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论文为厌学开出红处方在职业教育德育论文交流...

时间:2019-05-13 02:12: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德育论文为厌学开出红处方在职业教育德育论文交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德育论文为厌学开出红处方在职业教育德育论文交流...》。

第一篇:德育论文为厌学开出红处方在职业教育德育论文交流...

德育论文《为厌学开出红处方》在职业教育德育论文交流大会上宣读,并获得南海区2005年职业教育德育论文评比一等奖。

为厌学开出红处方

——探索厌学的标本兼治之法

南海信息技术学校林健浓

【文章摘要】 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输出了许多优秀的技术人才,但现今学生的厌学情绪已经成为阻碍职业教育发展的一大因素。笔者在本文中主要结合本校学生的现状,从社会、家庭、学校、学生自身等几方面分析了职校生厌学的表现及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社会、学校、家庭要齐心协力,对症下药,共同为学生创造一个优良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保证职业教育的顺利发展。

【关键词】 厌学社会家庭学校教师学生

据中国基础教育职业教育信息网报道,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与北师大教育系在全国做过中小学生学习大型调查发现:因“喜欢学习”而上学的小学生只有8.4%,初中生仅有10.7%,而高中生仅有4.3%,这些数据表明:学生厌学。而职业中学中“喜欢学习”的就更少了。

在踏上这所职业高中讲台快三年的岁月中,我目睹了全校有十多个学生因不喜欢读书而退学。厌学已成为了困扰各级各类学校特别是职业中学的一个亟待解决难题,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应该以怎样的态度来看待它?让我们共同为之号脉,努力开出标本兼治的处方。

一、厌学的病征

根据我的观察了解,学生厌学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时间观念不够强,行动懒懒散散、磨磨蹭蹭。

2、经常找各种借口请假不上课,对老师和家长有欺瞒行为。

3、上课不听课或故意捣乱,写信、传纸条或看课外书者比比皆是。有些上课就睡觉,下课铃一响立即精神抖擞。

4、作业抄袭或者干脆不做,考试测验等着不劳而获或胡乱完成。与之谈及学习便不耐烦。

5、有的沉迷于游戏、网络、恋爱交友等,搞小团体,滋事生非。

上面所提的只是一些较为明显的表现,病症虽因人而异,但对学习却有相同的反应:不喜欢甚至讨厌,人在课堂,心游八极。在学校是混日子,形同受罪。

二、厌学的影响

学生厌学看似属于个人行为,但如果不加以妥善处理,其产生的负面影响令人担忧。

1、一个学生的厌学情绪很有可能会蔓延到整个班级甚至整个学校,阻碍班级或学校良好风气和稳定教学秩序的建立。

2、厌学学生容易以自我为中心,找不到归属感,无法融于集体中,对集体漠不关心。

3、厌学学生在学习上难以找到成就感,从而要在其他方面作出点惊人的举动,让老师同学注意到他的存在。较好的可能会将精力旁移到电脑和文体方面,而较为让人头痛的则是课堂上捣乱或在校内外滋事。

4、厌学很容易引发辍学,不利于学生个人的成长和人才的培养。

5、厌学、辍学学生容易被社会不良风气所诱导,与社会不良青年交往,成为社会的一个不稳定因素。

三、厌学的原因

(一)学生自身的原因

1、学习基础较差,缺乏目标和理想,成就需求低,没有高瞻远瞩的忧患意识,学习上得过且过,容易自暴自弃。

2、对所学专业缺乏兴趣,对专业前景和前途信心不足,认为所学的东西没有用。

3、纪律松散,怕吃苦,自我控制能力较弱,容易沉迷于游戏、交友等,荒废了学业。

4、不当教育的反作用力,使得部分学生要么以激烈的行为来反抗,要么以长期的消极情绪表达自身的不满。

(二)社会原因

1、社会上普遍认为职高学生将来没什么出息的世俗观念影响了部分学生的思想,打击了他们的信心,引发厌学情绪。

2、读书无用论依然存在,打工潮冲击下使一些学生认为与其在学校里混几年,还不如提早出来赚几年钱。

3、社会上一些行业学历唯上,为职高毕业生设置了高门槛。就业难,门路不广容易使学生产生迷惘和气馁情绪。

(三)家庭原因

1、对孩子关心不够,许多父母忙于工作而疏于对孩子进行管教。

2、父母过分看重成绩,简单粗暴的教育使学生的心灵受到刺激、伤害,引发厌学。

3、过度溺爱放纵孩子,生活环境的优越,使不少学生对学习知识技能的劳心劳力且枯燥单调的生活产生畏惧感。

(四)学校原因

1、教学体制不能很好的适应学生的需求。教学方法、手段陈旧,无法激发其学习兴趣。

2、教学设施不齐备,实操时间较少,是造成了学生不愿学或不愿勤学的一个客观条件。

3、学生管理上,“严”多“宽”少,课余活动单调,特别是一些学校实行全封闭式的管理,虽然学生学习时间很长,但学习效率却偏低。

4、后进生是最容易产生厌学情绪的人群,班主任的放弃或者强求他们接受老师过高的期望,按单一的目标和方向去努力,“揠苗助长”,最终只会事与愿违。

5、未能形成良好的班级和校园文化氛围,使得学生基本的归属感得不到满足。

四、处方

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应坚持内外结合、多管齐下、标本兼治的原则,从社会、家庭、学校、学生各方面采取对策。对厌学的学生重视“导”和“流”,从源头上解决问题。

(一)社会方面

要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净化学生成长的环境。对教育的投资既注重学校的外在形象,更应注重学校的内部结构。要摒除社会上认为读书无用及职校生没有前途的错误观念,尽可能为职校生就业创造机会,使他们对知识技能的学习和前途充满信心和希望。

(二)家庭方面

父母要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关心子女的学习情况,抛弃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多点鼓励帮助他们。平时多与学校联系,及时了解孩子在校的学习生活情况,配合学校进行教育。多给子女心灵上的关怀教育较之物质金钱上的关照显的更为可贵。对孩子的娱乐和交友要给予正确的指导,开明但不放纵。

(三)学校方面

学校是教育的主战场,因此要要加大在学校方面的用药力度。

1、积极争取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因地制宜地开设实用性强的学科专业,让学生满怀需求入学,真真正正学到知识和技能而去。要加强与各就业部门的沟通合作,加大实验、实习、见习等场室和设备的投入,提高学生专业技能,为毕业生就业广开门路。

2、因材施教,选择适合学生实际的教材和进行课程设置论证。现在我校使用的教材连通过过五关斩六将升入重点高中的学生学起来都感到吃力,所以我们要努力开发校本教材。

3、学生管理上坚持宽严结合的原则,形成一种优良的育人环境。我校现在正在进行校园CI文化建设,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校情感,增强归属感。

4、引进竞争机制,选拔出职业素质较高、知识丰富、教学方法灵活新颖的教师。

5、为厌学学生开出“心药”。教师要下大力气研究学生学习的心理状态,努力让学生爱听,听进去,听懂。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要关注有厌学情绪的学生,寻找厌学根源,帮助他们找回学习的自信和兴趣,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避免学生由厌学转为弃学。

6、尊重和发展学生兴趣。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学生的学习不仅在于认知能力的高低,还与他们的动力系统密切相关。在专业技能方面多开展一些竞赛活动,可让一些文化科学得不好,但专业有特长的学生获得学习上的成就感。

7、让学生明确学习的意义,树立职业理想。“书到用时方恨少”,当学生在觉察到学习内容与自己的理想前途密切相关时,积极性会明显提高。所以,任课教师一定要讲清这门课的重要地位,并经常强化,使学生强烈意识到这门课很有用。

国家富强之根本者在人才,人才之根本者在教育,教育之根本者在学校。有人说办好一所学校可以减少一座监狱,开展一场竞赛可以减少几个后进生。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输出了许多优秀的技术人才,但如今学生的厌学情绪已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一大阻碍。对此,社会、学校、家庭要齐心协力,对症下药,争取找寻到标本兼治的方法,共同为学生创造一个优良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引导学生消除厌学情绪,减少因厌学而导致的退学现象,保证职业教育的顺利发展。“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们要做的还很多,这仅仅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参考资料】

1.《班主任工作中的“度”》北京市东铁营一中孙喆

2.《德育以人为本的几点思考》严小平

3.《职业高中学生心理障碍分析及思考》 西城区电子电器职业高中崔淑琴

4.《寓教于乐何乐而不为》 贾劲华《中学生厌学行为的矫正》育才中学高炳

楚《关于学生“厌学”现象的分析及对策》陈玉新

第二篇:德育论文-变“厌学”为“乐学”

望闻问切、对症下“药”

——变“厌学”为“乐学”

摘要:新课程改革要求积极提倡全人教育,以学生成人、成才为目标。而在实际中,存在于学习群体中常有学生出现厌学的情绪,既影响他们个体成长,又有悖于全人教育的理念,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本文在调研基础上,以案例分析为辅佐,通过对学生厌学情绪产生的成因分析,如何让学生摆脱厌学,快乐学习,获取知识,健康成长进行了一些思考。关键词:厌学;学校;社会;家庭;快乐学习

厌学是学生对学习采取敷衍态度或排斥、拒绝行为的一种消极现象,是学生的学习需要得不到满足或缺乏学习兴趣时对学习丧失信心的一种心理反应。我国当前的教育要求不断在提高,教学内容不断在变化,特别是基础教育的内容和要求比以前高了几倍,这就对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致使那些脸上写满稚气的孩子们,背负着成年人的沉重期望,在本该是悠闲、快乐的双休日,可他们却要奔波于各种为他们特设的学习场所。每天需要伏案对付那似乎永远也做不完的习题,电视中精彩的节目对他们来说只是周末晚上的奢侈享受,孩子们的负担实在太重了。于是,有些孩子开始厌学,有些孩子因为不堪忍受而逃学拒学,有些孩子甚至以自杀的方式来逃避烦恼。

在教育教学中,常发现有的学生下课精神焕发,活蹦乱跳,而一上课,却无精打采,情绪低落。不愿完成作业,学习效果极不理想。这其实是学生的厌学心理在作怪。厌学是学生对学习采取敷衍态度或排斥、拒绝行为的一种消极现象,是学生的学习需要得不到满足或缺乏学习兴趣时对学习丧失信心的一种心理反应。不管是优等生,还是学困生,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厌学情绪,只是表现程度不同罢了。厌学心理严重影响了学习活动的顺利进行,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危害性。小学生产生厌学心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找出小学生厌学的原因,找到矫正的路子,重新点燃他们学习兴趣的火花,走出困惑,重树信心,变“厌学”为“乐学”,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望闻问切、查“病”因

(一)自身因素

1、缺乏学习动机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动机是影响学生学习活动的重要因素,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动机往往和学习的积极性密切联系着。学习效果好,就能增强学习动机;长期学习效率不好,就会使原有的正确的学习动机减弱或消退。

案例:正如我与本班高同学的谈话中问到:“你将来打算做什么职业?你三门功课总分想达到几分或每门功课想得几分?”他都是摇头没答案,或是对自己没信心。当我问到他在学习上有没有预习的习惯时,他更是低头不作回答。

这种不正确的学习方法如何提高成绩?因此不管是默写还是练习都出现一次次的不合格,这样学习效果不好导致没信心,最后产生了厌学情绪。

2、注意力缺乏症、多动症和学习上的慵懒症

儿童的注意力具有不稳定的特点,合理分配注意能力较差,注意力的集中和转移都有一定的困难。

案例:我在上课时观察过本班的王同学,一节课40分钟,几乎每10分钟我要点名提醒一次。慵懒症表现为:学习被动,上课精神不振,毫无参与欲望,自我管理能力极差。老师布置的作业从不能按时完成,每天必须把他请在身边做作业。一遇到动脑筋的题就轻易放弃。即使家长每天督促陪同孩子学习,其仍对学习厌倦。既无效率,也谈不上质量。

这种症状存在哪会有学习积极性,哪会有好的学习效果?(二)学校教育方面

1、教育、教学

在教育方面虽早已高举起“素质教育”的大旗,但并不意味着“应试教育”已退出历史舞台。传统的“应试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以分数高低作为衡量学生的标准。这使得学习竞争激烈,学生的压力大,心理负担重,当然会觉得学习是一件苦差事,哪里能谈得上喜欢呢?老师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提优或补差,这样学生又进入了“应试教育”的盲区。形成了平时“素质教育”,期中、期末“应试教育”。

教育教学方向与方法的不当会导致少年儿童缺乏学习的内在动力,频繁的考试使学生感到疲倦,在超负荷的状态下,学生对学习很容易产生厌烦的心理。

2、师生关系

“亲其师,信其道”,师生关系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积极性。从我从教这几年来看,由于老师希望看到学生好的一面,对于学生出现的错误总感到失望或沮丧。特别是那些屡教不改的学生,教师会显现出厌烦的情绪。这样会加剧他们产生讨厌老师、讨厌学习的厌学情绪的产生。

4、学生间关系

由于小学生的个别差异,小学生接受知识水平不同,造成学习成绩的不平衡,学生之间出现歧视现象。致使让学生觉得在学校没意思,产生了厌学心理。

(三)家庭方面

儿童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小学生特别是低、中年级学生,其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受家庭教育的影响很大,父母的主导倾向是什么,对孩子有何期望和要求,往往是孩子愿不愿意学习和怎样去学习的指示器。家长不当的教育方法主要表现为:

1、过分溺爱或放任自流

有好多学生由于父母,工作繁忙,忽略了教育孩子的责任,对孩子放任自流。或把教养孩子的责任转移给爷爷奶奶。老人疼爱第三代,往往比较注重生活方面的照顾,缺少心理上、感情上的交流。由于照顾太多,过分溺爱孩子,这些小学生的依赖性强,懒惰思想严重。导致这些学生缺乏责任心与自制力,上课自由散漫,独立性较差,把不良的生活习惯带到学习中来。久而久之,学习自然跟不上了,越是跟不上,越是不愿学习,形成了恶性循环。

2、要求过严、期望过高或态度粗暴

有一类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抓得特别紧,“要好好学习,认真读书,将来考上一所好学校”是孩子接受最多的信息。这使得学生整天被苦闷、焦虑、抑郁和不满的情绪围困着。特别是家长期望值过高,总是对学生的学习成绩百般挑剔,孩子的学习只要稍不如愿,就责骂痛打孩子,使之产生强烈畏惧心理,而迁怒于学。久而久之,把本来饶有兴趣的学习视为不堪忍受的苦事,造成孩子对学习的厌烦甚至恐惧的心理。

对孩子严格要求固然重要,但过份地严格,特别是用粗暴的手段对待孩子,非但达不到目的,反而会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3、父母感情不和,缺少家庭温暖

我们都知道,温馨的家庭生活和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是孩子成长的阶梯。在这样自由、平等、和谐、充满着爱的环境中,孩子心情会舒畅、精神振奋,容易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和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往往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探求欲望,同时往往也能充分认识自我价值,其独立学习、解决问题和适应社会的能力都能得到较好的发展。反之,一个充满“战争”气氛的家庭,只有给孩子带来焦虑和不安。孩子没有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心理上有压力,就容易引起厌学情绪。

案例:在与一个没有完成家庭作业的学生谈话时她这样告诉我:“我爸爸昨晚又喝酒,和妈妈吵架,他们说要离婚,还问我要随谁过。”

在现代社会中,年轻父母很重视孩子的教育,但像这样的家庭也不在少数。

(四)社会影响

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令人眼花缭乱的。学生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还没有形成自己的人生观,还不具备辨别是非的能力,往往不能抵挡社会上的各种诱惑——电子游戏、打牌赌博、黄色书刊影碟等等。一些不良的思想,如“读书无用”、“金钱至上”、“享乐主义”、“哥儿们义气”等很容易侵蚀他们纯真的心灵,使他们对学习产生迷惘,不知为什么而学,学什么,最终厌学。可见,学生的厌学心理产生是内外共同作用的结果。必须依靠学生、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互相配合,综合治理,探索纠正厌学心理的对策。

二、深思熟虑、下对“药”

药引:激发兴趣、重树信心

新课程标准以提高学生素质为主旨,将“以学生发展为本”贯穿全过程,它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的特征是“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这就需要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艺术。教师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而不能采用单调死板、照本宣科、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处于一种乏味的心理状态,致使学生感到学习成了一种负担。

因此,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采用先进教学手段,科学的教育手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还要善于发现厌学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激发他们的自尊心,使他们看到希望,树立信心。

第一味:以情激情、回归集体

关爱学困生要转变观念,更新思想。不能用学习成绩这把尺子去衡量学生,这种做法会不可避免地在对学生的认识和评价上产生偏差。国家需要我们培养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关爱学困生要从心理去关爱。关爱学困生要找出原因,对症下药。我们要采取不同的帮扶措施,或加强学习目的教育,激发他们学习的动机,或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公平”的眼光尊重他们,以“期待”的眼光激励他们,以“宽容”的眼光启发他们,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爱,这样才能让他们消除厌学的情绪回到集体中来。

第二味:多份赏识、多份机会

“人性中最深刻的禀性就是被赏识的渴望”。赏识是提高学生进取心的不竭动力。学困生之所以为差,是因为他们根本从来不知道自己的价值所在,以至破罐子破摔。难道他们真的就一无是处了吗?不!没有不成材的学生,只有不会开发学生潜能的教师。小学生喜欢表现自己以引起老师和同学们的注意,这种心理需求对“厌学生”来说同样是很强烈的。但事实上大多的“厌学生”由于长期得不到表现自己的机会,由于经常受到冷落,心理上越来越自卑,越来越消沉,以为自己是一只永远飞不上天的“丑小鸭”,因而自暴自弃。因此,教师应设身处地地为他们创设表现长处、发挥特长的舞台。

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比如组织“故事会”、“演唱会”,“朗诵会”、“体育竞赛”、“小发明”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技能性的活动。让学生参加各种课外兴趣小组,不仅能使他们学到既动脑,又动手的本领,而且能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引发新的学习需要,发展广阔的学习兴趣。特别是一些成绩差的学生,由于种种原因对学习不感兴趣,但他们当中不乏热衷于文娱、体育等活动的人才。如果能组织他们参加这类活动,就可逐步把他们在这方面的兴趣迁移到学习中来。

这样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各自的才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从而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优点,感到成功的喜悦,进而逐步消除厌学情绪,树立自信上进的信心。

第三味:家校合作、默契配合

老师和家长要默契合作,重视培养孩子美好的心灵。孩子具有健康的心理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前提。教师利用家长会、致家长的一封信、家校之窗等形式对家长进行教育方法的指导。向家长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讲解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宣传如何教育孩子做人,如何指导孩子的学习,如何指导孩子进行自我心理调适,承受挫折,培养自控能力等,还可以从每个班中选出一些有教育方法或不懂如何教育子女的家长代表,定期让他们在老师的组织下进行交流,与此同时老师可以对他们进行些辅导和咨询。并常与家长联系,共同培养孩子健康美好的心灵。例如:如果学生在学校被老师批评,回家如果再被家长变本加厉地再批评一顿,那样学生的心灵会受到很大挫伤。因此老师要与家长默契配合,由一方担任严厉批评的角色时,另一方担任劝解,万不可两面夹攻小学生,培养孩子美好的心灵比读书考试更重要。

总之,厌学的原因是复杂的,厌学的后果是可怕的,可是厌学的学生并不是无可救药的。对于厌学的学生,教师与家长要密切配合,认真分析。找出原因,对症下药,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要把尊重与爱撒给每一个学生,从他们的心理需要出发,进行教育和帮助,切实解决好他们的学习心理问题,才能让每一个学生更好地适应学校教育的要求,从而顺利走完健康成长的历程。

下载德育论文为厌学开出红处方在职业教育德育论文交流...word格式文档
下载德育论文为厌学开出红处方在职业教育德育论文交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