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两个习惯养成方案及总结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泰山小学两个习惯养成教育月工作总结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矩是一种约束,更是一种保障。根据初教科年度工作安排,我校将开学的九月定为“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月”,以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以树立优良校风、学风,营造了健康向上的育人氛围,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促进了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养成。现将本月的工作做如下总结: 1.领导得力 学校建立了以分管德育的赵校长为组长,学校大队辅导员和中队辅导员为工作小组的组织机构。月初制定了“两个习惯养成教育月”活动方案。8月29日召开了全体班主任会,学习方案内容,赵校长提出了活动的要求。
2.制度建全除了《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小学生守则》、《五好内容》外,我校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泰山小学学生一日活动常规须知》、《文明班级循环红旗流动制度》等制度,对学生校内外的行为准则提出要求。
3.落实有力我校不仅利用课堂教学、主题班(队)会、专题讲座、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等对学生进行教育,还充分利用国旗下讲话、宣传栏、红领巾广播站、班级板报等宣传阵地,结合重大节日,挖掘各种教育的素材,对学生进行两个习惯养成的教育。通过每月一主题的墙报评比、每周一重点的学生行为抽查,每周一次的文明班评比活动,促进班集体的形成、班级文化建设和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促进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使学生达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学习、自我发展、自我服务的目的。对于学生出现的行为偏差,学校利用红领巾广播站及时进行纠正,促进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对于在校园生活中涌现的好人好事大力进行宣传,发挥良好行为的榜样作用,体现德育的正面导向功能。经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有了很大的进步:
⑴学生的文明礼仪习惯越来越好。每周一当雄壮的国歌唱响的时候,所有学生都能够按照升旗仪式的要求站在原地,面向国旗行礼,东张西望,悄悄说话的现象没了;校园内,同学之间打架骂人的现象少了,遇到老师、来宾能够主动地
向他们问好。“您好”、“对不起”、“没关系”、“谢谢”、“再见”等礼貌用语随处可闻。
⑵学生逐渐养成在校内轻声细语的习惯,高声在课室内喧哗的现象逐渐减少,学生早晨到校即读,中午到校即看的行为习惯已经养成。
⑶校园小主人翁的意识越来越浓。随手捡起地面上遗落的纸屑、随手拧紧尚未紧闭的用水开关、随时提醒他人尚未注意的不文明行为的意识越来越强。学生践踏草坪,攀折花草的现象没了,校园了到处散发着桂花的香味。
⑷学生养成了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吃零食的现象不见了,校园里再也没有瓜皮果壳,打扫卫生的阿姨笑了。
⑸学生养成了遵守交通规则的好习惯,红绿灯处,学生宁等一分不争一秒。而且学生还教育家长不闯红灯,起到了小手牵大手的作用。
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就简单的说,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播种好习惯,收获好品质。德育工作做的是学生的思想工作,影响的是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改变的是学生的行为习惯,是一项长期、反复而艰巨的工作,它不可能立竿见影,一蹴而就,以后的日子里我校将积极巩固已经取得的成果,克服一切不利因素,将此项工作进行到底。
泰山小学德育处二○一○年九月三十日
第二篇:两个习惯养成发言稿
培养良好习惯,奠基美好人生
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
金色十月,天朗气清,秋风飒爽,我们的心头不油升起一种期待,那就是在这绚丽的季节里,用我们的汗水和智慧再书写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今天我跟小朋友们交流的话题就是《培养良好习惯,奠基美好人生》。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一个人取得的成绩往往取决于性格上的伟大。”而构成我们性格的,正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个个好习惯。好习惯养成得越多,个人的能力就越强。养成好的习惯,就如同为梦想插上翅膀,它将为人生的成功打下坚定的基石。
有人曾做过148名杰出青年的童年与教育研究,发现他们之所以杰出,人格因素是最重要的原因。在148名杰出青年身上,集中体现出这样6种人格特点:
1、自主自立精神;
2、坚强的意志力;
3、非凡的合作精神;
4、鲜明的是非观念和正确的行为;
5、选择良友;
6、以“诚实、进取、善良、自信、勤劳”为做人的基本原则。举例来说,他们在童年时,如果未完成作业而面对游戏的诱惑,60.13%的人“坚持认真完成作业”;66.8%的人非常喜欢“独立做事情”;79.73%的人对班上不公平的事情“经常感到气愤”;而54.05%的人“经常制止他人欺负同学的行为”。可见,良好的行为习惯可以成就积极的人生。
再看看我们周围,有人勤奋,有人懒惰;有人认真,有人马虎;有人惜时如金,有人挥霍光阴;有人明天的事情今天做,有人今天的事情明天做„„勤奋节约的人收获幸福,铺张浪费的人收获痛苦;今天的事情明天做,所有的梦想皆成空,明天的事情今天做,所有的梦想都成真„„事实告诉我们,有怎样的行为习惯,就会有怎样的人生!
考取取清华大学的学生在总结她的学习方法时说道:“所谓方法,不如说是一种习惯,是在一定时期内在学习中不断总结、修正、发展而来的习惯。要想找到开启成功之门的‘金钥匙’,就一定要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即养成最适合自己的习惯。今天的习惯主宰明天的命运。”
××同学总结说从小学到初中是个飞跃,知识跨度大,而且适应新环境也需要一段时间,但××同学自有绝招:“学生最重要的事情是学习,我觉得自己只要在学习上进入正轨了,生活上呀,与老师、同学的交流呀,自然也就随之进入正轨了。”她并不担心新环境会影响自身学习,反而觉得学习能带动对环境的适应,要做到这一点,就是让学习把自己一天的生活安排得满满的:早上6:30起床,随手放一段英语听力,不管什么材料,“主要是保持自己的语感”,7:20开始早读,正式上课了,她聚精会神,并拿出笔记本记下当堂课的疑问,下课了就找老师讨论,如果问了还是没有想通,她会在放学之后又找老师“追根问底”,“总之当天的问题当天一定要解决掉”。“不留遗憾”,“但是,难题一定要自己先想,实在想不出了才去问老师,不能一开始就抱有依赖心理,这样的话就不可能有所进步。”有一次,因为一道数学题做不出来,××一下课就想解法,结果到放学了还是没结果,她才迫不得已请教了老师,得知答案后,她还不甘心,又询问了做这种题的技巧,然后又认真思考了自己为什么当时没能解出来,直问到自己没有一点疑问了,才善罢甘休。回家之后,从晚上7:00开始做作业,尤为关键的是留出充裕的时间整理当天各科的知识点,对一天的学习进行总结和反省,“当然主要是英语、语文和理科的,政治历史地理生物一般一周整理一次”。“提前预习第二天要学的知识也是必不可少的,那样听起课来就更有针对性”。做完这些事情,××每晚大概10:00就能睡觉。从不熬夜,她称这样的习惯一直坚持到初中毕业,就是初中的最后关头她也努力做到早睡早起。
从××身上我们可以看出,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有所成的关键。青少年朋友们要特别注意养成以下两个至关重要的习惯:
1、制定计划的习惯,制订计划是为了坚持。大目标短时间内不能很快见效,但你可以看到自己每天在努力,基础差并不可怕,关键要坚持不懈。你可能走了一千步还没有看到成功,但不要放弃,你会发现,也许成功就在一千零一步的拐弯处。
2、主动思考的习惯,学生如果没有主动思考的习惯,好象一部静止的汽车,是由老师推着走的,只有当你形成主动思考的好习惯的时,汽车才像打着了火,就能自己跑起来了。
同学们,良好习惯是通过每一天、每一步良好行为的积累和沉淀而实现的。下面总结了一段顺口溜,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衣服整洁讲仪表,校徽胸前佩戴好。
学习用品全带齐,按时到校不迟到。
进门下车讲礼貌,看见师生问声好。
因病因事不到校,坚持请假要做到。
课前准备要充分,提前预习效果好。
坐姿端正专心听,积极思考勤动手。
第三篇:2010——2011年两个习惯养成总结
2010——2011年两个习惯养成总结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在长期教学管理中,使我深深地懂得小学阶段是人的成长的起步阶段,也是人的基础素质形成的开始阶段,而良好的校风校貌是各种习惯养成的基础,小学阶段则是良好习惯养成的关键期。作为担负“万丈高楼平地起”的铺路人,应该如何把握好这一关键期?如何整体优化校风校貌?如何让学生养成一系列的良好习惯?我认为,以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为突破口,有助于促进学校整体发展。学生处在一个重要的转折和适应时期,随着新生入学,学习成为他们的主要活动,这给儿童的心理与行为都带来了重要影响。而小学生学习行为又同其他行为方式(如生活习惯)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不仅对学习的本身,而且对学生道德品质以及心理的和谐发展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良好的学习心理品质以及行为习惯的养成对于学生本身,对于形成和完善儿童个性,对于儿童的主体发展乃至对于提高整个下一代的身心素质,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我把学生的学习习惯分为一般学习习惯和特殊学习习惯。我根据小学学生生理和心理及年龄特点,在培养学生这两种习惯时,注意符合儿童学习活动的基本规律,注意适合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在对具体学习习惯进行指导的基础上,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带动其它习惯的养成,促进班风班貌的整体发展。
一、一般学习习惯的培养。
小学学生的一般学习习惯包括:上课习惯、课前准备习惯、作业习惯、预习和复习习惯以及文具的整理习惯和使用习惯等。我根据住读学生的特点,首先对学生进行具体的学习行为训练。如在训练学生上课发言举手时,告诉学生为什么上课发言要先举手,再进行示范练习,要求人人掌握规范的举手姿势(举左手,略高于头,不要碰撞桌子发出响声)。发言的体态及声音的高低。其次,以编儿歌的形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养成习惯。如在训练学生课前静息,按时上学和认真做作业时,把要求和方法编成儿歌指导学生。儿歌的内容是:“上课铃声响,快步进课堂,悄悄静息好,等着老师把课上。”“早上起床,穿衣叠被,快步进操场,跑步完到食堂,快快吃饭进课堂。”“本子到,垫字板,拿起笔,细心做作业。”又如,在训练学生摆放和整理学具时,把一般顺序和方法利用晨会,班会让学生演示说步骤,同时我把文具摆放的位置,也通过儿童的形式教给学生作为指导,儿歌内容是:“书包左边放,圈笔刀放右上,今天用的各科书,放在右下好取放。”其三,注意了良好习惯(转载自中国教育文摘http://www.edUzhai.net,请保留此标记。)形成后的巩固。这是一项重要环节,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学生对技能的形成会产生遗忘,因此反复抓,抓反复,成为班主任的一项重要工作,我在这一阶段,多以比赛、竞争、夺红旗等方式来巩固学生的良好习惯。学生在师生双边活动中,学习行为和学习习惯得到了及时提醒,督促和大量系统的训练,使之形成行为迁移,养成良好习惯,人人都有良好的习惯,班风班貌自然得到了发展。
二、行为习惯的培养。
书写姿势及习惯对儿童自制能力及稳定的心理品质的培养具有一定的意义。其它学科的老师有哪些要求,作为班主任老师就该了解并配合养成。在和科任老师长期相处中,我逐步知道了各科老师的具体要求。又如,音乐老师要求他的学生进音乐室必穿舞蹈鞋,我就规定学生每人购买一双并绣上名字,提醒学生上音乐课带上,小干部分组检查。再如,体育老师要求他的学生上体育课必穿运动鞋,我也规定每人购买一双,提前通知学生,体育课上要求人人穿好,确保安全。再如,其它美术、自然、劳动等学科的老师需要什么,有什么要求,我都做到心中有数,周末布置,回家准备,课前检查。慢慢地学生也养成了习惯。我认为,班主任善于抓“特殊习惯”的培养,有利于与各科教师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学习良好习惯的养成,从而也助于班风班貌的整体发展。在班主任工作实践中,还使我认识到学生的学习习惯应逐步内化,使之成为稳定的学习品质,这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但只要教师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高度重视,从小行为入手,从低年级开始训练,良好学习习惯一定能养成。因此,每一年的新生入学,我都把抓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作为班风班貌建设的一个突破口。
我深感一个具有良好校风集体,一定具有凝聚力,吸引力,一定会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习惯养成的环境氛围。我就是通过抓一般学习习惯与行为习惯的养成,使我校得了整体发展,每位学生都能把班集体的荣誉与自己的行为紧密结合,都想为集体争光。因此,学生不
但成绩和学习习惯好,而且学生的能力也得到了发展。
第四篇:习惯养成方案
八滩镇第二中心小学
学生习惯养成教育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全面推进我校素质教育,努力提升我校学生习惯养成教育水平,以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我县小学生的思想道德实际为依据,以未来社会对人才的基本素质要求为教育目标,根据《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积极探索小学阶段学生习惯养成教育的内容、方式、方法和途径,努力提高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养成良好习惯,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组织领导
组长:胡进凯
副组长:陈光
成员:孟庆文(卫生)王玉祥(知识竞赛、文字材料)
朱海华(两操、秩序)各班主任
三、实施途径
利用每周一节的班队课和每天早操后5—10分钟的时间,专门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四、总体目标
从本学期开始,分别进行以卫生、两操、文明礼仪、安全、学习习惯等几方面为主的养成教育。以培养学生良好习惯,树立良好校风,做到校风、校容、校纪有较大改观,全校各班在品德习惯、安全习惯、体育锻炼习惯、卫生习惯、文明礼仪习惯、学习习惯的养成等方面有较大的进展,并以此建立我校养成教育的长效机制。
五、遵循的主要原则
1、主体性原则
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又是学习的主体。在教育过程中,要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尊重、关心、爱护、帮助学生,引导他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科学性原则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以《教育法》、《义务教育法》为指导,以《小学生守则》、《小学生行为规范》为依据,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培养目标,遵循教育规律,以科学的态度,根据儿童不同年龄阶段特征,有侧重地进行习惯培养。
3、统一性原则
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既有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环境的影响,也有其个人经历、社会交往及个人心理特点的影响。在教育过程中,既要注重学校教育,也要沟通学校与家庭、学校与社会的关系,使教师、学生、家长对习惯养成教育的目标、意义有统一的认识,在实践中要保持行动的一致性。家校配合,共同教育,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塑造学生的良好品格。
4、实践性原则
良好习惯形成的基础,是通过特定的外部条件与本能反应或有意识活动的多次联系而成。因此,我们在教育中,一方面要从学生学习、生活中的点滴小事抓起,另一方面要根据学生在不同年龄阶段的需要和接受能力,选择内容和教育方式,开展各种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强化意识,从而达到教育的效果。
5、循序渐进原则
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内容很多,实施时应避免盲目和顾此失彼,习惯的培养要循序渐进地开展。习惯是在不断重复和练习中逐步形成的,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不能贪多求全,而应有计划地分阶段一步一步地实施,让好习惯一个个的形成。
6、反复性原则
习惯的培养需要多次重复才可能巩固下来,逐渐形成学生自己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对学生的行为方式,反复练习、巩固,直至成为他们的自觉行为,成为习惯永久保留下来。在培养过程中,要不断循环往复,要有信心,有耐心,并尽力为学生营造一个有利于良好习惯养成的环境氛围。要分阶段有重点地开展相关活动,不断重复巩固其它习惯内容,使学生在反复巩固训练中,把行为巩固下来成为自觉,并变成自身的需要。
7、时代性原则
对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要体现时代的特点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
六、工作措施
1、高度重视,常抓不懈。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不是靠某个人就能办好的,它需要学校上上下下共同努力,还需要家庭和社会的齐抓共管。它也不是在一朝一夕中就能完成的,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因此,各学校要高度重视习惯养成教育工作,把习惯养成教育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要建立长效评比机制,促进工作长期开展。
2、建立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档案,不断提高个体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水平,推动整个学校的行为习惯水准。把握关键期。任何教育都有关键期。各教师要高度重视起始阶段的培养工作,尤其小学一、二年级,需要特别加强教育和指导。
3、目标要一致。习惯养成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注意横向和纵向之间的联系,各方面要求要协调一致,班级的要求与学校的要求要一致;任课教师的要求与班主任的要求要一致;家庭的要求与学校的要求要一致。否则的话,学生就会无所适从。
4、强化行为训练。任何一种良好习惯的形成与巩固都要经过一个相当复杂的发展过程,小学生自制力和持久性差,因此,教师在向学生讲清“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同时,还应狠抓行为的训练过程,可以根据训练内容进行专项训练,做到整改一条,巩固一条;再训练一条,再巩固更多。同时,儿童的行为是从模仿开始的,教师和家长要以身作则,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时时处处为学生做表率。
5、组织活动不断推进。每学期组织习惯养成“五个一”活动,即开展一次知识竞赛、一次主题班队会、一次演讲比赛、一次“文明标兵”推荐评比、一次征文评比。做到时时学习惯,月月有重点。
6、制定标准,搞好评价。任何工作,光有布置和安排是不行的,还必须跟上检查督促。各班要成立学生习惯养成督查小组,采取学生自评、互评、师评等不同方式,定期组织检查、公布成绩、表彰奖励,给学生、教师创造一个争先创优的机会,激发全体师生的竞争热情,不断巩固养成教育的成果。
七、工作安排
第一阶段:启动阶段
1、制定校习惯养成教育实施方案,明确我校习惯养成教育的总体目标。并出台行为习惯养成评价细则。
2、组织全校师生认真学习《方案》,让全体师生理解活动意义,明确活动目标任务措施。利用两节班会课学习《方案》内容。
3、组织一次以《方案》内容为主的知识竞赛。
第二阶段:深化推进
1、成立校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督查组织,利用学生组织进行强化督查,强行入轨。
2、进行一次行为习惯主题班队会
3、组织一次行为习惯主题征文
4、组织一次行为习惯主题演讲
第三阶段:阶段性评价总结
1、评选身边的文明小标兵
2、结合督查结果评选道德标兵,评选校三好生。
八滩镇第二中心小学
学生习惯养成教育实施细则
为强化学生行为习惯养成,创优教育教学环境,提高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水平,使我校学生习惯养成教育形成常态化、规范化,特制定本细则。
一.评比对象
全校师生
二.评比内容:
五、具体内容
(1)基本要求:
1、进入校门不拥挤,缓步慢行,上下楼梯靠右行、不拥挤,互相谦让。
2、课间在规定的地点玩耍做游戏,不在楼道内追跑打闹。
3、重大集会时、升旗仪式时要穿校服,正常佩戴红领巾,遵守纪律。
4、注意自己的仪表,每班要专门派一名同学每天检查学生的个人卫生及座位卫生情况。
5、上课期间进教室应打报告,进教师办公室前要先打报告,进入后向老师问好。
(2)各年级具体要求:
【
一、二年级】
(一)卫生行为习惯
1、使用文明礼貌用语:请、您、您好、谢谢、对不起、没关系、再见„„会说普通话。
2、对老师有礼貌,见到老师要问好(“老师好”);爱爸爸、妈妈和其他亲人,接递物品用双手。
3、不乱翻别人的东西,借东西要及时归还,捡到东西要归还失主或交学校。
4、诚实,不说谎话,不说脏话,知错就改。不打架,不骂人。
5、认真做值日,爱护公物,不在墙壁和课桌上乱写乱画,不随地吐痰。
6、不做危险游戏,不带管制刀具,课间做有益的体育活动,不追跑打闹。
7、爱护绿化,不攀折花木,不践踏绿地。
8、爱护环境,不乱扔果皮、纸屑和垃圾,不乱扔东西,见废纸、垃圾等东西要捡起来放入垃圾桶。
9、认真学做广播操、眼保健操。
(二)学习习惯
1、按时上学,不迟到,不早退。
2、自己的物品摆放整齐,自己整理书包,课前准备好学习用品。
3、上课注意听讲,爱动脑筋,大胆发言,不交头接耳说话,不做小动作。
4、按时、独立完成作业,回家后先做作业,不让家长督促。
5、书写规范,读写姿势要端正,达到“三个一”(一尺、一寸、一拳头)。
6、爱护课本,不乱撕作业本。
7、在师长的引导下,学会看课外图书。
【
三、四年级】
(一)卫生行为习惯
1、不打架、不骂人、不替同学起绰号,不叫绰号。
2、不带管制刀具进入校园,课间不在教室和楼道内追逐喧哗,做有益的游戏。
3、尊敬老师,对老师有礼貌,看见老师能主动问好。
4、礼貌待客,学校来客人时主动问好,并为客人引路。
5、积极主动做值日,爱护课桌凳,不在学校墙壁上乱刻乱画。
6、爱护绿化,不攀折花木,不践踏绿地。
7、同学有困难要热情帮助,不欺负弱小。
8、爱护环境,不乱扔果皮、纸屑和垃圾,见废纸、垃圾等东西要捡起来放入垃圾桶。
9、不乱花零钱,不在校外小摊上买零食等东西。
10、认真做广播操、眼保健操。
(二)学习习惯
1、按时上学,不迟到、不早退,有病有事要请假。
2、课上专心听讲,自觉遵守课堂纪律,不做与课堂无关的事。
3、学会课前预习,课后认真复习,不懂就问。
4、按时、独立完成作业,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5、认真上好早读和午间自习,老师不在时自觉遵守纪律。
6、常看课外读物,并做摘记。
【
五、六年级】
(一)卫生行为习惯
1、认真听取父母、老师的教育,不任性,与长辈有不同意见时要多沟通。
2、不说粗话、脏话;不打架、不骂人、不起、叫绰号。
3、热心帮助别人,能主动帮助其他同学,遇事多为别人着想,不欺负弱小。
4、爱护公共设施,不在学校墙壁、课桌或建筑物上涂抹乱画。
5、爱护绿化,不攀折花木,不践踏绿地。
6、不做危险游戏,不玩管制刀具,不在楼梯扶手上滑,不拿棍棒打闹,不从高处下跳等等。
7、爱护环境,不乱扔果皮、纸屑和垃圾,见废纸、垃圾等东西要捡起来放入垃圾桶,看到别人扔垃圾物主动劝阻。
8、认真做广播操、眼保健操。
(二)学习习惯
1、按时上学,不迟到、不早退、不逃学,有病有事要请假。
2、按时、独立完成作业。
3、课前预习、自学,课后认真复习,不懂就问。
4、课堂上善于自主、合作、交流学习,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并善于独立思考。
5、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广泛阅读有益的课外书籍,学写读书笔记。
(3)教师要求
教师是习惯养成教育的第一环节,不但要在思想上重视,更要时时刻刻教育、督促学生,尤为关键的是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头做好各项要求。
四、评价方法:
1、学校大队部成立文明行为习惯互助岗,监督全校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各班成立学生自律队,课间在值周区域内执勤,及时纠正监督本班学生的不良行为。
2、每日公布,周汇总,月小结,学期评比。
3、学期终扣分超10分的同学不得参与评选“三好生”,加分的同学参与评选“文明标兵”,每个年级组评选总人数的二十分之一。公示后校会表扬,奖状。
4、无“文明标兵”的班级不得参加先进班级评比。
第五篇:文明习惯养成方案
文明习惯养成方案
一班级文明习惯培养问题分析
1存在的问题:
文明用语
文明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班级中多数学生能够做到尊敬师长,在班主任的提醒下见到来校考察、参观人员主动打招呼,背后不直呼教师的名字,与教师谈话主动立正站好,不顶撞辱骂领导、教师和管理人员;但是通过细心的观察,发现班中部分学生们很少能够主动使用文明用语,例如:在教学楼道里遇见老师主动问好,即使这位老师并不是教自己;在教师批阅完作业后能够说声“谢谢老师”;在与老师和家长沟通时使用敬语“您”等等现象。
2问题成因分析
(1)社会背景
文明礼貌是一个人心灵程度的反映,文明礼貌是社会进步的一种标志。我们中国历来被称为礼仪之邦,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在《论语》中就有“不学礼,无以立” 的观点,就是说一个人要有所成就,就必须从学礼开始。可见,礼仪教育对培养文明有礼、道德高尚的高素质人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国家的公民在文明礼仪方面还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你会看到在宽阔的大街上,有人随地扔垃圾,吐痰;鞭炮声中,一些人争先恐后抢夺会场和沿街挂起的只值几元钱的装饰小红伞,弄得整个活动秩序大乱;身强力壮的小伙子,旁若无人地坐在公交车的老弱病残席上,却让一位老大爷辛苦地站在车的通道上;时髦的姑娘们,在写有“禁止喧哗”的公共场合大声地高谈阔论,完全不顾旁人异样的眼光;匆匆的行人撞到了你,却不打声招呼便扬长而去的情况。讲文明,懂礼貌既是一个人的品质特征,也是社会培养出来的本领。作为行为习惯正在形成中的孩子们,看到了以上的一幕一幕,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必然会留下痕迹。
(2)家庭原因
①家庭环境是培养学生礼仪的土壤。
由于现在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是父母的掌上明珠,父母对孩子的宠爱和关注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境地。学生从小就被长辈们宠着,要什么有什么,于是时间长了就会把别人提供的一切想为理所当然的,就少了一种感激的心态,这就缺乏了培养孩子尊重别人,礼貌待人的土壤。,一些家长认为现代社会讲个人自由,小孩子天真无邪,想怎样就怎样,对培养孩子的文明礼仪习惯不够重视,孩子说话没大没小,家里来客人也不懂礼貌,和别人相处唯我独尊不懂得谦让,对长辈言行不敬等现象确实存在,而且不在少数。
②父母的言行是学生的榜样。
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家庭是培养教育孩子的第一课堂,从孩子出生到上幼儿园这段时间他们最多接触的就是父母,而这段时间是孩子模仿能力最强的阶段,也是孩子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此时家庭环境、父母的言行对孩子性格、习惯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意义,孩子能否茁壮成长,父母是当然的责任人。孩子接触的家庭成员之间若能相互体谅,孩子就能学会体贴他人。父母对长辈尊敬有加,孩子也会学着对尊敬长辈,父母对人彬彬有礼,孩子也会学会对别人有礼貌。
(3)教师原因
作为老师,我们不仅要交给学生文化知识,而更重要的是要教学生如何做人,做一个品德高尚人格健全的人。所以提高学生对养成文明礼貌的良好形象重要性的认识,从而自觉地规范自己平时的言行,并逐步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非常重要。所以提高学生对养成文明礼貌的良好形象重要性的认识,从而自觉地规范自己平时的言行,并逐步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非常重要。虽然教师能够在言语上教育孩子见到老师、外宾主动问好,别人帮助自己要主动说谢谢,但是教师对学生文明礼仪意识的培养与研究这方面缺乏切实可行的系统的教育内容和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让学生能够体会到文明礼仪的切实重要性。
(4)学生原因
由于上述的原因,再加上孩子个性上的差异就会出现某些孩子在文明礼仪上有些欠缺。
二文明习惯培养目标
(1)在校尊敬老师,见到老师主动问好(不需要老师提醒,不管是不是教自己的老师都要主动问好。)与同学交往时注意使用文明用语(如:谢谢,对不起,没关系等等)
(2)在家中尊敬家长,跟父母说话时用敬语“您”,说话时注意语气语调,不能与父母大声叫嚷。
三文明习惯培养措施
1班级培养措施
(1)充分利用有限的空间
①师生共同创设良好的礼仪故事、古诗等导读环境,使学生在与环境交互作用中潜移默化习得文明礼仪知识。在教室里开辟一个“文明礼仪吧”,学生可以把自己喜欢的或已经学会的歌颂美德的经典故事、古诗、名人名言等都放在吧里和伙伴共学共享。
②在后墙上制作一个文明礼仪专题板块,学生把自己对故事、古诗中尊老爱幼、关爱他人以及团结互助等方面的理解用绘画、剪贴等形式表现出来,和同学们一起阅读与欣赏。用视觉语言暗示、提示幼儿,提醒幼儿一言一行要符合礼仪规范。③在教室的图书角投放《道德经》、《成语故事》、《弟子规》等礼仪方面的图书,使学生在欣赏的同时,受到人物典范的感染。
(2)班会中普及文明礼仪知识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必备的文明礼仪知识是人们形成良好文明礼仪行为习惯的基础。人的知书达礼并不是先天而生的,而是通过后天的教育和实践获得的。目前,学生对该知识的认识较薄弱,要改变这种现象,要从普及文明礼仪知识入手。认真准备一节文明礼仪班会,向学生们普及文明礼仪知识,如:在家庭生活中,表现为尊老爱幼、夫妻和睦、邻里团结;在人际交往中,表现为谦恭礼让、谅解宽容、与人为善,特别是在对外交往中,重形象、讲礼仪;在社会生活中,表现为遵守规则、维护公德,同情弱者、扶贫济困,爱护环境、善待自然。
(3)榜样示范,言传身教
① 教师要以身作则。
在师德规范中,要求教师要为人师表,即要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
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等。其实就是只教师要用自己的言行举止向学生作出榜样,成为他们学习和效仿的楷模和表率。
② 树立优秀学生榜样。
榜样法是指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优异成就去影响学生的方法。促进榜样发挥作用的心理机制是模仿。模仿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班杜拉认为,个体的观察学习过程就是通过个体观察榜样的不同示范而进行的。而学习者通过这种榜样观察,有利于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小学生的可塑性强,给他们树立什么榜样十分重要,如果用正面的典型给他们做榜样,就可以激励他们向积极的方向去努力。多给孩子树立身边的榜样,挖掘每个孩子身上的优点并树立典型,孩子们都有争强好胜的心理,就会不由自主地以他们为标准要求自己,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家庭培养措施
都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使孩子养成文明的习惯,必须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有机结合,才能产生教育效益。
首先,在召开家长会时,为人父母者重温文明礼仪知识,塑造文明礼貌的家庭,身体力行地教育孩子从小懂礼貌、遵守文明规范,会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在与家长交流的过程中,我们还向向家长提出了四个方面的建议:
①父母要承担起文明礼仪教育的责任,不能过分娇惯、溺爱孩子。
②传承文明礼仪要从小抓起,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
③ 在家庭教育中要立规矩并做到持之以恒。
④家长要及时向学校反馈孩子在家的实际表现,如实填写学校印发的习惯养成调查表。
通过家校沟通平台等形式,与家长多交流、多沟通,特别要重视与“后进生”家长联系,取得家长的支持和理解,从而充分调动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学校教育的积极性,提高家长教育孩子的水平,真正使学校家庭形成合力,有效地教育学生。
四文明习惯监控评价
1文明习惯监控办法
(1)每天一名“文明用语”志愿者,监督当天的班级文明礼仪情况,并做好记
录
(2)每周进行一次“文明用语”反馈情况,师对这一周的文明用语行为进行小
结,查漏补缺。
2文明习惯评价标准
(1)在校尊敬老师,见到老师主动问好(不需要老师提醒,不管是不是教自己的老师都要主动问好。)与同学交往时注意使用文明用语(如:谢谢,对不起,没关系等等)
(2)在家中尊敬家长,跟父母说话时用敬语“您”,说话时注意语气语调,不能与父母大声叫嚷。
3文明习惯培养优秀学生评选、表彰办法
期末,以志愿者的记录本为主要依据,由学生民主选出“文明小使者”优秀学生5名,并予以班级奖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