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4.3艺术传媒系首届“艺苑杂坛”曲苑大赛
附件2
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完满教育活动总结(模板)
所在单位: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艺术传媒系负责人签字: 活动名称:“艺苑杂坛”相声小品大赛举办时间:2014.3.26
一、基本情况(四号黑体)
由艺术传媒系主办、系学生会文艺部承办的“艺苑杂坛”相声小品大赛在学院艺术楼4楼407教室隆重举行。到场嘉宾及评委有艺术传媒系学生会副主席侯立亭同学、副主席李桓桓同学、文艺部部长杨定川同学等。
二、值得肯定的几个方面
在场嘉宾能够从外表形象、语言流畅、剧本内容、场景发挥和表情到位几个方面给分。比赛共分为两个环节,第一环节选手自行抽题,现场发挥以考察参赛选手的应变能力,第二环节,参赛选手之间组成两人小组抽题并演绎,以考验参赛选手之间的合作能力。
三、应改进的几个方面
大赛接近尾声时,评委们根据每位参赛选手的表现给出分数,并为每位参赛选手点评,最后评选获奖选手时没能很好的根据专业和业余去评判。
四、师生感悟和体验
来自艺术传媒系的各班选手轮番上阵,挥洒青春的激情与活力,本次相声小品大赛丰富了大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张扬指尖风采,释放学生个性,活跃校园气氛,拓展了同学们的文化视野,培养了同学们的创新意识,建立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备注:
1.此总结一式两份,应在活动举办后3个工作日内完成,一份活动举办单位保存,一份报完满教育委员会办公室存档;
2.所在单位,指活动的主办单位;
3.负责人签字,各系(院)各类活动由分管副主任签署,校级层面社团活动、公益服务由完满教育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签署,艺术实践、竞技体育分别由艺术教育中心、竞技体育中心负责人签署;
4.基本情况,主要从活动的参与人数、组织协调情况、现场布置情况、物资合理利用情况、现场氛围、主要环节和内容、宣传报道情况等方面着手;
5.值得肯定的方面、应改进的方面、师生体验和感悟实事求是描写,字数不限。
第二篇:首届艺术周校园歌手大赛总结
“唱响、畅想、畅享”校园歌手大赛总结
为了让同学们拥有一个施展才艺、展示自我的舞台,为了体现我们当代学生的精神面貌,为了丰富我校学生的课余生活、活跃我校的文化气氛,我校举办了“校园歌手大赛”。和往常一样,校领导和负责人在活动之初就进行了严密的策划,使得本次活动在同学们心目中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为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校园歌手大赛同样成为学校艺术周中一项亮点活动。
校园歌手大赛由四、五、六年级和七、八年级学生参加,由于人多,所以没进行海选,初赛和复赛,由两位音乐老师在各自所教的班级推荐1名优胜同学直接进入决赛,九年级由各班班主任推荐1名优胜同学直接进入决赛参。每个班限报一名。这样既保证了学校的正常教学工作和学生学习时间,也保证了歌手大赛的顺利进行。
在五月中下旬,先后进行了方案的推出、选手的推荐及报名、指导工作,同时还进行了主持词编写和主持人的选拔和培训,这一过程中工作完成得很顺利。通过推荐和指导,我们评比出一批优秀的学生,以保证决赛的高质量。五月二十八号下午14:00点整,校园歌手大赛在我校一号楼前举行,此次比赛各负责人各尽其职,尽力满足参赛人员的各种需要,让大家安心比赛,保证大赛圆满并顺利完成。在整个过程中,其他各项工作都做的很到位,唯一让人缺憾的是,在比赛时音箱没有调制好,严重影响了整个活动的效果和质量。我作为负责人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校园歌手大赛是我校举办的一个规模大、影响范围广的校园活动。它的举办,意在发掘学生的音乐潜力,培养大家勇于展现自我的能力,激发同学们积极参与校园活动的热情。
比赛是结束了,但是对于各位工作人员来说,工作还远未结束,这次比赛中的成功之处将成为今后工作的榜样,不足之处则将成为很好的教训,作为以后的借鉴,同学们的赞赏及校领导的鞭策将成为我们永远的激励!相信,我们的下一次活动会办的更加顺利和完善!
12年6月4日
第三篇:抄手小学首届艺术人才大赛活动方案
抄手小学首届优秀艺术人才大赛
“书法、绘画”及卡拉OK大赛活动方案
一、活动主题
人人参与、展示风采
二、活动目的配合广元市优秀艺术人才大赛,展示我国丰富的民族文化艺术,丰富我校校园文化生活,展现我校师生良好的精神面貌,活跃校园氛围,培养学生的艺术细胞,使同学们成为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三、活动时间:3月17日——4月14日
四、活动组委会:
组长:张文成副组长:聂银成组员:李映连
玉明 王青林
五、比赛内容
(一)书法、绘画比赛
1、绘画:画种不限,如:中国画、水彩画、版画、钢笔画、素描、卡通画、儿童画、科幻画皆可,纸张规格至少为8开纸(即约2个美术书大),绘画纸张、颜料自行准备。
2、硬笔书法:书写内容不限,字体不限。
一、二年级为铅笔书法,三至九年级为钢笔书法(最好用碳素墨水)。纸张将由学校文印室统一打印。
3、毛笔书法:书写内容不限,字体不限。一至九年级学生均可参与,五至九年级必须参与、纸张、笔墨自备。
(二)卡拉OK大赛
独唱或二人小合唱。
六、决赛评委: 刘久伦 何勇军 袁登松 范光辉 吴
(1)书法、绘画比赛:学校行政领导、苟井元、肖庆雄、罗皓文、唐乙丹
(2)卡拉OK大赛:学校行政领导、杨晓菊、付佳艳、杨定香 七:活动步骤:
准备阶段(3月17日——4月3日):各班美术、书法教师指导学生完成自己的参赛作品。参加卡拉OK大赛的同学选定自己的比赛曲目,准备好相应的伴奏(VCD片、mp3或其它网络音频均可)。
初评阶段(4月4日——4月10日),各班组织学生在班内进行初赛,评选出班上的书法、绘画参赛作品和卡拉OK赛的参赛个人和曲目。
决赛阶段(4月11日——4月14日),各班将本班的书法、绘画参赛作品及参加卡拉OK决赛的人员及参赛的曲目于4月12日(星期二)之前报送到团队办公室,同时将相应的音乐伴奏拷入电脑,以备决赛时播放。4月14日早饭后由团队办公室组织人员将书法、绘画作品统一展出评奖,上午的卡拉OK大赛决赛结束后,将统一公布获奖名单及颁发奖状。
八、参赛对象及要求
(一)书法、绘画比赛
1、参赛对象:1—9年级学生全部参加,班主任先在班级里筛选,每班选送绘画、硬笔书法作品各不少于4幅,5—9年级外加毛笔书法作品不少于3幅。并于 4月12日(星期二)之前将参赛作品上交到团队办公室。
2、内容要求:表现学生生活,发挥儿童的想象空间,绘画作品必须是表现美好的事物或是反映积极向上的精神。
3、格式要求:格式规范、符合中国传统书法要求。作品背面右下角请务必用圆珠笔注明年级,班别和姓名,以便于评奖、发奖。
4、评分办法:满分为10分。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其平均分保留小数点后两位为最后得分。
5、参赛办法、表彰及奖励:本次比赛分为绘画和硬笔书法、毛笔书法三个项目,分项目分年级段设奖。年级段分为儿童组(1—3年级)、少儿组(4—6年级)和初中组(7—9年级),每项每组将评选出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两名、三等奖三名。对获奖的选手将进行
表彰、奖励,对所在班级的班主任绩效考核加分。其中的优秀作品将在学校宣传窗中展出和推荐参加广元市优秀艺术人才大赛。
(二)卡拉OK大赛
1、参赛对象:1—9年级学生全部参加,在初初赛阶段由班主任在班内进行筛选,每班评选出2个优秀者参加学校决赛。
2、曲目要求:参赛曲目内容为健康、积极、向上。反映少儿、当代青年时代生活和积极进取精神风貌。
3、参赛办法、表彰及奖励:本次比赛分年级段设奖。年级段分为儿童组(1—3年级)、少儿组(4—6年级)和初中组(7—9年级),每项每组将评选出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两名、三等奖三名。对获奖的选手将进行表彰、奖励、推荐参加广元市优秀艺术人才大赛,对所在班级的班主任绩效考核加分。
4、评分标准:本次卡拉OK比赛的得分由形象分、基本分、技术分三部分组成,满分为10分。现场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其平均分保留小数点后两位为最后得分。
(1)形象分3分:要求着装整洁大方,得体;演唱姿势优雅;表情自然;富有美感。
(2)基本分3分:歌曲总体上连贯、自如、完整。歌曲内容健康向上、积极乐观。
(3)技术分4分:音高、节奏旋律准确,咬字、吐字准确、清晰,能正确表达歌曲的思想感情,准确掌握歌曲的风格、特点,有较强的表现力;能做到声情并茂。两人以上的演唱形式,配合要默契、和谐。
九、其它事宜决赛前另行安排。
共青团抄手小学支部
剑阁县抄手小学校
2011年3月16日
第四篇:攸县五中首届“艺术之星”才艺展示大赛主持稿
攸县五中首届“艺术之星”才艺展示大赛主持稿
A: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B: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合:大家晚上好!
C:
辽阔草原美丽山岗青青牛羊
白云悠悠彩虹灿灿挂在蓝天上
牧人手拿皮鞭站在草原上
轻轻哼着草原牧歌看护着牛和羊
接下来请欣赏由215班刘菡婷为我们带来二胡演奏《草原新牧歌》
有一个迷人的村寨,银月光在坝子里铺开
篝火边金唢呐嘹亮,晚风中象脚鼓澎湃
茶树林里书声悠扬,吊脚楼上荧屏吐彩
傣家村寨幸福常在,到这里,你一定不愿再离开
下面请欣赏由225班蔡瑶带来的歌曲《有一个美丽的村寨》
流水,是一只长袖
飞动深宫欲海,民间衷情
流水,是柔若无骨的精灵
摇摆的舞姿,绰约秀丽
接下来请欣赏215班刘璐带来的舞蹈《水》
我,愿化作那黑色闪电,似剑一般穿透乌云
笑这些自不量力的乌云,迟早会被太阳的万丈光芒刺透!
我要大声呼喊着:“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吧!”
下面请欣赏由220班高倩玉为我们带来朗诵《海燕》
月影万变 逃不出阴晴圆缺
大荒无界 乱世之中的婵娟
桃李花林又一载
黑发白花盘伤哀
只言片语 断续的句语千愿
流云渡水 江河满映
这一轮 琉璃月
接下来请欣赏237班刘卫任和刘若谷带来的歌曲《琉璃月》
圣鸟孔雀寓意深远,自古以来,傣家人便视孔雀为善良、智慧、美丽、吉祥和幸福的象征
敲起大锣,打起象脚鼓,跳起姿态优美的“孔雀舞”
歌舞声中呈现出丰收的喜庆气氛和民族团结的美好景象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赖郑艳带来的舞蹈《丽波孔雀》
陕北民歌昂扬着黄土地上泥土的芳香
流淌着黄河儿女最通俗的词汇和最亮丽的激情
她是我们黄土地的母语和家园
更是我们黄土文化的特色和精粹
下面请欣赏由222班苏李婷带来的电子琴演奏《陕北民歌》
爱是一道不灭的温暖的光
暮光灿烂了晚霞 直到夜都被照亮
我们用微笑 迎接这美丽的光
接下来请欣赏由231班谢文芳、贺彤为我们带来的歌曲《暮光》
当我们长大,是否会记得曾经是谁总借橡皮给你
当我们长大,是否会记得曾经是谁第一个发现不开心的你
当我们长大,是否会记得曾经是谁给你鼓励
当我们长大,是否会记得曾经的同桌?
下面请欣赏由217班刘香君为我们带来的舞蹈《同桌的你》
钢琴被誉为乐器之王
它那清脆如流水般的乐声每次都会拨动着我的心弦
当我们的耳边响起钢琴曲时你会陶醉在那优美的旋律中吗?
接下来请欣赏由219班龙滢娜为我们带来钢琴演奏《童年的回忆》
我们相信阳光总在风雨后
现在的一路爬坡上坎 负重前行
将会是我们蝶变的前奏!
下面请欣赏由225班董思琪为我们带来的舞蹈《爬坡上坎》
我们在爱的人间长大
总有温暖的手牵着我们总有温柔的话送上耳旁
总有一个声音为我们带路总有一个呼唤飘在我们的心上
只要心中有个太阳心灵就不会黯淡无光
接下来请欣赏由215班王欣如为我们带来的歌曲《爱的人间》
新疆歌舞艺术历史悠久 自古就有“歌舞之乡”的美称
勤劳的新疆人民共同创造了绚丽多姿的歌舞艺术
它伴随着丝绸之路的驼铃声蜚声中外 名扬天下
下面请欣赏由218班褚巧娟为我们带来的舞蹈《新疆风情》
在我们的生命长河里 总会遇到很多人
我们的人生因这些人而改变 而炫彩
接下来请欣赏由236班巫映婷为我们带来歌曲《遇》
朝朝鲜族历来以能歌善舞著称于世,被称为“歌舞的民族”。
其舞蹈特点幅度大,表演者的内在情绪与动作和谐一致,善于表现潇洒、欢快的情绪。其伴奏音乐旋律优美,节奏多变。
反映了明朗激昂与细腻委婉、含蓄深沉的民族性格。
下面请欣赏由211班刘思云为我们带来的舞蹈《朝鲜》
梁祝传说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这一个美丽、凄婉、动人的爱情故事
千年来流传在世间 让多少人潸然泪下 打动着多少人的心灵
今天,它将再现于舞台
让我们一起欣赏由208班肖巫苗为我们带来的舞蹈《梁祝》
240班丁兰馨 朗诵 共同的名字
生命就像 一条大河时而宁静 时而疯狂
现实就像 一把枷锁把我捆住 无法挣脱
我知道我要的那种幸福就在那片更高的天空
我要像狂风一样舞蹈 挣脱怀抱
我要用翅膀卷起风暴 心生呼啸
去追求我的幸福
接下来请欣赏由238班刘柯晖为我们带来的歌曲《飞得更高》
天上一个月亮水里一个月亮
天上的月亮在水里水里的月亮在天上
低头看水里抬头看天上
看月亮思故乡
这首游子思念故乡的歌曲,道出了多少海外赤子的心声
下面请欣赏由226班文柯清为我们带来歌曲《月之故乡》
在那个**的时期,在那个灰暗的环境下
它横空出世,以其深刻的思想、优美的意境、朗朗上口的诗风
让人们懂得了在逆境中,怎样好好的生活,怎样自我鼓励,怎样矢志不渝地恪守自己对明天的承诺!
奏出了人们心底的最强音,在人们心灵上投下了一道希望之光
接下来请欣赏由215班江昶宜、谭林霞为我们带来的诗朗诵《相信未来》
第五篇:从电视舞蹈大赛推广探电视传媒与舞蹈艺术的关系
从电视舞蹈大赛推广探电视传媒与舞蹈艺术的关系
内容提要:《舞林大会》是我国第一档成功的舞蹈选修类电视综艺节目。虽然它已功成身退,但它却革新了我国电视节目对舞蹈艺术的传播机制,并依靠“自上而下”的“精英”式“明星选秀”路线开创了舞蹈类电视综艺节目“草根平民选修”的新时代。故而,本文将以麦奎尔“受众中心式”大众传播理论为指导,来诠释《舞林大会》对中国舞蹈类电视综艺节目发展历程所做出的里程碑式贡献。关键词:舞林大会 ;
受众中心;
大众传播;
舞蹈;艺术
一、前《舞林大会》时代中国电视节目对舞蹈的传播机制
上世纪80年代电视机得以普及之后,电视节目就成为了一种传播舞蹈艺术的主要方式。有关舞蹈的电视节目可分为两大类,其一是以舞蹈为主题的节目,比如对CCTV电视舞蹈大赛或者桃李杯、荷花奖等舞蹈赛事的直播或录播即属此类;其二是包含舞蹈但并不以之为主的节目,比如风行一时的MTV中也有伴舞,但其表现的主题却在于歌曲演唱。又如一部电视剧中也可能包含若干舞蹈场景,但它们却是为推动情节而服务的。此类包含有舞蹈场景或元素的电视节目虽不以表现舞蹈为主题,但因其收视率相对较高、覆盖面较广,仍可达成相当的传播效应,故而也是一种具备舞蹈传播功能的重要节目类型。然而,这一时期舞蹈类电视节目的制作却表现出了鲜明的“传者中心论”式思维模式。具体表现为:作为传播者的电视媒体自行决定制作何种有关舞蹈的电视节目,却并不充分考虑受众对于此类节目的期待心理和需求机制。这就造成了“电视台播什么观众就看什么”的现象以及单调、线性信息的传播机制和受众消极、被动的接受机制。受众非但没有决定权,甚至基本没有反馈意见的渠道。
二、《舞林大会》与舞蹈类电视节目传播机制的变革
2006年,在《超级女声》掀起的草根化电视节目选秀浪潮余波激荡未平之际,东方卫视却反其道而行之,推出了一档“真人秀”类电视综艺节目——《舞林大会》。正是它,将我国电视节目对舞蹈的传播机制从“传者中心”转变成了“受众中心”的模式。
“受众中心论”强调受众对传媒内容与形式的决定性作用,它是对一系列相
似理论的总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英国传播学家麦奎尔以“使用和满足”理论为核心所构建起来的大众传播模式。该模式认为:受众接受并利用传媒信息具有其目的性和能动性,受众也可以利用媒介来发布自己所要表达的信息。因而,传媒学者需要从传播内容和传播行为是否满足受众需求的角度来评判传播的效果,以便还原并彰显受众对于传播行为的终极性决定作用。
综上可见,在“受众中心论”指导下,如何选择传播内容、设计传播方式来满足受众的各项需求,就成为决定传播效果的关键因素了。而《舞林大会》则利用“明星”加盟综艺节目巧妙地达成了这一点。
众所周知,《舞林大会》是一台以国标舞为基础、以“明星真人秀”为看点的大型季播类综艺节目。明星的加盟,自然可以发挥出对于“粉丝”的引领效应。当某位明星在“舞林”中一展舞技之后,就会对他(她)旗下的广大“粉丝”产生学习舞蹈的强大感召力和驱动力。于是,相当多数忠实“粉丝”就会响应召唤,从而自觉、自主、自然地开始关注乃至学习该明星演绎过的国标舞。从这一点来看,《舞林大会》的传播设计充分考虑到了庞大“粉丝”群体潜在的心理需求和期待,这是该节目得以成功构建“受众中心”式舞蹈传播机制的重要原因。
然而,这种“粉丝营销”式的舞蹈传播并非《舞林大会》得以成功的全部因素。“粉丝”虽多,但还是多不过非“粉丝”的普通观众。故而,我们有必要将观察的视角转移到非“粉丝”的一般观众身上来。
对于普通观众来说,他们对于明星的心理需求和期待又是什么呢?我们认为在本质上是一种“陌生化”的需求。当本不擅长跳舞的明星们现身“舞林”,对普通观众而言这与其说是比赛,毋宁说是“反串”。故而,“陌生化”的内涵之一就在于“别开生面”的创意化,借以展现明星的别样风采;而且,在普通观众看来,平日里在镁光灯下习惯摆出各种令人歆羡的“POSE”、如“女神”、“男神”般接受芸芸众生仰望的一众明星,走进“舞林”就等于走下了“神坛”,瞬间变身为如你如我般的普通人。而且,《舞林大会》还用场外花絮展现了明星在赛前刻苦训练的镜头,这就让普通观众真切地意识到:在这里,明星也是同你我一样的普通人,大家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更何况,观众还可以通过手机短信投票来决定被评委淘汰的明星选手能否“满血复活”,这就在为观众提供信息反馈渠道的同时,更将这种“明星也是普通人”的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觉推到了极致境界。
故而,“陌生化”的内涵之二就在于熟悉的“陌生化”,即通过形式上的“陌生化”将“神坛”上的明星还原为与自身平等的普通人,即借助“陌生”达到了进一步的熟悉。
这样一来,普通观众就会以盎然的兴趣审视明星这个特殊的普通人在“舞林”中的表现,不仅包括他们飞旋舞动的身姿,而且包括他们在舞蹈中绽放的别样风采、他们在刻苦训练时的汗水与伤痛、等待评委打分时的期盼神情、晋级之际的欢欣鼓舞、淘汰之后的黯然神伤„„不知不觉中,观众就会在共情效应的感召下,将自己的情感倾注到“舞林”中的明星身上,与他们同喜同悲。同时,观众还会在移情效应的推动下,不自觉地将自身的情感、意志等心理特质投射到明星身上,进而从这一特殊对象身上再次发现并欣赏自我的心理特质。故而对于一般观众来说,欣赏“舞林”中明星舞蹈比赛的过程,就是一个共情与移情效应交替发挥作用的奇妙过程。原因就在于,作为选手的明星那种集“超众者”和“普通人”于一体的身份特征所带来的“熟悉与陌生相交织”的感受,足以在观众心理上唤起积极的共情与移情效应。
那么,在这两种心理效应交织作用下的一般观众,他们很自然地就会在关注明星本人的同时,也投入相当大注意力来关注明星所跳的舞蹈。因为在“舞林”中,正是明星所不擅长的舞蹈造就了他们集“超众者”和“普通人”于一体的特殊身份,激发了普通观众共情与移情相交织的心理状态。意即,在普通观众眼中,明星是同其所跳舞蹈融为一体的,关注明星就会关注他们的舞蹈,对明星的共情与移情效应必然融汇在对其举手投足的舞姿细节关注当中。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舞林大会》对于非“粉丝”的一般观众也足以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在不知不觉中引导他们关注舞蹈艺术本身,领略舞蹈艺术之美,同时也感悟到舞蹈所能为日常生活带来的情趣、滋味儿和亮色。这种感召力当然可以转化为内驱力,驱动这些普通观众去关注舞蹈艺术并自发地学习国标舞。
当然,《舞林大会》还顺理成章地为受众提供了学习国标舞的便捷通道——“舞林总教头”方俊和陈昭创办的“方昭舞蹈学校”借势从上海扩展到了大江南北,从最初的几间门店扩展成为包含全国范围内近200所加盟校的庞大舞蹈培训机构,就是对《舞林大会》所掀起之“全民学舞蹈”热潮的典型诠释。
综上可见,《舞林大会》对不同受众的心理需求进行了到位且颇具创意性的分析与把握,故而对于明星的“粉丝”观众和非“粉丝”观众都足以产生较强的吸引力、感召力以及关注、学习舞蹈的内驱力。在让明星走近受众生活的同时,也让他们所跳的舞蹈走进了相当部分受众的生活。在激发并满足了受众各种心理和情感方面的潜在需求之后,《舞林大会》当然也就能够在成功地构建起电视节目对舞蹈的“受众中心”型传播模式之际,也成功地构建起受众对于舞蹈类电视节目的主动接受机制了。
三、结论与展望:后《舞林大会》时代中国舞蹈与传媒的关系探讨
行文至此,尚有一个有趣的问题没有解决,即:为什么《超级女声》这样的歌曲类综艺节目走“自下而上”式的“草根平民选秀”路线,而《舞林大会》这样的舞蹈类综艺节目要走“自上而下”的“精英”式“明星选秀”路线呢?个中的原因大致可归纳为以下三点:其一,我们的文化传统决定了歌曲比舞蹈有着更为深厚的群众基础。两千多年来,以“温柔敦厚”为主旨的儒家观念造就了我们民族内敛化的性格特质,那么相比歌唱更为张扬的舞蹈,其接受范围就远比歌曲为小;其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歌唱在我国的受众更为广泛。在我国,八九十年代相对廉价的磁带风行一时,培养起了远比舞蹈受众规模更大的流行音乐受众群体;其三,也是十分关键的一点,舞蹈比歌唱的技术难度更大,看上去对身体素质能力的要求更高。这三个因素,导致了在今天这个“视觉为王”的传播时代,诉诸视觉的舞蹈类综艺节目反而比诉诸听觉的歌唱类综艺节目出现更晚,且难以走“平民选秀”的路线。
而《舞林大会》邀请一众明星闪亮登场、大秀舞技,趟出了一条“精英”式的选秀路线之后,舞蹈类综艺节目的“平民选秀”路线才变成了可能。个中原因归纳起来大致也有三点:其一,“陌生化”的审美张力吸引并培养了大批受众群体,制造了新的受众需求。从美学角度来看,歌唱是一种“陌生化”的说话方式,而舞蹈则是一种“陌生化”的行走方式。当明星作为舞蹈选手现身“舞林”之后,他们别开生面的“陌生化”身份,即可与本就是“陌生化”行为的舞蹈完美融合为一体。这就造成了一种极致化的审美张力效果,也就在传统的“艺术”内涵之外,又为电视选秀舞蹈平添了一种“行为艺术”的内涵。这种货真价实的“行为艺术”不仅为舞蹈类选秀节目培养了大批受众,而且点燃了他们渴望参与此类节
目的强烈愿望,意即《舞林大会》诱导并创造了受众全新的参与需求; 其二,明星作为“普通人”通过“魔鬼训练”掌握舞蹈技能并大秀舞技的励志场景,无疑提示受众,自己也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做到这一点!这就化解了受众对于舞蹈技术难度的恐惧心理,激发了他们学习舞蹈的信心;其三,以“方昭舞蹈学校”为代表的培训机构借《舞林大会》所造就的“全民学舞蹈”之东风,培养了大批掌握舞蹈技能的受众,为舞蹈平民选秀类电视节目提供了充足的选手资源。
换言之,《舞林大会》在造就电视舞蹈选秀类节目受众群体的同时,也创造了草根平民全新的舞蹈表演需求,并在线下完成了人才资源储备工作。于是,2013年,明星资源挖掘殆尽的《舞林大会》在完成自身历史使命之后功成身退,而作为平民化舞蹈选秀类节目代表之作的《舞林争霸》接过了它所培养的受众资源和选手资源,以全新的面貌闪亮登场。2014年的《中国好舞蹈》则推波助澜,将平民化舞蹈选秀类节目推向了主流化地位。
可以说,当《舞林大会》培养的平民选手现身《舞林争霸》并一展舞技,晋身为“舞林中人”之际,就标志着《舞林大会》所开创的“自上而下”式“明星选秀”路线获得了完满成功。因为这标志着《舞林大会》完成了“以受众为中心设计节目——培养受众群体及其全新需求——创造新的媒介平台提供给受众发布信息,满足其全新需求”这样一条环环相生的节目发展循环线。至此,麦奎尔的“受众中心式”大众传播理论在从《舞林大会》到《舞林争霸》的节目发展历程中得到了完美应用及深刻诠释。可以说,从《舞林大会》到《舞林争霸》,再推广到《中国好舞蹈》的历程,标志着中国电视舞蹈选秀类综艺节目在传播机制上走向了成熟。当然,也就会在“以受众为中心”的发展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新、越走越好!参考文献:
[1] 许锐.传媒世界的舞蹈盛宴:从电视舞蹈大赛看当代“传媒与艺术”的关系[J].艺术评论.2007(08)[2] 赵小丁.剧场舞蹈与电视舞蹈的互补性及其未来发展[J].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