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后感 《一触即发》
《一触即发》读后感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喜欢上看谍战剧,可能是看那些NC的偶像剧看多了要换换口味,可是现在中国拍的那些谍战特别的假,有些日本人说的普通话比中国人说的还标准……
后来看到《一触即发》这本书,一开始不是很喜欢作者的文风,觉得有点儿女情长了而且主角的性格我不是很喜欢,一个风度翩翩,温文儒雅,幽默睿智,身负才名的医学博士怎会和谍战扯上关系。看了一半之后我终于体会到什么叫一鸣惊人了,阿初的温和儒雅只是表象,他的腹黑心机狠辣都不是他桀骜不驯的弟弟能比的,这种人才是最可怕的……所以相较于阿初我更喜欢阿次,桀骜不驯,行事敏捷,出手凌厉,眼光锐利,一身军装更是衬得他英气逼人。
《一触即发》以上世纪30年代的上海滩作为故事背景,讲述由日本人的雷霆计划引出的在一对从小被分离的双胞胎兄弟杨慕初、杨慕次之间发生的曲折离奇的故事。二人的隐秘身世扯出二十年前的一场恩怨情仇,在家族风云、惊天阴谋、帮派恩怨、国仇家恨中,在不同环境下长大的性格身份截然不同的两兄弟,面对信仰,面对爱,面对骨肉亲情,由敌对误解、相互猜疑到同仇敌忾,最终兄弟联手抗敌,共同揭露日本军部的惊天侵略阴谋,带来上世纪30年代上海滩的一场血雨腥风。
整本书看完了感觉有点遗憾,总觉得结局没有那么简单,后来才知道那是因为作者急着出版才草草的收了尾。有人评论说别的谍战全部都是猫和老鼠的关系,毫无新意,无论是国共内斗还是抗日战争
都是反派凶神恶煞拼死拼活的要干掉正派,而正派东躲西藏的狼狈之极,最后结果正派RP大爆发把反派干掉了,要多好笑有多好笑,要多NC有多NC,光靠那些不知多少钱一斤的光辉信仰和所谓的正义就能取胜了吗。而《一触即发》里的关系宛若舒克贝塔,多了几分新意,让我眼前一亮,在看了这条评论之后,我对《一触即发》更多了几分好感和期待。
希望《一触即发》能收视长虹。
第二篇:营销变革一触即发
华夏酒报:营销变革一触即发
在这个30年不遇的寒冬中,我们感受到了一股变革的力量。
与2012年春节前大多数经销商忙活囤货相比,2013年春节前夕,这些经销商更想让自己的仓库不要“撑得慌”。“没办法,去年是暖冬,今年是寒冬,境况不一样了。”一家五粮液经销商无奈地向《华夏酒报》记者说。
短短一年时间,让之前价格一路飞涨的茅台、五粮液遭遇到了市场的强力阻击,紧接着原本就不牢固的经销商体系也开始松动,此时的产品价格,犹如已经有了裂纹的冰层,一点点的压力就可能导致整个冰层的塌陷。
变革一触即发。
惩罚的背后
1月6日,《华夏酒报》记者获悉,茅台集团对擅自降价的经销商动真格的了:贵州茅台已在内部客户系统下发通报文件,对违规经销商做出处罚。其中,重庆永川区皇卓商贸有限公司、西藏亚雄名酒食品经营部、玉林百兴盛酒业有限公司等3家经销商由于低价和跨区域销售被暂停执行茅台酒合同计划,并扣减20%的保证金,提出黄牌警告。
甚至有的合作经销商被茅台“处以永久性削减年配额30%,并处罚保证金的30%”。曾经为茅台集团立下汗马功劳,也是茅台酒在东北地区最大的经销商吉林白山方大集团也受到了史上最严厉的处罚——茅台酒年配额23千升被处以永久性削减年配额30%。
1月9日,针对茅台“汉酱”部分市场“低价窜货”的行为,茅台再次开出罚单:扣除保证金各5万元;因为窜货,再扣除保证金5万元。合并处理后,这些经销商每家共遭扣除10万元的保证金。
而之前还想利用提价来提振经销商信心,希望经销商稳住价格体系的五粮液按捺不住了。
紧随茅台之后,五粮液发布营销督查处理通报称:“极个别的五粮液品牌运营商和五粮液专卖店我行我素、不按规则、不顾大局、不识大体,低价、跨区、跨渠道违规销售五粮液,对公司及整个市场环境产生了极大的消极影响。”
这之后,关于处罚经销商对与错的讨论,成了行业内一个热点话题。
有观点认为,茅台在过去非理想价格上涨中并没有很好地控制住价格,导致价格虚高。如今,市场行情不好,茅台降价实属必然,是一种价格理性回归,茅台采取强行的市场手段来限价,最终导致的是茅台和经销商之间的矛盾加剧。
目前来看,53度飞天茅台的价格从2000多元回归到了一个“相对理性的水平”,而“零售价1519元/瓶,团购价1400元/瓶”显然并不是贵州茅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贵州茅台酒厂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袁仁国拍脑袋制定出来的价格标准,在茅台召开2012年经销商大会并决定执行此价格规定之前,茅台就已经在全国市场进行了调研。
“经销商想赚钱,又怕完不成销售任务,才冒险。”有经销商这样表示。
茅台的部分经销商仅仅站在自己的角度和能辐射的市场区域看,还是站在厂商一体的角度来看全国的市场,眼光的高低和长短也决定了经销商自身的层次和境界。
试想,如果茅台对目前的价格体系不进行一个量化的标准,不规定一个底线,在目前的境况下,茅台产品整体价格的体系就会出现混乱的局面,产品价格倒挂,到那时候,受损最严重的还是经销商自己。
“处罚违规商家只是第一步,关键要看后续市场管理组合拳,帮助大商转型,扶持终端服务型商家发展,构建符合市场需求的渠道结构是重点。” 北京盛初营销咨询公司副总经理李学成接受《华夏酒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实际上,《华夏酒报》记者获悉,茅台公司也在借此机会考察经销商的“真面孔”——当危机来临,经销商是不是和茅台一条心,并同时梳理经销商渠道资源。
这之前的济南全国经销商大会上,袁仁国就批评有些经销商没有和茅台“融为一体”,根本不把茅台的制度和形象放在眼里,出了事,部分经销商似乎也是漠不关心的样子,也正因为此,袁仁国才给经销商们下了“微博令”,要求经销商们每天坚持发微薄,传递茅台企业的正能量。
茅台公司高层明确告知经销商,会促进茅台酒和系列酒的“平衡协调发展”,不会搞强制提货、转移库存,要求今年起各片区要掌握经销商的库存,库存要控制在“合理范围”,库存大的不要发货。
何为垄断?
围绕处罚经销商的讨论甚至还被一些媒体“上纲上线”——有媒体刊登文章称茅台的限价是“纵向垄断的典型”,认为根据中国《反垄断法》对“纵向垄断协议”的相关规定,茅台此举或招致“反垄断”调查。
按照《反垄断法》第十四条规定:“固定向第三人转售商品的价格”以及“限定向第三人转售商品的最低价格”均被认为构成了垄断协议,经营者将被处罚。
对此,新浪微博“巴蜀林”发帖称: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第十四条所规定的垄断协议的认定,不能仅以经营者与交易相对人是否达成了固定或者限定最低转售价格协议为准,而需要结合第十三条第二款所规定的内容,即需要进一步考察此协议是否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
2012年5月,我国曾发生一起关于“纵向垄断”纠纷的官司,锐邦公司是强生公司在北京地区从事缝合器及缝线产品销售业务的经销商。2008年1月,强生公司与锐邦公司签订经销合同,对经销区域、经销指标、最低产品售价进行了规定。几个月后,强生公司以锐邦公司未经许可擅自降价,非法获取非授权区域的缝线经销权为由,停止供货,并取消锐邦公司的经销权,造成了锐邦公司巨额损失。
于是,锐邦起诉至法院,认为二者起草的价格协议有垄断之嫌,这也是我国实施《反垄断法》以来,法院审理的首例纵向垄断协议民事诉讼案。
上海市一中院审理后认为,经营者承担实施垄断行为的民事责任,需要具备实施垄断行为、他人受损害、垄断行为与损害具有因果关系三个要件,本案要确定存在垄断行为依据尚不充分,驳回了锐邦的诉讼请求。
由此推理来看,以目前茅台和五粮液在市场中所占据的市场份额以及同业竞争者数量来看,不会也不应该认定为构成垄断协议。
在尚没有弄清楚“纵向垄断”为何物的时候,某些人又一次将矛头对向了酒行业,妄图以机动车通行规章制度来要求人行道上的行人来遵守,这合适吗?这是其一。
其二,袁仁国在2012年的茅台经销商大会上明确的“53度飞天茅台的零售价不能低于1519元/瓶,团购价不能低于1400元/瓶”是在维护茅台的整体市场价格体系。确切地说,是在稳定经销商信心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保障经销商的权益。可以想象,一旦因为部分经销商私自降价窜货,必将连累其他大多数经销商的市场体系。
“没有市场秩序,谈何品牌。”李学成在接受《华夏酒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其实这属于厂家正常营销手段,早该如此,价格是产品的生命线,但保价仅有处罚还不够,管理在疏不在堵。
“一是强化配额管理,按需分配不压货;二是调整商家结构,经销商布局合理;三是帮商家转型,建团队、建网络、抓服务。”李学成说。
不过,1月15日,茅台集团还是在其官网声明:“根据国家发改委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和贵州省物价局的检查情况,我公司决定取消以前违反垄断法有关的营销政策,并在国家发改委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和贵州省物价局的的指导下,严格依据反垄断法立即进行彻底整改,具体措施随后公布。”
其实,在《华夏酒报》记者看来,部分媒体指责茅台“垄断”价格的行为毫无实际意义,除了短暂的眼球效应之外,别无他用。而对整个行业来说,关键的问题则在于这些企业“保价”的行为能否有效?市场向好的因素又在哪里?
毕竟,一旦诸如茅台、五粮液等一线白酒企业价格体系崩盘,最终会牵连到二线企业的价格体系,高端价格不稳,价格回落,原来的次高端产品价格能稳定吗?
答案是明显的。
库存歼灭战
不得不承认的是,酒行业已经进入了一个发展的“节点”。
从历史资料来看,2000年,这时候的五粮液上市两年,水井坊上市三年,但到年底,仅有华夏行业和国泰中小盘两只基金购买了ST皇台,机构投资者的目光还没有落到白酒股上。
而到2011年底,持有贵州茅台、五粮液和泸州老窖的基金分别有316只、306只和212只。2003年,这样的数据是30只、32只和1只。当时基金对3只白酒股的持股市值不到1.3亿元,2012年上半年,这一数字已经超过136亿元。
不过,2012年下半年,一切开始变化。
目前来看,最怕冷的是那些产品定位于高端的白酒上市公司,为了备战2013年的销售旺季,他们依旧在通过给经销商贷款,让经销商提前打款,让员工包销自己的酒、让直营店囤酒,利用不断被异化的团购渠道卖酒等方式,合法提前确认收入,却把风险转嫁到经销商身上。
因为,现在的终端市场已经发生了变化,经济环境也在转变,而对企业和经销商来说,最现实的问题不再是销售额的增长,而是库存的消化。从目前发展的态势来看,终端市场销售不畅引起的经销商库存问题,已经传导到企业。
1月10日,五粮液发布了两市首份白酒公司业绩预告,预计2012年全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95亿元~98亿元,同比上涨54.28%~59.16%,值得注意的是,从2012年全年来看,本应是销售旺季的第四季度,业绩反而创下新低。
“与大地贴得更近,看天空才会更远。”
在2012年茅台全国经销商大会中,袁仁国就呼吁经销商要“变‘坐商’为‘行商’”,“我们只有深入市场,才能掌握主动权,占领制高点。”袁仁国坦言,现在少数的经销商不愿意深入市场,“坐商”现象严重,要清醒地认识到今天不深入市场,明天将会被无情的市场淘汰。
贵州茅台要求经销商调整营销策略,积极寻找开拓新的市场,未来茅台的市场将转向世界500强企业、大卖场、五星级会所等,逐步摆脱一定程度的对“三公消费”的依托。
泸州老窖则自2012年9月起也以“清理串货、整顿市场”的名义,从全国经销商手中“回收”10多万件国窖1573产品。随后再以各地经销商的名义向银行抵押贷款,贷款时间为三年,三年里利息由经销商支付,泸州老窖三年后将产品返还给经销商。
由内而外的变化
在积极应对库存危机的同时,企业内部在进行着改革。
五粮液在2013年营销策略说明会上表示,五粮液2013年的整体策略是“控价稳价、适时提价”。
目前,出厂价为659元/瓶的水晶瓶五粮液,自2013年2月1日起价格上调10%(记者发稿时,获悉五粮液的提价时间从1月21日开始执行,比原定时间提前了10天)。2013年下半年适时再上调10%。
据悉,五粮液已经在总部设销售部、市场部等支持机构,并设立7大区域营销中心和北京、上海、成都三个城市子公司的管理模式,主要管理五粮液、六和液、五粮春、五粮醇、尖庄五大系列。
现在,五粮液已建成了华东营销中心和西南营销中心,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将逐步建立东北、华北、华中、华南、西北等5个营销中心,从而形成“7大营销中心+公司的全国市场网络布局”,以营销中心作为营销行为的实施主体。
此外,五粮液还全新组建了市场部、销售部、督察管理部和销售服务中心,四部门各司其职,共同分担执行营销职能。
据了解,在此次五粮液的人事和机构改革中,共调整了100多位中层干部,新提拔了80多位中层干部,是其近十年来最大的一次人事和机构改革。
而处于舆论漩涡之中的郎酒集团,也在近期宣布在营销体制上进行了重大调整。
曾经推动郎酒从一个7.5亿的白酒企业跻身百亿阵营立下汗马功劳的“事业部+办事处”模式,在郎酒2013年的营销体系变革规划中被彻底终结。取而代之的是郎酒以前曾沿用过的“事业部”模式——“准公司制运营模式”。
郎酒集团称,在新的营销模式下将授予5大事业部(红花郎、新郎酒、郎牌特曲、老郎酒、流通)进行独立运作的权利,并分别设置业务考核单元、配置人员、组建团队。
据悉,2013年郎酒工作目标有三个:一是稳定梳理和优化经销商布局,进一步提升经销商与郎酒共享共赢的长效合作机制;二是夯实市场基础,对销售渠道进行有效梳理和管控,实现郎酒及经销商出货渠道的有效掌控;三是控量保价,重构价格体系,加大力度提升服务质量,加快经销商库存消化。
郎酒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销售公司总经理付饶表示,此次重大改革,是郎酒高速发展六年来的首次变革,目的在于提升郎酒的市场反应速度、增强市场驾驭能力、规范市场秩序,有效推动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市场化解决,最大限度地保证经销商获利。“此次组织机构变革,为郎酒持续、稳定、有质量、有速度的发展奠定着坚实的组织结构基础。”
第三篇:春,一触即发诗歌
倒春寒,比窗纸薄,被蜜蜂的嗡嗡声一捅即破,
春闺里的秘密,只是一个相思的浓度,比暧昧稀,比羞涩稠。
舀一瓢月色,洗白猫头鹰的叫声,洗去猫,洗去鹰,洗出奶味,洗出童言无忌。
捉迷藏,风躲进柳的裙裾,探头探脑,走光是必然的,还好,周遭一片天真,思无邪。
蛙鸣牙牙学语,桃花香里说丰年,比婴儿的笑声还嫩。
一只野眼从滩上醒来,眨呀眨,偷窥一场预谋的花事,刹时,河面上暗流涌动,绿在绿里关门,红在红里开窗,桃花,杏花,梨花……
纷纷熬红了眼,小河腹中酿蜜,花香开始涨潮,一漾一漾,动词在花瓣上打滑,一个趔趄——倾城。
雷的引信,已燃到嗓口,只等钟声……
第四篇:电视剧《一触即发》观后感
电视剧《一触即发》观后感
这是我看过的为数不多的国产谍战剧之一。我看国产影片的要求很高,因为我觉得在商业片泛滥的当下,一些国产剧导演为了赶工、成本、盈利等诸多原因,总是把影片处理的非常粗糙,使一些白痴到无法超越的故事情节出现在银屏上,让我觉得我的智商受到了极大的侮辱。
其实,要不是因为主演钟汉良,我也根本不会屑本片于一顾。但我对本片的好感绝不仅限于我是钟汉良的粉丝,而是因为这部剧真的是当下谍战剧群中不可多得的一部好片。
爱看谍战剧的观众主要是因为谍战剧本身的技巧、智慧、惊险、隐藏等元素的融合,使故事更激烈、也更容易让观众随着剧情的跌宕起伏而身临其境地感受一次心理历险。因此,悬念的架构是一部谍战剧成功与否的关键。和大多数不怎么能让观众紧张起来的谍战剧相比,《一触即发》的成功就在于叙述节奏和构架表达上的精致,导演组能够把观众当成真正的观众,而不是以为观众仅仅为了因为不看下去显得情商低,看下去显得智商低而又觉得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白痴。
《一触即发》悬念的营造是它的亮点之一,在谜底揭晓前,观众和剧中人的视角保持一致,并恰如其分地留给观众一些值得推敲的线索,从而也给观众可以跟着剧中人一起推理、分析、探秘的机会。
剧中的初次互换是剧中的又一大亮点,杨慕初和杨慕次这对双胞胎被钟汉良演绎的简直是淋漓尽致,每次互换,都不会让观众觉得有混淆的感觉,外柔内刚的阿初,外冷内热的阿次。同样的面孔,不同的眼神和气质展现了钟汉良的精湛的演技。
爱情是亘古不变的主题,即便是谍战剧也少不了爱情的点缀,然而,两个男主角与四位女演员到了大结局也没有凑成半对,这也是剧中最虐心的一笔。阿次冷酷、面瘫、不懂浪漫但却与三位女演员有感情纠葛,偏偏只给浪漫温柔的阿初配一个本来是阿次未婚妻的和雅舒,结果最终还是没有有情人终成眷属。
毫不隐瞒,看到大结局的时候我泪奔了,不是因为阿次牺牲的多壮怀激烈,也不是因为阿次写给阿初的信多催人泪下,仅仅是因为阿初偷偷的看雅舒的那最后一眼,还有他回想荣升对他说的那句话“明知道她就在哪里,而你却一动也不能动”。为了他牺牲的弟弟,为了抗战的胜利,他必须以杨慕次的身份活下去,放弃他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包括爱情。在火车开动的那一刹那,他斩断了自己的全部,从此,他便是杨慕次。看到阿初目送火车驶向远方我觉得很符合当下一句特别文艺同时又被传的烂大街的一句话--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说的就是此时此刻,此情此景。当阿初穿着阿次的衣服回到石桥上的时候,俞晓江抱着他喜极而泣,但当心细如尘的她发现,她抱着的不是阿次的时候,她明白了,她深爱的男人再也不会回来了,此时奔涌而出的泪水狠狠的击中了每个观众的泪点,替她惋惜那句永远说不出口的爱。
故事到这里便戛然而止,就像去听一场音乐会,在听的最尽兴的时候,演出结束了。没有台词,没有旁白,然而观众全都懂了,有些预料未及,却也不得不感叹,如此这般,却是最好的结局。
第五篇:情人节致词:热恋爱人——深情一触即发
情人节致词:热恋爱人——深情一触即发
●当你看到这条短信息时,你已经中了猛烈无比的爱毒,唯一的解药就是嫁给我,不用考虑了,咱们结婚吧!
●你的过去我来不及参与,你的未来我不会再错过!真诚之中,与你相识相知;灵犀之间,与你朝夕相伴。
●知道我在做什么吗?给你五个选择:A:想你B:很想你C:非
常想你D:不想你不行E:以上皆是。
●我无法保证、无法向你承诺什么,但我会做到:如果有一天你有饥饿的感觉,那时你定会看到,我已含笑饿死在你的怀抱中。
●爱加爱等于非常的爱,爱减爱等于爱的起点,爱乘爱等于无限的爱,爱除爱等于爱的唯一。或许对于你来说,我的出现只是你生命中的100 1=101。但对于我来说,你的出现在我生命中却是0 1=1的算式。
●如果青蛙没有变成王子,如果公主没有醒来,如果小人鱼没有化作泡沫,我还会相信爱情吗?相信!因为还有你在我的身边。茫茫人海,凭你的名字导航;凄凄寒夜,握你的名字取暖;漫漫人生,携你的名字同游。
●情是心中的向往,是感觉的共鸣,是灵感的碰撞,是电光的闪耀,是甜蜜的琼浆,是醉人的纯酒。祝你情人节快乐!
●看到你,我怕触电;看不到你,我需要充电;如果没有你,我想我会断电。爱你是我的职业,想你是我的事业,抱你是我的特长,吻你是我的专业!
●好想做你的手机,揣在你怀里,捧在你手里,看在你眼里,记在你心里!
●宝贝:最近我牙齿痛,因为常常晚上想你,那感觉太甜蜜了,会蛀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