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信息技术教学经验材料
信息技术教学经验材料
东尖山学校
隋乾丰
2011年7月8日
信息技术教学经验材料
信息技术课是实践和操作性都很强的学科,本人就多年来的教学经验,谈谈自己的一些教学心得。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感兴趣时,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异常活跃,求知欲异常强烈,能够发挥出潜在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将其长期保持下去,我采用了以下方祛:
1.学习当今“流行”的知识
有数据统计,计算机平均18个月就更新换代一次,这是任何学科都无法比拟的速度。教学中,学生经常问我:Flash什么时候学呀?我们家的计算机是Windows XP,要是学校的计算机也换成XP就好了。这些问题折射出学生渴望新知识的一面。因此,需要根据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最新发展,及时更新教学内容。然而,信息技术教材的改版是永远滞后于信息技术发展的,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及时补充新内容。当歌曲《东北人都是活雷锋》在网络中流行的时候,我就把它引入教学中来,请学生根据歌曲内容创作自己的《东北人》动画作品。为了能让学生了解到最新的信息技术发展知识,我还经常上网查阅资料,或者将与别人的闲聊中捕捉到的最新信息介绍给学生。对教学使用的软件版本,我及时进行更新。
2.采用形象有趣的教学方法
如果教学只是一味地教学生软件的使用方法,学生会感到枯燥乏味,从而失去对信息技术课学习的兴趣。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将学习的知识融入一些形象、有趣的活动中,可以大大激发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的兴趣。
例如,指法课学起来十分枯燥。多数教材也只是出示一些练习题目,让学生反复进行输入练习以提高学生指法的熟练程度。不要说学生,就是大人也难以对这种强化记忆的方式产生兴趣。我采用让学生设计“符号图形”的方法,把对指法的练习融入图形的设计中,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兴趣,还启动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动手实践,锻炼学生操作能力
“实践出真知”。只有在实际操作中,学生才会发现和处理许多问题。教学中,我上要采取了下面的方法。
1.优化教学时间结构
要为学生动手实践提供更多的机会,首先要提供时间上的保障。在教学中,我发现当我讲授时间较长时,学生就会产生厌烦心理,兴趣也会锐减。所以我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努力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合理调整教学内容,尽可能使每节课教师讲述的时间控制在15分钟左右,让学生更多地动手实践。
2.采用多种实践形式
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动手实践决不能简单等同于放手让学生独立操作。教师应该随时了解学生的操作状况,对发现的一些共性问题,要面向全体进行指导,并根据教学内容适时采用学生演示,独立探究、小组合作等多种形式组织课堂教学。
对于一些新授内容,让已会操作的学生演示操作过程,不但为他们提供了动手的机会,而且调动了这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当学生对所学的新知识有了一定的认识后,就放手让学生各自进行操作,教师进行必要的指导。对于一些疑难问题,可以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解决。
给学生提供更多实践的机会,仅靠每周45分钟的课堂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积极与其他学科教师交流。努力发掘学科整合的要素,让其他学科的学习活动也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例如,与班主任共同制定任务,让学生用信息技术课的知识制作演示文稿开班会;语文教师让学生课后上网搜索课文的相关资料等,都是切实可行的好方法。
三、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素质教育倡导的学生全面发展,不只包含体力和智力,还包括情感、意志、信念等非智力因素。信息技术学科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有着广泛的素材。我在教学过程中努力挖掘这些素材,着重培养学生以下素质:
1.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创新精神是一个先进民族的灵魂,而创新能力不足是制约我国国际竞争力提升的主要因素。我们必须培养大批有创新能力且能做出成果的优秀人才。
在进行画图软件教学时。我让学生在学会了当堂课的教学知识点后独立设计一幅绘画作品。如果自己独立设计有难度,可以参照教材中的例子,但也明确要求学生对原作品进行自己的加工,不得照搬。
学生学习PowerPoint软件后,我设计了让学生改编“龟兔赛跑”的任务。学生兴趣极高,有的课后查阅图片,有的把在家画的图画带来扫描。经过努力,他们都设计出了自己改编的作品,对原来的故事赋予了新意,竟然还有学生在演示文稿中用上了英文解说词。这样的任务不仅使学生复习巩固了所学习的知识,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而且养成了与其他学科融会贯通的好习惯。
为了调动学生创新的积极性,在对学生作品进行评价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对有所创新的作品及时表扬。长期锻炼,学生的创新意识自然会得到较大提升。
2.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在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中,合作(“学会共处叫名列其中。协作的意识和能力是当代人应该具备的生存本领。对学生进行合作意识的培养是信息技术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教学中的合作可采用小组合作、大组合作和全班合作的形式开展。学生可以在组内交流和讨论问题,共同解答疑难,倾听他人建议。要展开这些合作,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学生的网络知识。要帮助学生解决合作中的技术难题,使学生学会如何使用局域网相互共享资料,如何使用Internet获取小组以外的资源。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劳动成果的意识。不删除和修改别人的文件。
在学习了Word的知识后,我设计了让学生制作毕业纪念册的任务;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制定完成任务的步骤,并在组长的协调下进行合理分工,如由本组有美术特长的学生负责美工,有计算机特长的学生负责合成作品。经过这么一次资源共享的合作学习后,学生领悟到要自己独立完成这些任务是很困难的,通过小组合作才能取长补短,群策群力,更会增进学生之间的感情。
3.培养学生道德品质
在学习画图软件《图形的改变》一课时,我设计了请学生用旋转操作摆放好翻倒的凳子(图4)的任务,设计了纠正违章等不文明行为的任务。通过这些任务,巧妙地融入了校
园文明礼仪教育和社会公民意识教育。学生不会感到这是说教,反而产生了很高的兴趣。
在学习制作PowerPoint时,以“关爱动物,保护环境”为主题,使学生不仅学会了软件操作,学到了动物知识,还渗透了环保的思想教育。
学习Internet内容之前,我通过调查了解到,大部分学生上网都把很大精力浪费在游戏和没有主题的随意聊天上,很容易沉溺于网络和形成网络犯罪。于是,我在课上组织学生讨论网络的应用,从Internet的诞生到国外利用Internet进行电子商务的高级应用,到我国的网络游戏和聊天,让学生意识到网络应用反映出了一个民族的科技素养,长期沉湎于聊天之类的网络活动不仅危害个人的身心发展,甚至会削弱一个国家发展潜力。
四、多种形式,提高学生自学能力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每个人都不可能懂得所有的计算机知识,甚至对同一软件的不同版本都难以做到熟知。学生对事物都充满了好奇,渴望学习到新的知识,而由于课上时间限制,难以全部满足学生的需求,甚至一些问题教师也未必能够解答。这就要培养学生自己获取问题答案的能力。在未来的社会中,自学必将成为每个人终身教育的一种重要途径。自学需要有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和强烈的进取精神,这种能力和精神必须从小培养。
教学过程中,我首先给学生设置有兴趣的任务,然后让学生看书自己寻找答案并进行实际操作。有时,我还让学生自己查阅软件自带的帮助,如在学习如何为PowerPoint演示文稿打包时,就比学生根据软件帮助中的提示自己进行操作。经过长期的培养,学生学会自己查阅书本、软件的帮助,上网,求助他人等自学手段后,就会把这种行为内化为习惯,进而升华为自学的能力,遇到问题的时候,就会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第二篇:信息技术应用经验分享
信息技术应用经验交流与分享
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能有这样的机会和大家交流沟通,我感到十分荣幸。作为教育战线的一员,我和同事们一起,参加了“国培计划(2015)”----甘肃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远程研修学习。在本次培训中,我首先要求自己转变以前网络培训的学习观念,端正学习态度,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认真踏实地按照每个模块的要求去学习,去完成学习任务。我们是通过“观看视频、阅读资料—班级交流讨论、集中答疑—提交作业”这三个环节来细化学习任务。本次远程培训,可以说为我们一线教师搭建了一个学习、交流、提高的平台。培训模式新颖多样,扎实有效,充分发挥了远程教育的作用,让广大教师足不出户即可享受到优质的学科培训资源,大大提高培训的质量。培训期间,我将信息技术手段积极主动地应用到自己的教学当中,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真真切切体会到了信息技术手段给我自身,包括我的课堂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下面,我就将自己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的一些具体的做法和心得体会跟大家交流分享。不妥之处,恳请各位领导和老师批评指正。
一、转变观念,提高专业理论知识水平和自身素养。
在对信息技术逐步了解和应用的过程中,我才发觉自己以前的一些想法有些片面和狭隘。之前,我总是简单地认为所谓的信息技术与课堂整合,就是在课堂中运用多媒体教学而已。直到参加了本次培训,才深知自己知识的匮乏、认识的不足。原来信息技术包含着诸多的内容,而且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在培训中,我了解到一些信息技术基本工具的作用,再次重新认识了多媒体,同时也了解了计算机在其他学科学习中的一些应用。掌握了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教学设计方法,能够用信息技术有效设计学科教学方案。明确了课程改革与发展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新要求,能够在备课、上课、作业批改、学生辅导、学业测评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特别是在“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中,我有效地将信息技术和数学学科深度整合起来,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我所录制的《重复的奥妙》一课在这次评选活动中,取得了省级优课的好成绩。
二、学科教学软件的使用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使用最多的就是PowerPoint,也就是PPT。PowerPoint是由微软公司推出的、在Windows环境下运行的一个功能强大的演示文稿制作工具软件。它继承了Windows的友好图形界面,使你能轻轻松松的进行操作,制作出各种独具特色的演示文稿。是目前开展多媒体教学、制作课堂教学课件的得力助手。大家知道,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让数学老师最为头疼的莫过于书写大量文字和试题。即使通过另加小黑板的形式来解决,处理容量仍然相当有限,并且也不太方便。有了PPT,可以很方便的把这些东西制作成为精美的课件,显示大量文字信息显得游刃有余,优势相当明显,也就是说,PPT可以使我们的数学课堂容增大。另外,由于数学学科的特点,我们的数学课相对比较枯燥乏味,而PPT这样的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手段进入课堂后,因为他的直观形象性,给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可以说,PPT整合了图形和动画等多媒体元素,为课堂教学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例如,我在讲解《旋转和平移》时,在引入新课的过程中,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了:马路上各种转动的车轮,钟表中转动的指针,下雨天汽车上摆动的雨刷,推拉门的设计等图形动画材料,把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吸引到课堂中来,给了孩子们一个非常直观的旋转和平移的印象,同时也让学生有一种数学无处不在的感受。
我在平时的教学中,使用比较多的还有另一种教学软件-几何画板。这也有赖于我校先进的多媒体设备—一体机的投入使用,使得我们的教学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走得更快一些。几何画板是一个动态讨论问题的工具,它最大的特点就是演示过程是动态的、直观的。对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开发智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比如我在讲解圆规的使用方法时,不是包办代替,大量讲解,而是大胆放手,让学生们自己上黑板,在一体机上动手操作、体验,从而掌握圆规的正确使用方法。孩子们在这样直观、形象的动态几何环境中通过动手操作,探究知识,都十分兴奋,课堂也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另外,几何画板的下载、安装极其容易,绝大多数家长,在我们的指导下和集中培训下,都给孩子下载了这一软件,孩子们课后可以把几何画板作为自主学习的平台,它将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提供一个广阔的空间,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思想的实践园地。
三、运用信息技术,促进了课堂的转变。
当前,可能有部分教师错误地认为信息技术应用就是做课件,放课件,课堂就是电子交互白板技术功能的展示厅。其实,在现行教学中恰当、正确地使用多媒体手段来辅助教学,既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很好地突破教学难点,对优化教学起着显著的作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进入课堂,给我们的课堂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弥补了以往课堂教学中的某些不足。同时,信息技术教学辅助手段,能够化抽象为具体,更加直观和具体地将信息传达给学生,不仅把学生的听觉、视觉等一起调动起来,使学生成为主动参与、发现、探究和建构知识的主体,也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1.运用信息技术可以趣化学习氛围,吸引学生注意力,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探究欲望。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色彩鲜艳、图文并茂的动画有着极大的兴趣,所以我经常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用或者用他们喜闻乐见的动画片引入新课,使他们很快进入到学习状态。比如教学《面积单位》一课时,我设计了《蚂蚁搬家》的动画情境,让学生算算蚂蚁的新家面积有多大?在教学《体积单位》一课时,我又设计了《乌鸦喝水》的动画情境,这一次孩子们却是在静静的观察和思考中体会到了“物体占有空间”的道理。而在教学《搭一搭》这一课时,我在开课时巧妙的利用一个百宝箱,设计了一个“猜一猜,想一想”的环节,学生每完成一个教学任务,就能获得打开百宝箱钥匙,宝箱就会打开,这样,既激发了孩子们的探究欲望,又使孩子们在轻松和谐的气氛中掌握了知识,一举多得。2.运用信息技术可以“转换时空”,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学习的过程。《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中强调要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数据分析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之一。“数据分析”最重要的环节就是:收集数据。收集数据有很多时候是要孩子们走出教室的,比如:我们在教学《统计》时,需要学生收集十字路口五分钟内的各种车辆通过的数量。收集这种数据如果不是在真实的场景中学生很难体会各种车辆出现的随机性、很难找到收集数据的有效方法、更体会不到不同时段车辆通过的数量有很大的差别。但是,真正把学生带到十字路口,以我们现有的条件还是有诸多的困难的:首先是安全问题,一个班几十名学生,一名老师带队安全问题不敢保证。其次,在喧嚣的公共场所老师也没办法对孩子们的合作学习进行有效指导。特别是这种人流车流熙熙攘攘的地方很容易分散孩子们的注意力,要他们集中精力完成收集数据的任务对小学生来讲还是非常困难的,更谈不上还要积累和总结经验了。所以,我想到了另一个办法,那就是由我自己选择一个合适的角度分两次分别对十字路口的车辆进行录像,然后在课堂播放,把“十字路口的时空”搬到课堂,让学生观看录像进行数据收集。这一举措果然收到了预期的目的:孩子们如同身临其境一般兴趣盎然,他们以小组为单位主动分工合作,两个人一组,一个人负责数通过车辆的数目,一个人负责记录。很快各组收集的数据就报了上来,一次成功。经过这次体验后,我感觉到孩子们的合作意识和经验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四、信息技术应用给学生学习方式带来可喜的变化—使学习无限化、有效化。
1.传统的教学,学生学习内容是有限的,局限于教材,即便有学生平时也看一些课外阅读书,但很有限。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学生可以运用电子书阅读来拓宽自己的视野,未来还可以通过电子书包进行移动学习,而且还可以运用电子书包进行互动学习,我们学校在这方面都是大力提倡学生通过网络来阅读。
2.我在平时的教学中,积极提倡学生健康上网。除了查找学习资料,也可以通过网络给班主任和科任老师留言、提问题等等,这样更加有利于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
3.充分利用微课视频,培养孩子们自主学习和探究的习惯。我校从2012年起,就开始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我们的数学课堂进行的是邱学华的尝试教学法,尝试教学的核心理念就是“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我们在这方面比较成功的做法就是充分利用微课视频,老师们在课前录制好相关的微课视频,通过网络发送到学生的电脑上,让孩子们在家中自学,课堂上我更多地关注的是学生学习中的困惑和疑难问题,课后,老师适当根据当天学生的掌握情况,对一些易错题再次录制微课视频,帮助部分学习有困难的孩子理解题意,经过一年多的坚持,效果还是不错,特别是受到了家长的好评,同时也提高了孩子们的自学能力。
总之,我们在信息技术应用的过程中发现,不管是教师的教学,还是学生的学习,他们对信息技术资源的有效利用,都从另一个侧面对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合理而有机的将信息技术与所学课程整合起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的将信息技术与自己的学科或学习整合起来,让其发挥更大的作用,而不是变成一种形式。
以上是我在数学课堂中对信息技术应用的一些做法和理解,认识很浅薄,恳请各位领导和老师指正。
谢谢大家!
第三篇: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经验材料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经验材料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的时代,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发展的大趋势。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基础教育不可避免的要更新观念、改革传统的教育模式。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特别是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活动已尤为现代教育不可缺少的内容。同时也是平衡城乡教育资源不均衡;缩小城乡差别的重要手段之一。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可以把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具体化、易于突出教学的重点、突破教学的难点。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加大了课堂的容量。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运用网络资源开阔了教师的视野。弥补农村学校教学参考资料不足的欠缺。
网络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教学诸多领域。亦为新课程中优化教育教学的新的课改途径。因此,我校高度重视信息技术在我校的发展与应用。
一、成立了信息技术教研组
2001年我校成立了信息技术学科教研组,具体负责信息技术教育发展规划。研究制定信息教育发展目标、任务。并具体负责实施信息教育的课堂教学任务。
二、加强教师信息技术培训,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 整合。搭建各种教学应用软件平台,建设教育教学软件资源。
三、教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培训。
整合的关键是教师,离开了教师的积极参与,整合将无从谈起。2001年以前信息技术在我校来讲可以说就是空白,一般教师只知道有计算机,但从没接触过。对计算机的其它功能了解甚少。更不要说是
用计算机做课件了,加之当时学校没有进入互联网。更没有现成的课件可以使用,针对这种情况,加强教师信息培训工作是当务之急,具体做法:
1、培训现代信息环境下先进的教育理念,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2、培训教师信息技术能力。使教师能够运用技术表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3、教学设计方法培训,使教师能够很好地规划和设计自己的教学。
4、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模式培训,使教师了解信息化教学展开具体进程方式。
通过不懈的努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在我校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一、在二OO五年《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考核》中全校79名教师全部拿到了合格证书。
二、初步完成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
通过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促进了学生主动学习,高质量地实现学科教学效率。培养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技能的应用能力,分析和创造性地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交流和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主动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处理、发布和交流信息的能力。总之达到了为促进学科教学、全面地、高质量地实现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综合目标。
三、教学设计体现了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教学设计是一个结构性的系统。应综合考虑系统包括的各个要素环节,选择合适的信息技术,并确定合适的教学方式和应用方式以及这些构成性的要素和环节所包括的教学目标和设置。教学内容的分析。学习者的分析。教学及学习活动的设计,教学评价的设计等。信息技术整合的教学设计又是一个过程的系统。教师在动态中把握住了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这种互动可能带来的影响和后果,强化教学设计环节中可预见性和生成性。充分运用了“学教并重”的教学理念。
四、做到“人”“机”“教”“学”的合一效应。
新课程理念倡导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生命历程。应当焕发生命的无穷活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过程也是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媒体4个要素之间的动态过程。逐渐养成相互尊重,相互沟通,戒骄戒躁的优良品德,同时在生生互动中利用多媒体技术提供一些形象化的手段,如手势、表情、声音、动画、文字、图形、图像等直接扶持生生之间的交流、讨论等。使学生的知识、情感品德以及学法得以全面升华。
五、达到了现代与传统的互补效应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充分以课程目标为最根本的出发点,做到了现代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教学方法有机结合。使多媒体手段与传统教法浑然一体。
六、贯通“人本教育”变革整合方式。
在追求信息技术应用与教学方式变革的相互促进,避免了利用信息
技术进行“机械电灌”。倡导信息技术应用与多种活动方式相结合,实现多层次的课程目标。
强化了现代信息技术与其他教学技术相结合。以适应学生个别差异和多样化的发展需求。
七、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后做适时地进行反思和总结。举办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展示活动,总结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和网络技术整合学科教学任务,这次展示活动具有以下特点:
1、规模大,参与面广。
2、形式多样,表现在展示的形式多样,即有听课观摩、教师说课、评课讨论又有专家讲座,教研员点评和领导总结等,展示课手段多样,从传统的幻灯片、投影仪到计算机辅助课件和基于网络的教学,显示出教学手段的多年的发展轨迹。
3、课程观念发生很大变化,教学手段变化促进了教学模式方法和评议的改变。
总之,这次展示对我校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起到了推动作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给我校教学工作带来了勃勃生机,这朵奇葩定会更加光彩夺目。
信息技术课改经验材料
丰乐中心校
张秀
第四篇: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经验材料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经验材料
嫩江县长福学校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的时代,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发展的大趋势。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基础教育不可避免的要更新观念、改革传统的教育模式。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特别是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活动已尤为现代教育不可缺少的内容。同时也是平衡城乡教育资源不均衡;缩小城乡差别的重要手段之一。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我们认为是指站在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高度,结合教育信息化的进程,在新课程改革的实践中,应用系统的思想和方法将技术与教学这两个要素排列组成合理的系统结构,使之获得教学的最佳效果,从而促使传统教学变革,提高教学质量,共同完成课程教学的一种新型方式。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可以把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具体化、易于突出教学的重点、突破教学的难点。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加大了课堂的容量。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运用网络资源开阔了教师的视野。弥补农村学校教学参考资料不足的欠缺。
网络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教学诸多领域。亦为新课程中优化教育教学的新的课改途径。因此,我校高度重视信息技术在我校的发展与应用。
一、领导高度重视,一把手亲自抓。
1、一九九九年我校自筹资金3.6万元,建立了拥有26台计算机教室。填补了我校信息技术教育的空白。
2、二OO四年装备了多媒体教室一个。并对原有的计算机进行了升级改造,同时又购置了四台高配置的计算机,接入了互联网,使我校教研水平有了初步的改善,从根本上解决了教育教学形式、方法单一化的现象。
3、二OO七年(也就是今年年初),国家实行了农村远程教育,为我校按模式配备了多媒体教室一个,CD播放室一个,卫星接收室一个,有30台学生机的计算机教室一个。
以上这些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建设了数字化硬件环境。
二、成立了信息技术教研组
一九九九年我校成立了信息技术学科教研组,具体负责信息技术教育发展规划。研究制定信息教育发展目标、任务。并具体负责实施信息教育的课堂教学任务。
三、加强教师信息技术培训,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 整合。搭建各种教学应用软件平台,建设教育教学软件资源。
四、教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培训。
整合的关键是教师,离开了教师的积极参与,整合将无从谈起。一九九九年以前信息技术在我校来讲可以说就是空白,一般教师只知道有计算机,但从没接触过。有的教师甚至连信息技术这个名词都没听说过,即使是部分教师接触过计算机。也都是玩玩游戏而已。对计算机的其它功能了解甚少。更不要说是用计算机做课件了,加之当时学校没有进入互联网。更没有现成的课件可以使用,针对这种情况,加强教师信息培训工作是当务之急,具体做法:
1、培训现代信息环境下先进的教育理念,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2、培训教师信息技术能力。使教师能够运用技术表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3、教学设计方法培训,使教师能够很好地规划和设计自己的教学。
4、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模式培训,使教师了解信息化教学展开具体进程方式。
在对教师培训基础之上,又加强管理与激励机制,建立示范学科,建立应用(教学应用为主)示范科目,培养骨干教师,推出一些具有创新的典型课和公开课,通过示范科目带动其它学科,推动整个学校的教育信息化深入发展。积极参与课题研究,开展校际交流,以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
通过不懈的努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在我校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一、在二OO三年《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考核》中全校76名教师全部拿到了合格证书。
二、初步完成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
通过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促进了学生主动学习,高质量地实现学科教学效率。培养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技能的应用能力,分析和创造性地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交流和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主动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处理、发布和交流信息的能力。总之达到了为促进学科教学、全面地、高质量地实现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综合目标。
三、教学设计体现了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教学设计是一个结构性的系统。应综合考虑系统包括的各个要素环节,选择合适的信息技术,并确定合适的教学方式和应用方式以及这些构成性的要素和环节所包括的教学目标和设置。教学内容的分析。学习者的分析。教学及学习活动的设计,教学评价的设计等。信息技术整合的教学设计又是一个过程的系统。教师在动态中把握住了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这种互动可能带来的影响和后果,强化教学设计环节中可预见性和生成性。充分运用了“学教并重”的教学理念。
四、做到“人”“机”“教”“学”的合一效应。
新课程理念倡导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生命历程。应当焕发生命的无穷活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过程也是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媒体4个要素之间的动态过程。在具体的实施整合的过程中,首先确定了教师的主导地位。教师是使用、选择和控制信息技术内容、方式、限度的决策者、组织者、管理者、更是参与者、合作者、促进者。其次是确定学生主体地位,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应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体现了师与生的民主平等关系处理好了人机关系,做到了合理地使用现代媒体机为人所用,而不是人“役”于机。在人机交互过程中,信息技术永远是教学的辅助手段。在整合中强化生与机的交流。培养生与生的合作以及信息共享,开发意识。在生与生的协作学习中,共同探索发现,共享知识信息。共同商讨论证,设计问题的解决方法,相互配合,相互帮助、相互促进,分工协作等。共同达到了自定的学习目标。逐渐养成相互尊重,相互沟通,戒骄戒躁的优良品德,同时在生生互动中利用多媒体技术提供一些形象化的手段,如手势、表情、声音、动画、文字、图形、图像等直接扶持生生之间的交流、讨论等。使学生的知识、情感品德以及学法得以全面升华。
五、达到了现代与传统的互补效应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充分以课程目标为最根本的出发点,做到了现代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教学方法有机结合。使多媒体手段与传统教法浑然一体。
六、贯通“人本教育”变革整合方式。
在追求信息技术应用与教学方式变革的相互促进,避免了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机械电灌”。倡导信息技术应用与多种活动方式相结合,实现多层次的课程目标。
强化了现代信息技术与其他教学技术相结合。以适应学生个别差异和多样化的发展需求。
提升了信息技术在教学、学习目标、学生全面发展的课堂实效,建立起集信息技术的效应评价。课堂效果评价,师生发展评价,教学管理评价为一体的整合评价体系。这些做法在利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活动的研究、合作、探究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综合信息素养及创新精神和综合能力。
七、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后做适时地进行反思和总结。举办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展示活动,总结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和网络技术整合学科教学任务,这次展示活动具有以下特点:
1、规模大,参与面广。
2、形式多样,表现在展示的形式多样,即有听课观摩、教师说课、评课讨论又有专家讲座,教研员点评和领导总结等,展示课手段多样,从传统的幻灯片、投影仪到计算机辅助课件和基于网络的教学,显示出教学手段的多年的发展轨迹。
3、课程观念发生很大变化,教学手段变化促进了教学模式方法和评议的改变。
总之,这次展示对我校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起到了推动作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给我校教学工作带来了勃勃生机,这朵奇葩定会更加光彩夺目。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经验材料
嫩江县长福学校 2007、7、4
第五篇: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经验材料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经验材料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的时代,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发展的大趋势。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基础教育不可避免的要更新观念、改革传统的教育模式。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特别是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活动已尤为现代教育不可缺少的内容。同时也是平衡城乡教育资源不均衡;缩小城乡差别的重要手段之一。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可以把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具体化、易于突出教学的重点、突破教学的难点。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加大了课堂的容量。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运用网络资源开阔了教师的视野。弥补农村学校教学参考资料不足的欠缺。
网络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教学诸多领域。亦为新课程中优化教育教学的新的课改途径。因此,我校高度重视信息技术在我校的发展与应用。
一、成立了信息技术教研组
2001年我校成立了信息技术学科教研组,具体负责信息技术教育发展规划。研究制定信息教育发展目标、任务。并具体负责实施信息教育的课堂教学任务。
二、加强教师信息技术培训,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 整合。搭建各种教学应用软件平台,建设教育教学软件资源。
三、教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培训。
整合的关键是教师,离开了教师的积极参与,整合将无从谈起。2001年以前信息技术在我校来讲可以说就是空白,一般教师只知道有计算机,但从没接触过。对计算机的其它功能了解甚少。更不要说是用计算机做课件了,加之当时学校没有进入互联网。更没有现成的课件可以使用,针对这种情况,加强教师信息培训工作是当务之急,具体做法:
1、培训现代信息环境下先进的教育理念,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2、培训教师信息技术能力。使教师能够运用技术表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3、教学设计方法培训,使教师能够很好地规划和设计自己的教学。
4、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模式培训,使教师了解信息化教学展开具体进程方式。
通过不懈的努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在我校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一、在二OO五年《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考核》中全校79名教师全部拿到了合格证书。
二、初步完成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
通过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促进了学生主动学习,高质量地实现学科教学效率。培养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技能的应用能力,分析和创造性地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交流和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主动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处理、发布和交流信息的能力。总之达到了为促进学科教学、全面地、高质量地实现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综合目标。
三、教学设计体现了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教学设计是一个结构性的系统。应综合考虑系统包括的各个要素环节,选择合适的信息技术,并确定合适的教学方式和应用方式以及这些构成性的要素和环节所包括的教学目标和设置。教学内容的分析。学习者的分析。教学及学习活动的设计,教学评价的设计等。信息技术整合的教学设计又是一个过程的系统。教师在动态中把握住了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这种互动可能带来的影响和后果,强化教学设计环节中可预见性和生成性。充分运用了“学教并重”的教学理念。
四、做到“人”“机”“教”“学”的合一效应。
新课程理念倡导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生命历程。应当焕发生命的无穷活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过程也是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媒体4个要素之间的动态过程。逐渐养成相互尊重,相互沟通,戒骄戒躁的优良品德,同时在生生互动中利用多媒体技术提供一些形象化的手段,如手势、表情、声音、动画、文字、图形、图像等直接扶持生生之间的交流、讨论等。使学生的知识、情感品德以及学法得以全面升华。
五、达到了现代与传统的互补效应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充分以课程目标为最根本的出发点,做到了现代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教学方法有机结合。使多媒体手段与传统教法浑然一体。
六、贯通“人本教育”变革整合方式。
在追求信息技术应用与教学方式变革的相互促进,避免了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机械电灌”。倡导信息技术应用与多种活动方式相结合,实现多层次的课程目标。
强化了现代信息技术与其他教学技术相结合。以适应学生个别差异和多样化的发展需求。
七、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后做适时地进行反思和总结。举办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展示活动,总结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和网络技术整合学科教学任务,这次展示活动具有以下特点:
1、规模大,参与面广。
2、形式多样,表现在展示的形式多样,即有听课观摩、教师说课、评课讨论又有专家讲座,教研员点评和领导总结等,展示课手段多样,从传统的幻灯片、投影仪到计算机辅助课件和基于网络的教学,显示出教学手段的多年的发展轨迹。
3、课程观念发生很大变化,教学手段变化促进了教学模式方法和评议的改变。
总之,这次展示对我校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起到了推动作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给我校教学工作带来了勃勃生机,这朵奇葩定会更加光彩夺目。
信息技术课改经验材料
丰乐中心校
张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