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和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时间:2019-05-13 03:51: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和研究》课题研究方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和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第一篇:《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和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世界”是“在相互交往中被经验并且作为一种无限开放的任务不断地交付给我们”的。(伽达默尔)历史上,孟子雄辩无敌,苏秦言动六国,孔明舌战群儒„„他们凭借出色的口才使自己得到了想要的东西。如今人类已进入21世纪,随着现代社会交往范围日益扩大,交往活动日益频繁,口语交际能力成为人们整体结构中的重要素质。

小语修订版《大纲》把原大纲中的“听话、说话”修改为“口语交际”,这不仅仅是提法上的改变,更是认识上的升华。《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沿着“口语交际”的方向继续推进,明确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在具体的口语情境中,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相对于听说能力而言,口语交际更强调双向互动的特点,是信息交流与人文关怀的统一体。因此,它不仅要求掌握听说技巧,还要求具有待人处世、举止谈吐、临场应变以及传情达意等方面的能力与素质。可以说,它在生活世界交际中,心灵的敞开度大了,对言语综合素养的要求也高了。

据有关统计,2004 年我国在校小学生12756.71万人,仅农村学生就有8121.23万人,占了其中的63.7%,我国素质教育和信息技术教育的受益者,不应该仅仅是城 市的青少年,更应该包括农村的孩子。农村孩子与城里的孩子相比,语言环境较差、口语交际能力相对薄弱,加强对我国农村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提高农 村学生的素质,开展对农村学生口语交际课题的研究更是刻不容缓,势在必行。然而,目前我国专门针对农村小学生的口语交际研究还属于一片空白。

二、课题研究的必要性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学生必须毫无例外的用自己的话口述一切领会的东西。”

1、提高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世纪的社会一个知识经济社会,是一个信息万变的社会,交往活动是21世纪人的最基本、最经常的社会实践活动。人们有强烈交往意识,通过交往,开放自己,大 量吸收社会信息,丰富情感体验,接受社会文化和社会规范,使之得以顺利发展。对于农村学生来说,提高自身的口语交际能力,是紧跟时代脉搏的需要。

2、提高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在 口语交际过程中,个个参与,人人实践,学生在广阔的互动空间里学习语文、识字用字、用词造句、润饰成文、丰富知识、提高认识、增长才干,交际中能培养学生 对社会生活的理解和感受,能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个性品质,口语交际综合性课堂教学能打破过去传统教学“说”与“听”不能同步的环节,把过去“轻说” “轻听”,重“写作”的做法一定程度上予以否定,同时更能打破学生“守口如瓶”的僵局,锻炼学生的胆量与勇气。以贴近生活的话题或情境展开口语交际活动,更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以“听”促“说”,以“说”促“写”,相互结合,提高能力,迎合素质教育。

3、提高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是促使农村孩子知行统一发展的需要。

心理学认为,人的知、行一旦分离,必能导致活动变形。口语交际是训练聆听、表达、合作、收集信息、处理信息能力的综合训练,口语交际课把口语和交际结合,避免了孤立的听话、说话训练,学生通过口语交际的实践,规范了口头语言,培养的是交际能力。这种能力是一种在交往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灵活、机智的听说能力和待人处事能力,不仅表现在说的准确,流利上,更表现为说的状态、形式上,也就是要求在口语交际的时候,要表达自己的思想,体现自己的修养和素质。是对学生道德认知和社会交际能力的综合要求。使农村学生们对语言的认知、语言的运用、语言的交际结合,增强了农村孩子们对语言的知、行统一,有利于提高语文听说教学效率。

三、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的现状

目 前农村小学生在听、说、读、写诸能力中,最差的要数“说”的能力,有关统计显示,农村的学生在数理化方面比城市学生成绩高,而语言表达、口语交际能力普遍 比城市学生弱,农村学生普遍不善于用口语与他人沟通思想、交流情感,如无话可说,有话不敢说,不知道在什么场合用什么样的语言使得体等。

导致我国农村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差的主要因素有:

1、学生见识少。有人用“文化的沙漠”来形容农村文化生活的落后。这话虽然有点过,但也多少道出了一点现实。大多数农村没有图书馆,家里没有图书架,学生课外阅读没有书,除了电视,几乎看不到有什么新鲜的东西。除了学校等一些机关单位,报纸、杂志、书籍等文化传播途径,几乎都不存在„„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造成农村学生的见识少。见识少直接导致了学生获取知识的匮乏,学生表达的原材料的缺乏,使口语交际成了无水之源,无木之本。

2、家庭教育差。农村家长的文化水平有限,普遍缺少现代城市文明生活的经验,缺乏最基本的家庭教育知识,既无经验亦无主动意识对孩子进行素质教育。加上农村家长忙于生计、平时无暇与孩子进行平等的交流与沟通,久而久之,形成“只养不育”的局面。近年来农村打工族数量日益增加,农村家庭中很多是母亲成了留守家长,一个人操持家务已经不易,更谈不上家庭教育了。

3、语言环境恶劣。另外家 长也只重视笔试成绩而不在意口头表达能力,在我国大部分农村,除了学校外,农村孩子耳濡目染的都是土话、方言,有的学生日常生活中只习惯用方言来交流,不 善于也不习惯于用普通话来表达;甚至有很大一部分的学生胆子小,怕说错话,不愿表达。没有良好的语言环境,是导致农村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普遍薄弱的重要因素 之一。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

(一)口语交际训练途径多样化的研究。

凡是有人际交往的地方就可以进行口语交际的教学,这是由母语学习的广泛性决定的。“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生活就是口语交际的内容,口语交际就是生活的工具,这应当成为教师的教学追求。所以口语交际训练的天地是广阔的,途径是多样的。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内课外资源,双线训练,立足课文,创设多种多样的情景,开展丰富多彩的口语交际实践活动。

1、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口语交际课是口语交际训练的主阵地,而口语交际课的落脚点是语文,大量的训练还应该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进行。所以语文教师课堂上要有训练的意识,融口语交际训练于识字课、阅读课和作文课中。

2、充分利用农村独有的资源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我们生活的母语环境,存在着大量的交际活动,无时、无处不需要口语交际。生活是实施“口语交际训练”的无边课堂。法国思想家卢梭认为,适合儿童的知识首先是儿童在现实事物中寻求的知识和真理,应该让儿童通过活动,积累对周围事物的经验,对儿童来说,“他周围的事物就是一本书”。因此,教师应当从农村孩子的生活环境出发,充分发挥农村自然资源的优势,全方位、多角度地选择活动素材,利用各种场合、采取多种方式、组织有价值的活动,为学生创造交际实践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可以利用语文活动课和课余活动时间,组织一些模拟社会交际活动,也可在社会交往中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

(二)口语交际指导方法情境化的研究。

教 无定法,正如吕叔湘先生所说,灵活多样的方法中有一个总钥匙,即一个“活”字。《课程标准》提出:“(口语交际)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 行。”“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不必过多传授口语交际知识。”因为生动、逼真的情境展现,极富感染力,能够调动学生内在真实的 情感体验,激发他们强烈的表达欲望。因而要上活口语交际课,这个“活”的金钥匙就是要有一种交际的情境或氛围。可以这么说,没有具体的情境,学生就不可能 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也不可能有双向互动的实践过程。

(三)口语交际课堂评价多元性的研究。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评价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应重视考察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情意态度。评价必须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让学生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以反映学生真实的口语交际水平。”

口语交际教学的过程是一个无纸化的过程,因而,教师的课堂评价语言显得格外重要。我们提倡口语交际课堂上采用多元性评价。评 价视点既有听说还有交往,既要关注语言因素也要关注非语言因素。在语言因素方面,不仅要继承听话说话课的一贯做法,借助评价激活学

生语言储备,规范口头用 语,还要借助评价,培养学生语言的应变性和得体性。在非语言因素方面,要把交往态度、习惯、方法、沟通能力、处事能力等也置于评价的视野,以全面完成口语 交际课教学的任务。

当然,评价并不是教师的专利,因为口语交际课讲究的是师生双方的互动,所以教师应下放评议权,让学生一起参与到我们的评价中,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让学生在自评和互评中,互相欣赏、互相悦纳、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合作能力。

五、课题研究的实施步骤

本课题研究工作始于2004年11月,分四步进行: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大面积推广阶段和总结阶段。具体工作如下:

(一)准备阶段:(2004年11月—2005年1月)

课题组在全校选取业务能力强、思想素质高的语文教师作为主研人员,围绕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开展了专题学习研讨活动,深入我样本学校开展调查研究。

(二)实施阶段(2005年2月—10月)

1、课题组以信息专辑的形式向学校下发大量的学习资料,教师们在认真研读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实验工作写出心得体会,从根本上提高了教师理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为了掌握实验情况的第一手材料,及时修正实施方案、调控学校的实验工作,同时也召开了多次专题研讨会,通过看活动、听汇报、查资料等调研活动所掌握的情 况,有针对性地开展研讨活动、总结成败得失、提出改进意见、拿出具体措施、修正实施方案,有力地推动实验工作的顺利进行。

3、为了拓宽信息反馈渠道,课题组设计印制活动记录卡,包括活动名称或主题、活动目的、活动内容、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的基本情况、活动总结与评价等项目。通过对记录卡的分析,为研究工作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三)大面积推广阶段:(2005年10月——2006年9月)

为了将课题研究成果的推广与课程改革、与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紧密结合,以语文《课程标准》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导思想和标尺指导我们的研究和实验;在推广的过程中深化研究,完善方案,使之更具实用性,操作性,科学性和指导性。为此,课题组开展大量的研究推广工作。

1、课题的推广工作首先在本校进行。

2、课题组要求将本活动向兄弟学校开放,以加强样本校之间的合作与交流,相互取长补短。达到了共同提高及成果共享的目的。

3、将课题研究阶段成果向非样本学校推广。

(四)总结阶段(2006年9月——12月)

至2006年9月,大面积推广实施阶段的工作基本结束,2006年12月份,我们着手对各阶段工作进行分析总结,完成了资料的整理、实施方案的修改、工作报告的撰写等工作,并开始对下阶段的工作进行规划和设计。

第二篇: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陕西省商南县试马镇中心小学汪仁忠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如今人类已进入21世纪,随着现代社会交往范围日益扩大,交往活动日益频繁,口语交际能力成为人们整体结构中的重要素质。

小学语文修订版《大纲》把原大纲中的“听话、说话”修改为“口语交际”,这不仅仅是提法上的改变,更是认识上的升华。《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沿着“口语交际”的方向继续推进,明确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在具体的口语情境中,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口语交际能力的高低影响人的一生,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课程改革的需要,是人才培养的需要。调查中我们发现,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与《课程标准》要求相差甚远,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在生活中满嘴土语、方言,普通话表达能力极差;

2、课堂上有的学生胆子小,怕说错话,不愿表达;

3、部分学生虽然具有初步的交际能力,但口语表达不规范,说不完整,无逻辑,词不达意;

4、交际时忽视自己的言谈举止,文明礼貌,表情神态;

5、教学中,教师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教学;

6、检测考试中缺乏对学生口语表交际能力的科学、合理的考察,导致学生对口语交际不重视。

7、农村孩子与城里的孩子相比,学生见识少、语言环境较差、口语交际能力相对薄弱。

8、现在孩子多是独生子女,孩子生活中很多事多是父母包办,因而孩子缺乏与外界交际的机会,父母对子女交际能力要求不严。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着力培养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尤为重要,势在必行,如何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全方位,多角度地与学科教学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是我们农村小学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严峻课题。在广泛调研,深入论证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这一课题。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一项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交际交流的素养。”结合我校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现状,在学生已有的口语表达能力的基础上,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两条线同时进行研究,共同探讨出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方法和

途径,得出培养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好方法,并在我校范围内推广应用。通过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课题研究,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学科带头人,在校内形成教学研究浓厚氛围,为“质量立校,科研兴校”作出应有贡献。

二、文献查新综述

我们也收集了很多同类学校有关口语表达能力培养课题的研究成果,在如何激发学生口语表达的兴趣、培养口语表达能力等方面有一定的研究,现有的研究成果在“应该做”上取得了高度的共识,但在“做什么”和“如何做”方面则尚有不同看法或薄弱环节,并且我校县级课题《小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已经结题。我们期望通过研究,在现有师资水平、硬件设备、软件资源基础之上,对兴趣的激发、方法的指导、能力的培养、评价等课堂教学新策略、新手段和新方法方面作出自己的阐述,走出一条既有特殊性(适合本校)又有普遍性(向兄弟学校推广)的路子。

三、课题的界定与理论依据。

1、课题的界定。

口语是谈话时使用的语言。交际是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流和沟通。口语交际是指交际者出于某种社交需要,运用连贯的语言传递信息,表情达意的社交活动。口语交际作为一种有目的的语言活动,它具有及时性、流动性、现场性、综合性等特点,是语言表达能力、与人交往能力、生存能力等多种能力的结合体。在口语交际的过程中,每个说话者都是根据自己所处的情景,讲话的动机以及与对方的关系来调整自己说话的方式,这种在口语交际中体现出来的能力就是口语交际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具有综合性。它包括良好的语音能力、敏捷的思维能力、快速的语言组合能力、得体的举止谈吐能力。相对于听说能力而言,口语交际更强调双向互动的特点,是信息交流与人文关怀的统一体。

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是基于农村学生见识少、语言环境较差、口语交际能力相对薄弱等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研究策略,培养他们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能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

2、理论依据:

(1)新《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是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正确把握”口语交际“的目标和内容,研究口语交际的教学方法,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意义重大。

(2)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

本研究以现代教育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规范训练过程中,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环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元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精神,最终使学生有效地实现意义建构。

(3)现代语言学认为,交际的过程就是信息传递的过程,是交际双方在特定的语境里,为了特定的目的,运用语言手段和适当的表达方式而进行的思想情感的交流,是听说双方的互动过程。因此,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应重视交际双方文明态度和语言修养,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采用灵活的组织形式进行。

四、课题的研究目标。

(一)研究的价值

1、通过深入的理论学习和广泛的实践研究,探索科学、合理有效的“口语交际”课堂教学形式,营造愉悦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对“口语交际”这门学科的兴趣。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进行规范学生语言的训练,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为今后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3、通过研究,以点带面,总结推广,探索一系列有关的口语交际训练方法、策略,构建农村学校口语交际课的新思路、新模式。

(二)研究目标

按照“服务教学,培养能力,改进方法”,的指导思想,从学生实际出发,研究如何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全方位,多角度地与学科教学特点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教育质量提高,以实现改进口语表达能力教学方法和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为目标。

五、研究思路:

1、加强对教师的理论和技能的培训,提高口语表达教学中的使用水平和效率,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

2、建立健全课题研究组织、管理、测评机制与相关制度,聘请省、市、县专家为课题把关、定位,为课题指导顾问。

3、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探索口语交际与学科特点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采用教师创设情景,学生主动参与,教师示范点播,学生学习提高,师生信息反馈,反复加交流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互相口语交际互评提高。

六、试验周期与步骤

(1)做好调查,分析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2)确定课题组成员。

(3)课题研究计划

①课题申报,立项阶段:2011年9月-10月组织学习理论,提出课题思路,做出课题计划,向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申报课题。

②研究与试验阶段:2011年10月-2012年11月。

③2012年11月,形成最终成果,撰写出经验论文和结题报告,收集整理课

题研究资料、分类归档。做好结题准备工作,申请结题。

七、研究的主要内容。

通过系统研究,具体实践,探索出解决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差的方法和途径,得出培养提高口语交际能力的好方法,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教师口语交际教学方法的大胆创新,以充实我校口语交际教学研究成果,并在我校范围内推广应用。

子课题:

1、如何创设学生口语交际的情景氛围

2、如何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

3、如何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

4、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途径

(1)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2)家庭中如何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3)社会实践活动中如何培养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5、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方法

(1)如何理解他人表达的意思

(2)如何准确人表达自己的意思

(3)如何准确的组织自己的语言

(4)如何文明、得体的表达自己的意思

6、如何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进行评价

7、如何巩固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8、如何使用好口头语和书面语

八、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1、统计分析法 :对通过多种方法所获得的数据与资料进行分析,以得出莫种看法与结论的研究方法。

2、文献法:进行理论基础搜索和学习研究,了解科研前沿的动向获得新情况,全面正确的掌握国内有关口语研究成果,研究动态,发展历史和现状,了解口语教学最新理论、手段的研究方法。

3、行动研究法:

(1)培养学生参与课题研究实践的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研究方法,通过实践后的感受、感想,使他们体会到口语交际应用的乐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2)让学生深入社会生活,观察社会现象,并对典型现象进行审视分析,做出正确的判断,师生掌握表达、辩论、即兴演说的方法。

(3)采用让学生倾听后表达方式,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激发学生说的欲望。

(4)培养学生先读后述,提高学生复述能力。

(5)凭借图画或事物的观察,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4、个案探究法。做好各科有关教师、学生的信息收集和整理,掌握的一手资料,对典型案件做追踪研究。

5、经验总结法。认真总结实践过程中的成功经验与发现的问题,收集整理,加以分析、归纳、总结,进而得出正确结论。

九、课题研究的条件可行性分析

作为一线语文教师,通过近年来对学生“口语交际”的关注,时常在思考,不断实践、摸索,创新口语交际的“面孔”,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研究操作起来更为轻车熟路。

学校教育科研的诸多课题具有相通性与共性。学校承担的县、市级课题的申报和研究,三个县级课题已结题,一个市级课题正在结题中,已具备较为专业的理论素养和开展课题研究的实践经验,特别是县级课题《小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培养》结题,为省级课题《农村小学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研究》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十、课题研究的组织机构及分工

1、领导小组组长:程朝瑞

副组长:陈族林熊晓亮

成员:何娟张金来查达学汪仁忠田增曹世芳

2、课题组成员:

课题组长: 汪仁忠

成员: 田增张广詹红霞何娟杨宁张金来

田淑玉张宝周党杰苏小玲万丽刘金莲

李文雅董立庆康华才聂进翰李先华查达学

刘爱琴曹世芳高琴徐海英李育志齐改琴

荆勇何改霞陈妍姚莹艳张亮王先进

杨家莹章晓燕田芳章媛王秀凤刘敏霞

3、顾问指导: 教研室支部书记:包尚友

十一、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

预期研究成果

1.通过研究,整理出一套实用的教案,教学设计,教学课件,课堂实录,教学反思,教学心得,总结出课堂教学中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好方法。

2.通过课题研究,收集各种反映研究过程的文本,将课题组成员撰写的教研论文,各类工作总结,结题报告等编辑成册存入学校档案。

3、探索怎样上好口语交际课的方法

十二、课题研究主要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2、《小学生提高表达能力的500个口语交际故事》

3、《口语交际能力构建研究》

4、《帮你认识新课程》

第三篇:《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和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世界”是“在相互交往中被经验并且作为一种无限开放的任务不断地交付给我们”的。(伽达默尔)历史上,孟子雄辩无敌,苏秦言动六国,孔明舌战群儒„„他们凭借出色的口才使自己得到了想要的东西。如今人类已进入21世纪,随着现代社会交往范围日益扩大,交往活动日益频繁,口语交际能力成为人们整体结构中的重要素质。

小语修订版《大纲》把原大纲中的“听话、说话”修改为“口语交际”,这不仅仅是提法上的改变,更是认识上的升华。《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沿着“口语交际”的方向继续推进,明确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在具体的口语情境中,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相对于听说能力而言,口语交际更强调双向互动的特点,是信息交流与人文关怀的统一体。因此,它不仅要求掌握听说技巧,还要求具有待人处世、举止谈吐、临场应变以及传情达意等方面的能力与素质。可以说,它在生活世界交际中,心灵的敞开度大了,对言语综合素养的要求也高了。

据有关统计,2004 年我国在校小学生12756.71万人,仅农村学生就有8121.23万人,占了其中的63.7%,我国素质教育和信息技术教育的受益者,不应该仅仅是城 市的青少年,更应该包括农村的孩子。农村孩子与城里的孩子相比,语言环境较差、口语交际能力相对薄弱,加强对我国农村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提高农 村学生的素质,开展对农村学生口语交际课题的研究更是刻不容缓,势在必行。然而,目前我国专门针对农村小学生的口语交际研究还属于一片空白。

二、课题研究的必要性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学生必须毫无例外的用自己的话口述一切领会的东西。”

1、提高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世纪的社会一个知识经济社会,是一个信息万变的社会,交往活动是21世纪人的最基本、最经常的社会实践活动。人们有强烈交往意识,通过交往,开放自己,大 量吸收社会信息,丰富情感体验,接受社会文化和社会规范,使之得以顺利发展。对于农村学生来说,提高自身的口语交际能力,是紧跟时代脉搏的需要。

2、提高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在 口语交际过程中,个个参与,人人实践,学生在广阔的互动空间里学习语文、识字用字、用词造句、润饰成文、丰富知识、提高认识、增长才干,交际中能培养学生 对社会生活的理解和感受,能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个性品质,口语交际综合性课堂教学能打破过去传统教学“说”与“听”不能同步的环节,把过去“轻说” “轻听”,重“写作”的做法一定程度上予以否定,同时更能打破学生“守口如瓶”的僵局,锻炼学生的胆量与勇气。以贴近生活的话题或情境展开口语交际活动,更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以“听”促“说”,以“说”促“写”,相互结合,提高能力,迎合素质教育。

3、提高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是促使农村孩子知行统一发展的需要。

心理学认为,人的知、行一旦分离,必能导致活动变形。口语交际是训练聆听、表达、合作、收集信息、处理信息能力的综合训练,口语交际课把口语和交际结合,避免了孤立的听话、说话训练,学生通过口语交际的实践,规范了口头语言,培养的是交际能力。这种能力是一种在交往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灵活、机智的听说能力和待人处事能力,不仅表现在说的准确,流利上,更表现为说的状态、形式上,也就是要求在口语交际的时候,要表达自己的思想,体现自己的修养和素质。是对学生道德认知和社会交际能力的综合要求。使农村学生们对语言的认知、语言的运用、语言的交际结合,增强了农村孩子们对语言的知、行统一,有利于提高语文听说教学效率。

三、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的现状

目 前农村小学生在听、说、读、写诸能力中,最差的要数“说”的能力,有关统计显示,农村的学生在数理化方面比城市学生成绩高,而语言表达、口语交际能力普遍 比城市学生弱,农村学生普遍不善于用口语与他人沟通思想、交流情感,如无话可说,有话不敢说,不知道在什么场合用什么样的语言使得体等。

导致我国农村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差的主要因素有:

1、学生见识少。有人用“文化的沙漠”来形容农村文化生活的落后。这话虽然有点过,但也多少道出了一点现实。大多数农村没有图书馆,家里没有图书架,学生课外阅读没有书,除了电视,几乎看不到有什么新鲜的东西。除了学校等一些机关单位,报纸、杂志、书籍等文化传播途径,几乎都不存在„„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造成农村学生的见识少。见识少直接导致了学生获取知识的匮乏,学生表达的原材料的缺乏,使口语交际成了无水之源,无木之本。

2、家庭教育差。农村家长的文化水平有限,普遍缺少现代城市文明生活的经验,缺乏最基本的家庭教育知识,既无经验亦无主动意识对孩子进行素质教育。加上农村家长忙于生计、平时无暇与孩子进行平等的交流与沟通,久而久之,形成“只养不育”的局面。近年来农村打工族数量日益增加,农村家庭中很多是母亲成了留守家长,一个人操持家务已经不易,更谈不上家庭教育了。

3、语言环境恶劣。另外家 长也只重视笔试成绩而不在意口头表达能力,在我国大部分农村,除了学校外,农村孩子耳濡目染的都是土话、方言,有的学生日常生活中只习惯用方言来交流,不 善于也不习惯于用普通话来表达;甚至有很大一部分的学生胆子小,怕说错话,不愿表达。没有良好的语言环境,是导致农村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普遍薄弱的重要因素 之一。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

(一)口语交际训练途径多样化的研究。

凡是有人际交往的地方就可以进行口语交际的教学,这是由母语学习的广泛性决定的。“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生活就是口语交际的内容,口语交际就是生活的工具,这应当成为教师的教学追求。所以口语交际训练的天地是广阔的,途径是多样的。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内课外资源,双线训练,立足课文,创设多种多样的情景,开展丰富多彩的口语交际实践活动。

1、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口语交际课是口语交际训练的主阵地,而口语交际课的落脚点是语文,大量的训练还应该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进行。所以语文教师课堂上要有训练的意识,融口语交际训练于识字课、阅读课和作文课中。

2、充分利用农村独有的资源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我们生活的母语环境,存在着大量的交际活动,无时、无处不需要口语交际。生活是实施“口语交际训练”的无边课堂。法国思想家卢梭认为,适合儿童的知识首先是儿童在现实事物中寻求的知识和真理,应该让儿童通过活动,积累对周围事物的经验,对儿童来说,“他周围的事物就是一本书”。因此,教师应当从农村孩子的生活环境出发,充分发挥农村自然资源的优势,全方位、多角度地选择活动素材,利用各种场合、采取多种方式、组织有价值的活动,为学生创造交际实践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可以利用语文活动课和课余活动时间,组织一些模拟社会交际活动,也可在社会交往中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

(二)口语交际指导方法情境化的研究。

教 无定法,正如吕叔湘先生所说,灵活多样的方法中有一个总钥匙,即一个“活”字。《课程标准》提出:“(口语交际)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 行。”“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不必过多传授口语交际知识。”因为生动、逼真的情境展现,极富感染力,能够调动学生内在真实的 情感体验,激发他们强烈的表达欲望。因而要上活口语交际课,这个“活”的金钥匙就是要有一种交际的情境或氛围。可以这么说,没有具体的情境,学生就不可能 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也不可能有双向互动的实践过程。

(三)口语交际课堂评价多元性的研究。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评价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应重视考察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情意态度。评价必须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让学生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以反映学生真实的口语交际水平。”

口语交际教学的过程是一个无纸化的过程,因而,教师的课堂评价语言显得格外重要。我们提倡口语交际课堂上采用多元性评价。评 价视点既有听说还有交往,既要关注语言因素也要关注非语言因素。在语言因素方面,不仅要继承听话说话课的一贯做法,借助评价激活学生语言储备,规范口头用 语,还要借助评价,培养学生语言的应变性和得体性。在非语言因素方面,要把交往态度、习惯、方法、沟通能力、处事能力等也置于评价的视野,以全面完成口语 交际课教学的任务。

当然,评价并不是教师的专利,因为口语交际课讲究的是师生双方的互动,所以教师应下放评议权,让学生一起参与到我们的评价中,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让学生在自评和互评中,互相欣赏、互相悦纳、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合作能力。

五、课题研究的实施步骤

本课题研究工作始于2004年11月,分四步进行: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大面积推广阶段和总结阶段。具体工作如下:

(一)准备阶段:(2004年11月—2005年1月)课题组在全校选取业务能力强、思想素质高的语文教师作为主研人员,围绕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开展了专题学习研讨活动,深入我样本学校开展调查研究。

(二)实施阶段(2005年2月—10月)

1、课题组以信息专辑的形式向学校下发大量的学习资料,教师们在认真研读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实验工作写出心得体会,从根本上提高了教师理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为了掌握实验情况的第一手材料,及时修正实施方案、调控学校的实验工作,同时也召开了多次专题研讨会,通过看活动、听汇报、查资料等调研活动所掌握的情 况,有针对性地开展研讨活动、总结成败得失、提出改进意见、拿出具体措施、修正实施方案,有力地推动实验工作的顺利进行。

3、为了拓宽信息反馈渠道,课题组设计印制活动记录卡,包括活动名称或主题、活动目的、活动内容、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的基本情况、活动总结与评价等项目。通过对记录卡的分析,为研究工作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三)大面积推广阶段:(2005年10月——2006年9月)为了将课题研究成果的推广与课程改革、与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紧密结合,以语文《课程标准》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导思想和标尺指导我们的研究和实验;在推广的过程中深化研究,完善方案,使之更具实用性,操作性,科学性和指导性。为此,课题组开展大量的研究推广工作。

1、课题的推广工作首先在本校进行。

2、课题组要求将本活动向兄弟学校开放,以加强样本校之间的合作与交流,相互取长补短。达到了共同提高及成果共享的目的。

3、将课题研究阶段成果向非样本学校推广。

(四)总结阶段(2006年9月——12月)

至2006年9月,大面积推广实施阶段的工作基本结束,2006年12月份,我们着手对各阶段工作进行分析总结,完成了资料的整理、实施方案的修改、工作报告的撰写等工作,并开始对下阶段的工作进行规划和设计。

第四篇:浅谈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浅谈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南靖靖城中心阡桥小学 王玉华

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生活必备的能力之一。加强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和培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是提高小学生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培养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语言交流是人际交流的基本手段,小学生学习语言也正是从口语交际开始的。口语交际能力对一个人的成长和儿童的社会化起着启蒙作用。因此,怎样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已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摆在教师面前。在农村20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农村孩子由于受社会环境和家庭教育的影响,他们大都见识少,胆小害羞,不善言辞,日常生活中又习惯使用本地话,口语交际能力令人担忧。如何培养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让他们一个个说得流畅说得精彩,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引导学生学会倾听

什么是倾听?倾听是指一个人能够集中注意,认真安静地听他人讲述。倾听,是一个人能力的反应、素质的体现、品质的外露。倾听,是口语交际的第一步,倾听别人讲话是尊重他人,礼貌的一种表现。缺少倾听的口语交际不能算是真正的口语交际。学会倾听是小学生获取信息,提炼信息,交流信息的有效途径和必不可少的一种能力,它是一项复杂的心智活动。学会倾听作为一种习惯和意识,必须努力培养。因此,口语交际教学要教会学生善做“倾听者”,在别人说话时,安静、耐心、专注、谦虚,不随意打断别人的话语,明确说话者表达的意思,并及时作出应对。这样听清楚了听明白了,才能架起通往“理解”的桥梁,才能提高“说”的质量。

二、拉近距离,亲近孩子,激发交际热情

小学生对老师有一种天然的敬畏心理,他们年纪小,胆怯畏缩,羞于表达,常常“金口难开”。因此,教师要抓住儿童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创造良好的语言氛围,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不再认为眼前是一位高高在上的严师,而是一个循循善诱的良师益友,从而打下“敢说”、“乐说”、“能说”的心理基础。这样师生情感得到沟通,课堂气氛就会活泼,学生才能做到无拘无束各抒己见。

1、既当老师,又当挚友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确认心理安全和心理放松的状态下,思维是最敏锐最活跃的。孩子喜欢亲切和蔼的老师,愿意和亲近他们的老师交朋友,说出心里话。课间十分钟,我经常和他们一起玩,一起讨论他们感兴趣的话题。例如;“你喜欢哪一部动画片?你看到第几集了?你能说给我听听吗?你爸爸妈妈在哪打工?他们常回来看你吗?你生日时他们带给你什么礼物?……”孩子们争先恐后,踊跃回答,天真的本性流露无余。我发现,只要我有一颗不泯的童心,走进孩子的世界,就能走进孩子的心灵深处,碰撞出心灵的火花。

2、教师注意自身素养,充当典范

老师用规范的口语影响学生提高我们的民族的语言素质有着重要意义。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苏霍姆林斯基也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为人师表”是最基本的要求,口语示范的作用是“师表”的重要方面。特级教师斯霞说:教师的语言,应当成为学生的楷模。小学生崇敬信任老师,老师的一言一行,老师的言传身教时时刻刻都在影响感染学生。小学生模仿能力强,模仿,能在理解与表达,积累与运用之间架起一条通径。作为一名老师,既要有渊博的知识,又要有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教师口语应当是标准的普通话,语言标准,发音清晰,语调自然适度。我要求自己平时无论课堂还是课余,都要言之有理言之有序,尽量生动形象,富有幽默感。有时根据讲话内容和表达要求,适当放慢速度,讲究语感,把学生注意力吸引过来,让学生听得有趣有味,敢于发问。在和孩子交流过程中,还要利用言语的及时性特点,努力捕捉学生表现出的瞬间的闪光点,多给孩子一分赏识,即使说得不好也不训斥,而是给予鼓励:“你的声音真甜啊!你的想法真够大胆!你会用这个词真了不起!……”要知道赞扬和鼓励永远是学生口语交际积极性与主动性的催化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充电提高素质,丰富语言,善于抓住评价时机,提高评价的有效性、针对性。总之,教师口语是一门艺术,更是教师教育观、学生观的体现。改革课堂教学期待更多教师博大的爱和“润物细无声”的细心诱导。

三、用好教材,上好口语交际课

很多老师觉得口语交际课特别难上,学生表现沉闷。那么如何上好口语交际课呢?如何解决学生懒于开口这一难题,就要求老师深入研读教材,把握教材特点,因材施教制定学生说话活动的内容。人教版教科书的口语交际有两个模块,可以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设计活动方案。

1、是“口语交际.习作”模块,如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口语交际《走,我们去春游》,我是这样设计教学的:“同学们准备什么时候去郊游?你们想开展哪些活动?你们都已经做了哪些准备?……”先分组商量讨论,再各组推举代表在班上交流,其余同学补充发言。然后评一评哪个小组说得最好,安排的活动最有意义,想得最细致最周到。孩子们是天真无邪的,在他们敢说想说的基础上,常常想到什么说什么,这样就会出现各种语病,杂乱无序、零碎。这就要求教师要有计划的有目的地对他们进行训练,使他们的表达在保持童真童趣的同时做到有序有法。2是“回顾拓展”模块中的“交流平台”。运用好这一“平台”,可以对本组的学习内容来一次“冷饭热炒”,更主要的是使学生通过这个平台,选择身边生活中密切相关的交流话题,激活学生的生活储备,打开学生的“话匣子”。通过不断地锻炼不断地积累,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如:学习《地震中的父与子》,我设计:“我国四川遭遇了大地震,甘肃舟曲遭遇了泥石流,大自然总是不断给人类制造灾难。同学们都经历了几场地震演练,假如有一天,你真的遭遇到了,你会怎么想怎么办?”使学生学会面对,学会处理日常生活中的突发事件,学会从特殊生活中找话说。总之,我们要把握教材特色,充分运用好教材,制定出贴近学生生活的口语交际方案,因文而异,找准训练的突破口和切入点,充分利用教材资源,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教学。

四、创设生动情景,焕发口语交际活力

李吉林老师说过:“言语的发源地是具体的情境,在一定情境中产生语言的动机,提供语言的材料,从而促进语言的发展。口语交际是在特定的环境里产生的言语活动,这种特定的环境,有时需要人为的特意创造。教师可以根据交际内容,创设生动活泼有趣的实际情景,展示内容形象,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交流欲望,点拨口语交际方法,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有助于促进智力和思维的发展,形成良好的气质和健康开朗的性格。

1、展现生活情景,激发健康情感

保加利亚暗示学家G.洛扎诺夫指出:“我们是被生活的环境教学和教育的,也是因为它受教学和教育的。”所以,口语交际的“素材”可以向社会生活索取。生活是口语交际训练的广阔天地,也是口语交际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头活水。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许多口语交际设计很好,内容丰富,贴近生活,有很强的实用性和训练价值。例如,五年级下册口语交际《父母的爱》,上课开始,我面带微笑,亲切地向孩子们自我介绍:“我是一个老师,也是一个妈妈。我非常疼爱我的女儿,她不在我身边,我很想念她,我们经常通话、写信、QQ,她虽然远在天边,但我感觉她近在咫尺。我想天下每个父母都是爱自己的孩子的,但表现爱的方式不尽相同。你们能说说你们的爸爸妈妈是怎样关爱你们的吗?”老师看似闲聊的“导入”,其实是在调动学生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建立交际话题——父爱、母爱。孩子们的眼睛闪出异样的光彩,红扑扑的小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扬起小手抢着发言。有的说:“我妈妈每天早上到万利达上班,都会顺路骑车送我到校门口,嘱咐我听老师的话。”有的说:“我爸爸在厦门打工,他很久才回来一次,中秋节回来,他要给我买芭比娃娃。”有的说:“这一单元数学考试,我太粗心忘记写单位被扣了一分。爸爸严厉地批评了我,我知道是为我好,希望我改掉马虎的习惯。……”这样,课堂气氛浓烈,课堂灵动鲜活,与此同时,教师还要善于掌控教学秩序,灵活应变,以确保学生的讨论顺利进行。

2、扮演角色,体验交流乐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口语交际的核心是“交际”,注重的是人与人的交流和沟通。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这个“互动”可以是生生互动,也可以是师生互动。因此可以选择一种更直接更有效的教学手段,那就是创设情境,让学生亲身去实践,扮演角色,加深对角色的内心体验,从而达到顺畅进行口语交际的教学任务。例如:教学《劝说》一课,(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教师设计表演的框架,规定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给出总的思路,让学生扮演。(一个孩子正在劝说一个烟瘾很大的父亲,可父亲不听劝)老师扮演父亲,学生扮演孩子。下面是即兴表演的一段: 父:“饭后一根烟,快乐似神仙。”(师坐在靠背椅里,翘起二郎腿,吞云吐雾)

子:“爸爸,吸烟有害健康,你能不能戒了。”(生正在做作业,一手捂着鼻子,被烟呛得不停地咳)

父:“改不了了,我这烟龄有二三十年了,全世界人都不吸烟,烟草公司岂不都倒闭了?”

子:“书上说,每吸一根烟,生命就缩短三秒钟,你看你的牙齿、手指都熏黄了,还抽?”

父:“说什么,书上都是吓人的,你爷爷抽了一辈子还不活到85岁?”

儿:“老父不可教也。”

这样的交际情境,形象直观而丰富,同学们欢声笑语,观察、思维、想象、和交流表达能力都得到充分发展。

3、设计组织活动,提高交际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在课内外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环境,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流。”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若凭几节口语几节课是难以达到课标要求的,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和课外活动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口语交际空间。学生口语交际只有在实践中加强锻炼才能不断提高。因而,教师可以把农村的实际和小学生的年龄特征结合起来,因境制宜,积极开展适合本土文化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不断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与题材,诸如开展“乡村采风”、“游山乡”、“家乡巨变”等活动,带领学生走向田间地头,领略大自然风光,感悟淳朴的民风民俗,抒发对家乡的赞美和讴歌。学生对耳闻目睹耳详能熟的事物有话可说,有情可表。与此同时,教师应教师应善于捕捉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现象为我所用,从而在社会实践这一无边的课堂上让学生见多识广,能说会道,体验乡土风情,自然景象、社会规则,懂得热爱家乡,尊重农民劳动成果,学会与他人文明交往。

总之,培养孩子的口语交际能力是素质教育和21世纪对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的培养更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小学正是孩子发展口语的最佳时期,教师应当不负使命,持之以恒,灵活自如选择恰当教学方法,让每个孩子都能说出自己的一片天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第五篇:如何培养农村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提升农村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嘉善县俞汇小学廖云

【概要】口语交际是人们生活中的主要交际形式,在这一过程中要运用要倾听、表达、应对等能力,新课标要求我们培养学生这几方面的能力,让学生具有人际交流的素养。农村小学生日常交际范围有限,只有在学校里的时间才能利用来培养这些能力,那么如何充分利用语文课、口语交际课、其他各门学科来提升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就成了一个需要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口语交际情境创设倾听交流

社会发展促进了人们的交流,随着各种交流的不断增多,口语交际越来越成为人们工作、学习、生活中的主要交际形式。因此,《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中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的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1]其总目标中指出:“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2]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已经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成为了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成为学校德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我长期在农村小学担任低段语文教学工作,农村小学生生活环境有限,日常交际范围有限,因此语言能力、交际能力的训练也很有限,那么如何提长升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呢?我认为可以通过以下的途径来做到:

一、口语交际课是提升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主阵地。

《语文标准解读》指出:要坚持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认真坚持语文课程中口语交际教学的要求,领会教材中设计的“口语交际”内容,使学生通过典型话题的实践,积累口语交际的经验。

要上好口语交际课,应该做到让学生“畅所欲言”――让学生用流畅的语言说出自己想说的话。

要达到这个要求,需要做到:

1.精心准备是基础。教师要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学生要准备有关的说话内容。做到了这一步才能让学生有话可说,教师应对自如。

2.情境创设为前提。口语交际课中应十分重视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的交际

欲望,在课堂中营造我想说,我要说的氛围,让学生充满表达的欲望,达到“欲言”的目的。[3]

3.学生参与是主体。一节成功的口语交际课绝对不是班级中

一、两个优秀学生的表演课,而应是全体同学集体参与、发展的活动课。因此,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四十分钟里充分利用课堂环境,结合学生的生理及心理特点,以多种形式进行训练,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练习。

4.方法指导为引线。要达到“畅”的目的就需要教给学生交流的方法和技巧,因此在口语交际课中还要注意方法的传授,其中包括观察的方法、思维的方法、倾听的技巧、谈话的技巧等,只有这样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才会得到根本的提升。

5.课堂评价是动力。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发展,保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要学会用恰如其分的正面评价贯穿于整个教学之中。

二、语文课堂教学是实施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主要载体。

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是语文学科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当始终重视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首先,每节课上课之前,可利用课前谈话,让学生说一说身边发生的新闻或趣事。

1.其次,要在课堂教学之中充分利用好教材资源,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利用画面,描述画面。各册教材中尤其是一、二年级教材中几乎每一课都有主题图和许多插图。这些图画直观形象,生动有趣,能激发学生观察、联想和说话的兴趣。不仅浓缩了课文内容,而且将观察方法、思维训练隐含其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图画,引导学生进行说话训练。[4]

2.凭借内容,复述课文。复述是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和课文中学过的主要语句,将课文的内容有条理、有重点地表述出来的一种教学形式,也是进行口语训练的一种重要方法和途径。

3.重视阅读,创设口语。语文教材既是读写训练的材料,同时也是进行听说训练的材料,我们在低年级阅读教材中重视阅读教学的指导,在阅读教学中捕捉听说点,渗透听说训练,把听说训练和理解内容思想教育及课后作业结合起来,创设口语交际情境。

三、其它学科教学是实施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必要途径。

课程改革实施之后,打破了教师一言堂的老模式。为各学科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提供了可能。其实,各个学科之中都有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机会,关键是学科教师如何运用。比如:数学中看情境图提数学问题,就是一个很好的素材。品德与生活中经常提供一个画面反映生活中的一个问题来进行讨论,引导学生在与教师、同学的交流中养成良好的品德,形成良好的习惯。在体育课中经常会有一些互动的小游戏。这些都为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提供了可能。

四、学校活动也是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渠道。

每所学校每学期都要举行一定数量的活动,这些活动也是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渠道。比如:每周一的升旗活动,以及其它如庆“六一”活动等我们都让学生轮流去主持。每周的国旗下讲话也由学生去讲,学生从照本宣科,到脱稿背诵,再到声情并茂的演讲,他们的口语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了锻炼。再如:可以组织各种小比赛(比如讲故事比赛),让学生去当评委,在评选中不但要打分,而且要说出你的理由,这其实也是一种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方式。

五、日常教育活动是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试验场。

教师要充分利用生活中的题材,激发学生说话的兴趣,进行口语训练,这对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快速提升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有着重要意义。

1.在课间交流中进行对话训练。对话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说话方式,是人们运用口头语言进行交际的主要形式之一,说话具有即时性。学生在校最多的空余时间就是课间,所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间交流中,要求学生对每一个话题的表述都尽量做到说流利、有条理地说准确,并注意选择恰当的对话方式,形成良好的训练氛围和说话习惯,进行对话训练。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在对话中不断纠正错误,提升说话质量。[5]

2.活动之后说活动。学校里经常组织有意义的活动,如 “六一”汇演活动、校运动会、班队活动等。活动之后,学生往往还沉浸在活动的快乐之中,意犹未尽,每位学生都有“一吐为快”的欲望。教师可趁机组织学生把活动过程中自己最感兴趣、最有意义或最能给自己带来快乐的情节说给大家听,这样,学生说话的兴致高涨,而且有话可说。教师再适时提醒他们注意自己表达的是否清楚,用

词是否恰当,语言是否流畅等,久而久之,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就自然得到了提升。[6]

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应该是一个综合的过程,其途径也有很多,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语文教学的问题。正如新课程标准解读所言:第一、坚持在教学过程中培养。第二、重视在日常生活中实践。无论运用何种途径,关键还是要看是否能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否则也只能是望语兴叹了。

【参考文献】

[1] [2]国家教育部。《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0

[3] [4]高华菊。“浅谈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小学教学研究》。2011年11期

[5] [6]李吉银。“锻造儿童的话语性情”。《小学教学研究》。2011年11期

下载《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和研究》课题研究方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和研究》课题研究方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如何培养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这样表述口语交际的要求:“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

    如何培养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如何培养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2011-01-12 08:25:46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与培养学生的“识字与写字”、“阅读”、“习作”等语文能力同等重要。那么,在教学......

    如何培养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范文)

    如何培养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遂平县花庄乡邓庄小学张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生应当“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

    低年级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研究课题

    低年级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研究课题 研究方案 一、 课题研究的背景 对低年级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的实践与研究,这一课题的研究,正是适应时代,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中产生,......

    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研究

    《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2008-06-03 08:11:03) 转载标签: 口语交际能力课题研究教育 ▼ 分类: 教师课题 《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研究》......

    如何培养农村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解读

    如何培养农村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口语是人类日常生活最便捷、最基本、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手段之一。语文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一、更新观念,彻底改变“重读写,轻听说”的做法 口语交际能力是以听说能力为核心,包括交往能力在内的一种综合能力,是现代公民必须具备的一种......

    浅谈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口语交际能力是小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不断扩大,日趋频繁,口语交际能力已成为人才必备素质。培养和提......