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学历史的国旗下讲话稿
国旗下讲话稿:感受历史是一种愉悦
培根说:“读史可以明智”,但读书时代的我并不喜欢历史,工作后因教学的需要逐渐阅读,日子长了,竟对历史产生了兴趣,体会到了王家范教授说的“感受历史是一种愉悦”。
历史是一幅包罗万象的画卷,是一首百读不厌的长诗。她有“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太平盛世的繁华景象;有驼铃叮当、黄沙漫漫、商旅往来的丝绸之路;还有郑和船队披波斩浪、远下西洋的浩荡画面。有希腊罗马的精美艺术,有埃及金字塔的宏伟奇观,更有文明的交融与碰撞。历史中还有真挚的友情、动人的爱情。感受历史之美,赏心悦目、心驰神往。
历史囊括上下几千年,纵横几万里,与政治、地理、语文及科技、艺术等综合渗透、相互交融。“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读白居易的《琵琶行》,如果你不了解作者被贬九江、无法实现“兼善天下”的人生抱负而落寞、沉郁,你就不能理解他为何偶遇飘零江湖的歌妓会发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深沉感慨。“文史不分家,政史不分家”早已是大家的共识,其实,数理化中的每一个公式、每一条定理后面也都隐藏着一段血与火与汗的历史,这里面有慷慨的悲歌,有胜利的喜悦。物理上的杠杆原理(重量×重臂=力×力臂)是阿基米德从埃及农民提水用的吊杆和奴隶们撬石头用的撬棍身上发现的,在罗马入侵他的祖国叙拉古时,阿基米德利用杠杆原理制造了特大弩弓——抛石机,发挥了神力,横扫劲敌,保卫了祖国。同学们,了解了这些历史时,你是不是觉得这些公式、定理是多么珍贵,多么可爱,再学习它,是不是不但有了兴趣,而且有了感情呢?
德国哲学家赫尔巴特说:“历史应是人类的教师。”读史,可以使我们受到信仰的鼓舞,让我们身处逆境依然坚定前行。读史,可以使我们受到思想的启迪,思想武装头脑,让我们清醒和勇武;思想滋养心灵,让我们深刻和宏富。读史,可以使我们受到道德的熏染,在不知不觉中会形成一定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读史,可以使我们汲取历史智慧,让我们站得高、看得远,更好地把握现在、开辟未来。
同学们,历史带给我们以美、博、智,你是不是也不愿意拒绝它?也想知道学好它的方法呢?
1.预习是首要环节。在预习的时候,应做到看、做、思结合。边看书,边用笔在书上进行“圈、点、勾、画、批”。圈点的过程,就是提炼重点的过程,就是品味、加深理解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2.提高听课效率。
耳到:认真听讲。
眼到: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神如何即表明上课的状态如何。
手到:作好课堂笔记。将知识条理化,系统化。
心到:积极思考,不做课堂的客人。
3.课后复习巩固。
一是及时做练习。二是背诵。“文科分数,背背起步”。历史学习不背是不可以的,背了以后遗忘也是正常。但是找到正确的方法可以使记忆更有效。
首先,将历史知识条理化。就历史知识而言,可以分为历史背景(条件、原因等)、历史经过(过程、措施、内容等)、历史影响(意义、结果、功绩、作用),历史评价(启示)等。
其次,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死去活来,得意忘形”(即超越对知识的死记硬背,能灵活运用,得其真意而不是硬记单个知识点)。要善于寻找线索,善于联系比较,由此及彼,以期达到一幅洋洋大观的有机知识体系。
再次,学贵心悟。学习过程也是创造过程。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将知识进行整理。如表格法、图示法、漫画法等。
时间似水,长流不息,历史是流淌而过的“今天”,今天将会变成“明天”的历史。我们永远处在历史之中,我们也正在书写属于自己的历史。祝愿同学们为书写好民族未来的历史,为开创美好的人生,努力学习,善于学习!
第二篇:《历史不容忘记》国旗下讲话稿
历史不容忘记
——在“南京大屠杀”纪念日国旗下的讲话
亲爱的少先队员伙伴们:
大家好!我是六(1)班的卢昱霏,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历史不容忘记》。我们生活在祖国大家庭中,衣、食、住、行、用、学等等,样样富有。我们是幸福的,更是幸运的,因为我们生长在祖国和平发展新时代。
可大家不要忘记:78年前,即 1937年12月13日,日本侵略者占领了南京,发动了震惊世界的大屠杀。日本侵略军使用集体枪杀、活埋、刀劈、火烧等惨绝人寰的手段,经过40多天的血腥屠杀,在南京杀害中国被俘军人和平民30多万人,史称“南京大屠杀”。日军在南京集体屠杀有28案,屠杀人数为19万余人;零散屠杀有858案,尸体经慈善机构掩埋就有15万余具。居然还要搞杀人竞赛,称胜利者为“勇士”。日军在进行凶残的大屠杀的同时,为了掩盖其罪行,采用纵火焚尸、抛尸长江等办法,对遇难者毁尸灭迹。文化珍品、物资财富也遭到了大掠夺。他们杀烧淫掠无恶不作,犯下滔天罪行。繁华的六朝古都,成了血腥的人间地狱!南京大屠杀,中华民族的国耻!
沉痛悼念,勿忘国耻。“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每年12月13日为南京大屠杀纪念日。这,已成为中华民族永久的痛苦记忆!每年纪念日,南京城都会拉响警报,以此悼念在大屠杀中遇难的同胞。在阵阵撕人心肺的警报声中,人们或伫立沉思,或默默哀悼。警报提醒每一位中国人,绝不能忘记国家和南京这座城市,曾经遭受的耻辱!
立志报国,维护和平。南京大屠杀惨绝千古人寰,反映了一个道理:落后就要挨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以史为鉴开创未来。我们勿忘国耻,但一定不要记仇恨。世界需要和平,我们爱好和平,我们维护和平。今天的祖国培育我们健康成长,品德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成长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明日的祖国需要我们建功立业,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祖国统一和世界和平而努力奋斗!
第三篇:国旗下讲话稿:铭记历史,共创未来
国旗下讲话稿:铭记历史,共创未来
国旗下讲话稿:铭记历史,共创未来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的演讲主题是:“铭记历史,共创未来”。
昨天,“12月20日”,一个意义不凡的日子。15年前的1999年12月20日零时,中葡两国政府在澳门文化中心举行了政权交接仪式,中国政府对澳门恢复了行使主权,那一刻,一双双热泪盈眶的眼睛,一颗颗激动澎湃的心,都与那一朵圣洁的莲花一起怒放出了动人的光彩!这是继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后,一国两制的又一伟大的实践,更是在实现祖国统一大业中的又一盛事。自此,中华民族终于洗尽了近代历史百年沧桑中的最后一块斑驳血迹。
历史带给我们的反思,往往需要我们每一个人顿足深思。葡萄牙对澳门的殖民统治,始于1553年,即明朝嘉靖32年,葡萄牙通商贸易为借口,与明朝政府签定借地协约。清同治13年,即1874年葡萄牙人闯入香山筑新关闸,擅自以此为澳门之界。1887年12月,清政府被迫与葡萄牙签定了所谓的《中葡友好通商条约》,葡萄牙由此获得了长驻澳门的权利。
澳门的割让,不禁使我们脑海中浮现出了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甲午战争乃至二战时日军残暴的侵华战争等等一系列中华民族百年的屈辱历史。这难道不正是应证了那句“落后就要挨打”的事实吗?然而刻骨铭心的伤痛,终没有将一个民族打垮,而是在狂风骤雨中,以雷鸣般汹涌的呼唤,将他从沉沉的睡梦中惊醒。我们从澳门的回归中看到的,不正是一轮再次东升的旭日,不正是中华民族灵魂的觉醒,不正是祖国迈向新时代的稳健的步伐,和力拔山河的魄力吗?!
将目光回转到百年后的今天,世界局势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和平与发展固然成为了当今世界的主旋律。可我们心中的那一份烙刻在民族根源的忧患意识,难道就应该就此减弱吗?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所需要的,难道不正是每个人心中时刻不变的历史责任感,以及每一步的踏实与坚定吗?我想,每一位同学心中此时都应有所思考,梁启超曾说过: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我们身后的,是中国过去百年沧桑,那么,我们前方的,则是祖国未来的前途和命运,它需要我们在座的每一个人去肩负,去为之拼搏,为之奋斗。
“镜海容颜靓,莲花四时新,万簇常青树,千方锦绣茵”在这澳门回归的纪念之日,就让我们心连心,携手努力,共创祖国如花似锦的明天,愿祖国繁荣昌盛,青春不老!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第四篇:铭记历史开拓未来国旗下讲话稿
铭记历史
共筑未来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铭记历史 共筑未来》。
同学们,今天的国旗特别鲜艳,因为它是用革命先烈的青春热血染成的;今天的国歌分外雄壮,因为它是用革命先烈的伟大生命奏响的!在建设新中国的漫漫征途中,无数热血儿女前赴后继,抛头颅、洒热血,用自己的血肉之躯铺就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历史是不能忘却的,国耻更应该永远牢记。我们纪念历史,是为了以史为鉴,更好地开创未来。
梁启超说过: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未来如何,取决于这个国家的年轻人,取决于今天站在这里的每一位同学。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又应该做些什么?
当你在课堂上无精打采时,当你将青春耗费在虚拟的网络时空时,当你沉溺于追逐流行和崇拜明星时,你是否想到了作为当代青少年那肩头沉重的使命?
一段岁月,波澜壮阔,刻骨铭心。一种精神,穿越历史,辉映未来。让我们永远铭记历史,以史为鉴,将自己的生命牢牢地与祖国命运相连,拒绝享受和慵懒,告别颓废与荒唐;要牢记自身的使命,振奋民族精神,珍惜时光,努力学习,像大树一样成长,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谢谢大家!
第五篇:国旗下讲话稿
国旗下讲话稿:
感恩教师
张波涛第二周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感恩教师
九月金秋,这是一个收获的季节,是一个感恩的季节,更是一个属于教师的季节。再过5天,我们将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27个教师节。在此,我先向每一位同事致以最诚挚的节日问候!祝愿你们身心健康愉悦,合家幸福美满!
教师节-----这是一个令人激动而神圣的日子,因为教师节不仅仅赞美教师,更重要的是,她在讴歌一种灿烂的、塑造灵魂的职业。教师,一个普通的名字,但是在今年这个名字却显得格外的厚重。师者,传道、授业、解惑。教师,多么神圣的字眼。这个名字赋予我们的实在太多太多„„每个人的成长和成才,都离不开老师的培养;社会的每一点进步和更新,无不饱含着老师的辛劳和奉献。解决疑难,教师是书;传递文明,教师是桥;科教兴国,教师是帆。从入学的第一天开始,我们的每一点进步,每一份成功,无不浸透了老师们的心血与汗水,无不来源于老师们的栽培与辛苦。是老师的手在引导,是老师的目光在鼓励,是老师的声音在指正,是老师的心在呼唤,是老师的人格在感召。可我们的老师,总是默默无闻,不求回报,不计名利。有位教师曾经说过这样的话:“我们不需要太多的荣誉和赞美,我们只喜欢‘老师’这两个字„„”多么朴实无华的语言。
同学们,我们感谢老师辛勤的教育,感恩于他们的谆谆教诲,然而,再多赞美的言语,华丽的词藻,也比不上大家用行动来感恩老师。尊师重教,感恩老师,并不需要我们去做惊天动地的大事,它可以用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来表现:
课堂上,一道会意的目光,一个轻轻的点头,证明了你在全身
心投入,你在专心致志地听讲,这便是感恩; 走廊里遇到了老师,一抹淡淡的微笑,一声甜甜的“老师好”,这也是感恩; 放学了,向老师招招手,说一声“老师再见”,这依然是感恩; 当然,认真地完成每次作业,积极地举手发言,靠自己的努力换来理想的成绩,取得更大的进步,获得更好的发展,这更是对老师辛勤工作的最好回报,也是老师最大的欣慰,最快乐的满足。不要把这些当作无谓的小事,不要不屑于身边的这些点点滴滴,因为在这点滴小事的背后,包含的正是你对老师的尊重和肯定。
老师们,同学们,带着满怀的自信和豪情,我们走进了新的学期,我们的老师又开始了新的耕耘,今朝洒下爱心与汗水,明日迎来桃李满天。我们的学生也加入了新的学习旅程,让我们携起手来,老师热爱学生,学生尊敬老师,让浓浓的师生情永驻我们的心间,让我们的校园弥漫真情的祝福——“老师,节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