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海西晨报报道厦门三名家共画
厦门三名家共画“富贵长青”
复制链接打印
大 中 小
海西晨报 2014年01月19日04:53 | 我来说两句(1人参与)| 保存到博客
晨报讯(记者 陈巧恩)当“娇艳牡丹遇上高雅翠竹,还有那黄鹂空中鸣唱”……这气韵生动的画面为昨天正式成立的厦门企业家联合书画院吹进阵阵清新之风。更妙的是,它由厦门三位著名画家—郑景贤、白
磊、李文绚现场挥毫、共同绘就,取名《富贵长青图》。
作为开门巨献,“海峡两岸中国画名家特邀巡回展—厦门风·花鸟画新作三人展”同步开幕。该展由厦门日报社主办,厦门华亿传媒集团和厦门企业家联合书画院联合承办,集中展出上述三位厦门著名花鸟画家的三十余件书画精品,生动展现了厦门花鸟画家的传统人文自然风韵。
厦门乃至周边诸多书画界人士慕名观展,集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王新伦教授还客串起“导览员”。他说,三位画家各有特点,基本代表了厦门乃至福建花鸟画的最高水平,“他们都是书画市场备受关注的前卫画
家。”
据了解,厦门企业家联合书画院还将推出山水画、人物画系列展。另外,计划在2014年举办两岸艺术季、两岸企业家书画联展、两岸佳人佳作艺术展等活动。通过定期或不定期举办艺术沙龙、艺术采风、艺术创作、鉴定鉴赏等各种形式的书画艺术活动为企业家、书画家提供文化艺术活动新平台,打造海峡两岸
企业文化艺术新名片。
值得一提的是,厦门企业家联合书画院是一家从事社会服务非营利性民办非企业专业书画院。它由厦门华亿传媒集团出资举办,由热爱书画艺术的海峡两岸企业家、书画家组成,将打造成以书画艺术为交流
载体的全媒体一站式服务平台。
第二篇:三教堂小学研修报道
咬定研修不放松,信息优化突破中
---------三教堂小学教师研修报道
本校讯:8月3日是山东省小学教师远程研修的第五天,一大早,我们学校教师就早早来到了研修办公室,虽然天气依旧炎热,但是全体参与2014年远程研修的语、数、英、音、体、美、品社学科教师们齐聚一堂,依旧投入到这次紧张而又充实的远程研修过程当中,开始了紧张而热烈的研修培训。
老师们学习热情高涨,积极上网观看网络视频,认真聆听了专家组的关于信息优化教学视频的讲座。在学习中,老师们纷纷参与网上交流、评论,积极在教研组内就某个教学问题展开激烈研讨,整个学习气氛紧张、热烈、愉快。研修中,老师们踊跃发言,不断切磋碰撞,相互学习交流,老师们不畏炎热与酷暑投入到紧张的学习中,为这个火热的夏日增添了一道亮丽的色彩。充分利用教育局配备的台式电脑,针对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学问题的描述、归因和问题解决策略进行了重新审视,并积极筹备、研究下午的作业,这时老教师发挥了自己经验丰富的优势,新教师虚心求教、认真学习。上午看过本讲导学后,紧接着学习了模块一 PowerPoint 2003的基本操作,如:创建演示文稿、视图方式、插入自选图形等文本。在对本模块充分学习理解的基础上我们又开始着手准备自己的评论,在《学习园地》发帖讨论,不少老师们又利用上午的时间写出博客随笔感言,整整一上午,大家都在忙于学习交流,尽情吮吸着研修的甘露,专家组高瞻远瞩的分析、贴近教学的案例都仿佛甘泉滋润着老师们的心田。年龄大的教师也需要年轻教师帮助操作、指点,互帮互助,学习热情高涨。老师们都表示前几个模块的学习让我们对信息技术支持下教学优化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对自己的课堂教学一定有很多的益处,纷纷表示后面的几个模块的学习会更加认真。通过这次远程研修,使我们拓展了视野,能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了解了很多关于ppt课件制作的新知识,开阔了新思路、打开了新模式,使我们认识到切实可行的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
感谢专家、领导给了我们这么好的学习机会!我们一定会把握好这次机会,让自己在这次研修中学到有用的东西应用到今后的教学中!学校领导对本次研修工作非常重视,刘光军校长亲自关注每位老师的学习情况,及时解决老师们的疑问和困难。在远程研修中,广大老师纷纷表示要抓住这次难得的与专家面对面交流学习的机会,认真学习,积极实践。
徜徉在这样的环境中,研修学习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感谢研修,为我们提供如此宽广的平台,相信我们教师的教学专业素质会得到更大的提高,通过此次研修让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更上一层楼!期待着研修的进一步深入!
2014年8月3日
(来维环)
第三篇:光明学校“创客”活动报道-沙画
光明学校“创客”活动系列报道
---------沙画制作
沙画是我校开展“创客”的一个重要课堂形式。通过指尖的流沙让学生的想象力飞舞起来。
第四篇:古人论画,有六法,有三病
古人论画,有六法,有三病
古人论画,有六法,有三病。六法中“气韵生动”不可学,董其昌谓生而知之。若学则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可以岁月到。三病指用笔三疾:曰板,曰刻,曰结。古人论用笔得失曰:“凡气韵本乎游心,神采生于用笔,意在笔先,笔周意内,笔尽意在,像应神全,夫内自足,然后神闲意定,神闲意定则思不竭而神不困也。”
元吴仲圭画学巨师,用笔皆中锋,温润笃厚,沈石田晚年醉心于此,极具古意。
宋李成以淡为宗,故用墨寸金,用积墨法画成。后米家得其真意,墨法平淡而微妙,平淡中又可谓无限奇,古人云:“平淡为绚烂之极”颇不过也。
古人云:写枯树最难苍古,然画中最不可少。即茂林盛夏,亦需用之。诀云:“画无枯树,则不疏通”。此之谓也。但名家枯树,各各不同,如荆、关则秋冬二景最多,其枯树老而浑,乱而整,简而有趣。到郭河阳则用鹰爪,加以细密又或垂槐,盖仿荆关者多也。如范宽则其上如扫帚样,亦有古趣,李成则繁而琐碎,笔笔清劲,董源则一味古雅简淡而已。约以六要六长,在平爽霁清虚室面南,依正壁而张之,要当澄神静虑,纵目以观之,且观之之法,先观其气象,后定其去就,次根其意终求其理”。
嵇康《养生论》云:“夫神仙,虽不目见,然记籍所载,前史所传,较而论之,其有必矣,似特受异气,禀之自然,非积学所能致也,至于导养得理,以尽性命上获千余岁,下可数百年,可有之耳。”又宋郭熙《林泉高致》谓:“烟霞仙圣,此人情所常愿而不得见也。”故放眼山水,以林泉为乐,山水画之意本源于此。
《宣和画谱》载:“本朝李成一出,虽师荆浩而擅出蓝之誉,数子之法遂亦扫也无余,如范宽、郭熙、王诜之流,固已各自名家而皆得其一体,不足窥其奥也。”刘道醇谓共思清格老,古无其人。郭若虚称其画:“气象萧疏,烟林清旷,毫锋颖脱,墨法精微”。
南齐谢赫云:“夫画品者,盖众画之优劣也;图绘者,莫不明劝戒,著开沉,千载寂寥,披图可鉴,虽画有六法罕能尽该,而古及今,各善一节,六法者何?一气韵生动也;二骨法用笔是也;三应物象形是也;四随类赋彩是也;五经营位置是也;六传移模写是也。”
国画设色可浓可淡,浓色见骨力,淡墨见层次。古人善观画者:“必于短长、功拙之间,执六要,冯六长而双揣摩研味,要归三品,三品者,神、妙、能也。品既得,是非功拙,毁誉自昭然矣,大抵观释教者尚庄严慈觉,观罗汉者尚四像归依,观道流者尚孤闲清古,观人物者尚精神体态,观畜兽者尚驯扰扩厉„„”《历代名画记》。
手卷形式,山水画常见,意在游千里山水之间,故《林泉高致》云:山水有可行者、可望者、有可居者,画凡至此,皆入妙品。此意最难。沈周先生启南,相城乔木,代禅吟写,下逮僮隶,并谙文墨,绘事明代第一,盛唐、宋元诸贤,上下千载,纵横百辈,莫不揽其精微,晚年醉心于吴仲圭,真可谓得绘事三昧。
苏东坡云王维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言诗要有画有感觉,画里要有诗的意境,王维不在画上题诗,但能如诗一般美的境界。六如画取法南宋人,变粗放为细笔,极具雅致。
画不以大小论,必以精神专注,笔笔周到为品。元季吴仲圭用意古拙,黄鹤山樵则出于华美,取意不同,风格炯异。
水为活物,故画水需灵动,下笔宜轻。
画秋水,须有生生不息之意,有四转盘旋之趋势,用笔要随势写出才显生动焉。
《林泉高致》云:画山水有体。铺舒为宏图而无余,消缩水景而不少。故宏图未必胜于水景。
作画以中锋用笔为最正宗,初学入门很难体会到。
四季树都不同,水墨画以意象来表现,用淡墨小点画早春之意,以干笔写深秋萧条景。
作画最好用研的墨,用笔要交代清楚,这样画画墨色清亮,层次分明。淡墨渲染墨色要淡,多遍后,可以使画面滋润,浑厚。
李成善于墨法,惜墨如金。陆俨少先生作画时常把盘子里的墨和笔中之墨用得干干净净,可谓惜墨如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