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充分发挥工商联参政议政主渠道作用
充分发挥工商联参政议政主渠道作用
一、围绕工商联的经济性特征参政议政
工商联是党领导的由工商界组成的集统战性、经济性、民间性于一体的人民团体和商会组织,具有显著的经济性特征,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既是党委和政府对工商联组织的要求,是工商联的职能所在,又是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迫切愿望。
一是紧扣党委、政府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主题参政议政。宣传政策、引导发展、提出建议。
二是紧扣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发展需求参政议政。反映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利益诉求是工商联参政议政的一个重要方面。
三是紧扣工商联界别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作用参政议政。
二、围绕非公有制经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参政议政
工商联作为党和政府联系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桥梁和纽带,指导和促进非公有制经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经成为工商联工作的重心,成为工商联履行参政议政职能的第一要务。
一是围绕非公有制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参政议政。
二是围绕非公有制经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参政议政。
三是围绕市委、市政府的经济重心参政议政。
三、围绕人民群众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参政议政。
第二篇:充分发挥党校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
陈全国在省委党校校长办公会议(扩大)上强调
充分发挥党校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
围绕新解放新跨越新崛起展示新作为
本报讯(记者李 铮)7月31日,省委副书记、省委党校校长陈全国在省委党校校长办公会议(扩大)上强调,要充分发挥党校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围绕实现“新解放、新跨越、新崛起”的目标,做出新贡献、展示新作为。
陈全国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八届八次全会精神,特别是省委书记徐光春同志重要讲话,充分发挥党校优势作用,在“新解放、新跨越、新崛起”大讨论活动中展示新作为。
一要发挥带头学习的优势,在统一广大党员干部对“新解放、新跨越、新崛起”的思想认识方面发挥作用。通过带头学习、主动学习、深入学习,深刻领会继续解放思想的重大意义,充分认识开展大讨论活动的重大意义,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八届八次全会精神上来,统一到省委关于大讨论活动的部署安排上来,有力推动全省掀起解放思想新热潮、开辟思想解放新境界。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二要发挥带头培训的优势,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参与“新解放、新跨越、新崛起”大讨论活动方面发挥作用。要集中力量抓好培训,认真落实活动目标要求,密切结合学员思想实际,集中师资力量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培训活动;要围绕主题抓好培训,紧密围绕“新解放、新跨越、新崛起”的主题开展教育培训,切实提高广大学员坚持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本领;要联系实际抓好培训,坚持学以致用、用以促学,把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作为培训的出发点与落脚点,使广大学员学有所获、学有所用、学有所成。
三要发挥带头宣讲的优势,在帮助广大党员干部理解“新解放、新跨越、新崛起”深刻内涵方面发挥作用。进一步整合宣讲力量,组织宣讲队伍,编写宣讲材料,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的宣讲活动,帮助广大党员干部更加准确地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更加深刻地认识“新解放、新跨越、新崛起”的重大意义和深刻内涵。
四要发挥带头力行的优势,在立足党校阵地为“新解放、新跨越、新崛起”做贡献方面发挥作用。通过深入开展大讨论活动,把党校的教学科研工作与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密切结合起来,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密切结合起来,与着力改善民生、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密切结合起来,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中原崛起密切结合起来,以实际行动当好解放思想的倡导者、先行者、实践者,为实现“新解放、新跨越、新崛起”的目标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五要发挥带头影响的优势,在影响带动广大学员立足本职、学以致用,积极投身“新解放、新跨越、新崛起”伟大实践方面发挥作用。充分发挥党校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影响带动党校广大学员,在党的十七大精神指引下,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岗位,开拓创新,不断开辟思想解放新境界,积极创造科学发展新业绩。
陈全国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会议精神,以深入开展“新解放、新跨越、新崛起”大讨论活动为契机,解放思想,科学发展,深化改革,推动党校工作再上新台阶,要推动办学体制改革,在创新党校工作体制方面见成效;要推动教学内容改革,在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党员干部方面见成效;要推动教学方法改革,在理论联系实际、促进科学发展方面见成效;要推动学风转变,在从严治校、树立新风方面见成效;要推动教员队伍改革,在提高师资水平、加强队伍建设方面见成效,进而为实现“新解放、新跨越、新崛起”的目标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②8
第三篇:充分发挥历史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充分发挥历史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以人教版历史必修(I)第四单元第3课为例
新课程改革已经如火如荼地展开。《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下称《历史标准》)规定:历史新课程的实施要能“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参与性”。可见,历史新课程改革非常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强调学生在历史学习中的主体作用的发挥。
课题教学的新课改的主渠道,进行历史新课改,绝不能忽视、放松课堂教学。本文以人教版历史必修(I)第四单元第3课《祖国统一大业》为例,谈谈如何发挥历史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一、历史课堂新“舞台”:由教师“独唱”变为师生“齐唱”
如果我们把历史课堂教学比作一个舞台的话,那么,传统意义上的“满堂灌”的课堂教学充其量是教师在“独唱”,作为教学活动主体的学生反倒在很大程度上成了“观众”。45分钟下来,教师辛苦不说,教学效果如何,只有天晓得。
历史课堂教学其实是一个教师和学生交互作用的动态过程。当我们踏上历史新课改这个全新的“舞台”,教师如果再唱“独角戏”,肯定不能适应新“舞台”的要求了。失去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教师的“独唱”再精彩,也意味着课堂教学的失败。因此,必须让学生参与到历史课堂教学活动中,师生“齐唱”,使学生直接体验“演出”的快乐,这才适合《历史标准》倡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
学生的自主学习,主要是指“学生在强烈兴趣与求知欲望的引导下,具有主动学习历史和理解历史的愿望和积极性,而不是在外来压力下进行被动的学习”。学生是否愿意主动参与到课堂这个“舞台”上来表演,要看教师能否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否发挥课堂教学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方面的主渠道作用。事实上,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在教师指导下,经过教师创设情境、提供必要条件、指导搜集资料、不断进行引导、最终完成学习任务、最终养成“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一方面,不能忽视教师的引导作用,另一方面,教师的引导最终是服务于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教师的作用主要是体现在“高度关注和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内化和主动发展,使他们真正成为历史教育的主体和历史学习的主人。
《历史标准》对《祖国统一大业》的内容要求是“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这课书的内容比较贴近现实生活,学生比较感兴趣,教材文字表述比较浅显易懂,学生基本不存在文字阅读障碍。如果教师在授课时坚持自己搞“个人演唱会”,学生不昏昏思睡才怪,何况还不符合《历史标准》倡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
二、学生自主学习:关注过程往往比关注结果更重要
历史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础的历史知识,更应当重视通过历史的学习,开发学生持续发展的潜力,促进其人格的不断完善。正因为如此,《历史标准》非常重视关注“以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为本”。我们的整个历史教育教学过程,都是为了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向导”,在课堂教学中的任务是引导学生而不是去塑造学生,否则就会束缚学生的个性发展,扼杀学生的思维,禁锢学生的创造力。学生目前的学习是为了将来的发展,今日的学生将是未来的栋梁。所以,历史教师必须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从这个层面上看,衡量历史课堂教学得失的标准不在于课堂上学生记住了多少,而在于教师是否引导学生去探讨历史规律,是否向学生传授学好历史课程的基本方法,即关注过程比关注结果更重要。教师在关注“教”的同时,必须特别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
1、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掌握历史知识
《历史标准》指出:高中历史新课程知识包括“具体的历史史实、基本的历史概念、基本的历史线索和规律”三部分内容。大部分的历史知识是可以通过阅读来获取的,因此,历史课堂教学的第一步就是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阅读的功用不言而喻。当然,一堂课只有45分钟,不可能让学生“读书百遍”的,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学会阅读的能力,使学生“学会流畅地读、有理解地读”,“学会阅读的同时进行思考”(苏霍姆林斯基语)。
历史课堂上指导学生阅读,要能做到让学生:①找得出课文中的关键性句子及所连接的事件;②初步弄清基本的历史史实和基本的历史概念,理清基本的历史线索和规律;③师生共同完成“知识结构”。
如在《祖国统一大业》一课中,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要求学生掌握的历史知识举例如下:
(1)关键性句子:“‘一国两制’伟大构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指导方针”;江*泽*民对海峡两岸关系的八项主张“是解决台湾问题的纲领性文件”等等。
(2)基本的历史史实:如《告台湾同胞书》、邓*小*平“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提出、港澳的回归、“汪辜会谈”等等;
(3)基本的历史概念:如“一国两制”、中英《联合声明》、中葡《联合声明》、特别行政区、“汪辜会谈”等等;
(4)基本线索:中国人民为实行祖国完全统一而不懈努力的奋斗历程;
(5)知识结构:(限于篇幅,略)。
2、指导学生整合材料,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学生的自主学习要能“积累必要的历史材料(包括文字的、图片的和实物的)”,并能“从各种历史材料中获取有效历史信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收集相关的历史材料,进行加工、认证和整合,最终形成自己的见解,这本身就是个主动学习的过程。这个过程有两步:第一步是收集材料,第二步是整合材料。
在《祖国统一大业》一课中,可按照下列几个问题,指导学生分组去查找、收集与教材有关的材料:
(1)为什么说台湾、香港、、澳门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2)台湾、香港、澳门历史上是怎样与祖国分离的?
(3)“香港、澳门今日即景”;
(4)中国人民捍卫台湾主权的斗争。
需要说明的是,指导学生收集历史材料,是在课堂之余完成的。历史课堂教学中要完成的是指导学生如何对材料进行取舍与整合,即把这些丰富、生动的材料进行比较、分析,从中获取有效信息,把与主题不符和重复的材料删去,把与主题最相符合的材料在课堂上展示,以此来论证主题,形成对主题的见解。
学生们通过对整合了的材料的理解,对上述主题形成了认识:
(1)通过台湾、香港、、澳门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的史实材料,认识到实现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2)通过台湾与香港、澳门历史上与祖国分离的不同,认识到“一国两制”在解决台湾问题与解决港澳问题上的区别;
(3)“香港、澳门今日即景”(如
高楼、街头人流、购物潮、赛马、股市、葡京的博彩等)说明港澳生活方式未变,由此认识到港澳回归祖国后保持了高度繁荣和稳定,证明了“一国两制”的正确性与可行性;
(4)由中国人民捍卫台湾主权的斗争,认识到任何分割中国领土和主权的企图都不可能得逞;中国人民为反对分裂、维护祖国统一而表现的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3、引导学生讨论解惑,确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开始有了相对独立的价值判断能力,但他们的心智毕竟还处于未完全成熟阶段,因此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免不了会表现出幼稚、不全面甚至是错误的观点。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应该斥责、讽刺学生的这些观点,而应该进行适当的引导,尽量使学生“产生纠正自己看法的愿望和能力”,通过引导学生讨论,解决学生心头的“困惑”。
讨论解惑,是指在历史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围绕重点、难点问题或者是隐性知识展开讨论,达到最后逐步“解惑”、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的。讨论的问题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教材的重点、难点问题,另一类是教材未涉及,但与教材内容密切相关、学生又非常感兴趣的问题;“问题”可由教师设计布置,也可以是学生自己不能自主解决而提出来的。如《祖国统一大业》一课,讨论的问题可以是:
(1)“一国两制”伟大构想是怎样提出和实践的?有何伟大意义?
(2)实现祖国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3)港澳回归的原因和意义;
(4)如何理解我党对台湾政策的一贯性和连续性?
(5)郑成功的后代后来降清,你认为这件事是好还是坏?应该不应该?
(6)我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对此,你如何理解?
由于讨论是一种群体性的课堂活动,因此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在讨论中他们学会了“同他人,尤其是具有不同见解的人合作学习和交流”,这也正是《历史标准》所要求的。
4、引导学生探究延伸,扩展他们的思维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还有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养成探究式的学习方式”。高中学生开始有较强的独立思考意识了,有探究的信心和渴望了。教师没有理由不满足学生的这种内心需求。历史课堂教学中单纯完成教材中的基本历史知识的传授会使学生有“吃不饱”的感觉,也不合《历史标准》的要求。教师可以布置一些研究性问题,让学生凭自己的兴趣去探讨,去扩展自己的思维,以使他们增强历史意识,汲取历史智慧,提高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祖国统一大业》所述内容,贴近生活,贴近时代,学生对此非常感兴趣。为此,可先提供材料: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智利出席2004年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会见美国总统布什时,双方在谈到台湾问题时的谈话摘要。(材料摘自2004年11月21日《南方日报》)。再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去思考、探讨:
(1)为什么说“台湾局势复杂敏感”?台湾问题怎样影响着中美间的关系?
(2)你能设计一个比较合理的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方案吗?
无疑,这样的问题有较大的难度,尤其是第(2)问,但却使学生倍感有趣。这些探究延伸问题,有的在课堂上解决不了,可在课后再查找资料去解决。
综上所述,历史课堂教学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方面发挥着主渠道的作用。历史教师应该更多地在课堂教学中致力于全体学生主动学习和发展,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成为历史学习的主动者。
主要参考资料:《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解读》
2005年11月
阅读全文(183)
|
回复(0)
|
引用通告(0)
|
鲜花()
|
编辑
第四篇:浙江充分发挥工商联独特作用
浙江充分发挥工商联独特作用
浙江省加强和改进工商联工作电视电话会议11日在杭州召开。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全国工商联党组书记、第一副主席全哲洙,浙江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洪祝,省委副书记夏宝龙,省委常委、宁波市委书记王辉忠,副省长陈加元,省政协副主席、省委统战部部长汤黎路,省政协副主席、省工商联主席徐冠巨等领导出席会议。会议由夏宝龙主持。
赵洪祝在讲话中指出,要认清形势,形成共识,切实增强做好新形势下工商联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浙江省委、省政府一贯重视工商联工作,先后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充分发挥工商联的独特作用,努力为工商联开展工作创造良好条件。全省各级工商联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上下联动、形成合力,发挥优势、认真履职,全面实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素质提升工程和工商联组织网络拓展工程,创建参政议政的品牌和服务的品牌,搭建与党委、政府部门和社会组织合作的平台,内引外联的平台,上下联动、左右互动的平台,努力架好服务企业、参政议政、凝心聚力、共赢发展“四座金桥”,以服务和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为目标,开展了大量富有影响、卓有成效的工作。实践证明,工商联是一个政治上靠得住、组织上有活力、社会上有影响的组织,在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赵洪祝强调,要凸显优势,强化职能,充分发挥工商联在浙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独特作用。要把握统战定位,加强思想引导。积极引导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做民族振兴的推动者、敢为人先的开拓者、义利兼顾的实践者、依法经营的自律者、共同富裕的促进者,在全面建成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建功立业。要发挥界别优势,积极参政议政。对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的政治安排,要充分听取工商联意见。工商联要帮助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提高建言献策和参政议政的能力水平。要立足经济主体,服务科学发展。充分发挥工商联在政府管理和服务非公有制经济中的助手作用,吸收工商联参加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工作的领导机构或协调机制,参与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要彰显民间特点,推进商会建设。各级政府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积极推进职能转变,将一些不应由政府承担的职能移交给市场和社会组织,授权工商联为相关社会团体业务主管单位。要协调劳动关系,促进社会和谐。引导非公有制企业加强企业社会责任体系建设,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作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根本要求,为推进社会和谐稳定作出积极的贡献。
赵洪祝要求加强领导,健全机制,努力为工商联进一步发挥作用提供有力保障。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工商联工作摆上重要位置,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及时研究解决工商联工作中的重大问题。赋予工商联必要的职能,主动给工商联交任务、压担子,吸收工商联参加有关重要组织,参与有关重要会议,承办有关重大活动。要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各级有关部门要全力支持工商联工作,健全党委统战部领导工商联党组和指导工商联工作的机制,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有关的政府部门要主动加强同工商联的联系和业务协作,建立对口联系制度,及时向工商联通报有关重要信息。各级工商联组织要切实加强自身建设。按照思想品质优、社会贡献大、公众形象好、参政议政能力强的要求,努力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队伍。不断提高工商联机关的凝聚力、影响力、执行力,努力把工商联建设成为政治坚定、特色鲜明、机制健全、服务高效、作风优良的人民团体和商会组织。
全哲洙在讲话中指出,正值全党全国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为“十二五”规划开好局起好步增添新的强大动力之际,浙江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加强和改进工商联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对于进一步加强工商联自身建设,扩大工商联社会影响,发挥工商联职能作用,更好地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全哲洙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形成了独特的发展模式,从“资源小省”迅速发展成为“经济大省”,“经济强省”,经济发展已进入工业化中后期阶段。截至2011年6月,浙江省民营企业达到68.4万户,占企业总量的82%。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目前,浙江省GDP的72%、税收的60%、外贸出口的76%、新增就业的90%均来自民营经济。浙江省个私经济总产值、销售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出口创汇额,已连续10多年居全国省区市首位。特别是浙商已经成长为全国最活跃的企业家群体,约有600万浙商在全国各地投资创业,创办各类企业26万多家、各类市场2000多个,投资总额超过3万亿元,销售收入超过1.7万亿元。浙江省非公有制企业必将抓住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机遇,走出具有浙江特色的转型升级道路;工商联也必将在优化浙江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环境和促进企业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增强发展后劲中发挥更大作用。
全哲洙指出,浙江省委、省政府一直十分重视加强省工商联的领导班子建设,充分发挥工商联的桥梁、纽带和助手作用,经常给省工商联下达工作任务和调研课题,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每年都亲自听取汇报、指导工作,帮助协调解决工商联工作中的具体困难和问题。浙江省工商联在省委的领导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促进浙江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作出了突出贡献,许多工作都走在全国工商联系统的前列,为改革创新工商联工作提供了有益探索和成功经验。
全哲洙强调,贯彻落实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工商联工作的意见》,首先要围绕促进“两个健康”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刻领会、准确把握《意见》的精神实质。要准确把握工商联工作的定位,真正把工商联工作作为党的统一战线工作和经济工作的重要内容,切实加强党委对工商联工作的统一领导和政府对工商联工作的指导支持,从根本上保障发挥工商联在促进“两个健康”中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
下一阶段工作的主要着力点是要在加强党对工商联工作的统一领导、政府对工商联工作的指导支持上探索建立一整套能管用、管长远的工作机制,把加强和改进工商联工作与促进“两个健康”、谋划发展全局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使工商联组织真正成为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浙江是非公有制经济大省,希望浙江在贯彻落实中央《意见》上走在全国前列,为全国作示范。
全哲洙要求,各级工商联要坚持从大局着眼、从细节入手,明确抓落实的总体思路和具体任务。要着眼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扎实抓好服务非公有制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工作。要按照前不久召开的全国工商联十届七次常委会议的部署和浙江省领导的重要批示要求,把服务中小企业作为一项工作重点,在推动改善中小企业发展外部环境和提升中小企业自身素质两个方面狠下工夫,大力扶持以小型微型企业为主体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努力推动全社会形成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创业热潮。要着眼于探索改进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扎实抓好先进典型的树立和宣传。把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在企业发展实践中积累的先进经验转化为全社会的精神财富,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要着眼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扎实抓好非公有制企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浙江省各级工商联要在传化和浙江经验基础上,进一步从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和谐发展,维护好企业发展的长远利益、员工就业的根本利益出发,协助党委和政府,与工会等方面共同做好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工作。要着眼于打牢工商联事业科学发展的坚实基础,扎实抓好基层组织建设。要以工商联换届为契机,紧紧依靠党委的领导和政府的支持,选好配强工商联主席和党组书记,着重从领导班子、干部队伍、会员发展、工作条件等方面入手,使县级工商联组织建设得到明显改善,作用发挥得到明显加强。同时,要充分发挥各类商会在加强行业自律、维护市场秩序和增进业内合作、发展产业集群中的特殊作用,尤其是服务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
全哲洙指出,工商联机关的执行力从根本上决定着工商联的组织凝聚力和社会影响力。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工商联要更好地服务科学发展,必须高度注意防止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企业、消极守旧的危险,把提高干部队伍能力作为机关建设刻不容缓的重大任务来抓。要不断提高政治把握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群众工作能力和落实推进能力。
夏宝龙强调,全面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工商联工作是中央的战略决策,具有重大意义。浙江省各级党委、政府,各有关部门要认真组织学习好全哲洙、赵洪祝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的战略决策和省委的工作部署,认真领会、准确把握工商联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工商联工作、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开创浙江省工商联事业发展新局面。
浙江省委组织部、宣传部,省经信委、民政厅、财政厅、商务厅负责人在会上作了交流发言,省发改委、科技厅、人力社保厅、外办、总工会作了书面发言。
浙江省直各部门、各市、县市区党委政府及统战部、工商联主要负责人和企业家代表6500余人参加了电视电话会议。
第五篇:努力履行职责,充分发挥工商联作用
努力履行职责,充分发挥工商联作用
目前,我县工商联紧紧围绕县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围绕促进社会的稳定和经济发展,发挥参政议政作用,认真落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爱国、敬业、守法,积极开展“会员之家”活动,发挥工商联桥梁、纽带、助手作用,为哈巴河县非公有制经济企业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了贡献。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非公有制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已经成长为我国生产力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国进民也进”、“国强民也富”的生动局面。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已有很大提高。在我县,如何使非公有制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为非公有制经济创造什么样的环境更有利于其健康成长成为我县工商联研究的一大课题。
一、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开创工商联工作新局面。
坚持科学发展观,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应对前进道路上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开创事业新局面的一大法宝。通过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奠定了工商联工作取得实效的重要前提,夯实了工商联事业创新发展的重要-1-
思想保障。
目前,工商联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顺利发展的战略高度,进一步提高对工商联地位和作用的认识,进一步增强做好工商联共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增强大局意识、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坚持以人为本,把维护非公有制经济企业的根本利益作为工商联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畅通反映社情民意的渠道,紧紧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问题,围绕县委政府中心工作,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献策出力。
我县工商联积极开展各项会议和学习培训活动,把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到各项工作当中,把服务和促进发展作为工商联工作的第一要务,把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重中之重,按照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要求,把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企业更好地组织起来,选择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以及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积极参政议政,建言献策。坚持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努力。全面、有效地履行工商联的职能,大力推进工商联履行职能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推动工商联工作不断发展。
二、深入调查研究,健全维护非公有制经济合法权益的制度,创建宽松经济环境,促进其健康发展。
(1)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大力宣传、贯彻、落实非公36条。结合当地实际,有所为有所不为,进一步创新加快非公经济发展的体制和机制,毫不动摇的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经济的发展,不断增强非公经济发展的内在活力。
(2)制定政策、优化环境
县委、政府要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和完善加快发展民营经济的政策措施,努力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相关部门要因地、因企制宜,结合当前全县构建和谐社会,全力促进农牧民增产增收这一工作重点,鼓励、支持和引导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投身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实践中。
(3)强化服务意识、创新服务手段
县委、政府应责成有关部门加强对非公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建立促进非公经济发展的工作协调机制和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加强部门之间的配合,逐步形成促进非公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合力。通过调研,及时制定出全县民营经济的发展规划,投资重点,市场预测等,从而正确指导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
(4)全力打造龙头企业
积极培育特色农产品和畜产品基地,发展农畜产品精深加工,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尽快做大做强我县##企业、##工厂等几家民营企业,提高农畜产品附加值,让农牧民真正从中获利。
(5)依法维护广大非公经济人士的合法权益
为更好的发挥县工商联的服务职能,县工商联经过与新疆景河律师事务所协商,依托##律师事务所设立了##县工商联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法律咨询服务站。该服务站的成立,标志着全县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在法律维权方面有了自已真正的娘家。
(6)重视民营经济的人才队伍建设
县委、政府要重视非公经济的人才队伍建设。在人事管理、教育培训、职称评定和政府奖励等方面,应与公有制企业实行同等政策。
(7)重视工商联作用的发挥
县委、政府应重视工商联工作,支持工商联工作,确保工商联能够更好的发挥桥梁、纽带和助手参谋作用。
(8)积极引导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
各有关部门要引导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增强社会责任感,致富思源,富而思进,扶危济困,回馈社会。
我县工商联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我们要继续努力,更好地担负起党和政府赋予工商联的工作职责,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