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师德有感原来只是而已(最终版)
师德有感
茆苏丹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不但要使学生自强不息,把学习成绩提上去,还要使学生深切体会到厚德载物的内涵,做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厚德载物,才能宁静以致远,漫漫人生路,走的更远更成功。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提高教师的修养,即师德。
一代文豪韩愈给教师下了一个定义:“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老师在传道授业解惑中,要以润物细无声的姿态使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为人处世知书达理的必要性。需要提升教师自己的教学能力,师德,做一名为人师表的楷模。
切不可以学生的学习成绩论英雄,进而出现“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第二篇:有感师德
有感师德
——华阳中心学校钱益玲
通过这次的学习,我更深刻的认识到:懂得师德对学生的影响和对自身的提高所起的作用,让我明白要用一颗爱心来对待孩子,要具有一定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当教师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到诚信、守礼。受教育者要得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还是品德。教师在传播知识的过程中,他的性格、品德包括价值观都会影响到学生的成长。
在教学过程中,不断丰富自身学识,努力提高组织能力和业务水平,严格执行师德规范,用高度的事业心、责任心对待学生。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教师育人理念,树立正确的人才观,重视对每个学生的全面素质和良好个性的培养,与每一个学生建立平等、和谐、融洽、相互尊重的关系,关心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努力发现和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在优秀品质,坚持做到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正确处理教师与学生家长的关系,在与家长联系上相互探究如何使学生发展的方法、措施,赢得了广大学生家长的普遍赞许。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利用学科特点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听了中国教师研修网上的几节课,感触挺多。身正为人师,身高为人范。师德的修养很重要。“德”按《辞海》解释,有五个释义,其最主要的意思,就是道德、品德。“百行以德为首”,“做人先修德”。中国历代的志士先贤都特别看重道德操守。过去人们经常讲“有德有才为圣人,有德无才为君子,无德无才为废人,有才无德为小人”。“有德有才是正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无德无才是废品,有才无德为毒品”。
无数事实告诉我们,德兴则业兴,德毁则人亡。一个人的道德就是立身之本。所以为人处世要有公德,干工作要有职业道德。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所从事的职业被誉为“太阳底下最光辉、最神圣的职业。”所以当教师更要有师德,他是社会公德的率先垂范者,是善良的使者,挚爱的化身,是学校的灵魂,更是时代对我们的要求,也是当教师所自身立业为人所必须具备的重要条件。
大家知道,教师的职业是伟大的,受人尊敬的,正是因为良好的教师品质德性,良好的教师行风修养,良好的教师师魂素质,如果丧失了这些最基本教师德性、修养、素质,那么,教师这个职业肯定会成为遭人唾弃的职业!
在当今社会信息多元化、知识激增,学习化时代的背景下,教师凭什么能够执掌人类的教鞭?凭的就是教师的德性修养和素质,教师理想的师德师风表现在四个方面——师品(德高为师);师知(学高为师);师能(技高为师);师表(身正为师)。
我在网上看到一位叫凌继贤的老师,他真不愧是“师德楷模”,“师德建设的一座光亮的航标”,他用“师德”撑起了生命的高度。凌继贤老师是黄沙中学的一位化学老师,中学高级教师,去年(09年)11月4日,在上课时突然病倒在讲台边,将他生命的最后时刻都奉献给了他挚爱的教育事业和学生,他的优秀事迹《今日醴陵》、《株洲日报》、《株洲晚报》、《湖南教育》等各个新闻媒体都有报道,(这里不统一学习或介绍)。凌老师扎根乡村清贫从教整整27年之久,一直是学校里化学科目组的骨干老师,所教化学科目成绩历年名列前茅,他送了一届又一届优秀学生,给自己留下的是一身疾病。为了学生,他不顾一切,不顾自己的心脏病,首先考虑的总是党的教育事业和他的学生,总是想着如何把学生顺利地送出校门。妻子下岗,儿子读大学,家徒四壁,他也未曾想到要利用业务时间搞家教赚外快以贴补家用。去世时,身上五件衣服有三件是打着补丁的。就是这样一位好老师却永远地离开了我们,给我们留下的是他的清贫乐教的“补丁”精神。
楷模虽逝,精神永存。凌继贤的精神昭示我们:两袖清风的精神不可丢,一心向教的劲
头不可松。清贫乐教是教师的基本素质,现今的教育更需要我们全体教师发扬艰苦奋斗,安贫乐教的主人翁意识,始终无悔于精神成果的不懈追求。应当如同凌继贤一样,抱定“我工作着,所以幸福着”的良好心态为教育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师德”这个话题是个永恒的话题,严肃的话题,也是一个沉重的话题。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教育无小事,事事皆育人,教师无小节,处处皆楷模。
因良好的师德会影响学生的人格、品质、兴趣,会影响一代人的整体素质,会影响一个区域的文明程度。
而在我们教师中却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这样那样的背于师德形象的不良倾向,如敬业意识不强,精力投力不够;育人意识淡化;示范作用欠缺;重专业轻道德等。因此,在我们今后的工作中,加强师德修养,我想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讲师德,首先要讲爱心;讲师德就要做到为人师表,以身作则;讲师德就要解放思想,加强学习,转变观念;讲师德,就要讲团结、讲协作;讲师德就要讲奉献,甘清贫,树立主人翁责任感;讲师德就要树立信心,直面现实,抢抓机遇,勇创佳绩。
总之,让我们把握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时代内涵,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自觉做到以高尚精神型造人,以渊博知识培养人,以科学方法引导人,以高雅气质影响人,勇当师德师风示范者,教育改革的探索者。我想,如此这般,假以时日,我们必将会成为“忠于事业敬业精神强;沤心沥血教书育人长;勤奋努力专业技能高;历经考验德高望重口碑好;学生称赞人民满意好名师”。
第三篇:师德有感
感悟师德培训
四期2班82号
2012.04.02
感悟师德培训
周六、周日两天在教师进修学院进行了两天的师德培训,培训的内容精彩之至。
首先梁股长带领我们学校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讲解了此法制定的背景、教师的职责及如今的教育发展形势。王保清老师讲解了什么是“西华教育精神”,即能吃苦、肯吃亏、善思考、敢创新、重责任、不懈怠。西华教育面临严峻形势,周边县市教育迅速崛起,压力大,形势紧。因此我县教育领导确立了以教学为中心的指导思想,深化教体局内部机构改革,切实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大了学校基础设施投入,深化课程改革,创新教学模式,建立了严格的工作绩效考评奖惩制度。同时王老师还讲了课改的意义,现在新课程实现的目标由“关注知识结果”转向“关注学生活动”,课程设计由“给出知识”转向“引起活动”。教师必须学会运用现代技术教育手段来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第二天,武建廷老师为我们讲授了《教师人格魅力修养》,包括教师人格魅力的含义、意义和作用。教师人格魅力的基本特征有先进性、示范性、继承和稳定性以及奉献性。教师必须要有觉悟、有热情、要负责、要博学、要慎思、要宽容。
盛安生老师讲授了《教师的心态修养》。教师的心态是指教师在工作和生活中所具有的心理状态和心理品质,教师心态的内涵包括:一是教育对教师心态的要求即教师职业所应具备的心理状态;二是教师在教育职业活动中所表现的心理行为;三是教师在教育职业发展过程中所达到的心理素质发展水平。教师心态的层次有超常态、常态、变态、病态。平时应注重教师心态,讲究正面引导,教师要能够使受教育者悦纳心灵教化,产生心灵震撼,受益终生。教师的心态影响教态,教态是教师形象的表现,也是教师内心世界的综合反映。教师心态修养要从下面几个方面做起:
1、学会换位思考。所谓换位思考,就是不能一味地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来教育学生,这样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进而影响他们的听课情绪及效率。因此,身为一个教师,要经常站在学生的角度对他们的行为举止作出一定评价,并适当的对其进行教育。
2、学会反向思维。大多数人包括教师容易在一些特定的环境下进入一个思维的“死胡同”,这时候就体现出了反向思维的重要性。这好比数学上的“反证法”,当我们对一个问题没有丝毫头绪时,我们可以采取一个逆向的思维方式,这样问题也许就迎刃而解了。
3、从一个新的角度看问题。不同的人对不同的问题总是存在不同的见解,如果我们的思维能最大化的发散开来,那么我们将带领学生走进一个全新的高度。
4、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要。每个人都有自己活着的意义,而少了任何人太阳依旧会从东边升起,从西边落下,所以不要把自己看得太过重要,每个人都和你一样。
5、注重静下心来做事情,不要习惯于做别人的事情。当你心烦 意乱时,你会发现自己的做事效率会低到一个不可思议的地步。所以无论备课还是批改作业,我们都要注重“心静”。此外我们还要有自主意识,不能总是走别人的路。
6、教师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身为一个教师,如果我们工作三心二意、胡乱应付,那么就是对学生对会自己的一种不负责,因此我们对自己的教育事业要兢兢业业,要注重“专注”二字。
通过学习这些老师的讲课内容,我对进行教师师德培训的必要性深有理解。师德是教师从事教育活动过程中,所应遵循的调节教师与学生、教师与集体、教师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和所应具备的道德品质。它体现出社会教师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规定了教师以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态度作风、行为准则去调节教育过程中的各种关系完成教育工作,为社会尽职尽责。一个教师能否成为人民满意的教师,能否成为学生信赖和尊敬的榜样,能否将自己的毕生心血献给教育事业,都与其职业道德水准有着密切的关系。
教师作为人类思想文化的传播者、人才的培养者,对于传播人类文明、开发人类智慧、塑造人类灵魂、影响人类未来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的劳动,同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国家兴盛紧密相连。教师的职业道德体现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反映着整个教师的利益,它对促进教师完成教书育人工作,陶冶学生的情操,推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职业道德基本规范之一是为人师表,是教育活动对教师个人言行提出的一条重要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教师在教好书的同时,还应该育人。教师既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也是学生道德的启蒙者、美好心灵的塑造者。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全面地贯穿于学生整个受教育过程的始终,而且影响学生一生。教师的思想、知识、智慧、道德、意志、情感、个性品质、言行举止在教育教学中对学生的渗透性影响是难以估量的。因为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学生都具有教育性、示范性和影响力,时时处处对他们起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担当着培养合格人才的重任,必须时刻检点自己的行为,严格要求自己,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绝对不做。教师劳动最有影响力的手段是“言传身教”。教师要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在各个方面率先垂范,做学生的榜样,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影响学生。
一个教师热爱自己的祖国,热爱自己的职业,就会热爱学生,就渴望把关更多的知识准确地传授给学生,就会严谨治学,不断丰富自己的学识,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而严谨治学,提高自己,做好教育工作,就需要向他人、向老教师学习,这就是团结协作;热爱学生就要了解学生,要向其他教师和学生家长进行了解,因此就要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团结协作就要消除彼此间的利益冲突;淡泊名利,就要廉洁从教......。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育事业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教师。在未来社会,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越来越取决于教育的发展、科学技术和知识创新的水平。教育将始终处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教师必然要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应当说,长期以来广大教师献身教育、无私奉献,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和艰辛的劳动,也维护和发扬优秀的师德传统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但是,目前教育系统仍有一些违背教师职业道德的现象发生,这极大影响了教师队伍的形象与建设。因此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对于推进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人的道的修养不能脱离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客观实践。与教育实践活动相结合,按照教师道德的规范和要求,不断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改造,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根本方法。教育实践不仅是教师进行师德修养的现实基础,同时,也是检验师德修养的唯一标准与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目的和归宿。教师道德修养的目的,在于形成良好师德素质,提高教育实践能力。教师不仅要通过理论学习来分清是非善恶,更重要的是求身体力行,把这些认识用以指导自己的行动,培养自己良好的品行。教师道德品质修养不是一蹴而就,而是要在教育实践中不断认识,不断提高,不断完善。
教师作为精神文明的传播者,同时也应该成为良好道德情操、思想风貌的效法者和学习者。我们要向我国的教育家学习,学习他们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教育事业的高尚情感,有热爱学生、教书育人、钻研知识的可贵品格,有无私无畏、勇于创造的革命精神。我们只有主动了解教育家们的事迹,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才能升华自己的师德境界。
第四篇:师德建设有感
师德建设有感——小事见师德
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高并不全面,还要身正。这样才是合格的老师,而身正就是指师德,也可以指身教,它可以体现在小事上。比如,一个老师上课迟到,那他怎么有说服力的教育学生不要迟到;老师都讲粗言秽语,那他怎么要求学生要讲文明;一个老师都不分场合地抽烟,那他怎么能使得学生相信吸烟有害健康;……这些都是很小的事情,但是,教育无小事,任何的小事都可能影响学生的一生。所以,教书者必先强己,育人者必先律己。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第五篇:师德培训有感2012
师德培训有感
每次师德学习,都会让我们不由得联想到自己.做到了多少?付出了多少?学到了多少?这次陈宴老师的师德分享,收获不少,曾经地一些困惑在此释然.首先,对于教师的职业限制,“教师这一职业是置于最严厉的社会监视和社会苛求之下的,我们不得不接受,没必要烦恼、埋怨,必须接受这种约束,这种约束,其实主要是师德上的约束”。这一点,其实我深有体会,之前,总是会抱怨我们为什么不能像那些小学老师一样轻松,洒脱,总觉得自己太受约束了,觉得应该放宽对我们幼儿老师的要求,幼儿老师也是人,现在想想,正如不少职业一样,对自身都有一定的要求,教师必须“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无法无记何以言工作.自由散漫教师不可能出色完成艰巨的教学任务。
其次,教师真的需要一点超脱的东西,要有点阿Q精神,吃亏就是占便宜,只有这样才能处理得了得与失的关系,才能寻找到心理的平衡点,人生的平衡点.这些话我觉得很有道理,在我们身边,吃亏占便宜的事肯定存在,不少教师斤斤计较,然后流言蜚语就比较多,这样子,对于工作必然有影响,比如上班时间会义愤填膺的闲扯,做事的时候也会带着情绪做,这样子影响工作而且损伤身心,所以我觉得上面这句话真的说的很对,我们没有必要斤斤计较,自然界有黑夜白天,社会自然会有吃亏与占便宜,两者是相对存在的.三“容人为怀,胸襟意识”对于自己难以做到的,我总是在多多学习,比如这个材料上说教师既无德又无能的表现,在我们周围还是蛮多的,真的不想将自己向上靠拢。最宽广的是心胸。而对于这一类学生的教育一直是我们需要加强的地方。
“教书育人”。每一位教师都应千方百计狠抓教育质量,当然,不仅仅是考试成绩。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行,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终身学习”。“道之未闻,业之未精,有惑不能解,则非师也”。教师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当然,拓宽知识视野是必须的。
师爱是师德的灵魂,因为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性质上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在原则上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这种热爱应该体现在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细微之处,教师的爱应该公平地洒向每一个求学的孩子。无论是聪明的或是“愚钝”的学生,总有其个性品质中的某个弱点或优点,要允许他们按照自己的智力、情感和性格特征参与到教学中来,并适时地用爱心来引导感化他们,教师绝对不能疏远、孤立学生,而是想办法接近他们、关心他们,考虑他们的经历,并努力激发他们每个人的自尊心,使他们相信老师的良好愿望。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当然,要让学生体会到老师对他们的爱并非易事,不过,我们在努力的做着。
每一位教师都应有一颗求知心。现代社会日新月异,各种新知识、新技能层出入穷,获取一劳永逸知识的时代已成为过去,在学习化社会里,幼儿园教师的生存也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完善和学习过程。新时代背景下,要求教师要成为研究者、学者,而不单单是教书匠。如果我们还以陈旧落后的知识和方法去教人、管人的话,势必误人子弟。再加上,幼儿兴趣爱好广泛,好奇好问,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迅速回应儿童的需求,及时满足他们的好奇心,维持儿童对周围事物与环境的探知兴趣,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周围事物。如果教师对孩子的问题一问三不知,也有损老师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教师要给幼儿一碗水,自己仅有一桶水是不够的,要成为涓涓的小河。因此,教师要有知识更新的紧迫感,利用点滴时间去学习。
教师要学会反思。反思性教学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通过孩子在活动中的反应和表现,老师就能够分析出主题的选择是否符合幼儿的兴趣与需求,所确定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所投放的材料是否适宜,教育的组织形式和教师的指导,是否有助于幼儿主动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并获取知识经验,所有这些都需要老师进行反思。教师反思的过程,就是教师自我学习、自我提升的过程。由于教师们整天埋头于组织教学、写计划、写总结、备教案等等,很少抬起头来去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方法,因而缺乏自我学习与反思的观念与能力,不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
我只是在将我平时不足的地方提炼出,在以后的学习教育中能够一一地完善。我要时刻提醒着自己。“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2011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