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江苏省泰州市经济运行情况(合集五篇)

时间:2019-05-13 02:27: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4年1-2月江苏省泰州市经济运行情况》,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4年1-2月江苏省泰州市经济运行情况》。

第一篇:2014年1-2月江苏省泰州市经济运行情况

2014年1-2月江苏省泰州市经济运行情况

2014年1-2月,泰州经济总体延续上年稳中有进的运行态势,工业生产平稳运行,部分困难行业市场有所回暖,主要指标增速好于去年同期,经济运行顺利实现平稳开局。

一、工业用电增势平稳,增幅高于去年同期

1-2月份,全市全行业用电29.3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7%,增幅高于去年同期2.3个百分点;其中工业用电24.9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5%,增幅高于去年同期6个百分点,工业用电呈现平稳增长态势。

二、节后恢复生产迅速,节日加班多于去年同期

泰州市工业企业春节后复工迅速,截止到正月初九,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率达到85%,其中医药行业企业的复工率在95%左右,扬子江、济川、苏中等大型制药企业于正月初八全面复工;化工行业90%的企业于正月初八恢复生产,春节期间,中海油、中海沥青、泰州石化、新浦化工等重点石化企业仍然保持正常生产;泰通工业、双登集团等新能源企业因为在手订单充足,生产任务较紧,于正月初五提前复工;纬创资通等电子信息企业因为任务紧张、员工短缺等原因于正月初四复工生产;由于我市船舶行业2013年新接订单量大幅提升,部分重点船企的复工时间较去年同期有所提前。其中,三福船舶于正月初八复工,新世纪造船于正月初九复工,新扬子造船、东方重工于正月初十复工,口岸船舶于正月十一复工,各大船企节后用工量也明显增加,今年2月份,仅新世纪造船一家的外包人数就比去年同期增加四成左右。

三、工业生产稳中有进,部分行业明显回暖

1-2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1396.11亿元,同比增长22.5%,比去年同期提高8.5个百分点;完成销售产值1362.64亿元,同比增长22.8%,比去年同期提高9个百分点;完成出口交货值135.13亿元,同比增长24.1%,比去年同期提高35.7个百分点。

食品行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去年同期食品行业总产值增长21.8%,增速居各大行业之首,在去年同期基数较高的情况下,今年1-2月继续增长27.9%,增速仍居各大行业之首。

纺织行业生产明显回升。1-2月份,纺织行业总产值增长24.0%,比去年同期提高13.8个百分点;其中,纺织业、纺织服装服饰等行业产值分别增长22.8%、24.4%,分别比去年同期提高9.1个、20.8个百分点。

石化行业生产明显加快。受益于产能提高、油品升级,炼油企业产销两旺。1-2月份,石化行业总产值增长19.8%,比去年同期提高6.4个百分点;其中,石油、化工等行业产值分别增长13.3%、21.8%,分别比去年同期提高16.3个、2.2个百分点。

医药和建材行业保持稳定增长。1-2月份,医药行业总产值增长10.6%,建材行业总产值增长13.8%,两大行业继续保持平稳增长。

冶金行业生产有所恢复。1-2月份,冶金行业总产值增长21.1%,比去年同期提高10.9个百分点;其中,黑色、有色等行业产值分别增长18.9%、33.6%,分别比去年同期提高9.8个、16.4个百分点。

装备行业生产加快。1-2月份,装备行业总产值增长27.0%,六个行业增速超过20%,金属制品、通用设备、专用设备、运输设备、电子设备、仪器仪表等行业产值分别增长26.6%、27.2%、28.2%、25.5%、57.1%、44.2%,分别比去年同期提高16.4个、15个、6.3个、14.9个、40.4个、23.6个百分点。运输设备中,船舶行业产值增长27.8%,船企新接订单中大型集装箱、大型化学船、大型散货船增多,接单情况好于预期,新扬子造船签订海工板块百亿大单。

四、外贸出口有所好转,三大行业出口交货值增长加快

1月份,全市进出口总额9.64亿美元,同比增长16.1%;其中,出口总额

5.42亿美元,同比增长4.8%。1-2月份,纺织、化工、船舶、电气(器)等行业出口交货值增速明显加快,分别增长19.4%、25.2%、32.2%、11.8%,分别比去年同期提高5.7个、43.7个、69.6个、6个百分点,化工、船舶两大支柱产业外贸出口形势明显好转。

五、财政收入增长平稳,增速比去年同期加快

1-2月份,全市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3.50亿元,同比增长8.4%,增幅比去年同期加快6.1个百分点;其中,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分别增长4.3%、14.3%、11.0%、27.1%。

第二篇:2013年江苏省泰州市经济运行情况

2013年江苏省泰州市经济运行情况

2013年,面对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泰州市紧紧围绕科学发展主题和转变发展方式主线,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推进全省转型升级综合改革试点为抓手,加快推进转型升级,努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市经济运行稳中有进,转型升级进中提质,民生幸福明显改善。

一、经济增长稳中有进

初步核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000亿元,达到3006.9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05.96亿元,增长3.1%;第二产业增加值1574亿元,增长12.1%;第三产业增加值1226.95亿元,增长12.7%。全市GDP增速高于全省2.2个百分点,居全省13个省辖市第六位、苏南苏中地区第三位。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6万元,达到64931元,折算为10485美元,突破1万美元。

一是农业生产稳定增长。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44.59亿元,增长7.0%。全市粮食播种面积657.78万亩,下降0.1%;亩产496.7公斤,增长1.0%,亩产居全省第二位;总产326.68万吨,增长0.9%。全年棉花产量14047吨,下降9.3%;油料产量12.29万吨,增长5.7%;肉类产量26.63万吨,增长3.9%;禽蛋产量12.15万吨,增长4.3%;牛奶产量4.59万吨,增长8.4%;水产品产量37.3万吨,增长3.9%。全年新增高效设施农业面积19万亩、高效设施渔业面积

2.6万亩、高标准农田18.1万亩。

二是工业生产增势平稳。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999.74亿元,增长12.8%;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8501.65亿元,增长18.4%。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产值2212.48亿元,增长20.7%;重工业产值6289.16亿元,增长17.7%。分经济类型看,国有、集体、股份制、外商和港澳台投资企业分别完成产值269.50亿元、154.25亿元、5120.31亿元、2205.54亿元,分别增长18.5%、-3.5%、19.7%、16.0%。分企业规模看,大型、中型、小型企业分别完成产值2609.17亿元、1639.41亿元、4215.27亿元,分别增长12.4%、20.2%、22.4%。分主要行业看,食品饮料行业624.54亿元,增长17.7%;纺织服装皮革行业396.99亿元,增长17.7%;石油化工行业1186.76亿元,增长17.7%;医药行业579.81亿元,增长20.8%;金属冶炼加工行业1391.44亿元,增长19.6%;设备制造行业1953.31亿元,增

长14.5%;电子设备及电气机械制造行业1676.46亿元,增长21.0%。分地区看,高新区、泰兴市、高港区产值增幅列全市前三位,分别增长24.0%、22.8%和20.8%。三是服务业发展较快。全年服务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1234.40亿元,增长12.7%,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41.1%,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从行业看,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61.39亿元,增长12.9%;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分别为216.26亿元、75.86亿元,分别增长12.2%、10.4%;金融业增加值133.39亿元,增长13.5%;房地产增加值189.64亿元,增长12.3%;营利性服务业、非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分别为186.40亿元、264.01亿元,分别增长14.6%、12.2%。从税收看,服务业税收完成173.93亿元,增长15.7%,占全部税收的比重为44.7%,比上年提高4个百分点。从服务业集聚区看,8大服务业集聚区实现营业收入702亿元、税收20.5亿元,分别增长27.0%和32.0%。

二、三大需求平稳增长

一是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全年固定资产投资1764.17亿元,增长21.0%,增速高于全省1.4个百分点。从产业看,一产投资14.28亿元,二产投资992.22亿元,三产投资757.68亿元,分别增长11.8%、25.5%和20.1%;在二产投资中,工业投资982.51亿元,增长25.6%,工业投资增幅列全省第一位。从经济类型看,民间投资1353.70亿元,增长27.8%,民间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76.7%,比上年提高4.1个百分点。从新开工项目看,全年新开工项目2466个,比上年增加469个,完成投资1191.67亿元,增长30.4%,新开工项目投资对全市投资增长的贡献率为90.8%,拉动全市投资增长19.1个百分点;其中,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147个,比上年增加11个,完成投资318.83亿元,增长17.9%,投资额占全市投资比重为18.0%。从房地产业看,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271.16亿元,增长17.2%;其中住宅投资216.24亿元,增长37.4%。房屋施工面积2254.32万平方米,增长22.8%;其中住宅施工面积1739.76万平方米,增长25.7%。商品房销售面积491.41万平方米,增长51.6%;其中住宅销售面积455.74万平方米,增长63.7%;商品房销售额300.19亿元,增长50.4%;其中住宅销售额264.14亿元,增长67.8%。从投向看,全市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投资明显放大,全年完成投资255.73亿元,占全市投资的比重为14.5%,投资额增长68.1%,对全市投资增长的贡献率为33.8%,拉动全市投资增长7.1个百分点;其中,供电供气供水投资23.93亿

元,增长41.2%;交通运输投资62.24亿元,增长23.3%;公共设施投资111.26亿元,增长150.5%;教育投资28.35亿元,增长47.1%;卫生投资7.97亿元,增长69.8%;文化投资3.49亿元,增长59.7%;体育投资8.70亿元,增长401.9%。二是消费需求稳中有升。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37.12亿元,增长13.5%,增速比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分别加快0.9个、0.7个和0.6个百分点。从城乡市场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755.64亿元,增长13.8%;乡村消费品零售额81.48亿元,增长10.4%。从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721.96亿元,增长13.9%;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115.16亿元,增长10.9%。从限额以上单位看,全年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9.83亿元,占全社会比重为31.0%,零售额比上年增长9.8%;其中,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零售额245.90亿元,增长11.7%;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业零售额13.93亿元,下降15.2%。从商品类值看,基本生活类商品保持平稳。全年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商品零售额31.92亿元,增长

8.1%;服装、鞋帽、针纺织类商品零售额21.81亿元,增长2.8%;日用品类商品零售额7.69亿元,增长15.1%。时尚享受类商品增长趋缓。全年金银珠宝类商品零售额10.05亿元,增长13.9%,化妆品商品零售额3.13亿元,增长11.9%。文化类商品增长缓慢。全年书报杂志类商品零售额4.33亿元,增长0.2%;文化办公用品商品零售额3.16亿元,下降14.0%。汽车类、石油及制品类商品消费升温。全年限额以上汽车类商品零售额61.81亿元,增长13.7%,增速比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分别加快9.7个、7.1个和4.0个百分点;石油及制品类商品零售额41.45亿元,增长12.1%,增速比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分别加快5.8个、2.4个和1.0个百分点。年末私人汽车拥有量33.64万辆,增长22.4%。

三是对外贸易逆势奋进。全年进出口总额104.42亿美元,同比增长0.7%;出口62.92亿美元,下降9.4%;进口41.50亿美元,增长21.3%。按贸易方式分,出口额中,一般贸易出口35.75亿美元,增长1.8%;加工贸易出口26.24亿美元,下降22.3%。进口额中,一般贸易进口28.27亿美元,增长25.1%;加工贸易进口10.18亿美元,增长7.4%。按企业性质分,出口额中,外商投资企业出口40.13亿美元,下降15.6%;私营企业出口21.18亿美元,增长5.4%。进口额中,外商投资企业进口25.65亿美元,增长20.4%;私营企业进口15.48亿美元,增长24.4%。按商品类别分,机电产品出口31.73亿美元,下降20.9%,八类商

品出口在1亿美元以上,增幅“六升二降”,食品饮料酒及醋出口2.08亿美元,增长3.3%;化工产品出口10.45亿美元,增长5.4%;塑料橡胶制品出口3.72亿美元,增长35.4%;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出口7.08亿美元,增长1.5%;机器电子产品及电气设备出口12.80亿美元,增长9.1%;杂项制品出口3.01亿美元,增长8.5%;车辆船舶出口12.29亿美元,下降44.6%;贱金属及其制品出口8.28亿美元,下降5.4%。按产销国别分,对亚洲出口26.87亿美元,下降13.3%;对非洲出口4.41亿美元,增长13.9%;对欧洲出口12.41亿美元,下降25.3%;对拉丁美洲出口4.21亿美元,下降11.7%;对北美洲出口12.30亿美元,增长29.6%;对大洋洲出口2.71亿美元,下降27.1%。

三、转型升级加快推进 一是新兴产业发展较快。全年新兴产业(包括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能源、智能电网、新材料、节能环保)实现产值3306.28亿元,比上年增长23.2%,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从上年的37.2%提高到38.5%,提高了1.3个百分点。其中,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实现产值突破500亿元,分别完成516.49亿元、624.89亿元、603.71亿元、617.28亿元和737.97亿元,分别增长20.6%、21.3%、28.8%、19.1%和23.3%;智能电网、节能环保产业分别实现产值256.33亿元、205.94亿元,分别增长14.6%、33.8%。

二是传统产业逆势奋进。积极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钢铁、有色金属、建材、化工分别完成技术改造投资47.88亿元、14.68亿元、40.62亿元、107.93亿元,分别增长106.5%、34.2%、14.8%、15.8%。全年装备制造业实现产值3259.83亿元,增长14.7%,其中船舶产业实现产值916.28亿元,增长3.1%;积极引导船舶企业通过开发特种船舶、高端船舶、海工装备等新品“保市场、争订单”,造船三大指标居全省第一,全年造船完工量527.7万载重吨、新承订单1365.8万载重吨、手持订单2153.2万载重吨,分别占全省的43.5%、48.7%和39.5%。

三是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全年引进高层次人才达到1565人,比上年增加335人;其中,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达到346人,比上年增加84人;新增高技能人才达到2.36万人,比上年增加0.05万人。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新技

术产业完成产值3349.61亿元,增长23.7%,增速比规模以上工业快5.3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从上年的37.9%提高到39.4%,提高了1.5个百分点。全年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463件,比上年增加154件。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工程中心分别达到92家、80家和14家,分别比上年增加14家、11家和1家。四是节能减排成效明显。从能耗下降看,全年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692.07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0.06%;万元产值能耗为0.0839吨标准煤/万元,同比下降15.92%。全市涉及到的33个行业中,行业万元产值能耗同比呈现下降趋势的有27个行业,下降面达到81.82%。从污染物减排看,全年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分别削减4.0%、0.5%、3.6%、9.0%左右。

四、质量效益稳步提高

一是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697.27亿元,同比增长11.0%;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59.26亿元,增长11.2%。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214.05亿元,增长13.3%,税收收入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比重为82.6%,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

二是工业企业效益明显改善。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149.57亿元、利税1022.26亿元、利润605.06亿元,分别增长18.0%、19.5%、16.2%。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能源三大新兴产业效益显著改善,分别实现利税208.29亿元、利润121.62亿元,分别增长24.6%、23.0%。

三是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112元,增长

9.6%,剔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7.6%;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13982元,同比增长11.9%,快于城镇居民2.3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5个百分点,剔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9.8%。

五、要素保障明显好转

一是用电增长平稳。全行业用电193.64亿千瓦时,增长3.8%;其中,第一产业2.85亿千瓦时,增长9.8%;第二产业171.97亿千瓦时,增长2.8%;第二产业中,工业用电量169.02亿千瓦时,建筑业用电量2.95亿千瓦时,分别增长

2.6%、20.3%;第三产业18.82亿千瓦时,增长13.1%。城乡居民生活用电28.92亿千瓦时,增长16.5%。

二是银行存贷款增加。12月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3544.42亿元,增长16.9%;其中,居民储蓄1786.01亿元,增长15.5%;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2344.27亿元,增长16.8%。人民币贷款中,短期贷款1334.2亿元,中长期贷款923.9亿元,分别增长15.3%、21.8%。

三是招商引资保持平稳。全市着力建设园区平台,不断改善投资环境,引资继续保持平稳。全年私营个体经济注册资本2583.81亿元,增长28.5%。全年实际到账注册外资13.23亿美元,同比下降8.8%。

四是货物运输增长较快。全年完成公路货物周转量54.29亿吨公里,增长15.1%;水路货运周转量298.18亿吨公里,增长20.3%;泰州港吞吐量1.52亿吨,增长15.0%。

六、民生保障不断加强

一是财政加大保民生的投入力度。公共财政预算支出342.20亿元,增长13.7%。全市各级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支出达257.33亿元,同比增长16.0%,高于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增幅2.3个百分点;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达75.2%,同比提高1.5个百分点。

二是就业和社会保障形势良好。全年新增城镇就业人数9.85万人,比上年增加0.7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16%,比上年下降0.24个百分点。年末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在职参保人数、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79.06万人、174.24万人、60.44万人,分别比上年增加3.13万人、4.09万人和3.42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23.22万人。年末拥有养老机构床位数30129张,比上年增加6307张。

三是城乡交通建设进展顺利。城市居民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为20.4%,比上年提高4.4个百分点;镇村公共交通开通率为63.5%,比上年提高4.5个百分点。

四是城乡宜居环境建设加快。城市空气质量达到及好于二级标准天数比例达到86.8%;地表水好于Ⅲ类水质比例达到83.1%,比上年提高8.1个百分点;城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林木覆盖率分别达到31.5%、21.8%,均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村庄环境整治达标率达到70.0%,比上年提高45.97个百分点。

第三篇:1-7月鹰潭市经济运行情况

当前我市经济形势与对策建议调研报告

今年以来,我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服务项目建设为核心,全面融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克服了特大洪涝灾害带来的不利影响,全市经济继续保持稳定快速增长。1-7月,我市有3项主要经济指标增幅进入全省前三位,其中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位居全省第一、财政总收入增幅位居全省第二、地方财政收入增幅位居全省第三。

一、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稳定快速增长,增幅分别位居全省第二和第三位。今年以来,我市不断加快财税结构调整,全市财政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保持稳定快速增长。1-7月,全市财政收入完成283416万元,同比增长50.1%,增幅位居全省第二;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43022万元,同比增长50.2%,增幅位居全省第三。财政收入、地方财政收入继续保持了稳定快速的增长,均连续4个月保持50%以上的增幅。

1-7月全市财政预算支出210924万元,同比增长28.8%。全市用于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与就业、农林水事务、住房保障等涉及民生方面的资金101490万元,占全市支出的48.1%,同比增长25.6%。

二、工业生产平稳增长。1-7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07.15亿元,同比增长15.5%,增幅同比加快10.9个百分点,比上月回落4.7个百分点。按企业规模分:大、中、小型企业分别实现增加值61.83、11.86和33.4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2.1%、13.8%和6.9%;

按轻重工业分:轻、重工业分别实现增加值5.94和101.2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0.8%和14.4%;按产业分:铜产业和非铜产业分别实现增加值84.66和22.4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8.1%和9.3%。1-7月,全社会用电量16.75亿度,同比增长13.0%,其中工业用电量13.47亿度,同比增长16.8%;全市工业用水量146.47万吨,同比增长22.2%。

工业经济效益快速增长。1-7月,全市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07.14亿元,同比增长58.5%;利润总额33.40亿元,同比增长53.4%;利税总额49.47亿元,同比增长45.9%,综合经济效益指数达到303.60%,同比提高51.1个百分点。

三、固定资产投资加快推进,房地产投资小幅回落。1-7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84.96亿元,同比增长32.2%,增幅比上半年提高1.2个百分点,增幅位居全省第八位,同比前移3位,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2.48亿元,同比增长29.8%。从三次产业看:一产完成投资2.08亿元,同比增长77.0%;二产完成投资59.65亿元,同比增长68.2%,其中工业投资58.98亿元,同比增长67.1%;三产完成投资23.23亿元,同比下降15.8%。1-7月,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5.50亿元,同比下降4.6%,降幅较上半年收窄8.1个百分点;商品房施工面积、竣工面积大幅增长,同比分别增长82.6%、154.2%;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同步增长,同比分别增长33.8%和40.2%。

四、消费市场持续活跃,市场物价小幅上扬。1-7月,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9.51亿元,同比增长20.1%,增幅位居全省第一位,增幅同比提高1.9个百分点,高于全省0.9个百分点。分区域看:城镇实现消费品零售额46.43亿元,同比增长20.2%,乡村实现

消费品零售额3.08亿元,同比增长18.0%;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分别实现消费品零售额6.94、35.36、0.45和6.7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9.8%、13.4%、14.2%和56.5%;从商品销售类别看:金银珠宝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及汽车类商品持续热销,同比分别增长36.6%、61.1%和79.7%。

今年以来,我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持续温和上涨,7月份,市场物价受食品价格上涨及翘尾因素影响持续上行,环比物价指数达100.9%

1-7月份,各月价格指数呈上升走势,其中:1月份同比上涨2.1%,2月份上涨3%,3月份上涨2.9%,4月份上涨3.1%,5月份上涨为3.0%,6月份上涨3.2%,7月份则上涨4.0%。1-7月份的八大类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2.9%,仍呈“六升二降”的格局,其中:食品类上涨4.6%,比上月提高0.7个百分点;烟酒及用品类上涨0.6%;衣着类下降4.2%;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类下降0.6%;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上涨1.4%;交通和通信类上涨0.1%,娱乐教育文化用品类上涨0.6%,居住类上涨9.6%。

五、对外贸易和招商引资发展平稳。1-7月,全市实现进出口总额196450万美元,总量位居全省第二位;同比增长75.6%,增幅高于全省9.3个百分点,增幅位居全省第五位。1-7月,全市5000万元以上省外项目进资60.78亿元,同比增长22.6%;外商直接投资项目5个;实际利用外资2213万美元。

六、旅游发展形势继续向好。1-7月,全市共接待国内旅游人数364万人次,增长13.2%;实现旅游总收入24.5亿元,增长15.4%;

接待境外游客5.89万人次,增长12.6%;旅游创汇1052.5万美元,增长14.8%。

七、金融市场平稳运行。1-7月,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款全面增长,总体运行情况良好。7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为307.20亿元,比年初增加47.46亿元,其中人民币存款余额为305.26亿元,比年初增加47.06亿元,人民币中储蓄存款余额为168.63亿元,比年初增加22.14亿元;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为213.59亿元,比年初增加28.07亿元,其中人民币贷款余额为213.15亿元,比年初增加27.97亿元,短期、中长期贷款继续增加,短期贷款余额为110.83亿元,比年初增加25.52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为81.82亿元,比年初增加11.68亿元。

八、城市居民收支稳定增长。1-7月,全市城镇家庭人均总收入9948.69元,同比增长10.9%,其中人均可支配收入9029.25元,同比增长10.1%,增幅比上月回落0.6个百分点。人均可支配收入呈“三升一降”态势,其中工资性收入6566.6元,同比增长10.1%;经营性收入772.03元,同比下降2.8%;财产性收入218.09元,同比增长66.2%;转移性收入2391.96元,同比增长15.0%。

1-7月,全市城镇家庭人均总支出8392.57元,同比增长11.5%,其中人均消费支出6394.44元,同比增长10.7%,增幅比上月提高0.2个百分点。人均消费支出呈“七升一降”态势,其中食品、居住、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交通和通讯、教育文化娱乐服务、其它商品和服务分别同比增长3.3%、24.6%、14.2%、18.9%、5.5%、57.7%、27.0%,衣着类同比下降10.6%。

九、交通、物流业快速增长。1-7月,全市公路客运量3496万人,同比增长22.7%;公路旅客周转量67829万人公里,同比增长49.2%;公路货运量2492万吨,同比增长54.7%;公路货运周转量522717万吨公里,同比增长164.9%。1-7月,全市物流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55713万元,同比增长205.2%;物流企业上缴税收16153万元,同比增长176.7%;新增汽车货运车辆数3695辆,同比增长93.3%;新增汽车货运车辆吨位数7.18万吨,同比增长116.9%;货运车辆总吨位数15.78万吨,同比增长119.7%。

二〇一〇年八月二十日

第四篇:1-5月经济运行分析

阜康市2011年上半年工业经济运行分析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更是落实张春贤书记对昌吉州提出“三个率先”要求的关键之年。上半年以来,我市工业经济工作在州党委、政府的指导下,全市上下紧紧围绕四届六次党代会、四届五次人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层层抓落实,先后召开党政联席会议、政府常务会议和办公会议多次听取重点项目进展情况汇报,就项目建设中存在的资金短缺、立项审批和用地规划等突出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解决。面对“项目多、时间紧、任务重”的实际,经济社会依然保持了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

一、上半年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一)强化运行协调指导,工业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发展

1-5月全市实现工业总产值34.6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9亿元,占全州工业增加值的20.5%,工业增速达32.77%。规模以上企业由去年同期43家增为今年的57家,净增14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2.9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8.34亿元,占市属工业增加值的93%。新增规模以上企业成为拉动阜康市工业增长的新动力。

主要产品产量增多降少:原煤完成115万吨,同比增长47.1%;发电量164231万千瓦时,增长87.7%;焦炭56.9万吨,增长5.8%;洗煤70万吨,增长38.2%;原铝1.58万吨,增长7.4%,小麦粉1.23万吨,增长9.8%;碳化钙14.5万吨,增长121.8%;水泥14.34万吨,增长32.6%;商品混凝土20.85万立方米,增长145.3%。电解镍0.19万吨,下降14.6%,精炼铜0.086万吨,下降50.7%。

1-5月份完成地方财政收入3.84亿元,增长20.48%,其中完成-1-

一般预算收入2.79亿元,增长43.08%。金融运行继续稳中有升,各项贷款余额47.59亿元,增长22.05%;存款余额61.13亿元,增长36.73%。

(二)突出项目带动,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显现

一是全力推动重点项目建设。对确定的88个重点项目、23大类99个民生项目实行领导领办和部门承办制度,由人大、政协和党政两办、督查考核和纪检监察等“六位一体”督查部门对全市确定的重点项目、民生项目和援疆项目进行了全方位督查。改变过去被动服务模式,政务中心、国土资源等部门通过实行“服务清单制”和下发催办单,切实增强服务的主动性。截至目前,88个重点建设项目稳步推进,已开工项目66个,完成投资23.97亿元。其中续建项目24个,完成投资11.1亿元,新建项目42个,完成投资12.87亿元。88个重点项目中有23个被列为昌吉州重点建设项目,总投资363.15亿元。截至目前,已开工建设22个,完成投资18.44忆元。其中续建项目9个,完成投资8.62亿元,新建项目13个,完成投资9.82亿元。

二是大力实施超百亿产业集群培育工程。近几年来,我市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及项目扶持工作力度,截至目前,引进总投资500亿元以上的企业1家,总投资100亿元以上的企业4家,总投资50亿元以上的企业5家,总投资10亿元以上的企业11家。为实现工业经济在一批超大规模企业的直接带动下实现跨越式发展,我市提出全力打造三个超百亿“产业集群”,使之成为引领我市新型工业化快速推进的产业旗舰。即:依托新疆有色集团、天龙矿业等企业集团,打造产值超百亿元的有色金属冶炼精深加工产业集群;依托中泰化学160万吨PVC、130万吨离子膜烧碱项目打造产值超百亿元的氯碱精细化工产业

集群;依托新疆焦煤、中德伟业、优派能源、晋泰实业、鸿基焦化、中泰矿冶、鸿基焦化、河南宝舜等企业集团打造产值超百亿元的煤电煤化工产业集群。

三是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显现。新疆华能阜康热电有限责任公司2×13.5万千瓦热电联产项目预计全年实现工业产值2.8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1.56亿元;阜康市宏盛源铸造有限责任公司20万吨/年铸造项目预计8月投产,实现工业产值2.7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5400万元;阜康市泰华煤焦花有限公司120万吨/年水泥粉磨站项目的投产,预计实现工业产值1.5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5500万元;新疆晶达玻璃有限公司350万重箱/年浮法玻璃项目预计7月投产,实现工业产值6600万元,实现工业增加值2400万元;阜康市西部建设有限责任公司60万方/年商品混凝土项目预计实现工业产值1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3700万元;新疆强联实业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20万方/年商品混凝土项目预计实现工业产值3500万元,实现工业增加值1200万元。

(三)推进工业发展方式转变,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

为积极响应张春贤书记提出的“立足环保优先、坚持资源开发可持续、生态环境可持续,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大力推进我市工业园区产业转型升级,2011年3月“新疆阜康重化工业园区”正式更名为“新疆阜康产业园”,力图实现我市工业发展由黑色转向绿色、从粗放转向集约,依托资源优势,推行产业配套延伸项目招商,摸索实现“依托能源、延伸能源、超越能源”的特色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随着新疆山威集团煤、焦、电、铬铁阜康循环经济产业链项目,新疆浩丰源新科技公司100万吨高分子云母合成工程材料,甘肃紫鑫

矿业煤化工有限公司原创短流程年产45万吨铝硅合金及2×350MW热电联产循环项目,迎新工贸煤、焦、电、铬铁阜康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园项目,河南鑫磊煤化集团150万吨煤焦油深加工项目,阜康市成城交大工贸有限公司10万吨混凝土外加剂项目,阜康市圣鑫新型建材有限公司粉煤灰加气混凝土、双T板项目,新疆神火炭素制品有限公司100万吨炭素等一大批产业链延伸的循环经济项目落地,我市转变工业发展方式、向产业链延伸、节能清洁化生产、高新技术产业提升成效初显,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为产业园区进入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园区行列、我市成功创建国家级生态市和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高起点、高标准加快园区发展,产业园整体形象有效提升 我市始终按照“政府主导、统筹规划、科学定位、合理布局、功能明晰、市场运作”的原则,把产业园区放在国家级园区的层面上来规划,委托亚洲一流的规划设计单位——新加坡邦城规划顾问有限公司,不断健全完善产业园各项规划。创新园区开发建设模式,成立产业园投资实体公司和借鉴内地BT(建设-移交)、BOT(建设-经营-转让)模式的成功经验,启动多种融资模式多渠道争取社会资金来建设园区、发展园区,高水平、大力度地抓好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提升园区承载发展能力。同时,我市确定2011年为工业企业环境综合整治年,制定了《阜康市工业企业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集中整治企业没有绿化、没有节能减排长效措施、环境“脏、乱、差”等突出问题,“以生活区、生产区、主干道”为重点,聘请通艺市政规划设计院对各企业外观风貌进行统一规划,产业园区整体形象和环境卫生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

二、下半年工作措施

为确保实现2011年市属工业增加值31.8亿元(同比增长45%)的预期目标,下半年将重点开展以下工作:

一是加快推进产业集群化发展,集中各种优势资源、在财政、项目用地、税收等方面制定有吸引力的相关支持政策和措施,支持产业集群示范工程的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对列入产业集群示范工程的企业和项目,市经贸委优先支持申报国家、自治区各类专项资金;在阜康市新型工业化专项资金中设立产业集群发展专项,2011年安排200万元,以后每年按照市财政发展情况逐年递增,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阜康市示范产业集群企业和项目,采取贷款贴息、专项补助等方式,重点支持产业集群龙头企业、配套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共性关键技术和产业链的延伸,不断增强工业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二是培育和扶持新的经济增长点。积极抓好工业经济新增长点协调服务工作,对新增长点运行发展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全面调查,分门别类地采取有针对性的服务,促使工业经济新增长点尽快投产达效,发挥作用。继续加大对续建项目和今年新开工建设项目的服务与督察力度,及时有效地协调并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确保续建项目按计划推进,新开工项目能够尽早开工,确保年内投产的项目按时投产,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是加强经济运行调研分析,提高经济运行分析质量。加强对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研究分析,密切关注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坚持每两周到企业调研一次,及时掌握多方面情况,及时对我市工业经济运行进行调研和分析。今年工业经济有利一面是工业经济发展强劲,有色、焦炭、钢铁及建材价格全面上涨,增加值率进一步提升;重大

建设项目较多,带动了以商品混凝土为代表的建材业大力发展,对工业经济提升有一定拉动。除此之外,根据各行业所占增加值比重,加大煤炭及洗选、煤焦化和有色金属三大块的支持力度,同时加大对建材业的挖潜力度,做到应统尽统。

四是继续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在大力引进资金、技术、项目与本地企业对接的同时,避免引进高耗能、污染大、效益低的项目,进一步加大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大的工业技改项目实行环境监管力度,严格落实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对不符合要求的建设项目,及时进行整改,达到“三废” 排放达标,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五是认真做好项目储备。紧紧抓住国家扶持和振兴十大产业规划,组织业务部门深入研究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导向,充分利用中央赋予新疆差别化政策机遇,加大项目打造和培育,完善已储备的608个项目,形成论证一批、储备一批、争取一批、实施一批、竣工一批的良性循环。

第五篇:2013年江苏省丹阳市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2013年江苏省丹阳市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2013年丹阳市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总基调,积极抢抓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的机遇,转型升级及结构调整积极推进,经济社会保持了稳定发展的良好势头,为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初步统计,2013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25.16亿元,同比增长12.8%,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49.75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484.06亿元,增长13.1%,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91.35亿元,增长13.5%。三次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5.4:52.3:42.3。

一、经济运行主要特点

1.农业生产平稳健康发展。近年来,随着全市农业基本现代化建设扎实推进,农业投入产出效率不断提高。据统计,2013年我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70.67亿元,同比增长3.8%。粮食生产实现“十年增”,粮食总产达50.88万吨,增长0.8%。多种经营平稳增长,全年生猪出栏24.04万头,比上年增加6.1%;全年家禽出栏495.7万只,比上年增长2.0%;全年全市水产品总产量3.83万吨,比上年增长了2.0%。全年完成“三资”投入农业16亿元,新增“三品”农产品37个,新增高效设施农业面积1万亩。

2.工业总体运行平稳。2013年,全市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691.05亿元,同比增长16.20%;实现销售收入2442.90亿元,同比增长16.5%;实现利税190.65亿元,同比增长17.5%。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264.54亿元,同比增长16.1%;实现工业增加值505.13亿元,按可比价增长13.7%;实现销售收入2230.57亿元,同比增长17.0%;实现利税总额174.52亿元,同比增长24.2%,其中利润117.06亿元,同比增长26.7%。全年全市工业用电量53.64亿度,同比增长14.9%。

3.服务业发展加快。2013年,全市服务业实现增加值398.5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13.4%,占GDP的比重为43.1 %,比去年提升1.6个百分点,已成为我市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2013年,全市服务业实现开票收入709.17亿元,同比增长21.2%。全市服务业实现税收45.18亿元,同比增长22.5%;服务业税收占全部税收的比重为50.9%,占比较上年同期提高了4.3个百分点。2013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6.83亿元,同比增长13.8%。

4.投资结构不断优化。2013年,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45.56亿元,同比增长20.3%,其中完成规模以上投资322.51亿元,同比增长21.6%。在规模投资中:一产完成投资额0.38亿元,同比下降15.8%;二产完成投资额244.16亿元,同比增长20.0%;三产完成投资额77.97亿元,同比增长26.4%。新兴产业投资快速增长,全年我市完成新兴产业投资143.61亿元,同比增长35.0%。

5.财政金融运行平稳。2013年,我市实现财政总收入140.50亿元,同比增长18.9%,其中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收入60.42亿元,同比增长20.6%。从分税种来看,营业税、其他工商税增长较快,分别增长33.9%、27.5%,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增速分别下降9.2%、3.9%。金融运行平稳,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

存款余额871.06亿元,比年初增长18.8%;各项贷款余额743.74亿元,比年初增长23.8%。

6.利用外资高速增长。2013年,全市新批利用外资项目40个,实际利用外资6.30亿美元,同比增长30.3%;注册合同外资6.74亿美元,同比下降7.5%。全市实现进出口总额25.81亿美元,同比下降2.7%,其中出口总额21.08亿美元,同比下降3.5%;进口总额4.73亿美元,增长1.2%。

7.物价水平呈现温和上涨。2013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为102.2,比上年回落0.1个百分点。分类指数中,大类指数涨多跌少其中:食品类上涨

4.7%;烟草类持平;衣着类上涨0.8%;家庭设备及用品类上涨0.7%;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上涨1.4%;交通和通讯工具类下降0.3%;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上涨1.2%;居住类上涨2.5%。

8.居民收入稳步增长。2013年,我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083元,同比增加2963元,增长9.8%;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7962元,同比增加1826元,增长11.3%。2013年,我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16983元,同比增加1812元,增长11.9%;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13105元,同比增加1383元,增长11.8%。

二、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从国内经济错综复杂的发展环境看,从全市经济运行的深层次矛盾看,全市经济增长的持续动力还不够强,产业转型的过程还比较艰巨。

1.转型升级压力较大。2013年,全市新兴产业增长19.5%,明显快于传统产业,但新兴产业的总量仍然较小,占全部工作的33.1%。因此,新兴产业对整个工业的带动作用仍显不足,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还不强。

2.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因素依然严重。一是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升,企业的利润空间不断压缩;二是企业资金依然不足,通过对我市112家重点企业进行调查发现,44.6%企业反映存在着资金紧张的问题;三是原材料价格上涨,由于工业企业产品价格的滞后性,造成企业的资金紧张并影响企业的利润。

3.大项目推进偏缓。受资金、土地等要素制约,项目推进速度不够快。2013年,全市亿元以上项目同比增长5.2%,低于平均增幅16个百分点;项目投资总规模也首次呈现负增长,2013年,我市除房地产外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在建项目计划总投资283.02亿元,同比下降11.5%。

三、对2014年全市经济走势的展望

展望2014年,世界经济将继续温和复苏,发达经济体增长动能大于新兴经济体。从国内看,2014年是全面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经济改革措施的推进和经济增长合理区间上下限的明确,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将有所缓解,增长的基本面不会改变。综合上述因素,2014年

我市经济运行中的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趋于增多,整体环境或将略有好转,在外部形势稳中向好的背景下,我市经济将保持稳健发展的势头。

下载2014年1-2月江苏省泰州市经济运行情况(合集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4年1-2月江苏省泰州市经济运行情况(合集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3年江苏省泰州市消费品市场情况

    2013年江苏省泰州市消费品市场情况 2013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环境,我市紧扣扩大消费、拉动内需这一主线,以繁荣商贸、发展经济、惠及民生为宗旨,全市消费品市场总体......

    2014年1季度江苏省泰州市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小编推荐)

    2014年1季度江苏省泰州市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今年以来,泰州工业在宏观形势趋紧的大背景下,企业发展面临转型升级的阵痛,总体呈现开局平稳、生产放缓、结构优化、效益提高的运行特......

    2014年1-6月辽宁省经济运行情况

    2014年1-6月辽宁省经济运行情况 今年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全省各地区、各部门全面落实“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政策措施,坚持稳中求进,坚持改革创新......

    1-9月××市经济运行情况汇报

    元至九月份经济运行情况汇报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今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以城市转型为抓手,加快城乡......

    2019 年1-9月经济运行情况汇报

    2019年1-9月经济运行情况汇报**县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局(2019年10月4日)一、主要指标完成情况(一)工业经济运行平稳。1-8月,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1.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

    1-8月临汾经济运行情况5篇

    1-8月临汾市经济运行情况 来源:临汾市统计局作者:张增福 王莉[日期:2016-09-27] 婷 [字体:大 中 小] 今年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和持续较大的下行压力,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

    2014年1-5月湖北省经济运行情况

    2014年1-5月湖北省经济运行情况 1-5月,全省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增长态势。工业生产稳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缓慢回落,消费市场增长提速,外贸出口增幅继续提升,财政收入保持较快增长,金......

    2014年1-2月交通运输经济运行情况

    2014年1-2月交通运输经济运行情况 宏观经济延续了去年四季度以来的走势,交通运输运行总体基本平稳,其中客货运输生产稳中趋缓,港口生产开局平稳,投资增长较快。 2014年一季度,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