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青岛世新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与法鹏确认劳动关系纠纷一审民事判决书
青岛世新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与法鹏确认劳动关系纠纷一审民事
判决书
提交时间:2014-08-08
青岛市市南区人民法院
民 事 判 决 书
(2013)南民初字第60222号
原告青岛世新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王建一,经理。
委托代理人郎小红,女。
被告法鹏。
委托代理人法挺,山东禹宸律师事务所律师。
委托代理人胡思玮。
原告青岛世新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与被告法鹏确认劳动关系纠纷一案,原告不服南劳人仲案字(2013)第95号仲裁裁决书,于2013年5月6日向本院提起诉讼,本院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委托代理人郎小红及被告委托代理人法挺、胡思玮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原告青岛世新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诉称:原、被告不存在劳动关系,为被告账户付款的林春梅虽是原告的一名员工,但林春梅在原告处任职期间还在其他单位任职,南劳人仲案字(2013)第95号仲裁裁决书仅凭为被告付款的林春梅系原告处员工就认定原、被告存在劳动关系缺乏依据,亦非事实。现原告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诉至本院,请
求依法判决:
1、原、被告双方不存在劳动关系;
2、原告不予支付被告未签订劳动合同的二倍工资差额36509.64元;
3、诉讼费由被告承担。
被告法鹏辩称:仲裁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应予以支持。经审理查明:被告称其2012年5月7日入职原告处,担任人力资源经理,约定月工资8000元,原告处林春梅每月通过银行转账的形式为其发放工资,但原告未与其签订劳动合同,被告于2012年11月1日离职。原告称被告不是原告处员工,未给原告提供过劳动,原告从未给被告发放过工资。
查明:林春梅曾系青岛新宇国际船舶代理有限公司(简称:新宇公司,下同)股东发起人。原告提交的银行资料载明:林春梅名下的卡号为62×××81的招商银行账户自2012年6月5日至2012年11月27日期间共有6笔转入款项,均系新宇公司职员周文祥名下的卡号为62×××69的青岛银行账户向林春梅转账,具体日期为:2012年6月25日(文字摘要:12年5月)、2012年7月26日(文字摘要:1206)、2012年8月20日(文字摘要:12年7月)、2012年9月19日(文字摘要:8月)、2012年10月25日(文字摘要:12年9月)、2012年11月19日(文字摘要:12年10月),每一笔转账进款后均系当月工资的转账出款记录,出款记录的文字摘要为“X.X工资”,但无接收工资方的账户及名称。其中,以“工资”名义向被告法鹏名下的卡号为62×××42招商银行账户转账记录为:2012年6月25日、4790元(5月工资),2012年7月26日、8200元(6月工资),201
2年8月20日、8170元(7月工资),2012年9月19日、8230元(8月工资),2012年10月25日、8210元(9月工资),2013年1月17日、3699.64元(11月工资)。
原、被告之间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争议,被告法鹏(申请人)向青岛市市南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请求裁决原告青岛世新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被申请人):
1、确认原、被告之间于2012年6月7日至2012年11月1日期间存在劳动关系;
2、原告支付被告未签订劳动合同二倍工资差额40000元;
3、原告支付被告2012年11月拖欠工资及补贴4500元。该仲裁委于2013年3月27日下发南劳人仲案字(2013)第95号仲裁裁决书,裁决:
1、确认原、被告于2012年6月7日至2012年11月1日期间存在劳动关系;
2、原告支付被告未签订劳动合同的二倍工资差额36509.64元。现原告不服此裁决,诉至本院。
庭审中,原告提交相关银行资料(林春梅名下的卡号为62×××81的招商银行账户明细及周文祥名下的卡号为62×××69的青岛银行账户交易记录),并申请林春梅出庭作证。林春梅称其当时虽然系原告处职员,但同时系新宇公司的股东,其系代表新宇公司外聘被告做人事顾问工作,新宇公司向其银行卡打款,再通过其银行卡向被告法鹏等新宇公司的员工发工资,其在原告处工作期间担任业务员,在原告处未见过被告,原告单位为其发放工资的银行卡与新宇公司向其汇钱的卡是一个卡。但在庭审后的质证过称中,林春梅开始称其在原告处工作期间的工资以现金形式发放,其招商银行卡的明细均为新宇公
司向其招聘的新宇公司的员工发放的工资,没有其本人的工资,其作为新宇公司的股东仅在年底结算工资,有时以现金形式,有时打到卡上;后来又称其在原告处工作期间,被告有时到原告处找其谈人事方面的工作,原告有时向其卡内打入费用,有时是工资,但当庭分不清哪些是原告为其发放工资的记录,哪些是打入款项的记录,庭后提交书面意见,但之后并未向本庭提交书面意见。被告称为其发放工资的林春梅系原告处职员,证人林春梅在被告任职期间对外发放工资的数额和数量显然超出了新宇公司的员工人数和工资总额,周文祥虽然是新宇公司的员工,但他同时为包括原告、新宇公司在内的三家公司的职工发工资,原告与青岛新宇国际船舶代理有限公司系关联公司。上述事实,有原、被告的陈述,双方当事人提交的证据及南劳人仲案字(2013)第95号仲裁裁决书等在卷佐证,经当庭质证,足以认定。本院认为: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予以证明。原告虽然不认可原、被告之间存在劳动关系,但为被告转账发放工资的林春梅为原告处员工;虽然原告提交的银行资料载明青岛新宇国际船舶代理有限公司员工周文祥于2012年6月5日至2012年11月27日期间向林春梅的账户转账入款,后由林春梅的账户转账支付被告法鹏工资,但每一笔转账进款后转账出款支付工资的记录达百余条,且并无接收工资方的账户及名称;证人林春梅在庭审中的表述尤其是对于原告给其发放工资情况的陈述亦前后矛盾,因此,本院认为,原告作为单位未提交有效证据证明作为原告处员工的林春梅并非代表原告为被告法鹏发放工资,应承担举证不能的法律后
果,因此,本院确认,原告青岛世新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与被告法鹏于2012年6月7日至2012年11月1日期间存在劳动关系。被告在原告处工作期间,原告未与其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第一款“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之规定,结合庭审查明的被告工资数额的事实,以及被告未就南劳人仲案字(2013)第95号仲裁裁决书提起诉讼的事实,本院认为,原告青岛世新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应支付被告法鹏未签订劳动合同的二倍工资差额36509.64元。对于原告青岛世新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主张原、被告之间于2012年6月7日至2012年11月1日期间不存在劳动关系、原告不予支付被告二倍工资差额36509.64元的诉讼请求,本院不予支持。
综上,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条、第八十二条第一款、《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第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二条之规定,判决如下:
一、驳回原告青岛世新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的诉讼请求。
二、确认原告青岛世新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与被告法鹏于2012年6月7日至2012年11月1日期间存在劳动关系。
三、原告青岛世新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支付被告法鹏二倍工资差额36509.64元。
如果原告未按本判决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应当依照《中华
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
案件受理费10元,由原告承担。
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山东省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审 判 长徐 勇
人民陪审员王国香
人民陪审员赵 莲
二〇一三年十一月十八日
书 记 员柳 琳
第二篇:青岛八方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与王均让追索劳动报酬纠纷一审民事判决书
青岛八方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与王均让追索劳动报酬纠纷一审民
事判决书
提交时间:2014-04-25
青岛市市南区人民法院 民 事 判 决 书
(2013)南民初字第60178号 原告青岛八方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贾琳,总经理。
委托代理人于显东,男,系青岛八方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职员。被告王均让,男,1962年1月24日出生,汉族。
原告青岛八方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与被告王均让追索劳动报酬纠纷一案,原告不服南劳人仲案字(2012)第335号仲裁裁决书,于2013年3月1日向本院提起诉讼,本院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委托代理人于显东及被告王均让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原告青岛八方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诉称:原、被告不存在劳动关系,被告在与原告合作期间利用不当手段私造了一份收入证明(其中的内容为其自己填写,负责人、经办人的签字也由王均让代签,单位公章系违法偷盖),该证明中写明自2005年1月1日起,但被告2005年还在山东外运工作,这说明该份证明是虚假的、无效的,即使有效也只在当时对银行有效,因为企业的工资不会固定不变,而且该证明是应当出具给银行的,不应在被告手中。被告并非原告处正式员工,被告在原告处没有保底工资,只是根据其所做业务的利润按照50%的比例提成,只是原告对于中介人员的计算方法,被告还代表青岛人本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与其他公司签订合同,更说明被告不是原告处职工。原告已支付被告230000余元业务提成,被告还欠原告借款170000元及业务款等款项,原告无需再支付被告工资。现原告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诉至本院,请求依法判决:
1、原告不予支付被告工资127500元;
2、诉讼费由被告承担。
被告王均让辩称:生效判决已确认双方于2006年10月至2011年5月存在劳动关系。被告的证据充分。青岛人本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与原告系同一法定代表人。被告在原告处的提成比例是50%,被告应得230000元的提成,因需买房向原告借款170000元,后在提成中扣除,被告只拿了50000余元的提成。12500元是被告欠原告的业务款项,该业务是被告揽的,但被告没有拿到该笔业务款项。
经审理查明:被告主张其于2005年从原单位中国外运山东有限公司青岛分公司下岗后到原告处工作;2006年10月,被告与原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此后继续在原告处工作至2011年5月,原告将其辞退。原告认为原、被告之间系居间中介关系,被告为原告承揽业务,每完成一笔业务按比例提取一次提成,双方之间不存在劳动关系。查明:中国外运山东有限公司青岛分公司为被告缴纳社会保险费至2006年9月。被告在原告处工作期间,双方未签订劳动合同,被告从原告处共计领取提成230000元。
原、被告之间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争议,被告向青岛市市南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请求裁决原、被告之间于2006年10月至2011年9月期间存在劳动关系。该仲裁委于2012年2月24日下发南劳人仲案字(2011)第753号仲裁裁决书,裁决:确认原、被告于2006年11月至2011年5月期间存在劳动关系。原告不服此裁决书诉至本院,本院于2012年8月16日下发(2012)南民初字第60145号民事判决书,判决:确认原、被告于2006年11月至2011年5月期间存在劳动关系。该判决书已生效。
后被告王均让(申请人)再次向青岛市市南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请求裁决原告青岛八方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被申请人):
1、支付被告2005年1月至2011年5月期间的工资500500元;
2、支付被告2010年、2011年双倍工资差额71500元。该仲裁委于2013年1月4日下发南劳人仲案字(2012)第335号仲裁裁决书,裁决:
1、原告支付被告工资127500元;
2、驳回原告的其他仲裁请求。现原告不服此裁决,诉至本院。
庭审中,被告称原告只支付了其在职期间的提成230000元,但从未支付其基本工资,并提交《收入证明》1份,用以证明其月收入情况。该证明载明“建设银行:兹证明王均让系我单位正式员工,并且该员工:„„;5已与我单位签订长年劳动合同,期限自2005年1月1日起至年月日止;(无固定期限)6月收入总计人民币11000元,其中工资收入为人民币6500元,其他收入为人民币4500元。„„2009年10月16日”,加盖原告单位公章。被告认可该《收入证明》上手写部分均系其本人所写。原告对该证据的真实性不予认可,认为证明的内容系被告所写,公章系被告自己加盖,其中记载的被告的入职时间2005年1月1日,当时被告还在山东外运工作,当时就月工资6500元不现实。原告称被告系其单位中介人员,只根据其所做业务的利润按照50%的比例提成,不领取基本工资,并提交《青岛八方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业务利润分配规定》等证据予以证明。被告质证称,对原告提交的证据的真实性不予认可,其未见过上述规定,认可其按照利润的50%计提业务提成,但其应在领取基本工资6500元以外再领取提成。
上述事实,有原、被告的陈述,双方当事人提交的证据及南劳人仲案字(2012)第335号仲裁裁决书等在卷佐证,经当庭质证,足以认定。本院认为:根据生效法律文书(2012)南民初字第60145号民事判决书及庭审查明的原、被告之间未签订劳动合同的事实,本院认定,原、被告于2006年11月至2011年5月期间存在事实劳动关系。被告主张其工资形式为“基本工资+提成”,原告从未支付基本工资,仅支付所揽业务的全部提成230000元,并提交《收入证明》予以证明。该《收入证明》虽加盖原告单位公章,但该证明载明的内容均为被告本人自己书写,载明的被告的入职时间及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均与事实不符,载明的日期为2009年10月16日亦不能证明被告在此日期之前的收入情况,且该证明系向银行出具的证明,被告亦未提供其他证据与该《收入证明》予以佐证,故本院对该证据的效力不予采信。庭审中,被告自述原告从未向其支付工资,原告仅按照被告所揽业务利润的50%支付其提成230000元;原告认可被告所称的计提业务提成的比例和形式,并称被告在原告处没有保底工资只是根据其所做业务的利润按照50%的比例提成,原告亦从未向被告支付基本工资。对此,本院认为,原、被告之间的劳动关系存续近5年,原告从未向被告支付基本工资,被告亦未提交证据证明在长达近5年的时间里向原告索要基本工资,而是仅仅按照其所揽业务利润的50%领取了提成,应视为被告认可原告向其支付工资的形式即仅按照被告所揽业务利润的50%支付被告提成工资,现被告仅提供《收入证明》主张原告欠发其基本工资,证据不充分,本院不予采信,对于原告青岛八方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主张不予支付被告王均让工资127500元的请求,本院予以支持。
综上,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第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二条、第六条、第八条之规定,判决如下: 原告青岛八方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不予支付被告王均让工资127500元。
案件受理费10元,由原告承担。
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山东省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审 判 长
徐 勇 人民陪审员
王晓菊 人民陪审员
胡娟娟 二〇一三年九月十日 书 记 员
柳 琳
第三篇:刘振宽与市南区花自林大饭店、第三人青岛花林实业有限公司确认劳动关系纠纷一审民事判决书
刘振宽与市南区花自林大饭店、第三人青岛花林实业有限公司确认劳
动关系纠纷一审民事判决书
提交时间:2014-03-18
青岛市市南区人民法院 民 事 裁 定 书
(2013)南民初字第60133号
原告刘振宽,男,1963年6月21日生,汉族。委托代理人兰卫天,山东雅君律师事务所律师。委托代理人李春珍,山东雅君律师事务所律师。被告市南区花自林大饭店。
负责人陈世枫,女,1969年2月14日生,汉族。委托代理人刘扬,山东劳谦律师事务所律师。委托代理人刘慧,山东劳谦律师事务所律师。第三人青岛花林实业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李明林,董事长。
原告刘振宽与被告市南区花自林大饭店、第三人青岛花林实业有限公司确认劳动关系纠纷一案,本院依法进行了审理,现已审理终结。原告刘振宽诉称:原告于2011年7月4日被告登记成立前开始工作,但被告于2011年8月10日注册成立后一直未与原告签订劳动合同,后被告委托第三人自2011年10月起为原告缴纳社会保险费。原告工作期间未休过带薪年休假,被告也未足额给付相应待遇,后因原告要求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而将原告辞退。原告为此诉至青岛市市南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但该仲裁委以第三人为原告投缴社会保险为由,作出南劳人仲案字(2012)第783号裁决,驳回了原告的仲裁请求。现原告不服此裁决,诉至本院,请求依法判决:
1、确认原、被告2011年8月10日至2012年12月10日期间存在劳动关系;
2、被告与第三人共同支付原告二倍工资98000元;
3、被告及第三人共同支付原告未休带薪年休假工资、加班费、电话补贴、年底双薪93178元;
4、被告及第三人共同支付原告解除劳动关系经济补偿及赔偿金21000元;
5、本案的诉讼费用由被告承担。
经查明:申请人刘振宽(原告)与被申请人市南区花自林大饭店(被告)因确认劳动关系产生争议,申请人刘振宽(原告)向青岛市市南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裁决被申请人市南区花自林大饭店(被告):
1、支付申请人二倍工资98000元;
2、支付申请人未休年休假工资、夜值加班费、周日加班费、法定节假日加班费、电话费补贴、交通补贴、年底双薪共计93178元;
3、支付申请人经济赔偿金21000元;
4、确认申请人与被申请人于2011年7月4日至2012年11月1日期间存在劳动关系。2012年12月24日,该仲裁委作出南劳人仲案字(2012)第783号裁决书,认为:申请人提起的仲裁请求及提交的证据材料均主张与被申请人发生劳动关系,被申请人予以否认,并提交青岛市就业登记表、青岛市就业登记花名册,该证据所载的用人单位为青岛花林实业有限公司,申请人认可其真实性,故申请人主张其与被申请人存在劳动关系的仲裁请求无事实依据。裁决驳回申请人刘振宽的仲裁请求。现申请人刘振宽不服此裁决,将青岛花林实业有限公司列为第三人,诉至本院。
另查明:第三人青岛花林实业有限公司为原告刘振宽缴纳2011年10月至2012年11月期间的社会保险费。
本院认为:原告因确认劳动关系与被告产生争议,并列被告为被申请人申请劳动仲裁,但经审查,其社会保险费由青岛花林实业有限公司缴纳,现原告在诉讼中直接列青岛花林实业有限公司为第三人,并主张被告与第三人共同支付二倍工资差额、未休带薪年休假工资、加班费、电话补贴、年底双薪、解除劳动关系经济补偿及赔偿金,因未经仲裁程序处理,故不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原告的起诉依法应予驳回。据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第(四)项、《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十条的规定,裁定如下: 驳回原告刘振宽的起诉。
案件受理费10元,本院不予收取。
如不服本裁定,可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山东省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审 判 长
侯丽洁 人民陪审员
范 伟 人民陪审员
余 珍 二〇一三年八月十七日 书 记 员
吕 斌
第四篇:无讼案例|慈溪市航海五金电子有限公司与李帅豪确认劳动关系纠纷二审民事判决书
无讼案例|慈溪市航海五金电子有限公司与李帅豪确认劳
动关系纠纷二审民事判决书
文书正文 当事人信息上诉人(原审原告):慈溪市航海五金电子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虞舟迪。委托代理人:沈桂君。被上诉人(原审被告):李帅豪。委托代理人:吴德朝。委托代理人:李红利。审理经过上诉人慈溪市航海五金电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航海电子公司)因与被上诉人李帅豪确认劳动关系纠纷一案,不服浙江省慈溪市人民法院于2013年3月18日作出的(2013)甬慈民初字第42号民事判决,于2013年4月2日向本院提起上诉。2013年4月23日本院立案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经过阅卷及询问当事人,事实核对清楚,决定径行判决。本案现已审理终结。一审法院查明原审法院经审理认定:李帅豪系航海电子公司招用的新员工,双方未签订劳动合同。2012年2月11日,李帅豪在航海电子公司的五金车间操作机器时右手受伤,航海电子公司支付了李帅豪在住院期间及出院后门诊期间的医疗费12余万元。后李帅豪申请仲裁,要求确认其与航海电子公司在2012年2月10日至2012年2月12日期间存在劳动关系。2012年12月21日,慈溪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向航海电子公司送达了仲裁裁决书,确认了李帅豪与航海电子公司在2012年2月10日至2012年2月12日期间存在劳动关系。航海电子公司不服该仲裁裁决,起诉至法院,要求判令航海电子公司、李帅豪在2012年2月10日至2012年2月12日期间不存在劳动关系。被上诉人辩称李帅豪在一审中答辩称:李帅豪是经航海电子公司的五金车间主任刘某同意在厂里上班,李帅豪在航海电子公司的五金车间生产了1700多个产品。李帅豪受伤后,航海电子公司支付了10多万的医疗费。上述事实经多人证实,仲裁裁决确认航海电子公司、李帅豪之间存在劳动关系,实属正确,航海电子公司诉请应予驳回。原审法院审理认为:李帅豪经航海电子公司同意在航海电子公司工作,李帅豪在车间内操作机器,属于航海电子公司的业务组成部分。航海电子公司对李帅豪在车间内操作机器未予以拒绝,视为接受了李帅豪的劳动。根据现有证据,可确认李帅豪受伤时,航海电子公司、李帅豪之间存在劳动关系。航海电子公司诉请,应予驳回。据此,参照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第一条、第二条的规定,判决如下:
一、驳回慈溪市航海五金电子有限公司的诉讼请求;
二、李帅豪在2012年2月11日受伤时与慈溪市航海五金电子有限公司存在劳动关系。案件受理费10元,减半收取计5元,由慈溪市航海五金电子有限公司负担,于判决生效之日起七日内交纳原审法院。宣判后,原审原告航海电子公司不服原审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称:证人张三伟和证人赵晓峰在一审中的证言是虚假陈述,而且刘某没有给被上诉人安排过工作,被上诉人是到上诉人公司看望老乡的,并非是到上诉人公司工作,被上诉人在看望老乡时产生了留在上诉人公司工作的念头,见到空闲的机器而自行操作,才发生了被上诉人受伤的事件。因此原判认定被上诉人与上诉人存在劳动关系是错误的。而且,上诉人与被上诉人连劳动报酬也没有明确约定,双方不可能建立劳动关系。另外,陈燕在参加仲裁庭审时并没有取得上诉人的委托授权,之后在仲裁委员会的要求下,上诉人仅明确授权给陈燕一般委托授权,而非特别授权代理,而且陈燕在仲裁时所讲的内容不符合事实。因此原判认定上诉人接受了被上诉人的劳动是不妥的。综上,请求二审法院撤销原判,依法改判上诉人与被上诉人不存在劳动关系。被上诉人李帅豪答辩称:原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请求驳回上诉人的上诉请求,维持原判。上诉人的诉请没有法律依据。双方当事人的事实劳动关系经过了仲裁确认,以及一审判决的确认,均采信了被上诉人的证据。事实上被上诉人在2012年2月9日由被上诉人的老乡张三伟介绍,上诉人工厂缺工,两人到上诉人公司办理招录手续。而人事经理陈燕也陈述当时被上诉人与张三伟各填写了一份入职登记表,后到刘某的车间观摩,2月10日看师傅工作,当天被上诉人就和张三伟一起做了1700多个产品。2月11日上午8点多被上诉人去干活的时候,前一天工作的机器被原来的老师傅占用了,所以被上诉人用了旁边的机器时发生事故。事故发生后,由司机陪同被上诉人一起去医院治疗,并且垫付了部分医疗费。被上诉人付出劳动,上诉人也接受被上诉人的劳动。关于工资报酬的问题,在上诉人门口贴的招录信息上写的是3000余元一个月,熟练工是计件制的。恳请法院尽快作出判决,维护被上诉人合法权益。二审期间,上诉人与被上诉人均未向本院提供新的证据。上诉人航海电子公司在二审举证期限内向本院提出要求证人刘某、孙某出庭作证的书面申请,本院经审查认为,上诉人航海电子公司没有正当理由未在原审法院审理期间提出这一申请,因此上诉人航海电子公司的申请不符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的有关规定,本院对上诉人航海电子公司的这一申请不予准许。本院查明二审期间,上诉人对原判认定的“李帅豪系航海电子公司招用的新员工”这一节事实有异议,认为双方不存在劳动关系。本院经审查认为,根据证人张三伟和证人赵晓峰在一审中的证言以及航海电子公司在仲裁阶段的委托代理人陈燕在仲裁庭审中的陈述,原判经审查认定李帅豪系航海电子公司招用的员工并无不当。上诉人对其提出的异议,未能提供证据加以证明,本院不予采信。被上诉人对原判认定的事实没有异议。故二审查明的事实与原判认定的事实一致,本院予以确认。本院认为本院认为:认定双方之间是否存在劳动关系,除签订有书面劳动合同的情形外,应根据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是否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劳动者是否受用人单位管理并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及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否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等综合考虑。本案中,李帅豪与航海电子公司均符合劳动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李帅豪系经航海电子公司同意并接受航海电子公司安排在公司车间内操作机器,其工作内容属于航海电子公司的业务组成部分,并且李帅豪系在航海电子公司的车间操作机器时右手受伤,航海电子公司已支付了部分医疗费。因此李帅豪与航海电子公司之间的关系符合劳动关系的本质特征,原审法院据此认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并无不当。上诉人航海电子公司认为证人张三伟和证人赵晓峰在一审中的证言系虚假陈述,陈燕在仲裁阶段的陈述不符合事实,被上诉人李帅豪并非其公司员工,而是到上诉人公司看望老乡时自行操作机器导致受伤的上诉理由,依据不足,本院不予支持。综上,原审法院对本案事实认定清楚,适用法律正确,审判程序合法,判决得当。上诉人之诉,本院不予支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第一款第(一)项之规定,判决如下:二审裁判结果驳回上诉,维持原判。二审案件受理费10元,由上诉人慈溪市航海五金电子有限公司负担。本判决为终审判决。审判人员审判长马金平审判员陈士涛审判员樊瑞娟裁判日期二〇一三年六月三日书记员代书记员吴佳易
第五篇:霍发臣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河南有限公司濮阳市濮阳县分公司劳动争议纠纷一案一审民事判决书
霍发臣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河南有限公司濮阳市濮阳县分
公司劳动争议纠纷一案一审民事判决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9)濮民初字第1328号
民事判决书
原告霍发臣,男。
委托代理人董彦军,系河南董彦军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告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河南有限公司濮阳市濮阳县分公司。
负责人张永泽,系分公司经理。
委托代理人南彩霞,系河南惠信律师事务所律师。
原告霍发臣诉被告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河南有限公司濮阳市濮阳县分公司劳动争议纠纷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霍发臣及其委托代理人董彦军、被告委托代理人南彩霞均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原告诉称:2000年,濮阳县电信局分立为濮阳县网通公司和濮阳县移动公司之后,原告到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河南有限公司濮阳县营业部从事电工和维修工作至今。2007年7月28日晚因办公室主任强令要求原告冒险作业,遭到原告拒绝,因此事,被告将原告档案移交劳务公司通知原告自2009年8月1日起不用到被告处上班,并停发一切工资。原告多次找领导询问,领导互相推脱,至今不为原告安排工作岗位。原告自2000年至今在被告处工作期间,每月工资为500元,并且被告一直没有为原告缴纳各类社会保险金,被告应为原告补缴各类社会保险金53504.4元;原告在工作期间,由于工作性质,全年365天在岗,原告并没有享受法律规定的法定休息日和法定节假日的待遇,被告应支付原告加班工资及各项赔偿金、补偿金108786.8元;濮阳县自2007年10月份开始,最低工资标准550元,被告应补足工资差额及经济补偿金2475元;2008年1月1日新劳动合同法实施后,被告也没有按照法律规定与原告签定劳动合同,原告要求被告支付双倍工资9000元;被告违反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单方解除劳动合同,依法应支付原告经济补偿金17325元。因濮阳县劳动争议仲裁委驳回了原告的仲裁请求,故诉至法院,望判如所请。
被告辩称:原告与我公司之间不属于劳动关系,而属于劳务派遣。原告是濮阳县柳屯镇利军保洁部派遣到我公司的员工,在劳务派遣之前与我公司无任何关系,我公司是原告的用工单位,而不是用人单位,依法律规定我单位无义务为派遣员工缴纳任何保险金;原告派遣到我公司所从事的工作是水电维修工作,如果电器不需要维修,原告则天天无事可做,在不付出任何劳务的情况下照常到派遣单位领工资,如果电器需要维修,无论什么时间都是原告的合同义务,根据原告的劳务性质不存在加班问题;与派遣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支付劳动报酬,属派遣单位的责任和义务,原告诉我公司无任何法律依据;因原告行为经常违反我公司的工作制度,我公司才决定将原告退回派遣单位,派遣单位经过核实后,与我公司办理了退回手续。综上,我公司不属于适格的被告,且原告请求的各项费用无事实依据,请求法院依法驳回原告各项诉讼请求。
经审理查明:原告原在濮阳县邮电局做水电临时工,后濮阳县邮电局分立为濮阳县邮政局和濮阳县电信局,濮阳县移动通信营业部与濮阳县电信局分离,2000年被告在濮阳县移动通信营业部基础上成立,期间原告一直为被告从事水电工作。2008年7月至2009年6月被告与濮阳县洁神保洁服务有限公司签订物业保洁协议书,将原告的工资拔付给该保洁公司,让原告到该保洁公司领取工资,而原告仍从事水电工作,2009年7月至2010年12月被告与濮阳县柳屯镇利军保洁部签订物业保洁、电工服务合同。2009年7月原告与被告因工作事情发生争执,后被告通知原告自2009年8月起不用上班,停发工资,原告即向濮阳县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2009年10月20日濮阳县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以
原、被告之间不存在事实劳动关系为由,驳回原告的申请请求,原告不服即诉至我院。
另查:原告2008年、2009年月工资为500元。
本院认为:原告为被告从事电工工作,被告发放工资,双方形成事实劳动关系,被告将原告工资关系转到保洁公司,让保洁公司发放工资,原告也到保洁公司领取工资,并非属劳务派遣。2009年7月被告通知原告不用上班停发工资,是一种解除劳动关系的行为,应依法给予原告经济补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八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关系的经济补偿办法》第八条之规定,判决如下:
一、被告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河南有限公司濮阳市濮阳县分公司补偿原告霍发臣5000元(500元/月)×10个月)。限判决生效后十日内履行完毕。
二、驳回原告其他诉讼请求。
如果当事人未按本判决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九条之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
案件受理费10元,由被告负担。
如不服本判决,应自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供副本,上诉于濮阳市中级人民法院。
审判长翟国玺
审判员于振民
审判员高剑龙
二○一○年四月二十日
书记员谢利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