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业化发展策略心得(样例5)

时间:2019-05-13 02:55: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师专业化发展策略心得》,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师专业化发展策略心得》。

第一篇:教师专业化发展策略心得

学习《教师专业化发展策略》的心得体会

唐海县七农场小学李勇

在新课程改革春风下,教育工作者如何适应新形势,不断提高自身专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对教师的专业成长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至关重要。教师不再是教育的工具,而是教育的主人。成功和有效率的教师倾向于主动性和创造性地反思事业中的重要事情,包括自己的教育目的、课题环境以及职业能力等,所以,教师专业化发展成为我们当前极为紧迫的任务。

在《教师专业化发展策略》的第四章里主要向我们阐述了教学反思的发展起源,内涵特征等,阐述了教学反思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价值。一位著名的教育学家说过: “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美国的著名学者波斯纳有一个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由此可见教育反思在教师专业化成长中的作用。

我想许多教师没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不太愿意去进行教育反思。教学常规中强调教师要写教学后记,但真正用心去写的可能不多;很多人并没有想到认真去反思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

反思本身就是一种创新,反思实际是对本质的追问,反思是校本研究最基本的力量和最普遍的形式。教学反思是教学理念的反思、教学行为的反思、教学艺术的反思。通过反思,积累教育教学经验教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通过反思,使自己的教学精益求精,渐臻完美。反思有很多的方面可写,其中主要涉及四个方面的内容,即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个人经验、教学关系与教学理念,这四个方面的问题构成了教学反思的基本内容。

(一)对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的掌控与反思

教师在教学实践历程中,要及时捕捉能够引起反思的事件或现象,通过理性检查与加工,逐渐形成系统的认识,形成更为合理的实践方案。对教学实践活动的反思包括实践内容、实践技术与实践效果的反思三个方面。实践内容的反思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展开前,需要对活动所关涉的内容本身进行反省,因为任何内容都是在抽象了具体现象和对象的基础上编制的,在不同时间、对象、场景面前,或多或少都需要进行重组、改造、增添或删减,这是教师课程能力的体现,也是教师的责任和权利。实践技术的反思是指教师对活动展开过程中所使用的工具、方法、时机等的适切程度的总结检讨,其目的在于对自己的行动轨迹进行回溯,发现问题和不足,探寻更佳的方案。实践效果的反思是指,在教学活动结束后,教师对整个实践所取得的成效的价值判断,包括学生角度的需要满足程度与教师自己角度的价值感受两个方面。前者主要考查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受益状况,后者要考察教师在确定价值取向、实施教学活动、进行价值判断过程中自己的教学活动对学生的影响状况、对个人经验的提升状况、对教学理念和理论的促进状况。

(二)对教师日常工作经验的反思

教师对个人经验的反思有两个层面,一是对个人日常教学经历进行反思使之沉淀成为真正的经验,二是对经验进行解释从而获得提升。如果教师不去挖掘和使用教学反思的判断、反省与批判的权限,教师的教龄再长,教学经历再丰富,也不一定与教师个人的独特经验成正比。如果不对其进行反思,那么这些经历将一直是懵懵懂懂的,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师不断地经历着,又不断地忘却这些经历,致使教师的经验系统中缺乏由自己反思所形成的、归属于自己个人所有的独特经验,从而使得教师那些具有极大潜在意义的经历失去了应有意义。可见,教学反思可以帮助教师把他的经历升华为真正的、富于个人气息的经验,并且不断使自己的经验体系得到拓展。

(三)对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与教材教法等关系的反思

通常在教学反思实践中,人们往往把注意力放到对具体事务的反思上,而不可见的关系在反思活动中经常被忽视。从关涉的人的角度,需要反思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从关涉的教学要素的角度,需要思考教师与教学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的关系;从关涉的教学支持系统的角度,需要思考教师与社会文化、价值体系、课程与教学改革、时代精神与理念等的关系;等等。对教学关系的反思在教学反思活动中是相当重要的。它向上可以为教学理论反思提供基础,向下可以使实践与经验反思得到升华。对于每种关系,都应该从认识、实践和价值三个角度进行反省。认识角度是对关系的客观描述,即现在关系的状态如何,为什么会这样;实践角度是对关系改善与发挥作用的思考,即如何改善现在的关系状态和怎样使关系发生作用;价值角度是对关系改变或发生作用的结果的思考,即这样的关系状态该朝什么方向改变,改变的效果如何。

(四)敢于对教学理论进行反思

任何教学理论都不是完美无缺、持续高效的,在不同的时代、价值取向、技术条件、人员素质面前,理论都需要重新认识和把握。同时,教学实践是教学理论的源泉,实践活动本身就是理论的前兆,蕴涵着丰富的可能性理论。对教学理论进行反思可以对实践的理论反思,或是对教学理论的实践反思,第三是对教学理论的理论反思。理论进行修正与再创造,通过比较不同的教学理论发现某一理论的缺憾,从先有理论推演新理论,从其他学科不断更新的概念范畴中建构新理论,这种针对原有理论的修正、推演概括与建构就是对教学理论的理论反思。

让我们从自己的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写好反思成为专业化的教师吧!

学习《教师专业化发展策略》的心得体会

唐海县七农场小学李勇

第二篇:教师专业化发展策略

浅谈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途径

所谓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个人成为教学专业的成员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具有越来越成熟的作用这样一个转变过程。新课改要求把教师的职业看成专业,教师的专业化就是要求教师应成为更能胜任教育教学工作、具有普通人所不具备的那种专业素质的过程。其实,教师这种职业并不是人人都可胜任的。教师应具备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态度等诸方面的素质,才符合从教的整体要求。教师的专业知识包括普通的文化知识、学科的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研究学科知识三方面,教师的专业技能是指教师在开展教育教学过程中,运用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顺利完成某种教学任务的活动方式,教师的专业态度也可称为专业道德、专业精神或专业情意。

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插上翅膀,就要寻求一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读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前提和保证

怎样才能使教师具有充实的灵魂和不断生长的精神呢? 答案是读书。只有读书,并且在读书的同时进行实践研究、反思和写作,才是实现教师专业化发展,并进而促进教师人生发展和生命成长的最好的途径。

人们通常把学生上学叫做“读书”,把教师上课叫做“教书”。读书与教书被人为传统观念完全割裂开来。对于教师来说,读书和教书都同等重要,只教书不读书,不行,到后来教书可能就变成了“死书”,或是无书可教了;只读书不教书,也不行,我们不能只躲在书中不出来,不去实践,没有实践的检验,没有行动和研究,读再好的书也只能是“纸上谈兵”或是“英雄无用武之地”空自想。教书只有与读书结合起来,在教的过程中多读书,通过读书汲取书中的营养以用之于教书;在读的过程中想教书,把教书的过程与书中的思想做对比,激反思,再实践。经过这样反复的坚持读书与实践思考相结合,我们的书才能教得更好,我们的思想才能走得更远。因此,读书应该成为教师教书和自身专业化发展的前提和保证。

然而,现实的情况是很多的老师仍是在教书不读书,教师只教书不读书的现象已十分普遍,并有愈演愈烈之势。一些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不得不借用“行政手段”或“制度考核”等办法强制教师要读书,有些地方还要求教师读书后必须要写读书笔记、读书心得和读书博客。读书不再是教师教书、专业化发展的主动需求,而是在借用外力强制性地使教师被动地去读书,一些教师心不甘,情不愿,又不得不读,到头来许多教师的读书虽有了“花架势”,但大多是“只能看不中用,聋子的耳朵——摆设”。当然,一些地方教育领导和学校的本意是好的,本想让老师们多读书,多思考,通过读书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改变教师的教育方式和方法,提高教师的教学机智和教育智慧,进而提升和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可现实教育中教师读书的情况并不乐观,甚至已成为影响教育再发展和学校向内涵发展及教师向科研型、专业化发展的严重障碍。教书之人为何不读书?不读书何以为师?不读书何以发展?

读书能够使教师不断增长职业智慧,能使自己的教学闪耀着睿智的光彩,充满着创造的快乐。一个精神富裕、专业化程度高的老师,他能以自己特殊的职业眼光,掏出课堂的引人入胜之处,以简洁的线条,拉动最丰富的信息,以最轻松的方式,让学生得到最有分量的收获:能从最接近学生现在的起点,带领他们走到离自己最远的终点:能最大程度的闲下来,而学生最大程度的忙起来:能最大限度的要求每一个学生,也能最大限度的尊重每一个学生:他不仅能让学生学懂、学透知识,而且能把教学过程变成一种富有亲和力的情感体验过程,和学生一起沉浸于其中,热爱于其中,出神入化地与学生一起创造于其中,并使学生的心灵飞翔起来:他有强烈的课程开发意识,不仅关注跑道的设置,更关注学生跑的过程,他能让生活成为一种教育,把教育变成一种生活。

面对很多教师出现的职业倦怠,我们也能理解直面教育现实的无奈与痛苦,但是我们不可否认:教师是需要读书的,读书是教师走向专业化成长与发展之路的重要途径之一。

二、写作与反思,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动力

提到写作,很多人认为它是“读书人”的事,只有类似于作家、教育家、小说家、文学家„„他们才会去写作,才能够写作,而教师没有必要去写作,只要教好书或读好书就足够了。我想,写作不仅是现代教育对教师提出的要求,而且也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要的补充和动力。只教书、读书不写作的老师可能会有点遗憾,后悔自己当初有很多的教育灵感和实践经验没能及时记录和保存下来,待以后需要用的时候悔恨不已,只得到处寻觅、东拼西凑以求尽快成文,殊不知写作和教书、读书一样是急不来的,需要慢慢地写,慢慢地练,一点一滴累积起来,日后才能“下笔如有神”呢。

把读书自觉的和教育教学研究结合起来,用读书指导实践,用实践深化读书,这样的读书才是最有用的读书。读书,还应不断思考和反思,应和写作结合起来。肖川说过:“造就教师书卷气的有效途径,除了读书,大概就是写作了。写作最能体现一个人的综合素质。”的确,在读书和反思的同时进行写作,这是一种可贵的生活状态,一种诗意的美好的人生境界。读书、研究、思考、写作,对每位教师来讲,都是能够做到的。因为,外部环境再艰难,再紧张,老师们总还会有自己的时间的。假如我们的教师都能有一些好书:假如我们的老师能够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和经历,随时随地的为提高自己而持续不断的读书:假如我们的教师能够把读书作为个人活生生的生活:假如我们的教师能够边读书,边研究边思考,边总结边写作,能够集教育者、学习者、研究者、思考者、实践者、写作者等多重角色于一身,我们教师的精神生活就充实了,人生就更有意义了,那么人生的发展和成长就不成问题了。

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与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但如果写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可以说,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催化剂”。我们要继续让教师养成勤于反思的好习惯,主动在备课笔记上预留空间,经常及时地记录所感所思,平时在学习、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听课等处处做有心人,不是仅凭自己所谓的经验,而是当作一种钻研,一种追求。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教师是课程改革的实施者,教师自身的理论素养直接影响教学研究的质量,只有我们引领教师不断地读书、写作、反思和研究,不断地改进教育教学,不断地改变自己的工作方式,他们定能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为他们插上专业化发展的翅膀。

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教学相长,要变“一桶水”为“长流水”,教师必须在慷慨“给予”的同时努力“汲取”,变“教”为“学”,变阶段性“充电”为全程学习、终身学习。要抓住机遇,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机会,加强学习,在教学中要坚持理论探索,与时俱进,打破学科界限,增强教育智慧,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教师专业技能的提高。教师的成长之门只能由教师个人打开,别人是无能为力的。

尊敬的教师们, 让我们自己打开书本,打开自己的成长之门,走向人生发展的最高境界。

第三篇: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策略

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策略

教师专业化是当代教育研究的主要思潮之一。在教育市场需求由普及转变为质量提高的时代背景下,原来为普及而壮大的教师群体的素质还达不到要求。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是教育面临的首要任务。特殊教育教师作为整个教师队伍的有机组成部分,实现专业化也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的内涵

现代特殊教育的根本宗旨是实现“全民教育”的承诺,保证每个儿童都有平等受教育的权利,且这种平等不只是形式上的,更是教育质量意义上的。20世纪80年代以来,很多国家在教育普及取得显著成效后,开始关注教育质量的提高,并最终意识到教师素质的低下是解决这个问题的瓶颈。1986年,美国卡内基教育和经济论坛、赫欠姆斯小组相继发表了《明日的教师》两份报告,指出只有当学校教学发展成为一门成熟的专业时,公共教育质量才能得以改善。教师专业化问题从此受到各国关注。在这一浪潮的推动下,关于特殊教育教师素质的讨论也逐渐多了起来,尤以美国特殊儿童委员会1995年制定的《每个特殊教育者必须知道什么——有关特殊教育教师准备和资格的国际标准》为代表。我国的特殊教育虽然起步较晚,但对“教育平等”的诉求使我们不能在这场教师专业化运动中落后。有一种观点被普遍认同,即教育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既有一定的规律可以遵循,同时也有明显的个别差异,教育实践具有很强的情境生成性,教师除了有坚实的教育科学知识以外,更需要灵活应对各种实际问题的能力。综合起来,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应当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内容:

(一)掌握系统的特殊教育领域的科学知识。

特殊教育儿童大多数在身心发展的某方面存在障碍,普通的教育设施、内容、方法不能满足他们的教育需求,特殊教育教师需要更具有针对性的知识来为他们提供合适的教育服务,例如评估鉴定知识,制定IEP的知识,各种灵活的教学策略知识,行为改变知识等。特殊教育需要教育学、特殊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医学等多学科的参与,且这种参与不是各学科知识的简单相加,而是以儿童的教育需要为中心进行更高水平的整合,以使特殊教育者能在此基础上为特殊儿童提供适当的教育,促进他们的身心发展。

(二)有效地解决特殊教育中的实际问题。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斯滕伯格认为专家型教师和“新手”的区别之一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效率和创造性。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教师也不可能遇到两个完全相同的学生,特殊教育教师更是如此。要满足特殊儿童的教育需要,更多的是要注意他们的个体差异,所以特殊教育教师所面临的实际教育问题的种类更是繁多。特殊教育教师在掌握了科学系统的知识后,并不一定都能处理好各种实际问题,因此想办法提升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实现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化很有必要。

(三)有充分的专业自主权。

随着全纳教育的推进,对特殊儿童的教育服务通常是由一个团队来完成的,它不仅包括特殊教育教师,如有需要还包括言语治疗师等专业人员。在这个团队中,成员之间的协作是毋庸置疑的,但特殊教育教师应该凭借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在其中起到协调和主导作用。作为特殊教育的最终执行者,他们应在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后,成为特殊教育问题的决策者,对特殊儿童的成长负主要责任,这是特殊教育专业自主权的体现。另外,专业自主权不仅对教师个体而言,还要求特殊教师群体形成专业组织,建立系统权威的专业制度,为争取特殊教育教师群体更高的收入、社会地位和专业声望而努力。

(四)恪守共同的职业道德。

特殊教育的对象多属于弱势群体,特殊教育的产生是为他们争取平等的公民权利,因此特殊教育教师不仅是教育者,更是许多障碍者利益的代言人和维护者,为他们的成长和最终融入社会提供服务,并对此负有深深的责任感。在一般人眼里,特殊儿童的残疾或障碍或许更加显著,但特殊教育教师要学会去发现儿童有什么,能够做什么,而不是他们没什么,不能做什么,成功的特殊教育应是一种高期望值教育,教师对自己职业的意义和价值充满信心。特殊教育是一项艰苦繁杂的工作,教师必须具有深刻的责任感和坚实的职业信仰,才能将它顺利推进,职业道德对于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化十分重要。

二、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

(一)学历层次急待提高。

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学历层次普遍不高,原因是特殊教育在许多地区不被重视,所建立起来的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也是从普通学校“筛选”而来的,即使在一些发达的地区如广东、上海、北京等地的特殊教育学校的师资,也面临教师学历的急待提高。

(二)特殊教育教师专业结构无法满足特殊教育的需求。

专业技术水平是否达标是衡量教师是否称职的首要条件。特殊教育学是一门有别于普通教育的学科,它对特殊教育教师的知识和技能都有严格的规定和要求。从学校的实际教育工作而言,特殊教育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一般包括康复教育、基础文化课教育、劳动职业技术教育三大部分,相应地从师资专业技术水平要求上就要有康复专业的教师、基础文化课相关科目的教师以及有技能之长的教师。但是我国早期培养特殊师资的高等院校并没有如此专业的课程设置,所培养出来的教师就缺乏专业的知识技能。

(三)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缺乏系统的、专业的继续教育规划。随着社会的发展,“终身教育”成为教育发展的总趋势,学校教育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各种继续教育应运而生。目前,各地教育部门对特殊教育教师和普通学校教师的继续教育要求一样,上课的内容也一样。对于特殊教育的专业培训少之又少,远远不能满足特殊教育日益发展的需要。

(四)教师对特殊教育工作的态度不容乐观。

笔者曾对一些特殊教育学校进行调查,并与普通学校进行谈话。调查结果显示,有54.5%的教师对从事特殊教育持“不乐意”的态度。从对普通教师的访谈分析中可以看出:(1)从事特殊教育的教师不仅不被社会赞赏,而且同行的普通学校教师也看不起这一职业。(2)大部份教师非本专业毕业,觉得没有相应的专业知识从事工作很吃力,特别是康复专业,在继续教育中又得不到专业化的继续教育。(3)“特殊教育太辛苦了。”所谓辛苦,不仅是身体,更多的是心理压力所造成。由于教师对从事特殊教育“不乐意”的态度,严重地阻碍了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

三、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要性

相对而言,特殊教育学校各方面的基础都较差,而在新形势下的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任务又非常艰巨。这就要求我们要抓住关键,找准突破口,在某些方面有适度超前发展的意识和跨越式发展的思路。

(一)学校改变现状需要一支专业化教师队伍。

改变师资现状需要一支专业化教师队伍。特殊教育学校的许多教师都是从普通学校中途调来或直接从普通师范毕业分配而来,特教知识相对缺乏,工作中的盲目性、被动型、主观臆断性较强,高耗低效现象普遍;特教学校的教师队伍一般长期停滞不动,流动性较小,教师引进量不多,老龄化现象日益突出,知识更新问题又日显重要;外界信息相对较为封闭,当地的同类学校又往往是仅此一家,经常性的交流与合作很少或几乎没有。凡此种种,都迫使我们要加强教师自身学习,努力改变目前的师资现状。

改变教育教学现状需要一支专业化教师队伍。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与深入,如何引进现代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运用新的教育教学技术、手段和方法,构建高效的教育教学运行体系,以改变目前特教学校在教育教学思路上思路较单

一、方法较陈旧、活力相对不足的现状,也迫切需要我们建设一支专业化教师队伍。

改变管理现状需要一支专业化教师队伍。特教学校由于种种原因,要照搬其他学校以“待遇”凝聚人,显得很苍白;以职业的地位和声誉吸引人也尚有距离;当前,随着人事制度的深化改革,以“饭碗”留人虽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和效果,但毕竟是太生硬、无情,也难有长足的后劲。针对这种现状,我们觉得加强教师专业化队伍建设,组建起一支学习型教师队伍,营造一种自我学习、自我提高、自我实现、自我超越的组织环境,使大家把工作当作学习的过程、提高的过程、自我实现和超越的过程,从而达到以“事业”留人、吸引人、凝聚人的目的,是值得尝试和探索的管理策略,也是改变目前管理现状的现实举措。

(二)事业发展需要一支专业化教师队伍。

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是整个教育发展形势的需要。随着现代多媒体技术手段在教育领域的普及,进一步激发和推进了教育思想和观念的现代化以及教学手段与方法的现代化,教育的组织形式、目标定位、评价体系等等都有了进一步的探索和创新。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学习和补充新的知识,以适应教育观念与手段的变化。

教师队伍的专业化也是学校增强发展后劲的需要。理论的贫瘠,信息的闭塞,将严重制约思路和开拓工作的迎新。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建设,不管怎么抓都不会过头,这是一项为当前拓展局面、为未来积蓄力量打好基础的工作。建设一支专业化的教师队伍,让其自我学习、自我积累、自我发展,将给学校带来勃勃生机,给未来发展积蓄强劲动力,也是学校增强活力发展后劲的需要。

(三)增强校园活力需要一支专业化教师队伍。

通过组建一支专业化教师队伍,营造一种团队学习氛围,有利于鼓励教师自我超越,有利于教师在基于群体学习而形成学校共同的发展目标和办学理念,形成一种强大的拉力将大家凝聚到学校发展的旗帜之下。

通过组建一支专业化教师队伍,有利于打破得过且过,安于现状的局面,给学校注入一股适度竞争、效率优先的活力;也有利于树立起合作共事、同求发展的健康新风。

通过组建一支专业化教师队伍,有利于良好的校园氛围和学习风气的建立,也有利于育人环境和校园文化建设。从而使教师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使学生耳濡目染中学习知识,培养健全人格。

(四)教师自我实现需要一支专业化教师队伍。

教师专业化是教师的生存需要。随着党和政府教育的越来越重视,人民群众对教师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中小学教师参加继续教育意识已是教育行政部门的一项法规,教师职务的评审与岗位的聘任都有继续教育的量化要求及普通话、计算机操作等合格证书要求。教师职业的学历要求也正在逐步提高。某种程度上说,教师的专业化已是教师的谋生需要,是教师职业的生存条件。

教师专业化是教师的发展需要。教育事业和发展势必要求和带动教师的发展,而教师的发展其实就是一个不断反思,不断学习,不断实践、总结和提高的过程。因此,教师的专业化也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教师专业化是教师自我实现的需要。如果把仅仅把教师工作看作是一项职业,那是一项比较繁琐和烦心的事;只有将它当作一项事业,那才是充满迷人的魅力和创造的乐趣的。我们许多教师正是在这项事业中献身、求真和创造着,从而实现了自身的超越,追求到了生命的真义。而不断的学习、追求、创新,正是自我实现的需要,是直抵事业大门的必由之路。

四、构建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方法——立足自培

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不会自发形成,也不能寄希望于上级部门,只有靠学校结合本校实际,根据未来发展要求,立足学校自我培养,坚持以校为本,积极创造条件将学校建设成师训工作的基地,使之成为教师专业化队伍建设的大本营。

(一)学习目标科学化。

构建一支专业化教师队伍,首先要对学习目标进行科学合理的定位。具体把握三个原则:一是特殊性,既面对信息社会、知识经济时代特殊教育对师资水平的总体要求。二是针对性,科学的精神在于开拓创新,科学的态度在于实事求是,科学性要求目标切实可行,分步实施,分段推进。

确立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总体目标:政治方向坚定,师德修养全面,业务素质精良,身体心理健康,乐于奉献吃苦,勇于开拓创新,具有现代意识,适应未来教育的高学力、高能力、科研型、复合型的教师队伍。具体要求分层达标:

全员要求:岗位教学合格和岗位教育合格。要求具有学科教学能力和思想教育能力,组织能力,口头、书面和手语表达能力,知识更新能力,现代教学技术和手段学习能力,接受继续教育能力。能够胜任学科教学和班主任工作。

青年教师要求:岗位实验合格。要求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教学基本功过硬,精通计算机操作,会应用现代媒体辅助教学,具有专题研究实验能力。成为某一方面的主力。

骨干教师要求:岗位科研合格。要求独当一面、创造性开展岗位工作,具有组织、带领同行学习、实验的能力。成为某一方面的龙头。一流教师要求:岗位科研合格。要求具有科研能力,示范带头和辐射能力。在某一方面有所创造,有自己的特色特长和研究成果,能够带好其他教师。

(二)学习内容综合化。

突破教师学习只重学历提高,只重文化进修,只重技能训练的片面性,同时关注教育理论的指导,关注教师基本教育观念的重塑和核心教学技能的提升。注重学习内容的综合化,具体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修养;经典教育思想、现代教育理论;聋教育理论及相关专业知识如听力学、语言学知识等;思想教育及班主任工作基础;心理健康教育辅导知识;教学基本功;学科教学技能;知识更新及扩展能力;以计算机应用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手语专项培训;学历提高专项学习;教研、教科研知识;个人兴趣爱好及特长学习。

(三)学习组织人本化。

构建一支专业化教师队伍,不仅仅是为了使教师们在其中更新知识,获取信息,更是为了使大家能够通过学习重新创造自我。在这里,我们关注不仅仅是教师获得的职业技能的培训和学习,更强调的是教师也是作为一个不断成长、需要发展的个体,教师在其中的学习也要有利于促进其自身全面健康的发展,教师在学习中应是一个主动的探索者和创造者。我们应着重把握以下几点:

1、营造教师学习的氛围,创造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成立学习互助小组,动作师徒结对连动机制,分层要求弹性机制,考核奖励动力机制,展开讲学习、爱学习、会学习竞赛活动,提倡适度竞争,鼓励大家投身新一轮的学习高潮。

2、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在学习互助小组中,发挥各小组成员的优势,让其各自分项目承包,轮流组织学习、主持讲解,进一步发挥互帮互学,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的作用。

3、提供交流与讨论的机会和舞台。设立“师德论坛”、“教师论坛”,交流学习心得和体会,总结工作经验,提出工作中的困惑和带有倾向性的问题。要求大家经常性的切磋研讨,互促互动,实现学习资源共享,学习成果互惠。

4、工作过程学习化。学习的内容和方向来自工作实践,工作中需要什么就学习什么,要求怎样就怎样学习;实践中的一些试验和课题又源自理论和指导。真正实现边学边干,在工作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设立校长信箱,实施民主管理,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统率下,打破个人理想和集体理想之间的隔阂,将广大教师有的个人远景集合到学校发展和共同远景之下。

(四)学习形式多样化。

分散自学。学历进修,理论学习等采用分散自学的方法。

小组互学。成立青年教师学习小组,主要是教学基本功学习的提高展示,计算机课件制作及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研修交流,手语学习的统一规范,聋校教师培训教材的学习讨论,教科研课题的专项研修等。讲座辅学。分校内“自产自销”和请进来辅导讲座两种形式。我们分别组织本校教师开设了十余个师德论坛,主讲了“学科教学中渗透口语教学的体会”、“幼儿学语对聋童语言启蒙的启发”、“手语运用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听力学基础知识”、“个别化教学的基本理念”、“综合实践活动的几个特征”、“新课程理念”等校内讲座。同时聘请校外专家来校开展专题讲座,提高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

竞赛促学。校内教坛新秀评比,校内教师基本功比武,青年教师多媒体辅助教学优质课评比,参加普教系统教师基本功大比武及省、市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等活动,都有力的促进了教师的学习。导师带学。成立校内导师制,给每位青年教师结交一位老教师,签订师徒结对协议,展开带弟子活动。并且将此活动拓展为互学互助,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捆绑评优的层面深入开展,持续结对。外出拓学。组织教师外出听课、考察;选派骨干教师外出接受计算机操作专题学习,选派青年教师赴兄弟学校学习培训等,以进一步拓展学习的范围和空间。

观摩助学。经常组织教师开展校内观摩课、研讨课活动,经常选派教师去兄弟学校观摩现代媒体辅助教学,组织教师参加普通学校的教研、观摩活动,并要求教师结合观摩开展说课、评课及汇报交流活动,以巩固学习心得,扩大学习效果。

课题兴学。要求教师们结合自己的工作,从所学的理论中找问题,从迫切需要解决和热点问题或倾向性问题中找课题,开展课题专项研究活动。并且进行专题实践,专题性的经验总结等,进一步深化学习。

(五)学习载体阵地化。

教师专业化发展也得依托一些阵地化的学习载体。

教师论坛。在教师政治学习中专辟一个“教师论坛”的栏目,每期确定1-2名教师作为中心发言,就师德师风、教育教学中的问题,结合自己和学习思考展开论谈。

青年教师学习小组。要求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均为当期的小组成员,也欢迎其他教师自愿参加,每期由学校确定研修主题、内容及重点,加强组织与考核。

三笔字、简笔画园地。在一楼大厅专辟固定展地,由教研处组织每位青年教师每周完成三笔字、简笔画各一张,在“园地”中集中展示,共同交流提高。

教育信息摘抄小报。要求每个教师每周完成1张以上教育信息摘抄卡,交专人负责检查整理,每半月出一期《特教信息》,供大家交流学习。

教师论文集。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完成论文或学习心得体会1篇,期末编成《教师论文集》、《班主任文萃》、《一得集》、《案例集》等。

(六)学习保障制度化。提供学习时间。每周给每位教师安排一到两节课作为学习时间,每周四下午第三节课为青年教师学习的固定时间。

保障学习经费。足额报销教师的进修学习及继续教育经费,安排专项经费选派教师外出培训学习与见习培训。

落实奖励措施。我们对在国家、省、市级专业报刊上发表的文章分别给予3倍、2倍、1倍的稿酬。每个学期都根据学习情况评定专项学习积极分子。

实施专项考核。对教师学习有量化要求,期末进行专项考核。提供学习资料。购置学习用书,订阅报刊杂志,统一配置练习纸、培训教材等。

完善动力机制。让学优者光荣,让学优者有为,让学优者有位,让学优者有酬是我们正在积极完善的动力机制。参考文献:

1.金华星.构建一支学习型教师队伍的思考和实践.中国特殊教育,2004,(3):84-86 2.王培峰.小康社会视野中的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中国特殊教育,2004,(1):75-78 3.郑俏华.论特殊教育学校师资队伍专业化发展的策略.中国特殊教育,2005,(8):81-85 4.唐春梅.特殊教育师资专业化培养的问题与对策.中国特殊教育,2006,(8):34-39 5.马仁海.特教教师在职培训要走终身教育的道路.中国特殊教育,2003,(4):88-91

第四篇:教师专业化发展

一:

1、材料中的现象表明的是教师何种职业生涯阶段的特征?这个阶段教师的专业成长需求有哪些?

答:材料中的现象表明的是教师教育教学“危机期”阶段的特征。这个阶段教师的专业成长需求有(1)社会的认知与肯定。(2)学习领导的鼓励与认可。(3)获取公正的报酬与待遇。(4)教育主管部门的关心与支持。(5)有民主参与管理的权利。(6)进修培训的权利。

2、结合自身实际,试谈谈造成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有哪些?

答:造成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肯能有如下方面:(1)自身职业道德不搞,不能爱岗敬业。

(2)受当前社会环境的影响。(3)社会和生活的压力。(4)与其它行业相比,报酬待遇太低。(5)有感于教师社会地位太低等等。

3、结合材料,谈谈要促进教师专业发展,需要哪些鼓励措施与支持系?

答:措施:(1)满足当前环境中安全需要的激励措施和满足组织环境中专业发展需要的激励措施。如工作保障和个人人生安全、贷款优惠,有吸引力的养老保险、住房保障等。

(2)适当的精神回报。对工作绩效能有积极的反馈和回报。(3)工作自主权与有效性。(4)创作和作共赢的机会。(5)重视表扬与激励。(6)实行教师职级制与绩效制。

二、素质教育对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请结合实际谈一谈作为中学教师,如何在素质教育深化的改革中的实践中,不断实现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

答:素质教育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1)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具有更高的师德境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政治方向、健康向上的高的行为和亮红的心理素质。这就要求教师在高起点上教书育人,不断提升教师的职业角色形象,不断加强提升教师的专业情意。(2)素质教育要求教师拥有更加优化的知识结构。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知识结构,就要求教师的知识结构相对合理。教师应具备广博而深厚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具备社会政治、经济、法律、历史、地理、天文、师德规范等人文社会科学的基本知识;教师应具备较深厚教育科学理论与实践的基础知识。(3)素质教育要求教师教师具有更加全美的专业能力。学习推行素质教育,要求教师进行创新教育和个性教育,这就要求具备多元性,多层次性,交叉性的能力结构。

在素质教育深化的改革与实践中,教师要不断实现教师专业的发展做到:

1、教师要在素质教育实践中专业自我成长。

教师要不断学习,终身学习,不断更新教育内容,只有这样,在课堂教育中才能由单纯的传播终身转变为在传播知识的基础上注重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实习生的素质,才能在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的同时实现自我成长。

2、教师在素质教育实践中践行专业自主成长。

我们每一位教师在吸纳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的同时,将素质教育理论转化为我们的教育行为,在推行素质教育实践中实行教师的专业自主成长。

3、素质教育要求我们教师不能满足一名合格的“教书匠”,还要做一名教育实践的研究者,教育模式的创新者,对于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出现的这样那样的问题,都不回避问题,而是自觉研究问题,通过研究既思考解决问题,又能在思考与发现中感受到教育工作的愉悦,实现教师专业的自觉成长。

第五篇:教师专业化发展

基础课程改革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钟潮标2010年10月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提高教师素质已成为我国目前教师队伍建设的重心,而教师专业化发展是这个重心中的核心问题。然而,如何在当前课程改革大形势下把握教师专业发展方向和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呢?

一、课程改革下教师面临新的挑战

课程改革一直以来都备受国家、学校、教师的关注,尤其是在当前社会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新课程改革是必要的、必然的,它将对我国教育的发展乃至社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而教师,作为课程改革的实践者,势必将面临新课程的挑战,这必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首先,新课程要求教师必须转变陈旧、落后的教育观念,树立符合新课程改 革需要的新理念。具体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关注学生发展。新课程的教学要体现促进学生发展这一基本理念,即不仅在教学目标上要按照课程标准、教学内容的科学体系进行有序教学,完成知识、技能等基础目标,而且还要注意学生发展性目标的形成,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体现学生主体,鼓励学生探究,高效实现目标。这无疑要求教师由只重视知识的传授与各种能力的单项训练转向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促使教师教育目标观的发展。

(2)强调教师成长。教师专业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教师依其专业知识和技能从事教学工作,而且包括教师专业发展自主,即能够独立于外在的压力制订适合自己的专业发展目标、计划和需要学习的内容,并有意愿和能力将所订目标、计划付诸实施。依据新课程的要求,教学要沿着促进教师成长的方向发展,这说明,教师专业要从根本上去求发展,今后鉴定教师的重点不在于教学结果,而是诊断教师教学的问题,制定教师的个人发展目标,满足自身发展需求。

(3)重视以学论教。传统的教学理念中,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体,而新课程教学要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体现“以学论教”的思想。从而使教师角色发生本质的变化,由学生的管理者转化为学生的引导者;由居高临下转为“平等中的首席”;由被动的学习者转为主动的研究者,通过教师素质的提高促使教师专业发展。

其次,教师必须具备新课程实施所需要的新技能。

第一,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能力。探究性教学是教师能力的一个很大挑战,它不但要求能让学生掌握教学的知识,更主要的是能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引导学生通过丰富的教学情境发现知识、获得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主动探索问题的习惯和能力。要完成这些任务,教师自身必须成为探究性的学习者和实践者,用自己的探究经验和实践能力去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同时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第二,学会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的能力。新课程倡导自评和他评相结合,从接受评价逐步转向到主动参与评价,在平等、民主的互动中主动参与,有助于教师与领导、同事、学生形成友好、和睦的关系,有助于教师在教学进程中有效地对自己的发展过程进行监控和指导,帮助教师专业不断改进和发展。

第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现代信息技术对于教学过程的渗透以及教学活动对于现代信息技术的需求会更加强烈,因此,将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活动有机结合的能力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二、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相互依存

没有教师就没有课程改革,没有课程改革也不会有教师专业的长期发展,就象课程研究上的一句名言“课程发展就是教师专业发展,没有教师专业发展就没有课程发展”。实际上,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是相互依存的,课程改革有两个重要的因素,即人的因素和技术的因素。教师专业发展正是课程改革中“人的因素”,离开了教师专业发展,课程改革工作不可

能顺利进行,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与相互促进的互动关系。首先,没有教师的专业发展,就没有课程改革的发展。课程的变革实际上是人的变革,没有人自身的主动适应与变化发展,课程改革是不可能实施和成功的。目前,我国教师专业发展水平比较低,特别是缺乏课程改革所需要的课程研究与开发,加上现在教师工作压力大、工作任务重,对课程改革的前景无法预料,势必使教师难以舍弃旧习惯和旧观念,缺少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从而使我们的课程改革速度减慢甚至停滞不前。因此,要想推动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发展,首先必须造成教师专业的发展。

其次,课程改革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新课程的实施对教师无疑是一种严峻的挑战,为了应对这种挑战,教师必须进行教育观念的更新、教育能力的提高与教育行为的转变,而这种更新、提高与转变就是教师专业的进步和发展。实施课程改革后,学生的学习生活发生了变化,致使教师专业必须得到改变与发展,教师由原先的“自主型”阶段向“自我更新型”阶段发展,教学生活与伦理观念也发生了大大的改变,使自己的专业得到锻炼与成长。同时教师的关注也得到升华,更加注重学生发展的主动性、持续性与自身专业发展的必要性,形成了以关注学生发展与自身发展相结合的教育伦理观。

三、课程改革中应树立“教师即研究者”的专业发展理念

当前,课程改革的发展对教师职业的要求越来越高,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教师想要获得持续发展,适应课程改革及其新要求,作为一名“学习者”是很不够的,更需要教师有能力对自己的专业发展加以省思、研究、改进,成为一名“研究者”。

第一,从教师专业发展的外部条件来看。首先,新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随着社会发展不断提高,原来的方法、思想与教学理念已经不适应社会发展,许多新的教育内容又不断地涌现,这就要求教师自觉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断进行自身知识结构的新陈代谢,要求现代教师具有不断更新自己教育技术的意识,不断追求新知,并有意识地运用于教育教学活动。所以,成为一名“研究者”是时代对教师的要求。其次,从新课程的要求来看,教师不再是课程的消费者和被动的实施者,在某种程度上教师已成为课程的生产者、设计者和研究者,要求教师运用自己所拥有的知识对自己的教育世界进行多层次、多角度、多学科的分析,以便对自己的实践有一个理论上的解释,并发现其中的长处与不足,为课程改革作好准备。这说明教师即研究者是课程改革发展的需要。

第二,从教师专业发展的内部动因分析,教师成为研究者是教师自身成长的必要。首先,教师的知识是教师专业化的基础,而这种知识是教师本人的一种能力与技巧,因此要在课程改革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只能从教师自我实践的反思和训练中得到与确认,靠他人的给予是不可能的。从这个角度看,教师成为研究者是教师职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其次,课程改革需要大批的优秀教师与教育专家,而要成为一名优秀教师或者教育专家大致需要经历掌握学科知识、获得教学技能、探索教育教学规律等三个阶段。如果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却不对经验深入研究,其真正价值只能是经验的重复。要想成为优秀教师或者教育专家,需要的是像科学家那样的研究探索精神,主动地、超前地意识到教育教学中的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走在课程改革的最前沿,使自己成为一个学者型、专家型的教师。最后,教师成为研究者是教师形成教育信念的必要前提。教育信念是人们确证、认定、坚信并执着追求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想,是支配教育者教育行为的内驱力。教师要形成自己成熟的教育信念,就必须对自己已有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进行审视、反思和辨析,经过自己潜心的理论钻研和探索,坚持自己深思熟虑的教育观念,并不懈地确信、恪守与实践。

四、课程改革下的教师评价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

教师评价是对教师所进行的教育教学活动以及成绩效果的判断。目的在于促进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业务素质的不断提高。在课程改革中,教师评价适当与否,不但影响教师参与课改的热情,而且与教师专业发展密切相关。

首先,课程改革倡导教师评价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根本目的,要求建立发展性的教师评价体系。事实上,教师中大多数都有强烈的事业心,希望自己的工作做得更好,因而在大多数情况下帮助他们发展比判断他们工作的等第更有意义。为此,在课程改革中,管理者应注重学校发展的长期目标,让教师充分了解学校对他们的期望,培养他们的主人翁精神,同时根据教师的工作表现,确定教师的个人发展需求,制订教师个人发展目标,向教师提供培训或自我发展的机会,发挥全体教师的积极性,从而促进教师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课程改革倡导教师评价要发挥展示、改进、激励的功能,把评价看成是教师展示才华、追求卓越、完善自我、不断发展的过程。这种评价可以激发人的内在动力,自觉地发挥能量达到管理者的目标,并不断地促使自己向更好的方向发展,也使教师个人发展需要学校集体需要得到融合,增强教师专业发展的驱动力。

再次,课程改革下的教师评价强调对教师进行综合评价,对教师工作的各个环节进行系统的、全程的、较长时间的、循环往复的评价。教师从事教育活动是一个长期负责的工厂,工作中的任何成绩都是日积月累的结晶,缺少综合评价,就无法全面了解教师的工作表现,无法把握教师的发展倾向和发展需求。

最后,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评价以质性评价为主,主张教师自我反思。由于教师专业发展是一项复杂的需求,具有多样性,因此课程改革中对教师发展的质性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也要求教师自我反思,吸取前面一些错误的经验、教训,建立自我剖析的档案,养成反思的习惯和形成良好的反思技能。这将帮助教师自身专业水平得到快速发展。

当然,由于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的、多方面的活动,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全面地去了解,也不可能靠几个人的力量去推动,因此,在课程改革下的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它不是一个运动,也不是通过一时的突击可以奏效的,而是一个漫长的学习过程或者说一个专业发展的过程。理想的教师专业发展应当成为一种新的专业生活方式渗透于课程改革的方方面面,并伴随着课程改革

走向成功。

下载教师专业化发展策略心得(样例5)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师专业化发展策略心得(样例5).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课改形势下教师专业化发展策略

    新课改形势下教师专业化发展策略摘要: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取向。在新课改形势下,对教师专业化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专业化是通过专门训练和终身......

    关于初中音乐教师专业化发展策略(推荐阅读)

    关于初中音乐教师专业化发展策略范文初中音乐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对初中生音乐视野的开拓,音乐感知能力和音乐鉴赏能力培养的重任。音乐课程价值和成效如何......

    《农村初中教师专业化发展校本策略研究》[大全]

    摘要:教师是振兴教育事业的根本,随着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新的教育形势对教师的要求越其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是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教师职业素质和专......

    教师专业化发展工作总结(大全)

    教师专业化发展工作总结时光飞逝,岁月如梭,一个学期以来,按照教师专业化发展建设方案,我有组织、有计划、科学有序地开展工作,加强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内驱力,推动了自身专业素质的全......

    浅谈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

    浅谈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 【摘要】: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化水平直接关系到特殊儿童受教育的质量问题。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包括教师所应有的共同素质、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等......

    教师专业化发展总结范文

    旭光中学2012-2013年度 教师专业发展总结 过去这一学年中不管成绩多么辉煌,都已是逝去的。我们学校对这一年总体工作总结如下: 教师专业化的动力主要来自于教师自身的内在需要......

    浅谈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浅谈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网络研修学习心得体会 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逐步成为一种专门的职业,和律师、医生一样,有自身的职业特点和职业要求,需要经过专门的职业培养和训......

    教师专业化发展总结

    进入新课程,我们将做些什么?又应做些什么?作为一名教师,我深感肩上压力的沉重,更感责任的重大,因此,我要不断地思索,不停的探讨,永不停止的实践,才能不被淘汰,为把自己的工作落到实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