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农民增收状况调查

时间:2019-05-13 03:37: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农村农民增收状况调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农村农民增收状况调查》。

第一篇:农村农民增收状况调查

农村农民增收状况调查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不断深入和国家经济的大力发展,西部地区农村农民的收入也从以前的单一途径收入实现了多种途径的收入,农民的增收也在这变化中成倍的增加。为了更详细的了解农村农民的增收状况,在春节期间我特意向村内长者以及村内干部了解了一下近几十年内村民收入的变化和状况,以下是我此次调查的内容和结果:

为了初步了解农村农民的增收状况,我决定先在一个时间跨度较大的范围内进行调查,时间跨度初定为从改革开放一直到现在。于是初步的调查对象确定为了村内的一些较年长的老人,他们大多经历了新中国的诞生、大跃进、文革以及改革开放和土地包产到户,他们无论是从时间跨度上来说还是从对收入状况的了解程度上来说都很符合本次实践报告题目的要求。在清晨暖融融的太阳下,村里的几个老人正在村口晒着太阳聊着陈年老事和当今实时。我坐在一个姓刘的老爷爷旁边向他提了一个问题:在土地还没包产到户之前您家里主要的收入是什么啊?刘爷爷吸了一口烟说:没包产到户之前就是在集体公社里干活种地么,基本上没什么收入。这时坐在旁边的另一个老爷爷也插话说:公社里干活挣工分,主要的收入就是集体每年劳动所得的粮食。之后我又问:土地包产到户后呢?这时刘爷爷的情绪高涨,一边说一边用手比划着:有了自己的地以后,感觉干啥都有劲了,每天天不亮我们一家子就到地上开始忙活,希望可以打更多的粮食,那时候我们在地里特别能吃苦,那像现在的孩子一到地上干活就叫苦。有了自己的粮食后,心里也很高兴,之后我们家还养了牛、羊、鸡等,过年也有自己的肉了,也不用粮票和肉票了。我又问道:听说后来你们家还种过蘑菇?刘爷爷说:种过,是前十几年前的事了,那时虽然家里吃喝不愁了但是为了增加收入,你叔叔他们一辈又开始干起了别的事,当时你叔叔听说种蘑菇能赚钱就建了一个蘑菇棚开始种蘑菇,种了蘑菇之后手里面就有些闲钱了。后来这里有开始建蔬菜棚,你叔叔又建了一个蔬菜棚,之后日子就好了,家里还建了新房子。

之后我又来到了村里的王叔叔家里,王叔叔在乡政府工作有十几年了,我想他对我的这个调查应该很有帮助。到王叔叔家里后王叔叔很热情的叫我坐下,我边做边说:王叔叔,有个事麻烦你一下,我现在正在做一个关于农村农民增收状况的调查,希望能得到你的帮助。王叔叔点点头说:嗯,可以,没问题!于是我问道:王叔叔,近年来我们这里农村农民主要的增收有哪些啊?王叔叔说:现在大家收入途径很多,不像以前就知道个种地的,再加上这几年国家政策也好,大家挣钱的路子很多。现在基本上就是家里男的出去务工,女的照顾家,家里有老人的,两口子就出去了。不愿意出去的,有的人就搞大棚蔬菜,还有的搞养殖业,还有些人在城里做生意。你看这几年我们这里的工厂也越来越多,许多人还到附近的厂子里去工作,这样既能工作还能照顾家里,基本上就这些了。大家就业、赚钱的机会是越来越多,你看,大家收入多了把新房子也盖了,有的人把车也买了,生活确实比以前好多了。之后我又和王叔叔聊了一会关于家乡这几年的经济变化。临走的时候王叔叔还特意叮嘱我在学校里要好好读书。

通过我的调查和我在家乡所看到的这十几年的真真切切的变化,我总结出了农村农民的增收状况由以前的单一途径转变成了现如今的职业多样化、多途径的方式。在国家三农政策的大力扶持下,农民的收入越来越多,赚钱的途径也越来越多,现在政府还专门给没钱创业的农民贷无息贷款,对于养殖业、种植业还有专门的贷款和补贴。加上乡镇附近的工厂越来越多,农村农民的就业机会也越来越多,随着国家经济的大力发展,农民也逐步迈入了更加幸福的小康社会。

第二篇:农村医疗服务和农民医疗状况调查

农村医疗服务和农民医疗状况调查

一、调查说明

农村居民医疗服务状况问卷调查报告近年来,群众反映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比较突出。为了了解当前我市农村居民医疗服务状况,我组于近期在平顶山市选取了100户农村居民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当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广为人知,也受到了大部分农户认可,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实际工作中也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要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保持持久的生命力,还需不断倾听农民的呼声,改进工作方式方法,不断完善实施方案。

二、调查方式

抽样问卷调查

三、调查目的运用在校学习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去研究和探讨实际问题的实践锻炼,培养我们运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通过这次实践调查,更好地了解农村医疗服务问题。

四、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涉及全市100户384人,人均纯收入4611元,95%为非低保户,5%为低保户。

五、调查时间

2012年7月15日至2012年8月25日

六、调查内容及数据

低保户中有80%是因疾病损伤致贫,20%是因家中劳动力少致贫。

七、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73%的人选择距离家最近的卫生组织是村卫生室,10%的人选择是私人诊所,9%的人选择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的人选择是乡镇卫生院,1%的人选择市级以上医院;家到最近的卫生组织的距离60%的人选择不足1公里,39%的人选择在1-2公里,1%的人选择在2-5公里。

(二)99%的农户参加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在被调查的100户中,只有1户没有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参保率达99%。

(三)66%的人认为农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应以保大病或保住院为重点,33%的人认为门诊、住院都保,1%的人认为应以保门诊或保小病为重点。

(四)19%的人对农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感到满意,71%的人基本满意,8%的人不满意,2%的人选择说不清楚。不满意的地方主要有报销医药费少,报销手续烦,定点医院收费高,定点医院看病手续烦,定点医院少,就医不方便,定点医院医疗水平低等。

(五)47%的人认为农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个人所承担的比例基本合适,11%的人认为过高,10%的人认为过低,32%的人选择说不清楚。

(六)在现有合作医疗基础上,44%的人愿意再增加医疗保障支出,56%的人不愿意增加。

(七)如果有家庭成员患病,经常就诊的医疗单位44%是村卫生室,44%是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是私人诊所,5%是县级或以上医院。选择上述单位的主要原因:56%是离家近,13%是质量好,11%是定点医疗单位,8%是有熟人,7%是价格低,5%是其他原因。

(八)调查前半年,22%的农户没有家人患病,59%的农户有家人得了小病,10%的农户有家人有慢性病,7%的农户有家人患了大病、重病,2%的农户有家人得了其它病。89%的人患病后及时就诊,共花费医药费121743元,按照规定能报销或减免43509.4元,实际报销或减免20712.3元。没有及时就诊的主要原因有病轻,自己治疗,经济困难,能拖则拖,医药费不能报销等。

(九)43%的人认为现在看病难,51%的人认为不难,6%的人选择说不清楚。

(十)86%的人认为现在看病贵,5%的人认为不贵,9%的选择说不清楚。认为贵的原因主要有药品太贵,检查太多,医疗机构乱收费,个人支付比例高等。

(十一)9%的农户因家人得病在2012年向医生送过红包。

八、总结

(一)报销范围窄、比例低,报销的医药费少。调查显示,实际报销或减免仅占全部医药费的17%,农民挣钱不易,他们希望每一分钱的投入都要得到回报。而目前我市推行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以大病统筹为主,对小病、门诊补偿的比例很低。而一般来说,农民患上需住院治疗的大病相对较少,而头痛、感冒等小病时有发生,但不需住院治疗。因此,农民在缴纳费用后,往往全年得不到任何的医疗补偿,导致农民认为付出多,回报小,不划算。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民的积极性,身体健康、没有患过大病的农民不太愿意参加。

(二)部分定点医院不规范经营,乱收费,农民利益受损。调查显示药品太贵、检查太多及乱收费是目前看病贵的主要原因,而现在的医疗机构都是按市场经济规律经营,追求利润最大化是目标之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定点机构有在合作医疗制度中受益的期望,而定点医院是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实施第一线的部位,它的服务好坏和收费高低至关农民切身利益。定点医院收费普遍较高,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所能获得的补偿相比微不足道。许多农户反映,同样一个感冒或其它小病,在私人医生那里只花二十多元,而到定点医院却要花费几百元。一些比较常见的小病,医生却要病人作各种检查,什么心电图、B超和各种化验,小病大看现象时有发生。为了能报销,有病往定点医院跑,路费、餐宿费、误工费再加上虚高收费等,化了许多冤枉钱,就算得到了一定补偿,仔细算算反而不划算。

(三)定点医院少,看病手续烦。调查显示,农民就医大多数选择乡镇卫生所、村合作医疗站以及个体医生。因为他们觉得这些医疗单位离家近,就医方便,药价便宜,收费低,服务态度好。定点医院少,给农民看病带来不方便。

(四)村卫生室及私人诊所的医疗服务水平低。所调查的100户中,有51%的农户患病选择经常就诊村卫生室或私人诊所。在这些医疗单位中,规模小、设备简陋、药品种类少。医生的文化素质低,难以满足农民就医需要。在80年代以前从业的人员中,很多都是集体经济时期的赤脚医生,他们的医疗技术水平普遍较低。

(五)医务人员的素质差。调查显示患大病的农户有超过50%的人给医生送过红包,部分定点医院的医生服务态度欠佳也是农民看病难的主要原因之一。

九、建议

(一)加大政府的投入程度,充分体现政府为民办实事的诚心。

(二)及时调整补偿标准,扩大报销范围。

(三)逐步扩大定点医疗机构,方便参保农民就医。

(四)调整优化农村卫生资源,加快服务模式改革。

(五)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加强人才培养,提高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

(六)进一步完善药品采购制度,切实降低农村药品价格。

(七)继续纠正行业不正之风,控制不合理医药费用,减轻群众负担。

(八)可以对患重病、大病的因病致贫农户实行医疗补贴。多渠道、多方面增加农民的收入,建立了适应卫生事业新形势发展要求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和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形成了强有力的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保健网络。

(九)可以对患重病、大病的因病致贫农户实行医疗补贴

(十)多渠道、多方面增加农民的收入,用发展的方式解决农民“看病贵”的问题。

十、感想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国家对农民的关心,是国家为解决农村居民的医疗保障问题所作出的一项有效的政策。它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由于它的投保比例很高,其收费也较商业医疗保险便宜得多,再加上国家和地方财政的补贴,使得每人只需交10元便能加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所以它具有的优势之一是:缴费便宜。是广大农村居民买得起,用得着的实用保险。它虽然从根本上对我们农村居民在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上给于我们了一定的帮助,也能为我们在医疗一些花费不是太多的疾病上提够相当一部分的补助。但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重大疾病面前,是发挥不了多大作用的。它虽然缴费低,报销比例较高,但这也决定了它的保险金额小。在面对重大疾病或需要大量金钱医治的疾病时,它便不能满足农村居民的保险需求,在这时,昂贵的医疗费用还是让普通的农村家庭吃不消。所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仅仅只能解决农村居民一部分的医疗保障,不能全面解决农村医疗保障问题。

这次实践活动中,我收益非浅。身为一名大学生,作为未来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理应增强社会实践能力,为社会做力所能及的事。我立志将实践进行到底,因为实践着,我们快乐着!

第三篇:靖边县农民增收调查

靖边县农民增收调查

在快速增长的背后

去年年初,我们到靖边县东坪村作了个专题调研,发表了《一个偏僻山村人均收入如何突破了八千元》一文,引起了较大反响。岁末年首,又从靖边传来佳音,2010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599元,增速和增长额名列全省前茅。最近我们以惊喜的心情,再次踏上了这片热土,开始了对快速增长背后秘笈的探访。

现代农业引领

靖边县地处毛乌素沙漠南缘,位于榆林市西南部,所辖面积5088平方公里,总人口31万,其中农业人口26.7万人。近年来,靖边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富民强县为主题,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大力发展现代农业。2010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23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同比增长26%,净增1568元。

高产马铃薯。马铃薯是靖边农业的第一大支柱产业。2010年,全县马铃薯播种面积达50.6万亩,占全县农作物播种总面积的44%,平均亩产量1.2吨,总产量60多万吨,农民人均收入3000多元。近年来,县财政投入近千万元,先后成功引进脱毒紫花白、高淀粉商品薯、专用薯等7个新优品种,同时加大科技投入,采用种薯脱毒化、施肥平衡化、灌溉节水化、耕作机械化、栽植大垄化、管理科学化的生产模式,创造了一个个国内外马铃薯高产的“神话”:570亩布尔班克马铃薯平均亩产达到4768.5公斤,超过了世界马铃薯先进生产国家的平

均单产水平,其中有60亩平均亩产达到5136公斤,创全国马铃薯单产最高纪录;1140亩布尔班克商品薯经农业部测产组专家测定,亩产达5037公斤,创造了目前全国大面积高产最高纪录;东坑镇3万亩夏马铃薯平均单产达3810公斤,创全国万亩夏马铃薯平均单产纪录……今天,皮薄、眼少、口感好的靖边马铃薯已走出陕北,打入全国市场,供不应求。其中,布尔班克商品薯已成为北京、上海等地麦当劳、肯德基极为青睐的直销原料。

高效大棚菜。这几年,县上紧紧抓住生产基地建设,大搞新技术、新品种推广,以现代设施农业为主,强化日光温室、拱棚、大田蔬菜三大生产基地建设,实现了“三大基地”同步发展。

2010年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15.3万亩,占全县农作物总面积的11.2%,其中标准化蔬菜生产基地5.4万亩,设施蔬菜基地5万亩,新建温棚805个,大拱棚5008亩,小拱棚1.2万亩,主品种有辣椒、洋葱、台蒜、胡萝卜等。这些产自黄土高原的蔬菜以其品质优、耐贮运,目前已远销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乃至马来西亚、新加坡、越南等东南亚国家。靖边已成为榆林乃至全省较大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2010年,蔬菜产业为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贡献了1200多元。

优质靖边羊。靖边羊素以“肉质细嫩、不膻不腻”闻名遐迩。近些年靖边县黄蒿界乡因养羊而声名鹊起,全乡白绒山羊饲养量10万只,是远近闻名的“陕北白绒山羊良种繁育基地”。五合村养羊大户李树占,养羊200余只,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上,全家人均纯收入的80%来自养羊。该村家家户户都养羊,50只以上的养羊大户就有200多个.全村人均

纯收入的70%来自养羊业。

截至2010年底,全县羊子饲养量达到165.7万只,存栏107.1万只,出栏量58.6万只,较“十五”末增长39%,产值占到畜牧业总产值的36.8%,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中约1300多元来自养羊产业。劳务经济对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贡献也是功不可没。2010年全县劳务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0%多。

扶贫攻坚跟进

以移民搬迁为重要抓手的扶贫开发也是靖边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据县农综办负责同志向我们介绍,近几年来,他们坚持“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原则,通过就地建设移民新村和将偏远山区散户搬迁到川道集中安置等形式,大打扶贫攻坚战,使3.6万贫困人口走上脱贫致富的新路子。

望夏村,距县城不到10公里。这里的村民都是从百里之外的白于山区搬来的。全村共有160户、800多口人。村民王石山告诉我们,他家原住在距这里100多里地的五里湾乡苏家湾村,一家三口有30多亩坡地,种一些马铃薯和玉米,一年下来全家人均收入不到2000元。搬下来以后,政府给每户分了7亩水浇地,他和老伴在家种地,儿子在外打工,每年的人均纯收入少说也在万元以上。现在,吃、住、行就更不用说了,不像过去,连吃水都要从10多里以外的山沟里用毛驴往回驮,儿子找媳妇都困难。村民刘初军还在自家院子办了个养鸡场,养了3000只鸡,加上马铃薯、玉米的收入,今年全家的人均纯收入已经超

过2万元。

刘正平,64岁,家住席麻湾乡东高峁村,是就地搬迁的移民。过去,一家9口人挤在距村子3里地之外的半山腰的几间破土房和土窑洞里,守着30亩坡地过活,人均纯收入2000来元。搬下来以后种了18亩水浇地,加上两个儿子打工收入,今年全家人均纯收入可达到2万元。问他搬下来感受到的好处时,他想都没想,“好处多了。过去住土房土窑洞,现在住110平方米的楼板房,当然好。出行方便了,娃娃上学方便了,沼气、太阳能也用上了。过去是大缸淹咸菜还不够吃,现在是新鲜蔬菜吃都吃不完。”

据县农综办的同志讲,2006年以来,全县累计投入各类扶贫开发资金近6亿元,其中县级财政1亿元,建成扶贫重点村87个,移民点33个,并给这些地方的群众打了井、修了路、通了电,生产生活条件大大改善。全县的贫困人口由2006年的6万人减少到现在的2.4万人。

农水基建助推

农田水利建设事关农业的稳定发展和农民的持续增收。调查中,县上水利部门的负责同志向我们介绍了近年来全县大兴农田水利建设的情况。通过兴修水利使旱地变水地、平整涧地沟道、修建宽幅梯田、加固淤地坝、新开坝地等,全县新增耕地10万亩,新增水浇地10万亩,粮食产量由“十一五”初的年16万吨提高到现在的26万吨。

王渠则镇地处靖边县西南45公里外的白于山区腹地,有8个行政

村,99个村民小组,人口1.3万,耕地11万亩,是全县的农业大镇。2008年以来,全镇累计投资1700多万元,打深井65眼,维修及配套旧井8眼,建设完善了相应的各类节水灌溉设施,使1.5万亩旱地变成能够进行半固定式喷灌的水浇地,粮食产量亩均增加了300公斤,增收800元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7年的2720元,预计提高到今年的8500元。他还告诉我们,白于山区总共17个乡镇,其他16个乡镇的做法也是大体如此。

在闫米洼村,我们参观了5000亩高效节水灌溉项目。站在村委会门口的台阶上,指着这5000亩通过平整涧地沟道,集中连片、宽阔平整的高产田,书记对我们说,自从实施了高效节水灌溉项目,这里的马铃薯产量由过去不足500公斤提高到2000公斤左右,玉米产量由400公斤左右提高到800公斤左右,闫米洼村的农民人均纯收入今年突破1万元不成问题。

几点启示

靖边县促进农民增收的过程,就是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过程。其成功的做法,至少有以下几点启示:

启示一,“三化同步”是趋势。我国已进入统筹发展的新阶段,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既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也是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新趋势和新要求。靖边县在加速推动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和城镇化进程的同时,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就是这一趋势、这一要求的生动体现。

启示二,加大投入是保障。促进农民增收,关键在于调整分配格局,加大“三农”投入。靖边县在实现跨越式发展中,能够重点突出“三农”,资金项目倾斜“三农”。2010年县财政投入“三农”的资金就高达4.37亿元,占全县财政总支出的30.1%。其投入之大、比例之高在全省乃至全国一些县区也是不多见的。

启示三,农水建设是基础。陕西农业发展的希望在陕北,陕北粮食增产的希望在沟道。近几年来,靖边县通过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新增耕地和水浇良田20多万亩,项目区粮食产量成倍增长,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防治,为农业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启示四,抓住“两头”是方法。近年来我省农民人均收入虽有较快增长,但总体上看,在全国的位次还相对滞后。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省贫困人口较多,拉低了全省农民收入的平均水平。靖边县采取抓“两头”的方法,在自然条件较好的北部地区以发展设施农业为主,能快则快,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万元以上,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南部立地条件较差的白于山区,通过农田水利建设、培育主导产业、移民搬迁等开发式扶贫措施,重点提高低收入人群的收入,使其尽量少拖后退。

第四篇: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与农民增收调查

经济管理学院大学生社会实践报告

题目: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与农民增收调查

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

年级:09级

班级:3班

姓名:曲啸天

日期:2010年7月

建设小康社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针对建设小康社会这个目标,中国目前面对的最大事实是中国拥有九亿农民,所以要建设小康社会并最终建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三农”问题是我国政府工作的重点。十七届三中全会上,党中央再次提出要推进农村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现以吉林省洮南市万宝镇为例对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并促进农民增收进行初步分析。调查分析表明,万宝镇的发展潜力较大,基础较好,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并可实现农民收入的持续快速增长。

我本人就是一个土生土长的万宝人,对万宝镇的变化、发展可以说是再熟悉不过了。万宝镇在最近几年的发展有很大的突破,当然也有很多的不足。经过调查分析表明:万宝镇经济发展基础好,农民收入增长潜力大,但是要想尽快提升经济水平,实现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还有很大的困难。为此,必须大力调整当地产业结构,提升万宝镇的整体经济发展效益,为农民增收打开出口,奠定基础。下面我就以万宝镇的发展为例,对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并促进农民增收进行分析。

一、万宝镇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调整所具备的基础。

农业基础好。

万宝镇位于一个大土丘上,无大水旱灾害。全村共有耕地面积过万亩,有中小型拖拉机、配套农机具,农用运输车,变压器。主要农副产品为优质杂交水稻、小麦、油菜籽、花生、打(西)瓜等,副业主要有生猪、羊、鸡、鸭、鹅等。基础设施较好。

万宝镇是原万宝镇镇政府所在地,基础设施相对于周边几个小村庄来说要好得多。万宝镇有中、小学各2所,医院1所,诊所4所,兽医部2家,粮食收购站N处等。而且县道穿村而过,再加上“村村通”工程使得万宝镇与周边几个小村庄的交通更加便利。

经济基础较好。

据初步统计,万宝镇有各类店铺百余家,包括杂货店、服饰店、熟食店、理发店、家用电器店、农产品销售店、学习用品店等;另外,有饭店N家,农贸市场1处(十字路口)、铁匠部N家,车辆销售维修部N家,养鸡场N个,养鹅场N个,养猪场N个等。相对于周边村庄来说万宝镇有较好的工商业经济基础。

二、万宝镇产业结构调整存在障碍的原因。

1、农民依靠微薄的农业收入无法有效的去参与产业结构调整。

万宝镇的农业生产缺乏科学指导,另外万宝镇的农产品深加工程度较低,致使农产品的附加值很低。这都使得农民收入较低,除满足日常的生产生活外,基本上没有太多的多余资金投向二、三产业,从而决定了全村以农业生产为重要来源的现状。

2、市场过小。

万宝镇全村人口过万。本村已经有的工、商业基础已经完全可以满足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需要;而另一方面由于农村竞争力量太小无法与城镇工商业相竞争。这就决定了丁岗村的工商规模无法扩大,从而决定了万宝镇以农业为主要产业的现状。

3、信息闭塞。

信息的灵通与否对经济发展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万宝镇虽然电话普及率已经达到90%以上,但是电脑的普及率很低,致使当地村民不能了解到最新的信息。

4、知识水品太低。

据初步统计,万宝镇除了初中和小学有少数老师是大学学历和高中学历外,其余村民主要以初中和小学学历为主。这样的知识水品是搞不活工商业的,就连农业本身也只是主要以经验生产为主,经济效益低下。

三、丁岗村农民收支状况。

1、外出务工收入已成为村民主要收入来源。

近几年,万宝镇青壮年大量涌入外地打工。据统计,2006年万宝镇全镇外出务工14000人,劳务收达8000多万元,已成为镇域经济的半壁江山。据不完全统计平均每人每年外出务工收入可达到6000元左右,而农业人均收入只能达到3000元左右。这也导致了大量的人员外出,使得当地的劳动力大量的流失。

2、副业收入成为最近几年农民新的经济收入点。

当地村民都在各自家里饲养各类家禽、家畜如鸡、鸭、鹅、猪等,然后销往外地,由此而获得的收入也很可观。有的饲养户已成为养殖大户,收入较高。

3、教育支出所占比重最大。

据初步统计,万宝镇平均每年用于一个小学生的教育支出为500元左右,用于一个初中生的教育支出为1000元左右,用于一个高中生的教育支出为5400元左右,用于一个大学生的教育支出为9700元左右。由此可以看出当地村民的家庭支出主要为教育支出,特别是对于家里有高中生和大学生的家庭。

四、制约万宝镇农民增收的主要原因。

1、当地农产品深加工程度不深,农产品附加值不高。

万宝镇只有一家面粉厂是主要以当地小麦为加工对象且加工量很小外,当地农产品基本没有任何深加工,直接以原料形式向外输送,附加值低,农业收入无法提高。

2、农作物种植成本提高。

万宝镇农业虫害灾害较为严重,2000年以后农作物主要受稻飞虱、小麦纹枯病等危害较大,每年因此减产。最近几年万宝镇,农作物受病虫害严重使得农业成本中,农药的成本迅猛增加;另外,由于万宝镇本地没有较大的河流,农业用水主要取自外县,农业用水需要抽调过来,农业用水成本也较大。农业成本的增加自然而然影响着农业生产收入。

五、万宝镇产业结构调整的相关措施。

1、与周边的几个村庄合作发展。

万宝镇只是一个有过万亩耕地,没有实力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同时单个一个村的产业结构优化也没有太大的经济意义。万宝镇需要与周边几个小村庄联合起来壮大实力,扩大调整规模,形成规模经济。也只有这样,三觉镇南部以丁岗村为中心的连片区域才能吸引外地企业对本地的相关投资,特别是对当地农业的投资;另一方面,也只有这样,以万宝镇为中心的万宝镇南部区域的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经营成本和机会成本才会相对较低,使产业结构调整更有经济效益。

2、抓住农业产业化,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调查统计显示,仅万宝镇,年粮食总产量3200吨,油菜籽116吨,花生2吨,棉花2吨,果类60吨,水产品捕涝量15吨,年生猪饲养1300头,家禽饲养量16000只等。现丁岗村有小型养鸡场1个,小型养鹅场1个,小型养猪场1个,面粉厂1个。万宝镇可以向市里、县里申请相关资金,也可以和其他几个村庄自行筹措资金对这样的小厂进行投资,加深农副产品加工程度,进一步提高农副产品附加值。然后可以以面粉厂为带动点,向外争取投资,在本地建设精米厂,炼油厂进而建立成为三觉镇南部农作物深加工基地。以农户为单位,村庄为小组,企业为龙头,发展当地农产品加工业。对于小养鸡场、养鹅场、养猪场,村里可以采取优惠出租土地和水塘的方法对其进行支持,扩大规模并带动当地家禽、家畜饲养业。在这些小场初现规模、经济效益明显之时,村里可以鼓励引导它们建立饲养基地,加工肉类产品,向寿县、六安甚至合肥输送新鲜肉类产品。

3、向市里、县里申请设立“万宝镇农户创业基金”。

这一措施实施起来相对较为困难。万宝镇可以和周边村庄了联合向上级申请,为当地农户创业提供资金支持。村里可以首先把优秀创业农户提出报请市里、县里争取资金支持,然后以优秀创业农户为跳板逐步扩大申报范围,并最终覆盖三觉镇南部,接着争取镇里、县里以文件形式将这一资金支持活动制度化、固定化,为万宝镇及周边村庄提供长远的资金支持。

4、加强基础实施建设。

万宝镇可以利用“村村通”工程和“丁六路”县道工程的契机加强对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具体措施有:利用县道工程的契机加强对村里街道卫生状况的控制和管理,将村里街道巷口垃圾进行清除并集中处理,美化道路两旁;对2002年街道绿化工程成果进行维护和保养;利用“村村通”工程的契机,加强与周边村庄的联系与人员来往,并逐步使其连成一片、成为一个联合体;另外组织村民对当地的农业设施如水塘、河道、农田、大坝、闸口等进行维护。

5、加强信息网络建设。

在推广电话普及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广电脑的使用和普及。村里可以利用当地在外就读大学生对电脑知识的了解在村里推广电脑知识,扩大电脑使用率。另外村里也可以利用当地小学和初中的微机房设立万宝镇村民上网室,在学生课余时间,组织村民进入查询相关信息。

6、建立高标准原料生产基地。

鼓励农户合作,将相邻小田合并成大田,建立成片成区专业化农产品生产基地。万宝镇可以将位于下各(地名)附近的旱田集中管理,建立花生、棉花、玉米等作物专业化生产基地;对水田要小并大,集中专业化生产水稻、小麦、油菜籽;对村里主要的几口当家塘如丁大塘、丁塘等要利用下层养鱼,上层养鸭、养鹅,塘边植树养猪,猪粪下塘入沼,树间养鸡等方式综合利用,而对当家塘综合利用的生产活动,村里可以优惠承包给农户。另外村里要设立相关技术小组对这些生产基地进行技术指导,保证农产品生产的质量。

7、加强本地乡镇市场建设,拓宽周边城市市场空间。

万宝镇全村人口过万人,当地市场狭小,这就需要拓宽市场。万宝镇可以先向周边的地方进军,这样竞争力较小,并且以物美价廉的产品占据两地市场。由于竞争力较大,特别是合肥市场,所以村里要见机行事。一般可以先从地方入手,掌握相关进入技巧与注意事项,并以此为跳板进军市场。

六、对万宝镇产业结构调整与农民增收调查分析报告总结。

万宝镇的产业结构调整不能是单一的单打独斗,必须要联合周边村庄,扩大调整规模,加强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创建优质高效的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吸引外来投资,开拓乡镇,城市市场来完善自身产业结构,提高农民收入,提升万宝镇及万宝镇南部的经济发展水平。

第五篇: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与农民增收调查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与农民增收调查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与农民增收调查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 :周智

指导老师:唐振先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的产业结构与原来的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换,国家对农村的改革,对农民的收入产生了什么影响,农民的收入状况有什么改变,为此本人对周围农村的变化做了一次调查。

关键字:产业调整、农民增收、调查

0序言:

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将开始实施第三步战略部署,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速推进现代化进程,对农业将提出更高的要求。我国的经济结构能否顺利调整,国民经济能否发展的更快一些、更好一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业基础是否稳固。只有加强农业基础,确保农产品供给,才能顺利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只有加强农业基础,开拓农业市场,才能支持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

农业效益和农民收入问题不仅关系到农村的改革、发展和稳定,而且关系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十五”计划纲要提出,必须高度重视农民收入问题,把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做好新阶段农业和农村工作、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基本目标。

农村大力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是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实现城乡融合的关键。为农村劳动力、固定资产及其他资源在各产业之间分配构成的状况,是农村生产力结构的中心,农村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再继续上升到多元化产业结构,这种产业结构由单一到多元,逐步细化的过程,将使产业结构愈来愈合理,生态循环愈来愈平衡,经济效益愈来愈提高,因此是一个产业不断升级进化的过程。“靠天吃饭”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祖祖辈辈唯一的谋生手段,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方式显然已经不能满足时代的需要。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后,农业生产受到资源和市场的双重约束,市场风险增加。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国农业将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村委会把主要精力放在如何调整农村产业结构,达到让农民增收的目的。

1农村经济收入调查:

近年来,我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了较大幅度增长,从结构来看,以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收入为主,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为辅,呈多元化快速增长。主要特点和趋势如下:

一是农民收入总额逐年增加。近三年我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8年的2566元增加到2009年3700元,三年净增1134元,平均每年净增378元,除2008年外其余两年增速均高于全镇和全县平均水平。其中2009年比上年增加591元,增速为19%,为历年来增长最快的一年,由此看出,近三年来我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在原有基础上实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

二是家庭经营收入是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2008年全区农民家庭经营纯收入占当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为41.4%,2009年为43.3%,2010年为44.4%。家庭经营纯收入在农民收入中占比较大。主要得益于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生产的发展、农产品的增加和价格回升,也得益于我们长期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三是工资性收入成为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增长点。近几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周边一部分土地被征用,城郊区大量失地农民在农闲时间外出打工所得的劳动报酬收入在农民收入中的份额加大。这反映出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后,政府通过采取政策引导、加大劳动技能培训、劳务输出等方法促进农民增收。随着务工人员技能的不断提高,务工工资有所增加。同时务工的农民工工资的上调,使农民外出务工所得成为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来源,工资性收入具有很大潜力。四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步缩小。2008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592元,2009年为9451元,2010年为10993元,村民收入比由2008年的3.05:1发展到2009的2.97:1。由于近年来镇政府坚持实行城乡一体化战略,统筹城乡发展,城市经济发展辐射带动农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逐步缩小趋势。

五是农民的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不断增长。中央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出台,我村在积极落实中央各项惠农政策中,大力实施税费改革和退耕还林、粮食直补政策,大大减轻了农民负担,使农民的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有了明显的增长。2009年全区农民人均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达到845.5元,比2008年增加260元,增长44.3%。

从农民增收的特点来看,农民收入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纯农业户的收入低于非农业户和兼业农户,纯农业户基本上是中低收入户。实践证明,农民群众中从事传统农业、分散生产的,收入就低;用现代方式规模经营的种田大户、养殖大户,收入相对就高。特别是处于偏远闭塞地区、一家一户为单位从事传统农业生产的农民群众,是低收入者最低层,生活普遍十分困难。目前,农民收入构成中来自非农产业比重已经接近一半,对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近60%。这表明当前农民收入增长的大部分主要靠非农业,而不是靠种地,这预示着今后农民收入增长的发展方向。

2农村经济发展不合理的因素: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有所增加,但是与全国、全省相比,农民收入水平不高、后劲不足、渠道不多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与外部相比,存在与全国平均水平和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与内部相比,既有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又有不同地区农民收入之间的差距和不同经营类型农民收入之间的差距。具体来看: 一是农民人均纯收入有了较大幅度增长,但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几年,我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与以往相比增长较快,高于全市、全省平均水平,但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仍有一定差距,2008年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差440元,与县城5700元相比,差距还很大。这主要是由于我镇农业基础薄弱,主导产业不大不强,尤其

是龙头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不紧密,农民组织化程度较低,农民增收缺乏新的支撑点。

二是地域性差距明显,不平衡性突出。从全镇农民收入变化情况看,从县城到农村,呈现出由高到低的特征,差异比较明显。

三是农民工资性收入虽占较大比重,但比例呈下降趋势。2008年农民工资性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37.8%,2009年为35.6%,20010年为32.7%,呈逐年微弱下降趋势。这与我区地处城郊型农村的实际不相称,主要是因为劳务经济总量不大,发展不快,劳力型居多,技能型输出较少,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增幅不大3制约我区农民增收的主要原因分析:

当前,制约和影响农民收入增加的因素很多,既有工农之间的差异、农业的弱质性,又有长期以来实行的城乡“二元化”经济结构、农业投资不足、农业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低、农民素质偏低以及农民负担过重等主观因素;既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矛盾的现实反映,又是国民经济发展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的集中体现。认真分析和把握主客观因素的成因、现状和影响,对于正确把握形势,研究制定科学性、针对性强的工作措施,推动问题的顺利解决,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一、是主导产业不大不强,农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比较低。近年来,我村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全面加强“一村一品”示范村、推进村建设,大多数村基本形成了一定的主导产业,但效益较高的菜、果、畜主导产业产品总量少,尚未形成规模效益,大都是农民以户为主的传统手工生产方式,未形成良好的产、供、销链条,导致具有资源优势和市场前景的农产品生产规模小,产业化程度低,抵御市场风险和自然灾害的能力比较弱。因此,我区地方特色农产品因未形成规模效益而使市场竞争力大大削弱,农民收益减少。

二、是农业生产成本增加,比较效益降低。我村耕地面积少,王里村群众仍然以低产出、低收入的粮食作物为主,缺乏特色产业和高附加值种植作物,产品结构不合理、质量水平不高,大部分农民群众常年累月地劳动,收入却并不高。另外,农产品大都是分散经营,投入产出率低,成本偏高,农民从中获得的实际收入有限。其次,化肥、农药、种子等生产资料价格居高不下,而农产品价格多年以来又处于较低的水平,农业的收益与其它产业相比呈不断下降之势,导致农业生产的比较效益下降。

三、是现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规模小,带动能力较弱。我村现有农业产业化整体发育程度不高,农产品加工企业生产经营规模大都偏小,产业关联度低,市场竞争力弱,龙头企业拉动农户生产、加工、销售的作用有限,能够带动生产大批量、高质量、符合市场需求农产品的龙头企业和基地不多。另外,缺乏有效的利益联结机制,龙头企业与农民利益衔接不紧,大都为松散型联系,加之农民组织化程度较低,从农产品的加工、转化等环节获得收益较难。

四、是农村劳动力素质较低,制约了农民收入的增加。总体来看,农民素质与农民收入是一种正比例关系。具有较高文化程度的农民,比较容易学习和掌握农业科技知识,择业门路广,来自二、三产业的收入也多。目前大部分农民仅局限于以简单的体力劳动为主,外出打工的农民工大部分从事城市建筑、环保、家政、餐钦等简单的体力劳动,同时,虽然大部分农民工对现在目前岗位能够适应,但是接下去对更高学历的劳动力的需求会不断增多,特别是随着机械化水平的逐步提高,单靠体力劳动增收的机会越来越少,如果不尽快提高农民群众的素质,农民增收的目标就很难实现。从我区来看,有相当部分农民不熟悉商品生产知识,不了解外界市场信息,接受先进生产技术的能力较弱,影响了自身收入提高。

4怎么拓宽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领域:

一、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

鼓励农民服务组织创新,培育经纪人队伍,加强农业质量标准体系、农产品质量检测检验体系和市场信息体系建设,加快制订或修订农业行业标准和重要农产品质量标准,推广采用国际标准,创建一批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加强农村市场体系建设,有计划地兴建或扩建一批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和科技、劳务等要素市场。搞好农业服务,大力推广优良品种,引导农民发展优质高效经济作物;搞好对农民的科技教育和培训,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到农户,及时为农民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

二、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在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推进规模经营和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也是加快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带动力量。

1、鼓励采取公司加农户、订单农业等多种形式。要采取财政、税收、信贷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扶持重点龙头企业发展。从信息、技术、资金等方面为龙头企业搞好服务,支持龙头企业建设农产品生产、加工和出口基地,引进、开发和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销售企业和科研单位带动农户进入市场,与农户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营机制。合理调整农业生产区域布局,发展特色农业,形成规模化、专业化的生产格局。推进农业机械化,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

2、提高农产品加工水平和效益。农产品的转化主要是发展畜牧业和水产养殖业。目前,我国农产品加工业水平还很低,通过运用高新技术,实行对初级产品的深加工,还可以为农产品的增长提供极为广阔的市场空间。要加快农产品加工技术和设备的引进开发,发展农产品销售、储运、保鲜等产业,积极促进初级农产品的转化和加工,不断开发名、优、特、新品种,搞好优良品种的繁育。

3、扩大对外开放,发展创汇农业。“十五”期间,我国将加入世贸组织,要以此为契机,千方百计引进国外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我国农产品结构调整优化和升级。建设农产品出口创汇基地,重点扶持和扩大畜禽、水产品、水

果、蔬菜、花卉及其加工品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特色产品和有机食品的出口。有计划地组织劳务输出,参与国外农业开发、水利工程承包等。积极有序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

4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使农民增收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

我国各地的自然条件、经济状况、农业产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必须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实事求是,根据不同地区特点选择主导产品,形成优势互补、各具特色。最大限度的避免不同地区间农村之间农村产业结构的低水平重复,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各种经济资源。

二、坚持循序渐进、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时隔循序渐进的过程,不是自然过程,它必须符合资源条件和可能性。如果条件不具备,结构调整就不会顺利。因此,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应避免操之过急,搞好总体规划,有步骤、分阶段地把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好,强调可持续发展原则,促进长远综合效益的持续提高。

三、坚持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相结合的原则

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质是以市场为导向,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经济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益和经济效益,实现效益最大化的合理结构。

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步从种植业向多种经营、乡镇企业和小城镇转移,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必由之路,也是使农村丰富劳动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的客观需要。

附件:农民收入问卷调查

1.家庭每年总收入是:

A 5000元以下B 5000~8000元C 8000~10000元D 10000~15000元E 15000元以上

2.家庭收入的来源渠道有:

A 经商B 打工C 种植作物D 家畜养殖业E 渔业F 其他

3.每种来源所占比重:

A 经商B 打工C 种植作物D 养殖业E 其他

4.近几年您家庭收入趋势如何?

A持续下降B持续上升C时降时升

5.您认为持续上升的原因是:

A 农产品价格提高B 作物品种质量好C 打工收入提高D 其他

6.您认为持续下降的原因是:

A 农产品价格降低B 作物品种质量差C 打工收入降低D 其他

7.您认为农业种植效益如何?

A非常差B较差C 一般D好

8.有扩大种植规模的想法吗?

A有B无

9.为什么没有扩大规模的想法?

A农产品价格降低B劳动力不足C 打工收入更高D 没有土地E 其他为什么有扩大规模的想法?

A农产品价格降高B打工收入不稳定C 其他

11一般外出打工在什么时间?

A春季B 夏季C 秋季D 冬季E 不定

12.月收入是多少?

A 500元B 500~800元C 800~1000元D 1000元以上

13.家庭收入主要用于

A 家庭生活开支B 子女教育C 储蓄D 农业生产 E其他

14.其中每种支出所占比重是:

A 家庭生活开支B 子女教育C 储蓄D 农业生产E 其他

15.您家近几年收支情况如何?

A入不敷出B 持平C 略有积蓄

16.您目前提高家庭收入的困难是:

A缺乏投资资金B缺乏劳动力C 打工收入不稳定D 农产品价格低E 其他 参考文献:

1:关于我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考[N].中华商务网.2003-6-23

2:吴武超: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与农业产业化经营[N].腾讯网.2011-2-12

3:张树山:关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情况对策与建议[N].中国乡村经济网.2007-11-6 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N].新华网.2009-2-1

5中央农村发展新政解读 多措并举促农民增收[N].中国新闻网.2010-1-27

下载农村农民增收状况调查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农村农民增收状况调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民增收状况调研报告

    农民增收状况调研报告 农民增收状况>调研报告(一) 当前农民收入增长所面临的严峻困难,已成为制约整个>国民经济实现良性循环的一大障碍。我县同样也面临着农民增收难的困惑,因此......

    农村农民增收工作总结

    农村农民增收工作总结 2014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镇对农民增收工作高度重视,切实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加强协调,采取农林牧渔业并举,全方位拓展农民增收渠道,大力发展......

    农民党员队伍状况调查

    惠州农民党员队伍的现状最近,惠州市委组织部组成调查组,对本市农民党员队伍结构进行了一次专题调查分析,总的看来,农民党员队伍的主流是好的,但也还存在很多问题亟待解决。主要表......

    农民党员队伍状况调查(精选合集)

    惠州农民党员队伍的现状最近,惠州市委组织部组成调查组,对本市农民党员队伍结构进行了一次专题调查分析,总的看来,农民党员队伍的主流是好的,但也还存在很多问题亟待解决。主要表......

    农民增收问题情况调查问卷

    王集镇农民增收问题情况调查问卷 亲爱的农民朋友们: 您好,我是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的一名学生,为了进行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践活动,同时也为了进一步了解我镇农民的收入状况,包......

    关于××乡农民增收情况的调查

    根据指示,县委办、县委农工委、县统计局有关人员组成联合调查组,采取找村干部座谈、入户调查及查阅资料等形式,对××乡农民增收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一、基本情况××乡位于我......

    关于农民增收情况的调查分析

    关于农民增收情况的调查分析 进日笔者结合“三问三解”活动,按照新农村建设要求,对全镇24村的农民人均纯收入,进行了调查统计分析发现,经过多年的努力我镇农业产业结构基本趋于......

    关于××乡农民增收情况的调查(合集)

    高涨,形成了干部带头干,群众跟着上的良好势头,有2个村干部、3个社干部种植天麻面积都在50亩以上。三是搞好示范户建设。坚持每社发展一个产业结构调整示范户,在农户中形成共识,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