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社会调查报告基本格式
一、基本情况
1.作品标题
2.作者(脚注形式加在首页下)
3.摘要、关键词
例如:
关于东方红乡村民自治的调查报告
张三*
摘 要:
关键词:
(脚注)
*张三,男,1980年生,江苏连云港人,华东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学院法学专业04—1班,电话:××××、电子邮件:××××。
二、文字格式
(一)字体:宋体
(二)字号
1.标题:二号,粗体
2.作者:三号,粗体
3.一级标题:三号,粗体
二级标题:四号,粗体
三级标题:小四号,粗体
四级标题:五号,粗体
4.正文:五号
(三)行距:单倍行距
例如:
一、村民自治的历史
(一)村民自治的概念
1.村民自治
(1)村民自治
村民自治的概念来源于……
三、版面格式
1.加页眉,内容为:华东交通大学大学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报告;字体为:小五号
2.页面设置
(1)页边距
上:2.5厘米 下:2.5厘米 左:3厘米 右:3厘米 装订线:0厘米
(2)页眉:1.5厘米
页脚:1.5厘米
(3)纸型:A4,纵向
3.注释
采用尾注,自定义标记为[1],[2],[3]……
例:[1] [美]詹姆斯&S226;W&S226;沃克.人力资源战略[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23-24
[2] 李强.转型期冲突性的职业声望评价[J].中国社会科学2000(4):20-29
[3] Whyte, M.K.& L.parish.1984, Urban Life in Contemporary China,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p78-79
注:专著为[M],报纸为[N],期刊文章为[J],论文集为[C],学位论文为[D],报告为[R],标准为[S],专利为[p]
4.参考文献
格式同上,先中文后英文;中文按姓名的拼音排序,英文按姓名的字母排序。
第二篇:社会调查报告基本格式
社会调查报告基本格式:
关于XXX的调查
姓名:XXX班级:XXX 学号:XXX
一、调查背景
二、调查目的三、调查时间、对象
四、调查方法
五、调查内容
六、调查结论
七、结论分析
八、心得体会
九、附录(问卷、照片等等)
各部分撰写指南:
一、调查背景
调查对象/现象所处的时代特点、社会特征、当前状态等
二、调查目的你希望通过本调查得到/实现/完成什么
三、调查时间、对象
1、具体调查的时间
2、对象(调查对象的数量及其主要人口学特征:年龄、性别、职业、收入、教育程度、地理处所等)
四、调查方法
调查中所使用的主要方法(常见的有焦点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
五、调查内容
以调查方法为主线,做哪些工作
六、调查结论
总结调查中获得的数据、资料,形成客观的结论
七、结论分析
针对调查结论,提出自己的看法,与预期有哪些差异,如何解释这些差异
八、心得体会
在假期社会调查实践中的感想
九、附录
在本次调查中所使用的问卷样本、在调查地点的照片等
第三篇:社会实践与社会调查报告基本格式
社会实践与社会调查报告基本格式要求
社会实践与社会调查报告是调查研究结果表现形式之一,是对整个调查结果的客观而具体的反映。其形式多样,但基本格式应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分类
(一)按内容分:
经验性、情况性、问题性、研究性调查报告
(二)按性质分
综合性调查报告、专题性调查报告
(三)按调查对象分:
经济、社会、人物、事件调查报告
(四)按时间分
现实情况调查报告、历史情况调查报告
二、基本结构
(一)标题
1、单行标题
(1)公文标题
如:《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与经济发展关系调查》
(2)文章式标题:不注明“调查”字样的标题
如:《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创举》
2、双行标题:正标题和副标题
正标题:揭示主题
副标题:表明调查内容和范围
如:《农民思想道德教育的成功实践——河南省竹林镇精神文明建设调查》
(二)正文:由前言、主体、结尾三部分组成1、前言:交代调查目的,说明基本情况,揭示文章的主要内容。常见的写法
(1)提问式:针对性强,态度明朗,富有吸引力。
(2)诊断式:开宗明义,把调查得出的结论观点摆出来,先给读者以部总体印象。(3)叙述式:使用最广泛,从调查缘由、基本情况、起止过程一一道来,符合人们的认识规律。
(4)自然式:无前言,在总标题下列出序号或制作出小标题。
2、主体
(1)包含的内容:
要有鲜明的基本观点;
要有充足的事实做材料;
要有分析和评论,找出经验或教训、实质或规律。
(2)常见的结构方式:
并列式:横式结构,被调查的事物综合性强、面比较宽的情况下,按照事物的不同性质进行归纳,地小标题或序号下面分别写出,这是一种横式的结构法。
时序式:纵式结构,按事物的发展前后顺序,循序渐进组织材料,层层深入,这是一种纵式的结构方法。
因果式:先摆出调查的结论,然后有材料叙述原因情况。(在总结经验、揭露问题时常
用)
对比式:调查报告自始至终贯穿着两种不同的态度、访求和结果。总结式:经验类调查报告常用,类似总结。
(3)结尾:常见的有四种
总结式:最后再概括一下全篇,升华主题。
启示性:提出问题,引人思考。
号召性:提出要求,展示前景。
建议性:提些意见、建议、办法等,以利问题的解决和今后工作。
三、撰写调查报告的注意事项
(一)总体来看
1、要深入调查研究,详细占有资料(态度、准备、方法、材料)。2、要认真整理、分析材料。
3、要努力做到材料能说明观点。
(二)具体来看:写作调查报告要领
1、明确目的,做好调查准备。充分占有资料。
2、认真分析研究材料,得出规律性认识。
3、用事实说话,做到观点材料一致。
防止三种倾向:
(1)有闻必录,堆砌材料,观点不明;
(2)缺乏材料,空讲道理;
(3)材料观点割裂,二者不能有机统一。
***
第四篇:《社会调查报告撰写基本规范》
社会调查报告撰写基本规范
一、调查报告内容按以下顺序排列:
(一)封面
(二)正文
(三)参考文献
(四)附件
(五)成绩评定表
二、调查报告打印与装订
(一)页面设置
调查报告要求纵向打印,页边距的要求为:
上(T):2.5cm
下(B):2.5cm
左(L):2cm
右(R):2cm
装订线(T):0.5cm
装订线位置(T):左
其余采取系统默认设置。
(二)排式与用字
文字图形一律从左至右横写横排。
文字一律通栏编辑。
论文采用宋体,字迹清楚整齐,除特殊需要,一般不使用繁体字。
(三)段落设置
采用多倍行距,行距设置值为1.25。
其余采取系统默认设置。
(四)页眉、页脚设置
三、社会调查报告封面和内容的排版要求
华南师范大学南海校区(学院)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宋体,小四)
关于**的调查(题目,黑体,三号,加粗)
院系:
专业:
指导老师:
组长:
组员:
组员:年月
(宋体,四号)(1.5倍行距)
调查报告标题(宋体,小二,加粗)
一、引言(一级标题,黑体,四号)
(一)调查背景(二级标题,宋体,加粗,四号,1.5倍行距)
(二)调查内容
1、调查对象(三级标题,宋体,四号,1.5倍行距)
2、调查方法
二、关于**的概述(一级标题,黑体,四号)
(一)(正文,小四,宋体,1.25倍行距)
(二)(三)
三、关于**的调查结果及其分析(一级标题,黑体,四号)
(一)(二)
(三)四、相关建议或措施(一级标题,黑体,四号)
(一)(二)
(三)注释
[1].(内容,仿宋,小四,1.5倍行距)
[2]
[3]
………
参考文献
[1].(内容,仿宋,小四,1.5倍行距)
[2]
[3]
………
附件1:调查问卷或者访谈大纲和笔录(宋体,小三,加粗)附件2:调查过程和总结
(内容,宋体,小四,1.5倍行距)
第五篇:初中生社会调查报告的基本写法[推荐]
初中生社会调查报告的基本写法
调查报告是对某一事件、某一人物、某一问题,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之后所写出的真实地反映情况的书面报告。调查报告的运用范围十分广泛,凡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弄清事情真相,交流典型经验,吸取教训,推动工作等都离不开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的特点:
1、针对性。调查报告的针对性体现在撰写目的上,撰写调查报告,一是为了给决策者提供决策的依据,二是发现典型,总结经验,指导工作,三是 为领导机关了解情况,处理实际问题。因此,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调查研究,总结经验,回答 人们最关心的问题,提出现实生活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调查报告的关键所在。调查报告的针对性越强,社会作用越大。
2、真实性。调查报告的主旨是调查研究后所揭示的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因此,写调查报告必须是自己亲自调查了解到的情况,绝不能道听途说、东拼西凑一些虚伪的材料。在调查报告中,不仅主要人物和事实要真实,就是事件的时间、地点、过程及各种细节,也要绝对真实,不能有半点浮夸和歪曲。
3、叙议结合。调查报告的表达采用叙议结合的方式,简明扼要、条理清楚地叙述事实。调查报告不追求事件的曲折波澜,只求叙说清楚。调查报告还要对调查材料中得出的结论进行适当的分析、议论,但只是画龙点睛式的,点到即止,不作展开,不反复论证,有时甚至观点于事实之中,用事实说话。
调查报告的结构
一般来说,调查报告由标题和正文组成。
1.标题
调查报告的标题有单标题和双标题两类。所谓单标题,就是一个标题。其中又有公文式标题和文章式标题两种。公文标题为“事由+文种”构成,如《浙江省农村中学语文教学情况的调查报告》。文章式标题,如《××市的校办企业》;其二是标明作
者通过调查所得到的观点的标题,如《调整教育政策,增加教育投入》。所谓双标题,就是两个标题,即一个正题、一个副题。如《为了造福子孙后代--××县封山育林调查报告》。
2.正文
调查报告的正文又由前言、主体和结尾三部分组成。
(1)前言。前言是调查报告的开头部分,通常是简要地叙述为 什么对这个问题(工作、事件、人物等)进行调查;调查的时间、地点、对象、范围、经过以及采用什么方法;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历史背景;以及调查后的结论 等。这些方面的侧重点由调查人根据调查目的来确定,不必面面俱到。前言部分常见的写法有:说明式、概述式、提问式、结论式等,写作时不论采用何种方法,都 要简明扼要,具有吸引力,便于引出下文。
(2)主体。主体是调查报告的核心部分。是前言的引申展开,是结论的根据所在。主体的内容一 般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调查到的事实情况,包括事情产生的前因后果、发展经过、具体做法等;二是研究、分析事实材料所揭示的事物本质及其特点、规律;三是提 出具体建议或应采取的一些具体措施。主体部分内容丰富,结构安排力求条理清晰、简洁明快。调查报告主体部分的结构框架有:一是根据逻辑关系安排结构如:纵 式结构、横式结构、纵横式结构。这三种结构,以纵横式结构常为人们采用。二是按照内容安排结构如:“情况——成果——问题——建议”式结构,多用于反映基 本情况的调查报告;“成果——具体做法——经验”式结构,多用于介绍经验的调查报告;“问题——原因——意见或建议”式结构,多用于揭露问题的调查报告; “事件过程——事件性质结论——处理意见”式结构,多用于揭示案件是非的调查报告。
(3)结尾。调查报告可以有结尾部分也可以不写结尾部分。
一般而言,结尾也叫结论。有四种情况需要写结尾:一是主体报告情况,介绍经
验,需要结论;二是主体中没有提到的问题、希望、要求、建议等,需在结尾中提 及;三是附带说明有关情况,如调查过程中遇到的一些情况,主体中没有提及,需在末尾加以说明;四是有附带材料需要加以说明的,如一些典型材料、专题报告、统计图表等。无论采用哪种形式,都必须简洁有力,切忌拖泥带水,画蛇添足。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范文
当前农村中学生学习心理的调查报告
一、调查概况
我于2005年4月份,对我居住地周围的一所省重点中学的学生的学习心理状况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研究,对农村中学生的学习心理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准确地把握当前农村初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动向,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路子,提供了客观依据。
二、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一)具体目标
1、农村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现状
2、当前农村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
3、当前农中学生的学习心理成因及对策
(二)调查方法
1、问卷调查
学生问卷,内容涵盖教育价值观、学习态度、学习需求和学习目的四个方面。问卷调查在澄西中学进行,共发问卷800份,回收有效问卷786份,接近理想的高效样本数。
2、座谈会及个案调查
整个调查共召开了两次教师座谈会,四次学生座谈会。这些座谈会,不仅为我提供了大量生动的典型材料,而且为理性分析提供了基础。
三、调查结果
对学生问卷调查分析,以及多次教师、学生座谈结果显示,农村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具有明
显的时代特征。
(一)农村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现状分析
1、教育价值观
调查显示,大部分农村中学生具有较为明确的教育价值观。74%的学生认为学习的作用是提高自身素质,10%的学生认为学习的作用是为了考大学,16%的中学生没有考虑。调查还显示,农村中学生的教育价值观带有显著的经济社会特征。他们认为,农村青年的经济收入与受教育程度成正比,其中65%的学生认为大学生挣钱多,25%的学生认为高中毕业生挣钱多,8%的学生认为初中毕业生挣钱多。
2、学习态度
调查结果表明,67%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较高,24%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中等,9%的学生害怕学习。这与他们“考大学”意识淡化是相一致的。值得注意的是,害怕学习的学生数占相当份额。而且,我们在调查中还发现,90%的学生都有自己“最讨厌的课程”。学生害怕学习或讨厌某些课程的根本原因,一是与教师的教学方法紧密相关;二是与该课程的实用价值紧密相关。调查结果显示,86%的学生对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实用性强的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热情较高,而对学术性较强的历史、地理、生物、英语不感兴趣。在学生讨厌的课程中,英语是初中的核心课程之一,有45%的学生认为“英语对于我们以后的生活几乎没有用处”。
3、学习习需求
当前,“特长”是师生共同关心的热门话题,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对“特长”有正确的认识,其中,92%的学生有自己感兴趣的目标,且有52%的学生希望得到教师的指导。同时,78%的学生希望学到较多的、实用的科技知识,使之能对他们以后的生活工作有所帮助。
4、学习目的调查结果表明,对于初中毕业后的打算,97%的学生选择读高中或中专,3%的学生选择就
业,对于高中毕业后的打算,99%的学生有读大学愿望。
(二)当前农村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
调查显示,当前农村中学生的学习心理与以往农村的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相比,有明显不同。
1、教育价值趋向多元化、务实化、功利化
自己跳出“农门”,走向城市。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已经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价值在于帮助他们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使他们掌握生存、生活所需的基本的文化科学知识,以增强自己在未来社会的竞争能力。在此基础上,部分家庭经济条件较好且成绩优秀的学生则致力于追求更高等的教育。
中学生的教育价值观的另外两个特点是务实化和功利化。中学学生越来越强烈地追求未来教育输出的经济价值,他们中的很多人从经济的角度去衡量所学课程的价值,继而决定自己在不同课程上的努力程度。他们要求课程教学更多地联系生活和生产实践,渗透更多的实用技术。
我们知道,由于年龄和学识的制约,中学生的认知、分析、判断等能力既不成熟又不稳定。事实上,相当多的中学生的教育价值观是迷茫的。其原因在于:一是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难以就业,从而使他们对考大学失去信心;二是学术性较强的初中文化课程难以满足学生对职业技术的需求,难以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内在刺激和利益驱动。这些原因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