排。学生补做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及格后,学校按学籍管理规定,确定换发证书。

第六章 检查与评选

第二十七条

教务处应根据本规定及其他有关规定,在各学院的配合下,组织相关人员对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准备、选题、落实、指导、考核、答辩等方面进行阶段性检查和监督工作。

第二十八条

学校和各学院要特别重视和组织好毕业设计(论文)的中期检查工作,中期检查内容参考《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中期检查情况表》(见附件10)。

第二十九条

各学院在答辩结束后,要聘请相关人员对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进行评估。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结束后,要进行全面总结,总结材料参考《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分析表》和工作总结提纲(见附件11和附件12)。学校在学院自评基础上进行抽测评估(见附件13)。

第三十条

学校要保证毕业设计(论文)各环节工作的顺利完成,妥善处理好毕业分配与教学工作在进程中的矛盾,努力减少和消除毕业分配对毕业设计(论文)各环节的不利影响和冲击。

第三十一条

学院按不超过学生总人数的10%评选院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在获院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中按学院学生总人数的1%推荐校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且由指导教师填写《江西理工大学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推荐表》(见附件14)。

第三十二条

在各学院推荐的校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中,教务处组织专家再次进行评审,按不超过学院推荐人数的70%评选出校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

第三十三条

按承担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总人数的5%评选校级毕业设计(论文)优秀指导教师,并填写《江西理工大学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申报表》(见附件15)。

第三十四条

校级优秀指导教师的必备条件是单独指导的毕业设计(论文)被评为校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

第七章 附 则

-7- 第三十五条

各学院对所有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要进行整理、归档、保管,保管时间一般为五年,保存地点为各学院资料室。

第三十六条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相关资料见以下附件(各学院可依据具体情况参考或采用)。附件可从教务处网站的“下载专区——实践管理”中下载。

1、本科生校外毕业设计(论文)审批表

2、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课题申报表

3、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选题申请表

4、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5、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6、本科学位论文统一格式的规定

7、本科学位论文封面

8、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审表1和2

9、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记录及成绩表

10、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中期检查情况表

11、学院(专业)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分析表

12、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总结提纲

13、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抽测评价表

14、本科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推荐表

15、本科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申报表

第三十七条

原有关文件与本条例有冲突的,以本条例为准。第三十八条

本条例由教务处负责解释,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8-

二O一O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主题词: 本科 毕业设计 管理 条例

抄 送: 校领导 学工部 江西理工大学教务处

2010年12月28日签发

-9-

下载江西理工大学学校概况(含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江西理工大学学校概况(含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江西理工大学住房管理办法

    江西理工大学住房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为加强学校住房管理,优化学校公有住房资源配置和提高有效使用效益,依据国家、省市相关规定,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

    学校概况

    大寨中心小学概况 大寨中心小学始建于1942年,改建于1998年,重建于2008年,位于魏县县城东3公里,定魏公路与邯大公路交叉口,兴源河东岸,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学校现有在校生490人......

    学校概况[范文]

    我们狮子楼联校西街小学占地面积平方米,生均平方米,建筑面积平方米,生均平方米,操场面积平方米。学校内部设施按部颁类标准配备,有实验室、仪器室、图书室、音美器材室、少先队室......

    学校概况

    民族教育的摇篮—吉尔嘎朗中学 吉尔嘎朗中学始建于1953年,是科左后旗第一所中学。座落在吉尔嘎朗镇旧博王府大院内。现有18个教学班,950名学生, 180名教职工,是一所纯蒙语授课的......

    学校概况

    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是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于2002年由原云南省农业学校和云南省畜牧兽医学校合并组建,具有高等学历教育资格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前身是始建于清光绪......

    学校概况

    学校概况 安阳县瓦店乡第一初级中学位于安阳县东南部,紧临219线,环境安静、优雅,视野辽阔,空气清新,学校辐射瓦店乡西半部10个村庄,服务3万人口,占地面积50亩,建筑面积6480平方米......

    学校概况(最终定稿)

    柯 桥 中 学 简 介学校创建于1951年,是建国后绍兴县人民政府创办的第一所公立中学。坐落在绍兴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新县城——柯桥。校园占地120000余平方米,建筑总面积6......

    江西九江庐山概况(含五篇)

    ; 现在我们的汽车正行驶在庐山的北山登山公路上。我先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庐山的概况。 1949年新中国成立,建国伊始,政府就开始谋划修筑庐山登山公路。1952年7月组成庐山登山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