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陶行知创造教育理论对中职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培养的启示(已发表,省二等奖)(已发表)
陶行知创造教育理论对中职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培养的启示
李芳
(仪征市工业学校江苏211400)
【摘要】陶行知先生是我国近代创造教育理论的开创者,他以“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为理论依据,以生活教育为核心内容,通过“六大解放”、“三个需要” 和“一个条件” 来解放、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采用启发式教育等手段来实施创造教育。职业教育只有贯穿于这一理念,在传授学生最新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个体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才能适应社会经济与科技的迅猛发展。本文从职业学校课程改革的实践出发,立足现实基础,阐述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创新精神创造能力
【正文】
一、前言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近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也是近代中国创造教育理沦的奠基者之一。无论是他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崇高人格,还是他那种不断开拓、改革教育的探索精神,无不闪烁着创新的智慧,折射着时代的光芒,特别是他提出的创造教育理论,更有其现实意义,已成为教育工作的主旋律。如何保证和提高学生素质,确保教学质量,促进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前职业教育面临的实际问题。
二.现状
近几年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实践中,课改一词出现的频率也在不断攀升。职业教育为了取得所谓“课改目标”,无不对学生开出了庞大的、系列化的教育内容清单,提出的教育目标所涉及的知识范畴和能力要求,脱离了学生“2年学校+1年企业” 学习模式的实际,盛行的依然是“满堂灌”的教学方法,结果直接导致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都很有限,在未来短期内极易被企业所抛弃。理由也很简单,对于中职教育,在三年之中学校要与企业共同培养一个理论知识上似乎可以赶超专科或本科,在实践能力上可以达到中级工或高级工所需要的能力在现实中是不可能的。职业教育追求教育内容远离具体的岗位知识和能力的这种脱离实际的状况实际是一种无奈的选择。
因此,要提升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就必须学习陶行知先生在学理、学制等方面的教育思想,让学生真正占有主体地位。在教学方面,陶行知先生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他倡导的教学法,是给学生以“猎枪”而不是仅给以“猎物”,目的是让学生学得感兴趣,敢于对知识的探索,以便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因此陶行知先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实践对于职业学校如何实施课程改革、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具有“新型头脑”的学生具有现实的启发意义
我校在积极探索学习陶行知先生创造教育理念的基础上,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这一课题作为学校的课程改革的中心工作,根据陶行知先生的教学理念进行了许多积极的摸索并制定了相应的对策,实施后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三、对策
3.1.激发兴趣、培养好奇心与求知欲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每一个学生都具有极强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充满着对新鲜事物的敏感。兴趣是推动求知的一种内在动力,那么在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呢?
3.1.1.教学要紧密联系生活
知识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同时应用于生活。陶行知强调:“要改造学校的教育,就要使教育与生活密切联系起来”。基于学习型社会,学科知识已不是学生可以获得的唯一学习途径,学生自主学习的时空已经发生转变,已从课内到课外,从校内到校外,只有让学生紧密的结合生活,寻找兴趣问题与学习的相关资源,选择自己认为合适的方式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亲身经历“做”、“考察”、“实验”、“探索”、“设计”、“创作”、“反思”等过程,体验生活,感受生活,从中分享成功的喜悦与失败的抗衡,无疑会更有效地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其好奇心和求知欲。
3.1.2.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化“静”为“动”
陶行知主张以新教育取代旧教育,并明确提出“去旧之方”、“革而新之,反对因循守旧的学校教育。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辅助教学以其教学信息载体的多样性、处理的数字性、组织的超文本性等特点,可创设形式多样、更为逼真的问题情景,有着传统教学手段不可比拟的优势,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使用模拟仿真,计算机的图形、动画、音效等直接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展示,通过鼠标的随意控制重现相关的动态教学内容,通过声、光、形、色、音等多种信息作用于学生,在学生的大脑皮层留下深刻的历史现象痕迹增加了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的趣味性,准确性高,直观性好,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1.3.课堂引入模拟实践
陶行知指出“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因此,在教学当中,应尽可能创设各种动手操作的情境,让学生的手、眼、脑、口等感官共同参与,特别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实践探究的培养和训练,这既有助于知识的掌握,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索精神,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我在讲解《刑法-盗窃罪》时,我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先设置一个模拟法庭的课堂,让学生自己模拟法官根据刑法的相关条例来审判一个假象的盗窃犯,模拟法庭课结束后,我及时的给予点评,教学的反馈效果非常好。
3.2.创造机遇,捕捉创新的灵感,陶行知先生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可见,要创新,就要寻源,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现成的教学资源,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性、自主性、创造性为主要特征的多种活动内容的课程,通过多种活动项目和活动方式,在体验—自悟—成功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3.2.1.重在参与,力求创新
陶行知提出学生的创新能力时,十分强调教师的创新精神,倡导“教学与做的合一”的方法。他提出“以教人者教己”的原则。《陶行知全集》第一卷第60页说到“敢探索未发明的新理,即是创造精神;敢入未开发的边疆,即是开辟精神。创造时,目光要深;开辟时,目光要远。总起来说,创造、开辟都要有胆量。在教育界,有胆量创造的人,即是创造的教育家;有胆量开辟的人,即是开辟的教育家,都是第一流的任务。”因此,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实际也就是“创造”,教师要如其中所说,身先力行,带领学生一起去开发创造的沃土,树立学生参与、合作、关心、进取、创新的意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动手操
作、探索研究、创造发明等的能力。教师要在教学中,随时随地捕捉灵感,恰如其分地让孩子们自己去学,去做,去创新。例如有一次我在课上提问:我们居住的城市变化有多大,孩子们激情高涨,积极发言,大多数学生提到了有很多高楼大厦,很多大型企业,可以概括为一句话:家乡的经济很发达。一位学生却提出了相反的观点:“小河变黑了,小鸟变少了”。我及时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开设了一节“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实践课,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生参与实践课的过程中,我鼓励学生成为主宰活动的个体,教会学生如何通过网络手段掌握多渠道收集和整理资料的方法;查资料时,要找主要的东西,不要胡子眉毛一把抓;列举对策时,要注意操作的可行性等。及时发现问题,引导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当学生的实践课结束时,我觉得“重在参与,力求创新”这句话也真正落实到了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中。
3.2、2.营造发展空间, 促进学生能力的多元化发展
陶行知先生说过:“要改变以‘学科为中心’、‘课堂为中心’、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育的弊端,加强教育与社会生活的联系,认为做的最高境界就是创造。因此他提出了“六大解放”,他主张的“六个解放”:一是解放学生的头脑,让他能想;二是解放学生的双手,让他能干;三是解放学生的眼睛,让他能看;四是解放学生的嘴巴,让他能谈;五是解放学生的空间,让他能深入社会里获得得更丰富的学问;六是解放学生的时间,要给学生一些时间消化所学的知识、学自己想学的知识、干自己感兴趣的事情。陶行知先生觉得有了“六大解放”,创造力才可以尽量发挥出来。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实际也就是“创造”,我们不是缺少资源,而是缺少发现,课程改革给了我们一双慧眼,也给了我们勇气.因此,我们要认真学习这“六大解放”,通过多种途径、手段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协作;对自我、社会、科技、文化引起足够的关注;赋予学生充分自由的时空,让他们无拘无束,尽情地去做,去学自己所感兴趣的、向往的事情,引领学生走向创新,为学生的个性发展营造一个开放的学习空间。
3.3树立创新与创造意识,提高心理素质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发展不竭的动力,是当代世界经济竞争的核心。作为职业学校的学生,在建立创新型社会的发展机遇中,不仅要有创新的思想意识,还应具备创新的行动意识。
3.3.1.树立竞争意识
职业学校培养的学生是既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又有较强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的中级技术应用型人才,这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应加强对自己所学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利用学习空闲尽可能的多的钻研专业知识,同时要力所能及参与社会实践,加强动手能力的培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实践中提高基本技能,为进入社会工作打下牢固的基础,为适应市场的竞争作准备。
3.3.2.提高专业技能素质
每个人都具有创新和创造的潜能,关键在于能不能主动开发自己的潜力和潜能,尤其是即将走上社会的学子在面临就业和创业的问题时,必须紧跟新形势、新信息,学习新技术,树立新观念,练就一身好本领、好绝活,能够更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所提出的更高要求
3.3.3.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学会控制情绪,摆脱焦虑,控制冲动、愤怒,在挫折和失败面前保持镇静,处变不惊,化解不良情绪,对自己的优缺点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自我激励等这些都是教师训练学生加强心理素质的关键。学生有了良好的心理素质,就能持之以恒,向设定的目标努力前进。
四、结束语
陶行知先生主张教师要去创造新型的学生,他认为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而学生的任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所以,陶行知强调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放在教育的突出地位,这不仅是学校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解决就业问题的需要。
参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实践过程给了我们深刻的启迪: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文集.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
(2)杨丽玲.学校学生素质教育的探讨.中国科技信息.2007(12)
(3)马建平.略论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素质教育思想.决策管理.2005(15)
(4)陈芳,张丽娟.陶行知创造教育理论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安康学院学报.2007(4)
(5)徐泽树.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在物理教字巾的运用.教育·科研.2007(8)
(6)陈胜勇,杨鹏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推进职业学校素质教育的开展.高教研究.2003(9)电话:***
第二篇:浅谈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浅谈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真正的教育必须能造就能思索、能建设的人”,应培养年青一代成为“新时代之创造者,不是旧时代之继承者”。纵观陶行知教育思想,我们可以发现,大力倡导创造教育、积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是陶行知创造教育理论的鲜明特色,也是其教育思想的起点和归宿。他以生活教育为基础, 认为创造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活力,是“生活教育”的目的;认为创造教育就是要把行和知、手和脑统一起来,培养学生“独出心裁”的教育;认为教师“所要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教师的成功就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
毋庸讳言,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影响着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学活动以教师为中心,课堂教学忽视了实践的、感性的、可操作性的活动,忽略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教学时空局限于课堂,学生缺少独立思考的机会,没有自主研究的时间与空间;教学手段单
一、方法机械,重视知识的简单识记,忽视了对学生的理解引导;课堂教学以应付考试为目标,使得学生所学知识不能运用于实践,运用于生活。
当前课堂教学改革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将促使我们从“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出发,抛弃“鸟笼式”的课堂,走出“接受学习、机械记忆”的境地,循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去“探未发明的新理”、“入未开化的边疆”,培养“脑手双全”、富有创新品质和创新能力的“活人”。
一、民主宽容是创造的温床
“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只有民主才能办到,只有“民主的目的、民主的方法”才能完成。由此可见,对学生来说,宽松民主的师生关系不仅有利于其良好个性的形成和发展,而且有利于创造思维的萌芽与发展。“世界上没有不能弹奏的曲子。”坚信每一位学生都有着无限的创造潜能,要做的不是从“零”开始的培养,而是努力营造学生心灵自由放飞的沃土,提供机会让学生创造的泉水无拘无束地奔涌。
1.说的自由。陶行知先生说:“小孩得到言论自由,特别是问的自由,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在教学中除了按预设的教学目标组织课堂外,还要给学生留足思考的时间、思想的余地,使他们的思维在其间纵横。轮流上台,与教师、同学一起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既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增强了自我表现的意识,又激发了学习的兴趣,激活了学生的创造思维;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不同的答案采取延缓策略,以保护学生的自尊和创造学习的热情;对学习困难的学生,勉励他们在自信中独立地自由思考,碰到“疑难杂症”允许请他人帮忙,共同协商、共同探讨、共同解决。随着广阔思维空间的形成,学生的创造火花就会不断迸发。
2.错的宽容。教学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生成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有时难免会产生认知上的偏差,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我们常常报怨学生连“什么是生产力、生产关系”都不知道、“哪是权利、哪是义务”都分不清,还学什么政治!不出错误成了衡量学生学习成绩的最重要的标志。我们太习惯于将自身作为思考半径,从而忘记了“所有的创新都是尝试错误的结果!”其实对学生而言,因为他们不成熟,出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不许学生出错,就是扼杀了学生发展和创造的可能性!只有学生出错,教师通过引导、点拨或师生间的相互启迪,才会达到教育的纠偏效果,这也恰恰是教师教学的意义所在。因此,允许学生出错,还学生“错”的自由,是教师对学生价值的承认,对学生创造力的真正尊重和爱护。
二、兴趣爱好是创造的动力
兴趣爱好是焕发智慧潜力的内在动力,它使学生萌发出强烈的求知欲,从内心深处产生一种自我追求、自觉探索的欲望。没有兴趣的个性机能只会如死水一般地凝滞。任何教学、教育措施如果能焕发兴趣,就能
解放儿童,解放他们的脑、手、嘴,促其手脑并用,能言善道;就能促进他们全面、自由、和谐发展。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言:“我们在创造线上,若无发明欲,便依然不会探寻未知之境界,以开发科学之源泉。”可见,兴趣不仅是学习最好的老师,也是创新之母。没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就没有学习的自动力,也就没有创造的智慧和灵感。
1.情境激发。在政治课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在于了解和分析国际国内重大时事政治及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选用一些典型的、能激发学生共鸣的时政热点配合教材讲解,引发他们表达观点的好奇心和兴趣。要针对学生好动、好说、好参与的特点,做到讲解与讨论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动脑与动手结合,动脑与动口结合。不断变换教学方式,积极开展诸如讨论课、听讲座、看录像、社会调查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记得“美国总统布什连任成功”的消息传开那天,当我走进课堂就感觉出学生的情绪都非常激动,个个议论纷纷。在这种气氛中是很难把教学内容讲下去的,我站在学生中间说:“这是很正常的事情!美国的民主本来就是‘驴象之争’,玩的就是有钱人的游戏。你们是怎么看待资本主义民主的?”同学们纷纷站起来各抒己见:“美国的民主实质上是资产阶级享有的民主”“资产阶级的民主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上的民主”“美国的穷人是没有民主可言的”“资本主义民主是一种虚伪的民主”„„一个个富有个性的观点、一个个颇具创意的论断,顿时呈现在课堂上。
2.成功激励。学生的兴趣能够焕发积极的学习过程并带来成果,而学习成果反过来又会使学生产生满足和喜悦,从而焕发出更大的学习兴趣。可以说,真正的学习兴趣是来自学习获得的成功!成功是兴趣之母。为此,我们要相信“千百个小孩中,一定有一个小孩是天才,是创造者,发明者”。要善于运用激励策略,帮助学生在学习中凭自身力量不断取得成功,满足学生的成就感,激发他们的创新动力机制。第一次的、哪怕是
点点滴滴的、微不足道的学习成功,对那些“笨孩子”都会构成巨大的动力,并成为他们获得“自由”、探求新知的起点。
三、批判质疑是创造的种子
创新需要有敢于怀疑、勇于批判的精神,需要有挑战权威、质疑前人的勇气。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 可以这样说,一切发明创造都源于“问”。没有“问”,就没有发明;没有“问”,就没有创造。问题是创造的源泉与起点,是激发思想火花的导火线。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和善于质疑问难,充分发挥“问题”这把钥匙的作用,引导学生掌握提问的技巧,点燃创造的火花。
1.“问”起于思。解放了空间,“才能搜集丰富的资料,扩大认识的眼界,以发挥其内在的创造力”;解放了时间,“可以使儿童有时间从容地消化、思考所学知识,去接受自然和社会的宝贵知识,积极去创造”。只有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学生才能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开放性问题的材料,留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怎么想就怎么问,引导学生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现象到本质,慢慢学会质疑。如在学习“劳动者在生产中起主导作用”这一知识点时,我给学生提出了一个探究思考题:我们今天的电脑如果放在原始社会,能不能发挥其效能?为什么?给学生留了三分钟的时间思考,并允许学生相互探讨、相互帮忙。经过一番问题的思索和资料的查询,有的同学自言自语地说:“电脑是高科技产品,使用时没有一定的技能是不行的。是能还是不能呢?”有的同学与同桌讨论开了:“你觉得能还是不能?”“能。原始人经过培训,就能掌握电脑知识并运用于生产实践。”“不能。原始人没有什么科学文化知识,劳动技能很差、生产经验贫乏,因此他们不会使用先进的生产工具。”„„同学们在“能”与“不能”的争论中,大胆地想象着、思索着„„
2.“问”因人异。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思维方式、学习风格的差异,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惑与不解也不尽相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因材施教”,重视儿童个性的发展,正确对待个体差异,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正如陶行知先生所指出的:“人像树木一样,要使他们尽量长上去,不能勉强都长得一样高”,应当是“立脚处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要因人而异地引导学生大胆质疑,逐步形成多思、善问的习惯,以此培养学生独立质疑的能力。通过创设小组合作学习情景,充分利用学生的个体差异,以此培养学生互相提问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独立质疑的能力。如在教学初二《依法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时,我利用多媒体信息创设小组协作和自主学习的环境。首先为学生提供了一段录像——生活中常见的清新空气以及由于人为破坏的被污染了的空气,让同学们观看;然后请同学谈谈观看后的体会。同时向同学们说明:以百分为基础,提出和回答一个问题奖10分,看哪位同学问得最多、答得最多、为本小组作的贡献最大。在学习过程中,同学们相互悄悄地问:“我只想到了空气污染的危害性,你想到了什么?”“我只提出了一个,你能提几个?” 学生试着问、想着问、争着问,问与答自由矫正。这样,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独立质疑、善于表达、善于合作的意识与能力。
3.“问”终于省。学习的过程是在个体交流与共享中不断生成、不断完善的“再创造”过程,它必须经过反复思考、深入研究、不断调整才能完成。这就需要学生有较好的反思意识和能力。陶行知先生强调要给学生“点石成金的指头”,而不是“金子”。对教师来说,成功的教育不是去告诉学生答案,而是教会他们学习的方法。反思不仅是一种良好的学习品格,更是创造性学习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每一次的训练、提问完成后,要引导学生反思、自问:“我今天学习了什么?”“懂得了什么?”“还有什么没有弄懂?”“学到了什么方法?”“它可以用在哪些地方?”经过自我反思,不仅让问题得到梳理和升华,而且培养了学生自我质疑的能力。
“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让我们循着陶行知创造教育的足迹,以民主宽容的教学情怀,做一个创造潜能的欣赏者、激发者、培养者;以创新的教学观念和方法,在创新教育的田野上与学生“共舞”。
主要参考资料:
1、《陶行知文集》。
2、谢关火:《初中思想政治研究性学习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4.123、杨九俊、吴永军:《建设新课程:从理解到行动》通识卷,《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74、高松林:《论创新视野中的学生观》,《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