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厘米》教学反思

时间:2019-05-13 02:13: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认识厘米》教学反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认识厘米》教学反思》。

第一篇:《认识厘米》教学反思

我在教学长度单位《厘米的认识》这部分知识时,考虑到学生初次接触,因此教学重点是掌握“1厘米”的实际长度,使学生建立起单位长度的观念,《认识厘米》教学反思。

(一)抓住重点,认识“1厘米”。

“厘米”这一单位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常用,而且较容易让学生认识。所以,我将“厘米”作为教学的基点和重点,首先来认识。

为了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抽象的能力,在教学“厘米”这一概念时,我安排了以下几个环节:

1、估一估,量一量。给学生提供学具,让学生利用已有的长度单位表象进行估测,再利用学到的测量方法进行实际测量,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看一看。通过观察直尺,直观感知“1厘米”的长度。让学生从直尺上找出“1厘米”,并且知道从0刻度到1刻度之间就是1厘米。然后让学生找一找,还有哪两个数字之间的长度也是1厘米?从而使学生充分认识直尺,认识1厘米的长度。

3、找一找,教学反思《《认识厘米》教学反思》。从生活中找出长度大约是1厘米的物体,把数学和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

总之,在“厘米”概念的教学中,利用量、看、找等环节,使学生在操作、实践中获得感性认识,在头脑中切实、清楚地建立起“1厘米”的实际长度和空间观念。

(二)运用迁移,认识“几厘米”。

学习了“1厘米”以后,我让学生用同样的方法认识“几厘米”。使学生在观察、比较、迁移过程中很自然地学会了知识。这样设计,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三)学会测量,实际应用。认识了尺子上的“1厘米”、“几厘米”之后,教会学生用尺子进行测量,使学生掌握了长度单位的实际应用方法,同时也理解了掌握长度单位、掌握测量长度的方法的意义。

总之,数学教学中始终贯穿学生主体性和活动性的教学思想。让学生从生活实践中主动去探索,主动去发现,让学生逐步建立起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一种思想。利用多种形式、手段,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探索精神,以及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在自主的学习活动中获得认识客观世界的科学方法,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才是我们教学要达到的真正目标

第二篇:认识厘米教学反思

认识厘米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教学过程中的很多讲课技巧,那么优秀的教学反思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认识厘米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认识厘米教学反思1

认识厘米这节课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1厘米的表象。还要学会用厘米尺测量线段的长度,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整个教学过程都围绕这些任务和目标来开展。这节课课前要求学生准备毛线、直尺等学习用具以及上课开始前的一些准备,这节课的课前准备还是做得非常充分的,90%以上的同学都按照老师的要求和指导做好了相应的准备,本节课的导入部分也做得非常成功,教学开始,老师今天想请大家帮个忙,可以吗?同学们都非常乐意,很快就引起了学生对课堂的'注意,然后同学们按部就班的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了相应的操作,顺理成章的进入到了本节课《认识厘米》的学习。新知的教学,让学生拿出自己准备好的尺子,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呢?这个环节应该让学生畅所欲言,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见解,然后通过小结:测量比较短的物体时,常用厘米作单位,并讲述厘米可以用字母“cm”表示,因此1厘米可以写成1cm,引导学生在自己的尺子比划比划,用两个手指比划出1厘米大约有多长。让学生通过比划充分感知1厘米的长度。通过找一找尺子上其它的一厘米以及在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一厘米?在学生的头脑中建立起1厘米的表象,使学生理解1厘米的实际长度。

认识厘米教学反思2

《认识厘米》这节课目的在于通过观察、测量活动,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引导学生用计量工具测量较小物体的长度,从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使学生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在教学设计时,我创造性地处理了教材,既发挥了课本的示范作用,但又不盲从课本,设计了一定的开放性的教学内容,激活学生的思维,比较有效地达到教学目标。

成功之处:

1、猜谜语导入新课,新颖富有童趣。

以猜“一物身体扁又长,平时文具盒里装。老师让我画直线,赶快请它来帮忙。”谜语的形式导入新课,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自然而然的过渡到新知的学习。

2、循序渐进,引导、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建立1厘米的实际长度的表象是本节课的重点,对二年级学生,这一环节的操作指导必须细致、严密、到位才能正确建立起1厘米的长度观念。教学时,我重点指导学生的操作,使学生在操作中感知、领悟,顺利建立起1厘米的长度观念,形成了技能。同时通过让学生看一看、指一指、找一找、比一比、想一想等活动引导学生进一步建立并加深1厘米的长度观念。最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建立几厘米的长度观念,实现由抽象到具体的认识过程。

3、紧密联系生活,让学生在实践运用中体验数学价值。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课堂教学应该着力体现“小课堂,大社会”的理念,为此,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的测量方法之后,放手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物体去测量,让学生体验到数学与日常生活是密切联系的,从而体会到数学的内在价值。

不足之处:

1、语言不够精炼、准确。如:没有讲清楚什么物体的哪条边长多少。

2、在教学1厘米时,知识强调了从0刻度到1刻度,这样的1大格就是1厘米,没有再让学生找一找,尺上还有没有其他的1厘米,造成了学生的定势思维:从0刻度到1刻度是1厘米,而从1刻度到2刻度就不是1厘米。

认识厘米教学反思3

我刚刚上过《厘米的认识》这节课,因为学生初次接触长度单位,因此 使学生建立起“1 厘米”的 长度的观念是本课的重点。我是这样教学的的:

一、创设情境激兴趣。

小学生都喜欢看动画片,因此 在讲授新课之前,播放“阿福的新衣”动画,让孩子带着问题“这是怎么回事”去思考,在小组交流一下,孩子们积极性很高,讨论热烈,为学习新知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直观领会得新知。

学生亲身体验和感知易于获得感性经验,从而实现其认识的内化、促成理解力和判断力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我尽量给学生创设更多的看一看、读一读、比一比的机会,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使他们在活动中学习新知。

(一)直观感知,认识1厘米。

为了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抽象的能力,在教学“厘米”这一概念时,我安排了以下几个环节:

1、看一看。通过观察直尺,直观感知“ 1 厘米”的长度。让学生从直尺上找出“ 1 厘米”,并且知道从 0 刻度到 1 刻度之间就是 1 厘米。然后让学生找一找,还有哪两个数字之间的长度也是 1 厘米?从而使学生充分认识直尺,认识 1 厘米的长度。

2、读一读。在孩子们互相指过1厘米以后,读一读:在尺子上每相邻两个数字之间的长度都是1厘米。

3、比一比。让学生伸出大拇指指一指大拇指的宽度指的是哪部分?在尺子上比一比你的大拇指的宽度是不是大约1厘米?

4、找一找。从生活中找出长度大约是 1 厘米的物体,把数学和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

(二)运用迁移,认识“几厘米”。

学习了“ 1 厘米”以后,我让学生用同样的方法认识“几厘米”。用眼睛观察、用手比划、用笔画出几厘米。使学生在观察、比较、迁移过程中很自然地学会了知识。这样设计,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三)学会测量,实际应用。

认识了尺子上的“ 1 厘米”、“几厘米”之后,我是通过以下几个环节教学生用尺子测量长度的:1、指一指从哪儿到哪儿是一拃?说一说怎样测量一拃的长度?量一量自己一拃的长度,让同桌验证。通过指一指、说一说、量一量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了长度单位的实际应用方法,同时也理解了掌握长度单位、掌握测量长度的方法的意义。

数学教学中贯穿自主高效的教学原则。贯彻让学生主动去探索,主动去发现,让学生逐步建立起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一种思想。利用多种形式、手段,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探索精神和学习的能力。

认识厘米教学反思4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领悟着新理念,尝试着新方法,课后认真总结并写出教学反思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在教学《认识厘米》这一节课后,我结合听课老师的意见以及学生们在课堂的表现,及时对的教学过程进行了反思,觉得比较好的地方:

1、让学生参与本节课的目标制定

在出现课题后提问:“看到《认识厘米》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学生思考后提出,生1:为什么要认识厘米?

生2:认识厘米对我们有什么用?

生3:1厘米有多长?

生4:用厘米怎样去量?

生5:这支铅笔有几厘米长?

生6:用尺子怎样量课本的宽?……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本节课目标的制定,在此基础上再来学习新知,学生就会产生一种内在的学习动力。

2、体现两个“转变”

(1)、学生充分观察尺子,发现尺子上有数字(刻度),竖线(刻度线),厘米(这把赤字的长度单位);

(2)、学生在尺子上找出1厘米的长度,答案多样化:有刻度1到刻度2、有刻度2到刻度3、有刻度6到刻度7、有刻度12到刻度13、有刻度17到刻度18等;

(3)、以小组为单位量纸条的长度,有从刻度0开始量起、有从刻度1开始量起、有从刻度2开始量起、有从刻度4开始量起等。在这一环节,老师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交往,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教师的角色由“传道、授业、解惑”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的接受学习转变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他们敢说敢做,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同学们经过自己的动手操作、交流合作、自主探究出厘米的有关知识,个性得到了发展,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认识厘米教学反思5

这个学期,我们数学教研组,开展的说教学反思这个活动,我觉得是一次非常好的活动。前面的老师都说得很精彩,当大家都在对自己的教学工作进行反思时,我的头脑里就在努力地搜寻以前的教学情景,我到底说哪课的反思。突然我想到了去年上二年级时,教“认识厘米和用厘米量”这堂课,给我的印象挺深,现在我就对这堂课中的一个片断来进行反思。

这堂课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五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这堂课是先教学认识长度单位厘米,然后体验1厘米有多长,再是教学测量的方法。

教学测量的方法时,我拿出一张事先准备好的纸条,让学生估这张纸条长多少厘米。学生就有很多答案:什么10厘米、9厘米、8厘米。(这部分内容,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

接着我就说:要知道这张纸条到底有多长,我们只有通过测量才能知道,老师在测量这张纸条时,同学们要注意仔细观察老师是怎样测量的?一会儿老师要找同学来说一下测量物体时应注意什么?

然后我就开始测量了,边测量时我就边说:我们测量物体时,一般将物体平放在桌子上,为了让同学们能看的清楚,老师把纸条贴在黑板上。现在我将尺子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一端,另一端对着几厘米,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然后请一名学生上来看一下这张纸条的长度。

接着我再提问了:谁来说一下测量物体时应注意什么?学生就说了:在测量时将尺子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一端,看另一端对准几就是几厘米。还有学生说:要把物体放平后再测量。然后我多请几名同学来说。这样可以使新知学生掌握得更牢固些。

随后,让学生拿出我事先为他们准备的一张纸条,也先让学生估一估长多少厘米,然后再请他们用刚学到的测量本领来测量一下。学生刚动手测量,我就听到有一个学生带着哭腔大声对我说:“老师,我的尺子不是新的,是我姐姐用过的,上面没有”0“刻度,是从”3“开始的,我测量不了。

听到后,我顿了顿又问:同学们,你们有办法帮助他吗?同学们可以讨论一下。马上有学生就非常大方地说:用我的尺子量。我又接着说,他的尺子没有了”0“刻度,还能量,大家来动动脑筋想一想怎么样量?(学生发表了很多看法)随后我就告诉学生:我们可以将尺子的”3“刻度对着物体的一端,再从”3“刻度往后数大格,物体占了几大格,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同样可以将尺子的”6“刻度”2“刻度对着物体的一端来测量,这是另外一种测量方法。然后再做后面的练习2。测量蝗虫跳的有多远时是将尺子的7厘米对准一端,再数蝗虫跳了几大格。

这节课我在备课时并没有注意备练习题,所以只备了一种测量方法,就是将尺子的”0“刻度对着物体的一端,物体的另一端对着几就是几厘米。当学生带着哭腔告诉我他的尺子没有”0“刻度时,我一时也不知道怎么办,于是就让学生讨论一下该怎样帮助他,作为缓兵之计,我抓紧时间翻阅课本,发现测量蝗虫跳远的距离的练习题,于是我想到了这种测量方法,然后再让学生讨论,最后再告诉学生这也是一种测量方法,那个拿旧尺子的同学终于可以用自己的尺子量纸条的长度了,他不再因为自己是用旧尺子而自卑了,这件事给我很深的感触。让我体会到老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深挖教材,备好课

老师在教学前,一定要备好课,备全课,包括练习题。在这课的教学中,教科书和教师用书上虽然都没有提到第二种测量方法,但是练习题里却有这样的练习,所以我们在备课时,不应该只备教科书和老师用书,应该把教材中的练习题也认真仔细地研究一番。要不是因为那位同学拿一把旧的尺子,上面没有”0“刻度,那么在这节课中,我就可能只教给学生一种测量的方法。因此,我应该感谢那位同学。同时,我也想提醒我们所有老师,不要认为咱们对教材已经很熟悉了,上课前一定要备好课。

二、要以正确的心态对待学生出现的问题

在我们的教学中,我们一定要以正确的心态对待学生出现的问题。如果学生说他的尺子是旧的,上面没有”0“刻度时,我们 有些老师可能就会训斥学生说:谁让你拿旧尺子,你如果买上新尺子,不就有”0“刻度了吗?这样,我们可能不但发现不了另外一种测量方法,也会使那位拿旧尺子的同学更加自卑,学习兴趣低落,甚至会对这门学科失去兴趣。所以我们每个老师都要以正确的心态对待学生出现的问题,不要一昧地对学生批评呵斥。这是我对这个教学片断所想到的一些反思,说得有不妥之处,望各位多提宝贵意见。

认识厘米教学反思6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领悟着新理念,尝试着新方法,课后认真总结并写出教学反思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在教学《认识厘米》这一节课后,我结合听课老师的意见以及学生们在课堂的表现,及时对的教学过程进行了反思,觉得比较好的地方:

1、让学生参与本节课的目标制定

在出现课题后提问:“看到《认识厘米》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学生思考后提出,生1:为什么要认识厘米?生2:认识厘米对我们有什么用?生3:1厘米有多长?生4:用厘米怎样去量?生5:这支铅笔有几厘米长?生6:用尺子怎样量课本的宽?……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本节课目标的制定,在此基础上再来学习新知,学生就会产生一种内在的学习动力。

2、体现两个“转变”

(1)、学生充分观察尺子,发现尺子上有数字(刻度),竖线(刻度线),厘米(这把赤字的长度单位);(2)、学生在尺子上找出1厘米的长度,答案多样化:有刻度1到刻度2、有刻度2到刻度3、有刻度6到刻度7、有刻度12到刻度13、有刻度17到刻度18等;(3)、以小组为单位量纸条的长度,有从刻度0开始量起、有从刻度1开始量起、有从刻度2开始量起、有从刻度4开始量起等。在这一环节,老师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交往,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教师的角色由“传道、授业、解惑”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的接受学习转变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他们敢说敢做,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同学们经过自己的动手操作、交流合作、自主探究出厘米的有关知识,个性得到了发展,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3、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教材不等于课程,教材只是课程的一部分,要创造性的使用教材。于是,我结合生活实际,在教学内容上增加了“在尺子开端有磨损或折断的情况下,怎样去量?”这一环节。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探究出测量的方法,注重培养了学生遇到问题会动脑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不足之处:这节课知识量大,头绪多。我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主体作用没有充分重视。

1、在学生提出目标后,我没有及时将学生的问题进行归类,再对重点重述一遍,让每个学生都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2、在学生从尺子上找出1厘米、2厘米、4厘米这一环节时,采用的是“问答式”,而没有大胆放手让学生提问,学生答;

3、在学生量纸条这一环节,学生出现了:(1)从刻度0到刻度10,纸条长度10厘米;(2)从刻度1到刻度11,纸条长度10厘米;(3)从刻度3到刻度13,纸条长度10厘米;(4)从刻度6到刻度16,纸条长度10厘米;……在学生答出纸条长度是10厘米后,我问到:你们怎么知道的?学生纷纷说是通过数尺子上的大格知道的。“还有简单的方法吗?”问题提出后却没有留给学生充分观察、思考的时间,而是有老师一句“用终点刻度减去起点刻度就等于实际长度”一带而过。

认识厘米教学反思7

在教学《认识厘米》这一节课后,根据本课的具体情况,我做了如下反思。

一、常伴身边的尺如此熟悉

学生对尺并不陌生,而且可以说是非常熟悉。从进入小学的第一天起,他们就和尺子成了朋友,生活经验也告诉他们,要想知道一个物体的长度时可以用尺量。学生不太会像书上的例题一样用手、用铅笔盒、用铅笔等东西去量。所以教学时我没有这样呈现尺,而是借用别人的想法,先出示两条线段,复习线段的特点。引导学生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让学生想到可以量出这两条线段的长度,进而引出“尺是量长度的工具”。我觉得直接导入新课更贴近学生的已有基础。将学生现有的数学经验作为学生学习认知的起点,构建起探究新知识的“支架”,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去了解,探究尺的兴趣,把数学研究的兴趣延伸,让学生采用多种方法到直尺上找出1厘米,2厘米,5厘米……学生不仅在头脑里建构了厘米表象,而且深刻理解了直尺上1厘米就是1大格,3厘米就是3大格等等……

二、这尺又该怎么用

记得有一次讲座听过这样一个看似笑话的真实事情,六年级的学生量不出考卷的长度,说是尺太短了。所以教学量物体时,特别是铅笔盒的长度,我拿了学生身边的一把三角尺,说:“尺太短了,我量不出来。”有个学生很天真地对我说:“老师,我的尺很长,拿我的量。”我顺势问:“老师就想拿这把三角尺量,能量出铅笔盒的长度吗?帮老师想想办法。”学生马上议论开来,就有学生提出“先量到这把三角尺的最大长度,用手按住记住量到哪儿在继续量。”我补充了学生的发言,为了更清楚知道量到哪儿可以用铅笔做个记号。并让学生动手操作量数学书封面的长,大多数孩子的尺都是20厘米,数学书封面的长是24厘米,必须分开量。量完几次后,我又让学生说了说求出长度的方法(将每次量得的长度相加)。在以后的生活中学生会碰到类似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了。

教学画一定长度的线段,我让学生画一条5厘米的线段。在巡视学生画的过程中,看见一位学生无从下手,是因为他的尺只剩一半了,是从16开始的。我先让他自己想想办法,后来又把问题抛给了全体学生,尺子没有0刻度怎么办?怎样画出5厘米的线段呢?学生又想到了解决方法。

学生利用这把熟悉而又陌生的尺建立起了厘米的表象,又解决了在实际操作中的遇到的麻烦问题。通过这些活动,培养了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真实生活情境中问题的能力,逐步完善了自己的思考过程,使学生实践能力得到进一步培养。

认识厘米教学反思8

在教授认识厘米时,我提出问题:“你能用自己的方法量一量课桌有多长吗?”小朋友们开始动手测量。结束后全班集体交流:

——我用直尺量的,大约7把尺长。(我让课前准备直尺的,所以大多数小朋友选用这种方法。但他们不认识测量单位,所以只能这样说。)

——我用数学书量的,大约5本。(好方法,但是说的却不够完整)

——我用手量的,大约9下。(他知道这个意思,表达的却不是很好,应该是9拃长。)

……

让他们实际动手操作了,所以小朋友们都有话想说,而且不一样的方法。

在介绍测量工具时,先让他们仔细观察直尺上面有些什么。他们发现了数字和小竖线。接着我就介绍,这些小竖线叫做刻度。其实直尺上还有个地方你没有发现呢。“cm!”“厘米!”各种声音都出来了,只认识汉字,不认识字母。“刻度0到刻度1,这么长是1厘米。”我边说边用手在黑板上比划(黑板上是课前画好一把放大的直尺的一部分)。你能找出其他刻度之间也是1厘米长吗?有两个小朋友举手,站起来回答正确。我狠狠的表扬了他。还有谁知道吗?这次举手的人明显增多了,在前一个小朋友的提示下,他们能仿照着说出来。“你们能用手在自己的直尺上指出2厘米、5厘米有多长吗?同桌之间说一说。”顿时班里人声鼎沸,同桌讨论的声音此起彼伏,不一会,班级里安静了,他们都说好了,都指出来了。真是一群聪明的孩子!

有了前面测量的基础,例2、例3的教授就很简单,孩子们一眼就能看出铅笔刀和红色线段的长度,并能填写完整。

前面的几道例题让孩子们自己动手操作,自己探索发现,掌握的很牢固,后面的作业也完成的很顺利。不过,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的课时任务没有完成。但我并不担心,反倒有些欣慰。因为我发现,他们喜欢用直尺去测量身边的物体,并且能够准确的测出结果。

认识厘米教学反思9

学生对于厘米的的概念应该比较熟悉,如常见的学生尺,三角板等都带有厘米刻度,学生也用尺子量过简单的图形的长度。所以刚开始学习厘米的认识看起来并不难。而对于米的认识就有一定的困难,米虽然是基本的长度单位,但是学生接触的比较少,缺乏这方面的以验,尽管在课堂上我找了专门的米尺让学生反复认识,比一比,试一试,量一量,说一说等,了解一些简单的知识如:

1米=()厘米,500厘 米=()米等还行,遇到稍复杂的单位如:妈妈身高1(米)60(厘 米)可以,妈妈身高160(),好多学生都 填米,对于米的单位长度的表象还是很模糊,所以米、厘米的认识是学生学习长度单位中的一个难点,要让学生地正确建立起米、厘米的表象是比较困难的。我认为要加强学生对米和厘米的认识,必须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让学生在对自己比较熟悉的物品的长度,高度等有了感性的认识后,初步建立米和厘米的表象。

如量自己的数学课本封面的长和宽,铅笔盒面的长、宽,橡皮的一个面的长、宽,自己的身高、爹妈的身高,书包的边长,课桌面的长和宽,课桌的高,教室门的长和宽,黑板的长和宽等等,这样在学生经历了大量的感知之后,头脑中便 初步形成了米和厘米长度的表象,在使用这两个单位时就会正确无误。

尤其是在练习过程中让学生多动动手量,多动脑想,多估一估,一开始估学生都 不敢估,知道自己可能估计得不准,我就鼓励学生大胆地估,告诉他们生活用到估计的时候比测量还要多,明白估计的重要性,甚至还放宽了要求,要求估计的内容只要是估计的数字,不是测量的,误差大小都给算对!这对于帮助学生尽快建立米和厘米的长度单位的表象有很大帮助。

总之,学习这部分内容,不仅要借助学生熟悉的事物,还要鼓励学生多动手,多动口,多动脑,多估计丰富学生的实践以验,在积累中形成以长度单位的表象。

认识厘米教学反思10

《认识厘米和米》是学生第一次接触长度单位,教师要引导学生建立1厘米和1米的空间表象,让学生在头脑中能够明确1厘米和1米的长度。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们都会给学生建立1厘米和1米的空间表象,而很少有教师注重培养学生建立10厘米的空间表象,如果教师能够在10厘米的表象上下够功夫,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用好10厘米,为米做铺垫

二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到长度单位,并且只认识了厘米,由于在厘米的教学中,教师们都很注意对1厘米表象的建立,所以学生对1厘米的理解和掌握比较到位。认识了厘米,紧接着就认识米,众所周知,1米等于100厘米,而100厘米相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是比较抽象的,教师若把1米等于100厘米的知识直接灌输,不利于学生真正的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如果教师能够让学生对10厘米的长度有个明确的表象,学生在头脑中有个10厘米的大概长度的认识后,教师引导学生用10个10厘米长的纸条在黑板上贴成一个长纸条,学生有了10个10是100的认识,他们能够认识到这个长纸条是100厘米,这是教师再揭示100厘米的长度又有个新的名称,叫做1米,学生就能够清晰的认识到100厘米构成了1米,1米就等于100厘米。这样一来,学生既认识了新的长度单位米,有掌握了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更重要的是,学生们获取了米这个单位的形成过程。

二、用好10厘米,渗透1分米

教学中,让学生通过看10厘米的长度、闭上眼想10厘米的长度、用手比10厘米的长度等一系列的活动后,教师注重了10厘米表象的建立,学生已经在头脑中有了10厘米的大概长度,也明白了10厘米的含义,即10个1厘米,这些活动都为了三年级时学习1分米做好了渗透,只不过此时没有揭示1分米的概念罢了,其实1分米的表象、厘米和分米的关系,学生都已经理解了。虽然分米的认识不是二年级的教学内容,但是作为教师,就应该从整体上把握教材,掌握数学知识系统性,训练学生的思维,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服务,而不是铁路警察,各管一段。

三、用好10厘米,估测有标尺

学生既然认识了厘米和米,就要对生活中的一些长度进行估测,虽然在估测的过程中,允许学生有误差,一般来说,教师也会给一个估测的取值范围,但是,我觉得学生在自己的认知基础上,应该尽量的准确一些。学生在二年级阶段,只认识了两个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由于这两个长度单位的长度相差比较大,一般的学生在估单位时不会出错,而面对生活中的一些物体的长度时,尤其是几厘米和十几厘米的物体,这时要估测它们的长度,学生们的误差就比较大,因为学生只有1厘米的表象,如果教师注重了10厘米表象的建立,学生就可以把10厘米长度当个标尺,首先去判断所给物体是比10厘米长,还是比10厘米短,判断出大概的范围后,再进行估测,这样一来,估测的准确性就会大大的提高。

由此可见,在教学厘米和米的过程中,教师除了要加强对1厘米和1米表象的建立,还要注重对10厘米长度的表象建立,这正是巧用10厘米,一举而三得。

认识厘米教学反思11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领悟着新理念,尝试着新方法,课后认真总结并写出教学反思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成功之处:

1、让学生参与本节课的目标制定。

在出现课题后提问:“看到《认识厘米》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学生思考后提出,生1:为什么要认识厘米?生2:认识厘米对我们有什么用?生3:1厘米有多长?生4:用厘米怎样去量?生5:这支铅笔有几厘米长?生6:用尺子怎样量课本的宽?……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本节课目标的制定,在此基础上再来学习新知,学生就会产生一种内在的学习动力。

2、体现两个“转变”。

(1)学生充分观察尺子,发现尺子上有数字(刻度),竖线(刻度线),厘米;

(2)学生在尺子上找出1厘米的长度,答案多样化:有刻度1到刻度2、有刻度2到刻度3、有刻度6到刻度7、有刻度12到刻度13、有刻度17到刻度18等;

(3)以小组为单位量纸条的长度,有从刻度0开始量起、有从刻度1开始量起、有从刻度2开始量起、有从刻度4开始量起等。在这一环节,老师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交往,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教师的角色由“传道、授业、解惑”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的接受学习转变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他们敢说敢做,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同学们经过自己的动手操作、交流合作、自主探究出厘米的有关知识,个性得到了发展,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3、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教材不等于课程,教材只是课程的一部分,要创造性的使用教材。于是,我结合生活实际,在教学内容上增加了“在尺子开端有磨损或折断的情况下,怎样去量?”这一环节。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探究出测量的方法,注重培养了学生遇到问题会动脑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不足之处:

1、在学生提出目标后,我没有及时将学生的问题进行归类,再对重点重述一遍,让每个学生都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2、在学生从尺子上找出1厘米、2厘米、4厘米这一环节时,采用的是“问答式”,而没有大胆放手让学生提问,学生答。

3、在学生量纸条这一环节,学生出现了。

(1)从刻度0到刻度10,纸条长度10厘米;

(2)从刻度1到刻度11,纸条长度10厘米;

(3)从刻度3到刻度 13,纸条长度10厘米;

(4)从刻度6到刻度16,纸条长度10厘米;……

在学生答出纸条长度是10厘米后,我问到:你们怎么知道的?学生纷纷说是通过数尺子上的大格知道的。“还有简单的方法吗?”问题提出后却没有留给学生充分观察、思考的时间,而是有老师一句“用终点刻度减去起点刻度就等于实际长度” 一带而过。

认识厘米教学反思12

厘米和米是长度单位中最基础的单位,也是最容易理解和掌握的。在目标中的体现建立厘米和米的表象,能根据实际情况估测生活中的物体。知道单位间的关系并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在集体备课和研课的时候,厘米和米是最易接受的,对孩子来说不难。但是在教学中高估了学生的生活经验,于是在教学中我采取慢进入的方式。所有的知识接受都需要过程,对于建立1厘米的表象找到标准:食指的宽度大约1厘米。每节课进行复习巩固,通过了两三节课的强化,发现很多孩子能够很快速的比划出1厘米长度。

对于米的教学采用活泼的课堂方式:制造矛盾冲突,探索米的长度。

1.师生比赛,引出米

师:请一位同学用直尺来测量黑板的长度(示范当直尺测量不够了如何接着量),我等到同学量到黑板中间的时候再量,让一让你们,好不好?(学生争先恐后,非常积极)

然后侯同学量的很认真,我用米尺量,我三下五除二就率先完成了。同学们都说老师欺负了侯同学,我就倍感委屈的发问:怎么欺负他了?

同学们热情高涨,呼之欲出的理由,生说老师拿的尺子长,侯同学直尺短,不公平。反复追问几次,全班达成共识:尺子的长短不一样。

师:如果让你们选,你们用哪个?

生:长一点的。

总结:直尺是用来量短一点的物体,长的就不方便了,我们需要找更长一点的尺子:米尺。今天来学习认识米。

2.建立1米表象,估测实物

米尺的长度就是1米,认真观察长度,找到实物

我发现,当孩子找到和他们息息相关的事物时非常感兴趣,都具有善于发现的眼睛。我想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多渗入数学文化,找到感兴趣的,快乐的学习。

两个环节的节选,对本节课深有领悟:在课堂上孩子的积极性不高,问题不在学生,而在于教师的教学环节设计,精准到每句和学生的对话及过渡语。而这样巧教的功夫如何更快得到,通过大家的视频找到适合教材、适合学生、适合自己的语言和方式,就能提高很多,和名师对接,能找到知识点的教学方法和数学上的准确用语,规范学生的数学语言,对以后的学习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创新——就是在懂的情况下再创造,盲目的空想是浪费时间。

认识厘米教学反思13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测一测、量一量、估一估等动手操作的方法,让学生感知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认识厘米及如何对一些较短的物体进行测量。因此我根据这课是一节实践性很强的活动课,我设计了一系列活动:

第一,设计了观察直尺,利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让他们通过观察、交流,掌握直尺的基本构造,既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又为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打下了基础。

第二,认识1厘米,安排了三次活动:第一次让学生在直尺上找出1厘米的长度,体会每一大格的长是1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空间观念,这个观念也是学生生活中的实际例子;第二次让学生找一找身边、身上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为1厘米,学生找出了很多,如:手指的宽度、拉链扣、纽扣宽度等等,对学生建立1厘米与生活实际练习起来的表象起到了很好的效果;第三次用手势比划出1厘米的长度。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正确建立1厘米的空间观念,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建立几厘米的长度观念。然后应用厘米来估一估、量一量、辨一辨,让学生在尝试测量、比较、交流中,逐步总结出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多数学生都能明白为什么要统一长度单位,而且也学会了如何利用刻度尺量较短的物体长度。但也有个别学生在量物体长度时总忘记对准“0”刻度。在今后应该多给学生提供测量的机会,以便熟练掌握测量方法,达到熟能生巧的程度,同时也要对少数落后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对于这节课中涉及的估算内容学生们完成得不好,估算能力差,大部分学生是靠用尺子量来完成估算习题的,比较依赖测量工具。下节课在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上要多下些功夫。

认识厘米教学反思14

《认识厘米》这一课教学目标是:

1、使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实际长度的表象。

3、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4、在建立1厘米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限整厘米)的意识。

按照三维目标,我这节课是这样设计的:

一、创设情景〈小马过河〉让学生感受统一长度的必要性。

二、合作探究:1、认识尺子2、认识1厘米3、认识几厘米

〈2〉量物体的长度,学生试量,再请学生上台量,再玩量物体长度的方法,接着就是练习题。

三、小游戏:你猜,我量

四、巩固练习:1、判断2、断尺子量物体长度

五、小结。

六、数学小知识。

这节课讲完后我自己感觉到:这节课上的还挺成功的,学生课堂兴趣高昂,我认为在第一环节小马过河问学生马上找出要统一的长度单位,在小游戏让学生先猜,在量让学生小组合作都动起来。我在教学认识1厘米中,只强调1厘米中有10个小格,没太强调也就是1大格,导致在下面认识几厘米时,很多学生说20个小格也就是20厘米。我发现这个情况后在课上及时又让学生观察20个小格是九格也就是几厘米,最后这个问题我感觉学生还是有点一知半解的。不过我们找的小知识学生挺感兴趣,小游戏他们也乐意玩,让他们从学中玩,玩中学。

讲完课后,又听了别的老师将的同一课,因为大家选择的教学内容都是一样的,所设计的课也都差不多,虽然设计的课差不多,但是每节课都有他们的闪光点。

像外国语学校王宇老师在最后设计了怎么测量手腕的长?

茅箭区实验学校李道国老师他在介绍尺子时准备了各种尺子的实物,这样加深学生的印象。

市人民小学曹云老师在评价学生时用1厘米的小正方体当作奖品粘在黑板上,上完课后让他们看一看每组获的奖品是几厘米。等等。

这次活动结束了,虽然很辛苦,但是收获很大,在这里我要谢二。三年级数学教研组的各位老师和李芳校长,一遍遍不厌其烦的帮助我修改教学设计!

认识厘米教学反思15

一、总评

1.讲课流程比较顺,语言及课堂组织比较顺,不混乱。

2.重点把握准确,放在认识厘米和如何用尺子测量物体上。

3.时间观念还需再加强,导入过长,需删减部分,给最后挑战题留足时间。

4.课堂语言还需精练、准确。

5.课堂内容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强调0刻度是尺子的起始点,用尺子测量时,直尺紧贴被测物体,可以从0刻度开始测量,也可以从中间测量。

6.挑战题方法多样性,给学生机会展示不同的方法。

7.学生回答或有向好的行为,要及时给予肯定的评价。

二、自我反思

本节课聚焦认识厘米和用直尺测量。

(一)认识厘米的部分思路梳理:

1.产生必须要出现厘米的需求。“步、拃、庹”的复习导入可以砍掉,节省出一部分时间,到最后能把挑战题讲完整。课堂直接从矛盾入手,同一个课桌,学生和老师用手“拃”出的结果不同,让学生来提出一个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什么是不变的?什么是不同的?为了解决交流不方便,我们就要统一一个标准,这个标准就是厘米。(导入)

2.找尺子中的一厘米。首先要让学生对直尺上的内容有一个大概的了解,直尺上有数字、有长度单位(厘米或cm),有三种长短不一的刻度线,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0刻度线,它是直尺的起始点。对名称的认识要有但是要快。找尺子中的一厘米是重点,直尺上从0到1的长度是1厘米,让学生用手指去比这个长度,只有这一段是一厘米吗?拿着这个标准在直尺上移动找到别的一厘米。1-2、2-3、3-4、4-5、5-6......得出结论:直尺上每相邻两个数字之间的长度是1厘米。

3.寻找生活中的1厘米,这一部分处理的不是很好,不要局限于课本上的“食指的宽度”、“田字格的长度”、“图钉的长度”,应该充分引导学生发现自己周边隐藏的1厘米的物品。如“纽扣的宽度、圆珠笔的笔帽的长、语文书和数学书合起来的厚度......”学生发现的越多,就对1厘米了解的越透彻,对1厘米的长度越敏感,为之后填合适的单位的学习做铺垫。

(二)用直尺测量的部分思路梳理:

设计课堂测量的活动,分发给每位学生一张提前截取好的纸条(5厘米),让学生试着去测量并在展台上演示,教师最后总结方法:

1.被测物体紧贴直尺。

2.物体左边对着0刻度线,物体的右端对着几就是几厘米。发散学生思维,如果尺子的前半部分断了,这把断尺能不能继续测量呢?当然是可以的,用尺子测量,既可以从0开始量,也可以从中间开始量,从0开始测量是一种最为便捷的方法。而查格子是最接近测量本质的方法,看物体里面有几个1厘米,无论从哪里开始测量,都能够得出结果。

(三)关于挑战题

这道挑战题,方法多样,而且,每一个答案背后的设计都引人深思。我们都知道正确的选项是3,有很多种方法。

1.分段法,其中,分段的方法也可以具体有两种操作。

第一种:分为上中下三段,用加法:3+1+3=7(厘米)

第二种:分为左中右三段,用加法:2+3+2=7(厘米)

2.查格子的方法,1+1+1+1+1+1+1=7(厘米)

3.拉伸法,孩子们能够想到这个方法其实不易,它对空间观念的要求很高,把绳子向左拉直,绳子左端对着1厘米,右端对着8厘米,那么绳长7厘米。

而这道题的另外三个选项真的是把孩子们迷得团团转。有同学选1,咋一看,他们貌似很”听话”地吸收了老师上课所讲的内容,从绳子左端的3开始查起,到绳子右端的8结束,每格1厘米,一共5厘米。但是很快就被选2的同学反驳,“绝对不可能,你看中间还多了1厘米,是6厘米。”哦,原来2似乎也有点道理。孩子们似乎离真相近了一步,然而还有一步始终无法迈过去。这时候怎么办呢?查格子似乎能得到正确的答案,但是7为什么是正确答案?7比5多的2在哪?到底是哪两条线段在我们的眼皮底下玩起了“躲猫猫”?一切的语言解释都很苍白,此时,“割补”的思想就显得尤为醒脑。我们把从6-8的线段剪下来挪到跟上面的绳子在同一水平线上,这时,你又发现了什么?有两段1厘米的绳子在这条5厘米的绳子下面“盘旋”着,弄丢的2厘米被我们捡了回来。而至于选4的同学,真的很多,那为什么是4?他们也说不上来,不可置否,他们有些小聪明,能够看到这根绳子是比5厘米要长的,但是他们没有实践,也没有通过方法去解答,甚至根本没有付诸思考的脑细胞。他们看到了重叠的绳子,用自己的所谓的想象力觉察着,如果把绳子向左拉,一定能拉到0刻度线的位置,这样左端对着0,右端对着8,这就是8厘米的线段,而且对自己的答案充满着信心。这种思想往往是很可怕的,脱离实际,一意孤行,容易在自己的聪明中迷失自我。(扯远了)

(四)关于评价

自我反思,我是一个不善评价的人。虽然深知课堂评价的种种好处,也听了很多老师的课堂,记过很多,网上查过很多,但是一直都是待进步的。评课的时候,贤梅老师说有个孩子到前面展示完想法之后,由于我没有给予肯定的评价,孩子往回走的时候尴尬地伸了伸舌头,回座位时的神情和去展示的时候判若两人。学会正确地给予评价,学会正确地引导评价是我今后一个阶段将要努力的方向。每一个孩子都值得被尊重,不管他的回答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正确地引导舆论,给犯错的孩子以包容和启发,进步肯定是要的,慢慢来也行。

第三篇:认识厘米教学反思

认识厘米教学反思

认识厘米教学反思1

认识厘米是本章第二节内容,这部分内容主要是培养学生从测量的角度观察和分析日常生活中现象的意识,拓展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范围,感受数与生活的联系,另一方面为学生进一步学习长度、面积和体积等图形与几何部分的学习打好基础。

本节课先学习厘米的认识,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1厘米的长度观念,并应用到具体的测量和估计活动中。本节课通过学生熟悉的直尺引入,但学生并不认识直尺,以寻找直尺上的秘密来激发学生的兴趣,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在介绍直尺的时候对厘米的字母符号表示显得仓促而不足,同时没有指出1厘米亿可以写成1cm。

接下来的认识1厘米及寻找1厘米过程讲解比较详细,以及周围寻找那些五的长度是1厘米的过程,语言缺乏精炼,需进一步优化及提升。

但在直尺上寻找2厘米、3厘米及5厘米的过程中,学生讨论很好,但是我引导不够,最好是让学生上台自己指一指,数一数,认一认,这样更有助于学生理解,同时能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且相信用学生自己的话去理解、去讲解相信效果会很好。

在最后的用直尺量一量的活动中,学生观察如何正确使用直尺来测量物体的长度的过程中,或许我的提示过多,其实学生的眼睛很亮,可以自己发现,我的过多问题会成为阻碍学生发现的绊脚石,这样不利于学生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在之后的讨论中由于我过多的提示,学生讨论显得会比较多余。

在最后一道题的测量线段中各有多长,犯了一个最大的忌讳,题号出现错误,幸好被一些眼明手快的学生发现,及时纠正错误,学生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我值得学习的一位老师,他们很多时候其实是很认真的、很仔细的,反而是我比较大意。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努力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向老教师请教,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使教学工作有步骤地开展。课后,认真进行教学反思,对每节课做到有效总结。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发扬优点,克服不足,使自己的教学水平更上一层楼。

认识厘米教学反思2

本节课是在认识线段的基础上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在上课时我注重学生的主动性的发挥,作为老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着、组织者和合作者。对于厘米这两个字,大部分同学都有所耳闻,所以在认识厘米这个长度单位时可以让学生自学了解,再加以规范指导即可。

在认识厘米之后,要求学生通过在尺上找一找1厘米,并用手比划1厘米的长度,在这里我用了1厘米的小棒加深学生对1厘米的感受,进而了解几厘米的具体长。

本节课的重难点在于量和画,在这两部分中采取讲练结合的方式,让学生的学习效果更加理想。在本课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对于好奇心极强的低年级学生,以生活化的形式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探究的兴趣,可以说数学来源于生活,并且应用于生活,本节课的实践应用也能增强学生的探究创新意识,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另外,在教学中我们老师应该注意收放自如,一味地牵着孩子走并不能让学生更好地发展,反而适当放手可以发现学生也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和创新者。

但是,在这节课里我也有很多不足之处,比如说规范性和严谨性,尺上的每一个数字都是代表刻度,在表达时应加上刻度二字,作为数学教师,在语言表达上应该多加注意;另外,对学生的语言训练仍需多加强。

认识厘米教学反思3

厘米和米是长度单位中最基础的单位,也是最容易理解和掌握的。在目标中的体现建立厘米和米的表象,能根据实际情况估测生活中的物体。知道单位间的关系并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在集体备课和研课的时候,厘米和米是最易接受的,对孩子来说不难。但是在教学中高估了学生的生活经验,于是在教学中我采取慢进入的方式。所有的知识接受都需要过程,对于建立1厘米的表象找到标准:食指的宽度大约1厘米。每节课进行复习巩固,通过了两三节课的强化,发现很多孩子能够很快速的比划出1厘米长度。

对于米的教学采用活泼的课堂方式:制造矛盾冲突,探索米的长度。

1.师生比赛,引出米

师:请一位同学用直尺来测量黑板的长度(示范当直尺测量不够了如何接着量),我等到同学量到黑板中间的时候再量,让一让你们,好不好?(学生争先恐后,非常积极)

然后侯同学量的很认真,我用米尺量,我三下五除二就率先完成了。同学们都说老师欺负了侯同学,我就倍感委屈的发问:怎么欺负他了?

同学们热情高涨,呼之欲出的理由,生说老师拿的尺子长,侯同学直尺短,不公平。反复追问几次,全班达成共识:尺子的长短不一样。

师:如果让你们选,你们用哪个?

生:长一点的。

总结:直尺是用来量短一点的物体,长的就不方便了,我们需要找更长一点的尺子:米尺。今天来学习认识米。

2.建立1米表象,估测实物

米尺的长度就是1米,认真观察长度,找到实物

我发现,当孩子找到和他们息息相关的事物时非常感兴趣,都具有善于发现的眼睛。我想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多渗入数学文化,找到感兴趣的,快乐的学习。

两个环节的节选,对本节课深有领悟:在课堂上孩子的积极性不高,问题不在学生,而在于教师的教学环节设计,精准到每句和学生的对话及过渡语。而这样巧教的功夫如何更快得到,通过大家的视频找到适合教材、适合学生、适合自己的语言和方式,就能提高很多,和名师对接,能找到知识点的教学方法和数学上的准确用语,规范学生的数学语言,对以后的学习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创新——就是在懂的情况下再创造,盲目的空想是浪费时间。

认识厘米教学反思4

这节课的教学内容非常多,包括认识厘米、测量物体的长度,画出几厘米长的线段。在认识概念的时候,先围绕一厘米这个最基本的单位展开。先让学生观察1厘米,再在自己的直尺上感受1厘米,然后在生活中寻找1厘米,在认识1厘米的基础上认识3厘米、5厘米等。认识了厘米之后学习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通过观察、自主操作来熟悉测量的方法。最后是教学画一条几厘米长的线段的方法。

我觉得学生在学习厘米这个概念的时候并不困难,但是要加强他们的感性认识,要让他们自己比划1厘米是多长,找出生活中1厘米的物体。在判断一个物体是几厘米的`时候,如果图示是从“0”刻度线开始,学生能够准确判断,但如果不是从“0”刻度线开始,就产生了比较多的错误:第一个错误是直接写右边对准的刻度线,第二个错误是多数了1厘米,究其原因在于学生没有真正理解几厘米的含义,是要从“0”刻度线开始到几厘米的长度,0是物体起始点,学生也没有透彻理解1厘米的含义,是从一条长刻度线到相邻的一条长刻度线之间的一段,而不是数刻度线。另外,学生在作图时很容易画不准确,长出一些,或者不到一些。因此后来我让学生先在0和几刻度的地方点一个小点,然后再把两点连起来。这样作图的情况会好一些。

认识厘米教学反思5

教学片段】

师:我们认识了米和厘米,请同学们想一想,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或1厘米?

生举例。

师请上一位同学:估计一下,他的身高大约是多少?

生估计。

师:身高是指一个人身体的高度。人的腰一周的长度叫腰围(师示范)。同学们再猜猜看,他的腰围大约是多少?

学生估计的结果很多:1米多、2米多、50多厘米、20多厘米、……

师:怎样才能知道哪个估计的结果更接近实际腰围?

生:量一量就可以了。

师:请每小组选出一位同学做模特,其余同学先估计他的腰围,再想一想用什么办法能量出腰围,并量一量。

生小组活动并汇报:

生1:我们是用软尺量的。

生2:我们是用三角尺量的。量出腰的前面和左面,前后相等,左右也相等。把前后左右相加就可以了。

生3:我们没有软尺,就先用一根细绳绕他的腰一圈,量量绳长就得到他的腰围了。

生4:我们是用“拃”来拃的。(学生示范)。我“拃”他的腰是四拃,我同桌“拃”他的腰是三拃多。

……

【赏析】细细玩味这节课的课尾,的确有许多精妙之处给我们留下太多的思考。

首先,这位教师抛弃常用的课堂收尾方法:“同学们,请大家互相说说,本节课你又学到了什么知识?是通过什么样的方法学到的?”而是让学生想想“在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或1厘米?”将学生的视野由课堂移向生活,注重知识的实用性,让学生感受知识的价值。这样的处理将所学知识与生活紧密相联,使学生认识到知识就在生活的周围。同时帮助学生树立知识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意识。

其次,紧紧抓住知识的有效生发点,创设估计测量腰围的情境,巧妙引导,将学生思维再次推向高潮。先是估计身高,这在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下是不难解决的。但由估计身高转而估计腰围,由直变曲,对学生而言,的确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学生的估计结果相差很大,这正是教学的有效生长点。教师因势利导,适时组织有效的小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估计与实际的差距,留给了学生很大的活动与探索空间。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的思维再次进入高潮,出现了多种多样的测量腰围的方法。伴随积极思维的活动中才是最有效的,只求表面的热闹很难有解决问题的多样化。

最后,生成源自预设,精彩来自匠心。这节课的结尾竟能精彩迭出,特别是最后一个环节,学生通过活动,在合作中提出了多样化的测量腰围的方法,是执教者课前很难预料的。用软尺量和用绳绕属常规思维,而用三角尺和用拃拃,就属于创新思维了。学生的确是有富有创造性的,这些方法极具个性化和生活化,孩子们用自己的生活经验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由此看来,学生的潜能是无限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其实就那么简单,只要我们为学生提供活动的舞台和发展的空间,学生一定会给我们更多的惊喜和意外!文 章

认识厘米教学反思6

一、总评

1.讲课流程比较顺,语言及课堂组织比较顺,不混乱。

2.重点把握准确,放在认识厘米和如何用尺子测量物体上。

3.时间观念还需再加强,导入过长,需删减部分,给最后挑战题留足时间。

4.课堂语言还需精练、准确。

5.课堂内容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强调0刻度是尺子的起始点,用尺子测量时,直尺紧贴被测物体,可以从0刻度开始测量,也可以从中间测量。

6.挑战题方法多样性,给学生机会展示不同的方法。

7.学生回答或有向好的行为,要及时给予肯定的评价。

二、自我反思

本节课聚焦认识厘米和用直尺测量。

(一)认识厘米的部分思路梳理:

1.产生必须要出现厘米的需求。“步、拃、庹”的复习导入可以砍掉,节省出一部分时间,到最后能把挑战题讲完整。课堂直接从矛盾入手,同一个课桌,学生和老师用手“拃”出的结果不同,让学生来提出一个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什么是不变的?什么是不同的?为了解决交流不方便,我们就要统一一个标准,这个标准就是厘米。(导入)

2.找尺子中的一厘米。首先要让学生对直尺上的内容有一个大概的了解,直尺上有数字、有长度单位(厘米或cm),有三种长短不一的刻度线,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0刻度线,它是直尺的起始点。对名称的认识要有但是要快。找尺子中的一厘米是重点,直尺上从0到1的长度是1厘米,让学生用手指去比这个长度,只有这一段是一厘米吗?拿着这个标准在直尺上移动找到别的一厘米。1-2、2-3、3-4、4-5、5-6......得出结论:直尺上每相邻两个数字之间的长度是1厘米。

3.寻找生活中的1厘米,这一部分处理的不是很好,不要局限于课本上的“食指的宽度”、“田字格的长度”、“图钉的长度”,应该充分引导学生发现自己周边隐藏的1厘米的物品。如“纽扣的宽度、圆珠笔的笔帽的长、语文书和数学书合起来的厚度......”学生发现的越多,就对1厘米了解的越透彻,对1厘米的长度越敏感,为之后填合适的单位的学习做铺垫。

(二)用直尺测量的部分思路梳理:

设计课堂测量的活动,分发给每位学生一张提前截取好的纸条(5厘米),让学生试着去测量并在展台上演示,教师最后总结方法:

1.被测物体紧贴直尺。

2.物体左边对着0刻度线,物体的右端对着几就是几厘米。发散学生思维,如果尺子的前半部分断了,这把断尺能不能继续测量呢?当然是可以的,用尺子测量,既可以从0开始量,也可以从中间开始量,从0开始测量是一种最为便捷的方法。而查格子是最接近测量本质的方法,看物体里面有几个1厘米,无论从哪里开始测量,都能够得出结果。

(三)关于挑战题

这道挑战题,方法多样,而且,每一个答案背后的设计都引人深思。我们都知道正确的选项是3,有很多种方法。

1.分段法,其中,分段的方法也可以具体有两种操作。

第一种:分为上中下三段,用加法:3+1+3=7(厘米)

第二种:分为左中右三段,用加法:2+3+2=7(厘米)

2.查格子的方法,1+1+1+1+1+1+1=7(厘米)

3.拉伸法,孩子们能够想到这个方法其实不易,它对空间观念的要求很高,把绳子向左拉直,绳子左端对着1厘米,右端对着8厘米,那么绳长7厘米。

而这道题的另外三个选项真的是把孩子们迷得团团转。有同学选1,咋一看,他们貌似很”听话”地吸收了老师上课所讲的内容,从绳子左端的3开始查起,到绳子右端的8结束,每格1厘米,一共5厘米。但是很快就被选2的同学反驳,“绝对不可能,你看中间还多了1厘米,是6厘米。”哦,原来2似乎也有点道理。孩子们似乎离真相近了一步,然而还有一步始终无法迈过去。这时候怎么办呢?查格子似乎能得到正确的答案,但是7为什么是正确答案?7比5多的2在哪?到底是哪两条线段在我们的眼皮底下玩起了“躲猫猫”?一切的语言解释都很苍白,此时,“割补”的思想就显得尤为醒脑。我们把从6-8的线段剪下来挪到跟上面的绳子在同一水平线上,这时,你又发现了什么?有两段1厘米的绳子在这条5厘米的绳子下面“盘旋”着,弄丢的2厘米被我们捡了回来。而至于选4的同学,真的很多,那为什么是4?他们也说不上来,不可置否,他们有些小聪明,能够看到这根绳子是比5厘米要长的,但是他们没有实践,也没有通过方法去解答,甚至根本没有付诸思考的脑细胞。他们看到了重叠的绳子,用自己的所谓的想象力觉察着,如果把绳子向左拉,一定能拉到0刻度线的位置,这样左端对着0,右端对着8,这就是8厘米的线段,而且对自己的答案充满着信心。这种思想往往是很可怕的,脱离实际,一意孤行,容易在自己的聪明中迷失自我。(扯远了)

(四)关于评价

自我反思,我是一个不善评价的人。虽然深知课堂评价的种种好处,也听了很多老师的课堂,记过很多,网上查过很多,但是一直都是待进步的。评课的时候,贤梅老师说有个孩子到前面展示完想法之后,由于我没有给予肯定的评价,孩子往回走的时候尴尬地伸了伸舌头,回座位时的神情和去展示的时候判若两人。学会正确地给予评价,学会正确地引导评价是我今后一个阶段将要努力的方向。每一个孩子都值得被尊重,不管他的回答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正确地引导舆论,给犯错的孩子以包容和启发,进步肯定是要的,慢慢来也行。

认识厘米教学反思7

这一节课我安排了五个环节:

第一:预设以小故事的形式导入新课,吸引学生学习兴趣,由于课件准备不充分,导致故事音频没有播放出来,所以口述讲解,感觉效果不是特别好,很多学生听得不是很认真。

第二:让学生体验一庹,一拃,一脚等用身体的一部分进行测量黑板,课桌,讲台等的长度,让学生进行感知,从而得出结论:不同的人进行测量同一物体,测量的结果可能是不同的。所以需要统一长度单位,从而引出单元课题《长度单位》。在这一活动中,同学们表现的都非常积极,都试着去测量,每个人都积极地分享自己的测量结果。让学生在亲身经历的创造活动过程中,建立起对长度单位的理解。让学生参与活动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测量—比较—探究”,进而深刻认识到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第三:认识尺子,在这一环节中部分同学都闲不住了,课堂纪律不是特别好,当我让学生观察尺子,分享观察结果时,有部分同学已经在拿着尺子敲击桌子了,还有一部分同学用手中的皮尺折叠成各种形状,我找同学分享结果时,很多同学都抢着回答,没有纪律,感觉这一环节有些失败,并没有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第四:认识并感知1厘米,在认识厘米时,让学生上黑板写厘米两字,比赛谁写的好,学生的积极性很高,1厘米是今后学习测量和估测的重要基础,利用多种形式丰富学生对1厘米实际长度的体验,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感知1厘米时有一部分同学在玩所以这一内容执行时间很少,是这一节课最失败的一点。

第五: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这一环节,很多同学都会测量,但是能说出来如何测量的学生很少,只有几个别同学说从尺子的0刻度开始测量,对准纸条的左端,纸条的右端对着几就是几厘米,所以对于学生的叙述能力和语言能力还需要不断加强和提高

总之,可能是由于新老师,刚开学,他们还没有进入收心学习的状态,再有我备课不够充分,另有他们在暑假时间大都预习过可能知识都会了,觉得并不需要听,所以感觉这一节课并不成功。

认识厘米教学反思8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测一测、量一量、估一估等动手操作的方法,让学生感知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认识厘米及如何对一些较短的物体进行测量。 因此我根据这课是一节实践性很强的活动课,我设计了一系列活动:

第一,设计了观察直尺,利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让他们通过观察、交流,掌握直尺的基本构造,既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又为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打下了基础。

第二,认识1厘米,安排了三次活动:第一次让学生在直尺上找出1厘米的长度,体会每一大格的长是1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空间观念,这个观念也是学生生活中的实际例子;第二次让学生找一找身边、身上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为1厘米,学生找出了很多,如:手指的宽度、拉链扣、纽扣宽度等等,对学生建立1厘米与生活实际练习起来的表象起到了很好的效果;第三次用手势比划出1厘米的长度。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正确建立1厘米的空间观念,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建立几厘米的长度观念。然后应用厘米来估一估、量一量、辨一辨,让学生在尝试测量、比较、交流中,逐步总结出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多数学生都能明白为什么要统一长度单位,而且也学会了如何利用刻度尺量较短的物体长度。但也有个别学生在量物体长度时总忘记对准“0”刻度。在今后应该多给学生提供测量的机会,以便熟练掌握测量方法,达到熟能生巧的程度,同时也要对少数落后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对于这节课中涉及的估算内容学生们完成得不好,估算能力差,大部分学生是靠用尺子量来完成估算习题的,比较依赖测量工具。下节课在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上要多下些功夫。

认识厘米教学反思9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领悟着新理念,尝试着新方法,课后认真总结并写出教学反思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在教学《认识厘米》这一节课后,我结合听课老师的意见以及学生们在课堂的表现,及时对的教学过程进行了反思,觉得比较好的地方:

1、 让学生参与本节课的目标制定

在出现课题后提问:“看到《认识厘米》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学生思考后提出,生1:为什么要认识厘米?生2:认识厘米对我们有什么用?生3:1厘米有多长?生4:用厘米怎样去量?生5:这支铅笔有几厘米长?生6:用尺子怎样量课本的宽?……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本节课目标的制定,在此基础上再来学习新知,学生就会产生一种内在的学习动力。

2、 体现两个“转变”

(1)、学生充分观察尺子,发现尺子上有数字(刻度),竖线(刻度线),厘米(这把赤字的长度单位);(2)、学生在尺子上找出1厘米的长度,答案多样化:有刻度1到刻度2、有刻度2到刻度3、有刻度6到刻度7、有刻度12到刻度13、有刻度17到刻度18等;(3)、以小组为单位量纸条的长度,有从刻度0开始量起、有从刻度1开始量起、有从刻度2开始量起、有从刻度4开始量起等。在这一环节,老师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交往,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教师的角色由“传道、授业、解惑”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的接受学习转变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他们敢说敢做,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同学们经过自己的动手操作、交流合作、自主探究出厘米的有关知识,个性得到了发展,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3、 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教材不等于课程,教材只是课程的一部分,要创造性的使用教材。于是,我结合生活实际,在教学内容上增加了“在尺子开端有磨损或折断的情况下,怎样去量?”这一环节。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探究出测量的方法,注重培养了学生遇到问题会动脑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不足之处:这节课知识量大,头绪多。我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主体作用没有充分重视。

1、在学生提出目标后,我没有及时将学生的问题进行归类,再对重点重述一遍,让每个学生都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2、在学生从尺子上找出1厘米、2厘米、4厘米这一环节时,采用的是“问答式”,而没有大胆放手让学生提问,学生答;

3、在学生量纸条这一环节,学生出现了:(1)从刻度0到刻度10,纸条长度10厘米;(2)从刻度1到刻度11,纸条长度10厘米;(3)从刻度3到刻度13,纸条长度10厘米;(4)从刻度6到刻度16,纸条长度10厘米;……在学生答出纸条长度是10厘米后,我问到:你们怎么知道的?学生纷纷说是通过数尺子上的大格知道的。“还有简单的方法吗?”问题提出后却没有留给学生充分观察、思考的时间,而是有老师一句“用终点刻度减去起点刻度就等于实际长度”一带而过。

认识厘米教学反思10

从孩子的考试中发现潜在的教学问题:

关于线段

1、数线段

2、图形是由几条线段围城的

3、画一条线段,并将线段平均分。

关于厘米和米

1、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有几个一厘米就是几厘米,个别孩子还是没有掌握

2、两点之间,直线最短的问题。

3、厘米和米的进率以及运用进率关系进行一系列的换算,比较。

4、测量不同的物体时,要用到什么单位。孩子容易受到数字的误导。

5、学生对身体上的尺的认识,以及身体上的尺的作用。在没有尺子的时候,学生可以用身体上的尺进行估算。

6、培养估算意识,大约几厘米,大约几米。

对策分析:

孩子之所以在做练习中出现如此多的问题,其实归根到底是教学初期的工作做得不是特别踏实。拿线段来说,开始我觉得线段对孩子来说很简单,无非就是直线、两个端点。可是孩子是第一次认识线段,他们只知道长成这样的,叫做线段,却不知道为什么线段要长成这样。线段有两个端点的目的是因为线段是有长短的,所以需要端点。在生活中处处有线段,虽然不像书本上一样用端点标注出来,却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因为有了线段,有了平面图形,有了平面之后,又构成了立体图形。这些都是孩子们学过的,虽说他们理解的可能比较模糊,但是我们在第一课时也可以告诉他们。两点之间,只有一条线段,只能画一条线段。

关于厘米,厘米也是孩子第一个认识的长度单位,所以让孩子们感知1厘米的长度以及会量物体的长度是本节课的重点。由于孩子有了自学的经验,因此本节课在“一小段就是一厘米”这一部分做的不是特别到位,也就造成了后期孩子在判断一段物体有多长的时候,有些会存在多雾。

厘米和米在我们看来很简单,实则对二年级孩子来说,他们缺少了生活经验,所以不能很好的判断物体的单位究竟是什么。比如说,操场长400米,孩子看到大的数字就会认为是400厘米。因此,先建立厘米和米的表象,再让他们从生活中感知这些长度。

认识厘米教学反思11

今天上了《认识厘米》这节课,因为是公开课,思考了很多,思考这节课对于一年级的小朋友该如何来呈现。早晨上完课之后,又思考了很多,因为下午要与大家交流。回顾我的教师职业生涯,正是一次次公开课、比赛课的磨砺,让我对数学课堂有了一步步更深刻的认识,也在这其中不断的成长。

我通过三个方面进行反思:

一、这节课的成功之处

1、把握好教师主导地位和学生主体地位的关系,每一个知识点都是带着和学生一起探讨,站在学生的立场进行交流。注重兼顾差生,尽量让更多的学生参与交流讨论中。是一节很实在的课。

2、重视“操作活动”在“图形与几何”模块教学时的应用。联系生活实际切入话题,合理的指导学生进行观察、操作,注重知识的构建过程。

3、重视对学生课堂回答问题语言完整性的指导。在课堂中,鼓励学生细致表达自己的观点,适时通过追问、澄清、启发等方式让学生进行正确的表达和交流。

二、这节课的不足之处

1、对一年级后期孩子的心理认知发展水平的把握不准。在课堂上很多时候的提问语言不够精准,在学生回答不准确时,很多时候的提问并没有扣住核心问题。这是我的`一大软肋。这也是课堂时间把握不准的重要原因。

2、全面驾驭课堂的能力有待提高。对课堂上老师和学生的角色定位应当非常准确,各个环节开展的`教学活动也应当非常准确,我在尽量让自己做的完美,很多时候适得其反。今天又忘记写课题了。

三、两点思考和一点请求

1、进一步加强对课标20xx版的研读,进一步深刻把握学段目标、单元目标,课堂目标,及其关系,做到课堂上时时刻刻心中有目标,紧紧围绕目标。

2、在平常的课堂上训练自己的能力,尽量当公开课一样上。

3、请求各位领导、同事给予我诚恳的建议和指导。

《认识厘米》是二年级数学第一单元的第一节课,这节课的内容挺多,要让学生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认识厘米,形成1厘米实际长度的表象,学会用尺量1厘米的长度。上课时首先让学生体会测量长度必须要有长度单位,同时了解到很久以前人们用身体的某部分作为长度单位,但是由于各人的差别,量的结果也会不同,让学生明白测量单位不统一,测得的结果自然不一致,从而体会到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后来人们发明了测量长度单位的工具,尺子的长度单位是统一的,厘米就是一个统一的长度单位。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通过观察、比画、比较、测量等丰富多样的活动,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的长度表象。

教学用厘米度量物体长度的方法,通过具体方法的知道,体会测量长度的本质。学生在学习厘米这个概念的时候并不困难,但是要加强他们的感性认识,要让他们自己比划1厘米是多长,找出生活中1厘米的物体。在判断一个物体是几厘米的时候,如果图示是从“0”刻度线开始,学生能够准确判断,但如果不是从“0”刻度线开始,就产生了比较多的错误:第一个错误是直接写右边对准的刻度线,第二个错误是多数了1厘米,究其原因在于学生没有真正理解几厘米的含义,是要从“0”刻度线开始到几厘米的长度,0是物体起始点,学生也没有透彻理解1厘米的含义,是从一条长刻度线到相邻的一条长刻度线之间的一段,而不是数刻度线。

认识厘米教学反思12

厘米和米的认识是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的开始,是今后学习其他长度单位和有关测量知识的基础。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已经对物体的长度、测量工具和方法等,有一些感性的认识和经验。但是,对长度单位厘米和米,1厘米和 1米的实际长度,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等,缺乏明确的认识。根据以往的经验和教训,我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尽量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重点帮助孩子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

因为厘米的单位比较小,在测量短或小的物体时常常用到厘米,课堂上我让学生找身边的或见过的大约1厘米长的物体,(如:橡皮的厚、拉链的宽、透明胶的宽等),再找教室里适合用厘米测量的物体,(如:课本的边长、橡皮的长、墙砖的边长等),帮助学生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达到了很好的效果。这时,我再引导学生在什么情况下我们会用到厘米,总结在测量长度较短的物体时我们要用到厘米。

认识长度单位米时,让学生经历用直尺(厘米做单位)不够量的情况,这时我们就要用到更大的长度单位米。然后仿厘米的认识,帮助学生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同时还要理解米与厘米的关系:1米=100厘米。在这种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用卷尺亲身体验测量较长物体的长度,从而理解米的感念。 让学生真正的体验到了米这个长度单位的感念,从而提高了对米的认识。

为了加强学生对厘米和米的充分认识,在课下我让学生回家以后和父母一起测量家中的物体的长度,通过整合训练,多数的学生建立了厘米和米的长度单位观念,从而形成了完整的知识体系。

认识厘米教学反思13

本课是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的内容,是建立在学生已经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基础上,学习认识长度单位的,教学反思《认识厘米、用厘米量》教学反思》。在教学中我根据儿童学习数学的特点,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生动活泼的建构过程,用自己的活动建立对人类已有的数学知识的理解。

教学中我利用例1,让学生充分感受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让学生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去测量物体长度,结果学生发现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量同一长度。让学生思考:为什么都是量的数学课本的宽,量出的结果却不一样呢?由此启发学生想到:要想得到相同的结果,应选用同样的物品作标准进行测量。第二种情况: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量不同的长度。让学生体会到:因为选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去量,可能数值上一样,但由于它们的长度不同,所以测量的结果可能会与事实不符。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感受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接着引出在日常生活中为了准确、方便的表示物体的长度,人们发明了带有刻度的尺子,为了便于交流,尺上的刻度作了统一规定,由此引出厘米尺,为后面学习厘米作了铺垫。

最后通过“做一做”、“量一量”等活动加深学生的认识。巩固了本节课的知识。

通过教学,我发现在本节课中有以下的不足。

1.这节课,就目标而言,学生不难达到,但总体感觉上得太匆忙,不轻松。而且,每次总有个别学生不带学具,不认真听操作要求,这也是个问题。

2.教师的指令应和有效的时间相结合。

虽然让学生动手操作经历长度单位统一的必要性非常好,但也要注意控制好时间,不要一操作就收不回来而导致课堂混乱,要能合理掌控时间。要求教师在下达要求时要注意讲清楚、说明白,这样,就能更好的体现操作的有效性。这节课在这方面做得还不是太好。

让学生在活动中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但活动课上,学生学具的准备、课堂纪律的控制都是需要考虑、重视的问题。

认识厘米教学反思14

这节课教材安排的例题目的是让学生知道厘米的概念,掌握一厘米的长度。教师首先介绍知道东西的长度,要用尺子来量,接着介绍各种各样的尺,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紧接着设疑激趣,激发学生主动观察自己的学生尺,不仅为下面认识厘米与用厘米量作了孕伏,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在生动愉悦的气氛中学会观察,学会分析,学会从变化多样的表象中把握事物的本质,同时也提供学生主动提出问题的契机,便于学生进入积极探求新知的状态,从而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在探索新知的环节中,让学生指一指、比一比、说一说、想一想、找一找、量一量、画一画、估一估,多种感官的参与,不仅不断激发学习热情,对学生的智力发展与创新精神的培养也大有益处。

在课的结尾能力拓展环节,教师故作为难,请学生帮忙用破尺子如何测量物体的长度,培养了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真实生活情境中问题的能力,逐步完善了自己的思考过程,真正学会了数学地思考,体验到了数学的价值,并学会了如何根据直尺的特点选择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同时也使学生享受到了成功的愉悦。我要充分考虑学生原有的认知经验,丰富学生的厘米表象;给予学生充分的探索空间,让学生自己实践;多样化的测量方法在学生的体验之中得以优化,丰富数学活动的经验,科学的、合理的测量的方法在学生的体验之中不知不觉地生成。

最后总结回顾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让学生不仅说说自己的收获,还评价其他同学的表现,通过自评、互评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最后设疑不仅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也为下节课认识米作了孕伏。

认识厘米教学反思15

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直观比较物体长短和高矮的方法,这是学习本单元内容的重要基础。虽然学生在生活中对厘米和米这两个常用的长度单位有过接触,但即使经历了认识、巩固、单元练习后,部分学生的学习效果仍不甚理想。究其原因,认识厘米和米是建立抽象的数学概念的过程,需要经历从直观到抽象,再由抽象回到具体的过程,学生要通过不断的感知、体验、实践和交流反思,形成理性认识。这对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二年级学生来说无疑是一大挑战。为了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抽象的能力,在教学”厘米”这一概念时,我安排了以下几个环节:(一)、创设情境,引起学生兴趣。(二)抓住联系,认识“厘米”和”米”。 (三)利用比较,深化认识。 让学生对照板书或者手中的学具想一想:为什么数据都是1,它们的长度却不同?引导学生认识:单位不同引起长度的不同。使学生知道:”米”和”厘米”大小不同,”米”是高级单位,”厘米”是低级单位。测量较长的距离时用”米”做单位,测量较短的距离时用”厘米”做单位。从而使学生掌握长度单位的用法。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于米、厘米的认识是学生学习长度单位中的一个难点,要让学生地正确建立起米、厘米的表象是比较困难的,原因是米、厘米这个长度单位是所有长度单位中最不常用的,离学生的生活经验比较远,因为不常用,所以在学生头脑中留下的表象是不深刻的。而这两堂课教师都已经致力于米、厘米这两个长度单位的表象的建立,使我感受颇深的就是:教与学都要以“做”为中心。“做”就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体验数学。通过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因此,我们在教学米的时候,可以挖掘学生身边的一些教学资源,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要有充分的时间给学生操作、感悟的过程。

第四篇:认识厘米教学反思

《认识厘米 用厘米量》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主要是使学生认识1厘米的长度及会用厘米作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初步体会测量方法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上完这节课后,我对本节课的教学有以下几点反思。

我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如在导入时,教师出示的两枝长短不同的铅笔,提问学生:“这两枝铅笔哪枝长哪枝短?”学生很快回答出来,这样的问题是符合低年级学生实际的,教学具有坡度性,体现由易到难由浅入深,会给学生造成一个悬念:“这两枝铅笔有多长呢?”这样课堂气氛才有渲染,达到了以疑激思的良好效果。

本节课通过学生从认识到动手操作到应用,使学生体验到“厘米”的知识形成过程,学生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和独立思考,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活力与创造,这样所学的知识记得深、记得牢。

本节课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独立操作,然后3人小组和2人小组合作探索测量方法及先估测后测量,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充分发挥自己估计结果,然后进行动手测量,看看谁估计的准。这样能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及估测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合作和探索活动,拓展了学生学习的空间。

这节课的不足之处:

首先,学生活动时没有做到全面指导,导致有的小组里你说我也说,听不清谁在发言,同学们七嘴八舌,教室里嘈杂声一片;有的小组里只有成绩较好的学生在评说,学习较困难者根本不参与,自己玩自己的,似乎活动与己无关。

其次,课堂教学中,反馈评价不及时。这节课活动较多,我没有做到随时根据教学信息的反馈,及时调节、评价,致使本节课的部分注意事项占用了下节练习课的时间。

第三,没有采用有效的激励、评价机制。本节课中做到了评价学生的做法正确与否,但没有评价他们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交往状态等方面,在评价方式上,也没有做到多种评价方式的结合。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努力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向老教师请教,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使教学工作有步骤地开展。课后,认真进行教学反思,对每节课做到有效总结。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发扬优点,克服不足,使自己的教学水平更上一层楼。

第五篇:认识厘米教学反思

认识厘米教学反思1

本节课是对厘米的认识,看上去似乎很简单,但是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完全是新的东西,如何能够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学到的知识很好的运用到生活中,至关重要。但经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认识了厘米,而且学习的非常投入,并自主延伸到生活中,真正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与数学的紧密联系.下面就此谈谈这节课的教学反思:

1、抓住重点,认识“1厘米”。

“厘米”是本节课的学习重点,为了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抽象的能力,在教学“厘米”这一概念时,我安排了以下几个环节:

在认识尺子的环节中,我设计让学生自己寻找尺子上的秘密:cm、数字、刻度线;在认识厘米时,不是真接告诉学生“1厘米是多长”,而是让学生先根据头脑中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猜一猜:1厘米有多长?在这一环节中,教师也能够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情况。再通过观察直尺,让学生从直尺上找出“1厘米”,并且知道从0刻度到1刻度之间就是1厘米。然后让学生找一找,还有哪两个数字之间的长度也是1厘米?从而使学生充分认识直尺,认识1厘米的长度。最后让他们总结出:“尺子上相邻的两个数字之间的距离都是1厘米”的规律;并通过1厘米的小棒用手比划出1厘米的长,并让学生用心体会,再从自己身体和周围物体中找1厘米的物体,进一步体验了1厘米,这些活动都便于学生在充分观察的基础上形成体验。总之在“厘米”概念的教学中,利用猜、看、找等环节,使学生在操作、实践中获得感性认识,在头脑中切实、清楚地建立起“1厘米”的实际长度和空间观念。

2、运用迁移,认识“几厘米”。

学习了“1厘米”以后,我让学生自己在尺子上找出和认识“几厘米”,并在小组内进行交流讨论。使学生在观察、比较、迁移过程中很自然地学会了知识。这样设计,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更有利于学生对厘米的理解和掌握。

3、学会测量,实际应用。

认识了尺子上的“1厘米”、“几厘米”之后,教会学生用尺子进行测量,使学生掌握了长度单位的实际应用方法,同时也理解掌握了长度单位的意义、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回想整节课,在教学中我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在一些细节的处理上还是不够细,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体会,同时,教学语言也欠丰富,不太符合儿童口吻,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努力弥补这些不足之处,不断的充实和完善自我。

认识厘米教学反思2

学生对于厘米的的概念应该比较熟悉,如常见的学生尺,三角板等都带有厘米刻度,学生也用尺子量过简单的图形的长度。所以刚开始学习厘米的认识看起来并不难。

而对于米的认识就有一定的困难,米虽然是基本的长度单位,但是学生接触的比较少,缺乏这方面的以验,尽管在课堂上我找了专门的米尺让学生反复认识,比一比,试一试 ,量一量,说一说等,了解一些简单的知识如:1米=( )厘米,500厘米=米等还行,遇到稍复杂的单位如:妈妈身高1(米)60(厘米)可以,妈妈身高160( ),好多学生都 填“米”,对于米的单位长度的表象还是很模糊,所以米、厘米的认识是学生学习长度单位中的一个难点,要让学生地正确建立起米、厘米的表象是比较困难的。

我认为要加强学生对米和厘米的认识,必须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让学生在对自己比较熟悉的物品的长度,高度等有了感性的认识后,初步建立米和厘米的表象。如量自己的数学课本封面的长和宽,铅笔盒面的长、宽,橡皮的一个面的长、宽,自己的身高、爹妈的身高,书包的边长,课桌面的长和宽,课桌的高,教室门的长和宽,黑板的长和宽等等,这样在学生经历了大量的感知之后,头脑中便初步形成了米和厘米长度的表象,在使用这两个单位时就会正确无误。

尤其是在练习过程中让学生多动动手量,多动脑想,多估一估,一开始估学生都不敢估,知道自己可能估计得不准,我就鼓励学生大胆地估,告诉他们生活用到估计的时候比测量还要多,明白估计的重要性,甚至还放宽了要求,要求估计的内容只要是估计的数字,不是测量的,误差大小都给算对!这对于帮助学生尽快建立米和厘米的长度单位的表象有很大帮助。

总之,学习这部分内容,不仅要借助学生熟悉的事物,还要鼓励学生多动手,多动口,多动脑,多估计丰富学生的实践以验,在积累中形成以长度单位的表象。

认识厘米教学反思3

在教学中,我们常会碰到这样让人哭笑不得的作业:“一棵大树高10厘米。”“小明的身高120米。”……学生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错误,主要原因在于没有对长度单位的实际大小形成鲜明的表象。长度单位这个概念,二年级的学生第一次接触,对于什么东西是厘米、米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学习以前可能是从未听说过,这样学习起来学生确实有点困难。这样的例子从另一个侧面提醒我们,对于这样的空间想象能力方面,学生还是比较薄弱,教学时应当重视计量单位观念的形成,并将这方面的要求落到实处,在教学长度单位厘米和米时,应按照学生的认知特点,还原数学生动活泼的建构过程,让学生用自己的活动建构对新知的理解,形成自己的体验。我觉得做到以下几点比较重要。

一、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建立表象

1、体验1厘米的实际长度,可以通过下面的活动展开。

量一量。让学生选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测量课桌的长,进而产生疑问:“为什么量同一物体,而结果却不同?”使学生体验线段的长度是可以度量的,但需要相同的测量工具,认识到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看一看。通过观察直尺,直观感知1厘米的长度。让学生从直尺上找出1厘米,并且知道从刻度0到刻度1之间就是1厘米。再让学生找一找,还有哪两个数之间的长度也是1厘米,加强对1厘米的感受。画一画。让学生在练习纸上画出1厘米的线段,再次直观感知1厘米。比一比。请每个学生拿一个棱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体,放在左手大拇指和食指之间,然后抽掉小正方体,左手手指不要动,看一看1厘米的长度,再比出1厘米,最后用直尺量一量或把小正方体塞进去验证一下,比的长度是不是大约1厘米。估一估。给学生提供长1厘米左右的学具,让学生利用已有的1厘米表象进行估测,再让学生用尺子量一量。找一找。从生活中找出长度大约是1厘米的物体。记一记。闭上眼睛想一想,1厘米有多长。

2、体验1米到底有多长,可以安排下面的活动。

看一看。直观感受1米的长度。量一量。量出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比一比。两手把米尺拉直,手的位置不动,把米尺放掉,看看1米的长度。再把眼睛闭起来想想1米的长度,最后睁开眼睛,用手再次比画出1米的长度。排一排。排1米长的队伍,每两人间保持一脚的距离,看看大约排几个人。走一走。自然、均匀地走1米长的一段路,数数大约要走几步。

这样教学,把教材上“静止状态”的学习材料转化为“动态生成”的活动情境,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对新知的体验,促进对学习内容的理解。

二、在估测中认识——形成概念

1厘米、1米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容易遗忘。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建立概念,可让学生尝试利用自己肢体上的某些大约长是1厘米、1米的部位或学习用品、生活用品中的1厘米、1米来帮助记忆。如学生大拇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小指第二个关节的长大约是1厘米;二年级学生脚到胸口的距离大约是1米,记住这些“身体尺”,对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概念或进行估测都大有益处。

估测是对事物的整体把握,是对事物数量的直觉判断。估测与数的认识、量的计量相配合,能加深学生对数的理解,增强灵活处理日常数量关系的能力。在教学中,我们应鼓励学生大胆估测,比较各自的估测结果,交流各自的估测策略,展示每个学生的独特想法,相互借鉴,不断提高学生的估测能力。

估测不是信口胡说。因此,估测一条线段长几厘米,一般不要让学生随便报出几厘米,而是要求他们想一想用什么工具、方法可以帮助估测。比如,引导学生通过用小手指尖到手腕的距离大约是10厘米来和这一条线段比较,从而得出更加合理的结果。教学中,教师除了注意挖掘学生身边的生活资源,如身体上的其他部位或周围的其他物品进行估计、测量,增加估测和实际测量的机会外,还要充分运用教材所提供的练习题。要把估测的结果与实际测量的结果进行比较,找出估测与实际测量的误差,培养学生初步的估测意识和估测能力。

三、在应用中拓展——理解概念

学生对长度单位的理解还应与实际测量紧密结合起来。测量是教学难点。如果教师直接向学生讲解测量的方法,学生的学习可能会轻松顺利,但考虑到一些学生已经会测量物体的长度,因此可尝试让学生自己动手测量,然后交流、讨论,总结测量的方法。用直尺量物体的长度,对学生来说容易出现的错误有:从尺的一端开始量,而没有用直尺上的0刻度线与所量物体的一端(起点)对齐;不会灵活使用直尺,不知道直尺上任何一个刻度都可以作为测量物体长度的起点。另外,在量的过程中,部分学生对直尺的控制不够自如。教师应发挥主导作用,充分讲解,悉心指导,让学生切实掌握测量方法。把尺的边与物体的边靠近着平行摆放,而尺的0刻度线要对齐物体边的一端。学生在进行操作性学习的过程中,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既可以丰富感性认识,又能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小学生认识事物带有很大的形象性,只要提供较多的具体事例,使他们在思维过程中积累起丰富的感性材料,就可以帮助他们逐步学会抽象出数学概念的方法。基于这种状况,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儿童观察力显得尤为重要。在培养儿童观察力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不仅观察事物的表面现象,而且要透过现象观察事物的本质。要指导他们逐渐懂得看问题应该从什么角度看。同时,要教会他们特别注意进行分析、比较。

认识厘米教学反思4

《认识厘米》这节课目的在于通过观察、测量活动,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引导学生用计量工具测量较小物体的长度,从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使学生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在教学设计时,我创造性地处理了教材,既发挥了课本的示范作用,但又不盲从课本,设计了一定的开放性的教学内容,激活学生的思维,比较有效地达到教学目标。

成功之处:

1、猜谜语导入新课,新颖富有童趣。

以猜“一物身体扁又长,平时文具盒里装。老师让我画直线,赶快请它来帮忙。”谜语的形式导入新课,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自然而然的过渡到新知的学习。

2、循序渐进,引导、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建立1厘米的实际长度的表象是本节课的重点,对二年级学生,这一环节的操作指导必须细致、严密、到位才能正确建立起1厘米的长度观念。教学时,我重点指导学生的操作,使学生在操作中感知、领悟,顺利建立起1厘米的长度观念,形成了技能。同时通过让学生看一看、指一指、找一找、比一比、想一想等活动引导学生进一步建立并加深1厘米的长度观念。最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建立几厘米的长度观念,实现由抽象到具体的认识过程。

3、紧密联系生活,让学生在实践运用中体验数学价值。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课堂教学应该着力体现“小课堂,大社会”的理念,为此,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的测量方法之后,放手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物体去测量,让学生体验到数学与日常生活是密切联系的,从而体会到数学的内在价值。

不足之处:

1、语言不够精炼、准确。如:没有讲清楚什么物体的哪条边长多少。

2、在教学1厘米时,知识强调了从0刻度到1刻度,这样的1大格就是1厘米,没有再让学生找一找,尺上还有没有其他的1厘米,造成了学生的定势思维:从0刻度到1刻度是1厘米,而从1刻度到2刻度就不是1厘米。

认识厘米教学反思5

我在教学长度单位《厘米的认识》这部分知识时,考虑到学生初次接触,因此教学重点是掌握“1厘米”的实际长度,使学生建立起单位长度的观念,《认识厘米》教学反思。

(一)抓住重点,认识“1厘米”。

“厘米”这一单位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常用,而且较容易让学生认识。所以,我将“厘米”作为教学的基点和重点,首先来认识。

为了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抽象的能力,在教学“厘米”这一概念时,我安排了以下几个环节:

1、估一估,量一量。给学生提供学具,让学生利用已有的长度单位表象进行估测,再利用学到的测量方法进行实际测量,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看一看。通过观察直尺,直观感知“1厘米”的长度。让学生从直尺上找出“1厘米”,并且知道从0刻度到1刻度之间就是1厘米。然后让学生找一找,还有哪两个数字之间的长度也是1厘米?从而使学生充分认识直尺,认识1厘米的长度,教学反思《认识厘米》教学反思》。

3、找一找。从生活中找出长度大约是1厘米的物体,把数学和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

总之,在“厘米”概念的教学中,利用量、看、找等环节,使学生在操作、实践中获得感性认识,在头脑中切实、清楚地建立起“1厘米”的实际长度和空间观念。

(二)运用迁移,认识“几厘米”。

学习了“1厘米”以后,我让学生用同样的方法认识“几厘米”。使学生在观察、比较、迁移过程中很自然地学会了知识。这样设计,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三)学会测量,实际应用。认识了尺子上的“1厘米”、“几厘米”之后,教会学生用尺子进行测量,使学生掌握了长度单位的实际应用方法,同时也理解了掌握长度单位、掌握测量长度的方法的意义。

总之,数学教学中始终贯穿学生主体性和活动性的教学思想。让学生从生活实践中主动去探索,主动去发现,让学生逐步建立起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一种思想。利用多种形式、手段,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探索精神,以及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在自主的学习活动中获得认识客观世界的科学方法,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才是我们教学要达到的真正目标

认识厘米教学反思6

这一节课我安排了五个环节:

第一:预设以小故事的形式导入新课,吸引学生学习兴趣,由于课件准备不充分,导致故事音频没有播放出来,所以口述讲解,感觉效果不是特别好,很多学生听得不是很认真。

第二:让学生体验一庹,一拃,一脚等用身体的一部分进行测量黑板,课桌,讲台等的长度,让学生进行感知,从而得出结论:不同的人进行测量同一物体,测量的结果可能是不同的。所以需要统一长度单位,从而引出单元课题《长度单位》。在这一活动中,同学们表现的都非常积极,都试着去测量,每个人都积极地分享自己的测量结果。让学生在亲身经历的创造活动过程中,建立起对长度单位的理解。让学生参与活动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测量—比较—探究”,进而深刻认识到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第三:认识尺子,在这一环节中部分同学都闲不住了,课堂纪律不是特别好,当我让学生观察尺子,分享观察结果时,有部分同学已经在拿着尺子敲击桌子了,还有一部分同学用手中的皮尺折叠成各种形状,我找同学分享结果时,很多同学都抢着回答,没有纪律,感觉这一环节有些失败,并没有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第四:认识并感知1厘米,在认识厘米时,让学生上黑板写厘米两字,比赛谁写的好,学生的积极性很高,1厘米是今后学习测量和估测的重要基础,利用多种形式丰富学生对1厘米实际长度的体验,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感知1厘米时有一部分同学在玩所以这一内容执行时间很少,是这一节课最失败的一点。

第五: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这一环节,很多同学都会测量,但是能说出来如何测量的学生很少,只有几个别同学说从尺子的0刻度开始测量,对准纸条的左端,纸条的右端对着几就是几厘米,所以对于学生的叙述能力和语言能力还需要不断加强和提高

总之,可能是由于新老师,刚开学,他们还没有进入收心学习的状态,再有我备课不够充分,另有他们在暑假时间大都预习过可能知识都会了,觉得并不需要听,所以感觉这一节课并不成功。

认识厘米教学反思7

本课是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的内容,是建立在学生已经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基础上,学习认识长度单位的,教学反思《认识厘米、用厘米量》教学反思》。在教学中我根据儿童学习数学的特点,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生动活泼的建构过程,用自己的活动建立对人类已有的数学知识的理解。

教学中我利用例1,让学生充分感受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让学生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去测量物体长度,结果学生发现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量同一长度。让学生思考:为什么都是量的数学课本的宽,量出的结果却不一样呢?由此启发学生想到:要想得到相同的结果,应选用同样的物品作标准进行测量。第二种情况: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量不同的长度。让学生体会到:因为选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去量,可能数值上一样,但由于它们的长度不同,所以测量的结果可能会与事实不符。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感受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接着引出在日常生活中为了准确、方便的表示物体的长度,人们发明了带有刻度的尺子,为了便于交流,尺上的刻度作了统一规定,由此引出厘米尺,为后面学习厘米作了铺垫。

最后通过“做一做”、“量一量”等活动加深学生的认识。巩固了本节课的知识。

通过教学,我发现在本节课中有以下的不足。

1.这节课,就目标而言,学生不难达到,但总体感觉上得太匆忙,不轻松。而且,每次总有个别学生不带学具,不认真听操作要求,这也是个问题。

2.教师的指令应和有效的时间相结合。

虽然让学生动手操作经历长度单位统一的必要性非常好,但也要注意控制好时间,不要一操作就收不回来而导致课堂混乱,要能合理掌控时间。要求教师在下达要求时要注意讲清楚、说明白,这样,就能更好的体现操作的有效性。这节课在这方面做得还不是太好。

让学生在活动中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但活动课上,学生学具的准备、课堂纪律的控制都是需要考虑、重视的问题。

认识厘米教学反思8

我刚刚上过《厘米的认识》这节课,因为学生初次接触长度单位,因此 使学生建立起“1 厘米”的 长度的观念是本课的重点。我是这样教学的的:

一、创设情境激兴趣。

小学生都喜欢看动画片,因此 在讲授新课之前,播放“阿福的新衣”动画,让孩子带着问题“这是怎么回事”去思考,在小组交流一下,孩子们积极性很高,讨论热烈,为学习新知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直观领会得新知。

学生亲身体验和感知易于获得感性经验,从而实现其认识的内化、促成理解力和判断力的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我尽量给学生创设更多的看一看、读一读、比一比的机会,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使他们在活动中学习新知。

(一)直观感知,认识1厘米。

为了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抽象的能力,在教学“厘米”这一概念时,我安排了以下几个环节:

1 、 看一看。通过观察直尺,直观感知“ 1 厘米”的长度。让学生从直尺上找出“ 1 厘米”,并且知道从 0 刻度到 1 刻度之间就是 1 厘米。然后让学生找一找,还有哪两个数字之间的长度也是 1 厘米?从而使学生充分认识直尺,认识 1 厘米的长度。

2、读一读 。在孩子们互相指过1厘米以后,读一读:在尺子上每相邻两个数字之间的长度都是1厘米。

3 、比一比。让学生伸出大拇指指一指大拇指的宽度指的是哪部分?在尺子上比一比你的大拇指的宽度是不是大约1厘米?

4、 找一找。从生活中找出长度大约是 1 厘米的物体,把数学和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

(二)运用迁移,认识“几厘米”。

学习了“ 1 厘米”以后,我让学生用同样的方法认识“几厘米”。用眼睛观察、用手比划、用笔画出几厘米。使学生在观察、比较、迁移过程中很自然地学会了知识。这样设计,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 三 ) 学会测量,实际应用。

认识了尺子上的“ 1 厘米”、“几厘米”之后,我是通过以下几个环节教学生用尺子测量长度的:1、指一指从哪儿到哪儿是一拃?说一说怎样测量一拃的长度?量一量自己一拃的长度,让同桌验证。通过指一指、说一说、量一量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了长度单位的实际应用方法,同时也理解了掌握长度单位、掌握测量长度的方法的意义。

数学教学中贯穿自主高效的教学原则。贯彻让学生主动去探索,主动去发现,让学生逐步建立起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一种思想。利用多种形式、手段,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探索精神和学习的能力。

认识厘米教学反思9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领悟着新理念,尝试着新方法,课后认真总结并写出教学反思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成功之处:

1、让学生参与本节课的目标制定。

在出现课题后提问:“看到《认识厘米》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学生思考后提出,生1:为什么要认识厘米?生2:认识厘米对我们有什么用?生3:1厘米有多长?生4:用厘米怎样去量?生5:这支铅笔有几厘米长?生6:用尺子怎样量课本的宽?……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本节课目标的制定,在此基础上再来学习新知,学生就会产生一种内在的学习动力。

2、体现两个“转变”。

(1)学生充分观察尺子,发现尺子上有数字(刻度),竖线(刻度线),厘米;

(2)学生在尺子上找出1厘米的长度,答案多样化:有刻度1到刻度2、有刻度2到刻度3、有刻度6到刻度7、有刻度12到刻度13、有刻度17到刻度18等;

(3)以小组为单位量纸条的长度,有从刻度0开始量起、有从刻度1开始量起、有从刻度2开始量起、有从刻度4开始量起等。在这一环节,老师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交往,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教师的角色由“传道、授业、解惑”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的接受学习转变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他们敢说敢做,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同学们经过自己的动手操作、交流合作、自主探究出厘米的有关知识,个性得到了发展,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3、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教材不等于课程,教材只是课程的一部分,要创造性的使用教材。于是,我结合生活实际,在教学内容上增加了“在尺子开端有磨损或折断的情况下,怎样去量?”这一环节。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探究出测量的方法,注重培养了学生遇到问题会动脑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不足之处:

1、在学生提出目标后,我没有及时将学生的问题进行归类,再对重点重述一遍,让每个学生都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2、在学生从尺子上找出1厘米、2厘米、4厘米这一环节时,采用的是“问答式”,而没有大胆放手让学生提问,学生答。

3、在学生量纸条这一环节,学生出现了。

(1)从刻度0到刻度10,纸条长度10厘米;

(2)从刻度1到刻度11,纸条长度10厘米;

(3)从刻度3到刻度 13,纸条长度10厘米;

(4)从刻度6到刻度16,纸条长度10厘米;……

在学生答出纸条长度是10厘米后,我问到:你们怎么知道的?学生纷纷说是通过数尺子上的大格知道的。“还有简单的方法吗?”问题提出后却没有留给学生充分观察、思考的时间,而是有老师一句“用终点刻度减去起点刻度就等于实际长度” 一带而过。

认识厘米教学反思10

《认识厘米》这一课教学目标是:

1、使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实际长度的`表象。

3、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4、在建立1厘米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限整厘米)的意识。

按照三维目标,我这节课是这样设计的:

一、创设情景〈小马过河〉让学生感受统一长度的必要性。

二、合作探究:1、认识尺子2、认识1厘米3、认识几厘米

〈2〉量物体的长度,学生试量,再请学生上台量,再玩量物体长度的方法,接着就是练习题。

三、小游戏:你猜,我量

四、巩固练习:1、判断2、断尺子量物体长度

五、小结。

六、数学小知识。

这节课讲完后我自己感觉到:这节课上的还挺成功的,学生课堂兴趣高昂,我认为在第一环节小马过河问学生马上找出要统一的长度单位,在小游戏让学生先猜,在量让学生小组合作都动起来。我在教学认识1厘米中,只强调1厘米中有10个小格,没太强调也就是1大格,导致在下面认识几厘米时,很多学生说20个小格也就是20厘米。我发现这个情况后在课上及时又让学生观察20个小格是九格也就是几厘米,最后这个问题我感觉学生还是有点一知半解的。不过我们找的小知识学生挺感兴趣,小游戏他们也乐意玩,让他们从学中玩,玩中学。

讲完课后,又听了别的老师将的同一课,因为大家选择的教学内容都是一样的,所设计的课也都差不多,虽然设计的课差不多,但是每节课都有他们的闪光点。

像外国语学校王宇老师在最后设计了怎么测量手腕的长?

茅箭区实验学校李道国老师他在介绍尺子时准备了各种尺子的实物,这样加深学生的印象。

市人民小学曹云老师在评价学生时用1厘米的小正方体当作奖品粘在黑板上,上完课后让他们看一看每组获的奖品是几厘米。等等。

这次活动结束了,虽然很辛苦,但是收获很大,在这里我要谢二。三年级数学教研组的各位老师和李芳校长,一遍遍不厌其烦的帮助我修改教学设计!

认识厘米教学反思11

本节课是在认识线段的基础上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在上课时我注重学生的主动性的发挥,作为老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着、组织者和合作者。对于厘米这两个字,大部分同学都有所耳闻,所以在认识厘米这个长度单位时可以让学生自学了解,再加以规范指导即可。

在认识厘米之后,要求学生通过在尺上找一找1厘米,并用手比划1厘米的长度,在这里我用了1厘米的小棒加深学生对1厘米的感受,进而了解几厘米的具体长。

本节课的重难点在于量和画,在这两部分中采取讲练结合的方式,让学生的学习效果更加理想。在本课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对于好奇心极强的低年级学生,以生活化的形式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探究的兴趣,可以说数学来源于生活,并且应用于生活,本节课的实践应用也能增强学生的探究创新意识,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另外,在教学中我们老师应该注意收放自如,一味地牵着孩子走并不能让学生更好地发展,反而适当放手可以发现学生也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和创新者。

但是,在这节课里我也有很多不足之处,比如说规范性和严谨性,尺上的每一个数字都是代表刻度,在表达时应加上刻度二字,作为数学教师,在语言表达上应该多加注意;另外,对学生的语言训练仍需多加强。

认识厘米教学反思12

厘米和米的认识是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的开始,是今后学习其他长度单位和有关测量知识的基础。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已经对物体的长度、测量工具和方法等,有一些感性的认识和经验。但是,对长度单位厘米和米,1厘米和 1米的实际长度,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等,缺乏明确的认识。根据以往的经验和教训,我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尽量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重点帮助孩子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

因为厘米的单位比较小,在测量短或小的物体时常常用到厘米,课堂上我让学生找身边的或见过的大约1厘米长的物体,(如:橡皮的厚、拉链的宽、透明胶的宽等),再找教室里适合用厘米测量的物体,(如:课本的边长、橡皮的长、墙砖的边长等),帮助学生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达到了很好的效果。这时,我再引导学生在什么情况下我们会用到厘米,总结在测量长度较短的物体时我们要用到厘米。

认识长度单位米时,让学生经历用直尺(厘米做单位)不够量的情况,这时我们就要用到更大的长度单位米。然后仿厘米的认识,帮助学生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同时还要理解米与厘米的关系:1米=100厘米。在这种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用卷尺亲身体验测量较长物体的长度,从而理解米的感念。 让学生真正的体验到了米这个长度单位的感念,从而提高了对米的认识。

为了加强学生对厘米和米的充分认识,在课下我让学生回家以后和父母一起测量家中的物体的长度,通过整合训练,多数的学生建立了厘米和米的长度单位观念,从而形成了完整的知识体系。

认识厘米教学反思13

这节课教材安排的例题目的是让学生知道厘米的概念,掌握一厘米的长度。教师首先介绍知道东西的长度,要用尺子来量,接着介绍各种各样的尺,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紧接着设疑激趣,激发学生主动观察自己的学生尺,不仅为下面认识厘米与用厘米量作了孕伏,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在生动愉悦的气氛中学会观察,学会分析,学会从变化多样的表象中把握事物的本质,同时也提供学生主动提出问题的契机,便于学生进入积极探求新知的状态,从而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在探索新知的环节中,让学生指一指、比一比、说一说、想一想、找一找、量一量、画一画、估一估,多种感官的参与,不仅不断激发学习热情,对学生的智力发展与创新精神的培养也大有益处。

在课的结尾能力拓展环节,教师故作为难,请学生帮忙用破尺子如何测量物体的长度,培养了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真实生活情境中问题的能力,逐步完善了自己的思考过程,真正学会了数学地思考,体验到了数学的价值,并学会了如何根据直尺的特点选择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同时也使学生享受到了成功的愉悦。我要充分考虑学生原有的认知经验,丰富学生的厘米表象;给予学生充分的探索空间,让学生自己实践;多样化的测量方法在学生的体验之中得以优化,丰富数学活动的经验,科学的、合理的测量的方法在学生的体验之中不知不觉地生成。

最后总结回顾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让学生不仅说说自己的收获,还评价其他同学的表现,通过自评、互评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最后设疑不仅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也为下节课认识米作了孕伏。

认识厘米教学反思14

认识厘米这节课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1厘米的表象。还要学会用厘米尺测量线段的长度,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整个教学过程都围绕这些任务和目标来开展。这节课课前要求学生准备毛线、直尺等学习用具以及上课开始前的一些准备,这节课的课前准备还是做得非常充分的,90%以上的同学都按照老师的要求和指导做好了相应的准备,本节课的导入部分也做得非常成功,教学开始,老师今天想请大家帮个忙,可以吗?同学们都非常乐意,很快就引起了学生对课堂的'注意,然后同学们按部就班的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了相应的操作,顺理成章的进入到了本节课《认识厘米》的学习。新知的教学,让学生拿出自己准备好的尺子,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呢?这个环节应该让学生畅所欲言,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见解,然后通过小结:测量比较短的物体时,常用厘米作单位,并讲述厘米可以用字母“cm”表示,因此1厘米可以写成1cm,引导学生在自己的尺子比划比划,用两个手指比划出1厘米大约有多长。让学生通过比划充分感知1厘米的长度。通过找一找尺子上其它的一厘米以及在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一厘米?在学生的头脑中建立起1厘米的表象,使学生理解1厘米的实际长度。

认识厘米教学反思15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上册比较物体长短的基础上学习的。尽管学生已有这方面的经验和基础,但由于长度单位及其操作应用是多种知识的综合,涉及数、数数、空间观念的形成和实践技能等,针对二年级的小朋友的认知能力来说,也可以说难点了。

知识只有在能够应用时才具有生命力,才是活的知识。“认识厘米,用厘米量”这一节课的目的在于通过观察、测量等活动,使学生体会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之后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引导学生用直尺测量较小物体的长度,从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

一、从实际需要出发,让学生产生学习长度单位的欲望

教学时,我创设了“我想给同学们配桌布”的情景,配桌布必须知道桌子的长和宽,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实际中测量长度的必要性,然后让学生自己选择实物作测量标准去量桌子的长,结果量得的数量不一样,由此引起认知冲突,使学生体会到,要想得到一个统一的结果,需要统一的长度单位。使学生感受到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从而产生学习长度单位的欲望。

二、向学生提供数学实践活动的机会

这是一节实践性很强的活动课,当学生有了学习的愿望后,设计了一系列活动。如:设计了观察直尺,利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让他们通过观察、交流,掌握直尺的基本构造,既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又为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打下了基础。认识1厘米,安排了三次活动:第一次让学生在直尺上找出1厘米的长度,体会每一大格的长是1厘米——建立1厘米的空间观念;第二次让学生找一找身边、身上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为1厘米,学生找出了很多,如:手指的宽度、一节手指的长度、牙齿、鼻孔、眼睛、田字格等等,这是我课前没有想到的,我想对学生建立1厘米的表象起到了很好的效果;第三次用手势比划出1厘米的长度。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正确建立1厘米的空间观念,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建立几厘米的长度观念。然后应用厘米来估一估、量一量、辨一辨,让学生在尝试测量、比较、交流中,逐步总结出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课堂上学生有的用“把物品左端对准0刻度,右端对着刻度几就是几厘米”这种方法,也有的学生采取其它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一格一格的数的方法,通过让他们对比,明白前一种方法方便且快。在判断中,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但也是可以的,我想体现方法多样化,注重学生的自主性。

三、数学来源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

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的测量方法之后,我让他们用直尺选择身边喜欢的事物进行测量,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并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他们开始量书本、练习本的长和宽;有的量铅笔的长;有的量刀子等,达到了在玩中练,在练中玩的学习效果。让学生体验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体会数学的内在价值。也发展了学生的思维。但无论怎样精心设计的课,都会有问题的存在:

(1)学生观察的能力较弱。

低年级学生观察不全面,容易走偏。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多锻炼学生,要正确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去观察问题,努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学生“估”的能力要加强。

估一估较短物体的长度时,比较接近实际长度,但估计较长的物体时,误差太大。根本就不知道大致在哪个范围。这应该和平时的生活实际有点关系,现在的学生对生活中的一些数学比较陌生,那又如何叫他估得准呢?所以数学一定要和生活紧紧联系起来,要让学生在数学中经常感受到生活的味道。

下载《认识厘米》教学反思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认识厘米》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认识厘米教学反思

    认识厘米教学反思15篇 认识厘米教学反思1 学生对于厘米的的概念应该比较熟悉,如常见的学生尺,三角板等都带有厘米刻度,学生也用尺子量过简单的图形的长度。所以刚开始学习厘米......

    《认识厘米》教学反思

    《认识厘米》教学反思 《认识厘米》教学反思1 厘米和米是长度单位中最基础的单位,也是最容易理解和掌握的。在目标中的体现建立厘米和米的表象,能根据实际情况估测生活中的物......

    认识厘米教学反思

    认识厘米教学反思 “认识厘米”是在学生“认识线段”的基础上教学的,这是学生认识的第一个长度单位。也是今后学习“米、分米、毫米、千米”等其他长度单位的基础。抓住重点,......

    认识厘米教学反思

    认识厘米教学反思15篇 认识厘米教学反思1 在一年级的时候,同学已经认识了两个长度单位:厘米和米,能体验1米和1厘米的长度,理解1米=100厘米。本堂课是在实际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分......

    认识厘米教学反思

    认识厘米教学反思15篇 认识厘米教学反思1 厘米和米是长度单位中最基础的单位,也是最容易理解和掌握的。在目标中的体现建立厘米和米的表象,能根据实际情况估测生活中的物体。......

    认识厘米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教学内容非常多,包括认识厘米、测量物体的长度,画出几厘米长的线段,认识厘米教学反思。在认识概念的时候,先围绕 一厘米这个最基本的单位展开。先让学生观察1厘米,再在自......

    《认识厘米》教学反思

    《认识厘米》教学反思 认识厘米是建立抽象的数学概念的过程,需要经历从直观到抽象,再由抽象回到具体的过程,学生要通过不断的感知、体验、实践和交流反思,形成理性认识。 我在教......

    认识厘米教学反思(★)

    《认识厘米》教学反思 李家庄小学 李泽梅 2014.10 认识厘米是本章第二节内容,这部分内容主要是培养学生从测量的角度观察和分析日常生活中现象的意识,拓展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