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习通信原理的重要性
通信原理是块硬骨头,很难啃。而且通信原理并不是一门实用技术课程,不可能学习了就包打天下,所以对于急功近利的人来说学习他没有意义。
但是,通信原理十分重要,根据他的原理可以判断出许多貌似正确的理论其实是有很多漏洞的。随着你的经验的增长,对通信原理的理解也日渐深刻,所以说,一般要十年后才能体会到通信原理对你有多么大的帮助。
不学可以不可以?当然可以,许多人不是科班出身的不是也在搞通信吗?但是仔细看一下,多数人的层次都不高,这就是差别。
结论:短期内看,实在没有学习的必要。长期看,不学就吃大亏了。
建议楼主学习通信原理之前 先把数学底子打好 因为通信原理中用到的数学知识太多变换
所有的原理都可以比喻成实际的东西
你可以把原理合日常生活的事情相比较久容易记忆了,像红绿灯、单双号之类的 而且原理一定要多看几遍,看一遍肯定不会,然后带着问题再看第二遍,以此类推 不会的就发过来大家一起讨论,时间长了就好了
还有刚学的时候不要扣的那么深。
建议看PROKIS的那本英文原书,一遍看不懂就看十遍,毕竟咱是靠这个吃饭的嘛,还是要学扎实点!
通信原理一定要学好,可能刚开始你感觉没有什么作用,都是一些理论上的东西,但是当你接触越来越多的专业知识的时候,你会发现扎实的通信原理基础对你快速理解新知识有多么重
要.要想学好通信原理,1,里面的概念要弄清楚,不要混淆了.2,遇到一些公式或定理,一定要理解,千万不能死记硬背
3,公式是一定要记的,但是记的方式可以选择,我以前是通过做习题的方式帮助记公式的.4,温故而知新,不要以为自己当时明白了,就不回过头再看了,哈,希望能对楼主有点帮助.
第二篇:通信原理学习知识点
通信原理知识点
一、基本知识点信号分析与变换。通信系统的组成和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傅立叶变换、卷积和相关信号的能量谱;信号通过线性系统的分析方法。随机信号分析。随机过程、平衡随机过程的概念;随机信号的传输特性、随机信号的统计特性和功率谱概念;通信系统中的噪声特性分析方法。线性调制系统。线性调制系统的调制、解调及噪声性能分析方法。
4角度调制系统。角度调制系统的基本概念、调制及解调方法和噪声性能分析方法。数字信号的带基调制。信源编码基本方法、量化噪声分析方法及脉冲编码调制(PCM)原理及增量调制概念。数字信号的带基传输。带基数字信号的码制、数字信号的带基传输系统、奈氏定理和误码特性分析方法;信道均衡和部分响应系统。数字信号的频带传输。以二元调制为重点,掌握ASK、FSK、PSK发送和接收的数学模型;误码率的分析方法。信道复用原理。频分复用、时分复用、正交调制复用和多址通信方式等基本概念。9 差错控制编码基本原理。
二、可选知识点最佳接收原理。最佳接收原理、准则及匹配滤波相关接收等概念及方法。
2信息论基础。熵、互信息、信道容量和信道/信源编码定理。
3无线信道。多普勒频移和频率选择性衰落。
4带基传输。信道均衡和部分响应系统。
5数字调制。恒包络调制(MSK、GMSK)、多载波调制(OFDM)。
6信源编码。霍夫曼(Huffman)编码、相关模拟信道的编码。
7信道编码知识扩展。Turbo/LDPC编码等。
8同步问题。帧同步、码同步和网同步。
三、基本实验
1、通过仿真信号波形,如正弦波、方波、调幅波和调频波,了解仿真软件的使用方法,掌握计算机仿真的一般方法。
2、仿真数字基带中常用数字信号波形及其功率谱,如单极性归零码;同时可以仿真单极性不归零码、双极性归零码、双极性不归零码等,通过对比更好地掌握各种波形的特性。
3、通过仿真升余弦滚降系统的输入输出波形、输出波形的眼图和功率,了解升余弦系统的特性。
4、设计模拟调制系统并对其进行测试,如振幅调制与解调系统,双边带调制与解调系统,单边带调制与解调系统。
5、设计数字调制系统并对其进行测试,如振幅键控调制与解调系统,移频键控调制与解调系统,移相键控调制与解调系统。
第三篇:通信原理
通信的目的:传递消息中所包含的信息。
消息:是物质或精神状态的一种反映,例如语音、文字、音乐、数据、图片或活动图像等。信息:是消息中包含的有效内容。
信道:将来自发送设备的信号传送到接收端的物理媒质。分为有线信道和无线信道两大类。模拟通信系统是利用模拟信号来传递信息的通信系统。
数字通信系统是利用数字信号来传递信息的通信系统。
信源编码与译码目的:提高信息传输的有效性、完成模/数转换
信道编码与译码目的:增强抗干扰能力
加密与解密目的:保证所传信息的安全
数字调制与解调目的:形成适合在信道中传输的带通信号
同步目的:使收发两端的信号在时间上保持步调一致。
数字通信的特点
优点:
抗干扰能力强,且噪声不积累
传输差错可控
便于处理、变换、存储
便于将来自不同信源的信号综合到一起传输
易于集成,使通信设备微型化,重量轻
易于加密处理,且保密性好
缺点:
需要较大的传输带宽
对同步要求高
通信系统的分类
按通信业务分类:电报通信系统、电话通信系统、数据通信系统、图像通信系统 … … 按调制方式分类:基带传输系统和带通(调制)传输系统
调制传输系统又分为多种调制,详见书中表1-1。
按信号特征分类:模拟通信系统和数字通信系统
按传输媒介分类:有线通信系统和无线通信系统
按工作波段分类:长波通信、中波通信、短波通信 … …
按信号复用方式分类:频分复用、时分复用、码分复用
通信方式:
单工通信:消息只能单方向传输的工作方式
半双工通信:通信双方都能收发消息,但不能同时收发的工作方式
全双工通信:通信双方可同时进行收发消息的工作方式
并行传输:将代表信息的数字信号码元序列以成组的方式在两条或两条以上的并行信道上同时传输
优点:节省传输时间,速度快:不需要字符同步措施
缺点:需要 n 条通信线路,成本高
串行传输 :将数字信号码元序列以串行方式一个码元接一个码元地在一条信道上传输优点:只需一条通信信道,节省线路铺设费用
缺点:速度慢,需要外加码组或字符同步措施
第四篇:通信原理学习总结
移动通信学习总结
开学到现在也有近两个月了,这学期我们就开了移动通信这一门课。到现在这门课程正式结束了。在这两个月的学习过程中,在段教授的悉心指导下,我们学到了很多,了解了很多,也掌握了很多知识。这些知识对即将毕业的我们来说太有用了。它不仅丰富了我们的脑海,同时也让我们多了一门技术。用段教授的话说就是“学了这门课,学好这门课,你们就不用担心找不到工作了”。在这我们真的应该感谢段教授。
段教授还是延续上学期教单片机的教学方法。把知识都融入到生活中去。我们听的津津有味,而且容易接受。第一节课段教授给我们讲了一些研究。他说到了我们的灵魂,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后面又开始讲精神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之间各种各样的有趣关联。这让我深深的感受到我们作为一个研究体验者,作为“人”的重要性。总而言之,科学思维就是我们的灵魂。社会的需求就是科学思维的动力。
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对这门学科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而且是我对这门学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知道移动通信课程是通信、电子、信息领域中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之一,是电子信息系各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而且与生活密切相关,在现在的应用中非常广泛。
移动通信系统由两部分组成:空间系统;地面系统。移动通信系统从20世纪80年代诞生以来,到2020年将大体经过5代的发展历程,而且到2010年,将从第3代过渡到第4代(4G)。到4G,除蜂窝电话系统外,宽带无线接入系统、毫米波LAN、智能传输系统(ITS)和同温层平台(HAPS)系统将投入使用。未来几代移动通信系统最明显的趋势是要求高数据速率、高机动性和无缝隙漫游。实现这些要求在技术上将面临更大的挑战。当然这也是我们将来要面对的问题。所以现在学好了,将来我们才能解决他们。甚至做得更好。有句话讲得好,将来是他们的,也是我们的,但说到底,还是我们的。所以我们要好好努力。创造未来。
在这次课程学习中,我们了解并体会了研究一般科学的方法,观察与教学、抽象与具体、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等等。在这里我们说到比较重点的一环,分析与综合。这是它涉及整个科学应用的。分析:就是把一个复杂的事物分解为各个部分,各个要素。然后分别加以考察的一种科学思维方法。比如说频谱的工作。综合则是把分析中得到的关于客观对象各个部分的认识按照其内在联系在科学思维中国联系起来形成对客观对象的整体认识的思维方法。
在学习的过程中,段教授教了我很多知识和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如研究问题最重要就是要抓到问题的关键点,做到突出问题的核心,从而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突破口。这里体现了我们做学术研究的重要点,为自己以后继续的学习生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还有,我们要勤思善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应变能力。又如通过蜜蜂采蜜来给我们讲解蜂窝组网理论。还有一些分析方法如定性分析法,定量分析法,类比分析法等等,还有许多许多。真的,听段教授讲课,我们真的能学到很多东西。我非常喜欢段教授的那一句话“听了我的课,学好了,找不到好工作,你来找我”。段教授的这一句话给了我们很大的信心。
总之,这学期的移动通信课程让我收获颇丰,通过学习,我也发现了自己许多不足之处。发现不足并通过学习、实践等方式不断提高改进,克服那些不应成为学习、获得知识的障碍。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不断提高、完善;这样会使我获得更大的收获。我们总是在不断的学习,在学习中长大,成才。无论做什么,学什么,都要认真,刻苦,勤奋。这样才能有所收获。
第五篇:通信原理课程设计[范文]
通
题目:
信 原 理课程设计
基于MATLAB的系统的2ASK仿真
五、设计心得和体会„„„„„„„„„„„„„„„„„„„„„„„
1、心得和体会……………………………………………………………
2、致谢……………………………………………………………………
参考文献„„„„„„„„„„„„„„„„„„„„„„„„„„„„„„„„
一、2ASK通信系统发展背景
随着通信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尤其是数字通信的快速发展越来越普及,研究人员对其相关技术投入了极大的兴趣。为使数字信号能在带通信道中传输,必须用数字信号对载波进行调制,其调制方式与模拟信号调制相类似。根据数字信号控制载波的参量不同也分为调幅、调频和调相三种方式。因数字信号对载波参数的调制通常采用数字信号的离散值对载波进行键控,故这三种数字调制方式被称为幅移键控(ASK)、频移键控(FSK)和相移键控(PSK)。经调制后的信号,通过信道传输,在接收端解调后恢复成数字信号。因此,调制解调技术是实现现代通信的重要手段,促进通信的快速发展。
现代通信系统要求通信距离远、通信容量大、传输质量好。作为其关键技术之一的调制解调技术一直是人们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从最早的模拟调幅调频技术的日臻完善,到现在数字调制技术的广泛运用,使得信息的传输更为有效和可靠。二进制数字振幅键控是一种古老的调制方式,也是各种数字调制的基础。
二、仿真设计原理 1、2ASK信号的调制
2ASK技术是通过改变载波信号的幅值变化来表示二进制0或1的。载波0,1信息只改变其振幅,而频率和相位保持不变。通常使用其最大值Acos(t)和0分别表示1和0.有一种常用的幅值键控技术是开关键控(OOK)在OOK中,把一个幅度取为0,另一个幅度取为非0,其优点是传输信息所需的能量下降了,且调制方法简单.OOK的产生原理如图2、2ASK信号的解调
接收端接收信号传来的2ASK信号,首先经过带通滤波器滤掉传输过程中产生的噪声干扰,再从中回复原始数据信号。常用的解调方法有两种:包络解调法和相干解调法。
相干解调法
相干解调也叫同步解调,就是利用相干波和接收到的2ASK信号相乘分离出包含原始信号的低频信号,再进行抽样判决恢复数字序列。相干波必须是与发送端同频同相的正弦信号。Z(t)=y(t)cos(t)=m(t)cos2(t)=111m(t)[1+cos(2t)]=m(t)+m(t)cos(2t).式中1/2m(t)是基带信号,2221/2m(t)cos(2t)是频率为2的高频信号,利用低通滤波器可检测出基带信号,再经过抽样判决,即可恢复出原始数字信号序列{an},2ASK信号带宽为码元速率的2倍,即:B2ASK=2Rb.式中Rb为信息速率。
相干解调的原理图如下
三、直接用MATLAB编程仿真
1、实验框图
在数字基带传输系统中,为了使数字基带信号能够在信道中传输,要求信道应具有低通形式的传输特性。然而,在实际信道中,大多数信道具有带通传输特性,数字基带信号不能直接在这种带通传输特性的信道中传输。必须用数字基带信号对载波进行调制,产生
元速率Rb=1000Band,载波频率为f=4kHZ.以下是仿真程序及注释。例子中采用OOK键控方式实现2ASK调制。第一行为数字序列波***1的单极性不归零码,码元宽度Tb=1/Rb=0.001s,第二行为载波波形,在一个码元宽度,有4个周期的正玄波载波信号f=1/4Tb=4kHz;第三行为调整之后的波形,码元1对应的调制后波形对应正玄波,0对应的调制后波形为0,结果满足要求.。
%数字信号的ASK调制
3、使用MATLAB编程
Clear;
%清空空间变量 m=[1 1 1 0 0 0 1 0 1 1 0 1];
%数字信号序列 Lm=length(m);
%序列的长度
F=200;
%数字信号的带宽
f=800;
%正弦载波信号的频率 A=1;
%载波的幅度
Q=f/F;
%频率比,即一个码元宽度中的正弦周期个数,为适配下面的滤波器参数选取,Q>=1/3 M=500;
%一个正弦周期内的采样点数 t=(0:M-1)/M/f;
%一个正弦信号周期内的时间
carry1=repmat(A*sin(2*pi*f*t),1,Q);%一个码元宽度内的正弦载波信号 Lcarry1=length(carry1);
%一个码元宽度内的信号长度 carry2=kron(ones(size(m)),carry1);%载波信号
ask=kron(m,carry1);
%调制后的信号 N=length(ask);
%长度 tau=(0:N-1)/(M-1)/f;
%时间 Tmin=min(tau);
%最小时刻 Tmax=max(tau);
%最大时刻 T=ones(size(carry1));
%一个数字信号1 dsig=kron(m,T);
%数字信号波形 subplot(3,1,1);
%子图分割 plot(tau,dsig)
%画出载波波形 grid on
%添加网 axis([Tmin Tmax-0.2 1.2])
%设置坐标范围 subplot(3,1,2)
%子图分割 plot(tau,carry2)
%画出载波波形 grid on
%添加网络
axis([Tmin Tmax-1.2*A 1.2*A]);%设置坐标范围 subplot(3,1,3)
%子图分割 plot(tau,ask)
%画出调制后的波形 grid on
%添加网络
axis([Tmin Tmax-1.2*A 1.2*A])%设置坐标范围
y=(x(t_judge));
%抽样判决时刻的信号值 y_judge=1*(y>=th)+0*(y<=th);
%抽样判决信号的0阶保持 y_value=kron(y_judge,ones(size(carry1)));
%抽样判决后的数字信号波形 n_tau=tau+0.5/F;
%抽样判决后的信号对应时间 subplot(4,1,3)
plot(n_tau,y_value)
axis([min(n_tau)max(n_tau)grid on subplot(4,1,4)plot(tau,dsig)
axis([Tmin Tmax-0.2 1.2])grid on
1、图示
%子图分割
%画出抽样判决后的数字信号波形-0.2 1.2])
%画出原始信号波形与解调后信号作对比
四、仿真结果
011
为使仿真过程清晰,忽略了信道的传输延时等,仅考虑了抽样判决点选取时的延时0.5Tb,因码元波特率RB=1000Band,码元宽度Tb=1/Rb=0.001s 故0.5Tb=0.0005s,从图中标注可以看出,信号的起始点为0.0005s。
五、设计心得和体会
1、心得和体会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我们主解了要了2ASK调制与解调原理,特别是2ASK调制解调电路的MATLAB实现与调制性能分析,把本学期学的通信原理等通信类科目的内容应用到本课程设计中来,进一步巩固复习通信原理,MATLAB等课程,以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
通过对通信系统原理和MATLAB的学习,在通过硬件实现时会时不时地会出现一些问题,诸如:某个芯片的用法、其适用范围、其典型应用时会出现的问题、滤波器的设计、模拟电路中反馈电阻与控制增益器件的调节等等,都需要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结合才能解决。在此期间,首先,通过查阅相关书籍、文献,搞清楚原理框图,为今后的实验及论文写作奠定比较扎实的理论;其次,在原理图的基础之上,设计具体的硬件实现流程图,利用将一个大而复杂的系统分解转化为多个小而简单的模块的思想,在进行整合、连接,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解了更多关于通信的知识,对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又了莫大的帮助。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加强了对通信系统原理的理解,学会查寻资料、方案比较,以及设计计算及仿真等环节,进一步提高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学习通信原理理论后进行一次电子设计与制作,锻炼了分析、解决电子电路问题的实际本领。为进一步学习计算机网络,数据通信,多媒体技术等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运用学习成果把课堂上学的系统化的理论知识,尝试性的应用于实际设计工作,并从理论的高度对设计工作的现代化提高一些有真惰性的建议和设想,检验学习成果,看一看课堂学习与实际工作到底有多大差距,并通过综合分析,找出学习中存在的不足,以便为完善学习计划,更边学习内容提供实践依据。
2、致谢
在此,首先要感谢蔡老师对我们一直以来的关心和照顾,细心给我们解答疑惑,帮助我们更好的学习,同时还要谢谢同学们热情的帮助。最后,祝老师新年快乐!笑口常开!
参考文献
[1]《通信原理》(第2版)樊昌信 等编著
国防工业出版社 北京
2012年 [2]《MATLAB信息工程工具箱技术手册》魏巍 主编 国防工业出版社 北京 2004年 [3]《MATLAB通信仿真开发手册》孙屹 主编 李妍 编著国防工业出版社 北京200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