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教学总结 李青春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教学总结
民和县第三中学李青春
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7)、(8)班的语文教学工作。在学校领导的关心、同事的支持与帮助以及自己的努力下,较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回顾一学期,既忙碌,又充实,又许多值得总结和反思的地方。现将本学期的工作做一个总结,借以促进提高。
一、思想方面
本人倾心教育,为人师表。身为教师,我深深地认识到“教书育人”、“文以载道”的重要性和艰巨性。一学期以来,始终具有明确的目标,注重品德修养。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贯彻教书育人的思想,积极实践“三个代表”。在工作中,具有高度的责任心,严谨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思想素养。热爱、关心全体学生,对学生的教育能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科学的世界观。每天坚持早到晚归,严格按照学校的要求做好各项工作。甘于奉献,从不计较个人的得失,绝对做到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严格要求自己,无论在校内外或是在待人接物、言语行动等方面,处处都维护为人师表的形象。为祖国下一代的健康成长,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甘愿做一名默默无闻的辛勤的园丁。
二、工作方面
工作上服从学校领导的安排,听从学校领导的指挥,兢兢业业、勤勤恳恳,认真踏实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俗话说“学无止尽,教无止尽”,只有加强学习,不断充电,才能保持教学的青春和活力。所以本人认真学习中学语文《课程标准》,积极学习新的教育理论知识,不断提高业务素质。积极参加教育教学研究活动,虚心学习他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处,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认真备课、上课、评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文,做好课后辅导工作。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成绩。
1、分析学情,研究教法
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教学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做到运用自如。
2、钻研教材,认真备课
认真教学是每一位教师的天职。在教学方面,钻研课标和教材,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力求自己教得轻松,1
学生学得愉快,学有所得。
备课时,既备教法又备学生。分析学生实际情况,了解学生现有的知识技能水平、兴趣、需要、习惯。掌握学生学习新知识可能会遇到的困难,采取相应的措施。实事求是,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材施教。
我认为,认真备课是教学过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备课不充分,会严重影响课堂气氛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备课备不好,倒不如不上课。因此,每天我都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备课之上,认认真真钻研教材和教法,不满意就不收工。虽然辛苦,但事实证明这样做是值得的。一趟准备充分的课,会令老师和学生都获益匪浅。例如在本学期我的观摩课上,我讲授鲁迅的《风筝》。教学思路是这样设计的:《风筝》是一篇以表现手足亲情为主题的散文诗,但选材角度新颖,于兄弟间发生的误解冲突中展现浓浓的亲情。可是,细读作品,作者的立意远不止于此。从作者事隔多年后仍悔恨交加,悲忧交集看,这篇作品还揭示了封建陈腐思想对儿童自由、活泼天性的扼杀,深刻地阐述了“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这一科学道理。全诗情词真切,思想深刻,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七年级学生具有初步的整体感知课文和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能力。但对于像本文这样有深厚意蕴的散文诗,学生则容易出现:抓表层易,知本质难;知思路易,明思想难的现象。所以在教学时让学生多读,以保证学生质疑问难的时间。多让学生采用合作、探究的方法来学习。重视引导、多给学生鼓励。以第五自然段为教学切入口,引导学生通过对“鲁迅先生前后情感、态度的变化”的把握,学习鲁迅严于自省的精神,同时了解“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性”这一科学的儿童教育思想。围绕着一中心,我采取中间突破的教材处理方法,提出一组相互关联的问题,在师生平等对话中实现对课文的理解。①“鲁迅先生看了讲论儿童的书后,回忆起了二十年前的哪一幕?前后情感有什么变化?”②“精神的虐杀是指鲁迅先生对弟弟什么的虐杀?”讲到这个问题时,学生思维活跃,学习用功,学生很容易地归纳出了文章前半部分是写鲁迅和小兄弟之间的冲突,文章后半部分写鲁迅对小兄弟的忏悔、自责、愧疚心理。这种 “主问题” 教学方法,使教学深入,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思维,突破了“在误解和冲突中也有亲情”这一难点,教学效果十分理想,受到了在座的领导和听课教师的好评。由此可见,认真备课对教学至关重要。备课充分,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效果就好。
3、注重平时,形成能力
写作是中学语文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抓住“口头作文”和“书面作文”这两个主阵地绝不放松。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让一些羞于开口的同学起来回答问题,先让他们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耐心引导,肯定表扬,来锻炼他们的胆量,树立他们的信心。平时,还指定一些美文让他们诵读记忆。并且在每学期期中以后举行一次
语文知识积累竞赛,进行奖励。经过努力,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有所提高,课堂气氛活跃了,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对于书面作文,平时结合范文讲解指导写作技法。课堂上常布置一些简短的小作文要求当堂完成。小作文的内容多是些学生比较熟悉的,学生写起来也容易。在批改时充分肯定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在班上及时诵读表扬,让学生尝试到成就感,最终调动其写作的积极性。对于一些写作能力比较好或是对写作感兴趣的同学,鼓励他们积极向报刊、杂志社投稿,发表文章。这些都大大提高了学生对写作的兴趣。
4、精心施教,形成特色
语文是一门工具学科,对学生而言,既熟悉又困难,在这样一种大环境之下,要教好语文,就要让学生喜欢语文,让他们对语文产生兴趣。否则学生对这门学科产生畏难情绪,不愿学,也无法学下去。为此,我尽量多讲一些文化生活故事,让他们更了解语文,更喜欢学习语文。在教学过程中,想方设法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情感,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同时,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力求课堂语言简洁明了,课堂提问面全体学生。讲练结合,根据学情分层布置作业,极力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我注意学生引导学生多读,多讲,多练。我在两个班指定了两节“阅读课”。阅读课上,由课代表在黑板上写出警示、鼓励的话语:如“好读书,读好书,读书好”;“书籍是人类的营养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读书有“三味”:“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读书有“三余”:“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晴之余”„„我坐在学生中间,成为他们的一份子。“阅读课”上气氛安静,学生沉浸在书的世界里。同学们都喜欢“阅读课”。在平时,我坚持下班了解情况,及时检查背诵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对部分不自觉的学生还采取强硬背诵等方式。天长日久,积累多了,现代文阅读能力有了相应的提高。
5、常抓不懈,注重辅导
要提高教学质量,还要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八年级学生正处在中学学习的关键阶段。他们爱动、好玩,缺乏自控能力。针对这种情况,我就从抓好学生的思想,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入手,做好对他们的辅导工作。尤其和学困生交谈时,设身处地对他们的处境着想,了解他们的想法。在批评他们之前,先谈谈自己工作的不足,慎之又慎。从赞美着手,从友善开始。握握他们的手,摸摸他们的头。理解他们,尊重他们。力求做到循循善诱,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总之,在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中,我都力争严格要求自己,无任何有悖课程标准和新课改要求的做法。做到为人师表,语言健康得体,举止文明礼貌,以身作则,注重身教。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仍将一如既往的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开拓前进,为学校的建设与发展奉献自己的力量。
第二篇: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教学总结
本学期我任七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七年级是初中阶段的起始年级,如果起始年级没有带好,就会留下不少后遗症,因此,我觉得初一的教学工作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基础,而良好的开端是创建优秀班集的关键。
一学期来,我坚持认真备课、上课、听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提高,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并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用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改革课堂教学
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我一直围绕着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效率,作着深入的思考和积极的实践,也通过自身的经历深深的感知到,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课堂语言的精练到位,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提高,对提高语文课堂效率,进而对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此,我切实转变观念,克服以往在语文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过分追求学科知识系统的错误倾向,真正确立语文教育的新理念,认真反思自身教学实际,研究学生,探究教法,逐步树立起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目的的教学思想。
众所周知,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是阅读教学来实现的,而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的设计,可谓是关系到阅读教学组织成败得失的一项重要工作。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只有全体学生积极参入、思考探索的课才是成功的高效的,“学而不思则罔”,学生如果不动脑,怎能期望有收获呢?然而,对于涉世未深、知识还不丰厚的初中生来说,想让他们直接从文本当中激起阅读兴趣,从而获得知识上的教益,得到美的享受,那是不切实际的。
那么,如何增强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呢?首先,所提问题要难易适度。既不能过于肤浅,没有思考的余地,又不能太艰深,让人难以琢磨,无从下手。太浅,索然无味,提不起学生的兴趣;太深,学生答不了,不仅达不到教学目的,反而容易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事与愿违。问题的难度应以水平较高的学生经过思考或讨论或稍加提示点拨可以答出为上限。
其次,所提问题要围绕教学目标,切合学生实际,紧扣教材训练要点及文章精彩之处。
第三,科学地确定问题的指向,切忌提“漫谈式”的问题,单求课堂“热闹”,弄的最终不知所问所答是为何而来。
第四,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并鼓励学生不断产生新疑。
总之,课堂提问是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是沟通师生教与学的桥梁,是传授知识的有效途径。提问得法,可以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提高学习效率;提问不当,不仅对教学无益,而且会堵塞学生思路,窒息课堂气氛。因此,教师应重视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二、用生动灵活的教学方式,焕发课堂活力
基础教学工作进行了以记叙文、散文、诗歌为内容的语文教学。应试教学课堂围绕知识目标而展开,储存继承前人积累下来的经验和体验,但忽视了学生创新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如何激活学生的求知欲望呢?新课标要求我们建立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教学模式,激活学生好奇心,探究欲,培养学生主动思考、质疑、求索以及善于捕捉新信息的能力,并把这种能力的培养定为课堂教学的终极目的。为此,我积极探索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激活思维、激励探讨的课堂教学方法。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教材,利用工具书初步了解所学知识,提出质疑;重视阅读教学,扩大阅读视野,补充同题材作品,扩大学生知识面。鼓励学生采用不同手段扩大阅读面,增强学生在一切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继续采用“读书交流会”形式。进行阅读教学的辅助指导。例如在处理每单元的重点篇目时,我们始终采用整体感知——合作探究——反思质疑——拓展延伸的教学模式,根据不同内容精心设计问题,组织课堂教学。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小组间互动,环境互动,在有限的时间内,每一位学生都得到了较为充分的锻炼和表现的机会。活跃的思维,频动的闪光点,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教师的授课既源于教材,又不唯于教材。师生的情感与个性融在其中,现实的生活进入课堂,学生在互动中求知,在活动中探索,既轻松地掌握了知识,又潜移默化地培养了能力。学生的整体素质有了质的提高,语文课堂真正焕发出它应有的活力。
三、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提高学习效率
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飞速发展,要求具有新鲜活力的语文课堂不仅要有教学模式的转变,学生思维的开启,更要有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掌握丰富的语文知识。这是新课标对语文课程的基本要求,也是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特点的集中体现。
应试教学课堂总是教师比比划划,总是在如何把知识线条明晰化上动心思,在学习中学生不能亲自体验到获得知识的过程与乐趣,其接受知识的过程间接而单一。新课程要求课堂要以更新教学手段为重点,借助各种媒体和教学资源让学生自主体验、感受,使得师生在探索中经验共享。信息时代多样的媒体和无所不在的网络正好为我们扩展课堂教学的领域,拓宽摄取知识的渠道,为实现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开发学生的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创造能力提供了一个可操作的平台。
教学中,改变过去课堂上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内容上过于注重书本知识,实施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等状况,仔细研究教材内容,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将学生从原有的课堂圈子中“解放”出来,调动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使他们能够在自主探究与交流的过程中,不断挑战自我,扩展创造性思维。
四、用扎实多样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死教书、教死书不能适应社会对教育的需要。教师应由知识的占有者转化为知识的组织者,由知识的传递者转化为学习的促进者,实现由“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的根本转变。用扎实多样的训练,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努力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使学生获得一定的终身学习的本领。
教育的意旨并非知识的累积,而是心智上的能力的发育。学生在学校的时间是有限的,所学的知识也受时代的局限,他们要在未来有所作为,要在未来跟上时代,就一定要不断地学习,终身学习,去吸收新东西,更新知识结构。可见,方法的确比知识更为重要,教授方法才是教学的根本。那么,学生对于传授的方法是否能够灵活运用,对学生而言,则需要一个较长时间的反复的训练过程。为此,我针对不同的知识板块,采取不同的训练方法:夯实基础——硬笔书法每日一页,字词听写“循环放映”;扩大积累——课外阅读每日一段;训练能力——阅读理解,从总体方法到解题技巧,系统指导,反复锤炼;作文训练——循序渐进,小作文依课文内容随堂布置,借“题”发挥,鼓励放飞思想,大胆发挥。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从基础入手到提高能力直至学以致用,生动、活泼,扎实、有序的训练,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中开阔了视野,初步获得了一些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五、未来改进教学的设想和措施:
1、多向有经验的老教师学习,学习他们的上课技巧。
2、加大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提高视野,拓宽知识面。
3、加强作文的思维训练,写作技巧和写作方法训练。
4、继续学习,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第三篇: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教学总结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任七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七年级是初中阶段的起始年级,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基础,而良好的开端是创建优秀班集的关键。
一学期来,我坚持认真备课、上课、听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提高,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并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 思想方面,我忠诚党的领导,热爱党的教育事业,发扬奉献精神,严格执行教育方针,尽职尽责,教书育人;同时面向全体学生 二 提高语文课堂效率
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我一直围绕着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效率,作着深入的思考和积极的实践,也通过自身的经历深深的感知到,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课堂语言的精练到位,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提高,对提高语文课堂效率,进而对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如何增强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呢?首先,所提问题要难易适度。其次,所提问题要围绕教学目标,切合学生实际,紧扣教材训练要点及文章精彩之处。第三,科学地确定问题的指向,切忌提“漫谈式”的问题,单求课堂“热闹”,弄的最终不知所问所答是为何而来.第四,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并鼓励学生不断产生新疑。
三、用生动灵活的教学方式,焕发课堂活力
新课标要求我们建立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教学模式,激活学生好奇心,探究欲,培养学生主动思考、质疑、求索以及善于捕捉新信息的能力,并把这种能力的培养定为课堂教学的终极目的。为此,我积极探索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激活思维、激励探讨的课堂教学方法。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教材,利用工具书初步了解所学知识,提出质疑;重视阅读教学,扩大阅读视野,补充同题材作品,扩大学生知识面。鼓励学生采用不同手段扩大阅读面,增强学生在一切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继续采用“读书交流会”形式。进行阅读教学的辅助指导。
教学中,改变过去课堂上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内容上过于注重书本知识,实施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等状况,仔细研究教材内容,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将学生从原有的课堂圈子中“解放”出来,调动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使他们能够在自主探究与交流的过程中,不断挑战自我,扩展创造性思维。
四、用扎实多样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死教书、教死书不能适应社会对教育的需要。教师应由知识的占有者转化为知识的组织者,由知识的传递者转化为学习的促进者,实现由“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的根本转变。用扎实多样的训练,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努力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使学生获得一定的终身学习的本领。
为此,我针对不同的知识板块,采取不同的训练方法:夯实基础——硬笔书法每日一页,字词听写“循环放映”;扩大积累——课外阅读每日一段;训练能力——阅读理解,从总体方法到解题技巧,系统指导,反复锤炼;作文训练——循序渐进,小作文依课文内容随堂布置,借“题”发挥,鼓励放飞思想,大胆发挥。
五、未来改进教学的设想和措施:
1、多向有经验的老教师学习,学习他们的上课技巧。
2、加大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提高视野,拓宽知识面。
3、加强作文的思维训练,写作技巧和写作方法训练。
4、继续学习,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第四篇:2010——2011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教学总结
2010-2011学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担任了七年级语文教学工作。本学期是学生由小学进入初中的第一个学期,是小学阶段和初中阶段的一个衔接点,也是学生学习的一个转折点,更是一个关键的学期。这个学期直接影响着学生在以后的初中三年的语文学习态度和兴趣。针对很多学生一时不能适应初中快节奏的学习生活的情况,结合新课程,我认真反思教学实际,探究教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倡导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本人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以高尚的情操影响人,以严谨的知识教育人,以科学的方法培养人,以创新的理念引导人,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提高语文知识和语文素养,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并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做好新生的学法指导,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本学期是衔接小学和初中的关键阶段,新学期开始,我不急于教课文,而是先让学生了解全册书的内容结构。介绍学习方法,如: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学生善于利用校内、家庭、社会中的语文教育资源。提出学习要求,如:每周要背诵 “课外古诗词”一首,写一篇作文和一篇周记等。让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方向。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语文是一门充满思想、充满人文精神、充满智慧的学科。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中,鼓励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已成为教师关注的热点;讨论、交流、探究等学习方
式已成为课堂的主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十分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力求做到让学生变得鲜活,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祖国语言的丰富、准确、鲜明,从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严格落实教学常规,保证学生学习任务的完成。
我严格要求自己,遵守学校规章制度,严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关爱学生,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坚持认真备课,钻研教材,广泛搜集课程素材,认真写教案,根据学生不同程度的接受能力,制定了相应的教学方法,为提高教学效果做好第一步准备。严格课堂秩序,组织学生进行积极的课堂交流,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精心选择作业,精练精改精评,加强知识点和能力点的落实。对学习有困难和出现问题的学生进行课后辅导。
四、探索有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新课标倡导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探究欲,培养学生主动思考、敢于质疑的能力。为此,我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维特点,积极探索有利于激发兴趣、激活思维、激励探讨的课堂教学方法。例如在处理每单元的重点篇目时,我采用教学三维目标“整体感知——合作探究——反思质疑——拓展延伸”的教学模式,根据不同内容精心设计问题,组织课堂教学。课堂上,学生不再是听众,而是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或质疑问难,或组间交流,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现,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生在互动中求知,在活动中探索,既轻松地掌握了知识,又提高了语文素养。
七、本学期教学中的不足之处。
在教学中虽然努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对学生的耐心教育还欠佳,知识点的检查落实还不到位;对学困生的教育缺乏力度,针对以上情况,我将认真反思,努力学习,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方法,争取在今后的语文教学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2010年12月28日
第五篇:2011-2012学七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教学总结
微果网 人人都是好老师
2011-2012学七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教学总结
本学期第一学段已经结束,语文的教学的阶段性任务也随之完成。现在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有一些做法值得总结。
一、用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改革课堂教学。
从参加新教材培训到实施课程改革以来,我反复学习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深刻领会新课标精神,认真反思自身教学实际,研究学生,探究教法,逐步树立起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目的的教学思想,树立起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的教学理念,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焕发语文课堂活力,有助于学生能力提高与发展的语文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模式启发思维,训练方法为主的自读课文阅读方法、以感知探究反思延伸为主线的重点篇目学习法、以合作探究创造创新为核心的语文活动课等,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用生动灵活的教学方式,焕发课堂活力。
应试教学课堂围绕知识目标而展开,储存继承前人积累下来的经验和体验,但忽视了学生创新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如何激活所需的先前经验,新课标要求我们建立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教学模式,激活学生好奇心,探究欲,培养学生主动思考、质疑、求索以及善于捕捉新信息的能力,并把这种能力的培养定为课堂教学的终极目的。例如在处理每单元的重点篇目时,我们始终采用整体感知??合作探究??反思质疑??拓展延伸的教学模式,根据不同内容精心设计问题,组织课堂教学。课堂上体现的是一种亲切、和谐、活跃的气氛。教师已成为学生的亲密朋友,教室也转变成为学生的学堂,学生再也不是僵化呆板、默默无闻的模范听众。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现与培养,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组际互动,环境互动,在有限的时间内,每一位学生都得到了较为充分的锻炼和表现的机会。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师生的情感与个性融在其中,现实的生活进入课堂,学生在互动中求知,在活动中探索,既轻松地掌握了知识,又潜移默化地培养了能力。学生的整体素质有了质的提高,语文课堂真正焕发出它应有的活力。
三、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提高学习效率。
新课程要求课堂要以更新教学手段为重点,借助各种媒体和教学资源让学
学习从分享开始
微果网 人人都是好老师
生自主体验、感受,使得师生在探索中经验共享。信息时代多样的媒体和无所不在的网络正好为我们扩展课堂教学的领域,拓宽摄取知识的渠道,实现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开发学生的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创造能力提供了一个的可操作的平台。教学中,一改过去课堂上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内容上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结构上过于强调学科本位,实施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等状况,仔细研究教材内容,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将学生从原有的课堂圈子中“解放”出来,调动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使他们能够在自主探究与交流的过程中,不断挑战自我,扩展创造性思维。
四、用扎实多样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新课程改革正是对今天教师教学观念的挑战。教师应由知识的占有者转化为知识的组织者,由知识的传递者转化为学习的促进者。用扎实多样的训练,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努力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使学生获得一定的终身学习的本领。那么,学生对于传授的方法是否能够灵活运用,对七年级的学生而言,则需要一个较长时间的反复的训练过程。为此,我针对不同的知识版块,采取不同的训练方法:夯实基础??硬笔书法每日一页,字词听写“循环放映”;扩大积累??课外阅读每日一段,读书笔记(摘记)天天都写;训练能力阅读理解,从总体方法到解题技巧,系统指导,反复锤炼;作文训练??循序渐进,小作文依课文内容随堂布置,借“题”发挥,大作文紧扣课标和中考方向力求既有章法,又有创新,鼓励学生放飞思想,大胆发挥„„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从基础入手到提高能力直至学以致用,生动、活泼,扎实、系统,有序、有恒的训练,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了视野,提高了学习效率,初步获得了一些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学习从分享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