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史论文作业

时间:2019-05-13 02:06: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近代史论文作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近代史论文作业》。

第一篇:近代史论文作业

《中国史纲要》读书笔记

我一直以来对历史很有兴趣,特别是对中国封建社会两千多年的历史很有兴趣,这个学期开始上了《中国近代史纲要》,老师在上课的时候放了一些关于中国历史的视频,讲的一些人物故事,让我了解了很多知识。因此,我选择了著名作者翦伯赞主编的《中国史纲要》这本书,作为本学期的结课论文题材来更深一步了解中国的历史。读了这本书以后我学到了很多。

从史前时代至近代时期,《中国史纲要》以一万五千左右的篇幅重踏一遍历史的印迹,主要讲述化石等证明下史前人类的进化及原始文明的渊源,和从传说中的夏与商起,西周、春秋与战国、秦汉、三国两晋、隋唐、五代十国、宋、辽、金、元、明、清的各朝代兴衰与变迁及近代中国的变故。

《中国史纲要》作为通史教材,其贯通性的一面是非常明显的,而贯通是靠理论支撑起来的,最明显的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是以经济形态、社会结构和阶级关系的变化作为国家结构和政治形态变化的基础。尽管增订本中有的地方放弃了原版“阶级关系”的提法,而代之以“社会阶层”,但考察中国历史上经济形态、社会结构和阶级关系的变化,却是本书一条很鲜明的主线。如书中分析了商代的分封贵族与邑居平民,西周建立在封赐采邑基础上的各级贵族、国人(周族的平民)和野人(被征服地区的居民),春秋时期按照宗法关系建立起来的贵族(卿大夫)与被剥削的庶人,西汉的地主阶级、农民阶级(包括自耕农、佃客和佣工等)、商人和奴婢等,东汉的豪强地主与各种身份的依附农民,魏晋南朝时期的世家大族与部曲佃客,十六国北朝时期的大族地主和各种身份的依附民户,唐宋以后的一般地主与租佃农民等等。如果把有关不同时段社会结构与阶级关系的描述贯通起来看,全书把它看成是国家结构和政治形态基础的理论色彩是很明显的。与此相关的是,全书关注不同时期生产发展和土地制度、赋税制度的变化,以及王朝统治不同阶段土地占有状况的变化,作为社会结构和阶级关系变化的基础。这对于当前大学历史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重政治史轻经济史的现象,是一个必要的警醒,能够起到一定的纠偏作用。

国家结构和政治体制,全书的基本逻辑是: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推动了君主集权制度的形成,秦始皇时期是统一的专制国家的形成,西汉时期是统一的专制国家的确立,东汉时期经历了专制体制的完备与统一国家走向瓦解,经历过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分裂对峙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挫折,隋唐时期是统一国家的再建、中央集权的加强和政治体制的完善与转型,北宋是在结束了唐末五代以来割据局面前提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由北方民族建立的辽金元等王朝的统治,对于自唐朝以来国家形态和政治体制的变化发生了重大影响,明清时期专制主义皇权和中央集权的体制都有了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全书把专制主义皇权和中央集权政治体制放在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视角下来描述,从产生、确立到发展完善,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每一个阶段的变化,都有其特殊的前提和不同的内容。全书关于专制主义皇权和中央集权政治体制变化的描述,贯穿着历史的发展观。

贯穿全书的理论还有很多方面,简而言之,就是坚持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论来贯通中国历史的发展轨迹。

从这本书中我收获真的很大,不仅得到了中国古代历史上发生的重要变革的时间,原因,结果,它们的趋向,而最重要的是我体会到了人生的路是自己选择的,走那一条路由

你确定,但是你成功还是衰败还是有民众的公平评价来确定,从这本书上看到了个个王朝的什么目的来建立,然后什么原因被推翻,离开人民的国王活不了十天,要想成功一定要从实际出发,想变成一个领导要从大多数人的利益出发,要学会为别人着想,一旦自私你就完蛋了。学会做事要先学会做人,这是最基本的知识。这本书给了我很多知识,特别是许多历史人物的事业启发了我,从那一开始学会了学历史的重要性,历史不仅给历史的消息,最重要的是给我们借鉴这一道理,历史人物的每一个看法而它的结果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教训,需要自己体会。历史真的很重要,学历史不仅是关于历史专业事,而且每个人都要知道自己的历史,文化,还要关于将来少多思考一下,读了这本书我收获真的很大。

第二篇:近代史作业实践报告论文

中国近代史纲要 实践考察报告

目:

走进大美临沂

------参观《华东革命烈士陵园》有感

走进大美临沂

------参观《华东革命烈士陵园》有感

一、考察目的

通过对华东革命烈士陵园的参观,重温红色道路,探寻沂蒙精神,对沂蒙老区的革命精神有了更深、更透、更清晰的了解。亲身感受华东革命烈士陵园的庄严肃穆,心中充满莫名的感动和感慨,它就是一座无形的丰碑永远屹立的在人民的心中,是代表那个战火纷飞年代的鲜明标志,英雄长眠于此,而后人们在此寄托的不仅仅是哀思还汲取着不断前进奋发向上的力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的革命烈士为了祖国奋不顾身,英勇抗敌,视死如归的精神和品质依然需要发扬光大,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简介

华东革命烈士陵园位于临沂市城区金雀山脚下,沂河西岸。1949年4月,山东省人民政府为纪念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牺牲的华东地区革命烈士而建。是华东地区最大的革命烈士陵园。陵园南北长650米,东西宽300米,占地面积290亩。以45米高的五角灯塔式革命烈士纪念塔为中心,塔的东南方向有开国首席大将粟裕骨灰撒放处。当年,在沂蒙山区乃至华东解放区广泛流传这样一首歌谣,还把它作为对联到处张贴:“毛主席当家家家旺,粟司令打仗仗仗胜”。以及罗炳辉、国际共产主义战士汉斯·希伯和王麓水墓,此为东墓区;以革命烈士纪念塔为中轴线,与东墓区对称的西墓区有丁秋生骨灰撒放处和常恩多、刘炎和张元寿墓。塔后是宫殿式烈士纪念堂。堂内有表现烈士事迹的浮雕和镌刻着61,813位烈士英名的石碑。纪念堂前左右两侧分别是革命烈士事迹陈列馆和革命战史陈列馆。陵园内有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任弼时、董必武、刘伯承、陈毅和罗荣恒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题词。

三、主要旅游景点

首先,我们来到了烈士陵园的大门,陵园大门为坊式建筑,面前并立4根朱漆明柱,横枋彩绘,蓝色斗拱疏密其间,顶覆黄色玻璃瓦。大门上中红色横额题“华东革命烈士陵园”,系著名书法家舒同手书。大门两侧,红墙灰瓦,古朴典雅。门前左为广场,右为桐树林,中一弧形单孔石桥跨青龙河与陵园前街相通,建筑风格很独特,气氛很压抑,给我的感觉很严肃、庄重,使得我的心情很沉重。

紧接着,我们内心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进入了陵园中,一眼就看到高高耸起的革命烈士纪念塔,它位于陵园中心,为五角灯塔式建筑,基部塔台为五面体石质平台,周围绕以石槛,供参观者走动。基台上为亭式塔墩,周围环接铜质栏杆,5角各立有2条花岗石柱,石柱顶端镶有表现战争年代工、农、青、妇、兵战斗、生产、放哨等内容的浮雅,上面写着发生的战争和事迹。亭内的每一塔壁上部各有一幅大型浅浮雕,题材均为反映军民英勇战斗、取得胜利的事迹。浮雕下部亭壁上分别为中共中央华东局、华东军政委员会的题词,山东省政府建塔碑文,鲁中南区党委、行署、军区、军区司令部和政治部题写的碑文,及刘少奇、朱德、刘伯承、陈毅等老一辈革命家的题词。塔身正面,镶有毛泽东亲笔题写的“革命烈士纪 念塔”7个鎏金大字,字体刚劲有力,清晰可辨。塔的顶端嵌有一立体巨型景泰蓝五角红星。走近纪念塔,当我们看到那一幕幕雕刻在石碑上,栩栩如生的再现了当年战士们保家卫国,浴血奋战,奋不顾身的战争场面时,战士们冒着敌人的船坚利炮,冲锋陷阵与敌人拼斗,其中有几个场面令我们万分的震撼和愤慨。

然后,我们又来到了革命烈士纪念堂,位于烈士塔北侧,为传统宫殿式建筑。两层飞檐,斗拱交错,顶覆青色玻璃甬瓦。正面廊檐下悬一巨匾,上题“革命烈士纪念堂”。堂四周,环以回廊,正面并立14根明柱。堂内以钢筋水泥和栋梁,穹窿顶棚饰以彩塑。堂内迎门为一石碑,上镌周恩来题词“人民革命的烈士们永垂不朽”,碑面为任弼时题词“你们的功绩永垂不朽”。碑前两侧,陈例子着王麓水、赵铺、刘炎、张元寿4位烈士的半身石质浮雕像。堂内东西两面正中陈着着两块巨在的联碑,直通堂顶。碑上镌刻着很多烈士的英名,他们为了战争奉献了自己的生命,是我们值得学习的模范和榜样。

革命战史陈列馆值得我们去参观,位于纪念堂东侧,馆为“回”字型平房建筑,外边两侧有一个废旧的坦克和一架战斗机。我们在附近纷纷合影留念。进入馆内,里面大多为大量的文字、图片、图表、照片、雕塑和实物,反映党和人民在鲁中南地区的革命斗争史,再现了1932年“日照武装暴动”、1943年蒙阴“岱崮阻击战”、1947年蒙阴“孟良崮战役”等重大革命历史事件和光辉战例,还有一些战争遗留下来的武器,如子弹壳,小米加步枪和缴获的武器等。烈士事迹陈列馆位于纪念堂西侧,与战史陈列馆对称布列。建筑形制亦同。馆内通过大量文字、图片、文物等资料,系统介绍了罗炳辉、赵铺、陈若克及国际共产主义战士汉斯·希伯等32位烈士的生平事迹。旁边还有讲解人员为我们讲述战役的详细内容,让我们更进一步的接触历史的回顾。

最后,我们来到了陵园的东侧,这里有一个很大的水池,但是里面的水不是很干净,这边还建有罗炳辉、王麓水、汉斯·希伯、张元寿、刘炎、常恩多及陈明、辛锐夫妇8位革命烈士的7座风格别异的烈士墓,又立有罗炳辉遗像亭1座。许多人为他们进献花圈,我们也折了松枝以此表达我们的崇敬的心情。

四、感悟

参观烈士陵园给了我很大的震撼和感触,让我深深体会到了革命烈士坚强不屈的意志力和无私奉献的精神,也深刻认识到了革命老一辈为我们留下的沂蒙精神。在抗日战争时期,临沂是山东军区指挥地,陈毅,粟裕将军在此地指挥了一场有一场激烈的战争!可以说沂蒙山区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沂蒙山区的人民为新中国的成立也做出了重大的牺牲。在沂蒙山区无数的革命先烈为了人民的利益投身战场,义无反顾地抛头颅,洒热血。

正如纪念碑上所刻:“不论革命高潮与低潮时期,在山东的革命战士配合全国的革命健儿,在毛主席、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艰苦奋斗,前仆后继。卒能以英雄的碧血,争取到今天人民大革命的全国胜利。此种伟大的高度的革命英雄主义,其丰功殊勋,铭印在我们千百万人民的脑海里,子孙万代,永世不忘。” 我们应该铭记历史,吸取前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知识和经验,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不断的学习、奋斗,树立无私奉献的精神和远大的理想,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做一个有文化、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的年轻人。

第三篇:近代史作业修改版

你可曾记得“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你是否模糊了“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你是否忘记了“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我的梦,中国梦”是否时刻在你耳边萦绕。

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回首过去,鸦片战争以来,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就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中华民族经历了太多的磨难与不幸,在士大夫心中我们是天朝上国,我们可以闭关锁国,不去关注西方。因此,当我们的国门被英国的坚船利炮打开的那一刹那,我们才懂得落后就要挨打,固步自封是不会成为令人尊敬的大国。于是,林则徐、魏源等先进的知识分子,发出了“向西方学习”的号召,成为睁眼看世界的先驱。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这些如噩梦般的过去,让醒着的人们时刻不能入睡。我们也不会忘记虎门销烟、甲午海战等仁人志士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而作出的牺牲。战争带给了我们中华民族太多的经验与教训。“雄关漫道真如铁”的昨天,中华儿女不会忘记.审视现在,道路决定命运,自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成立的那一刻中华民族便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道路,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土地革命、八年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是中国共产党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行了改革开放,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给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金融危机、房价泡沫、钓鱼岛争端、南海问题等等”这些问题对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考验依然存在,但我们相信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会妥善解决这些问题,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展望未来,中国会更加民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会更有活力,中华文化会更加博大精深,“中国号”这艘大船一定会乘风破浪,扬帆远航,实现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中国梦,把蓝图变为现实。

近代以来的奋斗告诉我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每一个中华儿女应尽的义务。我们只有跟随习近平主席的领导,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才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才能跟上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实现真正的大国崛起,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第四篇:近代史作业

1家乡中国革命历史的调查分析2.家乡在近现代革命和建设历史中的重大时间的调查分析3家乡在近代革命和建设中涌现出的革命英雄人物的调查情况4家乡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的农村经济变化的调查于分析5家乡厂矿村镇发展历史情况的调查于分析6家乡社会生活状况历史变迁的调查于分析7家乡的现代化变迁状况的调查于分析8其他于中国近现代史教学内容相关的自选题目

聊城市位于山东省西部,冀鲁豫三省交界处。西靠漳卫河,与河北省邢台市、邯郸市隔水相望;南依金堤河,与河南省濮阳市为邻;东南滨黄河,与济宁市、泰安市、济南市的梁山县、东平县、平阴县分界;北部、东北部与德州市接壤。现辖东昌府、临清、冠县、莘县、阳谷、东阿、茌平、高唐8个县(市区)和1个市经济开发区,135个乡镇(街道),5624个行政村,总面积8715平方公里,总人口600万人。

聊城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是争取人民解放、反抗外侵的扬威不屈之地,有着光荣的革命历史和传统。

中国共产党创立初期,聊城是山东省较早传播马列主义和建立党组织的地区之

一。早在1925年,聊城革命青年王寅生、聂子政、孙大安等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6年,共产党员杨耕心利用学校放假回乡的机会,建立了鲁西北第一个基层党组织——中共阳谷九都杨党支部;1927年,在聊城古城东关姚家园子共产党员赵以政家,成立了鲁西中共第一个县委——东昌县委(又称鲁西县委);1928年,鲁西党组织先后发动和领导了在山东较早、震动全省的农民武装暴动——阳谷坡里暴动和高唐谷官屯暴动。暴动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势力,唤醒了广大民众,为鲁西北乃至全省武装革命斗争播下了火种。1935年2月6日,在堂邑县城徐运北家中,成立了中共鲁西特委,之后又建立了中共鲁西北特委。聊城党组织曾两次与上级失去联系,但经过艰苦曲折的斗争,仍得到保存和发展。截至抗战爆发前夕,建立了东昌、东阿、冠县、清平等县委;临清、聊城2个特支;莘县、堂邑特区和古云区委;阳谷安乐镇中心支部(后扩大为阳谷县委);聊城师范及清平、博平、寿张、茌平、高唐支部;共有党支部52个,党员400余人。这一时期,聊城共产党人为中共山东省委的重建做出了特殊贡献。1933年,中共山东省委及省工委3次遭受重大破坏,与中共中央和北方局失去联系。1935年冬,时任中共山东省工委代理书记的赵健民(冠县籍)两下莘县(原濮县)古云找党,往返奔波1000多公里,终于与河北省委代表兼直鲁豫特委书记黎玉取得联系,接通了中共山东党组织与中共北方局的关系,从而重建了山东省委,全省党组织得到较快恢复和发展。

抗日战争时期,聊城各级党组织团结一切力量,会同主力部队,开展了艰苦卓绝、不屈不挠的敌后斗争,聊城人民为战胜日本法西斯做出了重大贡献。抗战初期,鲁西北党组织相继组建了冀鲁边抗日游击第七大队、农民抗日武装联庄会、鲁西北抗日游击队等抗日队伍。同时,中共鲁西北特委(后改称鲁西特委)与原国民党山东省第六区行政监察专员兼保安司令范筑先建立了合作抗战的亲密关系,鲁西北特委通过六区政训处作为党的公开机构领导鲁西北抗战。联合创建了鲁西北抗日根据地,建立起一支约6万人的抗日武装,建立了30多个抗日县政府,实现了“5个统一”,即有统一的党的机构、党统一领导的军队、统一的革命政权、统一的行动纲领、统一的经济政策。这是当时山东省成效最显著的统一战线。鲁西北

抗日武装组织济南战役、阻击日军土肥原师团战斗、梁水镇战斗、南镇战斗等大小战役、战斗数百次,歼灭了大量日伪军。1938年5月,毛泽东指出:“河北平

原、山东的北部和西北部平原已经发展了广大的游击战争,是平地能够发展游击战争的证据。”1938年11月初,毛泽东派黎玉捎去给范筑先的亲笔信,对其表示慰问和嘉勉。到1938年11月中旬聊城沦陷止,鲁西北抗日根据地坚持了一年有余的时间,成为抗战初期我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的典范。

抗日战争中后期,我党在广大农村独立自主地开展敌后游击战争,聊城是冀鲁豫边区抗日根据地的中心区。聊城陷落后,遵照中央军委、八路军总部和第一二九师首长的指示,1938年11月下旬,八路军青年纵队政委李聚奎率领青年纵队和津浦支队,挺进冠县、馆陶。12月中旬,八路军第一二九师三八六旅旅长陈赓率部挺进鲁西北。12月下旬,八路军第一二九师先遣纵队在冠县成立。1939年11月,筑先抗日游击纵队在馆陶县成立。1939年9月下旬,八路军第一一五师东进抗日挺进纵队,在司令员萧华、参谋长邓克明率领下进入运东地区,活动在东阿、茌平、博平一带。八路军主力部队会同鲁西北地方抗日武装,积极主动地开展对日军作战,打开了鲁西北抗战新局面。在抗战艰苦岁月里,濮(阳)范(县)观(城)中心区成为我党抗击日伪军的钢铁堡垒,是联系鲁西、冀南、豫北各抗日根据地的桥梁,也是沟通华北与华中、太行与太岳的枢纽,被誉为“红色濮范观,边区小延安”。1941年7月,鲁西和冀鲁豫两区合并为新的冀鲁豫边区,边区党政军领导机关设在观城县红庙村。刘少奇曾经来这里视察工作、居住;万里、张霖之、田纪云、段君毅、张承先、王任重、宋任穷、杨得志、曾思玉、马本斋、杨勇、苏振华、黄敬、赵健民、徐运北、谢鑫鹤、黑伯理等党、政、军领导人曾经在这里工作、战斗和生活。同月,鲁西北的各地委均归冀鲁豫边区党委统一领导。在冀鲁豫边区党委、行署、军区组织领导下,各抗日根据地认真实施党中央制定的对敌斗争、精兵简政、统一领导、拥政爱民、发展生产、整顿三风、审查干部、时事教育、“三三制”政权、减租减息“十大政策”,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中逐步取得战争的主动权。从1941年起,日军在华北大规模推行“治安强化运动”和“清乡运动”,加紧掠夺和奴役中国人民。鲁西北抗日军民奋起抵抗,针锋相对地展开反“扫荡”、反“蚕食”斗争。1942年9月,日伪军2万余人对范县一带进行“扫荡”。曾思玉率部大战甘草口堆,掩护上万名群众突围。10月起,回族抗日英雄马本斋率领“回民支队”转战鲁西北,使日本侵略者闻风丧胆。面对根据地被日、伪军严重分割的形势,运西、泰运、鲁西北军分区积极组建、派遣小部队,深入敌占区和接敌区,开展了分散的群众性游击战争。1943年7月,杨得志统一指挥冀鲁豫军区发起朝南战役。7天内攻占汉奸文大可所部伪军据点、碉堡70多处。10月,日伪军对冀鲁豫边区发起空前规模的“扫荡”,2万余人分13路“铁壁合围”濮范观中心区。抗日军民机动灵活地反“扫荡”,彻底粉碎了敌人的进攻。经过八年浴血抗战,1945年8月15日,终于迎来了最后胜利。为战胜日本侵略者,聊城人民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当年鲁西北抗日根据地总人口不足300万,就有数十万人拿起武器,共进行大小战斗数千次,消灭日伪军数以万计。涌现了一批英烈屯、英雄村、模范村和许多英雄人物,仅全市在册的知名烈士就达4525名。战争中惨遭敌人杀害和间接伤亡的老百姓达数十万人。解放战争时期,鲁西北党政军民同心同德,顾全大局,全力支援前线和新区建设。抗战胜利后,晋冀鲁豫军区第二纵队(司令员陈再道、政委宋任穷)、晋冀鲁豫野战军第七纵队(司令员杨勇、政委张霖之),在聊城地方部队协同下,先后发起聊(城)博(平)战役和解放聊城战斗。至1947年1月1日肃清残敌,国民党政权在鲁西北地区的最后一个内战堡垒被拔除,聊城全境宣告解放。解放后的聊城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一方面进行土地改革,一方面全力支援全国的解放战争。

从1945年10月至1949年3月,聊城先后掀起5次大的参军运动,有17万余名翻身农民参加了解放军。根据战争的需要,在各级党组织和政府的领导下,鲁西北人民识大体、顾大局,肩负起艰巨光荣的战勤任务。白1946年8月开始,刘邓大军先后进行了陇海、定陶、巨野、鄄南、巨(野)金(乡)鱼(台)、豫皖边、豫北等战役。聊城各级党组织和地方政府都组织大批担架队、运输队,开赶前线,配合作战。1947年6月30日,刘邓大军12万余人在西起临濮集(濮县南)东至张秋镇(寿张东)约150公里的地段上强渡黄河,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序幕。聊城党和政府全面予以配合,迅速征调水兵、训练水手、修造船只、挖掘船坞、筹运物资、整修道路,圆满完成了协助刘邓大军渡河任务。刘伯承、邓小平为此发出慰问信,表彰聊城军民“为祖国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立了大功”。1947年8月到1949年3月,聊城人民多次运送陈粟大军往返黄河南北,完成了东北野战军渡河南下作战任务。自1948年9月起,又在人力、物力上大力支援了济南战役、淮海战役。解放战争的3年中,聊城支前民工、民兵先后参加战役、战斗20余次,出动担架l0余万副、大小车40余万辆、民兵民工200余万人次、牲畜100余万头次,向前线运避了大量的布匹、鞋袜及各种战勤物质,仅冀鲁豫六、九地委在淮海战役中筹集运往前线的小米就达3300万斤。陈毅同志称赞“淮海战役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随着解放区的不断扩大,聊城还先后抽调了3000余名干部北上东北、平津,南下河南、安徽、湖北、湖南、贵州、四川、云南等接管新解放区的工作。解放战争中,全市有6325名党员、干部、翻身农民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体现了崇高的革命和奉献精神。

195 1年8月,中央人民政府北方老革命根据地访问团晋冀鲁豫分团慰问革命老区人民,最早慰问的是聊城,并赠送了中央人民政府的慰问信、纪念章等。毛泽东同志对革命老区“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亲笔题词的锦旗,也最早赠给了聊城。

建国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聊城革命老区的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但是欠发达仍然是聊城的基本市情。相对来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不少差距和困难。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财政实力弱;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方式粗放;城镇化进程相对滞后;资金短缺、土地紧张、人才匮乏;群众生产生活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冠县、莘县、阳谷、东阿被列为全省扶贫开发重点县,全市仍有不少低收入农户和贫困人口。由此看来,聊城革命老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进一步扶持;老区人民的增收需要进一步加快。

为创造聊城人民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新一届聊城市委、市政府在过去发展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符合聊城实际的科学发展路子。2012年2月份召开的中国共产党聊城市第十二次代表大会谋划了未来五年全市发展的宏伟蓝图。一是明确了一个科学发展的总体目标。即全面建设生态型强市名城实现新跨越,为创造聊城人民的幸福生活打下更为坚实的基础。二是明确了一个融入全省发展格局的城市总体定位。即以建设济南西花园和山东“东引西拓”桥头堡为目标,努力把聊城建设成为山东西部的新兴生态化工业城市、冀鲁豫交界地区的商贸物流中心城市、江北文化旅游和休闲度假目的地城市。三是明确了一个推动发展的总体思路。即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继续坚持工业强市、三产兴市、三农稳市、城建靓市“四市”方针,努力打造“一五二”产业基地,抓好加快结调整,强化节能减排,推进改革创新,坚持富民优先,促进文化繁荣,维护和谐稳定,加强党的建设等七项工作。五年内实现全市经济社会五个主要发展目标,即全市经济实力大提升、先进文化大发展、城乡面貌大变化、生态环境大

改善、人民生活大提高。

当前,聊城革命老区人民正在中共聊城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弘扬老区精神,发扬光荣传统,着力塑造“自豪、创业、包容、奋进”的聊城形象,站在新的起点,迎接新的挑战,创造新的业绩,为实现聊城革命老区更加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奋|斗。

第五篇:近代史作业

09小教1班王进00915120

4.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和基本经验是什么?

答案:

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20世纪中国和人类历史上的重大事件。

第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我国国家主权和领土完

整,使中华民族避免了遭受殖民奴役的厄运,结束了日本在台湾50年的殖民统治,使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

第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使中国人民在精神上、组织上的进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认识到中共是领导各族人民争取民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坚强核心。在抗战胜利的基础上,中共领导人民取得了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第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万众一心,百折不挠,开拓创新,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

第四,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世界各国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了巨大影响。为最终战胜世界法西斯势力作出的历史性贡献,在全世界人民面前树立了一个以强胜弱的范例,显著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抗日战争胜利的基本经验:

第一,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是中国人民战胜一切艰难困苦、实现奋斗目标的力量源泉。

在抗战中,中华民族形成了广泛的抗日统一战线,没有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就没有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第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的精神动力。抗日战争大大

丰富和升华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只是抗战得以坚持和胜利的重要的思想保证。

第三,提高综合国力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本保证。

第四,中国人民热爱和平,反对侵略战争,同时又决不惧怕战争。

第五,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华民族才能捍卫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的权利,才能创

造美好的未来。

下载近代史论文作业word格式文档
下载近代史论文作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近代史作业

    读书笔记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专业:管理科学与工程学号:912107830112姓名:刘英英读书笔记 —— 读《走近钱学森》有感 一向不喜欢读人物传记的我,响应老师的要求,用了两个星期的时间,......

    近代史论文

    谈谈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 中文摘要: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这场战争扭转了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

    近代史论文

    思想决定革命成功 中国自古以农立国,农民占人口的绝大多数。中国任何反动与社会革新,没有农民的参与是不可能胜利的。辛亥反动之所以失败,是由于乡村没有完成大的变动,农民没有......

    近代史论文

    长征精神与当代大学生 张诚 (信息科技学院通信工程122班 学号:201205016239) 摘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国家的中央领导人不断提倡弘扬长征精神,他们集体将改革开放和现代......

    近代史论文

    “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第一次是辛亥革命,推翻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

    近代史论文

    浙江财经学院论文题目:清末立宪运动学生年级:大一学生专业:学生学号: 学生姓名:二零一二年五月[摘要]:本论文主要论述了清末立宪运动发生的必然性以及清末立宪派为挽救民族危亡、......

    近代史论文

    如何看待当今中日关系 姓名:魏昳阳 院系:徐海学院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级:2013-4班 学号:22130277 摘 要:中日两国是邻邦,但近代以来,日本在1894年、1931年、1937年发动了三......

    近代史论文

    中共一大代表之董必武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先驱 摘要:董必武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党和国家的卓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