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物流快递公司赔偿案 一审判决按承运合同约定每件100元限额赔偿
物流快递公司赔偿案 一审判决按承运合同约定每件100元限额赔偿
成都市****区人民法院
民事判决书
(200*)****民初字第****号
原告:成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技公司)。住所地:成都市***路南一段**号。
法定代表人****,该公司总经理。
被告*****快运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快运公司)。所住地:四川省**市*****内。
法定代表人***,该公司董事长。
被告*****快运有限责任公司成都分公司(以下简称成都分公司)。住所地:成都市***区***巷**号。
负责人**,该分公司经理。
委托代理人**,系上列二被告的代理人,四川*****律师事务所律师。
原告成都科技公司因与被告快运公司、成都分公司公路货物运输合同纠纷一案,本院于2007年11月6日受理后,依法由审判员***独任审判,于2007年12月3日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科技公司法定代表人***,被告快运公司和成都分公司的委托代理人**均到庭参加了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原告科技公司诉称,2007年9月29日,原告电话通知被告成都分公司到原告处取货发运,在下午6时许,成都分公司派业务员张
**到原告取其托运至绵阳**等7家单位订购的华硕牌和明基牌笔记本电脑共22台货物,价值为114150元,并向原告开具了7张承运单。次日,原告查询货物情况时,得知均未收到货物,即前往成都分公司查问,告知业务员张**未将原告托运的货物交回公司托运,并不知申下落,也无法与之联系。由于二被告疏于管理,造成原告货物全部损失。同时,导致原告承担不能按期交货的违约责任,故向法院起诉,请求判令二被告赔偿原告的货物损失114150元,并承担本案诉讼费用。
被告快运公司、成都分公司辩称,对原被告之间形成货物运输合同的法律关系不持异议,但成都分公司在当天下午只收到原告的货物12件,并没有收到原告诉请主张价值114150元的货物,因此,原告的主张不能成立,请求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原告科技公司为支持其主张的事实,在举证期限内提交了如下证据材料:
1、《快运单》七份,证明其与被告之间形成的合同关系和被告已收到其交付的托运货物的事实;
2、《订货合同》和《订货单》传真件七份,证明有绵阳**、绵阳**电脑、南充**科技、南充**电脑有限公司、绵阳**电子有限责任公司、遂宁**、德阳****专卖等七商家向其购买了价值114150元的22台笔记本电脑的事实和原告将该批货物委托给被告承运送货的事实;
3、广州市*******科技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出具的《四川增值税专用发票》五份,证明其货物价值的事实。
被告快运公司、成都分公司质证后,对原告所举证据1、3的真实性不持异议,但快运单证明的普运,而不是特殊贵重货物,且原告应在快运单上填写货物名称、价值等,却未予标明;证据3与本案无关。对证据2的真实性无法判断,没有原告的签字盖章,即使是传真件也只能证明原告与上述商家的买卖关系,而不能证明与本案存在关联性。
被告快运公司、成都分公司为反驳原告的主张,在举证期限内提交了一份《及时达运输合同及运输条款》,证明当双方的合同成立后即受此条款约束,事实表明双方已进行了货物交付,因此应受该条款约束,而条款要求发件人应准确完整地填写货物名称、价值等,并标明物品性质,若未填写,责任由发件人承担。经原告质证,对快运单背面的合同条款存在不持异议,但每次填单都不是原告书写的,因此,未填写清楚的责任由发件人承担是不公平的。
本院通过对双方当事人不持异议的七份《快运单》及运输条款和庭审中双方当事人陈述一致的记录等证据,查明和认定如下事实:
原告科技公司与被告成都分公司有长期的货物运输关系。2007年9月29日,科技公司通知成都分公司要发货到绵阳**电脑,成都分公司即派业务员张**到科技公司处取货物,并填写了七份《快运单》,该单载明的始发地均为成都,目的地和收件人分别为绵阳**、绵阳**、南充**、南充**、绵阳**、遂宁**、德阳**,件数共计1
2件,均注明为普件,日期均为9月29日,托运人处填写为***,收货人处分别填写了**、**、**、**、**、**、**,货物名称栏处均为空白,运输栏均为空白,运输支付方式均为货到付款,取件人处均有张**字样的签名。在快运单右边处有“发件人在签名前,请仔细阅读本运单背面运输合同”的提示语,但运单的发件人签字及声明处没有人签字,只是盖有快运公司业务专用章。运输条款还载明了“如果发件人没有书面声明托运物的价值,承运人将按照文件人民币100元,每千克其他托运物品毛重人民币20元的限额承担赔偿损失”。成都分公司业务员张**收取货物后,将七份《快运单》第一联发件人留存联交给了科技公司。次日,科技公司向购货方查询收货情况时,得知均未收到货物,原告即向成都分公司询问,可成都分公司称业务员张**未将所收货物交到公司,即与申电话联系,已无法联系上,不知去向。双方经协商未果,引发讼争。
本院认为,原告科技公司与被告成都分公司之间建立的货物运输合同关系,系双方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其内容不违反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是有效合同,应受法律保护。被告成都分公司应当按照快运单约定的事项将货物安全及时运输到指定的地点交付收货人,由于成都分公司收货后将托运的12件货物丢失,其作为承运人应当向科技公司承担赔偿责任。成都分公司系快运公司设立的分公司,不具法人资格,故应由快运公司承担赔偿责任。由于快运单中也未选择对货物保险或货物保价,只载明了件数为12件货物,因此,科技公司主张托运丢失的12件货物为22台笔记本电脑货物,其
价值1145000元的诉讼请求缺乏充分证据证明。但是,快运公司成都分公司将科技公司托运的12件货物丢失是客观事实,如何确定赔偿数额,应当按照双方当事人的约定处理。本案中,科技公司虽然没有在快运单上签名确认已“仔细阅读本运单背面运输合同”,但科技公司接受了快运公司出具的快运单并将托运物交付给了承运人成都分公司,这表明科技公司已事实上予以认可,因此快运单背面的运输合同及运输条款对双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从运输合同及运输条款中明确了如果发件人没有书面声明托运物的价值,承运人将按照文件人民币100元限额承担赔偿责任,而科技公司未在快运单上书面声明货物价值,只载明了件数为12件,按此约定,对丢失的12件货物以每件限额赔偿人民币100元进行赔偿,即计1200元。综上,科技公司诉请快运公司、成都分公司赔偿丢失货物损失的理由部分成立,本院予以支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第一款、第一百二十条、第一百二十八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八条、第四十四条第一款、第六十条第一款、第三百一十二条之规定,判决如下:
一、被告快运公司于本判决有效之日起十日内赔偿科技公司货物损失1200元。
二、驳回原告科技公司的其他诉讼请求。
如果快运公司未按本判决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二条之规定,加倍支付延期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
案件受理费2580元,减半收取1290元,由快运公司负担1000元,科技公司负担290元。
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交副本,上诉于四川省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
审判员 **** 二00*年*月*日 书记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