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夺命金》观后感
《夺命金》
影评:
影片以一句经典“没人不贪心,每个人都想不劳而获,以小博大” 的台词在某种程度上诠释了金融市场的潜规则,大多数人都是抱着赌博的心态走进金融市场,希望能在这个高风险领域谋取高收益。然而也有某些人或组织抱着侥幸的心理利用金融市场,暗中操纵黑市,寻求洗钱的途径。
从影片中还深入了解到银行职员是如何为了提高业绩出卖职业良心,误导毫无投资经验的客户将资金投入交易中,自身从中获得业绩收入的手段。
在影片结尾阶段,剧情的走向进一步向观众展示了期货市场的特性,能够利用套期保值的手段买入或卖出股指期货,规避股票市场的风险。
观后感: 在影片结尾处,剧情的走向进一步向观众解释了期货市场的特性,能够利用套期保值的手段买入或卖出股指期货,规避股票市场的风险的同时,亦反映出在金融市场上的敏感问题,即客户为了使犯罪所得的收益尽快“合法化”,消灭犯罪线索和证据,逃避法律追究和制裁,实现犯罪收益的安全循环使用的洗钱活动。影片中,期货公司职员利用自身的行业优势,在明知阿龙的资金一向是来历不明的情况下,仍贪图高额手续费与其合作,毫不犹豫的将啊豹偷来的犯罪钱款投入期货交易中,使其获得高额收益。
作为一名期货人员,应从中获得警醒,充分认识反洗钱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加强行为规范,增强工作主动性;认真履行反洗钱法律义务,严格执行反洗钱规定;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工作,自觉接受反洗钱监督管理。
在执行反洗钱规定的同时期货公司及期货人员应依法履行反洗钱的义务,包括:建立健全反洗钱内部控制制度,负责人应当对反洗钱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实施负责;客户身份识别,在建立业务关系时,应当要求客户出示真实有效的身份证或者其他身份证明文件,进行核对并登记,不得为身份不明的客户提供服务或者与其进行交易,不得为客户开立匿名账户或者假名账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保存,在业务关系存续期间,客户身份资料发生变更的,应当及时更新客户身份资料,在业务关系结束、客户交易信息在交易结束后,应当至少保存5年;大额和可疑交易报告,严格按照《金融机构大额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规定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的报告标准、报告程序和报告时限向中国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报告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应当履行的其他反洗钱义务包括:按照反洗钱预防、监控制度的要求,开展对本机构反洗钱工作人员的反洗钱培训和对客户的反洗钱宣传工作,对依法履行反洗钱义务获得的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信息,应当予以保密,依法配合人民银行进行反洗钱调查等。在反洗钱的过程中,需要强化的反洗钱履职手段:加强培训,提高反洗钱人员的工作能力,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反洗钱工作队伍,确保熟练掌握有关反洗钱操作程序,提高反洗钱工作技能;广泛宣传,形成反洗钱统一战线,通过宣传活动使广大社会公众、有关部门充分了解和支持反洗钱工作,形成全社会共同预防、报告、查处、打击洗钱行为的合力;建立金融机构联席会议制,各金融机构通过相互制约的方式,确保反洗钱工作的有效履行;认真落实反洗钱的各项制度,建立考核机制,对执行制度好的机构和个人给予必要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建立有效地内部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设立专门的反洗钱岗位,独立承担反洗钱职责,构筑反洗钱的“第一道防线”;在充分利用科技手段的基础上,加强对可疑交易的人工甄别,防止过多的“垃圾”数据上报,提高可疑交易报告的实效。影片的上映对所有社会公众都有关于金融市场各方面的针对性教育和警醒,从中获得反洗钱工作的重要性也是其精华所在。
第二篇:夺命金后感
夺命金
没有看过多少的有关经济类的电影,作为一部华语电影,其中也有它的成功之处,也较好的反应了当下的经济与社会情况。
2008年的金融危机,每个人都深有体会,中国虽为金砖四国之一,但是金融危机对我们还是有不小的影响。金融危机的特征是人们基于经济未来将更加悲观的预期,整个区域内货币币值出现较大幅度的贬值,经济总量与经济规模出现较大幅度的缩减,经济增长受到打击,失业率提高,社会普遍的经济萧条等,有时候甚至伴随着社会动荡或国家政治层面的动荡。此影片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一系列故事。
Teresa——多年来只是任职银行柜位服务员,随着时代转变,被逼转任银行投资顾问,她的业绩在公司是最差的,现在被逼,每天加班加点,为寻找更多的人投资,但都毫无结果。看到一位高利贷大客户有许多的资金,似乎希望就在眼前,但让他失望了。最终她没有办法,让一位谨慎性的娟姐投资高风险的产品,明知这是不可行的,依然这么做了。然后银行收取高额的费用,银行让人购买金融产品,收取暴利,风险又由客户承担。后来股市下跌,客户都损失惨重,到银行询问,银行依然努力说服他们投资,不会去体会客户的心情,只为自己的利益,体现了银行业暴利。
电影采取了倒叙手段,亦为微妙之处,通过黑帮,渐渐地引出了另一条线索。在金融危机影响下,黑帮生日大寿也显得那么吝啬,三脚豹的忠义使得剧情可以更好的发展。他老大被抓,到处借钱,但是钱依然不够,好不容易从一派出所保释出,却被另一派出所带走,看来金融危机也影响到了政府部门,政府则从人民那榨取金钱。
接着地下金融浮现水面,(注:地下金融是不通过正常渠道划转和取得资金,是违规违法从事金融活动,只有拥有金融许可证的企业才可以从事金融业务,民企从正规渠道拿不到资金,就向某些地下钱庄借钱。总的来说,地下金融就是一个不按照法律规定来经营的金融体系)三脚豹走进了股市这一领域。股票市场变幻莫测,一夜之间暴富的,有巨亏的。凸眼龙前一日还很风光,一夜之后,负债累累,也因为他负债炒股,使得他的困境更为艰难,为了生存,他走投无路,只能以非法手段获得资金。表面上看是要向高利贷借钱,实为抢钱。高利贷也认为现在非常时期是个赚钱的好机会,很乐意出借,这种方式投资收益更高,但他却不知自己性命难保。期间发生了离奇的命案,三脚豹顺利得到钱,但他们被宋先生,他们的债主抓住。负债炒股,风险高,凸眼龙为此也付上了生命的代价,凸眼龙在生命的最后关头,依然叫三脚豹去买股指期货(注:全称是股票价格指数期货,也可称为股价指数期货、期指,是指以股价指数为标的物的标准化期货合约,双方约定在未来的某个特定日期,可以按照事先确定的股价指数的大小,进行标的指数的买卖。)幸运的是三脚豹买对了股指期货,赚得一笔钱,而凸眼龙并不知实情,最后绝望而死。从中也看到了股票动荡巨大,高风险高收益,股市会因着多方面因素而变化,这次的转机也是因着希腊会议而使股指期货不断攀升,结果就是几家欢喜几家愁。股票市场,正如所说物竞天择,弱肉强食,投资者应理性对待,不应只追求利益而不顾其风险,投资也要运用智慧,不是直觉,股票的跌升是有其中的原因,通过分析,合理预测也是可以判断出一支股票的走向的。
电影中还有其他一些情节,Teresa拿走500万,抢钱发生的命案,反应了人对金钱的欲望,也是经济萧条对人们的影响,还有一位警察,作为较高收入者,买房也是件难事,100万三个月的利息交电费还不够。金融市场与我们的生活也是息息相关的,我们有必要做适当的了解,免得我们的资产有过多的损失。
夺命金,三个字很好的概括了影片的内容,金子有时是会夺命的。我们的生命宝贵,不应被它夺去,不要成为金钱的奴隶,而是成为主人。合理的投资,理性的面对生活是我们要学会的,要更好的立足,我们还应要不断的学习。
第三篇:观《夺命金》有感
金钱与现实社会的关系
——观《夺命金》有感
这是一部具有悬疑意味的犯罪影片,故事开始是一个看似普通的抢劫伤人案件,其实是作为一条暗线贯穿整部电影并且出现了不止一次。《夺命金》不像传统犯罪影片,电影采取了倒叙手段,运用暗线铺满了整个片子,推动了故事的发生。景象出现的下一个镜头就是另一个主角,伴随景象反复出现时还伴有反讽意味的欢乐音乐。备受业绩压力的银行职员Teresa、正要面对生活巨变的张警官、黑帮中仗义的三脚豹,影片中主要的三位角色在混乱金融风暴下的演绎出了人性与道德的一幕。
Teresa——多年来只是任职银行柜位服务员,随着时代转变,被逼转任银行投资顾问,她的业绩在公司是最差的,现在被逼每天加班加点,寻找更多的人投资,但都毫无结果。看到一位高利贷大客户有许多的资金,似乎希望就在眼前,但客户拒绝了她。最终她没有办法,只能让一位谨慎性的娟姐投资高风险的产品,明知这是不可行的,却依然这么做了。然后银行收取高额的费用,银行让人购买金融产品,收取利息,风险由客户承担。后来股市下跌,客户都损失惨重,到银行询问,银行依然努力说服他们投资,并没有去体会客户的心情,只为了自己的利益。
张正方西九龙重案组高级督察,一次抢劫伤人案把几位主角巧妙的联系在了一起,同一时间,他身边却出现 种种不同的压力。太太Connie为了坚持买楼,擅自挪用了多年的积蓄,老父病重,托付了同父异母的妹妹,张正方矛盾重重。在一次案件中,Connie得知自己的爱人正在面临生死,她焦急的跑去案发现场,在看到张警官平安的走出来,她好像突然想明白了一些事情,人生在世其实没
有那么多需要在意的,不要惋惜已经失去的和从未得到过的,而是珍惜现在拥有的。张警官夫妻抱在一起,他抬头望着天空,大概也在感慨人生无常吧。
在金融危机影响下,黑帮老大过生日也显得那么吝啬。三脚豹黑帮中人,对兄弟忠肝义胆,义无反顾,不懂随着时代而改变,在江湖打滚多年,还是浑浑噩噩,一事无成,后重遇做黑市期指的凸眼龙,令他眼界大开,开始钻研股票市场。股票市场变幻莫测,有一夜之间暴富的,也有巨亏的。凸眼龙前一日还很风光,一夜之后,负债累累,因为他负债炒股,使得他的困境更为艰难,为了生存,他走投无路,只能以非法手段获得资金。表面上看是要向高利贷借钱,实为抢钱。高利贷也认为现在非常时期是个赚钱的好机会,很乐意出借,这种方式投资收益很高,但他却不知自己性命难保。期间发生了离奇的命案,三脚豹顺利得到钱,但他们被宋先生——他们的债主抓住。凸眼龙因擅自改动计算机记录,被宋先生惩罚,为此还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凸眼龙在生命的最后关头,依然叫三脚豹去买股票,幸运的是三脚豹买对了股票,赚得一笔钱,而凸眼龙并不知实情,最后绝望而死。从中也看到了股票动荡巨大,高风险高收益,会随着多方面因素而变化,这次的转机也是因为五国希腊会议而使股票不断攀升,结果就是几家欢喜几家愁。股票市场,正如所说物竞天择,弱肉强食,投资者应理性对待,不应只追求利益而不顾其风险,投资也要运用智慧,不是直觉,股票的跌升是有其中的原因,通过分析,也是可以预测出一支股票的走向的。
电影中还有其他一些情节,Teresa拿走500万,反应了人们对金钱的欲望,也是经济萧条对人们的影响;张警官作为较高收入者,买房
却是件难事,100万三个月的利息还不够交电费。可见金融市场与我们的生活也是息息相关的,我们有必要做适当的了解,以便更好的利用好自己的资源。
夺命金,三个字很好的概括了影片的内容,金子有时是会夺人性命的。股市的上升只能给三位主角带来一时的平静,他们随时会再次因为金钱的诱惑进入下一个“夺命金”循环。这个结局给观众带来了更多未知的想象。
第四篇:夺命地铁观后感
“夺命地铁”观后感 ——亲情与爱情的交响乐
“夺命地铁”是一部典型的灾难片,于此不仅让人与“泰坦尼克号”联系起来。两部影片都全面呈现了人们的逃生过程。求生的本能,人性的自私,亲情,爱情,总能让人无限遐思。“夺命地铁”和“泰坦尼克号”比起来,虽然在剧情的设计和影片质量上洗尽铅华,没有了大片的奢侈,但是“夺命地铁”比“泰坦尼克号”融入了更多的亲情元素,和对爱情对婚姻的思考,宛如一部亲情与爱情的交响乐。也使我对亲情,友情和爱情萌生了更多的想法。
还记得那个抱着孩子拼命奔跑的母亲,到了站台也要恳求路人先把孩子抱上去。母性作为一种本能老生常谈。而本片的亲情,不仅局限于对父母与子女之间,更延伸到了结婚多年的夫妻之间。虽然女主伊莎与丈夫安德烈之前的感情早已消耗殆尽,但当一行数人从下水道钻出来,女主伊莎依旧选择了丈夫安德烈,选择了家庭。在此我突然迷惑了。
一方面,我深深的怀疑,女主伊莎是否是因为道德的谴责,因为要在女儿喀秋莎喀秋莎面前维护一个母亲的伟岸形象,只得在众目睽睽之下只得选择丈夫安德烈放弃情夫康斯坦丁诺夫。如果真的是这样本无可厚非,不过是一个女人的风流史。但我想,女主伊莎和情夫康斯坦丁诺夫已经没有可能了。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出,情夫康斯坦丁诺夫是一个典型的俄罗斯硬汉形象,理性、威猛、血性、强势,诚如他们的总统普京。在地道里,情夫康斯坦丁诺夫与丈夫安德烈打架后,我们可以看出,他后悔和女主伊莎的风流韵事,他甚至发现不够了解女主伊莎。是的,在爱情里,总是有太多的一厢情愿。这也映射了现今社会,仿佛我们开始一段感情太过容易,结束一段感情,太过容易!铺天盖地的心灵鸡汤侵蚀着我们的内心,一味的蒙蔽着我们的世界观,一味的美化我们的想象,一味的摧残着爱情本来的面目。我们对彼此可能并不了解,我们对爱情总是那样的一厢情愿,恋人仿佛永远活在我们的想象里,我们对爱情早已没有了先人的敬畏和尊重,甚至我们爱的不是伴侣,我们爱的是爱情。
另一方面,当文章出轨,和马伊俐离婚时,有人曾问:没有婚姻的爱情是不道德了,然而没有爱情的婚姻就真的道德吗!但是在本片中,或许女主伊莎和丈夫安德烈之间爱情已经淡忘,但迷失的爱情在时光的陈酿里融化成了亲情。而女儿喀秋莎的存在已如同一条纽带,将来个人紧紧的连在了一起。当爱情渐渐逝去,亲情成为两个人至今的唯一,不,还有愧疚。从片头女主伊莎带情夫康斯坦丁诺夫来家里时,女主伊莎的内心是狰狞的,她极力的想要婉拒情夫康斯坦丁诺夫,我们可以看出,妻子对于出轨是十分愧疚的。当丈夫安德烈、女儿喀秋莎、情夫康斯坦丁诺夫同时困在地道里,女主伊莎的彷徨、女主伊莎的心急如焚我们感同身受。或许我们无法看出那脆弱的眼泪为谁而流。另外,在下水道里,丈夫安德烈那唯一的手机成功的发出信号,女主伊莎回拨却听到的情夫康斯坦丁诺夫的声音时,她仿佛疯了般的失落。那是一种很复杂的忧伤,但我希望那没有理性的疯狂是残存爱情浮出水面的曙光。是的,女主伊莎还爱着她的丈夫安德烈,在时光的压迫下很淡很淡,而当丈夫安德烈被困时,那内心深处的爱情突然迸发出来。我们,总是在失去后方知珍惜。而对于妻子的出轨,丈夫安德烈什么都没做也什么都做不了,我们看到了他的懦弱。然而我们却也可以把他看成一个男人的胸怀和对家庭的珍视。其实无论是在婚姻中还是在爱情中,我们对伴侣多一些体贴多一些谅解,也许形同陌路是可以避免的。
另外,影片中的胖子,着实令人感动。虽然不记得他的名字,但是他那颗温情的心却久久萦绕在脑海党。当喀秋莎说饿了,他从包里掏出三明治,尤其强调了“这是我老婆做的”;当安德烈用他的领带为他包扎,他再次强调“这是我老婆给我买的”;当列车在水流的冲击下极速飘来,他心心念的还是他的妻子。影片虽然没有表现他的妻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可是在胖子的描述下,可以看出,他的妻子很爱他,他也很爱他的妻子。不知道他的妻子是不是漂亮;不知道他的妻子是不是温柔;不知道他的妻子是不是贤惠;不知道他的妻子会不会在意他挣得多少。三明治、领带、点滴的关心,他只是一个再平凡不过的文件快递员,有着一个挺起来贤惠体贴的妻子,有着一份淡淡的爱情、淡淡的生活。这是再多的钱都买不来的,他是多么的幸福。不禁让人联想,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烦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我真挚的祝福他们。
最后还想吐槽一下患哮喘的女孩爱丽丝和詹尼斯的爱情。詹尼斯对爱丽丝在地铁上一见钟情,在逃生过程中,詹尼斯与爱丽丝因共患难而在一起。是的,看起来非常浪漫,仿佛是公主和王子童话故事。然而我深深的质疑,一见钟情的爱情可靠吗?我并不排斥这是个看脸的世界,也并不鄙夷以色侍人,追求“美”是人的天性。这让我想起了民国大才女林徽因,她没有嫁给最爱她的徐志摩,没有嫁给她最爱的金岳霖,却和最合适梁思成携手终老。因为两个人家庭背景、身世经历都很相近,两个人情投意合,情趣素质都很贴近,为人处事上也很磨合。大概古代所谓“门当户对,长久夫妻”,就是这个道理吧!但詹尼斯和爱丽丝的一见钟情就说不好了。我想,对于爱情对于是可以在意外在的,但是不应该只有外在而盲目的在一起。是不是合适,在一起能不能有共同语言,为人处事能不能达成共识都是构筑爱情的基石,否则盲目的在一起,爱错了人,相爱相杀也不乏是一种悲哀吧。
第五篇:夺命手机观后感
夺命手机观后感
没有隐私的社会,让人恐慌
影片《夺命手机》,由导演格雷格·马科斯(Greg Marcks)执导,一开场就吊了观众的胃口。
《夺命手机》这样的片名一听就是一部惊悚片,陌生来电、死亡讯息、匿名恐吓以及猝不及防的灾难情节交织在一起,让主人公在一波比一波强烈的恐惧之中渐渐接近真相,层层推进,环环相扣。影片中彼德森是一个美国工程师。一天,有人给他邮寄了一个手机。这是一部可以预测未来的手机,彼德森利用它躲过了一次空难。后来,彼德森来到了捷克,在一个赌场里他利用手机给他的短信赢得了不少的钱。他的一举一动立刻引起了赌场头目约翰的注意。约翰想知道彼德森是如何利用手机作弊的,于是他就派了年轻美丽的米兰设计了彼德森。当约翰再次利用手机赌博的时候,格兰特特工将其逮捕,理由是彼德森犯有诈骗罪。但实际上,格兰特知道凡是用过此种手机的人最后都会死掉,他就是负责调查这个案子的人。
格兰特没收了彼德森的手机,然后放他走了。回到旅馆的彼德森,见到了米兰,两人激情过后。第二天早上,彼德森发现有人正要杀自己。幸好,米兰和约翰的帮助,彼德森才躲过一劫。之后,约翰和彼德森一起去了莫斯科。因为有个叫尤瑞的俄罗斯人说他能追踪到发短信人的地址。可是,尤瑞也让他们失望了,尤瑞告诉他们这是手机自己发出的短信。而就在此时,格兰特一伙也在追查彼德森他们。一番激战之后,格兰特和彼德森他们达成一致决定毁掉Echelon(梯阵)。
彼德森向Echelon提问了Echelon的宗旨是什么,Echelon的回答是保护美国公民自由权益,宪法2330中有关于公民自由权不受监控的相关条例,因此在升级的最后,程序自动删除了。后来美国国安局局长再试图重新启动Echelon,Echelon却自动掉线,即消极怠工,不在网络上监视他人自由。
看完影片在寝室搜索了一下资料。原来影片中出现的Echelon--梯阵,这是一种真实存在的技术。Echelon这个名字是民间对Signals Intelligence——美国信号情报系统的称呼。美国信号情报系统是一个覆盖了美国、英国、澳洲、加拿大和新西兰的网络信息收集和处理系统。
一个让计算机系统升级监视国家民众的提案被否决了,但计算机本身已是智能化,根据
程序设定决定让自己升级。根据数据演算找出了升级过程中需要的人,然后发短信利诱对方
做事,等对方的那部分用处被用完了为了免除后患就处理了。原先一直以为是人在操纵,后
面才查清楚,一切真是程序自动运行的结果,都是智能网络自己“策划”的。
影片上特意设置的几处悬念。这场以反恐为背景,却暗藏政治图谋剧情,最终以“H”
龙服务器放弃更新为结局。几处悬念背后的人物和关系,比如总统,俄罗斯人等,没有明确的交代,却隐隐的暗示给了观众。这样为影片留悬念提升观赏性。
这部电影确实有点恐怖因素在里面:美国国家安全局的计算机系统监视着全球所有国家的民众,包括现在正在上网的你!你刚给朋友发的短信!你刚给同事发的E-MAIL!这样的生活太让人感觉恐怖了!
炫目的情节如此精彩,透过电影来谈谈别的。绝对与你生活息息相关。其实电影的内涵
同样深刻,在如今处处都是摄像头的时代,我们似乎感觉自己很安全,可以避免很多犯罪的发生,但同时我们也忽略了一点,那就是自己的稳私也同时暴露了,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哀。美国电影一向会有很宏大的概念,甚至有时令人觉得小题大作,但他们设置出的种种担心却
不无道理,从另一个方面也提醒着人们某些灾难性的后果,或许这也是此类电影一直票房不
错的原因。其实我们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一点隐隐的担心和对未来的不可预知感。总体来说,此影评还是在情节内容上还是值得一看的。
其实这是一部很养眼的动作戏。《夺命手机》在捷克、美国、莫斯科取景,影片里包含
很多著名风景区,十分赏心悦目。
影片快结束时候那个超级计算机埃斯龙说的那句“自由才是美国精神”,这句话点破
了《夺命手机》的影片真正要反映的东西。这部影片定位,以小见大表现了这个处处“窥探”
时代,人们对隐私的担忧。自由才是真正的美国精神,这是这部影片通过这么多事件最终要
告诉我们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